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1. 筛选原料:选择适合染整的面料或纱线,根据所需颜色和质地进行筛选。
2. 预处理:在染整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浸泡、漂白、洗涤等步骤,以确保去除杂质和提高染色效果。
3. 染色: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浸染、印花、喷涂等不同的染色方法。
4. 定色: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定色处理,以确保染料牢固地附着在面料上,并且不易褪色。
5. 后处理:经过染色和定色的面料需要进行后处理,如洗涤、干燥、整理等步骤,以获得最终的成品。
整个染整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包括染料配方、浸泡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保和能源节约,采用环保染料和工艺处理剂,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改进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纺织工业中,染整工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成品的颜色、质地和品质。
染整工艺流程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继续介绍染整工艺流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6. 染料选择:染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和牢度。
因此,在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到颜色的鲜艳度、牢度、耐光性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因素,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染料。
7. 染色配方设计:染色配方是染整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可以确保染色效果稳定,颜色准确。
在设计配方时,需要考虑到原料的种类和重量、染料种类和用量、助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8. 染色工艺控制:在染色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以保证染料充分渗透原料纤维并且牢固固定,同时还要避免染色不均匀或者出现色差。
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原料和染色要求设计不同的染色工艺流程,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9. 定色工艺控制:定色是染整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染色后的面料颜色牢度。
纺织面料加工工艺流程简介

纺织面料加工工艺流程简介纺织面料加工工艺是指将原始纺织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得到成品面料的过程。
本文将简单介绍纺织面料加工的一般流程,从原料准备、纺织、染色、印花、整理到检验,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1. 原料准备在纺织面料加工的开始阶段,需要选取适宜的纺织原材料。
常见的纺织原料包括棉、毛、丝和化纤等。
这些原料通常需要进行采购、验收和贮存,并确保它们符合质量标准和面料加工的要求。
2. 纺织纺织是将纺织原料通过机械或手工方式进行纺纱、织造的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纺纱机会将原料纤维进行拉伸和捻合,形成纱线。
然后,织造机将纱线交织在一起,形成面料的基本结构。
在这个阶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特殊的纱线处理,如纺纱添加混纺纤维或进行特殊加强纤维的处理。
3. 染色染色是面料加工中常见的一个步骤,它用于给面料上色,以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染料可以粉末形式添加到纺织品中,或者通过浸泡、喷涂等方式进行涂染。
染色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定色、洗涤和干燥等后续处理。
4. 印花印花是一种将图案或设计印刷在面料上的工艺。
印花可以通过模板、丝网、染料墨水等方式实现。
常见的印花方法包括直接印花、转移印花和喷墨印花等。
通过印花,可以为纺织面料增添各种花纹、颜色和图案。
5. 整理面料的整理是为了改善其外观、手感和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加工步骤。
整理过程可以包括预缩、烫平、压光、防水处理、防褪色等。
通过整理,可以使面料具有更好的质感和品质。
6. 检验在纺织面料加工流程中的最后阶段,需要进行对成品的检验。
这包括对面料的尺寸、色差、缺陷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面料达到消费者和买家的要求,并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纺织面料加工工艺流程简介到此结束。
通过对每个阶段的介绍,希望读者对纺织面料加工的基本流程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当然,实际加工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特殊要求,但本文已经概述了纺织面料加工的主要流程和步骤。
纺织品的后整理工序:

E 烂花印花:用强碱把印花边缘的纱线烂掉而形成绒状图形。
F 金(银)粉印花:用金(银)粉在面料上印花。其实也属于涂料印花。
H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形成图案。
I 喷花(液)印花:与彩色打印机的原理一致。
烧毛 ——→ 退浆 ——→漂白——→丝光
烧毛:因棉为短纤维,产品表面有短小绒毛,为织物美观及方便以后处理,应先烧毛。
退浆:棉纱做经线时,与机器磨擦较多,而棉纱之间的磨擦又易产生静电,故在织前应上浆,织好后浆就发硬,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霉,所以应先去浆,保证以后印染程序的顺利进行及手感柔软。
前二步主要是练的过程,目的是去杂质,油污及去棉壳。去油污时还可加去油灵等助剂。
B 圆网印花: ┛
C 滚筒印花: ┓
D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形成图案┛图案较不精致。窗帘布大多是转移印花。
(2)按方法分类:
A 染料印花: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因来染色。
B 涂料印花:在染料中加入助剂,使染料与布结合(染料中没有亲和布与染料的基因)
C防印(染)印花:高档面料中对色泽要求高,应用防印印花免得颜色串色。
D、 涤棉布的工艺同普通的棉布
E、拉绒布:主要是盖的毛毯,小孩、老人的内衣、床单等。用类似狼牙棒的滚筒在毯面上高速旋转,拉出纤维,这样拉出的绒面不是很整齐。
(2)羊毛(毛织物)的工序: 洗毛→ 炭化→ 漂白
洗毛:因羊毛等为动物纤维,比较脏故应洗毛先去除其表面遗留杂质(脏物、油脂、汗、杂质等)。
⑤酸性染料:染羊毛。
例:如T/C 深色布该如何染色?
