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测)(教师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展示技能:讲解技能
讨论
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
2.为什么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
成对
Aa
分 离
单个 A
a
成对
分 离
单 个
成对
Bb
分 离
单
个B
b
成对
分 离
单 个
自由组合
AaBb
AB
Ab
aB
ab
XA Xa X XA Ya
↓
F1 红眼(雌) 红眼(雄)
XA Xa X
XAY
↓
红眼
F2 XA XA
红眼 红眼 XA Xa XA Ya
白眼 F2 红眼
Xa Ya XA XA
红眼 红眼 XA Xa XAY
白眼 XaY
红:白=3:1
红:白=3:1
测交
检测F1红眼(雌)
假说二
F1 XA Xa X Xa Ya
Y
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 示;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
提出假说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同源区段 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X
Y
染
染
色
色
体
体
XY
假说一: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假说二: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 源区段
假说三:控制果蝇红白眼色 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的表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D 、Dd、dd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
同步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件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析】选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说明红 眼是显性,白眼是隐性。子一代中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都是 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说明眼色与性别相关,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亲本为 XBXB×XbY,A正确;摩尔根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 法”,B正确;亲本为XBXB×XbY,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XBXb、XBXB、XbY、XBY,让F2中的雌雄果蝇(XBXb×XbY)杂交,可得到白眼雌果 蝇,C正确;若用红眼雄蝇(XBY)和白眼雌蝇(XbXb)作亲本进行杂交,则子代为红眼雌 蝇和白眼雄蝇,与图中F1不相同,D错误。
2.【史学情境】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设计 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时,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是一种方案,白眼雌果蝇 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是第二种方案。 探究: (1)如果证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位于Y染色体上,选择哪种方 案更严谨?说明理由。 提示:第二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子代的表型为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 果蝇∶红眼雄果蝇=1∶1∶1∶1,无法显示眼色与性别相关联,而第二种方案子代 的表型为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眼色与性别相关联,更加说明控制白眼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4.测交验证: 亲本中的_白__眼__雄__蝇__和F1中的_红__眼__雌__蝇__交配→子代雌性红眼∶雌性白眼∶ 雄性红眼∶雄性白眼=_1_∶__1_∶__1_∶__1_。 5.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_X_染__色__体__上__,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 _等__位__基__因__。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8小题每题3分共计84分)1.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R和r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 RR 和Rr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2 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代中基因型为RR、Rr、rr的豌豆的数量之比为()A. 3∶2∶1B. 5∶3∶2C. 7∶5∶3D. 12∶7∶5【答案】A【解析】解亲本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RR、2/3Rr 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进行自交则后代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 RR的比例为1/3+2/3×1/4=1/2 Rr的比例为2/3×1/2=1/3 rr 的比例为2/3×1/4=1/6 因此子代中基因型为RR、Rr、rr的豌豆的数量之比为3∶2∶1 故选 A2.下列对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四分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B. 含有4个DNA分子C. 含有4个着丝粒D. 含有4条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解 A.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A正确B.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 4个DNA分子 B正确C.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含有2个着丝粒 C错误D.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 D正确故选 C3.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生物中B. ①过程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相融合C. 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 ③过程保证了细胞在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4.三倍体牡蛎(3n=30)肉鲜味美素有“海的玄米”之称三倍体牡蛎培育的过程用适宜浓度的6-二甲氨基嘌呤(6-DMAP)诱导二倍体牡蛎(2n=20)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抑制其第二极体的释放然后让该细胞与二倍体牡蛎的精子结合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养殖的三倍体牡蛎会繁殖出三倍体子代牡蛎B. 二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0个四分体C. 三倍体牡蛎的培育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 三倍体牡蛎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答案】A【解析】解 A.由于三倍体牡蛎是不育的因此在养殖三倍体牡蛎时不会繁殖出三倍体子代牡蛎 A错误B.二倍体牡蛎有10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0个四分体 B正确C.异常的次级卵母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这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C正确D.三倍体牡蛎体细胞含有30条染色体因此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 D正确故选 A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因星射线的牵引导致着丝点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因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加倍C.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答案】B【解析】A、着丝点分裂不需要星射线的牵引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因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A错误B、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因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加倍会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B正确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但染色体数目会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D错误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父母双方都是杂合体B.