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普通本科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培养方案(2017)

合集下载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文化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培养层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良好训练, 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等相关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1. 思想品德要求: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 业务要求:掌握日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的社会和文化;具有较好的日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较熟练地掌握第二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操作和上网;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3. 身心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学位、学分与学时1、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学位: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在“中等”(包括中等)以上,专业实习成绩在“中等”(包括中等)以上,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3、学分与学时:学分159.5 学时:2649四、相关和相近专业英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涉外文秘、旅游管理。

五、专业主干课程外语学科导论、基础日语、日语口语、日语听力、日语阅读、日语初级写作、日语语法概论、高级日语、翻译实践、日本文学史、日语语言学等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3)3、人才培养方案汇总表日语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日语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日语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日语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3)日语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执笔人:李婷负责人:朱先明。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日语专业(Japanese Majors)
专业代码:050207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具备一定的日语语言文学、多元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外贸等学科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日语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日语语言、文学和商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高水平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达到进行日常交流、商务翻译以及阅读科研文献的水平;
2.了解日本社会与文化、熟悉中日文化之异同,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

3.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开展工作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

5.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团队协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六、专业核心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汉翻译、日本概况、日本文学概论。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
八、毕业基本要求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
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日语专业
4
6
7。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9月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文学和法语五个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功皆备,具有扎实目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广博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

除基础语言技能类课程外,各专业开设的主要翻译、语言学、文学类课程有应用语言学、外译汉、汉译外、口译与同声传译、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在70年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外国语学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科-硕士研究生”两级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办学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专业人才。

同时,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学科。

学院积极做好英、俄、日、德、法语五个本科专业的特色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在校本科生(三)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1.师资队伍情况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讲师39人,助教1人。

聘请外籍语言类教师17人,外籍专家3人。

承担外语专业本科生课程讲授的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人数118391所占比例18.6%13.6%66.1% 1.7%生师比为11.7:12.教学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2017年学校拨付外国语学院教学经费105.5382万元,支出67.4371万元。

(四)学院教学任务2017年,学院共开设本科课程270门,699门次,35182学时(本院授课15860学时,外院授课19322学时)。

统计如下:序号课程类型2017春2017秋榆中校区医学校区合计榆中校区医学校区合计1门数1481222门次3583413专业基础课(院内)6912691262528467098 4公共基础课(院外)51845405724642611347560 5限选课(院内)9900990738122860 6限选课(院外)15664321998000 7任选课1782324210615383961934合计164341296149542498总计1773017452二、学院本科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成为甘肃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成为甘肃省重点(培育)学科。

外国语学院 - 吉林大学教务处

外国语学院 - 吉林大学教务处

外国语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外国语学院建于1993年,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外国语言文学系。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西班牙语言文学6个硕士点,1个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8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讲师27人,助教11人,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前列地位。

外国语学院倡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自1990年以来,共出版专著73部,辞书23部,教材47部,译著74部,论文850余篇,其中有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34项,全国高校指定教材及填补国家空白项目等成果。

学院每年聘请10余名外国文教专家任教,并特聘多名外语界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强化了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63人,硕士生343人,留学生11人,学院每年公派出国留学生30余人。

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面广,从优择业余地大,就职部门层次高,区域分布好。

在2005年本科毕业生中,免试推荐研究生的人数为1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7%,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为4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6%,就业1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出国深造的人数为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6%。

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或边贸口岸工作。

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因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能强,在人才市场上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外国语学院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外交家、企事业领导人。

外国语学院已成为国内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摇篮。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和健康个性相统一,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的英语专门人才。

吉林省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发展及就业现状分析

吉林省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发展及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日语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

吉林省日语教育事业在解放初期以吉林大学开设日语专业为开端逐步发展,随后各高校陆续增设日语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日语人才,大大加强了吉林省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是目前吉林省日语教育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有待进一步加以解决。

一、吉林省高校日语专业发展现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其高校数量曾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日语鼎盛时期共有42所高校开设了日语专业①,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日语人才。

继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之后,再加上日本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将钓鱼岛纳入日本领土等诸多问题,导致日语学习热潮迅速退却,陷入冰点。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由2008、2009年的一届6个、10个日语专业班缩减到目前的1个日语专业班,很多日语专业教师不得不调离本岗位,从事行政或教辅工作。

