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最忌讳的三件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禁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禁忌
导语: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
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
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
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
1.过度保护:妈妈们常常会因为担心孩子受伤或失败而过度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去尝试新事物或面对挑战。
这样做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对未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 偏重成绩:许多妈妈都会将孩子的成绩看作是衡量其成功的唯一标准。
这种想法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成绩方面表现出色才会受到认可和赞扬,从而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3. 过度干涉:有些妈妈会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帮孩子做一些本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
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未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造成影响。
- 1 -。
批评学生的六忌和批评学生的八种方式
批评学生六忌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
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
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
下面谈谈教师批评学生六忌。
一忌盛气凌人。
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
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骄横,嘴上不敢申辩,心理不服气。
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新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二忌不分场合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
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
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
三忌尺度不一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
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
四忌出言刻薄有的教师常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批评学生。
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产生仇视的思想和自卑的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恶语伤人。
五忌小题大做。
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把偶然的失误总成是一贯的,把个别学生吵架说成是破坏班级团结。
这种小题大做,扣大帽子的批评方式,不能使犯错误码率的学生心悦诚服,也不会得到多数同学的支持。
因此,批评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任意夸大。
六忌片面武断。
这种批评,表面上声色俱厉,实际上不可能有积极效果。
教师既要看到他所犯的错误,又要看到他的一贯表现;既要看到主观原因,又要看到客观原因;既要看到犯错误的现实,又要看到改正的可能性。
批评孩子,千万不能触碰的3个底线,父母一定要看看
批评孩子,千万不能触碰的3个底线,父母一定要看看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进行批判和指责,而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
感、自尊心和诚实等素质,下面我就要就要说说父母教育孩子时不容犯下的3个底线。
首先,父母在进行教育子女时一定不能毁掉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嘲笑他们缺乏技能或表现
不佳,也不应该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批评与忽视。
虽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不
足,但应该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正确解决问题。
其次,父母不能过多地控制孩子,过多的命令和要求只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让他们压力剧增,让他们急躁易怒,最终损害他们的成长进步。
相反,父母应该在孩子的
成长路上给予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己可以自主地方案之后再帮助裁量。
最后,父母不应该和孩子产生冲突,言语和行为中不要涉及到孩子身体和精神层面上的伤
害。
父母言语上也不能太过直接,应当避免恐吓斥责孩子,尤其是和宝宝说话不要说脏话,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综上,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做到心里有底线,不要随便批评孩子,要依据孩子的特点、情
况进行科学、全面、有礼貌的教育,使孩子获得成长的正向动力,从而有能力面对生活挑战。
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做的十件事
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做的十件事一、不要瞧不起孩子:“你这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二、不要恐吓孩子: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三、不要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
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
四、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
”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应该知道,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
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
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过度保护和监督孩子: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
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
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同时,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八、不要过分纵容孩子: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
教育子女十大忌
教育子女十大忌教育子女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和挑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和品德情操。