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C. 白化病为隐性性状D. 子代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答案】D【解析】解 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正常却生出患病的小孩说明父母双方都是杂合子 A正确B.由于该夫妇的基因型(设相关基因为A、a)都为Aa 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 B正确C.双亲正常而子代患病则为隐性遗传病所以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C正确D.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不符合正常:患病=3:1 是因为后代数目少偶然性大 D错误故选 D7.下列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中可能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A.该家系中母亲患病母亲的致病基因可以传递给儿子儿子患病因此可能是抗维生素D 佝偻病 A正确B.该系谱图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孩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B错误C.该家系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C错误D.该家系中若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父亲是患者女儿必患病因此不可能是抗维生素D 佝偻病 D错误故选 A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与一个精子相结合B. 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C. 子代性状表现的多样性只由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决定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解 A.卵细胞存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所以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A正确B.由于精子是由精细胞变形而成进入卵细胞中的只是精子细胞核细胞质几乎没有进入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 B正确C.子代性状表现的多样性除了由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决定外还由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决定 C错误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 D正确故选 C9.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四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A. aB、Ab、aB、AbB. Ab、aB、ab、abC. Ab、Ab、ab、ABD. ab、ab、aB、AB【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有两种情况①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复制后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2种次级精原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4种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②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复制后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2种次级精原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4种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故选 A.10.下列哪项比例不符合 1∶3()A. 基因型为Aa的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个数之比B.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隐性个体与显性个体之比C. 正常双亲生了一个色盲儿子预测后代有病个体与正常个体的比例D. 紫茉莉的花斑植株授以绿色植株的花粉产生的花斑植株与绿色植株的比例【答案】D【解析】解 A.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所以数目之比为1∶3 A正确B.杂合子自交其基因型以Aa来表示杂交后代为AA、Aa、aa比例为1∶2∶1 所以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为1∶3 B正确C.正常双亲生一个色盲的儿子则父亲正常母亲为携带者后代有病个体与正常个体的比例为1∶3 C正确D.紫茉莉的花斑植株与绿色植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未知因此不能判断后代的性状比 D错误故选 D11.某科学工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该家系存在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红绿色盲 6号无患病基因则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A. 1/48B. 1/24C. 1/16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由1号、2号和4号可知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用A、a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红绿色盲所以甲病是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用B、b表示)所以7号的基因型为 AaX^BY 只考虑乙病 1号、2号的基因型为Aa 5号为1/3AA、2/3Aa 6号无患病基因所以8号为1/3Aa、2/3AA 又因为5号是色盲患者所以8号的基因型为1/3 AaX^BX^b、2/3 AAX^BX^b 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3×1/4×1/4=1/48故选 A12.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等位基因M和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等)可能是()A.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M、m位于⑦和⑧上B.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M、m位于②和⑥上C. 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只有M位于①和⑤上D.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M位于①上、m位于②上【答案】C【解析】解由图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且该细胞的每一极均无同源染色体可推出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C正确故选 C13.如图为果蝇(2n=8)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相对值含量X与细胞分裂时期的局部关系曲线图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在C点之后还存在同源染色体则该图示细胞一定进行有丝分裂B. 若CD段未发生分离与自由组合现象则图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C.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8D. 若X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且该曲线是表示有丝分裂的变化则a=2【答案】B【解析】解 A.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在C点之后还存在同源染色体则该图示细胞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A正确B.CD段是染色体或者DNA的减半若表示DNA的减半则BC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话在CD段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错误C.若该图表示减Ⅰ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该阶段DNA含量减半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2a=16 a=8 C正确D.