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2cfc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1.png)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和对疾病的深度探究,人们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熟识以及分类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
大脑肿瘤分类
![大脑肿瘤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fadc5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8.png)
大脑肿瘤分类
1. 胶质瘤,这可是大脑肿瘤里相当常见的一种啊!就好像生活中的捣蛋鬼一样,时不时就出来捣乱。
比如说老张,他就被胶质瘤给找上了,头痛得厉害,可遭罪了!
2. 脑膜瘤,哎呀呀,它就像是个固执的家伙赖在大脑里。
就像隔壁村的老李,长了脑膜瘤后,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
3. 垂体瘤呢,这个特别吧!它就好像是内分泌系统的小捣乱者。
记得有一次去医院,看到一个年轻姑娘因为垂体瘤导致内分泌失调,那脸色真的不太好呀!
4. 听神经瘤,哇,它可会影响听力呢!就如同在耳朵边捣乱的小精灵。
我知道一个伯伯,长了听神经瘤后听力急剧下降,和人交流都困难了呢。
5. 颅咽管瘤呀,它像是个隐藏的小麻烦。
我有个远方亲戚的孩子就得了这个,发育都受到影响了呢,真让人揪心!
6. 生殖细胞瘤,这可不是好惹的呀!感觉就像是个霸道的家伙占着大脑的一席之地。
曾经听说过一个病例,因为它让患者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症状。
7. 髓母细胞瘤,这在小孩子中比较常见呢。
就好像是专门欺负小孩子的小恶霸。
有个小朋友就是这样,多可怜呀!
8. 血管母细胞瘤,它就如同血管里的小淘气。
我曾遇到过一个患者,因为它导致经常头晕,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呢。
9. 转移瘤,这可是从其他地方跑过来的呀!就好比是侵略者。
见过一些癌症患者后来又出现脑转移瘤,真的好无奈啊!
结论:大脑肿瘤的分类可真不少啊,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我们可得重视起来呀!。
颅内肿瘤分类
![颅内肿瘤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160fd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3.png)
颅内肿瘤分类
颅内肿瘤是指发生在颅骨内部的肿瘤,包括颅内脑肿瘤和颅内脊髓肿瘤。
它们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但通常可以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生长速度、症状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组织类型,颅内肿瘤可以分为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转移性肿瘤等。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由脑细胞组成,包括星型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等。
脑膜瘤则起源于脑膜,包括脑膜瘤、脑膜瘤病变等。
神经鞘瘤是由神经鞘细胞组成,包括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等。
垂体瘤则起源于垂体,包括垂体腺瘤、垂体癌等。
转移性肿瘤则起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
根据生长速度,颅内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侵袭性小,预后良好。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对周围组织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根据症状,颅内肿瘤可以分为局灶性症状和全脑症状。
局灶性症状是指肿瘤发生在特定区域引起的症状,如颞叶肿瘤引起的记忆力下降、嗅觉丧失等。
全脑症状则是指肿瘤对整个脑部功能的影响,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
综合上述分类方式,可以制定出更加精准的颅内肿瘤分类体系。
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颅内肿瘤分类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1 -。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e93d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a.png)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的分级标准主要基于显微镜下肿瘤细胞的外观。
以下是详细的分级标准:
1. 良性脑膜瘤(WHO I级):这是最常见的脑膜瘤类型,占所有脑膜瘤的65%\~80%。
生存期长、生长缓慢、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多数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2. 非典型脑膜瘤(WHO 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年复发率达40%。
3. 恶性脑膜瘤(WHO I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3%,生存期最短,5年复发率达80%。
此外,脑膜瘤的严重程度也取决于其等级和位置。
通常,WHO I级被认为是良性的,而WHO II级和III级被认为是高级别的脑膜瘤。
高级别的脑膜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对化疗不敏感,放射治疗能够延缓肿瘤复发,现有的靶向药物对其治疗有效率也比较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诊疗。
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分型分级、脑外征象及影像表现
![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分型分级、脑外征象及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34286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a.png)
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分型分级、脑外征象及影像表现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读片被称为脑膜三件套,三者都起源于硬脑膜,是相对较常见的硬脑膜肿瘤性病变。
按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孤立性纤维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归为一类,脑膜三件套最终应为脑膜两件套。
脑外征象:脑脊液间隙,蛛网膜下腔血管移位,白质塌陷,与硬脑膜宽基底相连,脑膜尾征,相邻骨质改变。
脑膜瘤脑膜瘤是最常见颅内脑外肿瘤,起源于任何有脑膜或残留脑膜细胞的区域,与蛛网膜颗粒关系密切。
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儿童罕见。
儿童脑膜瘤更倾向恶性或与神经纤维瘤病相关。
放射治疗后也易患脑膜瘤,约半数发生在大脑凸面上失状窦旁或附着于上失状窦,还可发生在前外侧裂的硬脑膜,蝶骨翼,鞍结节,鞍旁区,嗅沟,眶内视神经,后颅窝常发生在桥小脑角区,也可发生在脑室内和板障内,罕见发生在软脑膜。
病理分型及分级一级:脑膜皮型脑膜瘤,纤维型脑膜瘤,过度型脑膜瘤,砂粒型脑膜瘤,血管瘤型脑膜瘤,微囊型脑膜瘤,富淋巴一浆细胞型脑膜瘤,移行型脑膜瘤。
二级:透明细胞型脑膜瘤,脊索瘤样脑膜瘤,非典型脑膜瘤。
三级:乳头状瘤型脑膜瘤,横纹肌样脑膜瘤,间变性脑膜瘤。
影像表现CT:与硬脑膜宽基底相连,60%高于脑实质呈高密度影,少数呈等密度影,可有钙化。
相邻骨质增生,少数吸收破坏。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除特殊类型),可见脑膜尾征。
MRl:大多数病灶在T1Wl与灰质相比呈等/稍低信号,T2WI与灰质相比呈等/稍高信号,DWI可受限,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波普无NAA,CHO增高,谷氨酸增高,无/低Cr,可见Ala,一般无Lip/Lac;灌注呈高灌注。
