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
合集下载
课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_人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_人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05bdb6e45c3b3566ec8b63.png)
除硫处理,② 少用原煤做燃料,③ 煤燃烧时鼓入足
量空气,④ 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
施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C )
A.臭氧层空洞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反应式)
1 将充满NO2的试 管倒立在水槽中
红棕色逐渐消失, 试管水位上升到 3NO2+H2O=2HNO3+NO 试管容积2/3处
2 当通液过面 导不 气管再往上试升时管,无成续色红上气棕升体,色红迅;棕水速色位变又继
通入O2
消失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O2, NO2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3NO2+H2O=2HNO3+NO
①
2NO+O2 = 2NO2
②
① ×2 得:
6NO2+2H2O=4HNO3+2NO ③ ② + ③得:
4NO2+O2+2H2O=4HNO3
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成硝酸。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学习目标] 1.了解NO和NO2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及酸雨形成的过程和防治方法 3.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3)汽车尾气 --- NO2
实例2: 50年前,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精美浮雕花纹还清晰可见,而现在却大多是模糊不清,部分已成光板……
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是__N_2__,约占空气体积的_五__分之__四__。
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必修1化学精品课件
![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必修1化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aba2d876eeaeaad1f33064.png)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净化和回收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有用的化工原料, 但当它们分散到大气中时,就成了难以处理 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以 前,必须回收处理,防止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等污染大气,并充分利用原料。
(1)SO2的净化和回收 ①2SO2+O2 2SO3
SO3+H2O===H2SO4回收制硫酸 ②用碱液吸收: SO2+2NH3·H2O===(NH4)2SO3+H2O SO2+2NaOH===Na2SO3+H2O (2)NO、NO2的净化和回收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拓展·延伸 中学阶段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 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 能使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 合物造成的;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 3.臭氧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氟氯代烃 等的排放引起的;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 外线的伤害加剧。 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CO2含 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剩余气体和HNO3浓度总结见下表:
气体 成分 V(NOx) V(O2) =4∶1 NO2、 O2 >4∶1 <4∶1 =4∶3 NO、 O2 >4∶3 <4∶3 剩余 气体 无 NO O2 无 NO O2 剩余气 体体积 0 1 V(NO2)过量 3 V(O2)过量 0 V(NO)过量 V(O2)过量 HNO3 浓度 /mol· -1 L 1 28 1 1 ~ 28 22.4 1 28 1 39.2 1 39.2 1 39.2
体验感悟1 现有A、B、C、D、E、F、G、 H八种气体均为无机物,根据下列事实判断 各是哪种气体。 (1)A、B、D、F四种气体是单质。 (2)把A和B混合,在光照下发生爆炸,生成 气体C。 (3)A和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气体E。 (4)D和F在放电条件下可生成气体G。 (5)G与空气混合时,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气体 H。 (6)E与C反应冒白烟。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f0ff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与碱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可以与碱反应生 成盐、水和相应的酸。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水, 一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水 。
03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制备 方法
实验室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氮
硝酸与铜片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制备一氧化氮
稀硝酸与铁屑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 氮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应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储存与运输
01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物理 性质
02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 性质
与水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与水反应生 成相应的酸和一氧化氮或氮气。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 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硝酸和氮气。
与金属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可以与某些金属 反应生成金属盐和氮气。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可以与铜、银等金属反应生 成相应的硝酸盐和氮气,一氧化氮可 以与金属钠、镁等反应生成金属盐和 氮气。
运输工具
应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工具,不得与其他物质 混装。
3
运输要求
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危险品运输规定,确保安全 运输。
安全措施
防护措施
01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手套等。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PPT课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24b705ef7ba0d4b733b55.png)
(2)形成原理 ①H2SO4 的生成:SO2+H2O===H2SO3 、2H2SO3+O2=== 2H2SO4 。
②HNO3 的生成: 3NO2+H2O===2HNO3+NO 。
(3)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 腐蚀。 4.防治措施 (1)调整能源结构 ,发展 清洁能源 。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SO2 和氮的氧 化物 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 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 NOx 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N2
C.CO 在铂表面可能和 O2、NOx 反应
