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杰出的科学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课](https://img.taocdn.com/s3/m/e1594206f18583d049645983.png)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8
材料二
清廷邮传部在验收京张铁路后称: “此路一成,非徒
增长吾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之从事工程者,亦得以益
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 (1)材料一体现了詹天佑一生中哪一重大成就?这一工程规划面 临怎样的困难? 答案 成就:以“人”字形路线克服八达岭技术难题,京张铁 路成功通车。 困难:工程难度大、工期短、资金少、设备落后等。
及詹天佑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和品质等来回答问题。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28
1 2 3 4 5 6
答案 (1)设计、建成京张铁路。 (2)中国技术力量薄弱,列强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完成如 此艰巨的工程;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意义:京张铁路
是中国自行设计完成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极大
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大长了国人志气。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7
知识点拨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体现的是整个中华 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意志,振奋了中国的民族 精神。詹天佑不愧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8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年过半百为国勘路
主要有张绥铁路、 川汉铁路 、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2.维护路权 (1)在清政府宣布 “铁路国有” 实际出卖路权时, 投身 保路运动 。 (2)修建川粤汉铁路:在他逝世前完成粤汉铁路的广州韶关段 和武昌长汉段施工。
34
2. 看电影《詹天佑》,结合本课,思考詹天佑的个人业绩与国家
的命运有什么关系?
提示
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詹天佑,深刻地意识到振兴
中国铁路事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其经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文档: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文档: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66735b7360b4c2e3f6428.png)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预习导引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学习生涯(1)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学习成绩优异。
(2)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自学笛卡尔等人的数学著作。
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早期成就(1)光学成就①自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②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③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2)天文学成就: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深化认知]牛顿关于光的理论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已有的光学研究成果,开启了光学研究的新时代,为近代光学研究和其他物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1)理论基础:在大学,牛顿就已了解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主要内容:宇宙间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
2.牛顿力学(1)三大定律:1687年,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阐明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
(2)体系形成: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地位: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学理论,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才打破了这种绝对权威。
[知识点拨]牛顿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作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5aea1300fad6195f312ba63c.png)
人教版选修四知识整理(六)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主题】1.杰出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推动了人类摆脱愚昧。
走向更高文明时代。
2.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社会正义事业奋斗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值得学习。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时代背景1.解放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甲午海战);矿产等资源遭到帝国主义掠夺。
2.解放后,中国要发展工业化,需要工业血液石油,需要工业建设和内地开发,厂址选择成为必要。
3.科学领域出现交叉科学。
二、事迹和贡献(一)留学报国——事业心与爱国心高度统一1.到日本留学:1904年留学日本,立志为祖国造出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的海军,使中国不再受外国侮辱,因而选择学习造船专业。
回国后被赐以“工科进士”。
2.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小会员,受孙中山勉励。
3.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最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希望回国后让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矿藏,而不受外国人摆布。
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4.学成回国,到北大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祖国地质人才。
(二)地质力学与应用1.创立地质力学①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陆运动方向性提出假说,成为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②抗战期间,虽然颠沛流离,从未中断地址科学研究,1945年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③1948年出席在伦敦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就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报告,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奠基人。
④20世纪60年代,完成《地质力学概论》。
对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是地质力学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2.地质力学的应用①寻找石油: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随后的工业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不仅使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还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91dce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b.png)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千秋功过秦始皇★注意问题: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又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注意功过评价。
1、秦统一的原因:①时代趋势;②国力基础;③个人条件;④重用人才△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主观条件: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2、主要业绩:(秦巩固统一的措施)3、功过评价:功: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过:④严刑峻法、赋役役繁重,滥用民力,广建宫殿陵墓;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注意问题: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A、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B、加强管理: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总结6精品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总结6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d62e3e3b3567ec102d8afa.png)
•③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 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④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 (领导力量的对比)、是否一帆风顺、 最突出的地方等。
•⑤内容(措施)——体现某种思想、 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
•⑥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
•⑨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 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1642~1727),毕 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牛顿 除了在力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 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一;同时,他 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 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获哲学博士 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 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 他因在光电效应上的贡献获得诺贝 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 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 国籍。
• (2)贡献:提出相对论(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光的量 子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
•二、认识古代中西方科学成就的 不同及成因
•(1)不同
•①明清时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 集大成之作,是对传统科学的总 结,大多为应用科学和古典科学。
•②西方科学注重对理论的研究,
• (2)成因: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 境。
