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牛人的考G之路
注册会计师考试:非专业牛人考CPA一次性过六门的经验分享(转载)

题记——,有的是做律师,有的是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的“师”等。
但是无论选择在什么行业里出类拔萃,都是要下血本,都是要刻苦努力的。
就比如说考注册会计师需要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希望对各位考注会的朋友都会。
12月24日凌晨查成绩那一刻,自己的确是万分惊讶了一下。
然后惊喜了良久。
本来在考完后,就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能一次性通过了。
但,有勇气真的就会有奇迹,梦想真的很了不。
这个结果对我来说,确实来之不易,其中蕴含的辛酸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
自今年九月份考完试后,就不断被要求分享经验。
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秘诀可谈,有的只是。
但,还是想写点东西,希望能帮助和鼓舞更多的人“梦想成真”众多师兄弟妹同学在面临抉择考CPA,也许可以想想:“,不是都一次通过了CPA?像我这样优秀的人肯定也没问题。
”,选择一次性考六门CPA也是直接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方科师兄的鼓舞。
当然,方科师兄绝对是牛人,法大传奇人物~我和师兄不是一个级数的。
但非常感激师兄无私的帮助和教导,从没嫌弃我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人。
】CPA,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力的培养。
期间重要的是CPA的学习过程,以及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结果只是某种程度对努力的肯定。
本文主要目的的想为了给各位想考CPA的一些粗浅的过来人之谈,给出一个“弱智”人士也可以一次通过CPA六门的成功事例,说明CPA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神话,给一些想而又不敢尝试的人一些鼓舞。
如果不是受到多个(真的N个那么多~)同学师弟师妹的要求,介绍一些CPA的备考“经验”。
我真的不会这么自告奋勇去写一篇这么长的东西!这篇东西,是平安夜通宵写出来的,算是给大家的一个“圣诞礼物”所以,请一些素质低下的人,换位思考一下,也理性思考一些。
谢、无知、可耻、无礼的留言!我们不是一类人,请绕道~谢谢~P.S.我不是只会,也不是考试机械,我懂的东西不比你们常人少!!!、关于我的一些情况总成绩421分,会计73、审计60、财务管理67、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0、税法81、经济法70。
CRE考试的心得体会

CRE考试的心得体会1,什么时候考作文比较好?作文考试要预备多长时间?预备作文之前要干些什么?个人认为作文和笔试基本上是两个东西。
所以作文和笔试的时间拉开比较好。
假如作文考完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复习笔试(一般3个月的样子),就可以把背单词的工作留到作文以后。
事实上,能用到作文中并在红宝里面涌现的高级单词特别少,用起来还简单涌现问题。
对于大部分同学,作文都定在2-4月(6G),或者7-8月(10G),这就是作文高峰期了。
那么预备作文之前,推举大家把单词至少完完整整的过上一遍,否那么预备笔考的时候压力很大。
时间充分的话,笔试阅读也要提前预备。
单词可能多背几个词就多对一道题,而阅读需要积累。
然后就可以预备作文了。
不要希望预备作文的时候还能背单词。
正常人只能用心做好一件事。
预备时间一般是40-60天。
也有人两三个星期搞定的,牛人我们就不说了。
40天的稳扎稳打,就是CET6没过的人也能考个好分数。
在此之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把坛子从里到外看一遍。
不要只知道ISSUE二选一,ARGUMENT没的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真正预备10G作文也就一个月,一上来就知道什么时候看哪些资料,到哪里去找,也不枉我每日四出转悠。
有些同学什么都不看,每天就只发个作文,再要么就盯着第一屏的精髓。
有时候答案就在置顶贴的位置,比等着别人回答你的问题来的更省事。
还有许多好东西你自己不知道,斑竹也没有推举,可能你就错过了。
2、机经问题+什么时候能够遇到机经?机经始终是一个帮助的东西。
充分加以利用,但也不要完全希望它。
我想确定有人把全部的ISSUE提纲都写过。
少数还是只写了以机经中涌现过的题目为主的一百多道题。
更多的人只写机经中的高频题目的提纲。
对于后面的这些伙伴,我想说一声当心。
我6G考作文在4月底,作文高峰期,没有遇到高频。
10G的时候考试在9月1号,双高频。
事实上,每个作文季度的高频很少改变(坛子里面丑闻,公司管理人,艺术价值这样的争论和习作经久不衰),高峰期每天报上来的机经都有高频题。
7年漫长的考证路,希望能给在路上的你一些指引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本人07年大学本科毕业(一所普通的二本),从11年开始知道了职业资格考试这回事,从此踏上了多年的考证之路。
11年第一次参加考试,考的是二级建造师机电专业,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考试,完全不知道怎么学习,就死死的看了两个月的教材(07年到11年之间一直在打网游啊,真不敢相信自己会重新做人,回首看来真不容易),三本教材每门都看了三遍以上,傻逼的是连真题都不知道做一下,就这样死怼教材,最后三门还都是高分通过,实务好像是78,管理和法规都在卷面分80%以上吧(在四川考的,四川二建分数死低死低)。
同年趁着情绪高涨,就报考了当时价格最高的一建市政专业,还是用的那个死笨死笨的法子,自己啃教材,结果只过了三门(公共课都是高分),实务才83;等到12年的时候,学聪明了点,知道听课件,做真题了,那一年听的是曹明铭,听了两遍吧,教材看了有四五遍,自己都感觉完全没问题了,结果赶上12年变态难,考了94 (参加过那年考试的应该都知道难度多大,我记得那年考70多分的很多人后来13年都考了110以上,很后悔自己没有再坚持一年,搞的女朋友都耍脱了)。
由于两年内没有通过四门,成绩清零了,加之本人确实对市政有了些阴影,所以13年就转战了建筑工程,通过两个半月的系统学习,最终一次性高分通过,其中实务123,三门公共课卷面分数都在85%以上;从此也开始了本人一帆风顺的考证之路。
14年增项市政,学习两个月,考了101, 同年顺带着学了学造价(就是每天的时间错开点,市政造价一起学),也一次性通过四门考试(案例也是101,计量70,其他两门忘了分数,但都算得上高分);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网上报名后开始学习(第一年开考,无借鉴,无课件),也是两个来月的时间吧,自己啃,一次性通过三门,三门成绩分别是88、88、87;16年增项民航,通过40多天的学习(无课件,自己学),考了100;17年通过50天的学习(通过网上一位大拿的免费课件,路过老师,现在好像收费了),通过了注册测绘师考试,两门80多,一门90多(测绘要求一次性过三门,成绩不滚动,及格分是72吧好像);18年上半年学习1个月通过了咨询工程师的考试(本人免考两门),两门都是高分;下半年脱产在家1个月,参考了注册给排水基础考试(估分后应该过了,132及格,能考个150左右)。
教你如何快速考取证书!

