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械波》达标检测—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3章《机械波》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波长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速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速不变2.如图甲为某简谐机械横波在t=0时刻波的图象,乙图为波的传播方向上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是15 m/sB.该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C.若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t=0.15 s时刻,质点Q的坐标为(0.5 m,0 cm)D.若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t=0.15 s时刻,质点P的坐标为(1 m,-4 cm)3.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表示两个波长和振幅都相同的简谐横波(各只有半个波形),两波在同一根弹性绳上分别向左、向右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位置如图所示.P、Q、S表示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的平衡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刻,P的速度向上,Q的速度为零,S的速度向下B.该时刻P的速度向下,Q的速度为零,S的速度向下C.该时刻P、Q、S都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各点振动速度相同D.该时刻P、Q、S都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但Q的速度最大4.如图所示,MN是足够长的湖岸,S1和S2是湖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水波波长为2 m,S1S2=5 m,且S1与S2的连线与湖岸平行,到岸边的垂直距离为6 m,则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 )A. 2处B. 3处C. 4处D.无数处5.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0.2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经过0.5 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 cmB.若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D.振源的振动频率为0.4 Hz6.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1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图1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7.有关纵波与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B.振源水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C.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上下振动,这类波是横波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8.一列声波由空气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的波长不变B.声波的波长减小C.声波的频率变大D.声波的波速增加9.如图,两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别为2A和A,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B.波谷和波谷相遇处位移为零C.A点的位移始终为零D.此刻A点和B点的位移大小分别是A和3A10.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N两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B.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C.点M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一定是波长的整数倍D.质点M的位移始终最大11.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当波源质点突然停止振动时,介质中其他质点的振动及能量传递的情况是( )A.所有质点都立即停止振动B.已经振动的质点将继续振动,未振动的质点则不会振动C.能量将会继续向远处传递D.能量传递随即停止12.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x=200 cm处的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方向分别是( )A.v=50 cm/s,沿x轴负方向传播B.v=25 cm/s,沿x轴负方向传播C.v=50 cm/s,沿x轴正方向传播D.v=25 cm/s,沿x轴正方向传播13.周期为 2.0 s 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 m/s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 m/s14.一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中央,圆形波纹一圈圈向外传播,有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则树叶( ) A.逐渐漂向湖心B.逐渐漂向湖畔C.在落下的地方上下振动D.沿树叶所在的圆圈做圆周运动15.公路上的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A.波的反射和多普勒效应B.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C.波的干涉和波的反射D.波的反射和共振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2 m的五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t=3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质点d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周期为4 sB.t=4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eC.t=5 s时刻质点b到达最高点D.在3 s<t<4 s这段时间内质点c的速度方向向上E.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4 m17.某人乘火车由甲地去乙地.途中此人乘坐的列车超过一列货运列车,超车后听到货运列车发出的笛声频率为f1;此人乘坐的列车以后又与迎面驶来的一列客车,听到客车驶近时的笛声频率为f2,已知我们生产的机车发出的笛声相同,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f2.18.如图所示,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刚好传到x=6 m处,已知波速v=10 m/s,则图中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______(选填“+y”或“-y”)方向,在x=21 m的点在t=______ s第二次出现波峰.三、计算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分别为一列沿水平方向匀速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和在x=3 m处的质点A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求:(1)波速的大小和方向;(2)在t=0.1 s时,x=1 m处的质点B的位移和该段时间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20.一根弹性绳沿x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O,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轴方向做周期为1 s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如图所示.求:(1)若从波传到平衡位置在x=1 m处的M质点时开始计时,那么经过的时间Δt等于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在图中准确画出当时弹性绳上的波形.