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按摩功法(大全)

合集下载

中风、消渴、胸痹中医护理方案常用穴位定位

中风、消渴、胸痹中医护理方案常用穴位定位
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
(耳穴)
心:在耳甲腔的中央凹陷最深处。
交感(下脚端):对耳轮下脚上缘与耳轮内侧缘交界处。
神门:对耳轮上下角分叉处。
内分泌(屏间):在屏间切迹底部。
肾:在小肠穴的上方,耳甲艇的上方。
皮质下(脑):对耳屏的内侧。
肺:心区的周围是肺区。
皮质下(脑):对耳屏的内侧。
肺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神阙:脐窝正中。
天枢:脐中旁开2寸。
(下肢)
足三里:在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
复溜:太溪上2寸,当跟腱前缘。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2.耳穴贴压:取穴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每日压3-5次,每次3分钟,隔日更换一次。
3.穴位敷贴:取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痰多息促
1.循经拍背:沿膀胱经,由下往上轻叩,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2.穴位敷贴:取穴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
高热
1.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
2.中药擦浴
脾:在肝区的后下方。
肾:在小肠穴的上方,耳甲艇的上方。
胰:在肝肾穴之间,当耳甲艇的后方(左为胰,右为胆)
三焦:在内鼻、肺和内分泌三穴之间。
饥点:
足:
胸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主要症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护理技术
胸闷胸痛
1.穴位贴敷: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位。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

四个小动作 助你防中风

四个小动作 助你防中风

四个小动作助你防中风
作者:
来源:《老友》2020年第03期
中风,又名脑卒中,俗称偏瘫,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中风之后,脑细胞会缺少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受损或死亡,影响大脑功能如活动及语言机能。

一些患者丧失自理能力,严重者会出现偏瘫,甚至死亡。

对抗中风重在预防,每日规律练习下面四个动作,对预防中风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按按头。

五指分开屈曲,指腹从前额缓慢旋转按压至头顶再至脑后部,双手轮流按压各五次。

此法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2.擦擦颈。

五指并拢,双手对指置于颈后,轮流按擦颈后部左右两侧,皮肤轻微发红发热为宜。

此法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血脂沉积。

3.扭扭脖。

颈部放松,平和舒缓地左右扭动,转至最大幅度保持5秒再向反方向转动。

此法可活血通络,增加血管的抗压力和韧性。

4.耸耸肩。

肩部放松,双手自然垂放于两侧,双肩由后向前旋转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10次,之后双肩上提放松各10次。

此法可使肩部肌肉放松,缓解颈肩部神经血管压力,促进大脑供血。

(本刊综合资料室)。

点穴推拿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

点穴推拿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腰带,医师坐在病人右侧,用右手中指按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俟指下感到气通为止第二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以建里穴气通为止。

病人姿势和医师手式,同第一式。

第三式: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右手中指按住气海穴,旋转推按不可过久,以指下觉气通即止。

病人体虚弱或虚症,气海穴用补或调,如果体壮,病实症则用泄或调。

虚实关键在此。

第四式:两手放两带脉。

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面带脉,往里拢拨,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第五式:右手大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是按住左章门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同时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推按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门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

最多三次。

第六式:右手中指按住左梁门穴,大指按住右石关穴,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左手无名指扣天突穴,中指按璇玑穴,食指按华盖穴,右手中指按住巨阙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

第八式: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无名指按建里穴,同时旋转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阙穴。

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气通即止此式操作毕,再治阑门穴(与第一式同)一次第九式: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枢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枢部位,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乘势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食指迎住左梁门。

第十式:按照第四式推按气海一次后,并压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

自右少腹右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压少腹,自左少腹左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为第二把,用手背缓缓向下压推至关元部位,为第三把。

一次为止。

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气海部位,同时提起。

中风病人 按摩有招

中风病人  按摩有招

1.患者取仰卧位。

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穴(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中脘穴(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关元穴(在腹部,脐下3寸处)等穴位。

每穴按摩一分钟。

按摩者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摩和捏拿扃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

用右手捋患者的手指,每次5分钟。

2.患者取俯卧位。

按摩者站其右侧,用两手拇指按揉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而下进行,并用手掌在背部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