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该阶段染色体含量减半应该是有丝分裂末期则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2a=4 a=2 D正确故选 B14.某昆虫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基因 B/b位于X染色体上红色色素还受另一对常染色体基因 D/d的影响当基因D存在时红色色素转化为深红色色素果蝇表现为深红眼基因d纯合时红色色素转化为亮红色色素果蝇表现为亮红眼纯合深红眼雌虫与白眼雄虫杂交 F_1均表现为深红眼 F_1雌雄随机交配 F_2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眼∶亮红眼∶白眼 =9∶3∶4 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F_2中昆虫的的基因型共有9种B. \ F_2深红眼个体中雌性∶雄性=2∶1C. \ F_2白眼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D. \ F_2中白眼雌雄虫杂交子代可出现亮红眼个体【答案】B【解析】解 A.依题意可知基因型B_D_为深红眼 B_dd为亮红眼 bbD_、bbdd为白眼考虑到基因D/d、B/b分别位于常、X染色体上 F_2中与基因D/d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与基因B/b有关的基因型有4种 F_2中昆虫的的基因型共有12种 A错误B.双亲基因型为 DDX^B X^B× ddX^bY F_1的基因型为 DdX^B X^b、 DdX^BY F_2的基因型为(3D_、dd)( X^B X^B、 X^B X^b、 X^BY、 X^bY)深红眼个体的基因型为3D_( X^B X^B、 X^B X^b、 X^BY)雌性∶雄性=2∶1 B正确C. F_2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3D_、dd) X^bY 纯合子的比例为1/2 C错误D.白眼雌雄虫( X^b X^b、 X^bY)杂交子代无论雌雄均不可能含有基因B 即不可能出现亮红眼和深红眼个体 D错误故选 B15.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 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A. 2a和aB. 4a和2aC. a和2aD. 2a和4a【答案】B【解析】(2)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DNA平均分配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NA含量为2a故选 B16.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A. 4∶1B. 3∶1C. 2∶1D. 1∶1【答案】C【解析】解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这四个精子两两相同即只有两种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这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8种中的一种因此它们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2∶1故选 C17.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A与A之间的分离发生在以下哪个过程()A. 精原细胞B. 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后期C.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解 A、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没有基因的分离 A错误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导致复制形成的相同基因分离 B正确C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即A与a分离 B与b 分离 D错误.故选 B.1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不合理的是()A.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 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B.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 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乙有关C.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D.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A.若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说明血友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产生卵细胞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A合理 C不合理B.若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且患有血友病由于其父母都是正常人说明血友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卵细胞内只含1条带血友病基因的X染色体但是其父亲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Y染色单体未分开 B合理C.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则参与受精的精子可能是X染色体上B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D合理故选C19.如图1、2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1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B. 若①上的基因是A 则图1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C. 图1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图2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D. 两个细胞中不可能进行DNA复制但可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答案】A【解析】 A 、图1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A错误B、若①上的基因是A 而②上的基因是B或b 所以图1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 B正确C 、图1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C正确D、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两个细胞中不可能进行DNA复制但可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D正确20.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 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C. 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 若Ⅲ-4和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5/12【答案】B【解析】解 A.由系谱图中Ⅱ-4和Ⅱ-5均患甲病Ⅲ-7为女性且不患甲病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甲、乙两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推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Ⅱ-4和Ⅱ-5不患乙病生育了患乙病儿子Ⅲ-6 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B.若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b表示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 Ⅰ-2的基因型为 AaX^BY Ⅱ-3的基因型为 AaX^bY X^b致病基因来自Ⅰ-1 B错误C.由Ⅱ-2的表现型及Ⅲ-2患乙病推知Ⅱ-2基因型为 aaX^BX^b 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 Ⅱ-5的基因型为Aa X^BY Ⅲ-8基因型有AaX^BX^B、AaX^BX^b、 AAX^BX^B和AAX^BX^b四种可能 C正确D.Ⅲ-4基因型为 AaX^BX^b Ⅲ-5基因型为1/3 AAX^bY、2/3 AaX^bY 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2/3× 3/4= 5/6 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 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 D正确故选 B21.一只黑色家鼠与一只白化家鼠杂交 F_1均为黑色家鼠 F_1中雌雄个体彼此交配 F_2中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家鼠体色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B. 