HPC/SFT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在组织学基础上加入分子学特征。
HPC/SFT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均有12q13易位,NAB2和STAT6基因融合,免疫组化检测到的STAT6基因在核内表达,因此将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归为一类,分为三级。
脑肿瘤的健康教育
![脑肿瘤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f9293ec84868762cbaed555.png)
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
–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
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 – 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为有效 – 目标是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
前)发现 – 认识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
原发性脑瘤诊断
头颅X线摄片 CT扫描:对小脑幕上肿瘤诊断率
可达95% 磁共振检查:能观察脑深部的肿
瘤,有很高的显示率
脑电波检查:对小脑幕下肿瘤无 太大帮助
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脑血管造影检查:对血管性及血 管丰富的肿瘤可进行定性诊断
健康教育
为什么人会患癌症? 危险因素: 一、行为及生活方式 二、环境理化因素 三、社会心理因素 四、药物因素 五、职业因素 六、病毒因素
脊髓肿瘤:髓内、髓外硬脊膜下 和硬脊膜外肿瘤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局灶性的症状与体征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1. 头 痛 : 随 病 情渐进性加剧 幼儿、老人头 痛发现较晚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2. 呕吐:喷射性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3. 视乳头水肿:幕上肿瘤出现晚,幕 下肿瘤出现早。
脑肿瘤的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
一、脑肿瘤的分类 二、脑肿瘤的诊断 三、脑肿瘤颅内占位性的新生物而言。 包括发生自脑、脑血管、脑垂体、松 果体、颅神经和脑膜等组织的颅内原 发性肿瘤,也包括一小部分源于身体 其他部位的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
在成年人,原发性脑肿瘤占所有全身 肿瘤的2%,居全身各系统肿瘤的第 11位
>
脑肿瘤
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年 龄小于2岁及大于60岁者较少见。
脑肿瘤科普知识
![脑肿瘤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3fc7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8.png)
脑肿瘤科普知识一、什么是脑肿瘤?脑肿瘤是指在脑部或脊髓内生长的一类肿瘤,它可以是良性的或恶性的。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但也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导致功能障碍。
恶性肿瘤则会侵入周围组织并扩散到其他器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脑肿瘤的分类1.原发性脑肿瘤:起源于脑组织内的肿瘤。
2.继发性脑肿瘤:由于其他部位的癌细胞转移到了脑部而形成的肿瘤。
3.良性和恶性:根据其生长方式和扩散程度分为两种类型。
4.神经胶质细胞肿瘤: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宙斯氏母细胞等。
5.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中未分化髓样组织内的恶性肿瘤。
6.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内的肿瘤。
7.垂体瘤:起源于垂体细胞的肿瘤,常导致内分泌紊乱。
三、脑肿瘤的症状1.头痛:常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或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
2.视力问题:包括模糊、双影、视野缩小等。
3.听力问题: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等。
4.运动和感觉障碍:包括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手脚麻木等。
5.精神和认知障碍:包括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四、诊断方法1.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2.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3.活组织检查:通过取样分析来确定是否为肿瘤以及其类型。
五、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是治愈脑肿瘤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2.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量X射线或其他粒子来杀死癌细胞。
3.化学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4.对症治疗:如使用类固醇来减轻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的水肿。
六、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预防脑肿瘤的方法,但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患脑肿瘤的风险:1.避免暴露在有害辐射下,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等。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等。
3.及早发现和治疗其他癌症,以减少转移至脑部的风险。
七、结语脑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
胶质瘤分级特点
![胶质瘤分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9ef5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d.png)
胶质瘤分级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由脑细胞中的胶质细胞发展而成。
这种类型的肿瘤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点和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胶质瘤的分级特点。
第一级别:良性胶质瘤良性胶质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通常在诊断中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不容易扩散到周围组织。
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并且肿瘤很少会复发。
治疗该级别的胶质瘤通常是手术切除,术后患者也有望获得完全康复。
第二级别: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是一种更为常见的肿瘤,通常被认为是高级别的胶质瘤。
这种类型的肿瘤生长速度快,边界不清晰,容易扩散到周围组织,使治疗变得更为困难。
恶性胶质瘤的复发率也较高,而且患者的存活率也相对较低。
治疗恶性胶质瘤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第三级别:间变性胶质瘤间变性胶质瘤介于良性和恶性胶质瘤之间,具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生长速度和侵袭性。
