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的MR表现

合集下载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低场MRI诊断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低场MRI诊断
等 或稍 高信 号 , 界较 清晰 , 号 多 均 匀 , 边 信 多数 病 灶 周 围轻 一 中度 水 肿 , 强 扫 描 肿 块 明 显 均 匀 团 块 样 强 化 , 界 光 滑 或 轻 增 边 分 叶状 , 分 病 灶 见 缺 口征 象 , 死 囊 变 少 见 。 结 论 部 坏
前 作 出正确 诊 断是 可 能 的 。
些 中枢神 经 系统病 变 的影 像 学 表 现 有 类 似 和 重叠 , 导 致 本病误 诊率 很高 , 笔者 搜 集 我 院 20 02年 6月 2 0 07
年 1 0月经 手术 病理确 诊 的 1 例 IML患者 , 1 P 回顾 性 分 析其 MR 表现 及 特 点 , 结 其 规 律 , 提 高 对 本 病 的 I 总 以
级 , 恶 性 肿 块 9 .5 ( 8 16 血 管 数 多 在 Adr 而 2 4 % 9 /0 ) l Ⅱ e
块 的血流 信号 、 流速 度 以及 阻力 指 数 等 血 流 动 力学 血
参数 存在 大量 相互 交错 与重 叠 现 象 , 腺 肿 块 的诊 断 乳
和鉴 别诊 断仍 然依 赖 于二维 高频 灰 阶超声 的声 像 图特
颅 内淋 巴瘤 的 M I 现 有 一 定特 征 性 , R表 通过 认 共 的 影像 分 析 , 术 在
【 关键词】 脑肿瘤 ; 巴瘤 ; 淋 核磁共 振成像 【 中图分类号】 R73 1 3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0 —5 120 )607 2 0400 (080—780
1 1 一般资 料 : 组 1 例 中 , 6 , 5 , . 本 1 男 例 女 例 年龄 1 — 8
7 岁, 8 平均 5 8岁 。临 床表 现 包括 头 痛 、 晕 、 心 、 头 恶 呕

mr诊断报告

mr诊断报告

mr诊断报告
尊敬的医生:
这是关于患者 Mr 的诊断报告。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
我们得出以下诊断和治疗建议。

首先,患者Mr 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伴随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根据患者描述和体格检查,我们怀疑患者可能患有偏头痛。

此外,患者还存在睡眠不好、情绪波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其次,我们为患者安排了头部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诊断明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血液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轻度贫血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最后,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我们给出了以下诊断和治疗建议:
1. 偏头痛,建议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
同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明确病变性质,并及时就医治疗。

3. 轻度贫血,建议患者增加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同时可考虑口服
铁剂治疗。

4. 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建议患者进行神经内科专科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
定治疗方案。

