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班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隐秘,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平安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学问短文,叙述思路清楚,规律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平安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其次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平安飞行。
这项讨论告知人们,讨论生物可以对人类的缔造创造有所启示。
学情分析:每一个同学都有奇怪心和求知欲,老师抓住同学这一天性引导同学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同学能够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学目标:1、熟悉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获、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动前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喜爱科学、乐于观看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遇到障碍物的缘由。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教学资源: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引入新课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课文主要叙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讨论,解开了蝙蝠夜间飞行隐秘,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平安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3、合作完成下表试验次序预备工作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横七竖八地拉了很多绳子;系着很多铃铛。
第11课 导学案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班级姓名组别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掌握《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2.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自己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应特别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与曲折,体会新的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的艰难。
【学习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约用2分钟完成课前预习部分,做到温故而知新。
2.围绕学习目标,快速阅读教材课文,约用1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问题,组内交流,把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记。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4.课堂上凝神聚力,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课前预习结合所学知识,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想一想,新航路开辟对英国有什么影响?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是,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认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把你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__________ 至___3.领导阶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经过:①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1642年______________公开挑起了内战。
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打败了王军,取得最后胜利。
③1649宣判______________死刑,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④1653年,______________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⑤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⑥1688年,发生不流血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5.成果: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①时间_____________②机构________________③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内容:⑤意义:6.历史意义:推翻了确立了扫清了推动了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自主探究,后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准备展示)1.阅读材料: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思而不学则殆( )饭疏食饮水( ) ( ) 曲肱而枕之(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
逝者如斯夫(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2、小组合作,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不惑(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 )
3、解词翻译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三十而立( ) 四十不惑( )
2、组内交流自己不会的词句。
3、班内交流。
班内交流要求:先读句子,接着指出本句中的重点词语,最后说出这个句子的意思。
对于课后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句子解释,均要以注释为准。
在通篇翻译的基础上,重点翻译这几句。
要求:注意重点词语,和语序连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题
《论语》十二则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三、反思悟学
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吗?将你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自主先学检查。
抢答:每组2号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评述、修正。
这几个字的音学生易读错所以需要重点强调。
读文:
学生自愿读,其他学生认真听,有听到自己和他(她)读不一样的地方起来进行再次朗读。之后教师再强调。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齐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1课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总第1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娱乐活动、节庆风俗2、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原因3、认识经济繁荣发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学习重点:衣食住行的变化、瓦子的含义学习难点:瓦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官员贵族由节俭到奢侈衣衣劳动者多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多穿短衣食妇女()的陋习逐渐传开住种类繁多:有小吃、冷饮等行食肉食北宋以()为多的南方人多吃鱼变农村:百姓多住(),富裕的以茅屋和瓦房结合化住城市平民住房多为长方形,以草或瓦覆盖富裕的有四合院,贵族官僚宅地相当宏丽行:多用牛车、驴车、乘轿;交通比较发达;()兴旺前提:城市繁荣,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瓦子含义:东京城内()兼营商业的场所,内有“勾栏”娱乐和节日作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节日:今天传统的节日宋代都有()、()、()、()。
宋代称春节为()(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⑴妇女缠足是对人身心的摧残,为什么这种现象却存在了近千年?你有什么看法?⑵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根源是什么?⑶(三)拓展延伸宋代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复杂且呈弱势,社会风貌却呈现万千气象,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四)系统总结充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述一下宋代人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娱乐和节日)。
(五)巩固训练1、如果你生活在宋代普通百姓家,所穿衣服的颜色应该是A、蓝色B、红色C、黑白色D、自己喜欢的颜色2、两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A、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贫困3、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下列关于宋朝饮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东京夜市有许多小吃B、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C、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D、夏季集市上有冷饮卖5、宋朝时普通百姓的住房主要是A、茅屋B、四合院C、楼房D、别墅6、宋诗里“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兴旺A、饮食业B、建筑业C、旅店业D运输业7、宋朝时达官贵人出门普遍乘坐的是A、马车B、牛车C驴车D、轿子8、假如时光倒流,你在北宋初年来到东京,不可能做到的是A、到瓦子听书、购物B、吃冷饮C、在酒店里用交子买单D、乘牛车去郊游9、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万千气象的根源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10、阅读下列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1.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的史实,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主干知识1.途径: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影响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