D.NOx、CO、CO2 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解析 CO、NOx 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CO+NOx→C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2(未配平),也可能是 CO 与 O2 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
3NO2+H2O===2HNO3+NO 体积减少
3
2
V
x
2
解得:x=34V
故 V(N2)=V-34V=V4
故VV((NNO2)2)=13
4.NO2 被水吸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判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比
为
(C )
A.3∶1 B.1∶3 C.1∶2 D.2∶1
随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D.悬浮颗粒
(C )
②HNO3 的生成: 3NO2+H2O===2HNO3+NO 。
(3)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 腐蚀。 4.防治措施 (1)调整能源结构 ,发展 清洁能源 。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SO2 和氮的氧 化物 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 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 NOx 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N2
C.CO 在铂表面可能和 O2、NOx 反应
D.NOx、CO、CO2 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解析 CO、NOx 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CO+NOx→C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2(未配平),也可能是 CO 与 O2 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
3NO2+H2O===2HNO3+NO 体积减少
3
2
V
x
2
解得:x=34V
故 V(N2)=V-34V=V4
故VV((NNO2)2)=13
4.NO2 被水吸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判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比
为
(C )
A.3∶1 B.1∶3 C.1∶2 D.2∶1
随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D.悬浮颗粒
(C )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配套课件(人教版 必修1)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配套课件(人教版 必修1)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a8cb836e27d3240c8447efcf.png)
量浓度为 A.无法计算 C.0.5 mol·L-1 B.1 mol·L-1 D.1.5 mol·L-1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降低废气中SO2的含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解析: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的反应有CaCO3 CaO+CO2↑、CaO+SO2===CaSO3、2CaSO3+
高温 =====
O2===2CaSO4(炉渣),因此能减少SO2的排放;B项空气中 臭氧超过10 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 觉,超过10 4%,对人体就会造成伤害,故B项错误; pH<5.6的降水被称为酸雨,C项错误;含磷的洗涤剂会造 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解析:3NO2+H2O===2HNO3+NO 3 1 2 2 V(NO2) V 5
ΔV
3 2 所以V(NO2)= V,所以V(N2)= V,V(N2)∶V(NO2)= 5 5 2∶3。
答案:A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2)NO2+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其反应是3NO2+ H2O===2HNO3+NO,2NO+O2===2NO2,总式为4NO2+O2 +2H2O===4HNO3。 =4∶1,恰好完全反应 当V(NO2)∶V(O2)>4∶1,NO2过量,剩余NO <4∶1,O 过量,剩余O 2 2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降低废气中SO2的含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解析: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的反应有CaCO3 CaO+CO2↑、CaO+SO2===CaSO3、2CaSO3+
高温 =====
O2===2CaSO4(炉渣),因此能减少SO2的排放;B项空气中 臭氧超过10 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 觉,超过10 4%,对人体就会造成伤害,故B项错误; pH<5.6的降水被称为酸雨,C项错误;含磷的洗涤剂会造 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解析:3NO2+H2O===2HNO3+NO 3 1 2 2 V(NO2) V 5
ΔV
3 2 所以V(NO2)= V,所以V(N2)= V,V(N2)∶V(NO2)= 5 5 2∶3。
答案:A
人教版化学 · 必修1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2)NO2+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其反应是3NO2+ H2O===2HNO3+NO,2NO+O2===2NO2,总式为4NO2+O2 +2H2O===4HNO3。 =4∶1,恰好完全反应 当V(NO2)∶V(O2)>4∶1,NO2过量,剩余NO <4∶1,O 过量,剩余O 2 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d01d98c850ad02df804146.png)
因为这个谷地一遇到天气骤变,就会成为阴暗恐怖的“人间地狱”——平地 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木被烧得身焦枝残;偶尔 有误入其中者,往往因遭遇雷击,而绝少生还。几百年来,这里被附近以游牧为生的牧 民视为禁地。
据最新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了有大面积火山喷发的强磁性 玄武岩外,还有许多铁矿石和石英闪光岩。经过伽玛法测试,这里的磁场相当 相当强。这巨大的地磁场产生了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 生了空气放电,形成了炸雷。雷电一旦遇到地面上的突出物体,就会产生尖端 放电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和畜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
酸性严重超标,形成酸雨。
空中死神!
1872年美国化学家
Smith首先提出酸雨一词,
引起全世界关注。1985年,
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
奉节县9万多亩松树全部枯
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
松死亡过半。
.
24
这是号称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智利 的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它们正面临 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
.
25
酸雨的危害实例录:
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相同吗? 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与O2反应)
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NO2与水反应)
11
练习
在反应:3NO2+H2O=2HNO3+NO 中,被氧化的氮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氮
B 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A、1:3
B、2:3
C、1:2
D、2:1
.
12
NO2 科学探究【P92】
不断 现通给O你2 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据最新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了有大面积火山喷发的强磁性 玄武岩外,还有许多铁矿石和石英闪光岩。经过伽玛法测试,这里的磁场相当 相当强。这巨大的地磁场产生了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 生了空气放电,形成了炸雷。雷电一旦遇到地面上的突出物体,就会产生尖端 放电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和畜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
酸性严重超标,形成酸雨。
空中死神!