•(2) 经 济 方 面 , 可 从 经 济 政 策 、 生 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
•类型3 回答与历史概念相关的 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 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 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分值的多少, 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某几个方 面回答。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 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选修四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教案.doc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选修四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8cd3714b35eefdc8d333b4.png)
1.杰出的科学家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爱因斯坦语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精神。
解析:第(1)问,结合相对论的相关知识回答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第(2)问,根据材料中“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可分析出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根据材料中“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可分析出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根据材料中“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可分析出崇尚节俭。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六单元 第5课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六单元 第5课爱因斯坦](https://img.taocdn.com/s3/m/e4a06fa7960590c69ec376ad.png)
2.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1)1905年提出 光量子 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2)1921年因 光电效应 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 力学的发展。 3.其他成就 在 宇宙学 、统一场论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易混提醒
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捍卫和平 (1)一战时:在仅有四人参加的 反战宣言上签字。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并为此到法、英、荷等国 奔走。 (3)20世纪30年代:开始呼吁各国人民为 和平 而斗争。 (4)二战中:为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终生遗憾。 (5)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了“ 原子科学家非常 委员会 ”。
2.评价 (1)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这个理 论已经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2)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原子能发电站、宇宙飞船 等现代科技或许还在探 索之中。
思维点拨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主题一 经典力学理论与相对论的关系
思维点拨 图解图示
二、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1.广义相对论 (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2)内容 ①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 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 。 ②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 种物体运动上。 (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 宇宙 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 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答案
(2)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什么新发展? 答案 牛顿认为空间是绝对的,而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是相对的,
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上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单元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单元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02adae1a37f111f1855b83.png)
类型2 回答与历史专题相关的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政治方面,内部的,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变更、中央与
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外部的,可从外交政策和
外交关系、国际关系格局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 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要注意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 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方面思考, 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单元学习总结
20
明人之一; 同时, 他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 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 1905 年获哲学博 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单元学习总结
10
1921 年,他因在光电效应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 年,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1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
2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1.主要成就及社会价值
横向·纵向·竖向
一、李时珍、 詹天佑、 李四光三位中国科学家的社会价值及优良品质 (1)李时珍: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性人物, 撰写了一部具有总 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 , 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 詹天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 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
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
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整合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整合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68b2dd0aa417866fb94a8e1a.png)
2.正确的科研方法 (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新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 必备品质。 (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 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 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 (3)坚持经典,勤奋探索。
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 杰出科学家无一例外地生活简朴,看轻物质享受, 淡泊名利,有自知之明,对自身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有 关注国家民族、全人类生存兴衰的强烈责任感,以工作 为快乐,以成功为享受,如爱因斯坦的快乐主张就很有 代表性。 4.艰苦奋斗的精神 牛顿终身未婚,把生命完全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
一套基本概念
牛顿
爱因斯坦
(1)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对以后 (1)相对论是物理学的
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 重大突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学理 (2)改变了牛顿力学的
论,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基 时空观 评 价 础,是 17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3)为原子能的利用奠
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 定了基础
义发展为理性主义
典物理学面临危机
牛顿
爱因斯坦
(1)发现二项式定理
(2)创立微积分
(1)提出相对论(狭义相
(3)证明日光的组成
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成 (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光量子假说
就 (提5)出著了作《力自学然的哲三学大的定数律学和原万理有》(3)时刻关心人类的进
步与和平
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
家之一
(4)继牛顿之后最伟大
(2)晚年的牛顿醉心神学和炼金 的科学家,具有正义感
术,这是他的局限性
的社会活动家
三、杰出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牛顿则在“巨人的 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则 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专题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专题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4a321990c69ec3d4bb7511.png)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
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
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
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
詹天佑 李四光
修建关东铁路建滦河大桥、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誉 京张铁路,捍卫路权 第四纪冰川等 为“中国铁路之父” 创始人 创立地质力学;发现中国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
牛顿 爱因
斯坦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 定律、微积分 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
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
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相对
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适用