长春工业大学日语班也由2个缩减到1个,这一个班只有9名学生,长春理工大学的日语研究生也是面临每年1个学生的窘境,长春中医药大学已经取消了日语专业,长春师范大学也取消了日英复语专业两个班的招生。

截至2018年11月,吉林省共有19所地方院校开设日语专业一级学科,日语专业在校生人数4056人(其中本科学生3919人,专科137人),教师作者简介刘建男(1978- ),女,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长春,130032)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吉林省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现状调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75号),主持人:刘建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语母语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偏误问题研究”(2017B33),主持人:刘凤荣吉林省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发展及就业现状分析刘建男摘 要 以吉林省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学生2015-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基础,对9个就业去向利用Bartlett 球形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后,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归纳,提取出“机动就业”“稳定就业”“进学就业”和“盈利就业”四个大方向,并结合调研和访谈数据,分析吉林省地方典型性高校的日语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

XX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模板】

XX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模板】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2016年度)一、人才培养目标毫无疑问,日语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将掌握最基本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化的系统学习,将成长为能够应对各种与日相关事务的底蕴深厚、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日语人才。

他们中的一部分,将活跃在外事、日企或具有涉日业务的企业或机构,成为实用型人才。

另一部分将通过继续深造,从事教育、研究等领域,成为研究型人才。

即使毕业后从事与日语毫不相关的职业,四年的学习也将使其收受益终生,成为有用的国家储备人才。

二、培养能力(一)专业设置情况山东大学日语专业,不仅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在全国亦以良好的传统与学风著称。

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点的日语学科。

另外。

我们发挥师资优势,设置新设了翻译特色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校生规模截止 11月底,共有本科在校生人(三)课程设置情况1、培养方案学时与学分2、实验3、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课程、慕课等课程建设情况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都进行双语教学。

并将有特色优势的课程,陆续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

4、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说明:(四)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本专业鼓励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专业文化素养。

学而有余力者,鼓励其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创业。

三、培养条件(一)教学经费投入(二)教学设备历年外国语学院投入的与日语专业能够共享的教学设备如下:(三)教师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截至11月底,在职专任教师16人。

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如下:(1)职称结构(2)学历结构(3)学位结构(4)年龄结构2、人才队伍建设情况2012年至2016年期间引进3名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的海外博士。

3、教师获奖情况2012年至2016年期间共有13人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海外获奖1项,全国性奖项1项,省级奖项4项。

外国语大学新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

外国语大学新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

外国语大学新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对本科专业的设置、调整、管理工作,加强新专业建设,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校本科专业(专业方向)设置及调整,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章新办专业设置原则第三条新办专业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规划。

鉴于我校是外语类院校的属性,优先考虑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外语类专业。

第四条新办专业要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相对稳定、足够数量的人才需求,适量发展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涉外型非外语复合类专业。

第五条新办专业要跟踪世界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把握学科不断分支又不断综合的趋势,发展与构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的新专业,不断探索新领域的专业发展方向。

第六条新办专业要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办学条件,具备教育部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新建专业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第七条新办专业要符合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导向,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整体配置、充分利用,有利于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协调统发展。

第八条新办专业的增长应与学校整体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院系每年新增专业数一般不超过1个,学校每年新增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三章新办专业与专业方向申报程序第九条申请增设新办专业院系,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于每年5月30日前向教务处提交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包括:(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分备案专业和审批专业申请表);(二)新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院系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四)增设专业的建设方案;(五)其它有关办学条件等补充说明材料。

第十条申请增设专业方向的院系,应于每年5月30日前向教务处提交专业方向设置申请材料,包括:(一)XX外国语大学专业方向设置申请表;(二)增设专业方向论证报告。

外国语学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5月27日)

外国语学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5月27日)

某某学院普通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英语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与业务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及能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符合需要、服务地方、扎根基层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系统训练,具备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能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本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第一,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第二,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

第三,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第四,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终身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第五,了解我国及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状况,具有从基本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力。