(2)从绳的左端点开始做简谐运动起,当它通过的总路程为88 cm时,N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21.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0.1 m,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0.2 m,经过时间0.3 s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1)求该列横波传播的速度;(2)画出质点5从t=0到t=0.3 s的振动图象.答案解析1.B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大,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 =λf 得知,声波的波速变大,故B 正确.2.D由甲图可知波长λ=2 m ,由乙图可知周期T =0.2 s ,所以波速为v ==10 m/s ,故A 错误;由题中条件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故B 错误;若乙是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波向左传播,质点Q 此时向上振动,在t =0.15 s 时刻质点Q 振动到波谷处,即其坐标为(2 m ,-4 cm),故选项C 错误;若乙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波向右传播,质点P 此时向上振动,在t =0.15 s 时刻质点P 振动到波谷处,即其坐标为(1 m ,-4 cm),故选项D 正确.3.A由图及振动的叠加可知,图示时刻各质点均在平衡位置,此时,左波使质点P 向上振动,右波使质点P 向上振动,叠加后速度向上,Q 质点此时是波峰和波谷相遇,速度为0.左波使质点S 向下振动,右波使质点S 向下振动,叠加后速度向下,故选A.4.C当空间某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始终减弱;水波的波长为2 m ,S 1S 2=5 m ,当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1 m 、3 m 、5 m 时,振动减弱;路程差为1 m 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3 m 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5 m 是以S 1为起点向左的射线和以S 2为起点向右的射线,与岸边无交点;路程差不可能大于S 1S 2=5 m ;由上分析可知,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4处,故A 、B 、D 错误,C 正确.5.C6.A横波的传播速率小于纵波的传播速率,所以P先开始振动.由+5 s =,可得x =36 km ,x 9km /s x 4km /s 则A 正确,B 、C 、D 错误.7.C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若波向下传播,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与振动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该波是纵波,故A 错误;振源水平振动形成的波不一定是纵波,振源水平振动若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形成的波是横波,故B 错误;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上下振动,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这类波是横波,故C 正确;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振源水平振动若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形成的波是横波,故D 错误.8.D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故当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不变.波速由介质决定,波速变大,由波速公式v=λf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A、B、C错误,D正确.9.D由图看出,波源S1形成的水波波长大于波源S2形成的水波波长,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等,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两列波的频率不等,不会形成干涉现象,但能发生叠加现象,故A 错误;因两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不相等,当波谷和波谷相遇处位移为-3A,并不为零,故B 错误.因两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别为2A和A,由图可知,此时A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则xA=A,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移大小变化,不可能总为零,故C错误;结合图象可知,此时刻A点是波峰和波谷相遇,位移大小为2A-A=A,而B点波峰和波峰相遇,位移大小2A+A=3A,故D 正确.10.A图示时刻P、N两点是波谷和波峰叠加,由于振幅相同,位移始终为零,即处于平衡位置,故A正确;由图知O点是波谷和波谷叠加,是振动加强点,该时刻正处在波谷,故B错误;如果两个波源相同,结合对称性可知点M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零,故C错误;图示时刻点M为波峰与波峰相遇,是振动加强点,是振幅最大,不是位移始终最大,位移是时刻变化的,故D错误.11.C12.A从横波图象中可以得出波长λ=1 m,从振动图象中我们可以得出振动周期为T=2 s,故该波传播速度为v==0.5 m/s=50 cm/s,B、D错误;在x=200 cm处的质点在t=0时振动方向为向上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得该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负方向传播,A正确,C错误.13.B根据机械波的速度公式v=,由图可知波长为 20 m,再结合周期为 2 s,可以得出波速为 10 m/s.应用“同侧法”等方法判断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因此答案为 B.14.C树叶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15.A公路上的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和多普勒效应,A对.16.ABD17.<此人与货运列车远离,所以f1小于发出声波的频率,而此人与客车靠近,故f2大于发出声波的频率,因此f1<f2.18.+y 2 s由题意知,6 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判断6 m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为+y,故介质中所有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y,即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x=1 m处的质点的振动形式是波峰,当其振动形式传播到x=21 m处时,在x=21 m的点第二次出现波峰,用时t==2 s.19.(1)50 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25 cm20.(1)2.25 s (2)16 m(1)由波的传播特性和波动图象知,波长λ=2 m波从x=1 m传至x=4.5 m处的N质点需要的时间t=T此时x=4.5 m处的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x=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还需,因此Δt=T= 2.25 s此时波形如图:(2)由图知,振幅A= 8 cm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 32 cmO质点通过88 cm的路程共经过的时间为T从x=0 m传至x=4.5 m处的N质点需要时间t1为T质点N运动的时间为T所以质点N振动通过的总路程为2A= 16 cm.21.(1)4 m/s(2)质点5从t=0到t=0.3 s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题意,说明t=0.3 s=1.5T,得到周期为T=0.2 s从图中可以看出,波长λ=0.8 m,根据波速公式得到,波速为v==m/s=4 m/s(2)质点5与质点1间的距离为x=0.4 m,波从质点1传到质点5的时间为t==0.1 s,质点5起振方向与质点1起振方向相同,均向下,振幅为0.2 m.画出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