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特例。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
对不变的,它们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
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 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 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 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 疾,珍屡试有准。”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3)影响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4e28984b650e52ea551898b8.png)
主干 知识整合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 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干 知识整合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③强调法治。 ④注重教育:创立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其编著的《本草纲 目》被誉为“东方 医学的巨典”
救死扶伤,态度严 谨,锲而不舍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 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 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不畏艰 难、勇于创造
主干 知识整合
李四 光
牛顿
爱因 斯坦
(1)创立地质力学。 (2)领导石油等矿产开采。 (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中国地质力 学的奠基人”
主干 知识整合
(2)不同点 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 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侧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主干 知识整合
考点三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1.科学家
人物
李时 珍
詹天 佑
活动
地位
精神
编写了医药名著《本 草纲目》
主干 知识整合 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 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 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 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历史选修4第4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历史选修4第4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29c38a0b67ec102de2bd89db.png)
(4)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 前研制原子弹,后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
的大量平民伤害。 (5)二战后:组织领导“原子科学家非 。
常委员会 ”出刊《原子科学家公报》, 使全世界人民认识到核战争 的极端危险
性,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
护世界和平。
(3)意义:a.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的 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 的 研究;b.人们用它解释彗星的轨道问题、双 星行为以及新发现行星的运动;c.经典力学 理论长期居于物理学的 统治地位,直到爱因 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才打破了这种 绝对权威。
3.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方法。 (1)专心致志:善于思考,勤奋 探索。 (2)方法科学:注重 实验 ,研究方法被
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学法指导】李四光是中国地质 力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社会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复习时应该注 意掌握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的过 程,以及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 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 开采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 李四光的高尚品质。
二、牛顿和经典力学
1.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1)童年时代:四轮车、风车、日晷仪。 (2)中学时代:除发明创造外,开始进行科 学研究与实验 。 (3)大学时代:在数学上提出 二项式定理。 以及 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用奠定了理论基础;②是近代物理学领域
的一次伟大革命。
3.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1)广义相对论 ①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 论的基础》。
②基本原理a. 等效原理:在一个加速
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
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
;
b. 惯性力 广:义在相加对速性运动系统里的惯性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 第06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解析版)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 第06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4400ebb84ae45c3b358cdd.png)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幼童留学生①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招收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被选中。
②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③1881年,中国取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2)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①崭露头角: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②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a.设计“人”字形路线,用直井施工法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
b.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3)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①年过半百为国勘路: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②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
在生命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
2.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一生致力于铁路建设事业,技术创新解决难题,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体现了强烈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的光荣”。
二、近代科学之父牛顿1.牛顿的成长历程(1)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学习成绩优异。
(2)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自学笛卡儿等人的数学著作。
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1)数学方面: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光学方面:①自制折射望远镜,证明了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②在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这个学说统领西方物理学界两个世纪。
(3)天文学方面:①1668年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文档:专题6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6-2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文档:专题6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6-2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86565a32d7375a41780f8.png)
第2课 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学巨人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牛顿:宇宙定律的发现者1.生平:出生于英格兰一个自耕农家庭;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对自然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2.主要成就(1)物理学⎩⎪⎨⎪⎧ ①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 三个 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定律。
②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而诞生了 天体力学。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 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2)天文学⎩⎨⎧ ①用万有引力定律说明,力学规律支配天上的 星体运动和地面上的物体运动。
②采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和解决 天体运动问题。
(3)数学⎩⎨⎧①发现了二次项定理。
②创立了微积分,开辟了数学新纪元。
(4)光学⎩⎨⎧ ①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②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③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3.评价(1)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2)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3)1689年,当选为英国议会中的大学代表,其后,把兴趣由科学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
[概念辨析] 牛顿成功的因素牛顿虚怀若谷、谦虚好学,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等。
知识点二 爱因斯坦:追寻空间和时间的本质1.生平: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896年进入大学学习物理学。
2.提出狭义相对论(1)提出: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内容⎩⎨⎧ ①空间、时间、物质和物质运动之间 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②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3)影响:震动了物理学界,使爱因斯坦名扬欧洲。
3.提出广义相对论 (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
(2)内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不均匀而引起的,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杰出的科学家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李时珍1、从医之路:医学世家,科考受挫,一心从医2、编写《本草纲目》:坚持实践,苦心求教;大胆创新,体系科学;27载艰苦探索,完成医学巨著。