教你如何快速考取证书!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为了确保高效学习,您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
首先,分析您的学习需求,确定考试的时间、内容和难度。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将备考时间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
遵循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2.高效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类型的考试,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例如,记忆性较强的考试,可以使用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等方法;理解性较强的考试,可以进行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参加培训班或请教专业人士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3.做好时间管理时间是学习的基石。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有足够的学习时长,同时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如在通勤途中、午休时间等进行学习。
此外,设定学习目标和进度,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在考试前掌握所需知识。
4.勤加练习,总结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大量练习,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知识盲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归纳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同时,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己在实际考试中的表现,提高应试能力。
5.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
面对困难,要学会调整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在考试前,进行心理调适,避免焦虑和紧张影响发挥。
6.考前冲刺考试临近,进行最后的冲刺。
在这段时间内,重点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巩固薄弱环节。
整理备考资料,熟记关键知识点。
同时,调整作息时间,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通过以上六点,相信您已经掌握了快速拿到证书的秘诀。
只要付出努力,相信您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您考试顺利,早日拿到证书!。
GMAT考试逻辑备考经验(锦集10篇)

GMAT考试逻辑备考经历〔锦集10篇〕篇1:GMAT考试逻辑备考经历我觉得做逻辑不光要从详细的题目入手,有时间的话,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各种逻辑错误做一个总结和认识,题目总是千变万化的,但是逻辑错误确是只有那么一些的。
这是好多年来人类的总结。
最后,我想说一下,在实战中做逻辑题目我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里我想说三点,第一点,平时练习要卡时间。
一定一定要。
要习惯在有时间压迫的情况下看逻辑。
紧张会影响人的逻辑考虑才能,练习的时候就是要适应如何在紧张的情况下做好精读和简化工作。
第二点,不要犹豫不决。
假如做好了上面的工作,其实逻辑的感觉已经建立了。
犹豫不决只会是浪费时间。
可能你一分钟得出的结果和你想了非常钟是一样的。
第三点,要重点注意问的是什么,我想说的是要自己心里要有个数出题的人倒底在问什么,并非只是简单的加强削弱前提等,而是更深一点隐含的问题,是在问题干所说的,这些就是我对逻辑的一点感想。
不知道有没有代表性。
总结一句,以上对篇2:GMAT逻辑备考经历大在GMAT逻辑备考的过程中,每个考生都有一套自己备考方法,其中有一样点,也有些许差异,下面就把一些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GMAT逻辑备考方法汇总起来,推荐给正在备考GMAT考试的考生,以供参考。
逻辑:相对而言,逻辑题目是verbal三个局部中我最喜欢的题目,觉得这种题目很有意思。
对于逻辑,也是要摸清它的套路。
陈向东的书比拟厚,题目也很多,看了我很长时间;但一遍过后根本上对gmat逻辑的概念就建立起来了。
但他的书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中文译文就写在边上,常常会干扰你:看完了陈向东的逻辑后,对逻辑的根本概念确实已经形成了,但感觉还不踏实。
当时流行的就是lsat,于是也就顺着潮流开场练lsat。
如今回想起来,这个gmat考试过程中我如今印象最深的就是做lsat了。
感觉做lsat的逻辑,每一个题目都是一个挑战。
一开场错的很多(最高有13个的),也很受打击;但是坚持下来之后,后面一般是50分钟(2分钟一题)错5个左右。
工科男转型自述