这种类型的肿瘤有时可能会发展为高级别胶质瘤,因此治疗也比较复杂。
手术切除也是治疗该级别胶质瘤的首要选择,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措施也可能会被考虑。
第四级别: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最为恶性的胶质瘤,生长速度极快,侵袭性极强,易扩散到周围组织和脑脊液中。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
手术切除可能只能减缓肿瘤的发展,但很难完全根除。
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也能够帮助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胶质瘤的分级特点决定了其治疗方案和预后。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患者才能战胜胶质瘤,重获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基准:963字】第二篇示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主要来源于脑部的神经胶质细胞,占据了脑部肿瘤的大部分比例。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127d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3.png)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源自脑膜组织的恶性肿瘤。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是确定脑膜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该标准根据肿瘤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脑膜瘤分为不同级别。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脑膜瘤可以分为三个级别:1. I级脑膜瘤:多数为良性脑膜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少。
通常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2. II级脑膜瘤:为低度恶性脑膜瘤,生长速度较快,有一定的浸润性。
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
3. III级脑膜瘤:为高度恶性脑膜瘤,生长迅速,浸润性强。
预后较差,常常复发并发展成IV级脑膜瘤。
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除了根据组织形态特征来划分病理级别外,分子生物学标记也越来越被重视。
脑膜瘤中有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特异基因变异,如1p/19q共略、IDH基因突变等,这些基因标记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I级和II级脑膜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III级和IV级脑膜瘤,手术切除后通常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
分子生物学标记的检测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脑膜瘤的治疗过程中,病理分级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准确判断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医生可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需要加强病理分级诊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脑膜瘤病理特征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第二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起源于脑膜,由于其位置靠近大脑和脑干,因此治疗起来常常较为困难。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危险,并且其具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目前,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疾病诊断脑肿瘤
![疾病诊断脑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62b128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3.png)
T2WI腺瘤呈高信号或等 信号。垂体高度增长, 上缘膨隆,垂体偏斜与 CT所见相同。用 GdDTPA后,肿瘤信号期低 于垂体,后期(55分钟 后)高于垂体。
2.垂体大腺瘤旳MRI体现(图10-1-14) T1和T2WI显示鞍内肿瘤向鞍上生长, 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同或略低。垂体 多被完全破坏而不能显示。肿瘤出现 坏死囊变,TlWI信号略高于脑脊液; 肿瘤出血,T1WI为高信号。肿瘤向鞍 膈上生长,冠状面呈葫芦状,是因鞍 膈束缚肿瘤之故,称“束腰征”。鞍 上池亦可受压变形、闭塞。肿瘤还可 向鞍旁生长。
〔临床与病理〕颅咽管旳胚胎残
余上皮细胞演化而来;多位于鞍上, 以囊性多见,囊壁及实性部分有钙化 。临床体现为发育障碍,成人以视力 、视野障碍及垂体功能低下旳体现。
〔影像学体现〕
CT:1、平扫见鞍区囊性或囊实性 伴有不规则钙化旳肿块; 2、肿瘤旳实质部分呈均匀或 不均匀强化; 3、脑积水 4、冠状扫描可更清楚旳判断 肿瘤与蝶鞍旳关系。
侧 脑 室 后 角 胶 质 瘤
(右顶)良性胶质瘤MRI体现
2 1
右侧小脑星
形细胞瘤
(1平扫、2、
3增强扫描,
4为CT平扫)
3
4
三脑室后部胶 质瘤
右颞恶 性星形 细胞瘤
(VI级)
多形 胶质 母细 胞瘤
(右顶)恶性胶质瘤MRI体现
[诊疗与鉴别诊疗]
根据经典影像学资料, 大多数肿瘤能够定位, 80%可作出定性诊疗 。
影像学体现
1.颅骨平片:主要观察颅高压和肿瘤 定位征。
2.CT体现: (1)Ⅰ级肿瘤: 平扫,多为脑内边界较清旳低密度灶 ,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灶,瘤周水 肿轻,占位效应轻,病灶轻微强化或 不强化。
(2)Ⅱ-Ⅳ级肿瘤:
脑瘤早期什么症状
![脑瘤早期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3e2b28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6.png)
脑瘤早期什么症状导语:脑瘤是指位于颅内的任何一种肿瘤。
早期发现脑瘤十分重要,因为当脑瘤在早期被诊断出来时,治疗的成功率往往更高。
然而,脑瘤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被人们察觉。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脑瘤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希望能够让读者有所了解,并引起足够的警觉。
一、头痛和恶心脑瘤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和恶心。
这些症状与大多数人可能会经历的头痛和恶心并无明显区别,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然而,当头痛和恶心每天都持续出现,并伴随着其他症状时,可能意味着某个潜在的问题存在。
二、视力问题脑瘤也可能导致视力问题。
早期脑瘤患者可能会遭遇模糊或双重视觉,或者出现视野缺失的情况。
这些问题通常会逐渐出现,并逐渐加重。
如果有视力问题出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三、精神和认知变化脑瘤患者常常出现精神和认知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表现为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困难等。
在脑瘤早期阶段,这些变化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日常生活中会逐渐显现出来。