然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一些忌讳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以下是十大教育子女的忌讳。
第一忌:过度保护很多父母倾向于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远离困难和挫折。
然而,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无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适度的自由,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忌:溺爱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任由他们任性,这样会导致孩子自私自我中心,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照顾,但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需要。
第三忌:过度批评过度批评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不被接纳,对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造成伤害。
父母应该用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第四忌:比较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接受。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父母应该认可孩子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第五忌:过度娇惯有些父母过分迁就孩子的需求和要求,这样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自主的能力。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第六忌:放任自流放任自流是一种忽视孩子的教育和管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行为,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七忌:过度期望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给予他们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而不应该被成人的期望束缚。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第八忌:不重视情感有些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情感和心理发展。
情感与认知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积极引导他们发展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第九忌:过分干涉过分干涉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创造力,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育孩子最忌讳3件事
教育孩子最忌讳3件事
《教育孩子最忌讳3件事》
嘿,教育孩子可真是门大学问,这里面有几件事可千万不能做,就像有几个雷区,一碰就容易“爆炸”。
第一件忌讳的事就是老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
我邻居家就有这样的情况。
他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妈妈就会说:“你看隔壁的小强,考得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有一次家庭聚会,大人们又聊起孩子成绩,明明妈妈又开始唠叨,明明本来还开开心心的,一听这话,脸马上就垮下来了。
他低着头,一声不吭,就像个被霜打的茄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这么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自信心都被比没啦。
第二件不能做的事是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
我记得有一回在商场,看到一个小女孩看中了一个玩具,就缠着爸爸要买。
爸爸不同意,小女孩就开始哭闹。
这爸爸可能觉得没面子,当着好多人的面就大声训斥起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就知道哭!”小女孩哭得更厉害了,周围的人都在看,小女孩又害怕又委屈。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这样在大庭广众下被批评,就像被扒光了衣服一样难堪,以后可能都有心
理阴影了。
还有就是过度保护孩子。
我有个亲戚,对他家孩子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都上小学了,每天还帮他背书包、系鞋带。
孩子想自己做点事,家长就说“你还小,做不好”。
结果这孩子现在依赖性特别强,什么都不会做。
孩子就像小树苗,得经历点风雨才能茁壮成长,老是把他们护在温室里,他们怎么能学会独立呢?这教育孩子啊,可得避开这些忌讳,不然孩子的成长之路可就坎坷啦!咱们得好好守护孩子的小世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幼儿早期教育: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
幼儿早期教育: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准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
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个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
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别,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教育子女十不要
1,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有求必应,花零用钱也不要无限制。
否则,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2,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凡是孩子能动手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代替。
否则,会使孩子懒惰,长大以后会没有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
3,不要经常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而刺激孩子。
否则会挫伤孩子的上进心,使其破罐子破摔。
4,父母不要当着孩子吵架,意见分歧时也不要恶言相加。
否则,孩子将来也会对他人语言粗俗,甚至还会对自己的父母动粗或者破口大骂。
5,当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不要总是站在孩子一边摇旗呐喊和助威。
否则会使孩子从小就不分青红皂白而蛮横无理。
6,不要挖苦讽刺孩子,无论孩子有何错,都不要殴打孩子。
否则,不仅影响孩子的心身发育,更容易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7,不要无限度地限制孩子的自由,也不要把孩子的一切都由自己来决定。
否则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不要忽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隐私,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和偷听孩子的电话。
否则,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
9,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苛求,要循序渐进,不要制定实现不了的不切实际的目标。
否则会使孩子灰心丧气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0,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他人挖苦讽刺和贬低孩子。