3、“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首创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按自然属性分类;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二、詹天佑1、幼童出洋:背景:清末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培养洋务运动的人才,开近代留学之先河。
过程:1872-1881年,留学美国,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
2、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暂露头角: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修建京张铁路:困难:英俄等列强的阻挠,清朝的腐败,工程自身的难度。
经过:亲自实地反复测验,大胆创新,顽强拼搏,1909年,全线通车意义: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3、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年过半百,为国勘路;积极投身保路运动;为中国铁路事业奋斗一生三、李四光1、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留学日本,学习造船;留学英国,学习地质;回国工作,培养后人2、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20年代萌芽;40年代形成;60年代系统总结(2)其它领域的成就:创立科化石鉴定标准,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3、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指导矿产勘探:寻找石油,推翻中国“贫油”论;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2)探索地震预报四、牛顿1、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学生时代成就: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的初步计算(2)黄金岁月:①光学成就:折射望远镜、物体颜色形成原理、光的本质是微粒②天文学成就:反射望远镜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提出万有引力理论定律(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完整的理学理论体系3、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探索的精神、“归纳——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五、爱因斯坦1、提出狭义相对论(1)标志: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2)基本原理:相对性、光速不变原理(3)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2、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1)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原理(2)光电效应研究:提出光量子假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要点精析要点一、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
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李时珍所处时代的特征:日薄西山,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相对西方历史潮流而言)①政治上:君主专制发展,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封建制度日益腐朽;②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代表了新的生产力;③对外关系上:实施海禁政策;④文化上:反儒家思想开始活跃。
(李贽反封建思想)3.《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及影响①《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是到16世纪为止我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②《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③《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本草纲目》一书后来流传到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将这部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考书,并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材料二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
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
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位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解析:第(1)题以《本草纲目》图片为切入点,本题的图片从形式上看,插图本身就是一种特点,从图中的内容看,体现了分类的信息,再结合有关分类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第(2)题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特点及意义: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二是图文并茂,附有1000多幅图,形象地表明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要点二、詹天佑(一)詹天佑赴美留学1、背景: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12-14岁幼童赴美国留学,培养洋务人才。
2、过程:(1)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3)1881年,留美学生分批回国。
(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1、崭露头角:①1888年,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
②建造滦河大桥。
方法:将中国传统杉桥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影响: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2、建造京张铁路:(1)背景:①帝国主义列强因其矛盾冲突的加剧与彼此在华势力的消长,形成了在华势力范围与铁路权益的再划分:a.日本在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其势力迅速向中国扩张,尤其在中国东北地区强烈排斥其他国家染指,形成了几乎由日本独霸中国东北路权的局面。
b.其他国家,如沙俄、英国也在中国争夺铁路权益。
②中国各省绅商掀起了连续数年的向列强收回铁路权益、由中国商民自办铁路的高潮:a.因为列强争夺瓜分中国的铁路权益以及同清政府签订的极其苛刻的借款合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权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
b.也由于铁路营运巨大利润的刺激,激起了绅商投资铁路的热情。
③在国内形势的推动下,在列强争夺铁路权益的空隙中,詹天佑曾经争得了部分权利,有了这一先例后,清政府也试着以中国的财力和技术力量,独立自主地兴建一些重要的铁路干线。
④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推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运动,虽然其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但也为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客观条件。
⑤从国际上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大力修建铁路,发展经济,客观上也刺激和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2)面临的困难:①帝国主义的阻挠嘲笑。
②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
③地形复杂,工具简陋。
④技术水平落后,人才缺乏。
(3)克服困难:①选取“关沟线”。
②设计“人”字形路线。
③采用直井施工法。
④用风扇机、手拉风箱解决通风问题。
(4)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投身铁路建设事业:张绥、川汉、粤汉等铁路。
2、积极投身保路运动:①原因: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②实质: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3、力争中东铁路路权:他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义正辞严地指出,中东路理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
不许他国插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
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詹天佑几经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
拓展:中国早期铁路的发展史淞沪铁路(上海——吴淞):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1876年),由英国人投资修建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怎样的矛盾心理?(2)詹天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怎样做的?解析:本段文字概述了1871年清政府打算派幼童赴美学习时的矛盾心理。
第(1)问结合1871年中国的时代背景不难回答。
第(2)问詹天佑自幼立志报国,在赴美期间就已显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答案:(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在中外多次交火以及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向西方学习迫在眉睫。
但是清朝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愿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动摇封建统治的根本,于是便有了既想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要坚持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心理。
(2)詹天佑在留美期间,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奋发求学。
于1878年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同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
在留学期间,他一直勤勤恳恳,潜心钻研,立志报国。
要点三、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专业,学成回国的第二年,被赐以“工科进士”。
2.留学英国:学习采矿,后来改学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任职北大)。
(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1926年,他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地质力学萌芽之作。
2.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一一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3.1948年,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并作学术报告《新华夏海的起源》——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李四光也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4.20世纪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了《地质力学概论》一书——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5.其他领域成就突出:①占生物学研究领域:创立虫筵科化石的鉴定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