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里学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心理发展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5、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6、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7、学习动机的培养: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8、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9、学习迁移的概述作用: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③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1、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11、促进迁移的教学: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2、知识学习的作用: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3、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4、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
活动律④组合律
15、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
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6、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①深度加工材料
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合理进行复习
17、如何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
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18、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
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9、我国心智技能形成段论: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
原型内化
19、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
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20、学习策略的特征:①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
极主动地使用的②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③是有关学习过程
的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21、复述策略常用的方法: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
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
22、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策略:①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
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
想)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
联系实际
23、组织策略常用策略: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系统结构
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③利用表格(一
览表、双向表)。
24、元认知策略常用策略: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③调
节策略
25、资源管理策略:①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②学习环境的设
置: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③学习努力和
心境管理④学习工具的利用⑤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6、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
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
能感
2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①指导教学模式②程序化训练
模式③完形训练模式④交互式教学模式⑤合作学习模
式
27、问题解决的特点:①目的性②认知性③序列性
28、问题解决的过程: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
设④检验假设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2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①问题的表征②已有的知
识经验③定势与功能固着;
30、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
量与质量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③提供多
种练习的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
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
思)
31、怎样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
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③重
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32、怎样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
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3、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
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3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①环境②智力③个性
36、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
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37、创造性的培养: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
创造性思维策略
38、如何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
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
与考试内容
39、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
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
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40、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
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
风暴训练
4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①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
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
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②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42、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
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43、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4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①外部条件(家庭
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②内部条件(认知失
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45、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
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
惩罚
46、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
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