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中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摘要: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理论依据。
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培养重视主体性自主学习《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却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课堂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活动,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经验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从而弥补了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了实践环节,重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它充分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以下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
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
因此,从教师方面,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概述[转载](一)自主学习的几种观点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称为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或自我调节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ng)。
显然,这些意义相近但差别细微的名称赋予自主学习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研究者对其内涵和外延各有侧重,难以统一。
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从参与学习的心理成分角度出发,认为自主学习是某些体现了个体能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品质的集合。
只要学习者在这些心理品质上的表现符合某种期望,那么,这种学习就可以被认为是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齐默尔曼(B.J.Zimmerman)便是此种观点的代表。
齐默尔曼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
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
(庞国维:《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自主学习,齐默尔曼又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见表2-1)。
(B.J.Zimmerman(1994),Dimension of Academic Self Regulation.In D.H.Schunk & B.J.Zimmerman(Eds.),Self.Regulation of Learming and Performanc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p.8.)表2-1自主学习的理解维度科学的问题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的实质自主的信念和过程1.为什么动机选择参与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自定目标、自我效能感、价值观、归因等2.怎么样方法控制方法有计划的或习惯化的策略使用、放松等3.何时时间控制时限定时而有效的时间计划和管理4.学什么行为表现控制行为意识到行为和结果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行动控制、意志等5.在哪里环境控制物质环境对物质环境的敏感环境的选择和营造齐默尔曼的观点对我国自主学习研究的启发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摘要: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增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其理论依据是:能力观: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即学生能够自学),有这个能力的存在,需要通过教育挖掘。
学生观:学生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有主观能动性和思想感情的个体;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尚不成熟。
视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要重启发引导,而不能只重灌输。
知识观:任何知识都是在活动中自我形成的产物,关于书本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终生借助它们而能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继续教育正是为了这个。
教学观:树立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统一活动,教与学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教,还应重视学生的学,教师教好是学好的前提,反之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也影响着教师教的效果。
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在积极进行改革教法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共同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教学相长”。
从学生主体原则来说:单就学生的主体性来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养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其中包含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的特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的主要部分;二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能独立自主地发挥能动作用。
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教学的目标。
本文主要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政治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学生自主学习的界定所谓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自主学活动”即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诱导、点拔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想、主动实践,获得知识,丰富感情,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今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如美国的“发现学习法”、日本的“自我教育和体验性学习法”、法国的“自治学习法”等。
我国的一些教学改革家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教学法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都被列为最基本的环节。
如魏书的“六步教学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黎世法的“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等。
2.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教育学中的教育主体性原则、教育的发展性原则、教育的国际性原则、教育的未来性原则、教育的全面性原则等,它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因为自主性学习正好符合这些原则的要求,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促进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引入自主学习机制的重要性3.1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要求人所必须具体的基本能力据报载: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只占他一生应用知识的20%,绝大部分要靠自己走上社会后自学获得。
一个人是否能成才,不仅在于所受教育层次高低,而且还取决于自己是否能独立获取知识,且在此基础形成自己独有见解或创新。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3.2 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3.2.1 课程改革,课题标准及新教材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提了这一要求3.2.2 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在学生的学上,促成了自主性学习的开展,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被动局面。
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一、引言在教育领域,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学习理念。
二、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1、古代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代,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紧密结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了"问答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
2、现代自主学习的研究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自主学习开始受到更多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法,强调学生应自主控制学习过程。
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自主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自主学习的现状1、自主学习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自主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自主学习的方法。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结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理想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理念源远流长,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自主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浅谈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学习的反思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目标和标准来评估自 己的学习效果,对学习目标和标准进行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适当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对学习目标和标准进行 调节。
三、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不是简单地 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方 式来获得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 的能力,强调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 题解决者。 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 作用。 他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 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 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社会认知学派认为,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大多可分为内 部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类。 制约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 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设置的目标、归因和情感等,其中自我 效能感和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两个关键变量, 因为他们直
自觉学习与自主学习
自觉学习与自主学习一、产生不自觉学习的原因分析应该做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分析。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近年来,广大小语教师对新理念的尝试充满了热情。
然而新生事物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会伴随一种偏颇。
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理念的内涵,只是在跟风走,只能新在表面,新在形式上。
比如,有的课上,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很难看到学生静静思考,“他主”迹象依旧明显;有的课堂淡化教师的主导,其结果又使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是表面的;有的教师误将“自主”理解为预设之外的“节外生枝”,无意义的争辩占用了课上大量时间,应该学的学生却没有学到……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养成,忽略了这一前提,自主学习必然流于形式。
