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

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

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

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

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

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

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

如的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的,众所周知,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第一章: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重点,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资本和文化价值融合的产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都比较成熟,而中华文化深厚悠久,具备丰富的文化传承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却相对薄弱。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领域,而其他细分领域则相对较少。

这就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 产业链不完整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中,文化产品生产环节总体较强,而服务环节和维护环节则相对薄弱,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不完整,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3. 营销手段单一在文化产品营销方面,目前主要通过传统媒介来推广,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宣传手段。

这就导致了文化产品的推广难度增大,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国家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政策的指导和扶持,文化产业得到的发展机遇将更加广阔。

2. 科技技术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众多科技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渐发展,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3. 消费升级趋势与消费升级趋势相适应,人民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这就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三章: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建议1. 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完善适应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政策法规,包括税收扶持、产业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应该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和细节的打磨,推出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化金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

《文化金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

《文化金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摘要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文化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份全面的行业参考。

报告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然而,面临数字转型、市场竞争和国际环境等挑战,中国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维持其增长势头。

本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以期中国文化产业能在未来持续繁荣。

1. 引言中国文化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以及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的数据和趋势分析,预测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2. 中国文化产业概述2.1 定义与分类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内容制作、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等为核心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中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影视制作与发行- 出版物- 网络文化- 动漫游戏- 文化旅游- 艺术与收藏- 广告与设计2.2 市场规模与增长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XX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XX%。

其中,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特别是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和数字内容分发。

3. 发展环境分析3.1 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

预计2024年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3.2 社会环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升级,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年轻一代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多样化,推动了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

3.3 技术环境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 挑战与机遇4.1 挑战- 数字转型带来的行业洗牌和就业结构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与国际文化企业的竞争- 版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法律和监管挑战4.2 机遇- 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持续支持5. 发展策略与建议5.1 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5.2 促进产业创新- 鼓励文化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5.3 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国际文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5.4 培育人才- 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建设- 设立培训项目和人才引进计划6. 结论中国文化产业在2024年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复杂环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本报告将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首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
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中国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文化产业的结构亟待优化,文化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版权保护、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人才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加大
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其次,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再次,要加强版权保护,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文化、懂市场、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总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只要我们充
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相信中国文化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总结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总结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及重点工作总结范文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并总结重点工作。

一、总体情况1. 快速增长: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8万亿元,增长势头强劲。

2. 结构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影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等核心领域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文化产业增长的主要引擎。

3. 跨国合作: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国内文化企业不断“走出去”,推动文化产品国际化;另一方面,大量外国文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重点工作总结1.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文化政策创新,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

加强版权管理,打击盗版盗版行为,提高原创作品的保护水平。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拓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提高中外文化产业合作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和激励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促进国内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5. 加强文化垂直领域发展: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文化产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对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制定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一、产业规模与增长趋势2024年,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度文化产业规模达到X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一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

从增长趋势来看,2024年度文化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数字文化制品(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增长最为显著,增速超过X%。

而传统文化制品(图书、音像制品等)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文化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2024年,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重点。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行业的关键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

1. 文化创意设计与互联网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文化创意设计与互联网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线教育、在线展览、虚拟博物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 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各地纷纷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加强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2024年,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成为新的热点。

1. 文化产业进一步对外输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热捧,数字音乐、网络小说等成为新的文化输出主力。

同时,文化企业纷纷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 国际交流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24年,多种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举办,如文化论坛、文化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四、发展挑战与对策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

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而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也经历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包括其概念定义、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二、概念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包括了艺术、娱乐、传媒、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如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三、重要性1. 经济贡献: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5%以上。

2. 培育创新:文化产业不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还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

创意设计、影视制作、音乐创作等领域涌现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作品。

3. 传播文化:文化产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着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观念。

不仅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四、影响因素1. 技术进步: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运用,使得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和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2.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例如设立专项资金、减免税费、打造创意产业园区等,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涌入该领域。

3.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对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的文化产品有较高的追求,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发展面临的挑战1. 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商业化过程中的破坏与侵蚀。

2. 创意创新不足: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原创内容和创新能力方面仍有差距。

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培养更多创意人才和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产业结构不平衡: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一些一二线大城市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需要注重平衡和扶持。