总之,患者 Mr 存在多种健康问题,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我们将密切关注患
者的病情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谢谢!
医生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频 率 选 择 肪 抑 制 技 术 , 行 横 断 面 成 像 T 0 0 , R 7 0 ms
T 0 , 层 厚 5 m, 层 间 距 1 mm, 视 野 ( O E 8 ms m . 5 F V)
2c 4 mX2 c 4 m,矩 阵 18 18 2 × 2。
率较 高 。一 种 多见于儿 童及青 少年 的幕下 系统 ,以小
也 可不 强化 ,囊腔 不 强化 。② 囊 实性 : 是肿 瘤最 常 见
的 类 型 【 囊 变 的 部 分 其 内 可 见 钙 化 及 出血 , 增 强 部 5 ] , 分 实 性 部 分 多 有 明 显 强 化 , 囊 变 部 分 不 强 化 。③ 实 性
肿 块 型:肿块 密 度 多 不 均 匀 ,信 号 较 混 杂 ,钙 化 及
中 国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C ieeJun l f dclma ig hn s ra o Me iaI gn o
・7 2 5・
放 射 诊 断 学 Di n scR doo y a ot ailg g i
1 ms ] 0 ms 层 厚 5 m, 间 距 1mm, 野 (O 3 ,f 2 0 。 0 I 2 m 层 . 5 视 F V)
蛋 白 ( y ) 阳性 ,Ki 7阳性 指 数 为 1 ~ 3 。 Sn - 6 % %
2c 4mX2 c 4 m, 矩 阵 2 6 2。 增 强 扫 描 采 用 T 5 X1 9 1
F AI L R序 列 ,对 比剂 为 钆 喷 替 酸 葡 甲 胺 ( . P , GdDT A) 注 射 液 剂 量 为 01 mo k , 行 横 断 面 、矢 状 和 冠 状 面 . m lg / 成像 。 MI 增 强 扫 描 前 行 D I S 检 查 ,D 、S I u W 、 WI WI W 采 用 单 次 白 旋 回 波 . 波 平 面 ( E E I 序 列 , 加 回 S .P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
要点: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属于脑血管畸形。 之所以名字中带「瘤」,仅因为其形态像瘤而已。
同样地,其「海绵状」也是依据形态起名,因其「剖面呈海 绵状或蜂窝状」。
概述
提到畸形血管团,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静脉畸形(AVM) ,那么,海绵状血管瘤与 AVM 的畸形血管团是类似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看下两者的本质区别: 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
而且,约 19% 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 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
下面用一个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图片加深印象。
图 1 A:水平位 CT 骨窗像显示左侧额骨内弥漫的溶骨性病 变,伴骨小梁增厚;水平位(B)和失状位(C)T1WI 显示 T1 像等信号的骨质病变,失状位增强的 T1WI(D)显示病灶 强化。
诊断要点
脑外病灶:以海绵窦区的海绵状血管瘤为例,在 MR I 表现为 T2WI 呈极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非常显 著,ADC 值明显升高,DWI 接近等信号,MRS 检查 无 NAA 峰、Cr 峰和 Cho 峰,可以作出定性诊断。
对于小型 (<1 cm) 以及非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磁 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检出率更高。
脑内圆形/椭圆形病灶、有混杂密度(代表不同程度的出血, 重复一遍:出血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最重要的特征)、MRI 的 T2 像有含铁血色素沉积。
图 4 为一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对照该图更能加深对上述 文字的理解。
治疗方案
1. 原则 牢记: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也是
唯一有效的方法。除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外(当病灶切除困 难时),不主张对其他部位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放疗。 2.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病灶反复小量出血、癫痫和重要功能区的占位效应,是海绵 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的主要考虑因素,即: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ADC值甚高,约 为脑实质ADC值 的3倍,提示为液 化坏死。
T1WI C+
ADC map
肿瘤坏死区ADC值(2.04X10-3mm2/s)甚高,约为脑实质ADC值 的3倍,提示为液化坏死。
胶 质 母 细 胞 瘤(例1)
ADC值与脑实质 和肿瘤实质者相 仿,提示有较大 量瘤细胞浸润, 符合胶母细胞瘤。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Canavan病
氨基酸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等)
渗压性髓质溶解症
D W I 高 信 号(低ADC值) 病 灶
高细胞密度和/或小细胞外间隙 淋巴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高粘度 脓肿(0.3-0.9 X10-3mm2/s) 表皮样囊肿等
脑肿瘤的DWI和DTI
脑肿瘤不同成分的 DWI和ADC值
D W I 的 “T 2 透 过 效 应”
在某些情况下,消除DWI的残余T2效应对 脑部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重建指数图像(假DWI或T2纠正过的DWI) 或ADC图均可消除DWI的残余T2效应。
这些方法对检出DWI因受残余T2效应的掩
盖所造成的弥散受限的假象(即消除弥散受
限的假阳性)是非常有用的。
较大量瘤细胞浸润?
环状增强时,是胶质母细胞瘤,还 是脑脓肿。 是蛛网膜囊肿,还是表皮样囊肿(胆 脂瘤)。
是良性,还是恶性胶质瘤
DWI和DTI对脑肿瘤诊断的作用(结合常规MRI)
瘤周水肿肿瘤细胞浸润情况。 对某些肿瘤的诊断提供有用信 息,如PNET、淋巴瘤和转移 瘤等。
DWI和DTI对脑肿瘤诊断的作用(结合常规MRI)
VR(容积比):表达弥散椭圆容积与弥散圆容积 之间的关系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这些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们对各向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正常脑MRI——正常脑组织在MRI像上,灰⽩质界限清楚,在T1WI上⽩质信号⾼于灰质,在T2WI上灰质信号⾼于⽩质,各脑叶,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形态⾃然,⽆变形及增⼤或缩⼩,各中线结构居中。