从化工到咨询作者:刘羡然题记:咨询就像是灯塔一样,在大雾笼罩的海面上给那些迷惘中的人指引方向,至少在你不知道未来在哪的时候告诉你该怎么努力。
所以很多人就向着那束光亮一直前进,什么都不想,以为越接近那个地方就会离幸福越近。
但是其实当你真的走近了,看清楚了也想明白了,我觉得,咨询真的就是灯塔而已,它不是彼岸。
其实你想要让自己提高的知识、技巧、能力、素养,在你这么辛苦的一路上都已经收获到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咨询的存在让你一直都知道该怎么使劲怎么拼命,永远都给你一个目标和一线希望。
Part 0 写在前面现在是2013年12月底,漫长而扰人的求职季终于结束了。
回首看看这次又号称“史上最艰难求职季”和尤为惨淡的咨询行业,不免感慨万分。
在这段时间里,我见过了太多的面试官,认识了太多的小伙伴,也产生了太多的感悟与思考。
有时候觉得,求职季就像高考一样,真的是人生宝贵而难得的经历。
痛苦么?确实痛苦。
但是值得,也让人足够有成长。
早就许诺自己也许诺小伙伴,在这一切结束之后,要把自己这么长的求职时间以来学到的东西、获得的经验全都写下来,让学弟学妹们参考,那就是这篇文章啦。
在正式内容开始前我还是必须要声明一句话:本文绝非炫耀贴。
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怎样的牛人。
和很多前辈一样,我只是一个勤勤恳恳想从自己的专业跳出来的清华工科男,希望我的思考、经验、教训能够对大家有用。
正因为自己是“跳”出来的,是不按“正轨”走路的,所以我比一般人要经历更多的思考。
我不会教导任何人follow我的路,也绝对不认为我走的路就是对的,适合每个人的。
但无论如何,我愿意把我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写下来。
希望你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的感悟为你所用。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把我大学以来全部的咨询行业求职相关的经历、心得、体会,包括所有犯下的错误,和对所有咨询行业的理解,全都写下来,供各位分享。
希望以此纪念一路走来的伙伴,鼓励和帮助还在路上的同学们。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清华大学化工系,10级本科,是一个非典型的工科生,长期的咨询行业求职者。
在职非法本0基础主客一起过—不可思议回忆录

在职非法本0基础主客一起过—不可思议回忆录先晒下法考成绩:简单介绍下我的个人背景:银行民工一枚,白天上班晚上应酬、培训、开会、加班、营销等等(银行工作真不是人干的)备考时间:2023年1月21日购入对赌班内部课程,正式学习时间:2023年2月25日我为什么突然想起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我本身不是法学专业,从事的职业也与法律直接性不是很强,因为机缘巧合刷到四斤老师的视频,就去他的店里搜了下法考的产品,当时就想着证嘛多一样总归是好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并且我买了对赌班,就算不过也不损失什么,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买了对赌课程(现在想想我挺没志向的…)一些经验谈,分享给大家:二、产品功能。
关于觉晓的内部版产品,我真的觉得这种一体系的产品教学包括服务真的很具有针对性,让你不会觉得迷茫,每天该学的课程,该刷的提他都给你罗列了,你只需要根据他的列表来,每一天都有一种充实的感觉。
(现在闲下来了,突然就感觉很不适应了)其次是模考,客观的每个星期的模考我都有跟,没有落过一次,就算不及格也要跟!形成模考习惯!主观题最后几次模考我真的觉得有练到,题量多到及怀疑人生,但真的在主观模考时候,民商法那题的题量我见到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我做过类似题量的模考,不要怕!心理上就安慰了自己!这个真的得感谢觉晓每周雷打不动的模考!三、使用体验。
先上两张图,我在觉晓APP过考模型的预测分:实际上,我的成绩都比预测分要高,不排除运气原因,但我感觉还是跟一段时间以来的积淀分不开来,我学习到一半时候,尤其在模考不成绩不理想、有些题刷了一百次还是错的时候,也会气馁,我在想世上千万万个证书,我非得考法考吗?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鸡汤,因为我报的对赌班,就想着自己尽管学,不过的话有觉晓兜着,会给我退费,我有后路的。
就这样,金钱的驱动使我又爬起来学,在这里给大家个建议,向我这样自律性及其差的,大家如果有条件就报个对赌班吧!比起普通内部版,对赌班高出的价格远比你的时间成本要高得多,要考就要过!要过就要一次性通过!我曾幻想过千百种我过了以后的情境,但是唯独没有想到过现在这种心静如水的状态,2023年我经历身体发生状况住院、亲人离世、家庭矛盾等一系列意志以外的事情,想过放弃了吧,法考年年有,我何必执着,考过了怎样,考不过又怎样,但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考过了不代表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重大变化,考不过你的人生依然很精彩,人生不应该被一场考试定义,但活着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为之奋斗、努力,起码我现在回头想想这三十多年的光景,唯一让我觉得骄傲、自豪的就是准备法考的这段时间,清晨五点的空气、凌晨一点的月光,这些都记录了我的成长。
考托福复习资料(完整版)

考托福复习资料(完整版)目录:前言 (2)第一章准备新托福首先要知道的几件事 (3)第二章新托福单词复习 (6)第三章新托福语法复习 (18)第四章新托福阅读复习 (22)第五章新托福听力复习 (28)第六章新托福口语复习 (32)第七章新托福写作复习 (36)第八章字典选择 (40)第九章复习整体计划 (56)前言准备申请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申请资料似乎都是给牛人准备的。
都是清华北大的人写的,GPA3点多都算少的。
默认你多高的背景,你认识什么牛人可以推荐你,你有多高的GT成绩,你有几篇论文。
而我坚信,根据正态分布的思想,大多数人还是和我一样的。
我们的出身不好(学校不牛),我们没有令人眩目的GPA和GT,我们不认识什么牛人,能推荐我们的只是非著名教授或者任课老师,我们没发表过论文,我们没有耀眼的工作经验。
但是我们一样有申请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努力。
然后想到托福也是一样。
大多数人不是英语专业的,我们没有国外的生活、学习经验,我们极少能跟外国人交谈,我们没在外企工作过。
我们上初中开始学英语,上了大学以后甚至有所荒废,我们认识的前四个英文字母是JQKA(勾、疙瘩、凯、枪)。
但是为了出国的理想,我们还是要考试。
我们不像别人一样要求110+,GRE600+,GMA T720+等等。
只希望对得起我们自己的努力。
本着此原则,我才敢在这里以过来人的角度(不是以成功者的角度)发表一些经验。
牛人没有必要看了,以免让你们见笑。
希望像我一样的小字辈都能得到一个令我们满意的成绩。
总体说来,通过个人的经历,我认为要想在新托福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旧托福中所强调的解题技巧,投机原则并不特别可靠。
托福与GRE不同,GRE,即使你英语水平再高,也不一定能考很高的分数,你必须需要一定的技巧。
但是就托福来讲,你需要一个可观的词汇量(但是不需要太高),来应对阅读听力中的基本问题;你需要一定的听说能力,来满足听力,口语以至作文的需要;还需要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在阅读、听力中都是潜移默化的,等等。
1.我的史诗般的高考逆袭路(大字体)