然后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臀部及下肢后侧肌肉,抚摩几次,每次5分钟。

3.患者取坐位。

按摩者站在患者背后按摩风池穴(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再按摩肩背部,每次5分钟。

治疗脑中风,消斑溶栓的穴位

治疗脑中风,消斑溶栓的穴位

治疗脑中风,消斑溶栓的穴位治疗脑中风,消斑溶栓的穴位1.龚氏治瘫穴位置: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蹼缘向上1寸是合谷穴,合谷穴再向上1寸是龚氏治瘫穴疗法:白天按揉10~15分钟,经常按揉。

2.涌泉穴位置:疗法:晚上泡脚时按5分钟,经常按揉。

按这4个“化栓穴位”,可能有助于清理血管,不懂得用有点可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血管堵塞与穴位的健康。

血管堵塞统称为血栓,血管受到堵塞,不能将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患血栓的几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机能的下降。

导致血管中的弹性也会慢慢衰退。

音系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加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

要请吃了解熟知身体中的很多穴位,能够有利于血管的通化。

人体这4个”穴位“,如果使用得当,或许有助于通血管,化血栓!按这4个“化栓穴位”,可能有助于清理血管,不懂得用有点可惜!1、劳宫穴位置;劳宫穴位于手掌心,但手指握住的时候,中指指尖所对象的位置就是劳宫穴的具体位置。

劳宫穴主要运用于行气作用。

经常用大拇指揉按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

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心脏肌肉的锻炼。

加强心脏功能。

而且在睡前经常按揉,还能够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经常按摩对于脑血栓的预防有着很好的作用。

2、内关穴位置;伸开手臂,掌心朝上。

握紧拳头,抬起手腕的时候,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

没关系,就在离守卫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中间。

内关穴是心脏主管人体血液循环的中枢。

经常按揉内关穴,能够有效的起到保护心脏功能。

促进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减少血管堵塞的机率,还可改善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

而且在突发心脏病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送往医院,可以先让病人平躺,在这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3、涌泉穴位置;涌泉穴位于脚底脚前掌的前1/3。

搬起脚趾时的凹陷处位置。

脚底有很多的穴位和经络,经常按摩能够促进脚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环速度,是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加快。

有效的缓解血栓的形成,h还能缓解疲劳,改善睡眠。

“点穴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穴,有效率100% 步骤

“点穴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穴,有效率100% 步骤
“点穴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穴,有效率100% 步骤
穴 位
方 法
时 间
开穴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
对准穴位瞬间加力点肾上腺,点穴力度是患者感觉难受,有酸胀稍带一点痛感,并把点穴力度控制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继续用同样的力度点: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开穴。
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
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
力度同上,用大母指点悬钟穴。接着点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最后是环跳,这个穴位相当关键,它相当于下肢的总开关,在点环跳这个穴位时,要用手衬部位来点,在患者感觉难受时开始计时30-40秒,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同时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由环跳一直流到脚指头,如果患者有了这种感觉,此时已经说明患者的下肢经络完全打通,已经开始恢复正常的供血供氧!
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点环跳30-40秒。
上肢瘫痪
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
力度同上,用大母指点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天宗”这个穴位相当于上肢的总开关,上肢的经络是否打通,它的感觉和下肢是一样的,在点天宗穴时,也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从天宗穴位一直流到手指尖,这说明上肢的经络完全打通,也恢复了正常的供血供氧!
2、头部点: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等穴位。
点压8-10秒钟。
封穴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上身淋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身淋巴穴
依次进行。封穴位的时候要手的大母指和食指同时捏拿30秒钟!
本手法为广西柳州吴贵德老师所创,经临床30年的验证,效果神奇.
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面瘫
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

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

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

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文章目录*一、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二、中风的危害有哪些呢*三、中风是什么引起的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1、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点揉穴位。

用拇指指尖点揉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每穴1分钟,具有补益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捻揉各指(趾) 家人捻揉患者瘫痪的手、脚的各个指头(趾头),从大指(趾)至小指(趾),揉的力量要轻,指头(趾头)各个面都要揉到,共20分钟。

