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音乐《京剧“四大名旦”》知识点详解
京剧四大名旦
1.一、京剧四大名旦编辑本义项京剧四大名旦和四大名旦是同义词,已合并。
四大名旦百科名片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名旦”等。
查看精彩图册四大名旦梅兰芳 ( 样) 荀慧生 ( 浪) 尚小云 ( 棒) 程砚秋 ( 唱)更多京剧名角详见京剧名角关系表目录1. 四大名旦起源2. 四大名旦一字评3. 四大名旦介绍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4. 客观评价5. 四大名旦故居护国寺街的梅兰芳故居西四北三条的程砚秋故居椿树下二条的尚小云故居山西街的荀慧生故居6. 四大名旦的最后归宿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逝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尚小云——十年蒙难心力瘁荀慧生——孤苦零丁离世间展开1. 四大名旦起源2. 四大名旦一字评3. 四大名旦介绍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4. 客观评价5. 四大名旦故居护国寺街的梅兰芳故居西四北三条的程砚秋故居椿树下二条的尚小云故居山西街的荀慧生故居6. 四大名旦的最后归宿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逝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尚小云——十年蒙难心力瘁荀慧生——孤苦零丁离世间展开编辑本段1. 四大名旦起源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京剧四大名旦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魔力对决",刘喜奎夺魁,鲜灵芝次之;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顺天时报》还将梅兰芳选为"伶界大王",又捧为"四大名旦"之首,才定下梅派的百年江山。
京剧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京剧课程的知识点总结一、京剧起源与发展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明清时期。
它融合了元曲、汉戏、秦腔、西皮和昆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表演艺术。
京剧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
二、京剧的基本功技艺1. 五音京剧的音乐表演以五音为基础,分别是“平、上、去、入、滑”。
五音在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演员在演唱时要准确把握音调,使演出更加动听。
2. 武术技巧京剧表演中少不了武术技巧的运用,如擒拿、倒击、轮子和跨码等。
这些技巧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身姿自然、动作准确,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3. 唱功唱腔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部分,它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将文字与唱腔完美结合,从而达到情感传达和表演张力的效果。
4. 舞蹈京剧表演中的舞蹈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演员要求在表演中能够掌握舞蹈动作、身姿和舞台感的把握。
5. 剧目表演京剧表演以其丰富多彩的剧目而闻名,这些剧目包括历史剧、传统剧、爱情剧、武功剧等,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对剧情和角色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三、京剧的音乐与表演特点1. 音乐特点京剧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包括了京剧的曲子、唱腔、伴奏和击打乐器等。
京剧的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曲调,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2. 表演特点京剧表演强调角色刻画和身段技巧,演员要求在表演中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通过面、目、唇、舌等部位的表演发挥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动态。
四、京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京剧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调对京剧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接受能力。
教学内容应包括京剧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功技艺、剧目表演等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践等,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到京剧的知识。
五、京剧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京剧课程的教学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京剧的敷陈、学习兴趣不高等。
京剧四大名旦课件
尚小云
以其清新脱俗的表演风格和卓越的做功著称,擅长塑造少 女形象,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细腻化和生活化做出了重 要贡献。
荀慧生
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风格闻名,擅长塑造泼 辣、豪放的女性形象,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注入了强烈的 个性和生命力。
02 荀慧生艺术赏析
荀慧生的艺术生涯及成就
01
02
03
01
国际演出
自20世纪初以来,京剧四大名旦及其传人们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足迹遍
及欧美、亚洲、非洲等地区,为京剧艺术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03
国际交流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对京剧产生兴 趣。四大名旦的经典剧目如《贵妃醉酒》、《锁麟囊》等在国际舞台上 屡获殊荣,进一步提升了京剧的国际知名度。
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念强调了京剧艺术的综合性、技艺性和审美性,对于 当代京剧艺术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京剧艺术家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念,不断挖掘和 传承京剧艺术的优秀传统,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京剧四大名旦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京剧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在京剧的发展过程 中,旦角行当逐渐崛起,并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演员。其中,被誉为“四大名 旦”的四位演员更是将京剧旦角艺术推向了巅峰。
京剧四大名旦的评选历程
01
评选时间
20世纪初
02
03
04
评选机构
由京剧界权威人士和票友共同 评选
评选标准
以演员的嗓音、表演、身段、 做功等综合实力为评选依据
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 誉,他们的表演被誉为京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对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最新京剧四大名旦教学讲义PPT
四大名旦真是太了不起,太伟大了!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 们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京剧的历史上 留下了绚烂的色彩。
作为艺术家,四位先生内外 兼修,在艺境中,拿手的不仅仅 是唱腔,他们的书法也是相当了 得!