脑⾎管疾病——脑梗死MRI平扫缺⾎性脑梗死表现为⽚状或扇形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出⾎性梗死则表现为病变区内含合并短T1信号,增强扫描梗死早期可见病变区内动脉强化影象,亚急性期则出现脑回样强化,陈旧性梗死⼀般⽆强化,腔隙性梗死则表现为⼩斑点样长T1长T2信号,⼀般⽆需要做增强扫描。

病例1:缺⾎性梗死脑梗死的部位,形态,平扫信号特点及增强扫描所见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积梗死合并脑⽔肿或脑肿胀时可产⽣显著的占位效应,甚⾄可以引起中线移位,不可误认为脑肿瘤。

病例2:出⾎性脑梗死出⾎性梗死是在缺⾎性梗死基础上因在灌注发⽣的梗死区内出⾎,因此,其主要MRI表现为在⽚状长T1长T2信号中出现出⾎信号,其内的出⾎信号在急性出⾎⼀般为短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出⾎为短T1长T2信号。

病例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为深部脑组织的⼩⾯积梗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脑及脑室旁⽩质区。

应写清病灶的部位,⼤⼩,数⽬,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脑⾎管周围腔隙相鉴别。

颅内出⾎颅内出⾎在MRI检查中除具有CT的⼀般形态学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出⾎信号的不同,在出⾎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现⾼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或中⼼呈现低信号,周边⾼信号,T2WI呈现低或极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表现为周边⾼信号,中⼼低信号;慢性期T1WI和T2WI均为⾼信号,T2WI⾼信号周围可见含铁⾎黄素沉积的⿊边;残腔期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极低信号。

脑出⾎周围⽔肿呈现长T1长T2信号,有⼀点需要说明,在疾病分类上⼤多数作者将硬膜下,硬膜外及蛛⽹膜下腔出⾎分在脑外伤中,本书之所以将这些疾病归⼊颅内出⾎⼀并讨论,主要考虑到各种颅内出⾎在MRI信号演变⽅⾯有共同规律。

颅内肿瘤的MR诊断

颅内肿瘤的MR诊断
出血、坏死、囊变,偶可形成大囊 可由于细胞脱落或手术种植转移。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为室管膜瘤最常见部位,起于第四脑 室顶或底部,周围或一侧有脑脊液围绕又称残 留脑脊液袋。肿瘤可沿脑脊液间隙阻力最小的 方向扩展。当肿瘤较大时,可完全充填第四脑 室,形成与第四脑室相似的形态。当肿瘤长到 相当大时可以经外侧隐窝扩展到桥小脑池或向 下进入小脑延期池,形如“洛酷状”
星形细胞瘤
神经上皮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20%,神经上皮性肿瘤的40% 男女比例约为2:1 多见于年青人,也见于儿童和中年人,65岁
以上发病罕见 以幕上多见,约占80% 肿瘤可以单发或多发
星形细胞瘤
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Ⅰ-Ⅱ级)
好发于额叶,其次为颞叶、顶叶、小脑、脑干,好 可见于丘脑和胼胝体
室管膜瘤
侧脑室内室管膜瘤,常起源于盂氏孔附近,可伴 有单侧或双侧的脑积水。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者 少见,脑积水征象也出现较晚。第三脑室内室管 膜瘤则好发于第三脑室偏后部,当肿瘤较大时, 与丘脑分界不清可引起四叠体池移位变形,也可 压迫阻塞中脑导水管引起阻塞性脑积水。
大脑半球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较少见。一般位于脑 室附近,有时可突入脑室内。
可发生在小脑半球 边界多不清楚,偶因有假包膜而边界清楚 肿瘤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
example
小脑髓母细胞瘤
example
example
男性.7岁。主诉: 双眼视物不清3月。 体征:颈抵 抗.双眼底水肿, 并有出血,小脑 征(+)。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example
脑膜瘤(meningioma)
颅内肿瘤的MR 诊断
The diagnosis of MRI in Intracalvarium tumors

