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底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含概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99年1月份正式开始的,在酝酿过程中,对思品及相关的教育问题考虑、从总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考虑、用新的教育观念、理念,确定了价值目标。
认为,价值目标的核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这次改革的灵魂。
为什么说是灵魂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一种模式,被称为:“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在所有的学生中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然后,从所有的学生中选拔优秀的、最优秀的学生。
那么,对其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的次品,或被淘汰的、被忽视了的群体。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实践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来支撑,加速国家的发展建设的时候,就采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当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不在是完成特殊任务的时期了。
就要考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一直遵循“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同现代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产生了冲突。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关注了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视或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忽视了一般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这种教育思潮中显得特别尴尬。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简约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变
02
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03
课程结构:倡导课程综合化
04
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05
课程实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关于合作
06
课程评价:推行发展性、提高性评价
07
课程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品生》和《品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品”课。其中,《品生》课程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品社》课程兼有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价值。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有:《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科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艺术》(1-6年级)
——教科书:学科化、知识化倾向。往往以德目或首先知识的逻辑呈现,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咱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
——教学:语言说教为主,重视了道德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比较轻视道德行为与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家庭、社会的割裂。
——学习:偏重课堂、偏重对道德知识的认知,而比较忽视生活过程中的道德实践。
——专门化带来政治化和教条化。
——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对话观:商谈、沟通、理解、认同
——分享观:共同分享,乐于助人
《品生》课的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互动的过程
1
——课程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
——教学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3
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式教学
4
(四)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是对小学生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的要求和规范。
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
小学生正处在品德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品德修养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备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俭节约、尊敬师长等良好品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次,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生活习惯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安全习惯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次,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引导和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最后,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环境和支持力量,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在品德和日常生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他人。
课程内容与要求1. 课堂活动- 研究品德故事和优秀人物的榜样故事,培养正直诚实、守纪守法的品质。
- 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分享精神。
- 进行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家庭作业- 家长配合完成作业,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 完成与品德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加深对道德与生活的理解与应用。
3. 主题研究- 研究关于环保、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研究社交礼仪和互助关爱,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 实践活动- 参观社区、市区等地方,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
评价标准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发展将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包括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参与实践活动的程度和表现评价,包括实践活动参与度、表现等。
3. 考试评价,包括针对品德与生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估。
系统推行为了有效推行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培训师资,确保教师具备相关知识和教学能力。
2.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发展。
以上为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概述。
希望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育也逐渐重要起来。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制定了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
课程目标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自律和合作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惯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课程内容1. 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教育部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中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包括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惯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社会交往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程中会涵盖学生之间的友谊、团队合作、互助互爱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
3. 身心健康与安全教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身心健康与安全教育也是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内容包括正确的饮食惯、运动健康、个人卫生惯等方面,以及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4.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课程将涵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方法与评价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教育和体验式教学。
通过情景模拟、游戏活动、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上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积极参与程度。
结论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才。
以上是对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介绍和解析,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准备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第4条制定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开始备课。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二、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品德与生活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二)课程结构框架“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一项重要教育标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这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方面的品质。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公民。
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懂得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学校应该通过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有健康、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人。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切实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健康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介绍本文档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新修订版标准。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3. 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
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学生应该了解并接受以下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关心和帮助他人;- 诚实正直,遵守诚信原则;- 公平公正,尊重他人的差异;-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2. 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照顾个人卫生、安全意识等;-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 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学生应该培养以下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 积极参与社区和公共事务;- 尊重法律和社会规范;- 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
5. 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自我规划能力;-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学会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 学会克服困难和适应变化;- 发展个人潜能和追求个人成长。
结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最新修订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涵盖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素养。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生活技能。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这包括了诸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品德素养,以及解决问题、批判思维、沟通能力等生活技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知识,更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素养。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成为有品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实施这一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担当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资源
利用学校内部的设施、场地、师资等资源,开发多样化的 课程活动,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培养 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
自然资源
利用自然环境、动植物等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社区资源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 源,如邀请社区名人、志愿者等参与课程,让学生了解社 区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第三学段(5-6年级)
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初步 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 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保护 意识。
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社会 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生 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3-4年级)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 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
评价方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 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
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 体表现,提供全面的评
价和反馈。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 价,如考试成绩、问卷
调查等。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进行 评价,如观察、访谈等。
05
CHAPTER
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主体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
注重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生 活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珍视自然,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有效应对挫折和压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最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应当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热情,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生活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
最新课标强调了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和实践,以及通过活动和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和生活技能的提升。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最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诚信、尊重和公平等基本道德观念。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社会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这些道德观念。
2. 生活习惯:教授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个人卫生、饮食健康、规律作息等,以及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包括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调节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情绪,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5. 安全教育:教授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包括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防灾减灾等。
6. 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7. 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学
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 环境教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教学方法上,最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生活课程将更加注重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 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课程的现代化和 信息化发展。
02 课程标准与内容
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 会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情感发展。
学校品德教育
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校 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 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 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和感悟道德价值。
学生生活技能培养
基本生活技能
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自 理能力、卫生习惯、安全防范等,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程目标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儿童能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奠定基础。
课程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自我认知模块主要涉及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主题;家庭生活模块主要涉及家庭 关系、家庭责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主题;学校生活模块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 方面的主题;社会生活模块主要涉及社会公德、公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 多媒体资源,丰富课程内 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
品德与生活课程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 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体验,促 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如今的生活 化、活动化的课程形态,不断适应着 时代发展的需要。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生活课 程将更加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 实践性和体验性,不断探索创新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
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
涉及家庭关系、社交礼仪、团 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社区生活与公民意识
涉及社区参与、公共事务、公 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环境与科技生活
涉及环境保护、科技应用、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组织原则
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际生活 情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知识与实践 的结合。
高教学效果。
04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持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不断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自主性、阶段性、连续性、创新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参加培训课程
参与教研活动
自我学习与实践
接受专家指导
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儿童的生活 体验和情感参与,强调在实践中 培养儿童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品德
品德与生活课程通过引导儿童认识和 体验生活中的道德、价值观和规范,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素养,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促进全面发展
奠定未来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 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儿童 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创造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水平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准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注重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准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注重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表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有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所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理应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但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理解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所以,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理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准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水平,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相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实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水平。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准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水平。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理解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合并喜欢学校生活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愉快、积极地生活。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协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持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乐于协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理解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准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实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实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协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内容标准”说明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
在展开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表现的。
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理应富有责任与创造。
所以,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滚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水平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所以,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持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准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展开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展开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即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持续提升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升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