否则会使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形成自卑心理。
批评孩子时最忌讳的三件事
批评孩子时最忌讳的三件事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
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
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
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这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优点。
家长告诉孩子不能做的九件事
家长告诉孩子不能做的九件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仅要督促孩子做好一些事情,还要告诫他们一些危害性极大或会给他们带来不良后果的事情。
下面是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能做的九件事。
1. 不要说谎孩子要明白,说谎并不好玩,反而会被别人识破或因为误导别人而带来后果。
家长要告诉孩子,说实话才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让自己做事更加有底气。
2. 不要偷东西偷窃是犯罪行为,会被警察抓住并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案件的制裁。
同时,偷别人的东西也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
3. 不要欺负弱小欺负弱小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会让弱小者感到无助和不公平,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尊重自己的机会。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看到别人被欺负,应该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
4. 不要虐待动物虐待动物不仅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些个案件中,虐待动物者很容易成为以后犯罪分子的标志。
同时,虐待动物也很容易引起公众的抵制和反感。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动物也是有感情和尊严的生命,应该给予它们爱和关心。
5. 不要吸烟喝酒吸烟和喝酒会对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严重的损害。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尝试吸烟和喝酒,同时还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 不要随便说脏话脏话和骂人,不仅没有文化,还会让人失去尊重。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说话也要注意文雅和礼貌。
7. 不要沉迷游戏游戏可以带来愉悦和乐趣,但是如果沉迷于游戏中就会影响到学业和健康。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玩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能长时间沉迷其中,否则会影响健康和生活。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娱乐方式,但是如果沉迷于手机就会影响到学习和交往,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手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和娱乐方式,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9. 不要独自出行孩子出门在外如果没有大人的陪同会非常危险,容易遭受危险和伤害。
批评的禁忌
批评的禁忌教育少不了批评。
批评的要点批评的技巧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那该怎么批评孩子,首先应该避免下面的几条禁忌:1、不要翻旧账。
过去的事情,不要总是拿出来翻来覆去。
孩子一听就烦。
越是翻旧账,就是给孩子在定性,给孩子暗示:你改不了的。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我以为这是一种修行。
至少从现在的教育来看,我们大家都需要努力。
包括我自己。
其实,潜意识中,我们随意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就是没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来看,觉得孩子的面子没关系,觉得孩子的自尊可有可无。
一句公开场合伤人的话,在孩子心中,多年以后,仍是隐隐作痛。
3、不要用说教的方式。
不要讲道理。
批评应该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要记住,面对孩子,说话一旦抽象,就开始讲道理了。
4、不要高频率批评孩子。
早上出门要批评,晚上回来要批,睡前还要批评。
一天三批,甚至更多。
批的太多,就是强化孩子对于不良行为的认知:我就这样了。
即使想要提醒孩子,也多一点方式,故事、案例、新闻等等都是可以的。
话说得越多,到后来效果越差。
5、不要父母一起批评。
混合双打,最要不得。
一位家长批评就够了。
另外一位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被批评后的建议者。
以旁观者的视角给孩子建议。
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爸爸(妈妈)会批评你,表示认同孩子现在糟糕的情绪,一起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就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两位家长,是互补共助,而不是一起出击。
6、不要伤了孩子自尊。
批评中不要出现侮辱孩子的词汇。
“没用的东西。
”“真笨。
”“不要脸的家伙”……很多时候,我们大致时崇尚暴力,觉得让别人怕就好,就让别人难堪。
但是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长期的痛苦(压力、否定、羞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极端、脆弱的人还会走向堕落、放弃。
这就不奇怪了,小的时候,家长骂的很凶、很暴力,确实有点用,但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几乎没什么用了。
十个处罚孩子时绝对不能做的事
十个处罚孩子时绝对不能做的事1、不在孩子哭闹时和他说道理孩子大哭大闹时早已失去理智,此时和他说道理肯定是对牛弹琴,唯有等孩子冷静下来才能做后续处理。
2、不使用处罚工具在事情刚发生时无论是爱的小手或竹条…等任何处罚工具,都不能在孩子一犯错时立刻拿出,避免出现错怪小孩的事情发生。
3、不让孩子处于危险环境无论是罚站、罚坐或是用其他劳动力当作处罚,都要确保小孩处在安全的环境,避开厨房、浴室、阳台…等较有疑虑的空间。
4、不在公共场合大骂孩子大人需要面子,孩子也是,在公共场所破口大骂不仅画面不好看,也深深伤了孩子的心,并不会有所成效。
5、不用不可能发生的事威胁孩子别再拿「不乖的小孩会被警察抓走」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来威胁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愈来愈不怕父母。
6、不用眼睛看到的当下决定对错你眼中看到大宝打了二宝导致二宝大哭,但那不代表大宝是故意的,可能是二宝先动手?或是大宝没有控制好力道?不问塬因就决定对错是不行的。
7、不拿孩子应该做的事当作处罚如果拿「收拾玩具」、「整理房间」当作惩罚,孩子便不认为那是一件他该做的事,同理,也别拿「家事」当作处罚。
8、不在情绪盛怒之下做处罚当父母自己处于情绪紧张或想骂小孩的状态下,不能在此时处罚小孩,容易不小心就下手过重了,千万别当抓狂父母。
9、不交由第叁者处罚小孩教养这件事仍旧该交给主要照顾者,因此决定处罚与否也应当如此,在合理的管教之下,旁人或长辈不该插手也不该主导,否则孩子会无法分清到底该怎么做、该听谁的。
10、不拿自己做不到的事规範孩子「不要看电视、不要玩手机」,在用这些理由要处罚孩子之前,先想想你是否已先订好游戏规则?再检视自己是否有跟着做到?都说身教很重要,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让孩子信服呢?。
批评孩子要有“忌讳”