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员,于是 。全球 电影业最具 竞争力的地 方非好 莱坞莫
属 了。换 句 话 可 以 说 ,发 展 文化 产 业 的 最 关键 的 人 才 支撑 力 , 来 自文 化 产 品 的 开 发 人 才 ;各 地 在 文 化 产 业
家画 店 变为 几 家 画 店 , 变 为 画 店 一 务 街 . 变 为 画 店 个 村 , 最终 造 就 了 “ 芬 油 画村 ” 品 牌 。 大
得 极 快发 展
和 时代 条件 的优 势 ,抢 占 了市 场 先 机 , 然后 源 源 不 断
地 获 得 了人 才 支撑 。
大 芬 村 是 龙 岗 区布 吉 街 道 下 辖 的 一 个 居 民 小 组
1 8 年 ,香港一位 画家来到大芬 ,考虑到这里房租便 99 宜 . 坐 车去 罗湖 口岸 回 香 港 也 方便 , 于 是 在 这 里 租 用 民房 ,开设 画坊 ,招 募学生和 画工进行 油画创作 、临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 明显具 有精神 消费特征的产业 ,产
品 开 发 已上 升 成 为 最凝 聚 智 力 、凝 聚 价值 ,也 最 具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组 成 环 节 ,其 重 要 性 已 经 优 于 复 制 、 储 存 、运 输 等 其 他 部 分 例 如 要 制 作推 出 一 部 电影 ,可 以在 全球 所 有 国 家轻 易找 到 有 拍 摄 器 材 、有 菲 林拷 贝 设 备 、能 发 行 影 片 的 公 司 ; 而 要 造 出 最 精 彩 的 影 片 , 关键 却 在 于 创 作 人 才 , 在 于 拥 有 最优 秀 的 导 演 和 演
芬村源源不断地吸 引来全 国各地 的画师。而深圳 自身 从未拥有一所专 门培养绘 画人 才的美术学院 ,大芬村
因 地 、 因时 制 宜地 开 拓 产 业 , 完 成 了 “ 巢 引 来 外 来 筑 凤 ” 的 工作 。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中国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2023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总体概述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同时,技术的发展将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动行业的发展。

然而,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版权监管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来解决。

二、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在2023年,文化产业的创新将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各类新兴技术的应用将加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文化内容的创作、传播和展示。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企业也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推动原创作品的产出和高品质文化产品的研发,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势头文化旅游融合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2023年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将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四、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建立和推广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是2023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工作。

五、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及其产品为核心,涵盖了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形态。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一份调研报告。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文化产业已不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而是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文化产业总量达到7.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2%。

从行业分类看,文化创意产业占比最大,其次是文化传媒和文化旅游。

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数字内容、设计和艺术品类别成为了发展的主导。

另外,文化产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2%。

二、文化产业提高发展质量的方案1. 加强版权保护版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越来越多著作权人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文化产业中的盗版、侵权等问题反复出现,严重损害了原作品著作权人和相关方的利益。

因此,加强版权保护是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首要方案。

2. 改善机构和制度文化产业的机构和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改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要加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创新,鼓励优秀的文化企业进一步扩展。

3. 创新文化产品创新是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必经之路。

文化产业创新的方式有许多像轻社交平台、移动游戏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创新有助于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其效益和质量。

4. 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持。

现在,很多文化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来开展创作或宣传,也发现了其巨大的潜力。

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可以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打造出更具创意和质量的作品。

三、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文化产业中,银幕、音乐和展览等单一领域的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相应的,其他产业结构却相对弱势,如演出、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等,并且这些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

2. 人才缺乏我国文化人才的培养处于初步阶段,文化产业的专业知识人才还很少。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当前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本报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了预测。

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报告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引言】中国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本报告将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章: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分析】1.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规模本节将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规模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潜力与现状。

1.2 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热门领域本节将介绍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热门领域,包括电影、音乐、出版、动漫等,分析其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国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分析】2.1 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节将对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传媒、广告、设计、艺术表演等,探讨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2 文化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本节将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从国内发展差异和区域特色等角度进行研究。

【第三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3.1 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本节将探讨技术创新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创新与改变。

3.2 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本节将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文化产品出口、境外投资等方面的分析。

【第四章:政策支持与发展建议】4.1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本节将介绍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我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分析[摘要]在我国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文化市场急需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学科定位不明、专业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作者简介]马萱(1979- ),女,内蒙古包头人,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艺术管理。

(北京 100073)韩学周(1977- ),男,河南项城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

(北京 10008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12-02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与内涵的演变“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应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本雅明192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文章中提到文化复制现象,艺术品可以批量生产,文章描述了文化产业的现象,但没有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这个词汇。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严格意义的文化产业概念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思想家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

他们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总结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时,首次提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一词,明确地把工业化看作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他们是从批判的立场出发看待文化产业的,因此更多地看到的是文化与工业或者产业不相容的一面或者两者结合的消极方面。

《启蒙辩证法》一书专列一章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状况,文中批判和否定“文化产业”。

在20世纪30~40年代,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观点成为主流,本雅明的观点被视为异类。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化产业”一词逐渐被置换成一种中性甚至褒义的概念。

法国学者路易·多诺在《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一书中认为,20世纪是一场“文化革命”,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它包括文化财产(书籍、唱片、音乐磁带等)、文化设备(广播、影视、音像、音响设备等)和宣传载体(发射机、接收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2篇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2篇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2篇报告一: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截至目前,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根据数据统计,文化产业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8%,达到了XX亿元的规模。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长。