梅兰芳大师的书法作品
程砚秋先生 书法作品
尚小云先生书画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荀慧生先生书法
成本管理基本概念
成本类型
1.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 随生产量或工作量而变的成本,如人员工资、消耗 的原材料等
2. 固定成本(Fixed Cost)
• 不随生产规模变化的非重复成本,如设备费用、场 地租赁费用等
3. 直接成本(Direct Cost)
– 能够直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如项目组旅行费用、项 目组人员工资和奖金、项目使用的物资等
程砚秋曾受师于梅兰芳,并根 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 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 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 格,世称“程派”。
程砚秋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于一身 的艺术家。代表曲目《文姬归汉》、《青霜 剑》、《窦娥冤》《碧玉簪》《锁麟囊》 《武家坡》等。
尚小云
自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 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 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 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 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 《二进宫》、《祭塔》、《昭君 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 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8岁在天津首次登台表演, 十七岁独立成班。二十七岁 就荣获京剧“四大名旦”的 桂冠。
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代表 作为《元宵谜》、《玉堂春》、《棋盘 山》《杜十娘》、《金玉奴》、《卓文 君》、《胭脂虎》《红娘》、《勘玉剑》 等。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演唱技巧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演唱技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而在京剧中,四大名旦被誉为演唱技巧最高超的女性角色表演者。
她们以扮演女性角色为主,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唱腔、精湛的技艺以及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介绍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演唱技巧,以及她们的艺术特点。
一、花旦花旦是京剧中最为风华绝代的名旦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她们凭借甜美、活泼的唱腔以及灵动、娇俏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形象。
花旦的演唱技巧主要包括音色柔美、情感真挚的唱腔,以及娴熟的身段和手势的运用。
在演唱时,花旦要通过婉转的嗓音表现出女性角色的温婉、柔情和感伤,同时还要准确地把握剧情节奏,使唱腔与动作相得益彰,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
二、正旦正旦是京剧中的“皇帝角”,她们扮演尊贵、威严的皇帝或高贵妃子等角色。
正旦的演唱技巧以庄重、沉稳的唱腔为主,表演风格强调气质和尊贵。
她们的声音要有深沉的穿透力,并适当地加入一些豪迈高亢的音调,以展现角色的威武和权威。
在身段和手势的运用上,正旦注重气度和尊贵感的表达,让观众感受到皇帝或贵妃的高贵与威严。
三、老旦老旦是京剧中扮演中年或老年妇女的角色,她们的演唱技巧注重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
老旦的唱腔要以圆润、浑厚为主,通过对音色的精细把握,使人能够听到角色的年龄和阅历。
在表演风格上,老旦注重形象的变化和感情的抒发。
她们要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细节来展现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四、丑旦丑旦是京剧中扮演滑稽搞笑角色的名旦之一,她们以活泼、幽默的演唱风格和独特的表演技巧著称。
丑旦的唱腔多以明快、欢快为主,通过活泼欢快的音调和节奏感,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快乐。
在表演风格上,丑旦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夸张的动作表演,要擅于运用捧腹笑的滑稽手法和面部表情,使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倍感喜悦。
综上所述,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演唱技巧各具特色,他们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唱腔风格,塑造了一系列饱含情感、别具一格的角色形象。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第四章 文化素养考点解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四章文化素养考点解读考点一:中国书法识记(一):汉字的发展1.五种书体:篆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载体类型:甲骨、青铜器、石刻、拓片与帖、简帛。
