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原因

合集下载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一)2024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一)2024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引言概述: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起源、发展阶段、全球化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等五个大点来阐述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经济法的起源1. 经济法的概念和内涵2. 古代文明中的经济法规3. 工业革命与经济法的兴起4. 经济发展对经济法产生的影响5. 经济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经济法的发展阶段1. 过渡期的经济法规制2.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阶段3. 经济法的法典化4. 经济法体系的完善与深化5. 经济法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三、经济法的全球化趋势1. 全球化对经济法的挑战2.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法的融合3. 跨国公司与经济法的跨境调整4. 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法的协调机制5. 经济法的国际规则与国际合作四、经济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2. 经济法对公平竞争的促进3. 经济法对企业行为的规范4. 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5. 经济法对财产权利的保障五、经济法的未来发展展望1.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法2. 科技进步与经济法的创新3. 司法改革与经济法的配套建设4. 经济法的专业化与人才培养5. 国际合作与经济法的发展前景总结: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既受到历史的影响,也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法不断适应和引领经济的需求,成为国家和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保障。

未来,经济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法制建设、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完善。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原因
2、对国家干预的规制,需要经济法。
19世纪末,经济生活的变化迫切需要国家出面介入经济领域。实践证明, 规制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传统的法律部门,无论是关注私权的民法,还 是关注公权的行政法,难胜此任。为了满足规制国家干预的需要,一部 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产生了。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原因
2、社会公共利益的勃兴。
传统的法律部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不周延性。民法从个人立场、 个人利益出发,无法解决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结构问题;无法合理配置 自然资源的问题;无法对社会弱者进行保护;由于其遵循抽象人格平等原 则,因而无法注意对具体人格的保护,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公平。行政法 以国家权力运行为核心,关注国家利益的实现,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 不仅如此,社会公共利益还不时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双重侵犯境 地。作为利益关系调节器的法律,就应当对社会公共利。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 件和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
1.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国家被动地或者自觉地承担起对经济 加以组织协调的职能。
2.社会经济及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并形成了相应的经济 法学说。
经济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这些基础和条件尚未出现时, 经济法是不可能产生的。
经济法产生的思想原因——社会本位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国家本位相对应。19世纪末,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的出现,使得个人 和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劳资关系紧张,贫富分化。在这一背景下,自然法学说支撑着的 个人本位思想,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一种新的理论学说 社会法学说盛行,使得个人本位法思想开始向社会本位法思想转变。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及沿革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及沿革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法产生的动因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即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引起各国市场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家的职能也开始变化,导致了经济法这一新的法律部门的产生。

此即经济法产生的根源。

二、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三大理念:其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二,契约自由其三,自由竞争根本目的在于强调私人意思自治,排除国家公权力对私人权利的干预。

这三大理念亦在当时深入人心,并构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基石。

然而,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各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问题的产生:幻灯片82、问题的症结:幻灯片10幻灯片12开始反思问题的症结以及解决的出路在 于何方。

由此而出现了两种路径:改良 革命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幻灯片143、解决的途径A 私人或市场自发解决——不可行B 国家介入解决——可行幻灯片15国家的职能职能一词通常的含义是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或功能。

国家经济职能指国家基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对社会经济应起的干预和影响作用。

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幻灯片16国家职能的变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领导者守夜人对干预私人领域的谨慎与克制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介入私的领域民商法经济法等新的法律部门幻灯片17二、经济法产生的原因(1)经济原因:1)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马克思主义:盲目性;西方经济学: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2)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导致的两大异化——竞争的异化、公平交易的异化(2)理论原因:1)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破产2)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3)法律(部门法)原因:1)二元法律体系“两条平行线”的不足(民法与行政法)2)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法律化(4)政治原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伴随着国家的存在而存在的幻灯片18经济法产生的条件幻灯片19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1、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经济法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⑴经济法是大陆法系特有的部门法概念⑵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构成现代经济法的完整体系⑶伴随欧洲“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两大法系经济法律制度相互接近渗透幻灯片202、我国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1)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阶段(2)十年内乱阶段(3)新的历史发展阶段(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幻灯片21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二、经济法概念的由来●(一)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初提出●(二)德萨米对经济法概念的使用●(三)蒲鲁东关于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四)赫德曼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三、经济法概念发展及有关流派的界说幻灯片22四、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特点有哪些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是市场缺陷的存在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1市场缺陷的存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崇尚自由、平等。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国家并不怎么介入经济生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再加上产业革命的完成,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可想象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发现,市场不是万能的,国家应转变职能,不能只是充当守护神,应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承担起监督、管理的职责。