颅脑MR病例解析T1WI颅内高信号的鉴别诊断

颅脑MR病例解析T1WI颅内高信号的鉴别诊断
Primary Diffuse Meningeal Melanomatosis
这是颅内黑色素瘤的进展形式。极其少见,普通人群 发病率仅百万分之五;成人发病率高于儿童。表现为 癫痫、颅高压、颅神经损害。
柔脑膜最常受侵,也可累及硬脑膜、脊膜。 病变T1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病变范围在增强扫描显
示更清,更易评价。病变的广泛程度远甚于转移性黑 色素瘤。但必须考虑到有无隐匿的颅外原发黑色素瘤。 还须与血肿、伯克氏肉瘤病、感染性脑膜炎,脑膜癌 病鉴别。
转移性黑色素瘤 Metastatic Melanoma
近4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颅内转移。 与正常组织信号相比,黑素沉着的黑色素瘤特征性的
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高信号也可能由病灶内出血所致。 无色素的转移性黑色素瘤倾向于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
号(与正常组织相比)。
原发性弥漫性脑膜黑色素病
神经皮肤黑变病 neurocutaneous melanosis
是少见的神经和皮肤病变,多特发,无家族遗传 多发的先天性皮肤色素斑,没有恶变倾向。硬脑膜增生和增厚,
脑膜病变可演变成黑色素瘤。 CT和MRI增强可见脑膜强化。如有肿瘤样病变,MRI表现为T1WI
高信号,T2WI低信号。 部分病人没有脑膜表现,表现为脑内的黑色素积聚,使T1和T2值
脑室内血肿 动脉内血栓 静脉内血栓 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伴出血
黑色素
含黑色素的病变T1WI呈高信号,是由于稳 定自由基的顺磁效应,例如半醌、金属清 除效应,黑色素与鳌合金属离子结合,形 成金属黑色素 。
金属黑色素的T1信号强度随着铁离子浓度 的增加而增加。
男,39岁,枕大孔-C2黑色素瘤术后17月。
高铁血红蛋白T1WI值的缩短是由于顺磁的偶极-偶极相 互作用。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是指恶性淋巴瘤发生于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占颅内恶性肿瘤的5%以下。

本病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DLBCL)为主。

CT表现: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呈单发或多发灰质-白质
交界带区域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强化病灶,边界不清。

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以及占位效应伴有不同程度水肿或脑积水。

增强扫描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甚至强化不明显。

MR表现:磁共振技术更具有优势,其表现形式包括T1WI的
等或低信号、T2WI的高信号和FLAIR序列的水肿区域,均可见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的强化呈现不规则的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灰质-白质交界带内弥漫性强化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部分病例MR显示颅骨骨髓、脑膜和颅咽管受累。

病理学基础: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细胞数量多,有异型细胞,有数目不等的小结构或核裂变体,出现明显的核胞比。

免疫组化检验常出现CD20、CD10和BCL-
6的阳性表达。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起源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脉络丛和免疫细胞等有关。

治疗通常采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化疗是主要方法。

目前,生物制剂治疗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常见颅内肿瘤CT,MRI诊断特点

常见颅内肿瘤CT,MRI诊断特点

&颅内肿瘤为常见病,约占神经系统疾病的1/4。

按来源分:原发性肿瘤:源于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

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按部位分:幕下肿瘤:常见于婴儿及儿童。

幕上肿瘤:常见于成人。

&肿瘤定位征:①颅壁局限性变化;②蝶鞍变化;③岩骨及内耳道变化;④钙斑; ⑤松果体钙斑移位。

&星形细胞瘤[临床表现] 以20-40岁多见,其临床症状、体征随肿瘤分级和部位不同而异。

常见有颅内压增高和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影像学表现] X线:可正常或仅有颅压增高或钙化。

2. CT:⑴Ⅰ、Ⅱ级星形细胞瘤:①平扫:颅内均匀低密度病灶,CT值18~24 HU多数与脑质分界不清,占位表现及脑水肿可不明显。

②增强:Ⅰ级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Ⅱ级可表现为连续或断续的环形强化。

(2)Ⅲ-Ⅳ级星形细胞瘤①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可有点状钙化和肿瘤内出血,与脑质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占位表现及周围水肿均较显著。

②增强:因肿瘤血管形成不良,造影剂易发生血管外溢,故有明显强化。

形态与厚度不一,在环壁上有时出现一强化的肿瘤结节,是星形细胞瘤的特征。

有时可呈边界不清或清楚的弥漫性或结节性强化诊断要点:①癫痫、脑损伤的定位征象,高颅压表现②Ⅰ、Ⅱ级星形细胞瘤CT以低密度为主,坏死囊变少,占位征象轻,强化少。

③Ⅲ、Ⅳ级级星形细胞瘤CT以混杂密度为主,呈花环状,坏死囊变多,占位征象重,均有强化④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中有瘤,瘤中有囊,实质部分强化明显,易出现阻塞性脑积水。