1872年美国化学家
Smith首先提出酸雨一词,
引起全世界关注。1985年,
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
奉节县9万多亩松树全部枯
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
松死亡过半。
.
24
这是号称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智利 的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它们正面临 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
.
25
酸雨的危害实例录:
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相同吗? 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与O2反应)
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NO2与水反应)
11
练习
在反应:3NO2+H2O=2HNO3+NO 中,被氧化的氮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氮
B 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A、1:3
B、2:3
C、1:2
D、2:1
.
12
NO2 科学探究【P92】
不断 现通给O你2 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fbf4540504a1b0717ed5dd16.png)
4NO2+O2+2H2O==4HNO3知,NO2完全反应,剩余气体是O2,则剩余O2的体 积为3a/4。
②根据3NO2+H2O==2HNO3+NO可知,生成NO的体积为NO2体积的1/3,则NO2和水 反应生成NO的体积为a/3,原来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a,故NO总的体积为4a/3。
③N2和水不反应,HCl极易溶于水,故剩余气体为N2,其体积为a。 ④SO2溶于水后,能被O2氧化:2SO2+2H2O+O2 ==2H2SO4,SO2为a,反应掉的O2 为a/2,剩余气体为a/2的O2。这个反应也是硫酸型酸雨的成因之一。 故剩余气体体积最多的是②,合理选项是B。
【答案】B
二 常见环境污染与防治
1.常见环境污染及危害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空洞
形成原因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 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烃的排放
主要危害 全球变暖,冰雪融化 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例3.[2019·重庆江津中学等七校高一联考]在同温同压下,有等体积混合 而成的四组气体:
①NO2+O2;②NO2+NO;③HCl+N2;④SO2+O2。 将它们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
水槽中,如图所示,待试管内液面稳定后,剩余
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则剩余气体体 积最多的是( )
例5.[2019·银川一中高一期末]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 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解析】A对,CO2是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 易造成温室效应。
②根据3NO2+H2O==2HNO3+NO可知,生成NO的体积为NO2体积的1/3,则NO2和水 反应生成NO的体积为a/3,原来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a,故NO总的体积为4a/3。
③N2和水不反应,HCl极易溶于水,故剩余气体为N2,其体积为a。 ④SO2溶于水后,能被O2氧化:2SO2+2H2O+O2 ==2H2SO4,SO2为a,反应掉的O2 为a/2,剩余气体为a/2的O2。这个反应也是硫酸型酸雨的成因之一。 故剩余气体体积最多的是②,合理选项是B。
【答案】B
二 常见环境污染与防治
1.常见环境污染及危害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空洞
形成原因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 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烃的排放
主要危害 全球变暖,冰雪融化 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例3.[2019·重庆江津中学等七校高一联考]在同温同压下,有等体积混合 而成的四组气体:
①NO2+O2;②NO2+NO;③HCl+N2;④SO2+O2。 将它们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
水槽中,如图所示,待试管内液面稳定后,剩余
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则剩余气体体 积最多的是( )
例5.[2019·银川一中高一期末]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 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解析】A对,CO2是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 易造成温室效应。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共38张PPT)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d99b3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4.png)
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炉渣中,反应原理
为CaO+SO2 △ CaSO3,2CaSO3+O2====2CaSO4,总反应方程式为
====
2CaO+2SO2+O2
△2CaSO4。
====
②碱液吸收法。
SO2+NaOH(少量)====NaHSO3 SO2+2NaOH(足量)====Na2SO3+H2O ③氨水脱硫法。 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SO2+H2O====NH4HSO3,2NH3+SO2+H2O====(NH4)2SO3, 2(NH4)2SO3+O2====2(NH4)2SO4。
溶解性
难溶
难__溶___
比__空_气__大____ 与水反应
毒性
无毒有__毒___有_ Nhomakorabea毒___
【实验探究】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2)2NO+O2====2NO2
现象
解释(化学方程式)
使鱼类中毒,人食用中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正常雨水由于存在CO2的原因其pH约为5.