因此,当发现自己或他人的精神和认知能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时,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四、癫痫发作脑瘤早期可能会引发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会导致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如果出现无预警的癫痫发作,特别是成年人出现第一次癫痫发作,应该考虑进行脑部检查,以排除脑瘤等疾病的可能性。
五、头部压力感和失眠脑瘤还可能导致头部压力感和失眠问题。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头部像被压迫一样,或者有持续的压力感。
此外,失眠也常常伴随脑瘤早期出现。
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脑瘤的位置、大小和压迫程度有关。
六、意识障碍在极少数情况下,脑瘤早期可能会导致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
这些症状通常与瘤体位置较大或者压迫了重要脑干结构有关。
如果出现意识障碍,需要紧急就医以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
七、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脑瘤早期可能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言语困难、耳鸣、步态不稳、体重下降等。
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
![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5bb3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9.png)
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引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大脑、脑干及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肿瘤。
它们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最新的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我们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及其相关特征进行概述。
一、胶质瘤:胶质瘤是发生在脑组织中的最常见的肿瘤类型。
根据细胞来源和病理特征的不同,胶质瘤被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病变、原发星形胶质瘤、间变星形胶质瘤以及弥漫性星形胶质瘤。
胶质瘤可以根据其不同的遗传改变进一步细分为亚型,如IDH基因突变、1p/19q编码区突变和TP53基因突变等。
二、脑膜瘤: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的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根据病理分型,脑膜瘤可分为脊膜腺瘤、富细胞腺瘤、纤维脂肪瘤、透明细胞腺瘤等。
然而,由于其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压迫大脑,脑膜瘤也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
三、胚胎性肿瘤:胚胎性肿瘤是指起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发生在年幼的患者身上。
最常见的胚胎性肿瘤有毛细胞瘤、颅咽管瘤和神经胚粒瘤等。
这些肿瘤的治疗方式常常需要结合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
四、胶质胚胎混合瘤:胶质胚胎混合瘤是指同时包含神经胚粒瘤和胶质瘤成分的肿瘤。
此类肿瘤也多见于年幼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方案。
五、神经元肿瘤:神经元肿瘤是指起源于神经元的肿瘤,包括脑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具有侵袭性,对患者生命带来极大威胁。
六、胶质脑病:胶质脑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类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智力障碍和神经功能异常,包括脑组织发育异常和脑白质病变。
七、其他类型肿瘤:中枢神经系统中还存在其他罕见的类型肿瘤,如脉络丛乳头状瘤、边缘部脑室瘤和松果体肿瘤等。
这些肿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汇总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新的遗传学发现。
这将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5c93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0.png)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类严重的疾病,它们可以发生在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中。
对于这些肿瘤的分类和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分类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分类,并总结每种类型的特点、病因、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预后评估。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胶质瘤:这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可以分为低级别(如胶质母细胞瘤)和高级别(如间变性胶质瘤)两种类型。
这些肿瘤通常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并且可能在脑的各个部位发生。
神经元和混合神经元-胶质肿瘤:这类肿瘤包括各种神经元和混合神经元-胶质成分的肿瘤,例如神经节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发生在脑和脊髓的不同部位。
垂体腺瘤: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腺,这是一种位于大脑底部的内分泌器官。
这类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功能性肿瘤(如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和非功能性肿瘤。
松果体肿瘤:松果体位于大脑的后上部,松果体肿瘤可以是恶性的也可以是良性的。
这类肿瘤通常比较罕见。
颅底肿瘤:颅底肿瘤可以发生在头骨和脑的交界处,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
临床表现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对于这些症状,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例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病理活检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
例如,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工具。
预后评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预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预后特点。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预后。
在预后评估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的分级和分子标记物等因素。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c9f866b90029bd64783e2c40.png)
转移瘤2
2006/8/13
GLIOMA
黑色素瘤
中枢神经细 胞瘤
脑膜瘤
椎管内肿瘤
分类 1. 1、 髓内肿瘤 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4%,星形细胞瘤和室 管膜瘤各占1/3,其 他包括血管网状细胞瘤、海绵状血管 瘤、皮样和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畸胎瘤等。
2.