主要表现为电影、音乐、艺术品、旅游等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线文化平台的崛起,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 工作亮点:(1)政策支持: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市场准入等。

这为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产业协同创新: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创新。

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我们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AR/VR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创产品设计等。

(3)国际合作交流:我们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与交流,扩大了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国际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我们成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3.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侵权盗版问题对技术创新和知识引进形成了威胁。

(2)融资难题: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金融政策,但由于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许多文化产业企业的融资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4. 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

(3)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感谢领导对文化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报告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将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2篇)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2篇)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2篇)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一: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担任的是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负责人,我将向您汇报近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去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中,电影产业依然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

去年,我国共上映了500部国产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不少中国电影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了文化旅游作为他们的出行方式,去年国内游客的文化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了1000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15%。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也正在积极引导和塑造新的旅游消费理念。

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文化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是缺少高素质人才,这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是著作权保护和市场监管仍不够完善,侵权盗版问题仍然存在,并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保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和规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此外,加强著作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产业权益。

以上是对近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整体汇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担任的是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负责人,我将向您详细汇报近期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了一系列的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国家,文化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文化部门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调查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首先回顾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作为一个拥有强大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产业领域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态势。

截至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总规模已经达到5.4万亿元,其中,文化产品的输出量巨大,创作和制作能力不断提高,丰富的文化体验也带动着全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然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愈发凸显。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监管和管理体系正在完善中,技术工人培训质量增加,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逐渐成熟。

但是,文化产业人才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人才队伍总量不够,在总体的文化产业人才中,从事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的员工尤为稀缺。

调查数据显示,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的人才总数仅占总人才数量的10.5%和7.2%。

2. 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存在偏差,从事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的年轻一代是目前产业中最为活跃的人才力量,但是就业情况不乐观,行业内生存压力大。

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一些职位需要创意和灵感,而这些无法通过简单的传统教育培养获得。

因此,需要加强人才结构的培养和完善。

3. 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性不断提高,但是具体的创意思维却出现缺失。

调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创作的成功率并不高,关键原因在于缺乏个性化、质量高的文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

要在教育体制内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政府应该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机遇和环境。

2. 加强文化产业职业教育。

通过加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提高本年度文化产业人才的教育水平,同时向消费者提供更加高质量、个性化的文化作品。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情况说明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情况说明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情况说明1. 简介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总称,是一种新兴产业形态。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政策环境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角度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2. 国家层面政策环境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2.1. 宏观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国家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

2.2. 财税政策优惠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优惠。

例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文化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或优惠政策。

此外,还建立了专门的投融资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2.3. 战略规划和规范文件发布为了指导和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规范文件。

例如,《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定义、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 地方层面政策环境地方层面的政策环境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3.1. 政府补贴和奖励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补贴和奖励政策来吸引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企业给予土地出让、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鼓励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3.2. 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各地方政府积极建设合作与交流平台。

例如,设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交易中心等,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和交流环境。