目的是促进末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中风的前兆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

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

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3、中风出现后要怎样急救发现病人发病切勿慌张,要保持镇静,让病人躺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

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诊断未明时不要自行用药。

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

首先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起,最好2~3个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或误吸。

对于抽搐病人,要用毛巾或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破舌头。

若病人出现气急、喉部痰鸣等症状时,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至其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中风的危害有哪些呢致残率高。

大量资料表明,经抢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穴位按摩防治中风的原则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方向是溶栓和止血,以解除颈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疏通肢体脉络。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一、【悬钟穴】悬钟穴(胆经)取穴方法: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穴意义: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生理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二、【阳陵泉穴】阳陵泉穴(胆经)取穴方法: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此治疗中风的穴位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生理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三、【环跳穴】环跳穴(胆经)取穴方法: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疾病: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生理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四、【承山穴】承山穴(膀胱经)取穴方法: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中风按摩哪些穴位

中风按摩哪些穴位

中风按摩哪些穴位文章目录*一、中风按摩哪些穴位1. 中风按摩内涌泉2. 中风按摩内关穴3. 中风的其他按摩方法*二、中风瘫痪病人饮食注意事项*三、如何预知老年人中风中风按摩哪些穴位1、中风按摩内涌泉反复轻敲能缓解病人手脚麻痹。

内涌泉位于靠脚跟方向的凹陷处。

穴位找法:将足部5个脚趾用力弯曲,则会产生凹处。

涌泉即在此处,比此略靠拇趾的穴位为内涌泉穴。

以脚拇趾根部隆起为基准找寻,即位于靠脚跟一侧。

操作:握拳左右交互反复轻敲,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同时可以用力揉压旁边的涌泉穴,有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中风按摩内关穴和手背侧的外关穴相对应的穴位。

加以指压可以有效地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进而缓解中风患者的症状。

内关位于前臂手掌侧中心线上。

穴位找法:将一手手掌朝上而弯曲手腕,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

操作:医者或者病人自己以拇指用力指压本穴位。

3、中风的其他按摩方法 3.1、捻揉各指(趾):家人捻揉患者瘫痪的手、脚的各个指头(趾头),从大指(趾)至小指(趾),揉的力量要轻,指头(趾头)各个面都要揉到,共20分钟。

目的是促进末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2、按揉四肢:家人轻柔地按揉患者瘫痪的肢体,重点按揉胳膊的外侧肌肉,以及大、小腿前面的肌肉。

因为中风后的患者,多表现为胳膊外侧和腿部前面的肌肉明显萎缩,按揉此处肌肉可以有效防止其萎缩。

3.3、活动关节:活动关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必须每天练习的内容。

家人从患者手脚的末梢开始,依次向上活动每个关节。

活动关节注意手脚的关节都应向上轻轻扳动,不要向内屈曲地进行扳动。

力量不可以大,以免掰伤关节,以患者不痛为度。

手指、手掌和手腕的关节活动后,再活动胳膊肘和肩部,注意是轻轻地向外展;脚趾、脚腕活动完,开始活动膝关节和大腿,注意大腿向上抬和向外展的动作要多做。

中风瘫痪病人饮食注意事项1、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

中风偏瘫的家庭按摩

中风偏瘫的家庭按摩

中风偏瘫的家庭按摩作者:程先宽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第05期中风后许多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活动障碍,需要经常协助活动患肢,按摩是中风康复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

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法,按摩容易掌握、操作,尤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是比较适宜应用的一项简便治疗方法。

可疏通经脉,缓解肢体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肌肉萎缩、静脉血栓,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中风患者肢体偏瘫后恢复期过程需要经历弛缓期、痉挛期、功能期等阶段,不同时期按摩的方法也不同。

弛缓期又称软瘫期,患侧上下肢肌肉均呈弛缓状态,完全无收缩能力,不能进行任何的随意运动,完全不能活动或被动活动无阻力,常见于发病数日至两周,患者病情尚不稳定,表现为患肢肌肉呈弛缓状态,此时按摩以患侧肢体的被动活动为主,手法要轻柔平稳,由轻而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宜,时间宜长。