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敏感性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能使用第二外语阅读同种语言类中等难度以上的书刊。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切实加强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确保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长江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意见》、《英语专业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日语专业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等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能力、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运用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所学知识的总结,是综合能力的检阅。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成立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吴文副组长:何远秀成员:蔡洪、符存、崔春福、杨波、李雷、蒋朝霞、刘懿娴、刘华、陈洪燕(秘书)三、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对象外国语学院2017届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所有学生。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为推进我院教育综合改革,改善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外国语学院针对英语和日语专业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采用教学设计和英汉翻译实践(译文)的方式;英语(非师范)和日语专业学生采取毕业论文撰写、翻译实践(译文)或者商务调查报告等形式。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1月20日修订)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英语专业(师范)2、专业代码:050201二、专业定位本科四年竭力抓好英语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坚持“夯实基础,拓宽知识,能力本位,提高素质”的原则,构建“注重知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发挥兴趣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3.5+0.5”国内国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努力将英语专业建设得更有特色、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的原则,在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英语学习基本策略,英语测试与评估基础知识,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可持续发展基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学技能,“入岗竞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在岗发展力强”的中小学英语师资,且能在外事、文化、新闻、外贸、旅游等行业从事翻译、导游、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四、人才质量规格1、具有优秀的政治思想品质、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10,000个英语词汇,能背诵40篇英文诗歌、散文及节选文章。

3、掌握较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能够进行一般性的笔译和口译。

4、具有较强的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能力。

在掌握外语学习理论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具备基础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较强的英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了解现代英语教学新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胜任基础英语各阶段的教学工作,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制作教学课件,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说明:
1.周学时边上的“*”表示本学期该课程为考试课,否则为考查课;
2.公共基础课分必修与选修,公共选修课学分可与专业选修课学分互换。

其中“汉语综合”、“中国文化概况”为学历留学生(含全英文授课)的必修课程,其中进入中文授课专业的学生还须修读“HSK培训”课程,非独立成班的学历留学生,可依据本人听课时间表,到国际学院汉语预科班跟班听课,其余课程按照各学院同年级同专业课程进行;同时规定,进入以中文授课专业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必须通过HSK水平考试4级,其中进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HSK水平考试5级,方可获得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

3.学生选读可不受模块限制;每门课选修人数达到15人以上开班授课。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外国语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俄文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韩国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开展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单位,相继获得英汉口译、日汉笔译、日汉口译、俄汉笔译、朝汉口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是我国400余所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朝鲜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81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0人、讲师27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9人,多数教师具有出国进修、留学或工作经历。

学院荟萃了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中日比较文学会副会长1人,吉林省外语学会理事长1人,日本国日本语教育学会海外评议员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

此外,数十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每年聘请1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前列地位。

学院倡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建院以来,出版著作98部,其中编著71部,专著27部,发表论文698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数十项,部分立项教材和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学院现有本科生1018人,硕士研究生375人,博士研究生22人。

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中屡获殊荣。

外国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外国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134
模块 B(交叉复合类人才课程):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之后,建议从新闻学、法学、经济 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选修课程,以利于获得副修学位。(建议选修的课程如:新闻学院 的传播学概论、媒介发展史、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电视概论、新闻 写作、新闻编辑学;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学、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 方法律思想史、人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社会学系的社会学概论,人类学概论,中国社 会思想史,社会调查方法;商学院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WTO 概论等。)
六、分流培养机制 (参见外院总体分流培养机制)
多元培养阶段的个性化模块课程组合及学分要求: 模块 A (专业学术类人才课程):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之后,再修读专业或跨专业(文史 哲类的)选修课程,同时修读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2-4 门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到本硕贯通。 模块 B(交叉复合类人才课程):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之后,建议从新闻学、法学、经济 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选修课程,以利于获得副修学位 模块 C(就业创业类人才课程):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跨专业 的相关课程。
外国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学院介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 1917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英文专修科,伴随着南京 大学的发展,她经历过不同时期,数易其名。五十年代初成立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93 年外国语言文学系扩建为外国语学院。在将近 90 年的漫长历史中,7000 多名学生在此学习过。
二、指导思想
英语专业既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传统文科,又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 切相关,有很强的应用性。本教学计划旨在继承和发扬英语系的传统教学特色,培养学生扎 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强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训练,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人的兴趣 和能力,注重中西贯通,增强研究意识,注重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良 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掌握第二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3、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及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美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高尚的审美能力,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初级听力、日语会话、日语阅读、日语翻译理论和实践、日本社会概况、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语法学、二外、日语高级视听、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语写作、日语词汇学、日语古典语法、日语报刊宣读、日语影视、经贸日语、旅游日语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本专业学制4年,总学分160分,总学时2598节,课程系统如下图:公共必修课(46学分)占总学分的29%专业必修课(82学分)占总学分的51% 日语专业课程系统(160学分) 专业方向限选课( 16学分) 占总学分的10 %任意选修课(16学分)占总学分的10% 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见表一)四、实践教学计划 (见表二)五、课外培养计划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我校本科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获取课外8学分,方准予毕业。