我的史诗般的高考逆袭路【第2版】旧文重发。
几个月前,应一位家长在我微信公号后台留言的咨询,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史诗般的高考逆袭路”。
先在公号发布,稍后在知乎上发布。
没想到,引来几千评论和留言、来信。
读者有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家长、职场人士。
有同学对其中所述的方法做实验,给我发来实验报告。
有的同学已经保送到北大。
还有许多人对文章进行了更深层的解读。
当然还有许多疑问,我发布在另外一篇文章里。
明天(2017年4月11日)我应同学邀请,在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做一次讲座。
是这门课程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
这位高中时期的老同学,大学以后的兄弟,心系教育多年。
无比艰难的特殊教育,他一做就是几年,让我感佩不以。
如今他在大学做副教授,祝愿他为教育做更多的事情。
修订此前的版本,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份素材。
更是为了给我的读者们,提供相关内容的动态。
包括一些典型的反馈。
如下:如下是原文。
每个人的精神成长都是一部史诗。
而人生无处不“高考”。
高考,一旦经历过,它带来的影响就是抹不去的。
而背后的酸甜苦辣,以及恐惧悲伤焦虑,无论是哪一种心绪,都会持续很久很久。
只有兴奋不会太久。
高中的那三年我差点进入死了(精神上的)。
还好,后来活了过来,浴火重生,荡气回肠。
进入名校,拿到奖学金。
但,什么是差点死掉?为什么差点死掉?怎么活过来的?浴火重生是什么意思?荡气回肠,是不是太夸张?进入名校又如何?拿到奖学金就一定是好事儿吗?这正是我将要在下面的故事中讲述的内容。
人生中任何一个片段经历,拿出来仔细回味,都会发现其中有无穷的内涵。
足够牛的人,能从这些经历,提炼出生命之光,它会照亮我们的道路。
即便它可能是非常糟糕,非常顺利,非常失败,非常成功,非常曲折,非常平淡的经历中。
那道路,包含久远的过去,也通向未知的远方,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此刻脚下所踩着的大地。
这个故事的动因,起初是有位网友在我微信后台的几次留言:仔细读了你的学习英语体会的文章,受益匪浅!我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了,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T和G到底怎么来对待?

小弟初涉T(托福)和G(GRE)学习不久,看到网上很多人讨论T和G的学习方法以及TG都需要考的情况下到底哪个先考比较好。
我想对此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到一些比我还新的新人。
同时,欢迎大家指正不足之处。
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哈。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喜欢您就抛个赏钱,不喜欢就无视。
T和G到底怎么来对待?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观点,请不要将T和G分开来看,依我拙见,TG本一家,两手都要抓。
我们不光是要学习TG,而是要高效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学习。
目前作为一名菜鸟,我自然也是在网上看了很多很多的经验介绍之类的文章、帖子。
但发现很多前辈的经验都具有很强的特定性,不适合普遍大众。
而适合普遍大众的学习方法,也基本都是一些谁都知道但不一定能做到的大道理。
比如,说每天背50个单词,坚持不懈背一年,G的单词就搞定了...我必须承认其有效性,但扪心自问,那个兄弟坚持了一年?或者敢说自己坚持一年?另外,学习语言跟考核语言是两码事。
共同点是都需要努力,都要背单词,听听力,写文章。
不同点是“考试”是带有很强的技巧性的。
这就说明准备考试的时间不易过长,要尽量短时间内攻破。
在这里,我将“短”并且TG都考的时间定义为3-6个月。
有人说我1-2个月TG就都考过了,那么请无视以下观点。
首先,准备学习T和G的童鞋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先考哪一个比较好。
网络上众说纷纭,但明显选择G先考的人要多一些,选择T先考的人也有,不过没几个说出个三四五的供大家分析交流。
但我认为先考T是比较好的,所以我陈述一下我的观点,提供给大家参考。
坚持先考G有好处有优势的,理由基本有四:第一,G有效时间5年,T为两年,这样,考完了G就可以安心考T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5年时间你还考不过T 么?However,也许我是工科出身的人,对这样的逻辑性不免怀疑其正确性。
如果这样子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我国的教育将面临严峻挑战,那就是每个学生应先接受高中甚至大学教育,然后返回来接受初中和小学教育。
高考黑马学习方法