⑵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近现代世界的城市化⑴近代: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
⑵现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4.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⑴近代:上海、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
⑵现代: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人口总数一半。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⑴电梯: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
⑵钢筋混凝土技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
⑶其它: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服务⑴社区服务:二战后,社区功能由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方面。
⑵社会服务:①商业:仓储式商场、超市、多功能购物中心等。
②文化娱乐: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增多,文化娱乐多样化。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世界:⑴管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⑵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⑶通讯: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⑷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①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铁路高架桥。
第11课时《化简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11课时《化简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导学案知识目标:1、括号内含多个数的化简;2、含带分数的计算题3、含绝对值的多个数的计算;能力目标:掌握《化简——“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转化思想知识点一:括号内含多个数的化简复习旧知识:正号“+”表示肯定,负号“-”表示否定。
1、括号内含单个数(或单项式)的化简:括号内只有一个数(或单项式),那么括号前的“+”号是对这一个数(或单项式)的肯定,括号前的“-”是对这一个数(或单项式)的否定。
练习:-(-8)= ,+(-2)= 。
-(+2xy)= ,-(-4m)= 。
2、括号内含多个数(或单项式)的化简:括号内有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括号前的正号“+”是对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的肯定,括号前的负号“-”是对多个数(或多个单项式)的否定。
例1:说明:+(3-2)=3-2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3-2)= +1=1,右边:3-2=1左边=右边所以:+(3-2)=3-2,例2:说明:+(-a+5a)=-a+5a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a+5a)=+(5a-a)=+4a=4a右边:-a+5a=5a-a=4a左边=右边所以:+(-a+5a)=-a+5a练习:对下列式子进行去括号的化简(不要求计算结果):+(3-2+5)= ,+(-2x+5x-6x)=例3:说明:-(-1+2)=1-2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1+2)=-(2-1)=-1右边:1-2=-1左边=右边所以:-(-1+2)=1-2例4:说明:-(3x-5x)=-3x+5x 成立的理由。
因为左边:-(3x-5x)=-(-2x)=2x右边:-3x+5x =5x-3x = 2x左边=右边所以:-(3x-5x)=-3x+5x学习方法指导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3-2的肯定,所以结果是3-2,没发生变化。
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a+5a的肯定,所以结果是-a+5a,没发生变化。
理解记忆:因为“-”是对括号内-1+2的否定,所以结果是1-2,每一个数被否定后都变成了它的相反数。
(21)第11课《蝙蝠与雷达》第一课时导学案

《11蝙蝠与雷达》导学案本周习惯:我会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班级姓名小组课型:预习+展示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张玲赵秋营审核人:王希芳【学习目标】:1、我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提示】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流程师生笔记预习任务:1、我能正确读出本课词语。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2、我会给这些生字组词。
蝙()捕()蛾()蚊()僻()锐()渴()蝇()扁()哺()饿()这()避()说()揭()绳()3、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安装了,让飞机能够。
自主、合作、探究:1、再次自由读全文。
2、我能与组员合作,分段朗读课文,并简要进行评价。
3、小组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4、小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5、默读第7、8自然段,填空。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6、拓展探究: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这是一门新的科学—仿生学,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袋,交流收集到的仿生学的资料。
达标检测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知识链接海蜇与“水母耳”海蜇,早在5亿多年前就漂浮在海洋里:是一种极古老的腔肠动物,它还是预报风暴最早、最准确的“顺风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导学案(含答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二次革命1.背景(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2)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2.经过:“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知识点2 袁世凯复辟帝制4.复辟准备(1)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3)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5.袁世凯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知识点3 护国战争6.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7.经过: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七年级语文第11课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导读:11.《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导学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隧道、山岚、竹坞、名副其实、束手无策”等重点词语,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美。
第一课时:Ⅰ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黄蒙田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1919年出生,广东台山人,著作有《落乡班子》《职业与爱情》《清明小简》等。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边朗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朗读的基本要求:⑴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⑵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提示: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2.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3.竹林人家的生活和环境氛围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通过诵读课文,江南的竹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Ⅱ预习自测请结合课本完成自测。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风()沏茶()隧道()竹箬()山岚()竹坞()山麓()匾箪()密密匝匝()山jiàn名fù其实2.请解释下列词语。
束手无策:名副其实:密密匝匝: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第二课时探究案竹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一直是虚心、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句。
江南竹乡,远远望去,一层又一层,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这辽阔的“绿色”的海洋,再加上“海洋”深处飘来的缕缕炊烟,是一副多么美丽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散文家黄蒙田先生走进那深深的竹林,探访一下竹乡之人吧。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作者用了过半的篇幅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的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否切合题意?为什么?2.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说出两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
预习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跃跃欲试
1.朗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借助资料,了
解本文的主要人物李大钊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你知道本文作者和李大钊的关系吗?