作者: 蒋有慧
出版物刊名: 幼儿教育
页码: 29-29页
主题词: 批评教育 点压力 五忌
摘要: 孩子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有了错误当然应该批评教育。
然而,作为家长和教师也必须注意,这种批评应当是正确的、适度的,必须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
有关专家谆谆告诫,批评孩子须有几个"忌讳",教育者不可不察。
一忌说过头话。
不能因为对孩子有气,就把一说成十,十说成百,将问题扩大化。
"过犹不及"只会造成孩子的反感,从而抵消原来的正效应,甚至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忌算老帐。
批评孩子应当是。
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
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妈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有些妈妈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教育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
一、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有些妈妈爱管闲事,总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比如过分关注孩子的作业、课外活动等等。
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束缚,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
孩子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不应过分依赖家长。
二、丧失耐心和理智许多妈妈因为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或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丧失耐心和理智,采用过度惩罚、威胁、惩戒甚至体罚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让孩子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许多妈妈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生活琐事,往往会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无所适从。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偏离正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母亲,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确保孩子健康地成长。
妈妈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功能,让孩子慢慢发展出自信、自主和独立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妈妈们在子女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有些妈妈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教育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妈妈教育孩子的三大不当行为。
一、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许多妈妈往往认为对孩子的生活过多干涉是一种关心孩子的表现。
比如,她们会不断地追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业进度,还会不断地陪伴孩子的各种课外活动。
这种过度干涉会让孩子失去尝试与探索的机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能力。
孩子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不应过分依赖家长。
二、丧失耐心和理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孩子的不听话或者不顺心的事情等等。
一些妈妈就会因此丧失耐心和理智,采用过度惩罚、威胁、惩戒甚至体罚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让孩子缺乏自信与自尊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育儿知识-7忌讳 千万不可这样批评孩子
7忌讳千万不可这样批评孩子'家有熊孩子或是孩子犯了错,批评是必要的。
不过批评孩子也要掌握方式方法,不能一味责骂,更不能走极端,不分场合也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孩子。
虽然天下没有万能的教育公式,但是对于下面几种情况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众人的面不要责备孩子。
因为小孩子虽然年龄尚轻,但是也有自己的尊严,孩子也需要面子,尤其是当着那么多亲戚朋友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责怪孩子,批评要分场合。
当家长批评过孩子之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深感懊悔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翻过这一篇了。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过错不停的啰嗦,这只会适得其反,给孩子一种你不信任错觉,而且还会让孩子和你产生隔阂。
孩子在睡觉前就不要责备他了,他需要一个安稳的睡眠。
如果睡前让他产生了不良情绪,这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睡眠质量,孩子也许会做噩梦导致休息不好。
吃饭的时候不要聊些讨人厌的话题,这会让孩子没有食欲,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导致孩子消瘦、食欲不振等。
当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也不要轻易责备他,极度的欢喜突然被泼一身冷水不仅仅是心理上承受不了,身体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这是中医上所说的经脉畅通时突然阻塞,危害很大。
孩子哭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而且很没有安全感,需要人来安慰而不是责备,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火上浇油了。
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非常虚弱,最需要的是关爱和呵护而不是责备,爱有时比药物更管用。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有时候做的不对的地方,家长可以写暂时不批评,等孩子病好了再去责备也不迟。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七不责,当然,责备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仅仅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方法而已。
最好的教育孩子方法是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是非,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切勿动则打骂孩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批评孩子三大忌讳
可爱的孩子就像春天的小树,无拘无束地成长,虽然生机盎然,但也免不了时不时长出影响成长的“坏枝”——犯错误,这时,身为“园丁”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对孩子的批评不可没有,也不可滥用。面对孩子的失误甚至错误,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忌讳,可能效果就会好多了。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