第三章机械波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无特殊说明,本试卷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学生在玩“人浪”游戏。

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呈现类似波浪的效果。

则()A.“人浪”是纵波B.“人浪”传播的是“下蹲、起立”这种运动形式C.当“人浪”向右传播时,学生随“人浪”向右移动D.学生“下蹲、起立”的动作越频繁,“人浪”传播的速度一定越快2.某同学在研究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规律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弹性绳右端固定在墙上。

手握着绳子左端S点上下振动,产生向右传播的绳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刻质点P向上运动B.S点的起振方向向上C.手振动的频率逐渐增大D.波的传播速度不变3.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减少车内噪声的技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产生噪声,系统会通过车身的声学反馈技术,通过扬声器发出声波将车外噪声反向抵消,从而减少车内噪声。

某一稳定噪声信号的振动方程为y=A sin (100πt+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抵消声波频率应为100 HzB.抵消声波振幅应为2AC.汽车降噪过程应用的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D.抵消声波和环境噪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小相等4.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发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t=0时波源开始振动,其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A sin 2πTt,则t=T时的波形图为()5.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两个沿竖直方向振动的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波长均为5 cm,波源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为4 cm,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波峰,虚线表示该时刻波谷,a、c、e三点均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其中e点是a、c连线的中点,b、d、f三点为所在两个圆弧的交点。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同步练习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同步练习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全章节同步练习3.1波的形成一、选择题1.(多选)把一根长而软的螺旋弹簧竖直提起来,手有规律地上下振动,则( )A.在弹簧上形成一列机械波B.在弹簧上形成波峰和波谷C.弹簧上的质点自上而下振动D.弹簧上的机械波自上而下传播2.一列横波沿一条长绳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 )A.所有质点都立即停止运动B.已经振动的质点继续振动,尚未振动的质点不会振动C.离波源近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然后才是远的质点停止振动D.离波源远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然后才是近的质点停止振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回复力做正功B.回复力就是振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C.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D.横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可相同4.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可能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C.纵波中,波水平向右传播,各个质点一定上下振动D.能形成波峰、波谷的波是横波5.(多选)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B.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C.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都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D.沿横向传播的波叫横波,沿纵向传播的波叫纵波E.沿横向传播的波叫纵波,沿纵向传播的波叫横波6.(多选)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在空气中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B.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声波的传播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D.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7.(多选)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8.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机械波产生,一定可以找到产生机械波的波源B.把小石头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向远方运动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9.振源A带动细绳上下振动,某时刻在绳上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所示。

人教版(广西专用)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过关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广西专用)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过关检测含答案

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叠加一定会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B.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一定大于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C.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低,波才能发生衍射,需要波的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才能形成稳,故选项A 错误;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振幅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的振幅最小,但所有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位移有大有小,两种质点的位移不能比较大小,故选项B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低,故选项C 正确;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较小,波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项D 错误。

2.(2023山东青岛二中三模)青岛濒临黄海,是国内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长达800多千米的海岸线,拥有众多优良海水浴场。

在石老人海水浴场,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水波以3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该同学记录了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为18 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很快就会漂流到沙滩上B.该水波的周期为1.8 sC.该水波的波长为6 m,不会随波迁移,选项A 错误。

该水波的周期为T=n -1=2 s,选项B 错误。

根据波长公式得λ=vT=6 m,选项C 正确。

该水波可以绕过石老人继续传播属于波的衍射现象,选项D 错误。

3.(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如图所示,静止的雷达测速仪a 发射频率为f 0的超声波,该超声波被迎面驶来的汽车b 反射后,又被a 接收到。

则( )A.a 接收到b 的反射波频率等于f 0B.a 的发射波与b 的反射波相遇会发生干涉C.反射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b 运动速度有关 b 的速度,使观察者收到的频,频率会变大,所以a 接收到b 的反射波频率大于f 0,选项A 错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第三章机械波3.1波的形成 ................................................................................................................... - 1 -3.2波的描述 ................................................................................................................... - 6 -3.3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 12 -3.4波的干涉 ................................................................................................................. - 17 -3.5多普勒效应 ............................................................................................................. - 24 -章末综合测验................................................................................................................ - 26 -3.1波的形成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1.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自然界所刮的风就是一种机械波B.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而且参与振动的质点也在随波迁移C.波将波源的运动形式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D.能传播机械波的介质一定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解析:自然界所刮的风,实质上是由于压强差等因素引起的空气流动,不是机械波,所以A错;波是运动形式的传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各质点均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B错;波不仅能传播运动形式,它也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故C正确;固体也能传播机械波,故D错。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解析)(4)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 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向x 轴正向传播B .此时刻质点B 速度方向沿y 轴负向C .此时刻质点C 速度方向沿y 轴负向D .此时刻质点D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2.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波速为0.5m /s ,沿x 轴相向传播,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列波相遇时能发生稳定的干涉B .12s t =时刻,图示坐标范围内有7处质点位移为零C .x 轴上第一个位移达到6cm 的质点的横坐标为 2.75m x =D .0t =时刻, 2.6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 5.1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3.一列波速2m/s v =的横波沿x 轴传播,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