具体市场的缺陷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障碍的存在所谓市场障碍是指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障碍。

主要指竞争秩序的问题。

竞争是市场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竞争市场就没有动力,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便不能启动。

但竞争必然伴随着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这两件副产品。

因为竞争的过程加快了部分经营者扩大其资本与经营规模的进程,以致形成对市场的支配地位和垄断,导致部分限制竞争行为的产生;追求利益的心理驱使某些竞争者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这两种行为的后果是使某些竞争者获得超额利润;正当竞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第二、市场的惟利性市场的惟利性是指投资经营者所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并往往表现为眼前可实现的利益;对于当前赢利率低或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或者投资期限长、风险大的行业或产品,人们往往不愿投资。

而在这些领域中,有些如公共和公益事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或可能制约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和总体效益的行业,即使不能盈利或亏损,也应当进行适度投资。

而这显然是不能指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

第三、市场调节机制的被动性及滞后性这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为什么会有经济法

为什么会有经济法

市场尽管富有效率,但市场自身的运行并非完美无缺, 市场也是存在缺陷的。市场经济主要通过竞争机制发挥 作用,但竞争具有进取性与排他性,自由竞争发展到一 定阶段必然形成垄断,而垄断是市场竞争的第一杀手, 垄断以减少竞争者数量,直至最终消灭竞争为目的。
遏制垄断是市场经济秩序良性循环的关键。由于在典型 的市民社会中,垄断是以所有权和契约为媒介而自由形 成的,其并不能受到民商法的谴责,但依效益、公平、 自由和理性的价值标准判断,过度的垄断和限制竞争行 为是低效率和不公正的,其否定了自由竞争和经济民主, 应当予以禁止和限制。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将市场不能有பைடு நூலகம்运
转的状况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形包括公 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尤其是自然性垄断。市场 失灵从另一个层面界定了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 由于政府拥有全体的社会成员和强制力,使得政 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征税权、 禁止权、处罚权等。
可参考阅读书目: [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 版社1998年版 。
一些学者注意到市场存在缺陷需要政府 干预时,政府同样会存在失灵的情形。
比较明确地提出“政府失灵”的问题是公 共选择理论的倡导者,该理论的杰出代表诺贝 尔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指出:“政府的缺陷 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 就是政府在试图矫正市场失灵时,往往又导致 “管制失灵”。
因为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很可能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果:
一是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就可能 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不能产生正常的联系,致使生产者投 资行为无利可图,最终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不足。
二是公共产品的这种特性还极易诱发人们搭便车的 心态和行为,从而使公共产品在收费上存在困难(如灯 塔的收费),从而导致市场中的私权主体无人愿意提供 公共产品。

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

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

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引导语: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对于理解经济法对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的意义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任何法的产生都源于社会关系的现实需要,即法的产生必定有其社会条件。

经济法的产生也是如此。

而且,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更为重要。

因为经济法是一部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法,在此之前,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等传统部门法已经相当发达,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调整社会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那么,究竟是在怎样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传统的、成熟的部门法已经不足以调整新型的社会关系,而需要一个新的部门法――经济法的出现呢?所以,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法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明确经济法对社会发展特殊的贡献。

对中国而言,经济法律规范的数量已经不少,但经济法的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这与经济法在中国产生的特殊社会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二、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分析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政治、法律各方面的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经济法得以存在的一切社会物质条件。

(一)从经济法的概念出发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应当是经济生活需要国家的干预。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体制所尊崇的自由竞争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生活注入了前所未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那么,经济生活为什么需要国家干预呢?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暴露无遗,而且市场经济体制自身无法克服。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无法避免垄断的产生。

在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下,经营者通过资本积累和集中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少数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在相关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经济法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活动的规模与复杂度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下是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的详细分析,超过1200字:一、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规模的扩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机关、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

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活动背景下,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维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等,人们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经济法规来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

二、市场经济形态的确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规律自由发挥的经济形态,要使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必然需要一套适应市场需求和维持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的主体众多,供求关系复杂,涉及到国内外的大量交流与合作,因此需要各种经济法规来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三、国家调控经济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也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以达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因此,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成为了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手段之一四、解决经济纠纷和保护权益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多,各种经济纠纷也随之而来。