患者取卧位,先用摩、揉及拿法,上肢按摩从手到头、下肢从足到胸腹部进行按摩,可持续10分钟左右;然后给予穴位按摩刺激患肢,手法宜选用指揉、指按法,上肢取肩髃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天泉穴、少海穴、内关穴,下肢取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悬钟穴、三阴交穴、解溪穴、昆仑穴等进行点按。

痉挛期发病两周以后,患者病情渐趋稳定,患肢逐渐变硬,腱反射逐渐恢复,痉挛出现,此期要加强运用按摩方法,主要是穴位按摩,手法要平稳,由轻到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收缩为好,可运用按、揉、㨰法等,手法力度可加大。

上肢操作以伸肌侧为主,可从肢体近端向远端运用拿、捏、揉、摩等轻手法,时间宜长。

然后行关节部位穴位的点按法,选取肩髃穴、曲池穴、少海穴、外关穴、合谷穴等,使用重手法。

手部可以采用指推法循经进行,沿手指指端揉按至手心、手背;下肢按摩一般取俯卧位,用拿、㨰法循脊柱两侧从上到下按摩背部,然后点按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等,手法要重。

然后患者可取仰卧位,运用掌根循经推,先顺足内侧推至大腿根部,然后由大腿外侧循经推至足背外侧为一循环,要求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徐缓有力,可以运用数十次。

中风推拿手法规范

中风推拿手法规范

中风一、治疗原则: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功能的恢复。

(中风后两星期进行推拿治疗)二、操作方法:(一)、头面部操作1、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睛明、太阳、阳白、鱼腰、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头侧部。

2、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揉法、扫散法、拿法、擦法、一指禅推法。

3、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头侧。

先推印堂至神庭6-9遍,继之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依次至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推之1~2遍。

每遍3-5分钟。

(2)、推百会穴1分钟,并从百会穴横行推到耳廓上方发际,往返6-9次,强度要大,以微有胀痛感为宜。

按揉风池穴1分钟。

(3)、用大鱼际轻揉痉挛一侧的面颊部。

最后以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拿五经,擦面部。

(二)、上肢部操作1、取穴及部位: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上肢部。

2、主要手法:揉法、滚法、按法、摇法、抖法、搓法、捻法。

3、操作方法:(1)、患者由仰卧位改侧卧位,医者立于侧。

先拿揉肩关节前后侧,继之滚肩关节周围,再移至上肢,依次滚上肢的后侧、外侧与前侧(从肩到腕上),往返滚之2~3遍。

(2)、双掌合揉、挤压肩关节1分钟,然后按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上肢诸穴,每穴约1分钟。

(3)、轻摇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以患者耐受为度。

拿捏全上肢5遍,最后搓、抖上肢2-3遍,捻五指。

(三)、腰背部及下肢后侧操作1、取穴及部位: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腰部、骶、下肢后侧部。

2、主要手法:推法、滚法、拍打法、擦法、按法、拿法。

3、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拿揉风池穴1分钟。

按揉肩井穴1分钟。

(2)、推督脉与膀胱经(用八字推法)至骶尾部1-2分钟。

继之施以滚法于膀胱经夹脊穴及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5分钟左右。

(3)、轻快拍打腰骶部及背部2-3遍。

擦背部、腰骶部及下肢后侧,以透热为度。

(四)、下肢前、外侧操作1、取穴及部位: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膝眼、足三里、三阴交、下肢前、外侧部。

中风按摩功法(大全)

中风按摩功法(大全)

欢迎阅读脑中风的经络治疗脑中风的经络推拿一、定义: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病症,是一类以心脑病变为主的疾病。

西医上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中医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幻灯片3●二、从中医角度来说脑中风的病因、病理机制:●中风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欲过度,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外邪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横窜经络,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之诸症。

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四、中风四大功法●功法一—兔子洗脸●用手掌的掌根或掌面搓面颊。

●地仓: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在面颊部,上颌角前下方约一横指(中指)。

当咬紧牙关时,咬肌隆起处,按之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闭口有孔,开口即闭。

宜闭口取穴。

欢迎阅读●头维:在头侧部,大约在眼角外侧直上入发际0.5寸。

功法二—上敲大肠经●左右手交替敲大肠经:●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三里:屈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两寸。