则( )A .这列波的波长为6mB .A 、B 两质点的振动周期都是2sC .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 向上运动D .若质点B 此时向上运动,则波是沿x 轴负向传播的4.下列说法的错误是( )A .泊松亮虹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B .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C .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D .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5.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 =0.10s 时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 0.5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2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 .t =0.15s ,P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从t =0.10s 到t =0.15s ,P 通过的路程为10cm6.如图所示,质点O 在垂直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 轴传播的横波。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27689]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v=50cm/s,向左传播B.v=100cm/s,向左传播C.v=50cm/s,向右传播D.v=100cm/s,向右传播2.(0分)[ID:127686]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向x轴正向传播B.此时刻质点B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C.此时刻质点C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D.此时刻质点D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3.(0分)[ID:127685]小明和小华利用照相机记录绳子上由a向b传播的机械波并研究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某时刻拍照记录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中数据为已知),其中a、b两点平衡位置的横坐标的距离为6m,b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则a点的振动图像为()A.B.C.D.4.(0分)[ID:127678]在同一介质中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以相同速度0.4m/s相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0.2m,0)和(1.2m,0)处,振幅均为2cm,t=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0.2m,0)、(0.8m,0)的两个质点E、F刚好开始振动,B、C、D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0.4m,0)、(0.5m,0)、(0.6m,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列波叠加后C点振动位移始终为0B.两列波叠加能够发生干涉现象C.两列波叠加后B点的位移为0D.两列波叠加后D点的振幅为4cm5.(0分)[ID:127676]下列说法的错误是()A.泊松亮虹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C.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D.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6.(0分)[ID:127669]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4s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质点b从t=0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为图乙。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卷(答案解析)(4)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卷(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t=时刻的波形如图所。

则()1.一列波速2m/sv=的横波沿x轴传播,0A.这列波的波长为6mB.A、B两质点的振动周期都是2sC.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向上运动D.若质点B此时向上运动,则波是沿x轴负向传播的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

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

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B.频率不变,则AB孔越大,挡板后面的相邻波纹间距越大C.频率不变,将孔扩大,可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D.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可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3.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横波。

在t=0时刻,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向y轴正方向运动,经0.2s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0.4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B.t=1.2s时,A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C.t=2s时,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D.t=2.6s时,质点B的加速度达到最大4.如图所示,某个手机充电时打入电话,手机开始振动,频率f1,发现在插座附近的充电线A位置也在振动,频率f2。

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以及你判断的依据最合理的是()A. f1>f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B. f1= f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C. f1>f2,简谐振动的规律D. f1= f2,简谐振动的规律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振幅A=2 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3 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0.5 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B.从t=0到t=1 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 cmC.在t=5.5 s时刻,质点M到达波谷D.t=0.5 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反向6.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27667]质点M 、N 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上的两点,平衡位置的横坐标x M =2m ,x N =5.5m ,图甲、图乙分别是M 、N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开始计时的时刻相同),波传播的速度v 的大小范围为0.4m/s<v <1m/s ,则波传播的速度为( )A .0.25m/sB .0.5m/sC .0.75m/sD .0.85m/s 2.(0分)[ID :127663]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3.5m x =和 6.5m x =处。