例如,买卖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等。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法的产生迫在眉睫。

通过制定适用的经济法律规范,可以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依据,以便于纠纷的解决和权益的保护。

五、国际经济交往的扩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都需要一系列的经济法规来规范,并提供保护机制。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既是为了规范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也是为了维护各国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法的产生还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相连。

经济法的制定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刘文华《经济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刘文华《经济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1.1 复习笔记一、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国家被动或自觉地承担起对经济的组织协调职能;社会经济及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相应的经济法学说。

二、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1.法律部门形成的一般规律任何法律部门的产生,都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

(1)法律部门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需要以不同于以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的某些社会关系,并有了相应的司法实践或成文法规。

(2)法律部门形成的主观条件,即:由法学家对业已出现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和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解释和归类,形成相应的法学理论或学说,并在相当程度上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2.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1)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2)社会化导致现代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广泛而深入的介入;(3)“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协同并用;(4)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5)法和法学自身发展的逻辑;(6)一定的经济法学说之形成。

三、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1)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①经济法既肇始于德国,并于1896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②普遍、典型的私人垄断是在美国出现的。

a.19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初级的垄断形式“普尔”,这是以生产和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为核心达成的企业间关于价格和销量的短期协定。

b.其后美国出现了托拉斯垄断方式,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合并,实行股权式联合,受托企业借助托拉斯管理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形成垄断经营。

(2)西方国家经济法的沿革①战时经济法初级的经济法,仅于浅表层次和以野蛮的方式回应着不期而至的社会化要求,实质上则是与客观经济规律格格不入。

②危机对策经济法为应付经济不景气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危机而被动制定的经济法。

③自觉维护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以反垄断法的变迁表现得最为明显。

第1讲经济法的产生

第1讲经济法的产生

2、诸法分离 、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后以商品经济为主,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后以商品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有 诸法分离。例如:法国《 了空前的发展 诸法分离。例如:法国《民法典 美国《 (1804年)以及《商法典》(1807年);美国《莫里尔 年 以及《商法典》 年 法案》 国家银行法》 法案 》 ( 1862年 ) 、 《 国家银行法 》 ( 1864年 ) ; 日 年 年 地税改革条例》 本《地税改革条例》(1873年)等。 年 3、自由放任主义 、 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斯密( ●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1776年): 年 用价格原理调整社会供需,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用价格原理调整社会供需,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奉行自由 主义(看不见的手、干预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夜警) 主义(看不见的手、干预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夜警)
●生产集中
凯恩斯(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凯恩斯(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资本主 义的救星) 义的救星)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通论、 ●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通论、1936年):国家宏 年):国家宏 观调控经济(看得见的手,即国家的经济政策干预)。 观调控经济(看得见的手,即国家的经济政策干预)。 财政政策(预算法、财政法等)、金融政策(金融法、 财政政策(预算法、财政法等)、金融政策(金融法、 )、金融政策 证巻法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法、失业救济法等)、 )、社会保障 证巻法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法、失业救济法等)、 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止法等)、 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止法等)、 贸易、外汇管理(外汇法、外贸法等)、 )、恢复市场机能 贸易、外汇管理(外汇法、外贸法等)、恢复市场机能 市场秩序规制法,即竞争法) (市场秩序规制法,即竞争法)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引言经济法是指以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为目的,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一门法律学科。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

本文将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趋势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经济法产生的背景经济法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社会背景。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法律问题,传统的法律体系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和市场需求。

因此,经济法的产生成为必然。

在农业社会中,经济活动主要是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农业生产和贸易活动。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起,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此时,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必须制定一系列有关经济活动的法律规则,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

工业化的出现使得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和全球化,这也导致了更多的法律问题的出现。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不正当竞争行为频繁发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来保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因此,经济法的产生成为必然。

二、经济法发展的历程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1. 早期的经济法早期的经济法以商法为主要内容,主要用来调整商业活动。

其中,罗马法和吉尔德法是最早的商法法典。

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民法典也规定了一系列商法规则。

这些法典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商业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工业革命后的经济法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经济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挑战,这也催生了新的经济法发展。