●曲池:屈肘,肘横纹头肌肉最高处,按之有酸痛的感觉。

●肩髃:在肩部,臂向前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法三—下敲胃经●敲打胃经:●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膝盖的髌骨下3寸,向外侧一横指(中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

向前点按时有胀痛感即是此穴,应避开骨头。

功法四—下敲肝胆经●风市:直立时,手臂自然下垂,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

善治各种风症。

●阳陵泉:屈膝,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筋会阳陵“。

健康养生,快乐百年。

缓解中风的几种按摩方法治疗中风的穴位

缓解中风的几种按摩方法治疗中风的穴位

缓解中风的几种按摩方法治疗中风的穴位快速问医生-养生资讯2017-05-30 17:15一、缓解中风的几种穴位按摩方法臂臑指压本穴位能有效缓和肩部疼痛对因疼痛而使手臂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有效果。

臂臑位于手臂外侧。

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

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

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

臂臑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除了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天鼎按摩该穴可以调节血液循环,能够改善颈部与肩部的酸痛。

天鼎位于胸锁乳突肌,斜方筋和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形凹陷中心,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和缺盆穴连线中点。

操作:医者站在病人后侧,以一手支撑病人身体,另一手指轻揉穴位。

按摩治疗中风内涌泉反复轻敲能缓解病人手脚麻痹。

内涌泉位于靠脚跟方向的凹陷处。

穴位找法:将足部5个脚趾用力弯曲,则会产生凹处。

涌泉即在此处,比此略靠拇趾的穴位为内涌泉穴。

以脚拇趾根部隆起为基准找寻,即位于靠脚跟一侧。

操作:握拳左右交互反复轻敲,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同时可以用力揉压旁边的涌泉穴,有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二、中医治疗中风偏方大全水蛭蜈蚣治中风【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水蛭15克,蜈蚣3条,僵蚕12克,全蝎6克,丹参24克,川芎10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6例,平均治疗45天,痊愈16例,显效5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

地龙葛根治中风【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行瘀通络。

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红花(后入)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加减共治86例,治愈44例,占51.2%,显效26例,占30.2%,好转10例,占11.7%,无效6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1%。

最全穴位按摩(手工整理)讲解

最全穴位按摩(手工整理)讲解

穴位按摩·找回健康1 、脑血栓(中风)1 风池穴胆经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与耳垂齐平面部神经麻痹2 风市穴胆经身直立手下垂,中指尖端对应的大腿外侧处3 天柱穴膀胱经后脖颈发际0.5寸处明目醒神4 金门-至阴穴膀胱经用大拇指沿着小趾外侧骨头一推,这儿五个穴位全刺激脑鸣5 间使穴心包经掌后去腕3寸处,两筋间陷中脑梗塞、中风6 内关穴心包经腕横纹上2寸(约3指宽)虚弱时别揉7 极泉穴心经腋窝正中脑血栓后遗症,胳膊不举8 少海穴心经靠身体一侧肘横纹边上的这个点臂麻手颤痉挛9 巨髎穴胃经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面部神经麻痹中风先兆10 条口穴胃经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手胳膊麻11 解溪穴胃经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脑供血脚翘或转脚腕12 头维穴胃经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头痛如裹13 四白穴胃经在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头部气血不足14 阳溪穴大肠经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头、眼供血15 偏历穴大肠经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面部神经麻痹16 肩髃穴大肠经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头部供血,防脑中风要穴17 手五里穴大肠经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给肩、颈、头部供血18 天容穴小肠经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头部供血19 百会穴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开窍醒神20 公孙穴脾经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通气、活血、解淤21 云门穴肺经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肩臂痛麻22 少泽穴小肠经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l寸中风昏迷23 颊车穴胃经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24 太溪穴肾经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调养后天受损的大脑25 听会穴胆经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面部神经麻痹、面瘫26 十宣穴经外奇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中风脑溢血的急救27 天窗穴小肠经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中风牙关紧急28 少冲穴心经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中风昏迷、不醒不语29 中冲穴肝经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中风按摩哪些部位呢