22和O2
√
√
有气体:H2 Cl2 O2 HCl NO A
B
NO2 NH3 SO2 CO2
1.若洗气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 的气体:有: Cl2 O2 HCl
NO2 SO2 CO2 2.若瓶中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
H2 O2 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物质 的质量比为
高一化学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PPT)4-2
![高一化学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PPT)4-2](https://img.taocdn.com/s3/m/26bf2e76581b6bd97f19ead0.png)
NO 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NO2 :2NO+ O2=== 2NO2 (红棕色气体)
下旬与7月的中上旬,而且每米留苗的数量尽量控制在株。除此之外,在出苗以后,应每亩地施加 kg 的硫铵。最后,在月份要适当地施用磷钾肥,而且抚育的过程 中也要对松苗立枯病进行有效地预防 [] 。 种植方法 白皮松 白皮松(张) 根据种植类型划分,容器苗种植技术本身携带土坨,而且栽植的过程中,不会损伤根系, 能够与广西当地种植环境相适应,而且; 美术加盟 美术加盟 ;缓苗期不长,具有较高的成活几率。这种方式的造价相对较高,但是却能够 有效地降低苗圃的土壤性危害。另外,裸根苗种植技术。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起苗栽苗的时候,细小根部最容易受到伤害,直接影响环境适应能力。 但是,实际的成本不高,便于栽植与运输。移植苗的种植技术主要适用于移植松苗根系相对发达且根茎较大的松树,且实际的成活率相对较高 [] 。 根据苗龄来 划分,通常情况下,落叶松的一年生苗质量最理想,,马尾松应当选择使用年生苗。若造林区域杂草繁茂,应当尽可能延长苗龄。 根据种植季节划分,在早春期 间,是松种植的最佳季节。其中,栽植的主要方法包括两种穴植与缝植,而且苗根要保持湿润。在栽植的过程确保根系的舒展性,并在覆土以后要踏实。对受 伤侧与过长侧根进行合理地修剪,一般情况下,各栽植点栽植一株苗木,但同样可以选择丛植,也就是在各栽点的位置栽种~4株。通常,选择使用丛植的方式够 确保松树的成活几率,使得幼树可以正常生长。一情况下,松树造林的密度是4株/hm、株/h或者是株/hm,但按照造林地具体状况以及未的发展计划需求,也可以 选择的造林密度44株/hm [] 。 病虫防治编辑 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马尾 松苗期的松苗叶枯病有时也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林分。干
下旬与7月的中上旬,而且每米留苗的数量尽量控制在株。除此之外,在出苗以后,应每亩地施加 kg 的硫铵。最后,在月份要适当地施用磷钾肥,而且抚育的过程 中也要对松苗立枯病进行有效地预防 [] 。 种植方法 白皮松 白皮松(张) 根据种植类型划分,容器苗种植技术本身携带土坨,而且栽植的过程中,不会损伤根系, 能够与广西当地种植环境相适应,而且; 美术加盟 美术加盟 ;缓苗期不长,具有较高的成活几率。这种方式的造价相对较高,但是却能够 有效地降低苗圃的土壤性危害。另外,裸根苗种植技术。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起苗栽苗的时候,细小根部最容易受到伤害,直接影响环境适应能力。 但是,实际的成本不高,便于栽植与运输。移植苗的种植技术主要适用于移植松苗根系相对发达且根茎较大的松树,且实际的成活率相对较高 [] 。 根据苗龄来 划分,通常情况下,落叶松的一年生苗质量最理想,,马尾松应当选择使用年生苗。若造林区域杂草繁茂,应当尽可能延长苗龄。 根据种植季节划分,在早春期 间,是松种植的最佳季节。其中,栽植的主要方法包括两种穴植与缝植,而且苗根要保持湿润。在栽植的过程确保根系的舒展性,并在覆土以后要踏实。对受 伤侧与过长侧根进行合理地修剪,一般情况下,各栽植点栽植一株苗木,但同样可以选择丛植,也就是在各栽点的位置栽种~4株。通常,选择使用丛植的方式够 确保松树的成活几率,使得幼树可以正常生长。一情况下,松树造林的密度是4株/hm、株/h或者是株/hm,但按照造林地具体状况以及未的发展计划需求,也可以 选择的造林密度44株/hm [] 。 病虫防治编辑 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马尾 松苗期的松苗叶枯病有时也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林分。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污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5186053c581b6bd97f19eaa7.png)
(6)赤潮和水华——形成原因是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其 废水的任意排放;会使藻类过度繁殖,鱼类死亡,水质 恶化,若发生在淡水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水中称 为“赤潮”.
(7)水俣病——含汞的工业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可使鱼类 中毒,人食用中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8)硫化氢污染——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 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冰川融化时释放的气 体中、腐败的鱼、肉、蛋中以及某些工业的废气中含有 硫化氢.
(3)二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气
<2∶5 剩余O2 体中的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N∶O=2∶5 完全反应 .
>2∶5 剩余NO
二、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污染现象及其危害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能使土壤
酸化,腐蚀建筑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造
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②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 H2SO3与Cl2(或HClO)的反应:H2SO3+HClO===H2SO4+HCl(或 SO2+2H2O+Cl2===H2SO4+2HCl).因此雨水与自来水混合 后溶液pH将变小.(2)减少酸雨的形成需减少SO2的排放,将 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燃料脱硫、开发不
有句谚语是“雷雨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化学原 理吗?