黑色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C. \ F_2中浅黄色家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 \ F_2白化家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答案】D【解析】解 F_2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 是“9∶3∶3∶1”的变式说明家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 浅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化家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_(或A_bb)A.家鼠体色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 A错误B.由分析可知黑色性状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B错误C. F_2中浅黄色家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错误D.由分析可知 F_2的白化家鼠的基因型为1aabb和3aaB_(或3A_bb)其中纯合子aabb和aaBB(或AAbb)占两份因此纯合子的比例为1/2 D正确故选 D22.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 正常情况下 F_1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 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 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不可能是aaBB 综上所述 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 C23.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A.B.C.D.【答案】C【解析】解 A.图A是精细胞变形形成的精子属于精子形成过程 A不符合题意B.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精子的形成过程 B不符合题意C.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C符合题意D.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精子形成过程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24.人类中的Klinefelfer综合征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XY 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A.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 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C.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D. 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答案】A【解析】解该种患者的性染色体为XXY 并且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即母方提供X染色体父方提供XY两条染色体 X和Y属于同源染色体之所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精子里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故选 A25.人的色觉正常(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患红绿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生出蓝眼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和再生出的男孩为蓝眼患红绿色盲的概率分别是()A. 1/4和1/4B. 1/8和1/8C. 1/8和1/4D. 1/4和1/8【答案】C【解析】解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 再生出蓝眼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再生出的男孩为蓝眼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1/2=1/4故选 C26.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的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 “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 “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 “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 “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答案】C【解析】方法1 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①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①错误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错误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方法2 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①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①正确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Y上没有相关基因②正确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错误27.鸟类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B. 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C. \ F_1中的非芦花雌鸟基因型是\ Z^bWD. 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答案】D【解析】解 A.根据试题的分析两个芦花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芦花为显性性状 A 正确B.根据试题分析 F_1中羽毛颜色和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遗传 B正确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中雄鸟的基因型为 Z^BZ^b 雌鸟的基因型为 Z^BW F_1中的非芦花雌鸟基因型是 Z^bW C正确D.若基因型为 Z^B Z^b的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 Z^bW杂交子代雄鸟基因型为 Z^BW、Z^bW 既有芦花也有非芦花 D错误故选 D28.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最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间期和末期【答案】A【解析】解 A.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 与题图相符 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与题图不符 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与题图不符 C错误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与题图不符 D错误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9.(1)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9.(2)B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 由B细胞可推知该动物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29.(3)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 A【解析】解(1)图中A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粒分裂后消失因此图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A【答案】(2)有丝分裂, 4【解析】(2)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该动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答案】(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析】(3)A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0.(1)该植物种群中正常白花植株的花色基因为________ A(或a)基因与B(或b)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红花植株测交结果为________时则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PPT+教学PPT课件) (2)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看蝗虫由精已母学细的胞减减数数分第裂一和次孟分裂后期的 照片,然后德将尔孟分德离尔定分律离引定出律新中课的。遗传因子替 换成同源染由色从学体而生,激的感发认受学知一生产下的生是学冲否习突有兴,什么疑问, 因此可以联想到什么。趣。
之后提出疑问:基因位于我们细胞中的哪里呢?
如果得出的结论?结论正确吗?