中风按摩哪些部位呢

中风按摩哪些部位呢现在中风的病人越来越多,对于中风的病人来说护理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没有护理过,不知道里面的诀窍在哪里,并且对于中风的病人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对于中风者可以给予一些按摩,这样对于中风患者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中风按摩哪些部位呢?那么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按摩治疗中风具有双向调节(包括溶栓、止血)作用,可解除颈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等。

许多人在为中风患者按摩时重点只是放在手脚上,故收效较差。

以下介绍中风的按摩方法——按摩步骤:先按摩患者肩颈部和头脸部,再按背腰部,最后按上下肢和胸腹部。

按摩力度先轻后重,循序渐进。

按摩次数:每天可按摩1次,每次按1小时。

按摩方法:发病1个星期内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按摩,头部和上身比下肢稍高;以后可取仰卧、侧卧、坐位。

按摩头颈部时,⑴可用手指拿捏患者肩颈部的斜方肌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等;⑵用手指按摩患者肩颈部的肌肉和天柱、哑门、风池、肩井、廉泉等穴;⑶用手指按揉患者头脸部的肌肉和百会、囟会、印堂、太阳、人中等穴。

按摩背腰部时,用手指或掌跟揉按患者背腰部的竖脊肌、腰方肌、脊柱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等。

按摩上肢时,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上肢的肌肉和天府、曲泽、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等穴。

按摩下肢时,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下肢的肌肉和血海、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

按摩胸部时,揉按患者胸腹部的肌肉和华盖、玉堂、膻中、中脘、天枢、气海等穴。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明白了中风按摩哪些部位,对于照顾一个中风的人来说,我们不是要给他怎么样的条件,而是在身边悉心的照料,多按摩一下,虽说我们对于按摩是不懂的,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学习,学习按摩的手法,学习按摩的部位,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做的很好。

中风传统中医按摩技巧

中风传统中医按摩技巧

中风传统中医按摩技巧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特点是突发性、局部性的脑缺血或脑出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

中风患者常常出现偏瘫、言语障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因此在中风的治疗中,按摩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传统中医按摩技巧,帮助中风患者康复。

一、穴位按摩1.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部后枕部两耳后外角上凹陷处,是镇痛、清热、平肝、舒筋活络的重要穴位。

可用手指稍稍屈曲,将指腹按压风池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曲池穴(LI11)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尺骨头上凹陷处,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重要穴位。

中风患者手部功能受限时,可以用指腹轻柔地按摩曲池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手部功能。

3.三阴交穴(SP6)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髌前下方凹陷处,是调和气血、益脾健胃的重要穴位。

中风后患者常常出现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可以用手指按摩三阴交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二、推拿按摩1.抚摩抚摩是轻柔地用手指、手掌对病患进行揉、按、撩、摧、挤、捏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

对于中风患者,可以用抚摩手法按摩头部、颈部、肩部、背部等部位,每次15-20分钟。

2.捏揉捏揉是用手指、手掌揉捏患者的肌肉、皮肤,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

对于中风患者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肠肌等肌肉进行捏揉,每次15-20分钟。

3.推拿推拿是用掌面、掌根、指腹等部位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按摩,既可促进脏腑气血运行,又可舒筋活络。

对于中风患者的头部、颈部、腰部等部位进行推拿按摩,每次15-20分钟。

三、拔罐术拔罐术是一种通过利用罐子产生的负压作用,吸附局部皮肤,促进气血流通的传统中医疗法。

对于中风患者,可以选择在背部、颈部、手臂等部位进行拔罐,每次5-10分钟。

拔罐后会在皮肤上留下淤血瘀斑,这是正常现象,可通过加强按摩、贴敷调理贴等方式消除。

治疗中风的穴位

治疗中风的穴位

治疗中风的穴位中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常常造成失去语言、吞咽、肌肉运动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中风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治疗中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穴位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治疗中风的穴位。

1.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内踝约三个指宽的位置。

按摩这一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增强体内的阴液,有助于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缓解情志内伤对人体所产生的伤害,对于治疗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症都有良好的效果。