陕西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日语应用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能够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高级日语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应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科学素养以及合作、敬业精神。

2.知识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日本国情相关知识。

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3.能力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日语系成立于2000年,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2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

并常年聘请外籍专家2-3名。

日语系全体教师均有赴日研修、访学的经历。

67%和33%的教师分别在日本知名高校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日语专业历经19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向社会输送15届本科毕
业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三年的就业率平均为97.10%,为外国语学院之首,就业前景良好。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2017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补充方案【模板】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2017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补充方案【模板】

**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2017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补充方案一、考核方式(一)英语类专业考核申请转入英语类专业的学生需参加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占60%,面试占40%。

笔试结束后,按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1:1.5进入面试。

面试完成后,计算笔试与面试的总分。

对考核结果为同分的学生,进行新一轮面试。

1.笔试笔试综合考查学生英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参照大学英语考试的题型(不包含听力),检测学生词汇运用、语篇知识、翻译及写作能力。

命题由两名高级职称教师共同完成,并另由两人负责审核。

命题人及审核人由学院纪检监察委员在考前1天随机抽取。

被抽中教师需按时就位,封闭完成出卷工作。

考试组织:由教学院长领导,英语系主任负责,教务秘书担任考务,确定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监考,按标准设立考场,每考场配备2名监考教师。

试卷批阅由随机抽取的3名教师密封进行,与命题教师不重复。

拆封及登分工作由教务秘书在院长、系主任见证下完成。

2.面试面试专家由5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命题教师1人(高级职称),均由学院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随机抽取,面试前1小时通知到本人。

面试内容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即兴会话及阐述观点等,考查英语语音语调的准确性、理解英语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面试学生逐个口头进行,面试专家根据拟定的评分标准按百分制打分,不出现小数。

取专家的平均分为最终面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

(二)日语专业考核对申请转入日语专业的学生实行面试,主要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特长,及专业适应能力。

1.面试专家,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担任;面试前一小时,由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随机抽三名符合条件教师组成面试小组。

2.面试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包含日语基础知识、日本国家概况、日本社会文化、个人转入日语专业后的未来规划。

面试教师根据学生现场回答情况分别打分,三人的平均成绩即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对考核结果为同分的学生,进行新一轮面试。

二、录取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分数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racteristics
Career
00103110 0631
13 职业 Development 发展与就 and 业指导 Employment
101

Guidance
Introduction to
14 毛泽 Mao Zedong
东思想和 Thought and
00103110 0122
中国特色 Theoretical 社会主义 System of 理论体系 Socialism with
202
概论(实 Chinese
践) Characteristics(
Field Study)
00103110 0381
15 大学 英语三级
College English(Band 3)
4
0
4√
00103110 16 大学 College
4 0 4√
48 32 32
48 32 16 16 32 32 32 16
9 体育4
识教
Physical Education(4 )
教 育 课
育 必 修
00103110 1291
10 计算 Fundamentals
机文化基 of Computer

Culture
程课 程 00103110 1681
11 形势 Situation and 与政策 Policies (实践) (Practice)
2
0
2

05023111 37 日语 Japanese 5062 泛读 Reading
202

应修学分
52
11 11 04 44
专05023110 38 日语 Composition 1 2 0 2

64
64
64
64
32 32 32 32 32
32
32 2 2 4
160 160 32 32 32 160 32 160 32 32
8
1 1
48
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6 22
应修学分
42
11 03
48
1
05023110 28 基础 1791 日语1
Basic Japanese 1
10 0 10 √
05023110 29 基础 0152 日语2
Basic Japanese 2
10 0 10

05023111 30 日语 4261 视听1
64
16
√ 32
64 64
否 是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否 是 考试 体育学院 否 是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否 是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否 是 考试 体育学院


考试
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考试
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否 是 考试 体育学院
否 是 考试 体育学院