识记(二):重要名家名品秦汉时期(1)秦:小篆,李斯——《泰山刻石》(2)东汉:隶书,蔡邕——《熹平石经》(1)魏:钟繇——楷书鼻祖——《宣示表》(2)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三希堂法帖之一”唐朝楷书:(1)欧阳询:欧体,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天下第一楷书”《仲尼梦奠帖》(2)颜真卿:颜筋,作品:《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3)柳公权:柳骨,作品:《玄妙塔碑》草书:(1)张旭:“草圣”作品:《古诗四贴》(2)怀素:和尚,作品:《自叙帖》——“天下第一草书”(1)宋四家:苏黄米蔡,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诸上座帖》、《经伏波神祠诗》米芾:《蜀素帖》、《珊瑚帖》蔡襄:《自书诗帖》(2)赵佶:宋徽宗——瘦金体,作品:《草书千字文》元朝:赵孟頫——楷书——《洛神赋》、《前后赤壁赋》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明朝:祝允明——草书——《草书诗帖》识记(三):其它重点考点二:中国绘画识记(一):中国古代绘画1.中国画特点:“丹青”,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意存笔先,画尽意在”2.题材:(1)人物画:出现最早,侧重“传神”(2)山水画:山川自然为主体,有意境(3)花鸟画: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抒情性3.技法:工笔、写意、写实等识记(二):中国近现代绘画考点三:外国美术识记(一):文艺复兴绘画三杰识记(二):印象派识记(三):后印象派三杰识记(四):其它名家作品考点四:雕塑识记(一):中国雕塑1. 青铜雕塑:青铜爵——最早的青铜容器后母戊鼎——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秦陵铜车马、马踏飞燕2. 石雕:茂陵石雕四大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乐山大佛3. 陶塑秦陵兵马俑、说唱俑、唐三彩识记(二):外国雕塑(重点指数:3星,常考题型:选择题)考点一:中国音乐识记(一):中国民歌沂蒙山小调、走西口、凤阳花鼓《北京的金山上》维吾尔族地区——《十二木卡姆》苏南,上海,浙江地区——《茉莉花》识记(二):中国民乐·民族乐器1.吹奏乐器:笛、笙、箫、唢呐、葫芦丝、埙等2.弹拨乐器:琵琶、三弦、月琴;古琴、古筝;扬琴3.打击乐器:编钟、磬、鼓、锣、钹等4.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马头琴等琵琶——《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古琴——《高山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琴箫曲)二胡——《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原琵琶曲)识记(三):重要作曲家郑律成——“军歌之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贺绿汀——《游击队歌》马可——《南泥湾》《白毛女》《咱们工人有力量》陈钢、何占豪——《梁祝》考点二:外国音乐识记(一):巴洛克时期1.巴赫:德国作曲家,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古代京剧知识点总结
古代京剧知识点总结一、京剧的特点1、音调京剧的音乐以宣传凸显的曲调为基础,集汉、蕃、西多种音乐要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2、唱腔京剧的唱腔有大小唱、二黄、三黄、唢呐、龙袍、宣鼓等多种唱腔,各具特色。
其中,大小生、花旦、老生、丑角四大行当各自有着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3、表演形式京剧注重形体和动作的协调配合,强调形神兼备,要求演员的动作端庄大方,姿态优美。
4、化装服饰京剧的化装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既要突出角色特点,又要符合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造型美观又不失真实感。
五、发展历程1、清代京剧起源于清代的北京,继承了明代的弹词、说唱和评剧的表演元素,融合了水浒、西湖、青松、昭君等各类戏曲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剧种形式。
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京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各地流传开来,形成了以京、派、豫三家为代表的三大流派。
3、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京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注重对外交流和继承发展,形成了以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演员。
六、表演内容1、主题内容京剧的主题内容广泛,包括历史传奇、名著传说、古今题材、官场故事、军事传奇、民间传说等,展现了各种社会生活和人物命运。
2、脸谱京剧的脸谱十分鲜明,主要有红脸、黑脸、白脸、花脸等,寓意不同,形象栩栩如生。
3、表演技艺京剧的表演技艺包括唱腔、念白、动作、化装、道具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技术要领和表演要求。
七、技艺要领1、唱腔京剧的唱腔要求演员音准精确,力度适宜,音调圆润,音色悦耳动听,声音穿透力强。
2、念白京剧的念白要求演员语言清晰,抑扬顿挫分明,行文匀速,节奏感强,语气自然。
3、表演动作京剧的表演动作以划拳、打盹、扭身、扑打、拐子为基本功底,动作要求端庄大方,姿态优美。
4、化装京剧的化装要求演员妆面精致,色彩搭配协调,突出角色特点又不失真实感。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京剧的特点、发展历程、表演内容和技艺要领。
四大名旦名词解释
四大名旦(誉称)四大名旦名词解释:京剧演员梅兰芳(1894—1961)、程砚秋(1904—1958)、荀慧生(1900—1968)、尚小云(1900—1976)。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
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出身梨园世家。
父母早亡,由著名琴师——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
8岁开始学戏,9岁从名旦吴菱仙学唱青衣,14岁带艺搭入“喜连成”班,又向名旦秦雅芬、丑角胡二庚学花旦,后曾师从陈德霖,并受益于王瑶卿。
1904年,首次登台。
1913年与1914年两次赴上海演出,盛况空前。
奠定了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上海新式的舞台灯光、服装、化妆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15年与1916年,两年间排了11个古装新戏和时装戏,如《邓霞姑》、《一缕麻》、《嫦娥奔月》、《黛玉葬花》、《思凡》、《风筝误》等。
此后数年又排出大量古装新戏,如《霸王别姬》、《天女散花》、《洛神》、《西施》、《太真外传》等,还整理演出了传统剧目《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等。
他最后一本新编剧是《穆桂英挂帅》。
1919年和1924年两次应邀日本演出,1929年底应邀赴美国,获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1935年又被邀去苏联,被苏联报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苏结识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
后来布说他提出的“间离效果”的理论,就是受了梅表演艺术的启示。
梅兰芳的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唱腔不离传统但新意浓郁,妩媚甜美。