0.5s t =时,质点P 恰好第二次位于波峰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周期为0.5s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6m/sC .0.6s t =时,质点Q 将位于波峰位置D .质点Q 在0~0.9s 内的路程为18cm3.(0分)[ID :127661]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图中质点P 振动的周期为2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速为6m /sB .0t =时,质点P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C .01s ~时间内,质点P 经过的路程为10cmD .1s t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4.(0分)[ID :127657]下列关于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B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C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会变大D .频率不同的两列波相互叠加时,各个质点的振幅随时间变化5.(0分)[ID :12765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振幅A =2 cm ,M 、N 是平衡位置相距3 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 =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0.5 s 时,质点N 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B .从t =0到t =1 s ,质点M 运动的路程为2 cmC .在t =5.5 s 时刻,质点M 到达波谷D .t =0.5 s 时刻,处于M 、N 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反向6.(0分)[ID :127650]下面为某机械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图象和该波上质点P 对应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正确的是( )A .P 点振幅为0B .Q 点速度向y 轴正方向C .波向右传播, 2.0m/s v =D .波向左传播, 4.0m/s =v7.(0分)[ID :127627]如图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 =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 ,波速为2m/s ,波长为0.4m ,E 点是BD 连线和AC 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是振动减弱点B .E 点是振动减弱点C .B 、D 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cmD .t =0.05s ,E 点离开平衡位置2cm8.(0分)[ID :127613]a 、b 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 42cm ,一列正弦横波从 a 到 b 沿此绳传播,每当 a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b 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则此波的波长可能是( )A .168cmB .84cmC .56cmD .14cm9.(0分)[ID :127606]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 A 、B 两点沿直线 Ox 相向传播,t =0 时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m/s ,则( )A .t =0.2s 时,CD 间 F 点的位移最大B .t =0.2s 时,CD 间 E 、F 、G 三点的位移最大C .t =0.5s 时,CD 间只有 F 点的位移最大D .t =0.5s 时,CD 间E 、G 两点的位移最大10.(0分)[ID :127600]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0.2t 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该波上A 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波速为2.5/m sB .这列波沿x 轴正向传播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2.5HzD .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40cm 小很多 11.(0分)[ID :127594]质点以坐标原点O 为中心位置在y 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 m/s .经0.3 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1 s 后的波形图是图中的( )A .B .C .D .12.(0分)[ID :127591]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 = 0.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波长是14 cmB .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 sC .这列波可能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D .t =0时,x = 4cm 处的质点速度沿y 轴负方向二、填空题13.(0分)[ID :127779]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刻波刚好传播到5x =m ,此时该点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振动,该波沿x 轴传播的速度1v =m/s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机械波 本章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机械波 本章达标检测

第三章机械波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第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3~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9吉林扶余一中高二下月考)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B.在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C.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D.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2.(2019吉林乾安七中高二下第二次质检)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

经Δt=0.2s,波的图像如图中虚线所示。

已知其波长为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C.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传播速度可能小于9m/sD.若波速是19m/s,则波向左传播3.(2020浙江东阳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当t=0时,x=0处的波源S开始振动,t=0.5s时,刚好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B.该波的波长为4mC.该波的波速为6m/sD.t=1.5s时,x=4m处的质点速度最大4.(2020河南郑州一中高三上模拟)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实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图示区域相遇,则( )A.实线波与虚线波的周期之比为1∶2B.实线波与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1∶2C.实线波与虚线波的波速之比为1∶1D.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E.实线波与虚线波的波长之比为1∶25.(2020辽宁沈阳重点联合体高二月考)一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6.(2019四川广元高三高考适应性统考)体育课上李辉同学一脚把足球踢到了足球场下面的池塘中间。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题(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27687]一列简谐波沿x 铀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A 的平衡位置在距坐标原点8cm 处,质点B 的平衡位置在距坐标原点18cm 处。

t =0.04s 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 )A .该简谐波的频率为25HzB .从图示时刻起,质点A 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C .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5m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 .介质中平衡位置在10c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10sin(20t )cm y ππ=+2.(0分)[ID :127666]如图所示,质点O 在垂直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 轴传播的横波。

在t =0时刻,质点O 从平衡位置开始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经0.2s 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4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波峰B .t =1.2s 时,A 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 轴正方向C .t =2s 时,质点B 第一次到达波峰D .t =2.6s 时,质点B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3.(0分)[ID :12765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 =1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乙图可能是甲图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A.x=0处的质点B.x=lm处的质点C.x=2m处的质点D.x=3m处的质点4.(0分)[ID:127651]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0.1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t=0.3s,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0.3s时刻,质点1向上振动B.t=0.3s时刻,质点8向上振动C.t=0至t=0.3s内,质点5振动的时间只有0.2sD.该波的周期为0.3s,波速为8m/s5.(0分)[ID:127632]一列波长大于3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5m和x2=4.5m的两质点A、B,当B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时,A点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从此时开始计时,经1.00s后A点的位移处于正的最大值,由此可知()A.2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B.1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波长为12mD.波速一定为1m/s6.(0分)[ID:127629]图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时刻的波形图,从此刻起横坐标位于6mx=处的质点P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波峰历时0.6s。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卷(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27678]在同一介质中两列简谐横波沿x 轴以相同速度0.4m/s 相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0.2m ,0)和(1.2m ,0)处,振幅均为2cm ,t =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0.2m ,0)、(0.8m ,0)的两个质点E 、F 刚好开始振动,B 、C 、D 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0.4m ,0)、(0.5m ,0)、(0.6m ,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列波叠加后C 点振动位移始终为0B .两列波叠加能够发生干涉现象C .两列波叠加后B 点的位移为0D .两列波叠加后D 点的振幅为4cm2.(0分)[ID :127676]下列说法的错误是( ) A .泊松亮虹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B .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C .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D .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3.(0分)[ID :127660]如图,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 以周期T 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该波沿水平方向传播。

