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我县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效益的提高,根据市教科院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教学原则(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发挥好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功能,两方面都要兼顾,不可偏颇。

(二)实践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加强语文实践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首先要做到教师精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1/ 18

教师讲得少、代办的少,学生才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自学时间。

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就成为需要。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学生能做的教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

(三)开放性原则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语文教学应顺应学生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增加主题阅读等形式的课外阅读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接触他们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和体验,获得对生活的丰富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互动性原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的对话。

对话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直接体现。

语文教学的对话由教师、学生、课文、教材编写者等多个对话者之间的对话相互交织而成。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

---------------------------------------------------------------最新资料推荐------------------------------------------------------ 深入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意图,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

学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

对话是互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中,只有实现课堂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互动。

(五)实效性原则新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将这三个维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其次,所制定的目标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比如掌握哪些字词,理解哪段文章,学会什么方法等;再次,注意将教学目标分解落实要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活动中;最后,要针对目标及时进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六)科学性原则我们经常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前一个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规律,后二个法可以理解为模式、方法或基本流程。

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科学。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3/ 18

要根据学生发展和认知的规律,从未知到已知,从陌生到熟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接受特点、思维规律、情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设计教学。

(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关系。

教为主导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随机指导、精讲点拨的作用;学为主体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和实施教师的教,具体包括以下几条原则 1 、先学后教其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的,教师才去教。

这时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

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先和后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教师事前的指导并不矛盾,先学后教是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提出的原则性要求,而后者只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2、以学定教以学定教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

---------------------------------------------------------------最新资料推荐------------------------------------------------------ 起,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法。

概括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整,进行二次备课甚至是多次备课。

3、多学少教多学少教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

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不顾对象地去倾筐倒箧,而是要画龙点睛。

学生已经掌握和能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以及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距过远的内容,就不必教;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应该并且必须教,这是为学生的长远利益和终身发展负责。

这里,多和少需要教师去作辩证的认识和处理。

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非常生疏,教师教的时间就可以多一些;如果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且知之不多,能全神贯注听讲,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外静而内动,教师滔滔不绝也无妨。

反之,教师就要少教。

4、以学论教对学习状态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是一堂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的效果,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

5/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