由于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与 通染过色尝体试的运相用似类,比我推们理可以得出基 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 色因体与上染的色方体法行,为让存学在生明显的平行 学关会系类,比那推么理我。们以可此以来推测出一些
突破重难点 基因与染色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基因与
染色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之后告诉学生萨顿也是这样得出
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因此生物学家都常用 果蝇来作为遗传学的研究实验材料。在这个实验 中摩尔根选用的是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相对性状。
2. 摩尔根的第一个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与分离 定律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
摩尔根第一个实验发现从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 性状来看F1都为红眼,F2都为白眼,这都符合分 离定律,说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
2.摩尔根的第一个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与分 离定律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如何验证呢? 3.如果由我们来做这个验证实验,你有几种推 想?哪个推想比较正确呢?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 释
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 再来重新解读一下孟德尔的遗传 规律,同学们思考一下,孟德尔 的遗传规律是不是有前提条件的 让 尝学试呢运生?用通思过考合问作题学、习归来 请纳同分学析们的之能间力按小组讨论、孟德 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应该是怎么样
二、萨顿的假说
给出一段材料:蝗虫的体细胞中 通过给有出2文4条字染材色料体,,让但自是生殖细胞中 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 通过归只纳有、1总2条结染从色而体得。出精子和卵细胞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课题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
第一课时
教研组
生物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概述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并了解科学家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基因和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行为,存在一致性。本节课通过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性染色体,与后续的伴性遗传有连贯性,需要学生掌握。
3.基因的数量染色体的数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上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
的过程中,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上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彼此分离的同时,上的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接下来大家根据ppt上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ppt翻页至议的内容)
提问: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入配子时有什么样的特征(同源、非同源)?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进入配子有什么样的行为(等位、非等位)?
【旧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和基因的平行关系】
提问“思考(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在孟德尔提出他的遗传理论之后,其他科学家都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考?
三、议min
1.快速核对思的答案,并解决错误;
2.除了回交,还有什么样的杂交组合可以验证摩尔根的解释?【火箭班】
3.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为什么?
4.(在ppt上用图片表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学生思考配子的基因型有哪些?并回答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探究活动2: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
尔的杂交实验(用D/d表示)
——伴Y遗传(限雄遗传) 雄性:XY -
(2)在同源区段Ⅱ 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雌性:X- X-
雄性:X- Y-
基因的表 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D、Dd、dd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二.果蝇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
红眼是显性性状 3:1的性状分离比符
合分离定律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 之间的关系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CONTENTS
目录
01
萨顿的假说
0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问题探讨
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 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 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讨论: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 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
复习巩固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复习巩固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是一种巧合吗?
萨顿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定律中基 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非常相似。
一、萨顿的假说 染色体行为
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教学案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
1.生命观念:从基因和染色体层面解释新情景下的简单遗传现象。
2.科学思维:尝试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3.社会责任:认同摩尔根等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精神。
一、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项目基因染色体传递中的性质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存在方式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来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分配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自由组合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实验材料——果蝇(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易饲养,繁殖快;③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果蝇体细胞中共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3.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4.实验过程(1)实验现象现象分析P红眼(♀)×白眼()↓F1红眼(♀、)↓雌雄交配FF2红眼(♀、)∶白眼()=3∶1 ①红眼为显性性状。
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F2中白眼果蝇只有雄果蝇(2)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何总与性别相关联?(3)实验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5)测交实验①测交预期F2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然后选取子代中的白眼雌果蝇再和F1中的红眼雄果蝇杂交。
【公开课】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本模块“学业要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课标解读】本节按照科学史的顺序进行编排。
科学家对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是从寻找基因的物质实体,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相似现象开始的。
教材首先介绍萨顿基于上述相似现象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教材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这是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与染色体体都属于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中的核心概念。