念白抑扬顿挫,明朗流利。
身段做工和表演俱入化境。
在《霸王别姬》、《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戏中,创造了剑舞、绸舞、镰舞、袖舞等多种舞蹈。
梅一生创造了许多刻画得既生动又深刻又优美,令人难忘的妇女艺术形象。
在剧目、唱腔、表演、乐队、舞台方面都有卓越大胆的革新。
他人品高尚,日本占领期间,蓄须明志,拒不演出。
不愧为戏曲艺术的一代宗师。
程砚秋,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
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玉霜。
1932年,易名砚秋,改号御霜。
6岁拜荣蝶仙为师,之后从陈桐公、陈啸云学旦角,倒嗓后曾得文人罗瘿公等许多帮助,后又拜梅兰芳为师,更受教于王瑶卿。
京剧知识点归纳总结
京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京剧的起源和历史京剧起源于清代的乾隆年间,经过演变和发展,到了光绪年间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京剧吸收了很多其他戏曲剧种的优秀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和风格。
京剧历经了从初期的模仿变成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过程,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
二、京剧的表演特色1. 扮演形象:京剧中的演员在表演时要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包括生、旦、净、末等角色,每种角色形象都有自己的表演要求和特点。
演员在扮演角色时,需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2. 唱腔和音乐:京剧的唱腔有很多种类,包括清腔、二黄、昆腔等,每种唱腔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特点和要求。
京剧的音乐也是独具特色,旋律优美,情感丰富,能够有效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3. 动作和表演:京剧的表演风格以“大虎跳”、“小虎跳”为代表,这是指表演时的手势和动作。
演员在表演时要根据不同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来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演技巧,使表演更加生动和富有戏剧性。
4. 化装和服饰:京剧的演员在表演时都要进行化装和穿戴戏服,这些化装和服饰既能够表现人物的外表形象,也能够反映出不同年代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三、京剧的代表剧目和剧种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被改编成了京剧,成为了京剧中的一部重要代表剧目。
《红楼梦》在京剧中的演出形式介绍了京剧的表演特色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京剧的一部代表作品。
2. 京剧剧种:京剧有很多不同的剧种,包括武戏、净戏、旦戏等,每种剧种都有自己的表演特色和要求。
不同的剧种结合不同的戏曲剧目,使京剧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四、京剧的发展与现状京剧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京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表演舞台上都有很多的经典剧目和著名演员,每年都有很多的京剧演出,吸引着观众前来欣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京剧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名旦”等。
四大名旦简介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 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一个月后回国。
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常识口诀(4)——京剧考点1
常识口诀(4)——京剧考点1
#
公考常识速记口诀
1
京剧前身是南方流行的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前身在南方
口诀:京剧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学
注释:京剧刚开始的时候,很南学
京剧前身是南方流行的徽剧
口诀:京剧很难学会
注释:京剧很难学徽
徽剧为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四大徽班入京:春台、和春、四喜、三庆
口诀:京剧台上和台下都很喜庆
2
京剧的四大名旦分别为: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口诀1:煤球小生
注释1:梅秋小生
口诀2:唱京剧,声小没前程
注释2:唱京剧,生小梅前程
3
梨园,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在梨园教演歌舞戏曲,后世就用“梨园”指代戏班。
口诀:看戏班选了个好位置,尿急都不敢离开
注释:看戏班玄了个好位置,尿急都不敢梨开。
京剧和旦角方面的知识
京剧和旦角方面的知识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
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旦角是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花衫等类别。
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
青衣年龄一般都是20到30岁左右,年龄再大一点就变成了正旦(即青衣),年龄再老就变成了老旦。
正旦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
青衣以唱功为主,所以叫青衣(也叫正旦),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
花旦一般都是扮演天真活泼的少女或者是性格泼辣的少妇。
花旦一般都要念京白(北京方言),念韵白的就不是花旦了。
刀马旦一般都是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有时扎靠(穿
著靠近衣甲的戏衣),但不持刀马(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等)所以刀马旦的舞蹈不如武旦丰富,但唱念做和舞蹈是并重的。
总的来说,京剧和旦角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包括历史渊源、角色分类等等。