提 示 : 雷 雨 天 气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N2 + O2 =放==电== 2NO,2NO + O2===2NO2,3NO2+H2O===2HNO3+NO,生成的 HNO3 随雨 水落下,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
(7)水俣病——含汞的工业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可使鱼类 中毒,人食用中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8)硫化氢污染——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 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冰川融化时释放的气 体中、腐败的鱼、肉、蛋中以及某些工业的废气中含有 硫化氢.
(3)二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气
<2∶5 剩余O2 体中的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N∶O=2∶5 完全反应 .
>2∶5 剩余NO
二、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污染现象及其危害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能使土壤
酸化,腐蚀建筑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造
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②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 H2SO3与Cl2(或HClO)的反应:H2SO3+HClO===H2SO4+HCl(或 SO2+2H2O+Cl2===H2SO4+2HCl).因此雨水与自来水混合 后溶液pH将变小.(2)减少酸雨的形成需减少SO2的排放,将 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燃料脱硫、开发不
有句谚语是“雷雨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化学原 理吗?
提 示 : 雷 雨 天 气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N2 + O2 =放==电== 2NO,2NO + O2===2NO2,3NO2+H2O===2HNO3+NO,生成的 HNO3 随雨 水落下,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4-3-2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大气污染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4-3-2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大气污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c423d3968011ca3009149.png)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新疆和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 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人、
畜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
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报载:最近地区工作者揭开了 “魔鬼谷”之谜——该地地表浅层处有一巨大磁铁矿,当人 畜进入后形成尖端而放电。你知道“魔鬼谷”牧草茂盛, 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②当液面在试管中不再上升时,通过导气管通入少量 O2,并停一会儿,等待液面上升。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③当液面停止上升,仍有气体剩余,可再通入少量O2, 这样反复操作几次,直至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实验现象
充满 NO2的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进入 试管中,并慢慢上升到试管高度的2/3处;试管内气体由红 棕色慢慢变为无色,剩余原气体的1/3;当通入O2时,气体 迅速由无色变红棕色又溶于水,液面继续上升,气体又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参考答案: 1.无色气体,不溶于水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人 教 版 化 学
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N2+O2放电或高温 ===== 2NO 2NO+O2===2NO2 不能 2 3
3NO2+H2O===2HNO3+NO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含硫燃料的燃烧,硫的化合物的冶炼 CO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
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 条件下,能与O2、Mg、H2等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新疆和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 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人、
畜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
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报载:最近地区工作者揭开了 “魔鬼谷”之谜——该地地表浅层处有一巨大磁铁矿,当人 畜进入后形成尖端而放电。你知道“魔鬼谷”牧草茂盛, 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②当液面在试管中不再上升时,通过导气管通入少量 O2,并停一会儿,等待液面上升。
人 教 版 化 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③当液面停止上升,仍有气体剩余,可再通入少量O2, 这样反复操作几次,直至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实验现象
充满 NO2的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进入 试管中,并慢慢上升到试管高度的2/3处;试管内气体由红 棕色慢慢变为无色,剩余原气体的1/3;当通入O2时,气体 迅速由无色变红棕色又溶于水,液面继续上升,气体又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参考答案: 1.无色气体,不溶于水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人 教 版 化 学
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N2+O2放电或高温 ===== 2NO 2NO+O2===2NO2 不能 2 3
3NO2+H2O===2HNO3+NO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含硫燃料的燃烧,硫的化合物的冶炼 CO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
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 条件下,能与O2、Mg、H2等发生化学反应。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课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6a32c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b.png)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溶于水时生成HNO3和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3NO2+H2O=2HNO3+NO。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因此燃烧 煤或冶炼金属矿物时,往往会生成二氧化硫。高温条件下,空 气中的氮气也参与反应,这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
解析 分析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的各步反应,得出总反
应为O3+O2O2,可以看出氮氧化物起催化剂的作用;同样分 析氟氯烷烃破坏臭氧层的各步反应,得出总反应为O3+O2O2, 即Cl原子是破坏臭氧层时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D
= >44∶∶11