2、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占椎管内肿瘤的51%,绝大部分 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为来自硬脊膜的脊膜瘤,以及来自 神经根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少数为皮样囊肿、畸胎 瘤和由髓外向髓内侵入的脂肪瘤。 3、 硬脊膜外肿瘤 占椎管内肿瘤的25%,起源于椎体或硬 脊膜外组织。多为恶性肿瘤,包括肉瘤、转移癌、侵入癌、 脂肪瘤。此外还有软组织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椎体 血管瘤。
3.
临床表现
椎管内肿瘤的病程可分为根性痛期、脊髓半侧损害期、 不全截瘫期和截瘫期。 1、 根性痛 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原因是脊神经后根 或脊髓后角细胞受刺激,脊髓感觉传导束受刺激;硬脊膜 受压或受牵张;体位改变牵拉脊髓。 2、 感觉障碍 感觉纤维受压时表现为感觉不良和感觉 错乱,被破坏后侧产生感觉丧失。
颅内肿瘤的生长形式:
( 1 )扩张性生长,肿瘤长成球状或块状,
与周围的组织有较清楚的分界,以压迫 脑组织为主要表现。 ( 2 )浸润性生长,瘤细胞的活动性较强, 浸润并破坏邻近的脑组织,引起脑的破 坏性症状。 3) 多灶性生长,瘤的起源不限于一处, 可在多处同时或先后生长,以多灶性症 状为主要表现。
A
B
C
A cerebral convex surface B cerebral falx C parasagittal
Parasagittal Sinus Meningioma
Parasagittal Sinus Meningioma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ppt课件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1982f5caaedd3382c4d333.png)
3
发病部位
• 大脑半球>蝶鞍区>鞍区周围>桥小脑角>小脑 >脑室>脑干
• 胶质瘤:大脑半球的皮质下 • 室管膜瘤:脑室壁 • 髓母细胞瘤:小脑脑蚓部 • 脑膜瘤:颅底的嗅沟、鞍区、斜坡上部 • 神经鞘瘤:桥小脑角 • 血管母细胞瘤:小脑 • 颅咽管瘤:鞍上区 • 脊索瘤:颅底、鞍背、斜坡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7
颅内肿瘤实际上是一个 包括几十种脑疾病的总 称,根据其发病部位, 现简述其特征: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8
一. 额叶肿瘤:
• 特征是常有精神症状,或有癫痫大发作和局限 性抽搐,可出现额叶对侧肢体的轻偏瘫、抓握 反射、锥体束征,运动性失语与额叶共济失调 等症状。 额叶是肿瘤好发部位,以胶质瘤、脑膜瘤、先 天性肿瘤、转移瘤为多见。
颅内肿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神经外一科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
概要
• 原发性:
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残 余胚胎组织
• 继发性:
转移或侵入
• 儿童及青少年:后颅窝及中线部位多发 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
• 老年患者:胶质瘤及转移瘤多发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
分类
•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5
八鞍区肿瘤:
• 鞍区肿瘤包括鞍内、鞍上与鞍旁肿瘤。 鞍内肿瘤的特征是能够引起垂体内分泌障碍、视力减退、 双颞侧偏盲、晚期失明。 鞍上肿瘤的特征为、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减退、尿崩 症,有时嗜睡及颅内压增高。 鞍旁肿瘤的特征是能引起一侧视力减退与视野缺损,有 时出现颞叶癫痫。 鞍内肿瘤以垂体瘤多见;鞍上肿瘤有颅咽管瘤、脑膜瘤、 上皮样囊肿等;鞍旁肿瘤有脑膜瘤,三叉神经纤维瘤, 脊索瘤、血管性肿瘤及鼻咽癌颅底侵入等。
脑瘤的分类
![脑瘤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bcff6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9.png)
脑瘤的分类引言脑瘤是指在脑组织内部或附近形成的肿瘤,它可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脑瘤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
本文将对脑瘤的分类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一、原发性脑瘤与继发性脑瘤脑瘤可分为原发性脑瘤和继发性脑瘤两大类。
1. 原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是指起源于脑组织内部的肿瘤,它通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1) 良性脑瘤良性脑瘤生长缓慢、不具有浸润性,并且一般不会转移到其他部位。
常见的良性脑瘤包括以下几种: -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组织,通常生长较慢,良性较多。
- 乳头状瘤:常见于脑室内,由于分泌过多脑脊液而导致脑积水。
-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常见于垂体位置。
(2) 恶性脑瘤恶性脑瘤生长迅速、浸润性强,并且有转移的倾向。
常见的恶性脑瘤包括以下几种:-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恶性脑瘤。
- 脑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小胶质细胞瘤等。
- 脑蛋白瘤:起源于脑组织中的神经胶质细胞。
2. 继发性脑瘤继发性脑瘤是指起源于其他器官的癌细胞经血液循环或淋巴道转移到大脑的肿瘤。