在必修二第一章中已经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了深入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了充分的掌握.在第二章的第一节教材介绍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变化有了- -定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说必修二教材前面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介绍已经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推理,充分理解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的平行关系,从而得出萨顿假说的内容。
其次了解相关科学史,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假说演绎法,充分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如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可以说本节内容既是必修二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后面相关内容的开端和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枯燥,而且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可能在开始进行思维探究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思维发散的现象,对问题的思考不够聚焦,因此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知识铺垫,降低理解难度,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1 果蝇杂交实验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1.能否判断显隐性? 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析: a.F1全为红眼,说明 红眼为显性; b.F2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为3:1, 这样的表现说明符合分离定律。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雌性
雄性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2.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 是( B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练习与应用
3.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D)
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二果、蝇拓眼展睛应颜用色的杂交实验,共有 1红.用眼白雌眼果雌蝇果的(X蝇W 基X和因W红或型眼X有W雄XXW果wX)蝇与W和杂红X交眼W,雄Xw通果两过蝇种眼(类X睛W型Y颜),、色白可眼判雄断果子蝇代的果基蝇因的型 性为红别X眼w;雌Y。用果如白蝇果眼(X基雄WX因果W型蝇或为和XWX红XW眼wX)W与雌的白果红眼蝇眼雄杂雌果交果蝇,蝇(通X与w过Y基眼)、因睛型颜为色X却wY不的能白判眼断雄子果 代蝇白果杂眼蝇交雌的,果性则蝇别子(X,w一X这代w)是无与为论白什雌眼么雄?,果用全蝇其部(X他w为杂Y红)交、眼组,合如,果能基否因通型过为眼X睛WX颜w色的判红断眼 子雌白代果眼果蝇雌蝇与果的基蝇性因(X别w型X呢为w)?X与w红Y的眼白雄眼果雄蝇果(X蝇WY杂)杂交交,等那组么合子。代雌果蝇和子代雄 果只蝇有都白是眼既雌有果红蝇眼(Xw,X也w)有与白红眼,雄因果此蝇无(XW 法Y通)杂过交眼的睛子颜代色,判红断眼子全代为果雌蝇性, 的白性眼别全。为雄性,可以通过眼睛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或 AA bbFra bibliotekaa BB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础巩固1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水稻杂交实验答案:C2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答案:D3右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其上的基因的行为一致C.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一一对应D.以上说法均正确解析: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
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
答案:B5下列哪项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为9∶3∶3∶1的遗传现象?( )答案:C6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析: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 )必修二

Dd
Dd
看得见
看不见
染色体(萨顿) 基因(孟德尔遗传因子)
平行关系
推理
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将看不 见的基因和看 得见的染色体 进行类比,根 据其惊人的一 致性,大胆推 理出了一个伟 大的结论。
BbDd BD bd
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
P
配子 F1
F1配子
F2
高D D 减数 D
摩尔根实际的 1 : 1 : 1 : 1 实验结果: 126 132 120 115
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但是该结果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结果相同,因此,该结果无法验证假 说,但通过本实验得到了白眼雌果蝇
摩尔根等人进一步验证: ——得出结论
测交 XWY ×
XwXw
配子 XW Y
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 其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即染色体的行为和基因的行为高度一致
1. 萨顿的假说
蝗虫 体细胞 24条 染色体
精子 12条
卵细胞 12条
受精作用
受精卵 24条
萨顿(W.Sutton) 美国遗传学家
假说: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 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Aa Bb
aa AA
B Bb b
自由组合的原因:
随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而自
或
由组合
自由组合的时间:
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后期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 B
A B
a b
a b
Ab
A b
a B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1.科学思维——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科学探究——运用“假说—演绎法”,理解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事实和证据。
3.生命观念——依据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知识点(一)| 萨顿的假说(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3)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4)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1.(科学思维)萨顿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类比推理?提示:(1)体细胞中成对出现: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2)配子中单个存在:单个基因、单条染色体;(3)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
2.(生命观念)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提示:并非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在原核生物中,细胞内无染色体,其内的基因位于拟核区的DNA上或者质粒DNA上;病毒中有基因,但无染色体。
1.类比推理2.图示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选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B. 假说的提出要依据一定的实验现象、生活经验和科学原理C. 验证假说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和实验检验D.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A正确;假说的提出要依据一定的实验现象、生活经验和科学原理,B正确;验证假说需要通过演绎推理和实验检验,C正确;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
2.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答案】C【解析】根据对照实验,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则肥胖,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3.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相互分离,根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你认为等位基因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可能位于()A.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B.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C.纯合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一个DNA分子的不同区段上【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减数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A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相同,B错误;纯合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相同,C错误;一个DNA分子的不同区段上不会发生分离,D错误;答案是A。