恰好完全反应 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 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根据4NO+3O2+2H2O=4HNO3 ③ 可知:当体积比
V(NO)∶V(O2) =>44∶∶33
恰好完全反应 剩余气体为NO
<4∶3 剩余气体为O2
(4)NO、NO2、O2三种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可先按①式求出NO2和H2O反应后生成的NO的体积,再 加上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式 进行计算。
三、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1.常见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能酸化土 壤,腐蚀建筑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造成的; 将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
(3)臭氧空洞——主要是由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 引起的;将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混 合 气 体 按 上 述 反 应 恰 好 进 行 了 反 应 , 所 以 V(NO2) = 10
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课件(人教版必修1)
![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课件(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69b3b6077232f60dccca121.png)
NO2和水反应:
(1)NO2和水的反应:电子转移表示为
故NO2在反应中有
1 被还原,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 2 被氧化, 3
(2)为了提高NO2的吸收率,在吸收的过程中要补充适量
的O2,所以总的吸收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② ①
的原因是(
)
A.NO遇空气生成NO2 B.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2反应生成CO和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
【解析】选A。NO遇O2生成NO2,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的气体, A正确;CO2与N2、NO和H2O均不反应,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
NO,B、C、D错误。
2. 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CO2 B.NO C.Cl2
2HNO3+NO,由此可知最后水只能充满整个试管的 。
2 3
(2)把一支充满NO2和O2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充分反应 后,若水充满试管,NO2和O2的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提示: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2NO+O2====2NO2
可得4NO2+2H2O+O2====4HNO3;即当NO2与O2体积比为4∶1时
1.袋装食品通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在食品袋中充入氮气,请
分析在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提示:利用氮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的特点,用氮气充当食 物的保护气体,可以防止食品暴露于空气中被氧气所氧化, 可使食品不霉烂,长期保存。
2.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请讨论后结合必要的化学方程
式 说明这一原理。
【解析】选D。用NaOH溶液吸收SO2发生的反应为:SO2+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60a52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6.png)
硫酸酸雨:
含硫燃料(S)
O2 SO2 O2 SO3H2O H2SO4 H2O H2SO3 O2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H2SO4
2H2SO3 + O2 = 2H2SO4
硝酸酸雨 3NO2+H2O=2HNO3 +NO
破坏农作物、森林 使土壤,湖泊酸化 腐蚀建筑等 酸雨的危害:
NO2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 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 收集NO2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排空气法
2)、NO2与水反应
[科学探究1]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1
将集气瓶倒红 色棕 ,扣色 液在气 面体 上水变 升槽为无中3+NNOO2+工业H生2产O硝=酸2的H原N理 O3
一. 请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 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二. 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 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 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 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将充满NO2的 试管倒立在水 槽
红棕色逐渐消失, 3NO2+H解2O释=
试管实水验位步上骤升到 2/3处
现 2象HNO3+应(N式反O)
往试管通入O2
(1)
(2)
继续通入O2
(3)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 色;水位继续上升, 红棕色又消失
232NNHNOO+O2+O3H+2=2NO2O=NO2
水逐渐充满试管
3NO2+H2O= 2HNO3+NO
:
C
将装有5mLNO和15mL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 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2a187f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7.png)
2.计算类型 (1)NO2(或NO2与N2旳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①) 利用气体体积差法进行计算 (2)NO2与O2旳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③) 设V(NO2)∶V(O2)=x
(3)NO与O2旳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④) 设V(NO)∶V(O2)=y
(1)NO、O2不溶于水,但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所以氮氧化物溶于水旳多种情况中,剩余气体可 为:①NO;②O2,但不可能是NO2或NO与O2同 步剩余。 (2)详细计算时,一般应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二氧化氮能否支持燃烧的实验探究
(2010·天津十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
一个课题是“NO2 能否支持木条燃烧”,由于实验室 中没有现成的 NO2 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 方案(忽略 N2O4 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 略去)。已知浓硝酸受热分解、金属和浓硝酸反应的
方程式分别为
4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Ⅱ.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1)硝酸铜固体受热分解旳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 和氧气,该反应旳化学方程式是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红棕色气体 无味 有刺激性气味
难溶
不溶 有毒
易溶 有毒
2.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N2 与 O2 反应:_N_2_+__O_2_放=_=_电=_=_或=_=_高_=_=温_=_2_N_O__ (2)NO 与 O2 反应:_2_N_O__+__O_2_=_=_=__2_N_O__2 (3)NO2 与 H2O 反应: ___3_N__O_2_+__H_2_O__=_=_=_2_H_N__O_3_+__N__O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预习探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 NO、NO2 的性质。 2.了解 SO2、NO、NO2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对 NO、NO2、O2 溶于水进行简单计算。