这些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京剧四大名旦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
大家知道是哪几个人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京剧的四大名旦,别忘了收藏哦!一、梅兰芳(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他八岁学艺,11岁登台。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二、程砚秋(1904.1.1 - 1958.3.9),男,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三、尚小云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
尚小云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宫县。
1900年1月7日出生,他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四、荀慧生--在京剧“四大名旦”中,数荀慧生的经历最为坎坷曲折、最富传奇色彩。
他不是梨园世家出身,一个农村苦孩子,先学河北梆子后改唱京剧,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任何后台,却在27岁时跻身“四大名旦”,完全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
下载全文。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咱们聊聊京剧里头那四位响当当的大腕儿,人送外号“四大名旦”,听着就让人心里头热乎,跟吃了蜜似的甜。
这四位啊,不光是在台上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更是把京剧这门国粹演绎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让人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
头一位,得说说梅兰芳梅大爷。
他啊,就像是春天里绽放的梅花,既高雅又清新脱俗。
梅大爷的嗓子,那叫一个甜润,唱起戏来跟山涧清泉似的,能流到人心坎儿里去。
他演的《贵妃醉酒》,那叫一个绝!眼波流转间,仿佛真能看见那杨贵妃的千娇百媚,让人忍不住想多瞅两眼。
梅大爷不仅戏好,人品也是杠杠的,对待艺术那叫一个严谨,对徒弟们也是关爱有加,真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紧接着,咱得提提程砚秋程老板。
他呀,就像是秋天里的枫叶,红得热烈而深沉。
程老板的唱腔,那叫一个哀婉缠绵,听他的戏,就像是品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锁麟囊》这出戏,程老板唱得是炉火纯青,每次听到那“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唱词,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真是难以言表。
程老板对京剧的贡献那也是没的说,他创新了不少唱腔和表演手法,让京剧这门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再来说说尚小云尚先生。
尚先生那可是个急性子,台上台下都是风风火火的。
但他的戏,却是一点也不含糊,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昭君出塞》里头的王昭君,被他演得是活灵活现,既有女中豪杰的英气,又不失女儿家的柔情。
尚先生的表演风格独特,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常说:“戏比天大”,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后一位,荀慧生荀大师。
荀大师就像是那夏日里的荷花,清新脱俗又不失妩媚。
他的唱腔甜美娇柔,表演细腻入微,尤其是擅长演那些花旦角色。
《红娘》里的红娘,被他演得那叫一个俏皮可爱,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荀大师还特别喜欢创新,经常在戏里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手法,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四位名旦啊,就像是京剧这棵大树上的四朵奇葩,各有各的风采和魅力。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为京剧这门艺术增光添彩,也为我们这些戏迷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感动。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时至今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称谓来自于一次观众投票活动。
换句话说,“四大名旦”是投票选举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次投票活动,就是为了选举“名旦”。
这次活动,从开始刊发启事,到投票过程,以至最后揭晓结果,都只用了“五大名伶”这个名称,而没有用“五大名旦”。
这就造成两个后果:一、有人因此推断,在这之前,还没有“四大名旦”(或“五大名旦”)的说法。
否则,主办方应该用“五大名旦”,而不是以“五大名伶”之名;二、正因为如此,有人得出结论:“四大名旦”的称谓,就是在此次投票活动结束后确立的,即被选举产生的。
很明显,这样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首先,此次投票选举活动,针对的只是5个人的新戏,并不是评选孰强孰弱。
其次,如果“四大名旦”之说是因为此次投票选举活动而产生的,那么也应该是“五大名旦”。
为何漏掉徐碧云而只说“四大名旦”呢?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其次是程砚秋的《红拂传》,然后是梅兰芳的《太真外传》,接着是徐碧云的《绿珠》,最后是荀慧生的《丹青引》。
假使这次活动的目的确是为了选举“四大名旦”,那么,按照票数,排在前四位的,也应该是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徐碧云,缘何荀慧生最终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云呢?仅从这个角度上说,“四大名旦”是由戏迷、读者选举产生的论断,就是错误的。
就目前现存资料而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
依据是:第一,源于3个知情人的回忆,他们是沙大风的儿子沙临岳、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宁波镇海的陈崇禄。
薛耕莘曾经在《上海文史》上撰文,称梅兰芳曾亲口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陈崇禄则说他曾经见过沙大风的一枚印章,上有“四大名旦是我封”这7个字。
据沙临岳回忆,“四大”其实是借用当时流传甚广的“四大金刚”之名。