而学生自觉的学习则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需求,个性化的色彩比较浓,它需要得到实在的帮助,它需要自信以及对未知的兴趣作为动力。
反之,缺乏内涵的所谓新形式频繁采用,必然使学生熟视无睹,从而减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这样不自觉的行为产生也就不奇怪了。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我调整、自我计划、自我.强化,通过突出自我的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生自觉学习的问题过去没有解决是因为传统教学的“死板”,现在没有解决则是因为实施新课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浮躁。
学生由于毫无例外地接受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校教育,所以枯燥而抽象的学习内容,机械式重复的学习秩序,特别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往往使他们感到紧张、压抑。
他们的个性差别得不到关注,他们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这样在学生中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自傲、自卑的矛盾心理。
这种不良心态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是负面的。
克服这种心态需要拥有自信,需要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二、解决不自觉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实施策略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f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本文结合的我的教学实践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58-01“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1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或“被动学习”而言的,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
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其核心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和主动构建。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全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结果,是大势所趋,这是当前语文课改的新课题,新动向,是我们每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志应该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大担探索的主要任务。
2 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性,有了自主学习的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蹒跚地走步。
2.1 激发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外在的动力只是促成学习的条件,内在的动力才是学习的关键。
一般来说,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必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为学习的责任,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由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自主学习ppt课件
❖ 监督学习情况,及时表扬 和鼓励;
❖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一
定要对学习内容总结和归
纳。
27
技术(以网络为例)支持下的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 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 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全 面的支持,它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在界面上为用 户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片断 等),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良好的“情境”。
4
独立学习
❖ 独立学习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 独立学习往往指不依靠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学习,如果是 独立学习者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学习他人指定 的学习内容,接受他人对自己学习活动结果的评估,达到 他人制定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独立学习者肯定没有对自己 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没有对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 控制权的独立学习当然不能称为自主学习。
5
自我调节学习
❖ 重在学习者通过自我控制、调整 以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而在学习目标的 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结果的评 估等方面所具有的自由度仍然是非常受限 的。因此,自我调控学习也不等于自主学 习。
6
❖ 通过对自主学习与三者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由自我 导向、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 等几个必要的环节组成,包含对学习过程顺 利进行所做的方法与策略上设计与组合。
(这里针对学校中的自主学习)
❖ 目标不明确,没有计划;
❖ 没有毅力,不能坚持;
❖ 在阅读学习材料时,找不 到重点,提不出问题,学 习不能深入;
❖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介 绍相关学习技巧和策略;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析
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改变 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指导方式 ,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 学习。 可见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对人的 自 我发展, 我完 自
善本性的弘扬, 其核心内容就是 自主学习。 4.以前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4.1. 以书本知识为本位
机性因素,并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选择某一个或几 个因素进行干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是起主导 作用的, 要求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在教学中必须 不断地充实 自己的知识, 要备足“ 一桶水”要吃透教材 、 ; 理 清头绪、 分清主次、 明确重点、 难点, 做到“ 心中有书” ;要深 人学生,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知识水平, 做到“ 目中有人” , 以便因材施教;在讲授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贯穿辩证逻 辑和形式逻辑的思维 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图课的教学
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的一种教学模式。
2 自主学习 2.1概念界定主体性教育认为,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 又是学习、 认
识和发展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 能。 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 相互交流 的多边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者, 学生是 自 我发 展的自主参与者, 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师生之间是一 种民主、 平等、 合作的交往关系, 这种教学能让学生逐步由 以教师指导的“ 他主学习” 走向以独立学的“ 自主学习”最 , 后达到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的目的。 因而自主学习是主体自
恰当的比喻会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之所以有这样的 效果, 是因为它能畅通学生的思路 , 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 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例如 :用两全其美来比喻半剖视图的实
第三章自主学习概述
第三章自主学习概述自主学习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和能力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和调节。
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习者的主动性。
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发挥主体作用。
他们具有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自主学习还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获取和处理新的信息、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自主学习还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学习者都具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因此自主学习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者还要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技能。
学习策略包括信息处理策略、记忆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学习者通过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过程,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习技能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如信息检索、学习技术、学习方法等。
这些技能和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并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
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能够培养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自主学习还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心。
自主学习还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小组或社区活动,开展学习分享和合作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的理念和技能。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探讨
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探讨摘要: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主学习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其次揭示了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点,以期对自主学习这一理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定义;特点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1.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由哲学家维柯提出,之后许多人从事与之有关的研究。
直到20世纪对建构主义做出贡献并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是美国的杜威、皮亚杰和俄国的维国茨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它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它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3.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和原理。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能力提升缓慢。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成为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1. 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交流思想,并协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和他人的合作,可以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来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发现,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原理和方法。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本研究将尝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探讨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三、实践步骤1.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合作游戏、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介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数学问题。