高考黑马学习方法:数学从29分提高到147分的秘诀我高中数学最高分是147,很遗憾,未曾拿到一个满分,即便所有题都做出来的情况下,也许和我大大咧咧的性子有关,但一路从29分走过来,我也觉得颇为不易了,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们,逆袭成功。
●第一阶段:怎么做:看课本,认真的看课本,掌握每一个公式定理。
怎么掌握呢,去了解它的推理过程,最后做到自己能够推出这个公式,别以为这一项没用,要知道10、11年的题都考到了公式证明。
做课本的例题,课本的例题的思路比较简单,其知识点也是单一不会交叉的,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你拿出来都会做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
做课后练习题,前面的题是和课本例题一个级别的,如果课本上所有的题都会做了,那么基础夯实可以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是进行专题训练的阶段。
高中数学,大抵是划分为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统计、导数和圆锥曲线这么些部分的(如有遗漏,纯属我忘了)。
我记得在经过了基础知识的夯实过后,我的三角函数基本是不用再复习了,立体几何因为不用计算二面角之后,也失去了它的战略意义,统计呢,因为文数貌似是没有排列组合的,也比较简单,所以重心就放在了其他几个专题上面。
专题怎么练呢,我的方法是学习辅导书上给的小技巧,认真研究例题,然后先尝试自己重做例题(一定要理解了解题过程和原理再去做),再做辅导书上专题章节后面的题。
试卷上我选用的是金考卷,我买过真题也买过模拟题,下面说几个做题的技巧吧。
1.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能怕难题!有很多人数学分数提不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畏惧心理。
有的人看到圆锥曲线和导数,看到稍微长一点的复杂一点的叙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经开始退却了。
这部分的分数,如果你不去努力,永远都不会挣到的,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大胆的去做,反正数学已经很差了,何必怕打脸呢?前面亏欠数学这门学科太多,就算让它打肿了又怎样,后面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脸。
2.错题本怎么用。
双非学生逆袭学习计划

双非学生逆袭学习计划一、引言双非学生,指的是没有高考成绩和艺术特长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和未来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即便是双非学生,也并非没有逆袭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努力,双非学生也可以实现自己的逆袭梦想。
本文将针对双非学生的特点和挑战,提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实现逆袭。
二、双非学生特点和挑战1. 学业差双非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较差,没有高考成绩也没有艺术特长,导致他们在升学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他们,就业也面临着困难。
2. 动力不足由于学业成绩较差,很多双非学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更差。
3. 自信心不足由于长期以来的失败经验,双非学生的自信心很可能受到挫折,对未来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三、学习计划1. 定好远大目标对于双非学生来说,逆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因此,双非学生首先需要定好远大的目标,比如考上重点大学或者进入自己心仪的行业,然后以此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2. 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双非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更加努力和刻苦,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力争每天都有进步。
其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要灵活调整学习计划,根据学习情况对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3. 主动求助双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要怕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
除了学校教师,学科辅导班和培训机构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双非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4. 保持自信心逆袭路上难免会有挫折和困难,但双非学生要保持自信心,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逆袭。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计划双非学生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可以从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确保计划切实可行。
当我飞奔向你关放说的考试方法(一)

当我飞奔向你关放说的考试方法(一)当我飞奔向你关放说的考试导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时常面临考试的挑战。
无论是学术考试、职场考核还是自我评估,考试都是评判我们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有效的备考方法,助你在考试中飞奔向成功。
准备阶段1.确定考试目标–做好功课,了解考试要求和内容–设定明确的目标,如考取一定的分数或获得特定的职位2.制定备考计划–分析考试内容和时间分配,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3.收集备考资料–阅读教材、参考书和相关资料,确保覆盖考试范围–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如教学网站、视频课程等学习阶段1.制定学习计划–将备考计划细化为每天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过度学习导致疲劳2.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积极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知识点的含义和关系–运用记忆技巧,如制作思维导图、重复背诵、组织逻辑等3.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完成练习题和模拟试卷,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做错的题目,找出自己的知识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复习阶段1.复习知识点–阅读笔记和重点整理,温习知识点–制作复习卡片,方便随时温习和回顾重要内容2.备考模拟考试–多次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和时间限制–分析模拟考试结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复习计划3.寻求他人帮助–与同学、老师或导师交流,寻求指导和建议–参加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复习和解决问题考试阶段1.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准备程度–控制紧张情绪,保持冷静和专注2.熟悉考场规则–提前了解考场规定,避免违规行为–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答题顺序3.读题仔细–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确保理解准确–注意关键字和限制条件,避免理解偏差结束语备考考试需要良好的计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通过掌握合理的备考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可以在考试中飞奔向成功。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深入学习与提升1.深入理解知识点–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应用场景–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论文等,拓宽知识面2.解决疑难问题–若遇到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寻求学科专家或老师的帮助–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交流3.尝试创新方法–探索学习新方法和工具,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等–创新学习方式,如制作学习视频、写博客等,巩固知识和分享经验持续自我成长1.反思与反馈–在完成考试后,反思回顾自己的表现并总结经验教训–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2.设立新目标–根据考试结果和自身表现,制定新的学习规划和目标–设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寻找学习机会和提升途径3.持续学习与实践–坚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保持专业竞争力–参与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总结与展望通过合理的备考方法和持续的学习实践,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在职场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通过不屑的三次努力考成好成绩的作文

通过不屑的三次努力考成好成绩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通过不屑的三次努力考成好成绩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次不屑的挑战,但是经过三次努力,我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没文化的人怎么考驾照