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印染是纺织品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工艺流程包括印花和染色两大部分。
下面将介绍印染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1. 印花工艺流程
首先,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风格趋势,设计出美丽的印花图案。
然后,经过色样的制作和修改,确认图案并制作印花网纸。
接下来,选取适当的面料,对面料进行预处理和干燥,以保证后续的印花效果。
之后,将印花浆料通过印花机器印制到面料上,并进行蒸汽定型、清洗和干燥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成品印花面料。
2.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流程通常分为前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部分。
在前处理中,面料会进行退浆、漂白、矫色和软整等工艺步骤,以确保面料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之后,根据设计要求和色彩配比,对面料进行染色。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颜色的要求控制温度、时间和染料用量等参数,以保证染色效果。
最后,在后处理中,对染色的面料进行定型、清洗和整理等工艺步骤,以确保染色后的面料质量和色牢度。
总的来说,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印花和染色两大部分。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处理,最终得到的印花和染色面料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色彩效果。
面料纺织工艺与生产流程

面料纺织工艺与生产流程1. 引言面料纺织工艺是指将原始纤维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加工成最终面料的过程。
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衣物、家具还是床上用品,都离不开面料。
而面料的质量和工艺直接影响到终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面料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生产流程。
2. 面料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面料纺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纤维原料的选择、纤维的纺织和面料的加工。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
2.1 纤维原料的选择面料的质量和性能受原始纤维的选择和质量影响很大。
纤维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又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常见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羊毛等;常见的化学纤维有涤纶、尼龙、腈纶等。
选择纤维原料要考虑面料的用途、风格和成本等因素。
2.2 纤维的纺织纤维的纺织是将纤维通过纺纱、织布等工艺加工成纺织品的过程。
纺纱是将纤维进行初加工,形成纱线。
织布是将纱线进行交织,形成面料。
常见的织造方法包括平纹、斜纹、提花等。
纺织工艺的选择要根据面料的要求和用途确定。
2.3 面料的加工面料的加工是将纺织品经过染色、印花、整理等工艺进行后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颜色、手感和功能。
染色是将面料着色,常见的染色方法有浸染、印染、绣染等。
印花是在面料上印上图案或花纹,常见的印花方法有丝网印刷、转移印花等。
整理是对面料进行熨平、修整、定型等处理,使其更具商业价值。
3. 面料纺织工艺生产流程面料纺织工艺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纺纱、织造、后整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
3.1 纺纱纺纱是将纤维进行初加工,形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工艺包括纤维处理、纤维成条、纤维扭捻等步骤。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的细度、强度和扭力等特性会对纱线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3.2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进行交织,形成面料的过程。
织造工艺包括织机调整、织布设计和织布操作等环节。
在织造过程中,织机的调整和织布的操作对面料的质量和外观具有重要影响。
染整概论

前言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通常也称为印染。
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
染整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是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通过染整加工,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满足对纺织品性能的不同要求。
前处理(预处理亦称练漂):采用化学方法去除织物上的各种杂质,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为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使纺织品获得鲜艳、均匀和坚牢的色泽;印花: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获得各色花纹图案;整理:根据纤维的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改进纺织品的外观和形态稳定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阻燃、拒水拒油、抗静电等特殊功能。