绳上有另一质点P (图中未画出)。

t =0时,O 位于最高点,P 位于最低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4Tt =时,P 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B .P 的起振方向与O 的起振方向相反 C .8Tt =时,P 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D .P 、O 的振动频率相同4.(0分)[ID :12765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振幅A =2 cm ,M 、N 是平衡位置相距3 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 =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5 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B.从t=0到t=1 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 cmC.在t=5.5 s时刻,质点M到达波谷D.t=0.5 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反向5.(0分)[ID:127653]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检测(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周期为T的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时刻开始作为计时的零时刻),经过时间t∆,质点A正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在向上振动,已知34T t T<∆<。

则在2t∆时刻,该机械波的波形可能为()A.B.C.D.2.在同一介质中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以相同速度0.4m/s相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0.2m,0)和(1.2m,0)处,振幅均为2cm,t=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0.2m,0)、(0.8m,0)的两个质点E、F刚好开始振动,B、C、D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0.4m,0)、(0.5m,0)、(0.6m,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列波叠加后C点振动位移始终为0B.两列波叠加能够发生干涉现象C.两列波叠加后B点的位移为0D.两列波叠加后D点的振幅为4cm3.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v表示接收器收到的频率。

若u增大(u<V),则()A.v增大,V增大B.v增大,V不变C.v不变,V增大D.v减少,V不变4.一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

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N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时刻质点L与N的速度相同B.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质点L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D.质点M经半个周期将运动到K点5.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横波。

在t=0时刻,质点O从平衡位置开始向y轴正方向运动,经0.2s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0.4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B.t=1.2s时,A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C.t=2s时,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D.t=2.6s时,质点B的加速度达到最大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从振源O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0.9s,x轴上0至12m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波形,则()A.波的波速可能是1409m/sB.t=0.9s时,x轴上2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向下C.波的周期可能为0.5sD.上图所示波形图中12m处的质点已经振动14周期7.如图,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该波沿水平方向传播。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此时分别位于平衡位置和波峰处,它们的平衡位置分别为x=2m和x=8m。

已知波的周期为2s,则()A.这列波的波速为4m/sB.t=0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C.t=0时,质点Q的加速度为零D.t=1s时,质点Q的加速度为零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

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

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B.频率不变,则AB孔越大,挡板后面的相邻波纹间距越大C.频率不变,将孔扩大,可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D.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可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3.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 0.5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 =2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t=0.15s,P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从t=0.10s到t=0.15s,P通过的路程为10cmv=。

已知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4m/st=时波形的是()图所示,在选项的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0.35sA.B.C.D.5.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4s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质点b从t=0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为图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t=4s时该质点b的速度沿+y方向C.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2m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最大6.如图所示,t=0时波源O开始沿着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所激发的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右传播。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为0.2m,波速为1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1cm,C点是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中点,则()A.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cm B.C点正处于振动减弱区C.E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D.经0.2s,F点的位移为零2.小明和小华利用照相机记录绳子上由a向b传播的机械波并研究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某时刻拍照记录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中数据为已知),其中a、b两点平衡位置的横坐标的距离为6m,b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则a点的振动图像为()A.B.C.D.x 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5m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长是5m B.这列波的波速是20m/sQ x=经过0.7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C.质点(9m)方向都是向上x=和4.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ma 6mx=,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t=时速度为零D.质点a在2s5.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 0.5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 =2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t=0.15s,P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从t=0.10s到t=0.15s,P通过的路程为10cm6.如图所示,某个手机充电时打入电话,手机开始振动,频率f1,发现在插座附近的充电线A位置也在振动,频率f2。

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以及你判断的依据最合理的是()A . f 1>f 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B . f 1= f 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C . f 1>f 2,简谐振动的规律D . f 1= f 2,简谐振动的规律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3.5m x =和 6.5m x =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第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3~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B.在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C.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D.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2.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