⑤MRI示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少突胶质细胞瘤1.CT表现:①多为混杂密度肿块,边缘不清楚;囊变区呈低密度。

②瘤内有钙化(70%),呈条状、斑点状或大而不规则,其中弯曲条带状钙化有特征性。

③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④增强示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不强化;不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皮质低密度,类似脑梗死灶。

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

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

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强扫描、DTI、FA图(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以及ADC图(表现弥散系数图),计算FA以及ADC水平。

结果:(1)胶质瘤患者和正常脑实质相比较而言,肿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肿瘤周围水肿表现为弱信号;脑膜瘤患者脑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FA信号同样表现为等信号;淋巴瘤ADC表现为弱信号,FA表现为弱信号;神经鞘瘤ADC表现为强信号;(2)神经鞘瘤患者ADC值较高,脑膜瘤患者中FA值较高,淋巴瘤患者的ADC以及FA值和其他患者相比较低。

结论:肿瘤类型不同的FA值以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DTI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可对脑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破坏变化等情况进行更好的观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MR弥散张量成像;颅内肿瘤;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044-02Application of 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intracranial tumorsChen Huili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Hospital,Huizhou,Guangdong 516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intracranial tumors.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admitted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MRI plainscan,enhanced scan,DTI,FA map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nisotropy index) and ADC map (representing diffusion coefficient map), FA and ADC level were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normal brain parenchyma, glioma patients showed isointense signals and edema around tumor showed weak signals. The solid manifestation of brain tumor in meningioma patients is isointense, and the FA signal is also isointense. Lymphoma ADC showed weak signal and FA showed weak signal. The ADC of schwannoma showed strong signal.(2) ADC value is higher in neurilemmoma patients, FA value is higher in meningioma patients, ADC value and FA value in lymphoma patients are lower than other patients.Conclusion The FA value and ADC value of different tumor typ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TI can better observe the changes of white matter fiber bundle compression and destruc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RI,and provide basis for surgical treatment.【Key words】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Intracranial Tumors;Application EffectDTI(MR弥散张量成像)属于一种MRI技术,对水分子扩散方向特征进行描述,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能够对脑白质纤维的走行进行呈现,可经过相关数值对患者肿瘤特征予以了解。

颅骨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骨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其他非血管成分。现认为是错构瘤,即衬 有内皮的血管异常增生 ❖ 好发于青少年,额颞骨多见,起源于板障
冠状位示意图:边 缘锐利的膨胀性骨 病变,由于板障内 骨小梁增厚,使病 变呈蜂窝状
1.膨胀性骨损坏,边 缘锐利
2.可伴有薄的硬化边 3.呈蜂窝状或日光征
1.膨胀性骨损坏,边 缘锐利,1/3伴有薄的 硬化边 2.完整内外板,外板 通常较内板膨胀 3.呈“辐射状”, “网格状”或“网 状”,板障内骨小梁 增粗 4.可能呈“泡状”及 “蜂窝状” 5.CECT:强化
3.T1 C+ MR信号特征取决于缓慢静脉血流量及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的比例
先天性包涵囊肿
❖ 同义词:颅骨表皮样/皮样囊肿;外胚层包涵 囊肿
❖ 定义:由被隔离的外胚层成分形成的团块 ❖ 典型影像学表现:透光的颅骨病变,有外板
的明显侵蚀及硬化缘 ❖ 好发于青少年,表皮样囊肿:易累及颞骨和
枕骨鳞部。皮样囊肿:更常见于前部和中线
颅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与鉴别诊断
正常变异及发育畸形
❖ 蛛网膜颗粒压迹 ❖ 颅骨膜【血】窦 ❖ 闭锁性顶部脑膨出 ❖ 脑膨出
蛛网膜颗粒示意图
增强CT显示蛛网膜颗粒(3 个)形成横窦内CSF密度充 盈缺损
平片侧位:枕部蛛网膜颗粒
T1WI T2WI
颅骨膜血窦
定义:硬膜静脉窦与颅外静脉系统 之间的正常联通 影像表现
轴位CT平扫示右侧颞骨较大范围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 冠状位T1增强MR示右侧眶壁明显强化破坏性肿块,注意肿块延伸入右侧颧骨 上间隙
轴位T1增强MR示增强的位于侧脑室的脉络丛肿块。注意基底节区花斑 样增强(血管周围侵润) 轴位T2WI示小脑白质自身免疫性脱髓鞘高信号
MR矢状位T1WI示垂体漏斗增粗垂体后叶亮点消失 矢状位T1增强检查示垂体柄明显强化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