常见的继发性脑瘤有: - 转移瘤:常见原发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
二、脑瘤的组织来源脑瘤根据其组织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1. 胶质细胞源性脑瘤胶质细胞源性脑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
常见的胶质细胞源性脑瘤包括:- 胶质瘤:包括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
-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组织。
2. 神经元源性脑瘤神经元源性脑瘤是指起源于神经元的肿瘤。
常见的神经元源性脑瘤包括: - 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3. 胚胎层源性脑瘤胚胎层源性脑瘤是指起源于脑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胚胎层细胞的肿瘤。
常见的胚胎层源性脑瘤包括: - 腺瘤样肿瘤:起源于腺体组织,如垂体腺瘤。
4. 脑脊液源性脑瘤脑脊液源性脑瘤是指起源于脑脊液分泌部位的肿瘤。
常见的脑脊液源性脑瘤包括:- 乳头状瘤:常见于脑室内,由于分泌过多脑脊液而导致脑积水。
脑外科知识点总结
![脑外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401e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2.png)
引言概述:脑外科是一门复杂且关键的医学专业,它涉及到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是关于脑外科知识点的总结,继续介绍了脑外科的相关知识,将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1.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头痛和神经功能缺失的常见表现快速诊断方法:脑CT和脑血管造影的应用2.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依据出血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用药和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二、脑肿瘤的手术治疗1.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良性和恶性脑肿瘤的特点和症状压迫和浸润性生长模式的影响恶性脑肿瘤的转移方式和疼痛表现2.脑肿瘤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技术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术前评估手术切除程度和缓解症状的关系手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三、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1.颅脑损伤的分级和临床表现颅脑损伤的轻、中、重度分类标准意识障碍、头痛和呕吐等症状的分级2.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原则立即评估和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早期颅内血肿的手术处理和保守治疗针对并发症的及时干预和康复护理四、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1.脑血管病的分类和危险因素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区别和病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2.脑血管病的诊断方法和原则临床评估和脑血管影像学的应用快速诊断脑卒中的评分工具和急性处理慢性脑血管疾病的长期随访和干预策略五、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诊疗1.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分类和病因脑积水和脑脊液动力紊乱的特点和原因被脑脊液充满的脑室系统的解剖特点2.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脑脊液压力检测和脑脊液动力学监测脑分流术和腰椎穿刺排液的临床应用治疗难题和随访方法的探索总结:脑外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对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脑外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脑肿瘤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诊疗。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了解,能够加强对脑外科领域的认识,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颞叶肿瘤:
• 特征是有颞叶癫痫发作,表现为幻嗅、 幻味、继之嘴唇有吸吮动作,肢体抽搐 ,部分患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偏瘫。 颞叶以胶质瘤、脑膜瘤多见,尚有先天 性肿瘤或转移瘤。
三. 顶叶肿瘤:
• 特征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体形、重量 、质地等皮质实体感觉及一般感觉障碍 ,而且还可有失用症与失读 症,或有视 野缺损,或有局限性癫痫。 顶叶以胶质瘤、脑膜瘤多见。转移瘤也 常发生于顶叶。
二十 先天性肿瘤
• 颅内先天性肿瘤包括:颅咽管肿瘤、上皮样囊肿、皮 样囊肿、畸胎瘤 、脊索瘤等。 1. 颅咽管瘤:特征是内分泌功能低下,发育迟缓、 闭经、阳萎、视力障碍,有时发生尿崩症,或颅内压 增高等。 2. 上皮样囊肿可出现相应的定位及颅内压迫症状。 3. 脊索瘤:多位于鞍区,斜坡等中线部位。可有的 局部脑神经损害症状。