第一章绪论一、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转变:古代染色的染料,从天然矿物到植物染料的转变(缘于获取难易程度和染色牢度);从染原色到套色的转变;从在织物上画花、缀花、绣花、提花到手工印花的转变(缬与凸版印花技术为代表)。
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经典印花技术——“三缬”夹缬:夹缬是一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
它是用木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镂空花版, 然后将麻、丝织物等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用绳捆紧,将染料注入花版空隙。
干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色图案。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纺织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纺纱、织造、印染三个主要环节。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纺织生产工艺流程介绍:纺织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纤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序加工成成品纺织品的过程。
一般分为纺纱、织造、印染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纺纱环节。
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纱线的过程。
纺纱工艺包括梳理、拉条、加捻等步骤。
梳理是将粗糙的纤维进行打理,去除杂质和短纤维,使纤维更加整齐。
拉条是将纤维拉长,使其变得更加连续和均匀。
加捻是将拉条的纤维进行旋转,增加纤维的结实度和稳定性。
经过这些步骤,原料纤维就转化为纱线。
织造环节是将纱线按照特定的方式交织成面料的过程。
织造工艺包括细纱加工、织布、定型等步骤。
细纱加工是将纱线进行卷绕和整理,使其更适合织造。
织布是将细纱放到织机上,根据设计要求,通过织机的梭子和经纬线的交织,形成面料的图案和结构。
定型是将织造好的面料进行加工,使其更加平整、紧密和有弹性。
印染环节是将织造好的面料进行染色和印花的过程。
印染工艺包括预处理、印花、染色、整理等步骤。
预处理是将面料进行清洗和脱脂等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污渍和制剂,为后续的印染工艺做好准备。
印花是将特定的颜料或染料印在面料上,形成花纹或图案。
染色是将面料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吸收染料,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整理是将印染好的面料进行烘干和定型,使其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
总结起来,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三个主要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工艺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原料纤维最终转化为成品纺织品。
在整个过程中,加工工艺和技术的使用十分重要,它们直接决定了成品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会带来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纺织品。
服装面料加工工艺流程解析

服装面料加工工艺流程解析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是制作服装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包括了纺织原材料的预处理、面料的染色、整理和成衣加工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解析服装面料加工的详细流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装制作的过程。
一、纺织原材料的预处理纺织原材料是制作服装的基础,而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服装最终的成品质量。
在服装面料加工的第一步中,纺织原材料需要进行预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原材料的准备:包括纱线、棉花等纺织原料的购买和收集。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2. 清洗与除杂:原材料经过清洗和除杂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混入物。
这有助于提高纺织原材料的质量,并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3. 烘干与保质处理:清洗后的纺织原材料需要进行烘干,以保证其含水率符合要求。
同时,还可以对纤维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霉变和损坏。
二、面料的染色染色是面料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目的是给面料赋予颜色,使其符合设计师的要求,并满足市场需求。
染色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制定:根据设计师提供的颜色样本和市场需求,制定染色配方。
配方中包括染料种类、浸泡时间、温度等参数。
2. 面料的浸泡:将待染面料浸泡于染料中,使其充分吸收染料。
浸泡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控制对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
3. 染色反应:浸泡后的面料需要进行染色反应。
这个过程中,染料分子会与面料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颜色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
4. 漂洗与烘干:染色反应后,面料需要进行漂洗,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然后进行烘干,使面料恢复干燥状态。