19世纪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民法逐渐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法律问题涌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专门的经济法,如商标法、专利法、公司法等。

同时,经济法也逐渐从商法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经济法学科。

3. 现代经济法的发展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现代经济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分析经济法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经济和法律因素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例,系统分析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动因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一对合体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分体。

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渗透和统合的政治性是不可否认的。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民社会在经济秩序紊乱、失调的情况下,不得不予以认可、或者说不得不在社会契约中对国家做出授权以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协调,否则它本身就无法维持下去。

这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原因。

在笔者看来,失去控制的社会与干预过度的国家一样会导致发展的失败.有了民主的国家才会有民主的市民社会,强大的市民社会也需要强大的国家。

典型的市民社会是以经济的自律为基础,独立于政治国家的近代市民社会.但由于市民社会是一个私欲间的无休止的冲突场所,这一特性决定了它不仅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往往趋于使其多元性遭到破坏。

与此同时,私利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权利,如果任其独立发展,势必导致道德沦丧和社会混乱,使市民社会出于瘫痪状态。

因此,如果市民社会要维持其“市民性”,那么它就必须诉诸一个外在的,但却是最高的公共机构,即国家。

国家承认市民社会,为市民社会确立普遍的法律准则,协调其无力解决的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国家或政府的本性决定了政府有能力对失去和谐的市场进行干预,国家干预的手段有很多种,如经济政策、行政命令、经济立法,其中,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手段。

下面通过分析上海勤辉混凝土有限公司诉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责令关闭行政决定案,来进一步理解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干预。

(一)基本案情上海勤辉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辉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位于黄浦江上游沿岸,经营范围包括混凝土生产、加工、销售。

2010年3月,该公司住所地和实际生产经营地被划入上海市黄浦区上游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2015年2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以勤辉公司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混凝土制品制造,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噪声等污染物为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作出责令该公司关闭的决定。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V1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V1

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V1
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期。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交往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法的
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一、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日益频繁、复杂,简单的道德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

因此,逐渐形成具有明确法律性质的经济规则,即经济法。

经济法最
初的形式是经济契约,后来逐渐进化为法律。

二、经济法的发展
经济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市场经济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得
到极大的扩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科。

2. 工业化时期
在工业化时期,经济法开始朝着全面法制化发展。

大量工业企业的兴起,使得经济法不仅仅需要处理各种货币交换的问题,还需要解决资
本主义工厂模式带来的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等问题。

3. 现代化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经济法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传统意义上经济法所关注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面临的复杂经济问题,因此经济法也逐渐向更广泛、更深层的领域拓展,如环保法、知识产权法、金融法等。

总之,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紧密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展开,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未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必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经济法产生及概念

经济法产生及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都认为经济法不是调整全部的经济关系, 而是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中国学说 (1)非独立部门法
(2)独立部门法
综合经济法说(受苏联)
(王家福、王保树)
学科经济法说(佟柔)
1、国家协调论(杨紫煊 ) 2、需要干预论(李昌麒 ) 3、国家调节论(漆多俊 ) 4、纵横统一论(刘文华) 5、经济行政法论(王家福) 6、社会公共性论(王保树) 7、宏观调控论
2、我国经济法的历史
计划经济时期
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行政经济
市场失灵 政
民商法无法弥补 府

国家干预

3、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之比较
中国——政府推进型
西方——自然演进型
我国代表性经济法:
1、1993年《公司法》(1999年第一次修正,2005第二次修正)。 2、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90年修订,2001第二
强的“政策性 5、从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促进
性两种功能,惩罚和奖励相结合的法律。 6、从实施上:是由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共同
负责,但以行政部门为主。遵循实体法和程序法相 结合。
三、 经济法律关系与经济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律关系概念
是指由经济法规定,在参与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次修正)。
3、1986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2000年10月修订) 4、1986年《外资企业法》(2000年10月修订) 5、1997年《合伙企业法》(2006年修订) 6、1999年《个人独资企业法》
7、《破产法》(2007.6.1) 8、《反不正当竞争法》 9、《反垄断法》(2008.8.1) 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1、《产品质量保护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3.1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5.10)》 14、《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1997.12.2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4.8.3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8、 新个税法(2005.10.27,2008.3.1)等

党校研究生经济法考试复习题

党校研究生经济法考试复习题

党校研究生经济法考试复习题1、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1、经济法的产生必须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条件。