2.环境保护 (1)二氧化硫的来源:煤、石油的燃烧及某些含硫或硫的 化合物的金属矿物的冶炼。 NO、NO2 的来源:汽车尾气等。
(2)溶有二氧化碳的正常雨水的 pH 为□11 ________,酸雨 的 pH□12 ________。酸雨的危害是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
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 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方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升·达标作业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情境·激趣入题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1952 年 12 月 5~8 日,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英国伦敦。飞机 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 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无色气体变 2NO+O2===
(2)向试管中通入 为红棕色后又 2NO2
少量 O2
变为无色;③ 3NO2+H2O 试管内液面上 ===2HNO3+
升
NO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4:3,剩余O2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4NO2+O2 和 4NO+3O2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 2N2O5 组成, 即总反应式都与 N2O5+H2O===2HNO3 等效。这不仅是记忆 ②③两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 利用混合气体中的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一氧化氮是□2 ________色□3 ________溶于水的气
体。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是□5 ________色、□6 __________气味的□7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条件下,
放电 氮气能直接与氧气化合生成 NO:N2+O2=====2NO。N2 还能
催化利 与 H2 和活泼金属反应:N2+3H2高温、高压2NH3,
N2+3Mg=点==燃==Mg3N2。
②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其反应是 3NO2+H2O===2HNO3+NO,2NO+O2===2NO2, 总反应为 4NO2+O2++2H2O===4HNO3。
=4:1,恰好完全反应 V(NO2):V(O2)>4:1,NO2过量,剩余NO
<4:1,O2过量,剩余O2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新思维·名师讲堂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思维导图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细品教材 1.氮气 (1)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 1.250 6 g·L-1,难 溶于水,难液化。
_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8 ________,易液化,□9 __________溶 于 水 。二 氧 化 氮溶 于 水的 化学 方 程 式是 □10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5,剩余O2 N(N):N(O)=2:5,完全反应
>2:5,剩余NO
第四章 第三节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氮的氧化物与 O2 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只可能是 NO 或 O2,不可能是 NO2,因为过量的 NO2 会与水反应生成 NO,且形成溶液中的溶质为 HNO3。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解析】 通过读题,展开联想,进行思考。电闪雷鸣 一般伴随着降雨,同时闪电给 N2 和 O2 反应提供了条件,化 合生成 NO,NO 再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被雨水吸收生 成 HNO3,HNO3 随雨水降落给大地增加氮元素,所以牧草茂 盛。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 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 到咳嗽声。仅仅 4 天时间,死亡人数达 4000 多人。就连当时 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 350 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 牛当场死亡,52 头严重中毒,其中 14 头奄奄待毙。2 个月后, 又有 8000 多人陆续丧生。为何会造成此种现象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③NO 和 O2 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 2NO+O2=== 2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为 4NO+3O2+ 2H2O===4HNO3。
=4:3,恰好完全反应 V(NO):V(O2)>4:3,剩余NO
(2)工业生产硝酸 工业上生产硝酸时,向吸收后的废气中再通入适量的氧 气或空气,经过多次循环氧化吸收,可充分利用原料,并能 减少 NO 的排放以保护环境,总反应可表示为 4NO2+O2+ 2H2O===4HNO3。 温馨提示:NO2 和溴蒸气都是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如何才能鉴别呢?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水进入试
管,液面逐渐
(1)将盛有 NO2 的试管 倒置在水中
升高;②红棕 色气体逐渐变
为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
3NO2+ H2O=== 2HNO3+
NO
上升至试管容
积的 2/3 处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有瓶无色气体,当打开瓶盖时,瓶口看到红棕色,该 无色气体是什么?变色时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该无色气体是 NO,因发生反应 2NO+O2===2NO2 生成 NO2 而变红棕色。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化学性质 ①NO 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 2NO+O2===2NO2(NO 表现还原性)。 ②NO2 溶于水时生成 HNO3 和 NO: 3NO2+H2O===2HNO3+NO(工业生产硝酸)。 3.模拟工业生产硝酸的实验(教材 P92 科学探究) (1)生成硝酸的原理模拟
参考答案:
□1
N2
+
O2
放电或高温 =====
2NO
□2
无
□3 不 □4 2NO +
O2===2NO2 □5 红 棕 □6 有 刺 激 性 □7 有 毒 □8 大 □9 易 □10
3NO2 + H2O===2HNO3 + NO □11 5.6 □12 小 于 5.6 □13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自主探究 1.雷雨过后庄稼总是更加旺盛,俗称“雷雨发庄稼”请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原因。 提示: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 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 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 肥被植物吸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预习 1.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左右。性质稳定,通常情 况下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 无 色 气 体 变 2NO+
为红棕色;②液 O2===
(3)持续通入少 面逐渐上升,气
2NO2
量 O2,直至试 体 体 积 逐 渐 缩 4NO2+
管内充满水
2H2O 小,最终试管内
+O2===