三、面料的整理面料的整理是指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整理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手感。
整理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干燥与定型: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干燥和定型处理。
这有助于面料恢复平整状态,并使纤维分子重新排列,提高面料手感。
2. 整理加工:面料整理中常见的加工方式包括压光、拉毛、起毛等。
这些加工手段可以改善面料的外观效果,增加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一、纺织品的后整理工序:
练(Boiling)、漂(Bleach / White)→染色(Dye)→印花(Print)→整理(After treatment / Finished treatment)
这四道工序为基本工序,具体视产品的不同,工序又各异。
1、练、漂工序
(1)棉布的练、漂工序:
烧毛——→退浆——→漂白——→丝光
烧毛:因棉为短纤维,产品表面有短小绒毛,为织物美观及方便以后处理,应先烧毛。
退浆:棉纱做经线时,与机器磨擦较多,而棉纱之间的磨擦又易产生静电,故在织前应上浆,织好后浆就发硬,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霉,所以应先去浆,保证以后印染程序的顺利进行及手感柔软。
前二步主要是练的过程,目的是去杂质,油污及去棉壳。
去油污时还可加去油灵等助剂。
漂白:把织物漂洗干净,使色泽发白。
是漂的过程。
丝光:使织物光泽好一点,手感更软一些。
A、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序基本相同(梭织布):烧毛→退浆→漂白。
要求高一点的加丝光。
而漂白后的布我们常称本白布。
B、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艺(针织布):碱缩→煮练→漂白
碱缩:因针织物织时线不上浆,故比较松跨,碱缩后就比较紧。
利用平衡张力,使织物表面平整。
煮练:与退浆工艺差不多,主要是去油污、去棉壳。
漂白:把织漂洗干净。
C、灯芯绒(Corduroy)的工序:成因是一根纱线绕在另一根纱线上形成圈,然后割断线圈而形成绒。
工艺:轧碱→割绒→退浆→烘干→刷绒→烧毛→煮练→漂白
轧碱目的是使织物收缩更紧致;割绒目的是使绒面平整;刷绒目的也是为绒面平整,去除割绒后的高低不平;烧毛的目的也是,去除凹凸不平。
D、涤棉布的工艺同普通的棉布
E、拉绒布:主要是盖的毛毯,小孩、老人的内衣、床单等。
用类似狼牙棒的滚筒在毯面上高速旋转,拉出纤维,这样拉出的绒面不是很整齐。
(2)羊毛(毛织物)的工序:洗毛→炭化→漂白
洗毛:因羊毛等为动物纤维,比较脏故应洗毛先去除其表面遗留杂质(脏物、油脂、汗、杂质等)。
炭化:更进一步去除杂质,脏物。
洗后不干净用酸进行炭化,为了进一步清洁。
漂白:把织物漂洗干净。
(3)真丝的工序:脱胶→漂白或增白(增白加增白的助剂)
(4)涤纶布:
①长丝:碱减量→漂白(与真丝工艺相同)
②短纤:烧毛→煮炼→漂白(与棉的工艺相同)
拉幅定型:拉幅,尺寸稳定性增加;达到设计要求;表面平整。
2、染色工序
(1)染
色的原理
A
吸附:纤维是高分子,里面富含离子,与染料中含有的异离子相结合,从而纤维吸收了染料。
B 渗透:纤维中有空隙,把染料高温高压后压入或者渗入分子空隙中使之着色。
C 粘合:纤维分子中没有亲和染料的因子,故加粘合剂,使染料粘在纤维上。
(2)方法:
纤维染色——色纺(纺纱中加颜色,如雪花纱、花式纱)
纱线染色——色织(色织面料)
布匹染色——着色(匹染)
(3)、染料与纺材
①直接染料——染棉、麻、毛、丝及粘胶(常温染)
特点:色谱最全,价格最低,牢度最差,方法最简单。
其中甲醛做促进剂
直接染料染过的面料一般要加固色剂来稳定颜色的牢度。
②活性染料——染料中的活性基团与棉、麻、丝、毛及粘胶中的活性基团相结合。
特点: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牢度好,但价格贵。
③分散染料——涤纶的专用染料
染料的分子尽可能小,可渗透进去,同时用高温、高压促进染料渗透。
因此,色牢度高。
④阳离子染料:
A 腈纶的专用染料,腈纶纺丝时为负离子,与染料中的阳离子相吸着色
B 涤纶中加负离子,可用阳离子染料进行常温染色。
就是阳离子可染涤纶丝(CDP:Can Dye Polyester)。
⑤酸性染料:染羊毛。
例:如T/C 深色布该如何染色?
先用分散染料染涤纶,后直接染料染棉,然后把两种颜色套平。
若故意需要色差,就不用套平。
如浅色,就可以只染一种原料,或涤纶或棉分别用不同的染料就可以。
若是色牢度要求高的,去染涤纶;要求低的,染棉即可。
3、印花工序
(1)印花按设备分类:
A 平网印花:也称手工台板印花,也叫丝印。
高档面料真丝绸大量采用。
B 圆网印花;
C 滚筒印花;
D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形成图案
图案较不精致。
窗帘布大多是转移印花。
(2)按方法分类:
A 染料印花: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因来染色。
B 涂料印花:在染料中加入助剂,使染料与布结合(染料中没有亲和布与染料的基因)
C防印(染)印花:高档面料中对色泽要求高,应用防印印花免得颜色串色。
D 拔染印花:面料染色后,有的地方要印别的颜色,须拔掉原料的颜色露白,再印别的颜色,防止颜色互抵。
E 烂花印花:用强碱把印花边缘的纱线烂掉而形成绒状图形。
F 金(银)粉印花:用金(银)粉在面料上印花。
其实也属于涂料印花。
H 转移印花:纸上染料高温、高压后升华到布上
形成图案。
I 喷花(液)印花:与彩色打印机的原理一致。
4、整理
1)一般性整理:
A 手感整理
:①手感硬、挺。
大量对付棉、麻布②手感软:可加柔软剂及水洗
B 定型整理:①拉幅②预缩:针对棉布(水洗要缩)提前缩使以后尺寸更稳定。
C 外观整理:①轧光(压光)面料光泽,轧光后布面会变硬。
②轧花用压棍去轧③增白加增白剂
2)特种处理:实现特种处理的方法:在定型前加相应的助剂,或用涂层机用相应的涂料进行涂层。
A 防水处理:用涂层机在面料上涂一层防水材料/涂料;另一种是拉幅前轧防水助剂。
B 阻燃处理:达到的效果:没有明火,烟头扔到面料上到一定面积会自动熄灭。
C 防污、防油处理;原理与防水一样,表面涂一层相应的物质。
D 防霉、抗菌处理:可涂层,也可用陶瓷粉来做处理达到防酶、抗菌的效果。
E 抗UV:真丝中抗UV的使用是防止真丝的蛋白质纤维破坏,而使真丝泛黄,其它产品则为抗太阳中的紫外线。
专用名词:UV-CUT
F 红外线处理:包括抗红外线以及吸收红外线,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G 抗静电处理:使集中的静电分散,不易产生火花。
其它的特殊处理还有:香味处理,药味(药效)处理,营养处理,防辐射处理,树脂处理(棉织物的硬挺、真丝的防皱),洗可穿处理,反光处理,夜光处理,磨绒处理,起毛(起绒)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