驾照在手,天下我有,开车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很多人却仍然在为考驾照煞费了苦心,尤其是对于不识字的人而言,想要考驾照是很困难的,究竟怎么才能顺利拿到驾照,来简单了解一下。
文化程度是有高低之分的,没有文化的话也可以根据这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分析相应的备考方法:
一、学员认识大部分笔画简单的文字
这部分学员一般都是小学4年级以上文化水平,完全可以选择先学习文字,然后再开始科目一科目四理论学习。
因为这部分学员本身是有一定文字基础的,只要练习一段时间,就能认识试卷中出现的所有文字。
遇到生僻字,再请教身边朋友即可。
二、学员认识少部分的文字
学员识字不多,可以采用技巧答题。
用有语音讲解的驾考软件学习,学习科目一科目四答题技巧,学员只要认识少量的关键字,学会用技巧答题,通过科一科四就不是什么难事。
三、完全不识字
这部分学员应该是驾校最担心的,虽然可以收取学员的理论培训费用,但是培训起来也很伤脑筋。
建议这部分学员不要采取自学,而是选择报一个专业的科目一科目四理论培训班,培训班里面有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有专业的文盲驾考培训软件。
对于文盲而言,不识字科目一、科目三也就无法读懂题目,无法作答,即便后续上路考试也看不懂路灯、标线、指示牌等交通信号。
所以文盲考取驾驶证,很多都会去一些专业的文盲驾考理论培训软件、机构训练,学习必要的关键词,掌握更多的看图答题技巧。
盲考侠是一款专门针对文盲而开发的驾考软件,不仅可以提供秒懂技巧,语音图解,而且不分文化程度,帮助学员尽快掌握理论考试的核心。
先考G还是先考T之我见.doc

先考G还是先考T之我见的确有很多人是先考g再考t,觉得这样t会觉得容易些,我觉得这样做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要因人而宜主要一点,就是看你更看重的是t还是g成绩了,如果觉得g分数无所谓,主要想考好t,那自然可以先把g考了,再来考t.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在g机考时代,在美国教授眼里,t 的比重的确要比g大。
但现在随着g笔考的恢复,相信g的重要性又会重新上升。
这样的话,如果想以牺牲g的分数来换取一个较高的t分数,我个人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如果2个成绩都不想偏废的话,个人建议还是按照从易到难的规律先t后g吧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大多数人来讲的,牛人例外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有几个有把握直接上来就考g ,就能考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分数?的确,从t和g的难度来看。
先考g 再回过头看t,觉得觉得t很非常容易,特别是阅读部分,会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
但,反过来想,没考过t直接去考g,对于考g来讲不是难度更大吗?也许你会说,我虽不是牛人,但我踏踏实实背红宝书,非常认真刻苦的学习g,还不行吗?我这样做也能考一个不错的g分数的呀。
但,你想。
这样的刻苦的学习劲放到任何考试上,不是都能拿高分的吗?对t亦如此。
所以个人觉得,没必要先去遭受较大的痛苦,再去遭受相对较小的痛苦。
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
总而言之,看了自己身边那么多人在为先考t还是先考g而举棋不定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人:每一个要考t的人都希望自己有考过g的经验,而每一个要考g的人,又都希望自己有考过t 的经验。
所以永远是矛盾。
that's all 但我以上所说的这些完全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的,也就是我并没有把t只有2年而g有5年的有效期考虑进去,如果各位是才大一,或者说是离自己想申请的那一年入学还有2年以上的时间。
那可以从长计议,先花半年时间把红宝书背过之后再作决定。
如果是打算再最近1年或2年里面就要申请的,个人建议还是先t后考g比较好,毕竟现在改笔考后,g的成绩也是很重要了。
考试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世界上没有一条捷径可以通向成功。
无论是追求学业的成就,还是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走每一步,才能朝着目标前进。
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考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检验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是衡量我们实力的一把尺子。
然而,考试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一次努力就能轻松应对的。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考试的知识范围广泛,时间有限,如果没有良好的计划,我们很容易陷入学习混乱和无效率的状态。
因此,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重点。
只有通过小步快跑,才能最终跑出好成绩的成功。
其次,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坚持规律的学习时间,并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提高。
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理解知识,记忆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另外,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互动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记忆力和自信心。
同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相互学习和交流,也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复习。
定期回顾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通过模拟考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迈向成功。
总之,考试之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归纳总结和复习知识,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先G后T(下):青春不留白——回顾T109,短期内如何精致准备口语和作文