2.再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把画出的
字词大声读五遍。
3.识记本课词语,注意“魔、哼、执、邢”的写法,试着理解词语:被难、尖锐、恐怖、军阀、严峻、一拥而入、会意。
4.将本课的词语表先大声朗读三遍,再认真抄写两遍。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提示;本文是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文章是按、、、的顺序来叙述的。
)
大显身手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
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给自己的家人讲一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1)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导学案第一时期预学案【目标导航】1.明白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显现,了解宋金和议的要紧内容。
2.熟悉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和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久受到人民的尊重。
【自主预习】1.这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那一历史事件呢?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历史事件?2.金朝变革:金朝统治者什么缘故要进行变革?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变革?产生了什么阻碍?郭靖杨康【预习自测】请同窗们逐目阅读课文,别离回答下面问题。
1.1127年,赵构称帝的地址是____________。
2.阿骨打的活动不包括A.统一女真各部B.举兵抗辽C.称帝建金D.迁都3.以下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A.东京捍卫战B.收复建康C.黄天荡战役D.郾城大捷4.请依照时刻的前后排列以下政权成立的顺序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第二时期教学案【预习反馈】1.金的成立:1115年,族杰出领袖在称帝,国号金;年,金灭辽。
2.南宋抗金(1)南宋成立:年,称帝,定都。
(2)岳飞抗金:年,抗金名将岳飞在取胜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其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那时的利益。
3.宋金议和(1)时刻:年,宋金订立和议。
(2)内容:南宋对金,割让部份,向金送交。
(3)阻碍:形成宋金局面。
【合作探讨】【交流展现】1.仿照讲义最后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试着列一列本课的大事年表。
2.画一画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在上面标出南宋、金、西夏等政权名称;标出临安、上京、中都、郾城等地名。
【精讲点拨】1.阅读下面材料:1140年,金大将兀术率领金朝的军队向南宋进攻。
岳家军与金兀术作战。
兀术有一支通过专门训练的骑兵,人马都披上厚厚的铁甲,叫做“拐子马”,向岳家军进攻。
岳家军看准了拐子马的弱点,等仇敌冲过来,命令士兵弯着身子,专砍马腿。
马砍倒了,金兵跌下马来,如此就把拐子马打败了。
兀术听到那个消息,悲伤得哭了,他说,自从带兵打仗以来,全靠拐子马打胜仗,这下全完了。
初一历史第11课导学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初一学年
课题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Hale Waihona Puke 习活动安
排
一、自学环节
1、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________和巨大的____________。为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
2、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继位,称________。二世更加残暴,他和掌握大权的宦官赵高狼狈为奸,政治十分黑暗。
3、________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________戍守长城。他们走到________,遇上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________和________,号召大家起义。____________爆发了。
2、秦朝在历史上是一个贡献巨大而时间短暂的王朝,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5年。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洛阳。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小组做题
四、总结环节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末农民起义
汉朝建立
小组总结
课
堂
拓
展
阿房宫图
这幅图是明朝画家根据唐朝诗人杜牧的长诗《阿房宫赋》想象绘制的。阿房宫遗址在陕西西安郊约十五公里的阿房宫村一带。据记载,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派人图绘各国宫室,在咸阳北照样建筑宫室145处,宫殿270座。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还以为先王所建宫廷太小,因而又驱使了几十万人在渭水南上林苑中兴建更大规模的朝宫。这个朝宫的建设计划庞大,全部工程到秦朝灭亡时都未完成,因而朝宫也没正式命名。只因前殿所在的地名叫阿房,所以人们便把这宫殿称为阿房宫。秦始皇在位时,阿房宫只建成一座前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因为要给他赶修坟墓,一度停工,第二年又复工了。公元前207年,项羽进入关中,放火焚烧了阿房宫,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
第11 课导学案

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导学案【步步高——目标展现:】1、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2、能力目标: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课前延伸,初露尖角】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惜秦皇汉武····”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重大措施有哪些?你如何评价秦始皇?【课中探究,大显身手】一、秦的暴政1、(认真阅读课本,找出秦的暴政表现在那些方面?)(1)_________________繁重。
(2)_________________沉重。
(3)_________________残酷。
(4)___________更加残暴。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当时秦国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呢?二、陈胜吴广起义(自主学习,找出以下问题,并整理)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建立的政权:5、结果:6、意义:(小组讨论,合作共赢)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领导人: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巨鹿之战:时间____________年,领导人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的战役。
3、秦朝灭亡:时间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率军直逼咸阳,秦投降。