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
肿瘤的组织成分特殊,信号特殊; 1. T1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脂肪瘤,胶样 囊肿,出血性肿瘤,黑色素瘤脑转移等。 2. T2等信号,如脑膜瘤,淋巴瘤,成人髓 母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结肠癌或前 列腺癌脑转移等。
肪 或蛋白质-表现混杂信号。
囊变或坏死,T 1低信号中有更低信号区 ,T2高信号中有更高信号区;
是生殖细胞瘤。 3 其他: 4 囊肿:如皮样囊肿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松果体区:肿瘤膨胀性生长,浸润周围组 织,钙化,沿脑脊液种植转移,属2-3级肿 瘤,对放疗极敏感。
鞍上区或基底节区: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MR表现: 1 .肿瘤T1、T2等信号 2 .瘤内钙化:点状稍高或低信号 3 .显著强化:结节状,团块状 4 .种植转移:椎管内结节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转移性脑肿瘤
metastatic tumor of brain
脑转移瘤占脑肿瘤的20%。肺癌是最常见 的原发瘤;
脑转移瘤多多见中老年人。大脑半球灰质 、灰白质交界处为好发部位。瘤灶一般为 多发,单发少见。
亚急性血肿;(稍高信号:脂肪、蛋白 质)
T1低信号:炎症、水肿、囊变、囊肿、 骨、钙化、含铁血黄素
T2低信号:骨、钙化、含铁血黄素、急 性出血
脑肿瘤的定位
脑外肿瘤特点: 宽基底,紧贴颅壁或硬脑膜;邻近颅骨增
生或破坏; 脑质受压内移; 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
肿瘤的信号特点
肿瘤的基本信号:T1低信号,T2高信号, 如大多数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meningioma
脑膜瘤meningioma

颅脑肿瘤的CT和MRI诊断(2)

颅脑肿瘤的CT和MRI诊断(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绝大多数脑膜瘤出现明显强 常为相对均匀强化。 化,常为相对均匀强化。60% 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 可显示肿瘤相邻脑膜强化,多 呈细、 呈细、短而规则的条状高信号 强化影,称为脑膜尾征。 强化影,称为脑膜尾征。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组织学分类 原发性和继发性 年龄分布 成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脑膜 瘤、垂体瘤、神经鞘瘤 儿童: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等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部位分布
大脑半球:胶质瘤、脑膜瘤 鞍区及鞍上区:垂体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 小脑及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脉络从乳头状瘤 脑干:胶质瘤 脑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 脑池:听神经瘤、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
小脑天幕脑膜瘤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鞍旁脑膜瘤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左 顶 叶 星 形
星形细胞瘤左顶叶占位.
细 胞 瘤
1 级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左额叶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左侧额叶低级星形细胞瘤.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间 变 型 星 形 细 胞 瘤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颅脑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颅脑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星形细胞瘤(15-year-old male)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多中心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多中心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29-year-old female)
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常可同时累及一个或两个脑叶; 其CT、MR表现有时与脑梗死表现相似。鉴 别要点为脑梗死的低密度影均位于脑动脉 分布区内,一般不会跨跃颈内动脉系统和 椎基底动脉系统分布区;
少枝胶质瘤CT表现
CT平扫多表现为混合密度影,边缘常不甚 清楚。钙化灶多为弯曲条带状、管状或斑 块状。肿瘤内部低密度影为囊变区。当瘤 内有出血时则在CT图 像上为稍高密度影。 肿瘤的实性部分多为等密度影。静脉注入 造影剂后,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到中度不规 则增强,边缘尚清楚。
少枝胶质瘤MR表现
MR平扫时,少枝胶质瘤多表现为信号不均 匀、形态不规整的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影。 由于钙化灶的存在,因此少枝胶质瘤与星 形细胞瘤相比,其内部更不均匀。肿瘤边 缘一般尚清楚,常常伴有轻到中度的瘤旁 水肿。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可见肿瘤实质部 分有轻到中度不规则条块状或不完整花环 样增强影。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髓母细胞瘤MR表现
中线部位(第四脑室和小脑蚓部)髓母细 胞瘤的MR影像表现多为圆形实性肿块,边 缘清楚。肿瘤内小囊变、坏死区较常见。 MR T1加权像上肿瘤多为稍低信号强度影, 边缘清楚,肿瘤内可见低信号囊变、坏死 灶;T2加权像肿瘤为稍高信号影或高信号 影。肿瘤位于第四脑室时,肿瘤侧边多可 见残存脑脊液信号影。
星形细胞瘤MR表现