先G后T(下):青春不留白——回顾Toefl109,如何精致准备口语和作文,附满分作文首先谢谢大家对我上篇GRE的支持~(先G后T(上):青春不留白——回顾0810G,从四级529到1430的经验和教训/bbs/thread-1253152-1-1.html)看到大家想知道如何准备T, 我就给大家说说咯!先报分109 = 28 27 24 30。
本文主要讲如何在短期内备考T。
短期内如何精致准备口语和作文。
首先的首先,我受益于机经,我最最最最感谢的人是王京竹老师,他当之无愧,为我们无数的考T学子预测范围!此人,神也!~宣传:至此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说:“我爱我校,百年海大,有我四年~!”呵呵~正文:托福是0810G结束后一放考位就报了的。
时间的选择上我做了很多挣扎,但最后定在09.5.16。
我没去上新东方,自己准备的。
虽然很痛苦,但是由于旁边有2位上过新东方,且都考了100的同学指点,走过了这段路程。
key:如何选合适的托福时间:全面考虑你在备考期间会遇到的各种事情,比如半期考试,郁闷,校庆,等等。
最重要的是:你考托的那天,前天一定要有北美考试!这样子,你中机经的概率会大很多很多~ 当然,我报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jj 为何物,感谢上天让我选择了这一天,冥冥之中,天注定~嘿嘿。
关于Jj 是什么,以及怎么用大家自己去看扫盲贴咯,我不多说。
附上备考时间表:(我的基础:考过gre后再也没碰任何英语了。
)1. 09.3.2——3.20 单词5天,扫一轮,觉得挺简单。
(每项开始前都是先看OG,此后不复述了。
)阅读蓝色delta,边做边听写老托93,一天最多听3个阅读结束后我做听力,还是蓝D。
2. 3.20——4.20 人算不如天算,我居然参加了一个比赛,这一个月几乎都在做比赛。
托福上,断断续续的准备口语1.2题,在电脑上写出来,(自从GRE的AW过后我很不习惯用手写英文),打印出来。
然后有空的时候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2006年的9月才知道还有一门考试叫做GRE的,当时我周围有好几个同学都报了新东方的寒假GRE班,由于我们专业是本硕连读,这时是大四上学期也没有多少课,加上周围同学的鼓动,我一下决心就也报了个GRE寒假 ...我是2006年的9月才知道还有一门考试叫做GRE的,当时我周围有好几个同学都报了新东方的寒假GRE班,由于我们专业是本硕连读,这时是大四上学期也没有多少课,加上周围同学的鼓动,我一下决心就也报了个GRE寒假班,开始了我的考G之路(2006.9-2007.6)。
一开始还不清楚GRE的考查方法,只是觉得比六级高出一个档次而已,也不是那么高不可越。
但后来从网上看了一些准备GRE的流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考G的开始第一步就是要搞定一本五六百页的单词书——7000单词,而且说是不搞定这本红宝就不用考了。
尽管个人感觉词汇一直是我的强项,考cet4和cet6的时候单选我向来是冲着满分去的,但这些单词同红宝上的单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怪异程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一开始非常没有信心。
没办法,越早开始最后的希望就越大,于是在2006年的9月底,开始背红宝,第一遍,一遍就是2个半月。
背单词前我也看了一些介绍快速背单词的方法,印象最深的还是杨继的17天搞定GRE 单词,但并没有按照这个日程走。
总的来说背第一遍单词的时候我是一天背一个list,就这样每天都要在自习室里坐3-4个小时(晚上6,7到10点半自习室关门)。
为什么这么慢呢?我觉得这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刚开始背单词时每次一翻开单词书,后面还有那么厚的一大半没背,对信心打击实在很大,这时候如果再一翻前面背过的词,如果发现没几个还记得的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啊。
我是属于那种十分需要得到外界肯定的类型,一个小成功,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也能给我很大信心和干劲,比如在某个广告牌上看到一个单词我一眼就认出是红宝上的,或者背十几个list时发现第一个list的词我还是记得90%以上,都会大大地鼓舞我。
因此我宁愿背的慢一些也要把前面背过的单词全都记住——一个不漏的记住,牢牢的记住,成就感很重要。
在背前20个list的时候我是每天都把前面所有的list都重背一遍的,所以每天只背一个新list,其实后来发现也就是这前20个list才记得最牢。
就这样一天一个list(大概是这样,中间有几天忙没背新的,有几天有空多背一些,总体而言是这个进度),过了大概2个月,第一遍搞定了,51个list。
但是不得不说,这两个多月是我考G过程中最痛苦的两个月,每天带着一本单词书和笔记本去自习室,相同的教室,相同的座位,每天只能向后翻10来页,每天这样,连国庆放假那7天也是天天如此。
每当发现前面刚背过的词中有不认识的时候我就非常恼怒,但又非常不情愿揭开挡住单词释义的卡片,总觉得自己能想起来,虽然有时候的确会豁然开朗记起词意,但大多数时候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因此我觉得这种对每个单词死抓不放过分的纠缠不清的确是不可取的,实在是浪费时间,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有的是时间到不妨一试。
我当时每天都要花4个小时在背词上,要是哪一天没到点就回来了就会有种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感觉,只有一直待到自习室关门,看尽人来人往,花开花落,悠悠岁月,熟悉的歌,然后一个人走在笼罩在僻静的夜色中的归途上的时候——踏实!搞定了第一遍之后我看了一下,大概能记住50-60%,所以说,虽然这第一遍背的慢,但效果还是有的!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第七遍......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红宝我总共就背了3遍,因为这中间有我的期末考试,还有辅修专业的学位课考试,所以一直到寒假开班的时候我的红宝才过完3遍,那时候大概记得70-80%。
一旦开了班,上了考拉的词汇课,做了一些类反之后,我发现,仅仅红宝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到后来才发现,红宝完全不必背地太熟,一则费时间,二则用不上:类反考察的单词远没有红宝上的多,但即便将红宝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能搞得掂类反。
对于每个重要单词的详细释义,用法,使用的语境,还是要转投黑宝(或者蓝宝,虽然我没用过,但据说不逊色于黑宝)。