八鞍区肿瘤:
• 鞍区肿瘤包括鞍内、鞍上与鞍旁肿瘤。 鞍内肿瘤的特征是能够引起垂体内分泌障碍、视力减 退、双颞侧偏盲、晚期失明。 鞍上肿瘤的特征为、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减退、尿 崩症,有时嗜睡及颅内压增高。 鞍旁肿瘤的特征是能引起一侧视力减退与视野缺损, 有时出现颞叶癫痫。 鞍内肿瘤以垂体瘤多见;鞍上肿瘤有颅咽管瘤、脑膜 瘤、上皮样囊肿等;鞍旁肿瘤有脑膜瘤,三叉神经纤 维瘤,脊索瘤、血管性肿瘤及鼻咽癌颅底侵入等。
九 颅前窝、颅中窝交界肿瘤
• 特征是一侧或双侧视力减退,有时出现 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与颞叶癫痫、侵 入眶上裂者,可有单侧眼球突出,眼球可同时向颅前窝、颅中窝生长 ,有时侵入眶上裂。
十脑干肿瘤
• 特征是依据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脑干的范围有所不同。 中脑肿瘤能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脑桥肿瘤导致同侧面部麻木、面瘫、耳鸣、听力减退 、眩晕与对侧偏瘫。延髓肿瘤出现呛咳、声嘶、吞咽 困难与对侧偏瘫。以上均称为交叉麻痹,是诊断脑干 肿瘤的依据。还常见水平性与垂直性眼球震颤,而颅 内压增高出现较晚。 脑干肿瘤以胶质瘤最常见,尚可有血管性肿瘤
十四 小脑幕裂孔区肿瘤
• 特征是受肿瘤压迫部位的脑神经障碍, 对侧肢体轻偏瘫、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及颅内压增高征象。 该处以小脑幕脑膜瘤、三叉神经纤维瘤 、上皮样囊肿多见,尚有血管性肿瘤, 软骨瘤等。
十五 枕骨大孔区肿瘤
• 特征是颈部疼痛,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与感觉 障碍,或同时有部分脑神经损害,声嘶、吞咽 困难、呼吸困难等。 该处常有枕骨大孔缘的脑膜瘤、由蚓部、小脑 半球、第四脑室内椎管生长的室管膜瘤、髓母 细胞瘤、延髓胶质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天 性肿瘤及由脊髓上段向颅内生长得脊膜瘤、神 经纤维瘤、胶质瘤、脂肪瘤等。
六:丘脑与基底节肿瘤:
• 特征是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无明显症状,首先症 状为对侧肢体肌力减退,锥体束症和感觉障碍 ,少数患者对侧半身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肿 瘤影响内束后部时,出现对侧“三偏”症状, 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同向偏盲。有时可 出现听力减退,影响丘脑后部四叠体时,有双 眼上视不能,丘脑下部肿瘤可引起精神和意识 障碍、内分泌障碍或尿崩症等。 该部位以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 见。
视力视野改变 眼底可见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内分泌功能紊乱
• 松果体区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眼球上视不能、儿童性早熟
• 后颅窝肿瘤
小脑半球肿瘤 患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同侧肌 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 小脑蚓部 步态不稳、行走不能、站立时向后倾倒 桥小脑角 眩晕、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Ⅴ、Ⅶ神经 麻痹和小脑体征 末组颅神经(ⅨⅩⅥ) 麻痹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四. 枕叶肿瘤: :
• 特征:此部位肿瘤少见,一般为顶叶、 颞叶胶质瘤浸润至枕叶,也有小脑幕上 或枕极的脑膜瘤。
五.中央区肿瘤:
• 特征:是以局限性癫痫发病,并有对侧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锥体束征与感觉 障碍,感觉障碍以下肢为重,尚有皮质 实体感觉与一般感觉减退。 中央肿瘤以胶质瘤与脑膜瘤最常见,也 会有转移瘤等。
十二 小脑脑桥角肿瘤
特征是患侧耳鸣、听力减退、面部麻木、 面肌抽搐、眼球呈水平或震颤状,共济 失调等。 该部位以听神经瘤多见,上皮样囊肿与 脑膜瘤、三叉神经纤维瘤、小脑前外侧 胶质瘤、血管网状细胞瘤也时有发生。
十三 斜坡肿瘤
• 此肿瘤较少见,其特征是一侧或两侧多 发生脑神经损害症状,伴以一侧或两侧 肢体不同程度肌力减退、眼球震颤、共 济失调等,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明显。
十一小脑肿瘤
• 特征是眼球震颤,小脑共济失调,这是发生在小脑半 球肿瘤的临床表现,其性质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尚有 脑膜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等。 若肿瘤发生在小脑蚓体部为,会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 、枕部头痛与颅内压增高征象。视乳头水肿明显,常 有出血。 小脑半球肿瘤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尚有脑膜瘤、血管 网状细胞瘤。小脑蚓体部位肿瘤多为髓母细胞瘤、星 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十九神经纤维瘤
• 神经纤维瘤以听神经瘤多见,三叉神经纤维瘤次之,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纤维瘤等少 见。 1. 听神经纤维瘤临床特征:一侧耳鸣、体力减退、 面部麻木、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共济失调。 2.三叉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征是面部感觉减退,或 有三叉神经痛,有时引起颅内压增高。 3. 其他神经纤维瘤:其特征为有该神经损害的症状 表现.