充满水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预习探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 NO、NO2 的性质。 2.了解 SO2、NO、NO2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对 NO、NO2、O2 溶于水进行简单计算。
2.环境保护 (1)二氧化硫的来源:煤、石油的燃烧及某些含硫或硫的 化合物的金属矿物的冶炼。 NO、NO2 的来源:汽车尾气等。
(2)溶有二氧化碳的正常雨水的 pH 为□11 ________,酸雨 的 pH□12 ________。酸雨的危害是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
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 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方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升·达标作业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情境·激趣入题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1952 年 12 月 5~8 日,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英国伦敦。飞机 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 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无色气体变 2NO+O2===
(2)向试管中通入 为红棕色后又 2NO2
少量 O2
变为无色;③ 3NO2+H2O 试管内液面上 ===2HNO3+
升
NO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4:3,剩余O2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4NO2+O2 和 4NO+3O2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 2N2O5 组成, 即总反应式都与 N2O5+H2O===2HNO3 等效。这不仅是记忆 ②③两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 利用混合气体中的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一氧化氮是□2 ________色□3 ________溶于水的气
体。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是□5 ________色、□6 __________气味的□7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条件下,
放电 氮气能直接与氧气化合生成 NO:N2+O2=====2NO。N2 还能
催化利 与 H2 和活泼金属反应:N2+3H2高温、高压2NH3,
N2+3Mg=点==燃==Mg3N2。
②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其反应是 3NO2+H2O===2HNO3+NO,2NO+O2===2NO2, 总反应为 4NO2+O2++2H2O===4HNO3。
=4:1,恰好完全反应 V(NO2):V(O2)>4:1,NO2过量,剩余NO
<4:1,O2过量,剩余O2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新思维·名师讲堂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思维导图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细品教材 1.氮气 (1)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 1.250 6 g·L-1,难 溶于水,难液化。
_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8 ________,易液化,□9 __________溶 于 水 。二 氧 化 氮溶 于 水的 化学 方 程 式是 □10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5,剩余O2 N(N):N(O)=2:5,完全反应
>2:5,剩余NO
第四章 第三节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氮的氧化物与 O2 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气体只可能是 NO 或 O2,不可能是 NO2,因为过量的 NO2 会与水反应生成 NO,且形成溶液中的溶质为 HNO3。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解析】 通过读题,展开联想,进行思考。电闪雷鸣 一般伴随着降雨,同时闪电给 N2 和 O2 反应提供了条件,化 合生成 NO,NO 再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被雨水吸收生 成 HNO3,HNO3 随雨水降落给大地增加氮元素,所以牧草茂 盛。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 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 到咳嗽声。仅仅 4 天时间,死亡人数达 4000 多人。就连当时 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 350 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 牛当场死亡,52 头严重中毒,其中 14 头奄奄待毙。2 个月后, 又有 8000 多人陆续丧生。为何会造成此种现象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③NO 和 O2 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 2NO+O2=== 2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为 4NO+3O2+ 2H2O===4HNO3。
=4:3,恰好完全反应 V(NO):V(O2)>4:3,剩余NO
(2)工业生产硝酸 工业上生产硝酸时,向吸收后的废气中再通入适量的氧 气或空气,经过多次循环氧化吸收,可充分利用原料,并能 减少 NO 的排放以保护环境,总反应可表示为 4NO2+O2+ 2H2O===4HNO3。 温馨提示:NO2 和溴蒸气都是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如何才能鉴别呢?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水进入试
管,液面逐渐
(1)将盛有 NO2 的试管 倒置在水中
升高;②红棕 色气体逐渐变
为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
3NO2+ H2O=== 2HNO3+
NO
上升至试管容
积的 2/3 处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有瓶无色气体,当打开瓶盖时,瓶口看到红棕色,该 无色气体是什么?变色时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该无色气体是 NO,因发生反应 2NO+O2===2NO2 生成 NO2 而变红棕色。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化学性质 ①NO 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 2NO+O2===2NO2(NO 表现还原性)。 ②NO2 溶于水时生成 HNO3 和 NO: 3NO2+H2O===2HNO3+NO(工业生产硝酸)。 3.模拟工业生产硝酸的实验(教材 P92 科学探究) (1)生成硝酸的原理模拟
参考答案:
□1
N2
+
O2
放电或高温 =====
2NO
□2
无
□3 不 □4 2NO +
O2===2NO2 □5 红 棕 □6 有 刺 激 性 □7 有 毒 □8 大 □9 易 □10
3NO2 + H2O===2HNO3 + NO □11 5.6 □12 小 于 5.6 □13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自主探究 1.雷雨过后庄稼总是更加旺盛,俗称“雷雨发庄稼”请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原因。 提示: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 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 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 肥被植物吸收。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预习 1.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左右。性质稳定,通常情 况下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① 无 色 气 体 变 2NO+
为红棕色;②液 O2===
(3)持续通入少 面逐渐上升,气
2NO2
量 O2,直至试 体 体 积 逐 渐 缩 4NO2+
管内充满水
2H2O 小,最终试管内
+O2===
充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