2、经济法的产生只能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3、经济法是国家自觉发挥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职能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的产物。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1、投资主体不同:公司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转投资不同:对于一个自然人股东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对外进行投资时,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在转投资方面则完全没有限制,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个人完全可以通过受让股份或购买股票的方式成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3、民事责任承担主体不同: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中,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有二,一为公司,二为股东。

个人独资企业的民事责任承担主体则显得较为单一,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第18条的规定,“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不同,也是最本质的不同。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对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对债权人则承担无限责任。

3、产品质量责任与产品责任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引起产品质量责任的原因即“产品质量不合格”与引起产品责任的原因即“产品存在缺陷”有重叠之处。

(2)、产品质量责任与产品责任的承担主体都可以是生产者和销售者。

(3)、产品质量责任与产品责任的责任承担方式都可以是损害赔偿责任。

区别:(1)、引起两种责任的原因即“产品质量不合格”和“产品存在缺陷”的范围不同。

(2)、产品质量责任是综合责任而产品责任是单一的民事责任。

4、税法的基本原则:(一)、税收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要求征税主体、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等税收要素必须且只能由立法机关在法律中加以规定。

论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论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能否认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法理论工作者队伍的形成就标志着经济法学的产生 呢?也不能。因为这虽然是经济法学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它本身并不是经济法学产 生的标志。
判断经济法学足否已经产生,要看在已经具备经济法学产生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经济
·杨紫垣,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旧中国没有经济藩学.只有新中国才有经济法学。本文{j毛的。中国经济法学”.也就是“新中国经旃拷学“。 ⑦<马蔸愚慝格酝选集’笨2卷,入民墩敝往tggS年敝。第539页。 ⑦经济法的立法,足精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经济法待规范的活动。
论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杨紫炬‘
一、中国经济法学①的产生
《一;经济法学产生的条锋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法学是研究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 科学。
关于法学产生的条件,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书中指出:“随着立法发展为复杂和广 泛酌整体,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监法学者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 了法学。”②这就是说,法学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立法已经发展到“复杂和广泛”的 程度,产生了法;二是法学者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数量,形成了一个“职业法学者阶层”。
经济法学的产生,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法的立法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以制 定法和非制定法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法律规范数壁爨益增翘,内容不断充实,从而产生了经济 法;二是已经有了一批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 队伍。
(二)判断经菥法学产生与否的标准
什么是判断经济法学产生与否的标准呢?能否认为经济法的产生就标志着经济法学的 产生呢?不能。笔者认为,经济法与经济法学不仅具有密切联系,而且具有重要区别。不能 认为经济法既是一个法的部门,又是一门法学学科;也不能据此认为经济法与经济法学是同 时产生的。实际情况是,先有经济莹后有经济法学。因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经j卉法的发展 规律;没有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就没有经济法学酌研究对象;没有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也 就不会有经济法学。就是说,只有有了经济法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经济法学。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二)经济法产生的一般条件
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 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 要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运作政府干预经 济的手段,来解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所出现的矛 盾。由于政府介入经济生活,打破了过去传统的 市民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划分界线,在经济生活中 出现了一种运用单纯的公法或私法手段都不能解 决的经济关系。
一、经济法的起源
而在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直接刺激了社会主义经济法的出现。
那时的经济法,功能也比较单一,即
作为国家推行经济政策、实现经济计 划的手段。
一、经济法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苏联,用经济法取代民法
两种成分说 两种学派。
民法学派的经济法学:戈伊赫巴尔格; 金茨布尔格,帕舒卡尼斯 经济法学派的经济法学:拉普捷夫
二、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二)经济法产生的一般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需要以不同于以 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的某些社会关 系,并有了相应的司法实践或成文法规。
二、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二)经济法产生的一般条件
主观条件: 由法学家对业已出现的客观社会经济 条件和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解释和归类, 形成了有关经济法的法学理论或学说,并 在相当程度上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一、经济法的起源
20世纪70-80年代,计划
商品
有计划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实践中,经
济法与经济法学相伴而生。
二、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一)经济法产生的一般基础 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 国家被动或自觉地承担起对经济加以组织 协调的职能;

经济法兴起的外因

经济法兴起的外因

(一)经济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是经济法兴起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产力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部门的不断增多。