十八 垂体腺瘤
• 垂体腺瘤的共同特征是额颞头痛、垂体内分泌障碍 、视力减退与双颞侧偏盲。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多为良性,常发于 中年。肿瘤大小在1cm一下,局限于蝶内者,称微腺瘤 。大于4cm以上者为巨大垂体腺瘤。 病理上分为:嫌色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嗜碱性腺瘤 、混合性腺瘤、垂体腺瘤。 按内分泌分类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激素腺瘤、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少数情况下瘤内出血,称为垂体卒中,病情会急剧 加重。
十七 脑膜瘤
• 脑膜瘤为最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其中包 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 成髓细胞瘤,松果体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多数神 经胶质瘤系浸润生长,但也有呈结节状,或两者并存,尚有囊性 变者。特征是肿瘤压迫脑组织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肢体功能障 碍,视力障碍,共济和内分泌失调与颅内压增高征象。多见的一 类颅内良性肿瘤,约占脑瘤的15%,一半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镰、大脑凹面、蝶骨嵴、外侧裂、 嗅沟、鞍结节、小脑幕、小脑脑桥角。尚可见于三叉神经、小脑 凹面、脑室内、斜坡与枕大孔区。 肿瘤在形态上有球形及扁平形,生长缓慢,但可以长至巨大。少 数有囊性变。多为缓慢发病,病程较长。 主要临床特征是癫痫、偏瘫、颅内压增高及受累脑神经功能 缺失等。脑膜瘤恶性变者约占1%。
二十一 血管性肿瘤
• 颅内血管性肿瘤多见,以血管网状细胞 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为主。 血管网状细胞瘤多见于小脑半球,蚓体 及脑干旁,少数位于大脑半球,海绵状 血管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常出现肿瘤相 应部位的定位症状。
二十二 转移瘤与侵入瘤
• 特征:1. 颅内转移瘤常为急性发病,肿瘤可以 转移至脑的各个部位,出现相应的定位与急性 颅内压增高症状。多数来源于肺、消化道、乳 腺、子宫、肾脏及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可有 肿瘤切除史。 2. 侵入瘤以鼻咽癌最常见,肿瘤由颅底侵入 ,出现相应的损害脑神经症状。
颅内肿瘤实际上是一个 包括几十种脑疾病的总 称,根据其发病部位, 现简述其特征:
一. 额叶肿瘤:
• 特征是常有精神症状,或有癫痫大发作 和局限性抽搐,可出现额叶对侧肢体的 轻偏瘫、抓握反射、锥体束征,运动性 失语与额叶共济失调等症状。 额叶是肿瘤好发部位,以胶质瘤、脑膜 瘤、先天性肿瘤、转移瘤为多见。
• • • • • • • •
脑膜肿瘤 神经鞘细胞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垂体瘤 先天性肿瘤:颅咽管瘤、上皮样囊肿、奇胎瘤 血管性肿瘤:血管网状细胞瘤 转移性肿瘤 邻近组织侵入到颅内的肿瘤 未分类的肿瘤
发病部位
• 大脑半球>蝶鞍区>鞍区周围>桥小脑角> 小脑 >脑室>脑干 • 胶质瘤:大脑半球的皮质下 • 室管膜瘤:脑室壁 • 髓母细胞瘤:小脑脑蚓部 • 脑膜瘤:颅底的嗅沟、鞍区、斜坡上部 • 神经鞘瘤:桥小脑角 • 血管母细胞瘤:小脑 • 颅咽管瘤:鞍上区 • 脊索瘤:颅底、鞍背、斜坡
颅内肿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神经外一科 梁素娟
概要
• 原发性: 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残 余胚胎组织 • 继发性: 转移或侵入 • 儿童及青少年:后颅窝及中线部位多发 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 • 老年患者:胶质瘤及转移瘤多发
分类
•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 丛肿瘤、松果体肿瘤、神经节细胞瘤、胶质母细 胞瘤、髓母细胞瘤
十六神经胶质瘤
• 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 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松果体 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多数神经 胶质瘤系浸润生长,但也有呈结节状,或两者 并存,尚有囊性变者。特征是肿瘤压迫脑组织 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肢体功能障碍,视力障 碍,共济和内分泌失调与颅内压增高征象。
临床表现
•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头痛 视乳头水肿 呕吐
•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刺激性症状:癫痫、疼痛、肌肉抽搐 麻痹症状:偏瘫、失语、感觉障碍
• 大脑半球
精神症状:额叶肿瘤 癫痫发作:额叶>颞叶>顶叶 感觉障碍:顶叶 运动障碍: 失语: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命名性 视野缺损:枕叶及颞叶深部肿瘤
• 鞍区肿瘤
七 脑室内肿瘤:
• 特征是可长期无定位症状,阳性神经征象少,常以颅内压增高 发病。 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可出现内分泌障碍、尿崩症、嗜睡、不规则 发热等。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可出现双眼上视、下视障碍,瞳孔扩大,调 节反射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时出现双侧锥体束征。 侧脑室肿瘤有眩晕、步态不稳、有时出现球麻痹。 改变头位时,引起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出现急性 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危象。 脑室肿瘤包括视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 畸胎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胶样囊肿等。 肿瘤呈孤立结节状、囊状,位于脑室内,或从邻近部位生长入脑 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