颅脑磁共振成像(MRI) (2)

颅脑磁共振成像(MRI)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横轴位T1加权图像(新生儿1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横轴位T2加权图像(新生儿1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横轴位抑水序列图像(新生儿1天)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矢状位T1加权图像(1岁)
1
2
3
4
5
6
7
8
9
10
段) 1,超急性期( < 24小时),血肿内含HBO2,可分 为三个阶段; 2,急性期(2-7天),血肿内DHB演变为MHB,红细 胞开始溶解,可分为三个阶段;
63
脑出血MR表现
3,亚急性期(8-30天),MHB由血肿外周向中心扩
延,可分为两个阶段; 4,慢性期(1-2月末),血肿为MHB组成,周边已形 成含铁血黄素环; 5,残腔期(3个月-数年),血肿从囊变至形成含铁 血黄素包绕的残腔,分三个阶段


髓鞘形成早期:脑组织T1中等信号,T2高信号变化不大
髓鞘形成各部位不一致,但有一定规律,上--下,后--前
,中--外,感觉--运动

18-20个月后MR信号接近成人,脑灰、白质界限清,侧脑 室三角后外侧髓鞘化较迟
1
2
3
4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脑膜瘤
概述
MENINGIOMA
占颅内肿瘤的15%~20%左右 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膜相连 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倍 肿瘤大多数居脑实质外 好发部位:依次是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
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颅内压增高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ilocytic astrocytoma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CT表现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脑内低密度病灶,类似 水肿 肿瘤边界多清楚 90% 瘤周不出现水肿, 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 增强扫描常无明显强化, 少数表现为囊壁和囊内 间隔的轻微强化
Pituicytoma)
.8 .9 .10 下丘脑神经错构瘤 Hypothalamic 鼻神经胶质异位 Nasal glial 浆细胞肉芽肿 Plasma cell neuronal hamartoma heterotopia granul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4 癌 Carcin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脑(脊)膜肿瘤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鞍区肿瘤 局部肿瘤的扩延 转移性肿瘤 未分类肿瘤 原发肿瘤: 肺癌、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癌、髓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星形细胞瘤约占胶质 瘤的40%-75%,占颅内肿瘤的13-26%,是颅内 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
男性多于女性,约占60%
发病高峰年龄31-40岁
发病部位:成人多见于幕上,以额颞叶为多,可 沿胼胝体侵及对侧;儿童多见于幕下
星形细胞肿瘤
颅内肿瘤的MR表现
颅内肿瘤的诊断要点
定位:轴内、轴外 定性:边缘、信号特点、邻近结构 定量:单发、多发
肿瘤的定位
轴内肿瘤:发生在脑实质内的肿瘤 征象:白质膨胀
灰、白质界限模糊 相邻蛛网膜下腔变窄
常见轴内肿瘤
* 发生在大脑半球: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突 胶质细胞瘤)、淋巴瘤、转移瘤
* 发生在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
幕下轴内占位
➢ 小脑肿瘤 ➢ 脑干肿瘤
轴外肿瘤
脑膜瘤与脂肪瘤 鞍区占位 桥小脑角区(CPA)占位 脑室内占位 松果体区肿瘤 颅骨肿瘤 颈静脉孔区肿瘤
胶质瘤(Glioma)
占颅内原发肿瘤的50%,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 肿瘤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幕下(小脑) 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
结节
幕上星形细胞瘤影像表现
密度/信号: 均匀
不均匀
边缘:
清楚
不清楚
瘤周水肿: 无/轻
显著
占位效应: 无/轻
显著
强化情况: 无/轻
显著
AA
GBM
G B M
星 形 细 胞 瘤
星 形 细 胞 瘤
星 形 细 胞 瘤
间 变 星 形 细 胞 瘤
GMB
F/53y
GBM
鉴别诊断
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神经上皮囊肿、胶样 囊肿
常见的轴外肿瘤
* CPA区:听神经瘤、表皮样囊肿、脑膜瘤、蛛 网膜囊肿
*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 畸 胎瘤、脂肪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