4.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实验都设计了用F1自交来验证其假说B.果蝇杂交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答案】C【解析】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错误;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错误;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通过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分析实验数据,C正确;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D 错误。
5.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答案】D【解析】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一定能表达出来,C错误;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正确。
6.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对比实验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同位素标记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④离心⑤对比实验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对比分析法⑤同位素标记法【答案】B【解析】①③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都是在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了的;②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是没有实验依据的类比推理;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用同位素标记法;答案是B。
7.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类比推理,从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C【解析】C项所述是DNA的结构组成,没有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故选C。
A、B、D项都能支撑“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说法。
8. 下列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由组合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B. 受精作用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 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可增加配子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A正确;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正确;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可增加配子基因组成的多样性,D正确。
9.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下列有关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残翅雌果蝇与长翅(纯合)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长翅,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灰身(纯合)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灰身,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C.红眼(纯合)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红眼,则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D.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残翅雌果蝇与长翅(纯合)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长翅,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是性染色体上雄性应是残翅,雌蝇应是长翅,故A正确。
灰身(纯合)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灰身,因为母本是显性纯合的,无论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子一代都是灰身,故B正确。
红眼(纯合)雌果蝇即显性纯合子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红眼,则相关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上,故C错误。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故D正确。
10.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 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不同,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 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可产生1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D. 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黑身=3:1【答案】C【解析】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双链DNA分子中,C=G,A=T,因此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相同,但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将产生1个卵细胞(生殖细胞)和三个极体,可见,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可产生1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C正确;若只考虑身体的颜色,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多只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所以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的灰身与黑身的数量比不一定为3∶1,D错误。
二、简答题(30分,每格2分)11.(12分)1909年摩尔根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得到F1均为红眼,F1雌雄个体杂交,F2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中红眼与白眼各占1/2。
摩尔根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用X A和X a表示),并对上述杂交实验进行了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摩尔根的假设,写出上述杂交实验得到的F2的相应基因型:红眼雄蝇:_____________;白眼雄蝇:_____________;红眼雌蝇: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上述设想的正确性,摩尔根等人选取______眼雌蝇与______眼雄蝇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即证明摩尔根的设想是正确的。
【答案】(1)X A Y;X a Y;X A X A、X A X a(或答:“X A X A∕X A X a”)(2)白;红;白眼雄蝇:红眼雌蝇=1:1【解析】(1)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则得到的F1均为红眼,基因型为X A X a、X A Y,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的F2代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眼雄果蝇X A Y;白眼雄果蝇X a Y;红眼雌果蝇为X A X A、X A X a。
(2)为了验证设想的正确,摩尔根等人选取了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进行交配,若红眼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后代白眼雄蝇:红眼雌蝇=1:1。
12.(18分)如图是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请据图回答:(1)这是_____性果蝇,性染色体为。
(2)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对常染色体,____对等位基因,A和a是_____基因,A和B是______基因。
在产生的配子中,含ABCD基因的配子占________。
(3)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 D,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每个第二极体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雌XX (2)434等位非等位0(3)一个AbcX D、2个aBCX d 【解析】(1)由于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X,所以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
(2)图示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包括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图中一共含有4对等位基因,其中A和a属于等位基因,而A和B是非等位基因。
由于有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产生ABCD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0。
(3)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复制的染色体分开,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 D,产生该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bcX D,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BCX d,那么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cX D、aBCX d、aBC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