病原微生物与传染(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侵袭性酶和菌体表面结构
2020/12/5
教学ppt
24
侵袭性酶:胞外酶
• 透明质酸酶:结缔组织透明质酸 • 胶原酶: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 • 神经酰氨酸酶: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质 • 磷脂酶:细胞膜磷脂 • 卵磷脂酶:细胞膜卵磷脂 • 。。。。。。
2020/12/5
教学ppt
25
菌体表面结构
(1) 菌毛等粘附因子— 细菌的附着力
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 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
① 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 特性,易被热、酸、碱、重金属等 破坏;
② 毒性很强,产生的症状有高度特 异性,具选择性毒害;
2020/12/5
教学ppt
28
例: 1mg纯化的A型肉毒梭菌毒素可杀死 2000万只小白鼠 1mg纯化的破伤风菌毒素可杀死 100万只小白鼠 是已知生物毒和化学毒中最强的一类。
原微生物。
2020/12/5
教学ppt
5
大肠杆菌

非致病性 条件致病性
致霍病乱性弧菌
2020/12/5
教学ppt
6
霍乱弧菌
自然情况下人是的唯一易感者
2020/12/5
教学ppt
7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细菌致病性
1、概念: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
一定条件下,引起宿主发生疾病的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020/12/5
教学ppt
1
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 分布很广。
1.非病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 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
绝大多数!
2.病原菌: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细
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
2020/12/5
教学ppt
2
2020/12/5
教学ppt
3
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霍乱弧菌
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
G+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 如A型链球菌的膜磷壁酸,受体是类
蛋白和糖蛋白
2020/12/5
教学ppt
26
二) 毒素(Toxin)
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释 放的具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 生理功能紊乱的毒性成分.。
内毒素
毒素
外毒素
2020/12/5
教学ppt
27
(1)外毒素(Exotoxin)
2.与其他微生物共生 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 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毒力增强。
2020/12/5
教学ppt
20
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人工培养基长期培养:毒种不同,减毒速度不一. 2.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 炭疽疫苗、鸡霍乱
731 3.干燥处理 4.特殊培养基中培养: ①特殊化学物质 甘油胆汁培养——卡介苗 ②特异抗血清、噬菌体、抗菌素
具抗原性的外毒素,称
为类毒素。
2020/12/5
2020/12/5
教学ppt
4
3.条件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通常
情况下不致病,是共栖菌,在一
定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致病。如:大肠
杆菌。
4.腐生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本
身不致病,但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进入机体后
呈现毒害作用如:肉毒梭菌。
5.菌株或毒株: 指从同一种类不同个体
或不同地区同一种动物体内分离到的同一种病
半数致死量(LD50): 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 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 量或毒素量。
2020/12/5
教学ppt
17
最小感染量(MID):
指病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如实 验动物, 鸡胚,细胞等)发生传染 的最小剂量。
半数感染量( ID50): 指病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 象发生传染的剂量 。
5. 通过非易感动物
2020/布12/5 氏杆菌羊型通过鸡育教成学ppt5号疫苗。
21
保持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低温保存 2.冷冻干燥
2020/12/5
教学ppt
23
二、细菌的致病作用
(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病原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
是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 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
2020/12/5
教学ppt
9
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 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 病原菌的纯培养。 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 毒等。
2020/12/5
教学ppt
10
法则评价 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法则评价 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健康动物带菌/隐性感染者 有些病原菌无法体外培养 有些没有易感动物
2020/12/5
教学ppt
12
(二)毒力:
一)概念: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 为毒力。 毒力是菌株的个体特征
同病原菌,不同菌株,毒力不同。 不同菌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
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 一般菌株毒力愈强致病性愈强。
2020/12/5
教学ppt
14
二)毒力的测定
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的微生物或毒 素)感染动物; 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体重,
2020/12/5
教学ppt
18
(三)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
微生物的毒力--病原微生物所特有的 一种生物学性状。
自然条件:不同菌株,不同毒株 不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 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
毒力弱、感染后增强。
2020/12/5
教学ppt
19
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通过易感动物或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猪瘟—猪 猪丹毒—鸽子
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他因素
2020/12/5
教学ppt
15
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 最小致死量(MLD) 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感染量(MID) 半数感染量(ID50)
2020/12/5
教学ppt
16
最小致死量(MLD):
能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 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 物量或毒素量。
2020/12/5
教学ppt
29
③ 良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 产生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即抗 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
④ 主要是某些G+菌及部分G- 产生。
2020/12/5
教学pBaidu Nhomakorabeat
30
⑤ 类毒素:外毒素经0.3
-0.4%的甲醛37℃处理
3-7天后,其毒性即可
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
性,这种丧失毒性而仍
能力。
• 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的特性,即
一种微生物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
由种属遗传性决定。
2020/12/5
教学ppt
8
2、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 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 查见,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