经Δt=0.2 s,波的图像如图中虚线所示。

已知其波长为2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 s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 sC.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传播速度可能小于9 m/sD.若波速是19 m/s,则波向左传播3.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当t=0时,x=0处的波源S开始振动,t=0.5 s 时,刚好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B.该波的波长为4 mC.该波的波速为6 m/sD.t=1.5 s时,x=4 m处的质点速度最大4.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 cm,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实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图示区域相遇,则( )A.实线波与虚线波的周期之比为1∶2B.实线波与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1∶2C.实线波与虚线波的波速之比为1∶1D.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E.实线波与虚线波的波长之比为1∶25.一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6.体育课上李辉同学一脚把足球踢到了足球场下面的池塘中间。

王奇提出用石头激起水波让水浪把足球推到池边,他抛出一石块到水池中激起了一列水波,结果足球并没有被推到池边。

大家一筹莫展,恰好物理老师来了,大家进行了关于波的讨论。

物理老师把两片小树叶放在水面上,大家观察发现两片小树叶上下振动,两树叶在1 min内都上下振动了36次,当一片树叶在波峰时恰好另一片树叶在波谷,两树叶之间有2个波峰,他们测出两树叶间水平距离是4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水波的频率是36 HzB.该列水波的波长是1.6 mC.该列水波的波速是0.96 m/sD.两片树叶的位移始终等大反向E.足球不能到岸边的原因是水波的振幅太小7.如图所示,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

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显著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振源P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振子处B.由振源Q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振子处C.两列波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D.由振源Q产生的波的波速接近4 m/s8.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0.2 s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该波的最小波速为15 m/sB.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32 sC.该波的周期不可能小于0.2 sD.若波速为25 m/s,波一定向x轴负方向传播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8分)如图所示,水面上有M、N两个振源,两个振源同时开始振动,起振方向也相同,在水面上形成了两列波。

两列波在水面上叠加时,形成了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稳定图样,则两列波的频率(填“相等”或“不相等”)。

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一点A,A点是振动(填“加强点”或“减弱点”)。

10.(8分)如图所示,平衡位置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在y轴上振动,产生频率为50 Hz的简谐横波向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100 m/s,平衡位置在x轴上的P、Q两个质点随波源振动着,P、Q的x轴坐标分别为x P=3.5 m、x Q=-3 m。

当波源S位移为负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P、Q两质点的位移方向,速度方向。

(均选填“相同”或“相反”)11.(16分)如图甲所示,在均匀介质中P、Q两质点相距d=0.4 m,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t=0时刻,P、Q两质点都在平衡位置,且P、Q之间只有一个波峰。

求波可能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12.(20分)有一列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原点O,P、Q是x轴上的两个点,P点与原点O间的距离为3 m,Q点与原点O间的距离为4 m。

波源在某时刻开始振动,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波源振动4 s后,位于P处的质点的位移第一次达到最大值2 m,再经过3 s,位于Q处的质点第一次达到负的最大位移-2 m。

求:(1)波长和波速;(2)波源起振20 s时,平衡位置距离O点为5 m的质点R的位移和0~20 s内质点R运动的路程。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B 机械波中各质点都在波源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则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A 说法正确;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存在阻力,机械能不断减小,B 说法错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才能形成机械波,则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C 说法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D 说法正确。

2.D 由题图可知,若波向右传播,则传播距离x=nλ+0.m=(2n+0.2)m(n=0,1,2,…),又因为Δt=0.2s,所以传播速度v=x Δt =(10n+1)m/s(n=0,1,2,…);又因为波长是2 m,周期T=λv =210n+1 s(n=0,1,2,…);同理,若波向左传播,则v=10n+9 m/s(n=0,1,2,…),T=λv =210n+9s(n=0,1,2,…)。

若波向右传播,当n=0时,周期为2 s,当n 不等于0时,周期小于2 s,A 错误;若波向左传播,当n=0时,周期为29 s,当n 不等于0时,周期小于29 s,B 错误;若波向左传播,v=(10n+9)m/s(n=0,1,2,…),波速不可能小于9 m/s,C 错误;若波速是19 m/s,根据v=10n+9 m/s(n=0,1,2,…),当n=1时波速为19 m/s,故波向左传播,D 正确。

3.BD 由图像可得,波向右传播,x=2 m 处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可知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A 错误;由图可知,T=2t=1 s,λ=4 m,故波速v=λT =4 m/s,B 正确,C 错误;1.5 s=112T,1.5 s 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x=vt=6 m,波形如图所示,x=4 m 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D 正确。