2.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部的第一、二跖骨之间,是人体十二经经脉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中风后患者的疲劳感,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

此外,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帮助恢复失去的肌肉运动能力。

3. 降压穴“降压穴”,即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第二个凹陷处。

按揉和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降低血压,缓解中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

同时还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缓解身体不适。

4.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部的最高点,是头部重要的穴位之一。

这一穴位的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中风后遗症带来的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百会穴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于治疗情绪波动、失眠、抑郁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5.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距离后枕骨下方约三个横指的位置。

按摩这一穴位可以缓解中风患者的眩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并可以改善颈部僵硬的现象。

此外,风池穴还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促进中风患者的恢复。

6.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颞部,即眼眶下方两侧的凸起处。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中风后患者的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并可以改善中风后造成的认知障碍。

此外,太阳穴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促进身体康复。

综上,中风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穴位疗法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中风后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风有奇效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风有奇效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风有奇效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展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中风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发病后虽然经过有效的救治保住了性命,但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不能生活自理,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拖累了家人,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几年来发现针灸推拿在中风的康复治疗有奇效,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如何通过针灸推拿来促进中风患者身体的康复吧。

一、中风的推拿疗法中医上认为,中风属于“痹症”的范畴,经络不通所以导致中风的发病。

治疗时也应该以活血通瘀、温经通络为主。

患者中风后,中医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是哪条经络气郁血滞,然后对其通过推拿手法进行经脉的疏通,温经通络后促进活血化瘀,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

取穴:足三里、肩髑、内关、曲池、解溪、合谷、风市、阳陵泉、环跳等穴位,患者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术者对患者这些穴位通过推、拿、揉、按、拍、摇、伸等手法进行推拿,并按摩患侧上下肢。

每日1次,每次按摩60min,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提升。

口眼歪斜者,可在患者的晴明穴有小指点按,然后在用拇指点按患者的瞳子髎、鱼腰穴、太阳穴等,点按30次即可,如果患者有上眼睑下垂点情况,可以对患者的阳白穴进行按摩;如果是下眼睑松弛,取穴:颊车穴、下关穴、迎香穴、承柱穴、四白穴等,通过揉点的手法推拿30次左右,然后再在地仓穴揉点50次。

这样可以调和营卫、疏通经络、通利气血。

对患者的经络、穴位进行手法推拿,具有营卫气血的效果,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其周身气血运行通畅,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二、中风的体针疗法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应该结合病情的轻微以及病位的深浅进行辨证施针。

正常情况下,对于中腑脏引发的闭证,也就是说因为患者腑脏气机闭塞不通,所以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神志不清、面色潮红、双手握拳、牙关紧闭、呼吸粗重等症状,常伴有痰涎阻塞之证,治疗时应该以开窍醒神、降火豁痰、平肝熄风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中风的经络治疗
脑中风的经络推拿
一、定义:
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病症,是一类以心脑病变为主的疾病。

西医上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中医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幻灯片3
●二、从中医角度来说脑中风的病因、病理机制:
●中风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欲过度,情志所伤,饮食不节,
外邪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横窜经络,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之诸症。

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四、中风四大功法
●功法一—兔子洗脸
●用手掌的掌根或掌面搓面颊。

●地仓: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在面颊部,上颌角前下方约一横指(中指)。

当咬紧牙关时,
咬肌隆起处,按之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闭口有孔,
开口即闭。

宜闭口取穴。

●头维:在头侧部,大约在眼角外侧直上入发际0.5寸。

功法二—上敲大肠经
●左右手交替敲大肠经: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三里:屈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两寸。

●曲池:屈肘,肘横纹头肌肉最高处,按之有酸痛的感觉。

●肩髃:在肩部,臂向前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法三—下敲胃经
●敲打胃经: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膝盖的髌骨下3寸,向外侧一横指(中
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

向前点按时有胀痛感
即是此穴,应避开骨头。

功法四—下敲肝胆经
●风市:直立时,手臂自然下垂,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

善治各
种风症。

●阳陵泉:屈膝,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筋会阳
陵“。

健康养生,快乐百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