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特点
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特点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田汉。
他们的唱腔特点不尽相同,但都有其独特之处。
梅兰芳的唱腔雄浑豪放,以刚健有力见长。
他的喉音非常厚重,表现力强,能够将角色的内心深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唱腔尤其擅长演绎男性角色,如《祥林嫂》中的贾老爷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
程砚秋的唱腔婉转柔美,以温婉细腻见长。
她有着清雅的气质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唱腔则充满了细节和抒情。
她擅长演绎女性角色,如《西厢记》中的李娘子和《长生殿》中的霍小玉等。
荀慧生的唱腔流畅自然,以深情细腻见长。
她的嗓音温暖柔和,表现力极强,能够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十分到位。
她擅长演绎既有男性特质又有女性柔情的角色,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和《玉堂春》中的张生等。
田汉的唱腔雄奇豪放,以高亢激烈见长。
他的嗓音厚重浑厚,音量大,能够将角色的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擅长演绎武将和豪放、刚烈的角色,如《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和《莺莺传》中的徐玉兰等。
四大名旦的唱腔特点各有千秋,他们通过唱腔的表现,展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成为了京剧艺术中的代表人物。
- 1 -。
【常识】“京剧四大名旦”考点汇总
【常识】“京剧四大名旦”考点汇总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
一、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
他出生于京剧世家,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梅兰芳的著名作品有《断桥》《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二、程砚秋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程派创始人。
程砚秋将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程砚秋的主要作品有《四郎探母》《三击掌》《红拂传》《春闺梦》《锁麟囊》《荒山泪》。
三、荀慧生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
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
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主要作品有《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
四、尚小云1900年出生于河北南宫,他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其代表作品有《三娘教子》《战蒲关》《秦良玉》等。
【课后练习】1.【2017山西】(单选)1927年,北京《顺天日报》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其中,被评为“四大旦角”的是()。
A.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B.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马连良C.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荀慧生D.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D。
1927年,北京《顺天日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2019长春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京剧四大名旦
2019长春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京剧四大名旦1.梅兰芳梅兰芳字浣华,兰芳是他的艺名,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攻花旦,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抗日战争时期,曾“蓄须明志”,在日伪统治下拒绝演出,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一九五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梅兰芳的著名作品有“《断桥》、《贵妃醉酒》等”。
2.程砚秋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程砚秋将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程砚秋的主要作品有“《四郎探母》、《三击掌》、《红拂传》”。
3.尚小云自幼年开始学习戏曲,有“第一伶童”的美称,他功底深厚,一般以刚劲著称,它的主要作品有“《昭君出塞》、《二进宫》等”,这些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巾帼英雄的形象。
4.荀慧生他幼年学习河北梆子,后改习京剧,他作品的特点就是凝结了梆子和喜剧的优点,他独创了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可人的女性角色,他的主要作品有“《金玉奴》、《钗头凤》、《杜十娘》等”他排剧曲目较多,为四大名旦之首。
真题演练下列人物属于四大名旦的是()A.梅兰芳B.梅艳芳C.尚小云D.荀慧【答案】ACD。
解析:梅兰芳是京剧梅派创始人物,擅长花旦,尚小云和荀慧生也是京剧著名的旦角,擅长青衣、刀马旦,所以本题选择ACD。
B选项为歌手梅艳芳,本身就是女性,不涉及京剧,也不可能是旦角。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
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六年级下册音乐京剧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音乐京剧知识点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特殊的唱腔、表演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上,我们将学习关于京剧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一、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京剧起源于北京,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起初是在明代末年北京一带流行的四大曲艺(二夷戏、二直腔、八仙戏、马脸腔)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清代乾隆年间,京剧逐渐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