* 颅骨:表皮样囊肿、嗜酸性肉芽肿、骨瘤、多 发性骨髓瘤
定位
肿瘤的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颅内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 T1WI呈高信号:颅咽管瘤、胶样囊肿、皮
星形细胞瘤
大体病理
• 分化良好—位于半球白质,病灶局限,有时可 沿白质纤维或胼低体纤维向邻近脑叶发展, “瘤内囊变”或“囊中有瘤”;
• 分化不良—弥漫浸润生长,多发生囊变,大片 坏死和出血
Low-grade Astrocytoma Higher-grade Astrocytoma
星形细胞瘤
影像表现 星形细胞瘤:
样囊肿、脂肪瘤、畸胎瘤、瘤内出血 T2WI呈低信号:脑膜瘤、黑色素瘤 T1WI及T2WI呈等信号:脑膜瘤、髓母细胞
瘤、生殖细胞瘤、淋巴瘤
肿瘤的边缘
良性肿瘤的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 表皮样囊肿
恶性的肿瘤,因对周围组织有浸润,边缘常 不清楚,不规则,如间变星形细胞瘤及胶母 细胞瘤
肿瘤瘤周水肿
鉴别诊断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脑转移瘤: 常为多发,也可见单发 位于皮髓交界处 小病灶,大水肿 强化可为结节样,环形
转 移 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
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 起源于大脑白质的少枝胶质细胞 相对少见,约占颅内胶质瘤的5-10% 95%以上发生于大脑半球,额叶多见 容易出现钙化 肿瘤生长漫性星形细胞瘤 WHO Ⅱ级 囊变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WHO Ⅲ级 囊变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WHO Ⅳ级 囊变坏死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WHOⅠ级囊变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WHOⅡ级囊变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WHOⅠ级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原I-II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原III级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原IV级
少 枝 胶 质 细 胞 瘤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主要与脑梗死鉴别: 起病情况:急 分布情况:沿血管分布区分布,多为楔形 病变累及部位:皮质与白质同时受累 强化情况:脑膜,脑回样,斑片样强化 MRS: Lac增高,而Cho不增高 随访情况:随治疗变化
鉴别诊断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脑脓肿: 发热,并多有邻近副鼻窦或中耳炎病史 病灶从内至外有多层信号不同的结构 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张力高,内壁光 DWI可以表现为高信号 MRS以Lac增高为主,而没有Cho增高
大多瘤周水肿为血管源性水肿,呈长T1长 T2信号
脑膜瘤可压迫邻近的脑皮质,引起血液回 流受阻,也可引起广泛的水肿
肿瘤强化情况
轴外肿瘤的强化与肿瘤血供的多少直接相 关
轴内肿瘤的强化不仅与肿瘤血供的多少有
关,更主要的是与血脑屏障的破坏有关
轴内肿瘤
幕上(大脑半球)肿瘤
➢ 胶质瘤(Glioma) ➢ 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 淋巴瘤(Lymphoma)
少枝胶质细胞瘤
发病部位:幕上多见,额→顶→颞 大体病理:实性肿块,质硬,易碎
边界可辨,但无包膜 70%瘤内有钙化 肿瘤可有囊变 出血、坏死不常见 组织学分类:
少突胶质细胞瘤(I级,II级很少) 少突胶质星形细胞混合瘤(II级) 间变(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
MRI表现 肿瘤多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 瘤体内钙化呈长T1,短T2不规则信号 肿瘤边界较清 水肿轻微 增强扫描可见片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恶变者水肿及强化明显
* 发生在丘脑及脑干: 胶质瘤
肿瘤的定位
轴外肿瘤:发生在脑实质(包括脑室)的肿瘤 起自蛛网膜、脑膜、硬膜窦、颅骨及脑室系统 征象:灰、白质界限保持
蛛网膜下腔增宽 与颅骨或脑膜呈宽基底相连
常见的轴外肿瘤
* 大脑表面及大脑镰旁:脑膜瘤、脂肪瘤 * 鞍区: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表皮样
囊肿、蛛网膜囊肿、脂肪瘤 * 脑室内: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
脑白质内、一般单发 瘤体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边界清楚 90%不出现瘤周水肿 占位征象不明显 Gd-DTPA 不强化或有轻度强化
星形细胞瘤
间变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呈长T1,长T2信号,多有出血、坏死、囊 变,呈混杂信号,
边界不规则 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显著 Gd-DTPA呈不均匀、花环样强化,可见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