这必然要求国家从社会总体利益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克服商品经济的消极因素,这就促进了以国家干预为己任的经济法的兴起(二)政治原因宽泛地讲,国家干预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存在,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经济职能的最直接表现。

但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之前的国家干预还处于无规律的初级阶段,根本无须专门规制国家干预的经济法。

而现代经济条件下,垄断和竞争易造成无政府状态,经济秩序的不稳定极可能加剧垄断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导致政权的动荡。

因此,资产阶级国家就不得不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国家权力,尤其是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调节由于垄断和竞争所产生的市场矛盾,以求经济稳定,最终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同于之前的直接专制的粗暴干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须在经济法治、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等目标下进行,是一种法制化的、适度的、方式得当的干预。

(三)法律文化原因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人们渴望法治化国家为生存空间的心理,促进了经济法的兴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家的存亡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都必须依赖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而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为保障,良好秩序的表现之一就是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和竞争条件平等。

这种平等条件不能依靠商品生产者自身的力量获得,因而他们必然要求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尤其是有稳定性的法律力量来保障他们能够平等地进行生产经营。

因此可以说,国家权力与商品经济的紧密有效地结合,是符合社会大众要求的。

市场主体并不厌恶国家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只是厌恶国家权力以任何形式对经济进行过度的干扰。

正是大众尤其是生产经营者对国家适当干预的心理需求,促使经济法的不断壮大。

(四)部门法原因在以往的法律体系中,无论是民法还是行政法都难以解决显示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是经济法作为专门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问题的新法律部门产生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原因

1、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 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 产规模越来越大,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竞相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固有 矛盾加剧,新的冲突层出不穷,终于引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 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而且也宣告 了古典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破产。至此,人们开始反思“市场万能”, 认识到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上存有缺陷。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原因
姓名:
学号:
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

1.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国家被动地或者自觉地承担起对经 济加以组织协调的职能。 2.社会经济及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并形成了相应的经 济法学说。

经济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这些基础和条件尚未出现时, 经济法是不可能产生的。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原因

2、对国家干预的规制,需要经济法。 19世纪末,经济生活的变化迫切需要国家出面介入经济领域。实践证明, 规制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传统的法律部门,无论是关注私权的民法,还 是关注公权的行政法,难胜此任。为了满足规制国家干预的需要,一部 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产生了。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原因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原因

2、社会公共利益的勃兴。
传统的法律部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不周延性。民法从个人立场、 个人利益出发,无法解决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结构问题;无法合理配置 自然资源的问题;无法对社会弱者进行保护;由于其遵循抽象人格平等原 则,因而无法注意对具体人格的保护,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公平。行政法 以国家权力运行为核心,关注国家利益的实现,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 不仅如此,社会公共利益还不时处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双重侵犯境 地。作为利益关系调节器的法律,就应当对社会公共利益作出回应。经 济法的产生,正是适应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这种要求。


经济法产生的思想原因——社会本位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国家本位相对应。19世纪末,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的出现,使得个人 和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劳资关系紧张,贫富分化。在这一背景下,自然法学说支撑着的 个人本位思想,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一种新的理论学说 社会法学说盛行,使得个人本位法思想开始向社会本位法思想转变。 社会法学派认为,“人们相互有连带关系,即他们有共同需要,只能共同地加以满足;他们 有不同的才能和需要,只有通过相互服务才能使自己得到满足。因而,人们如果想要生存, 就必须遵循连带关系的社会法则。”Isl而早期资产阶级的个人本位主义,由于过分强调个人 权利从而导致了社会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发展的无序状态,这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极大的 经济危机箱社会危机。因此,法律不仅要保护个人权利,而且更应强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德国法学家耶林主张,“法律应重视社会利益,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应求得平衡”。美国 社会法学家庞德认为,"20世纪的法应是社会化的法,一方面促进个人主动精神,另一方面 实现社会合作”。何法的精神开始从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作为社会本位思潮反映的经 济法应运而生。

1、社会结构的变化。
对传统法律体系而言,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公法和私法是其根本立足点 和基础,而当这种社会结构发展到私人——社会团体——国家的三元社 会结构时,传统的法律调整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法律最终是根植于一定 的社会生活之中,因而它不能不对社会团体这一社会新生力量作出法律 上的反映。现代社会经济法的产生与社会结构的上述变化密切相关,正 是社会结构上的变化,催生了经济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