因此对于背单词,我的建议是入门先背红宝,等到差不多记得50-60%的单词时就看黑宝。
结班之后我开始看黑宝,每个单词,每条不常用的释义(可以与之前背过的红宝进行比较,而且往往有令人惊异又惊喜的发现,然后搬出M-W,得到确认后冷笑一声,心里闪过一丝邪念:要是遇到这个词那些光背红宝的娃只好挂了)。
黑宝的一大好处是对每个词曾经出过的类反考题都详尽地列出来了,这些绝对是好东西,虽然有很多重复的,但看多了之后往往不由自主的就选出了正确的答案。
到考前,黑宝我已经完整地看了一遍,然后对标记的不熟悉的单词又复习了至少两遍,到最后做白皮书的时候类反可以说是轻松搞定,一般一套verbal里的类反最多错一两个,??做国内的94-99题或者北美题类反只错了一两个而沾沾自喜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题上的类反全都被黑宝收录了,也就是说你做的全是你看到过的题,但事实是真正的考场上是不可能有你完全做过的题的,因此后来当我拿到2003年以后一直到2006年的类反考题时真的是大吃一惊,不仅有许多从来就没背过的单词,还有不少没见过的熟词僻义,然而这已经是在考前的几天了,自叹这一回俺是无力回天了,只希望最后考试能别这么变态来这么多生词,还好,07的6G类反几乎都认识,而且有几道是以前的题十分接近,我当时那个高兴啊,后来一对答案,两个verbal的类反总共错了4,5个,这是后话)。
因此上面比较详尽的介绍了自己背词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接下来说说作文,结班已经是07年的2月底,我的作文定在4月4号,于是从3月1号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作文准备开始了。
完全按照小宝给我们说的准备方法,每天至少一篇issue,两天至少一篇arguement。
刚开始的确是很难下笔,别说限时,就是把自己脑中的中文意思表达出来都有障碍。
但不论如何,还是要强制自己写下去,无论语言组织的多烂,无论逻辑多么不清,不管单词拼的对不对,一定要写下去,这样一两个小时之后当你远远看去显示屏上有这么密密麻麻的一摊子那也是成就啊。
然后才是修改,润色,再修改,贴到太傻或者寄托上让别人改(当然前提是我先帮别人改,而且最好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先帮高手改过,那高手也只好帮我改了hiahia,尽管高手可能会暗自骂一句这都啥么?这也叫作文?)。
再就是多看例文,小宝推荐的经典北美例文最好背过,那里面的例子都是很好的。
等达到一定程度后要自己搜集例子,形成自己的百宝箱,做到每类话题都有几个例子可用,而且这些例子最好有一段固定的英文格式你已经记住了,这样到时候就不必为例子翻不成中文或者翻的不地到而发愁了。
另外尽量做到一例多用,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节省大脑的磁盘空间。
到4月份考前,我issue写了40来篇,其中有的很垃圾也有的自己很欣赏,一般都是600字;argue就写了20篇左右,每篇400多500字的样子,而且几乎都没有检查的时间。
最后考试的时候也真的很背,issue抽到两题都是低频,都是我连提纲都没有写过的(我提纲加全文总共写了130多篇啊!好歹过半了啊,这种0.5×0.5=25%的倒霉事都让我碰上了)。
一道是政治类,我看也没看就选了另一道,是科技类的中低频,一进去就开始想怎样往自己写过的东西上靠,毕竟连提纲都没有写过,要当场构思写提纲,我都快崩溃了。
不管怎么样,我就先写了科技多好多好多多好,人类生活多么幸福啊;然后话锋一转(其实也就是一个but),科技又是多么坏啊,double-edge sword 啊,你看,那些动物都死了,那些野生动物都灭绝了(之前准备时还特地找了不少已灭绝的动物名称,什么白令海白海象在被人类发现20年后就因为过度猎杀而灭绝了什么的,什么全球变暖,El Nino,什么环境污染,这下居然用上了,虽然实在很牵强)。
就这么一直喷,到最后一刻剩几秒中的时候还在喷,因此根本没有检查就交上去了。
回想起来,可能issue 喷了700多快上800了(表砸我...我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寒...)。
然后是argue,一上去就是一阵固定模版的狂敲,也没咋看题目,因为所有argue都写过提纲,记得那题是说一个镇的人民在戴了政府提倡的头盔(helmet)后交通事故率反而上升了,因此不应该提倡戴helmet。
荒谬!顺便说一句,在写argue的提纲的时候往往不是苦笑不得可以形容,有时看那个文章简直令人抓狂,想想小宝老师说的什么黄腿青蛙那个文章就知道了。
但没办法,荒谬归荒谬,咱还是得按部就班反驳人家的嘛。
就这样一直喷,找了三个逻辑错误,中间几乎没有间隔地打了30min,估计500-600的样子。
出来之后一直很担心issue被判走题,因为我写的的确跟题目没多大关系,但之后又释然了,考成啥样就啥样吧,担心也没用。
现在分数出来才发现担心多余,aw 5.0也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期了。
其他的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填空么,我一直不是很开窍,虽然老师一再强调要找对应什么的,但我总是感觉跳不出那个长句子,老是纠缠于句子的内部,或者说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思想。
最后也错了好几个。
至于阅读,虽然平时我有很好的训练,不时看看scientific american和economics,但考时还是很紧张,不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读文章,经常读了几句后一个念头一闪,哎呀是不是超时了,哎呀会不会读不懂啊,然后前面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2M缓存就被flush掉了,总之很郁闷,做题的时候也很慢,找不着对应部分。
因此最后也就是阅读错的最多了,可能合起来错了10几个吧。
要不是阅读的话verbal 630的成绩可能还能高一些哦。
数学就更没什么说的了,q 800在中国的确很普通,看看括号里的94%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全部参加考试的有6%拿到800。
只要考时别紧张就?细心,如果你是心思慎密的人,想不得满分都难。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备考经历,感谢西安新东方,感谢小宝,感谢考拉,感谢老胡,感谢祁峥,感谢与我一同报名的几个同学在考G过程中给我的勉励和学习上的交流,尤其是我同宿舍的哥们ztx,07年的春节是我第一次在异乡度过的春节(本人安徽人),大年三十晚能够和你的一家人度过是我的荣幸,希望所有将要考G或者准备考G的朋友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我将永远是这条道路上的一员,永远支持你们,和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