同时,还举办了各种展览、论坛和培训活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创新。

3.3.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政策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地方政府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一、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建设以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到2o10年底,文化部主管的产业文化单位就有20多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年上缴税20多亿,创值100多亿元,若再加上媒体、出版、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一千多亿的市场规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些发展比较健康的成功的例子,”超女”的成功运作,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品牌和开创意识的无形资产也是不可估量的;另外一个突出的典型就是张艺谋的电影特别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后他的电影的产出与运作无不在与市场结合多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我们从数千万的票房收入上就能感知到这种娱乐文化在商业运作中所产生的效益,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离真正的文化产业还有一段距离.但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文化所能创造的传奇: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其他资本所无法比拟的;二、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从1994年开始就开始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基本上与曰本、韩国把文化作为立国方略同时提出;但由于体制上和理论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的一系列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在的日本和韩国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在几年内已经迅速成长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却被甩得很远;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当国外已经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国内的文化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大多零散的存在于市场而且在市场中的生存周期特别短暂;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不容乐观.包括媒体、动漫游戏等.都是无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上的碎片化庸俗化定位严重失衡;它只是定位在一个纯商业性的附属物的地位上;比如近几年闹得比较火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便完全是纯商业的运作是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办节的同时.大张旗鼓地搞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企业论坛.而且搞得热火朝天.决策者和当地媒体也对举办活动所带来经贸上的收益津津乐道;把文化只看成一种平台而且这种平台只是为经济这一主角准备的;文化只是一个相当表面的点,是一个只扮演衬托的配角;从来不曾深入地发掘这些特色文化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涵和潜力;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一从生产者角度看制约因素众多;一是文化创作环境不佳;目前国内很多文化主体,特别是大学、艺术团体等受到体制的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婆婆太多,使得它们的创造性受到戕害,甚至导致缺少创作的活力;二是市场开放程度过低;从出版业来看,在产品层面上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最突出的表现在动漫产业,由于我国电视台的动画播出费极低,出现了制作机构的经营活动难以为继的局面;三是法制环境不理想,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以图书出版为例,正版还没上市,盗版就已经大行其道,甚至有些读者找作者签名,拿的就是盗版书;此外,山寨现象也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尴尬;山寨作品一方面体现了草根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那些恶意剽窃他人创意的做法确实严重挫伤了原创者的创造热情;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立法来既保护创造性的“山寨”活动,又限制“剽窃式”的盗版活动,是摆在中国立法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四是中国文化推广方式过于死板,媒体海外落地后仍难参与主流舆论;目前,中国媒体落地海外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此类媒体由于官方色彩较浓,播出内容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在西方国家主流社会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国外消费者心存偏见;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目前中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基本生活需要和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福利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并不多,消费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二是国际各种对华偏见与措施的影响;出于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有意无意的误解,不少国家一直对中国心存偏见,各种“谬论”以及莫名其妙的举措层出不穷,比如其“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去中国化”等等;这都是妨碍其他国家的国民接受中国文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国家自然很难获得认可;三、关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若干建议一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改进领导观念和方法;文化产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应该尊重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减少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威和长官意志,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落实到文化生产之中,把竞争机制全面引人文化生产,让广大文化工作者有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权利,有广阔的自由创造的空间,保证一切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产品问世;二完善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为完善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使其产品与服务的推广手腕更为灵活、更富有吸引力,应当考虑将文化产业进行多层次的开发,以吸引各类企事业单位、诸多确有才干的人才加入文化产业中来,以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成熟;考虑到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应当遵循分层、分领域逐步开放的原则,逐渐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允许境外制片机构同境内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影片制作公司;外资文化产业公司精良的制作水准和高超的运作经验最终将有利于提高本土文化产业公司的运作水平;三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产权立法创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复制变得易如反掌,“山寨现象”的出现有着技术方面的原因,再妄图把所有着作权牢牢控制在作者手中已不现实,“版权开放”不失为一种合理有益的探索;最终消费者可以让渡版权作品的首次传播带来的复制权利益,通过点击率分成、二次销售、衍生产品的开发而获得相关的着作权收益;这种方法既能使复制者、山寨者获得正版授权,而且使其盈利空间也向纵深发展;电视台也获得一个在互联网上扩大其节目影响力的途径,还会通过其提供的节目中的嵌人式广告得到不菲的收入;这种方式可以不妨作为视频类网站与电视台等着作权人合作的重要方式加以尝试;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少阶层收入差距,增强国内民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轻人民负担,减少阶层收入差距既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其中也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促进内需,减轻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五面向国外消费者优先发展特种文化产品;一是开发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应该积极发展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如网络游戏,韩国就是这方面的榜样;这种产品因为所表现的某国文化特质较少,所以更具普适性;同时所依赖又是全球共通的计算机语言,不存在文化上的暗礁,韩国人做的,一贯以聪敏着称的中国人没有道理做不得,做不好;而且,此种文化产品利润丰厚,对中国物质财富的记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有利;二是开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全球化时代并非强势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舞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不妨优先发展相对易于外国人理解又极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比如中华饮食、中华养生、中国功夫等;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迁就外国人的偏好而任意迎合他们,那样做得不偿失;例如,中华饮食虽然遍布世界,但往往因为过于迎合外国人而失去了地道的中国口味,从而也就失去了外国人认同中国文化的机会;使某人接受某种文化产品,其实就是使之接受该种文化产品所体现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

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in recent 6 years in China’s culture system. It regarded that at present many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were employed in the service trade of the entertai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by the employers of the private ownership which were not belonged to the branch of culture system. It also found that high-grade talented person were in exguity. And then it pointed out the primal problems of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the talented person and the talents of compound type, newly emerging industry and content innovation were few,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alented person was imbalant and many of them were short of practice in cultivation. Then i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two aspects of training mechanism and culture system. At last it brought forward.正文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

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家正在 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

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

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

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

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

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

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

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艺术业190032 184717 181134 180353 186112 183044图书馆业51368 48579 48447 49646 49069 50423群众文化128420 120156 119072 123458 121441 122500艺术教育15578 15219 14285 13907 13813 13464娱乐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文艺科研3150 3205 3181 3155 3097 3138文物68038 70923 66125 66676 77101 82988其他285682 292994 483535 366774 42012 63107总计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

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 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

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

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图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年度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娱乐业人数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总从业人数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所占百分比49% 48% 45% 51% 79% 73%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

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

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职称?26863 28254 28828 31415 33001中级职称?83499 84273 84526 89407 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

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

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

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

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

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

有研究显示,2002年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

(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