(小组思考讨论交流)(课本65页)1、完成“动脑筋”2、楚汉战争的性质是什么?3、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秦朝虽赫赫一时,却在短短时间内灭亡了,它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陈胜吴广他们如果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3、能力提升:后人对秦始皇的评论各有褒贬,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导学案【课前导学】一、导入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你知道北洋政府是什么吗?北洋政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临时政府,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二、预习导学1. 预习目标:了解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情况。
2. 预习问题:(1)北洋政府成立后,国内的统治局势如何?(2)北洋政府为什么会变成军阀割据的局面?【课堂学习】一、新内容呈现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北洋政府建立后,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难。
军阀割据的情况还是继续存在,中央政府无法全面控制全国各地。
(2)北洋政府在建立初期,通过一系列措施,试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如完善法制秩序、加强军事建设等。
(3)然而,军阀割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各地的军阀纷纷与北洋政府对抗,使北洋政府的统治局面雪上加霜。
2. 军阀混战的局面(1)北洋政府的无力统一使得各地军阀得以继续割据。
军阀们利用各自掌握的武装力量,进行地方割据和武装对抗。
(2)军阀割据使整个国家政权面临动荡和不稳定,社会秩序也随之混乱。
(3)同时,军阀割据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痛苦。
战争祸害和经济混乱使得人民生活陷入了噩梦般的境地。
二、思考探究1. 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关系。
2. 为什么北洋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各地军阀?3. 军阀割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课后巩固】一、课后作业1. 根据课上内容,简要写出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情况。
(200字)2. 如果你是北洋政府的领导者,你会怎样解决军阀割据的问题?(200字)二、思考拓展1. 如何评价北洋政府的统治?2. 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情况。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洋政府的无力统一和军阀割据的现象,以及军阀割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寄语: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时间:2012-3-15学习目标: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与难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课前预习案: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时间:至年爆发前,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原因:①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
②一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各国对华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③群众斗争:群众性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国民政府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等,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
3.概况①、和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③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以上。
课堂学习案课堂探究一1.(2004·辽宁广东9)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其特点是()A.面粉、纺织、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C.东南沿海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2.(08天津卷,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3.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1.目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发展的变化及原因1.了通过分析秦亡前后刘邦、项羽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了解楚汉之争及其过程。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表现,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设问1:什么是楚汉之争?西汉是怎样建立的?1、时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年。
2、争霸双方: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4、结果:之围,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5、项羽失败,刘邦成功的原因:①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②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6、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7.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定都;刘邦就是汉高祖。
自主学习任务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设问2:什么是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西汉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①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②是巩固新的王朝二、休养生息政策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①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奴为民,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3、作用:经过多年的治理,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巩固了新王朝。