二、京剧的艺术特点1.曲艺特点:京剧的唱腔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宫调、商调和角调。
这三种调式各具特点,宫调生动活泼,商调豪放激昂,角调庄重严肃。
京剧的唱腔采用了吐字、拍板等特殊技巧,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 表演特点:京剧以其独特的脸谱和形体语言而著名。
演员们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将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京剧还注重舞台设幕、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布置,以增加观众的视觉享受。
3. 传统剧本:京剧的剧本多取材自历史典故和小说传说,这些剧本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演绎,已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
京剧作品包括历史剧、传奇剧、豫剧、磨剧等不同类型。
三、京剧的脸谱和角色1. 脸谱:脸谱是京剧中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用来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京剧脸谱有红、黑、白、青、蓝、黄、绿等多种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狡黠等。
2. 角色:京剧中的角色分为正、旦、净、末四大行当。
正是指男性角色,旦是指女性角色,净是旦角以外的男性角色,末则是丑角。
每个行当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风格和形体语言,如正脸谱通常配以挺拔端庄的动作,而丑脸谱则以滑稽憨厚的形象出现。
四、京剧的代表作品京剧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红楼梦》。
这部作品改编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同名小说,通过京剧形式,生动再现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和人物形象。
此外,《战马》、《白蛇传》、《窦娥冤》等也是京剧中备受瞩目的作品。
五、京剧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在当代也有了新的演绎方式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音乐《京剧“四大名旦”》知识点详解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
梅兰芳,原籍江苏泰州。
他在辛亥革命时就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等古装新戏。
近代,他又对《宇宙锋》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新的加工改造,编演了《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他还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声腔,配合其新创的融旦角与青衣于一身的“花衫”新行当,成为京剧舞台上深受人们欢迎的新艺术。
以梅兰芳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梅兰芳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
在琴师徐兰沅等人的帮助下,他首先在京剧伴奏中加用了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梅兰芳还曾赴美国、苏联演出,获得了成功,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和音乐赢得了国际声誉。
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抗日战争八年中,梅兰芳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程砚秋
程砚秋,满族,北京人。
他的京剧艺术活动,尤其是唱腔的改革,在近代京剧艺术中有重要的意义。
30年代它曾为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做出许多努力,并担任北平分院院长,努力用新文化知识培养新的戏曲人才。
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
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代表剧目:《荒山泪》《春闺梦》等新戏。
程砚秋还曾赴欧洲考察各国戏剧,扩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抗战期间,他躬耕青龙桥不为日寇演出,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尚小云
尚小云,河北南宫人。
自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就被评为“第一童伶”。
他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唱腔以刚劲著称,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崤拔高昂。
念白爽朗明快,流利大方,做功身段寓刚健于婀娜,武功根底深厚,嗓音宽亮,世称“尚派”。
他把“杨派”的武生技艺吸收融化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尚派”唱法以刚劲见长,且武功出众,表演别具一格,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代表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和《梁红玉》等。
▼荀慧生
荀慧生祖籍河北东光。
出身贫寒,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
“荀派”念白有独特的风格,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唱腔柔媚婉约,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动作美、媚、脆,尤其要讲究眼神的运用,一举一动、一指一看节奏鲜明,讲究一出场就光彩照人,满台生辉。
代表剧目有:《玉堂春》《大英节烈》《钗头凤》和《红楼二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