4.ACE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所以两列波的传播速度之比为1∶1;由图可知,实线波与虚线波的波长之比为1∶2;结合T=λv ,可得实线波与虚线波的周期之比为1∶2,频率之比为2∶1,故A 、C 、E 正确,B 错误。

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会发生干涉现象,D 错误。

5.AB 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此时质点F 的运动方向向下,由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A 正确;质点D 此时的运动方向与F 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向下运动,B 正确;此时质点B 向上运动,而质点C 在最大位移处,即将向下运动,则C 先回到平衡位置,C 错误;此时质点E 的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各个质点的振幅相同,D 错误。

6.BCD 两树叶在1 min 内都上下振动了36次,则树叶振动的周期T=6036 s=53s,树叶振动的频率f=1T =0.6 Hz,故水波的频率为0.6 Hz,A 错误。

两树叶之间有2个波峰,当一片树叶在波峰时恰好另一片树叶在波谷,两树叶间水平距离是4 m,所以52λ=4 m,解得该列水波的波长λ=1.6 m,故B 正确。

根据v=λf可得,水波的波速v=1.6×0.6 m/s=0.96 m/s,故C正确。

一片树叶在波峰时恰好另一片树叶在波谷,两者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两片树叶的位移始终等大反向,故D正确。

水波传播时,各质点在自身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所以足球不能到岸边,故E错误。

7.AD 由“上下坡”法知振源P的起振方向向上,振源Q的起振方向向下,故先到达振动系统的是P 产生的波,A正确,B错误;两列波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由于P、Q产生的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故不会发生干涉,C错误;Q产生的波后到达弹簧振子所在位置,且小球发生了显著振动,故Q的振动频率接近2 Hz,则周期接近0.5 s,波速约为v=λT =20.5m/s=4 m/s,D正确。

8.AB 由图可知,该简谐横波的波长λ=8 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经0.2 s波传播的距离为x1=nλ+5 m=(8n+5) m(其中n=0,1,2,3,…),故波速为v1=x1t =8n+50.2m/s(其中n=0,1,2,3,……),周期T1=λv1=1.68n+5s(其中n=0,1,2,3,…),当n=0时,波速v1=25 m/s,周期T1=0.32 s;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经0.2 s传播的距离为x2=nλ+3 m=(8n+3) m(其中n=0,1,2,3,…),故波速为v2=x2t =8n+30.2m/s(其中n=0,1,2,3,…),周期T2=λv2=1.68n+3s(其中n=0,1,2,3,…),当n=0时,波速v2=15 m/s,当n≥1时,周期T2<0.2 s,故选项A、B正确,选项C、D错误。

二、非选择题9.答案相等(4分) 加强点(4分)解析两列波叠加后形成了稳定图样,说明发生了干涉现象,两列波的频率相等。

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一点A,A点到M、N的距离之差等于零,可知A点是振动加强点。

10.答案相反(4分) 相同(4分)解析λ=v=100 m=2 m,则x P=3.5 m=13λ,|x Q|=3 m=1.5λ。

当波源S位移为负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P质点的位移为负,向上运动,Q质点的位移为正,向上运动,即P、Q两质点的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同。

11.答案 4 m/s 2 m/s 43m/s解析由题图乙可得该波的周期T=0.2 s(1分)若P、Q间没有波谷,则12λ1=d,得λ1=0.8 m(2分)波速v1=λ1T=4 m/s(3分)若P、Q间有一个波谷,则λ2=d,得λ2=0.4 m(2分)波速v2=λ2T=2 m/s(3分)若P、Q间有两个波谷,则32λ3=d,得λ3=0.83m(2分)波速v3=λ3=4 m/s(3分)12.答案(1)4 m 1 m/s (2)-2 m 30 m解析(1)由题意可知,P处质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一次到达波峰所用的时间为T4(1分)故波传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Δt1=t1-T4=4 s-T4(2分)根据x=vt,有3 m=v×(4s−T4)(2分)同理,Q处质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一次到达波谷所用的时间为3T4(1分)故波传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Δt2=t1+t2-3T4=7 s-3T4(2分)根据x=vt,有4 m=v×(7s−3T4)(2分)联立解得T=4 s,v=1 m/s(2分)波长λ=vT=4 m(1分)(2)平衡位置距离O点为5 m的质点R开始振动的时刻为t3=x3v=5 s(2分)波源起振20 s时,质点R已振动了t4=20 s-5 s=15 s=334T(2分)因此波源起振20 s时质点R在波谷,位移:y=-2 m(1分)0~20 s内质点R运动的路程s=4A×334=30 m(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