自主学习任务三“文景之治”设问3:什么是“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那些措施,影响是什么?“文景之治”的出现是西汉统治者长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对“文景之治”的出现做出贡献的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表现举措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以概括为: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缓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1课时《气候(二)》导学案

第11课时第2章第2节气候(二)【学习目标】1.学会初步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能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1)学生在教室前的图(白板或挂图)上指出1600㎜、800㎜、400㎜、200㎜等降水量线,说出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3)用红色笔描出800mm等降水量线,看看它经过什么地方,和我们所掌握的哪条线大致一致2.阅读教材P35页图2.20、图2.21,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2)从四城市的降水的情况看,你能说出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规律吗?(3)从“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来看,你能说出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的规律吗?(4)根据前面(2)、(3),你能总结出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吗?活动二干湿地区的划分1.阅读教材P35页及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我国共划分哪几类干湿地地区?谁能最先在地图(教室前的白板或挂图)上准确指出。
(3)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哪条线大致相符?(4)不同的干湿地区植被相同吗?请写出并记忆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类型。
(5)下面两幅图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检测反馈]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体与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区的A.降水量B.距海远近C.蒸发量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A.哈尔滨B.台湾的火烧寮C.新疆的吐鲁番D.四川盆地〖巩固提升〗()1.下列四个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广州 B.武汉C.北京 D.哈尔滨()2.影响我国耕地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土壤 D.地势()3.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大致是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1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造成我国东西降水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位置B、地势高低C.纬度位置 D 地形复杂()5.在新疆吐鲁番,你可以看见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晾房;而在浙江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上的什么特点A.东湿西干 B.北湿南干C.东温西湿 D.北热南湿6.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半湿润地区森林②华北平原湿润地区森林、草原③塔里盆地半干旱地区荒漠④内蒙古高原东部干旱地区草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
主备人:曾庆华
审核人:栾主任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学会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设计:
一、预学
(一)情境导入,四基训练
口算:5/6×5/41+1/6×5/41 5/8×5/17×4/5
76.5×99+76.5 13×13 17×17
(二)自主探究
王大爷养了很多的小兔子,其中黑兔48只,白兔的只数比黑兔的只数多1/8,白兔有多少只?
1、在题目里,1/8是相对于谁来说的(是把什么看作了单位1)
2、白兔的只数=()+()×1/8(数量关系)
3、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多少只?
4、黑兔和白兔这两个量谁多谁少?
5、你打算怎样列式求白兔的只数,能说说你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吗?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展示点评:
先在小组内交流,任务是导学单上的4个问题
1、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依次交流
2、小组内讨论每个分数都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数量关系是什么,相互说一说
3、小组内每个人先列分式算式,再列综合算式,由小组长点评小结
(二)由小组在班内展示,学生点评
提示:台上交流的小组交流时,其他小组要与台上小组做好互动,如果有同学说错了(及时指正)或不完整要做好补充。
预设:
有学生可能列式为:48—48×1/8
提示:交流的小组交流完毕后,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意见,对我们的交流感觉怎么样?请给我们组评价一下。
一小组上台汇报:
1、我们组认为,1/8是相对于黑兔的只数来说的,把黑兔的只数看作了单位1,数量关系是:白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黑兔的只数×1/8)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1/8,要求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多少只,就是求48
的1/8是多少,列式为
二小组:请问:什么?
师:二小组的同学真棒,第一认真倾听了别人的发言;二,爱动脑筋,会提问题。
请一小组的发言人回答二小组同学的问题。
一小组:48×1/8列式的依据是分数的乘法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我们组求白兔的只数列式为:48+48×1/8
三小组:请问为什么是48+,而不是减呢?
教师引导指点:我们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在这种类型的题中不仅要找准单位1、数量关系,还要判断这两个量谁多谁少。
(二)总结升华
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连乘应用题时,要认真读题,准确的找出“1”、看看题中的两个最谁多谁少、相关的数量关系。
三、评学:
(一)巩固反馈
1、学校的旗杆高9米,在夏天傍晚五点半时它的投影要比旗杆长2/3,傍晚五点半时旗杆的投影有多长?
题中的2/3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数量关系是什么,旗杆本身的高度和它的投影哪个量大?
2、图书角有科技书24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少1/4,故事书有多少本?
题中的2/3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数量关系是什么,科技书的本数和故事书的本数哪个量大些?
(二)拓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
在商店有件衣服,原价500元,第一天降价1/10后,第二天又涨价1/10,这件衣服在第二天的售价是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