2.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
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步从单一的书本知识象多元化方向发展。
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建议: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应当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概念界定:1、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
论如何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方法
论如何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哪些?“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自主学习的方法1. 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制订学习计划。
计划有许多种,可按时间、学科、目标等分,也得有随想、预计、应变等备选方案。
计划并非必须写在纸上,有时只需要心中有数即可。
比如,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成员也要有个性的目标,每节课、每个时间段也要任务明确、目标清楚。
每个同学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每个小组要对成员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激励。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到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2. 加强时间管理没有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评价,没有学习主体根据这种自我监控所做出的反馈、调整及强化,就谈不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时间的合理分配与精心安排。
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的“自主”,是懒汉放羊式的漫无边际,有可能造成捡芝麻丢西瓜的得不偿失。
加强时间管理,需要有计划做先导、自律为后盾、充实为宗旨,达到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理想状态。
3. 整合利用资源网络时代,学习的制高点则是整合利用资源。
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身的知识积淀,还暗含着学习的工具、途径与方法策略。
整合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以知识的重点为“圆心”,以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半径”画圆,能较为系统梳理整合所学的知识。
比如,请六年级的学生说说简便运算有几种方法?有心的学生就把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简便运算全部归类弄清楚了。
这就是找到了一个知识点,以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半径,将知识系统化。
4. 重视反馈信息自主学习不是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它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优化与方向的修正,及时查漏补缺,针对出现的问题交流研讨,能够自评学习效果,学会反思并调整方式策略。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理论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一.何谓"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
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自主学习
--------“十二五”课题理论培训
自主学习的含义
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的理论解读
从文字角度讲,“自主”两个字可以拆开来解读。
其中的“自”,核心内涵包括:自觉、自主和自控。
其中的“主”,核心内涵包括:主人、主体、主见。
从“自”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自立的、自控的学习。
自觉强调的是学习的动力和状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愿和自发的学习,它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过程,即依靠外在的强迫和压制来启动和维持的过程。
具体来说,自觉学习是一种基于兴趣和情感的学习,或者是一种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学习。
自立强调的是学习的形式和途径,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它不是依赖教师的教(讲解),而是基于学生的自我阅读、思考和操作来进行。
自控强调的是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从“主”的层面讲,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人和学习主体的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中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和个性解读,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权,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权。
具体来说,教师要把学习的机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实践、活动展开学习,获得知识,推进发展,而不是以教师的教特别是教师的知识灌输和分析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学,要努力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学生是学习主体”,这是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关系角度来对学生加以界定的。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或教育的客体,不同于简单的“物”,而是主体,即具有认识能力、自主意识、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到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主见,这是学习的优秀品质和最高境界。
有主见的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精神的突出表现。
只有致力于自主学习,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为背景,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之一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轻视乃至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
表现为实行整齐划一的模式化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现行教育中不合理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力图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变革。
(2)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
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
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
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
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3)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
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必须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
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
确立这样的学习观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
(4)动态的结构化的知识观。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确立科学的结构化的知识观,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化;学生既要重视学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要重视对“怎么做”的知识的学习。
自主学习的目标
自主学习对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务在现代学习社会,施教者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和主渠道,教师和校长是最主要的施教者。
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1.愿学、乐学。
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逃学的问题。
2.会学、善学。
要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
在新的形势下,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如何开展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如何来开展自主学习呢?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前,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
其次学生能否理解您准备让他自主学习的内容。
因此,要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要研究学生。
2、课题、目标要能被学生掌握。
教师确定的目标,是经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教师确定的课题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的课题。
要设置切合学生实际的课题和目标。
3、学生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本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
“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4、学生能根据课题的性质改变学习方法,拥有解决新问题,发现新方法的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解决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讨使用有效的新方法。
5、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
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社会认知学派认为,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大多可分为内部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类。
制约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设置的目标、归因和情感等,其中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两个关键变量,因为他们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的运用。
社会认知学提出了若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思想。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随意教学,和谐师生情感,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信息加工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在环境中如何由感官、辨认、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活动,来吸收并运用知识的方法。
即人们接收、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过程。
这一理论中有一些概念,比如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以及一些关于遗忘的规律等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多帮助,同时也给我们语言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如何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记忆规律,并帮助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来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理论
表面看来似乎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本质上两者是分不开的,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中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