考试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 院

6 形势与 Situation and 政策(理 Policies 论) (Theoretical)
1 0 1 √√
00103110 2181
7 军事
Military Affairs 1 0 1

00103110 0993
8 体育3
Physical Education(3 )
101

通 00103110 通 识 1024

History of
20Biblioteka 2√China
Moral
00103110 0621
4 思想道 Education and 德修养与 Basic 法律基础 Knowledge of
3
0
3

Law
00103110 0932
5 体育2
Physical Education(2 )
101

00103110 1671
1 1 2 √√ √√
00103110 1501
26 大学 Technology of 计算机应 Computer 用技术 Application
1
1
2 √√
√√
00103110 1561
27 现代 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 1 2 √√ √√
应修学分
36
Japanese Audio-visualⅠ
2
0
2

05023111 31 日语 Japanese 4651 会话1 Speaking
202 √
专03013110 32 日语 专业2252 视听2
Japanese Audio-visualⅡ
2
0
2

业基05023110 33 基础 教础0093 日语3
101

1 1 2 √√ √√
0 1 1 √√ √√
Introduction to
12 毛泽 Mao Zedong
东思想和 Thought and
00103110 中国特色 Theoretical 1691 社会主义 System of
404

理论体系 Socialism with
概论 Chinese
Basic Japanese 3
10 0 10

育课05023111 34 日语 Japanese
课 程 5041
泛读
Reading
202


05023110 35 基础 0024 日语4
Basic Japanese 4
10 0 10

05023111 36 日语 4183 视听3
Japanese Audio-visualⅢ
20 通用 General
学术英语 Academic
2级
Purposes(Ban
4
0
4

d 2)
00103110 21 图像 Image 1301 处理 Processing
1 1 2 √√ √√
00103110 22 动画 Animation 1311 设计 Design
1 1 2 √√ √√
00103110 1321

考试
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是 是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否 是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否 否 考试 否 否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分级修读
0491
英语一级
English(Band 1)
English for
00103110 0541
17 通用 General
开课院系
备注
00103110 0601
1 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0
3√
00103110 0881
2 体育1
Physical Education(1 )
0 0 1√
Outline of
00103110 0131
3 中国近 Modern and
现代史纲 Contemporary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448,总学分数为160,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5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
日语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结构的设计力争符合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课程体系结构 (1)必修课 传授本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课程。具体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包括:政治、德育课系列、体育、计算机应用操作等。 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泛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日语语法、日汉互译等。 (2)专业方向课程 旨在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课程包括:日本报刊文选、日语口译、商务日语、日本概况、日语初级听说等。 (3)专业拓展课程 体现发展与完善本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要求。课程包括:日本文化、日本文学、日语古典语法、日语高级阅读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影视鉴赏、第三外语等。 2.实践教育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以工作实践为主要形式。 (1)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教育 《基础日语》、《综合日语》等课程中贯穿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教育环节,具体形式包括会话、口译、笔译、演讲等多种形式 。 (2)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育 在综合应用能力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日语口译》《日语翻译》《日语写作》等课程进一步加强专项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 应用能力。 (3)专业实习 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灵活运用所学的日语语言知识及技能,检验并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国际化办学情况及规划 本专业注重国际化办学,与日本多所大学保持校际合作办学关系,学生可在二年级至四年级阶段申请各类项目获得赴日留学的机会。 (1)短期赴日留学项目 通过半年至一年的短期留学,在日本高校进一步学习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可选修各类专业文化课程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2)双学位留学项目 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可以申请赴日本高校留学的双学位留学项目。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本科 普通本科生 外国语学院 日语专业 培养方案 (2017)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目标:本校日语专业为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专业。根据本专业学科特点及教学规律,同时考虑社会的需求情况设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如下: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及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 需要日语人才的各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并且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或复合型日语专门人才,能 为上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服务。 人才规格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接受日语应用基本技能训练,具备运用日语语言的基本能力。日语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的人 才规格素质要求包含下列内容: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熟悉了解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在学习中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 会的总方针,认真学习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2.具有扎实的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读、听、说、写、译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语言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较强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必须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 3.了解日本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学、文化等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科研、教 学、管理等工作的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英语或其他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或翻译一般性内容的难度适中的文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加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修读第二专业。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选修第三外语(朝鲜语或德语、法语等),能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进行简单 的口头交流,争做复合型人才。 5.了解我国国情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 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