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第六章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坡长
坡长是指一段坡路的长度,合理的坡长设置 可以减少车辆能耗和排放。
排水设计
纵断面设计应考虑排水问题,合理设置排水 沟和排水管道,确保雨天行车安全。
纵断面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城市主干道纵断面设计,通过合理 的坡度和坡长设置,实现了安全、顺 畅的交通环境。
案例二
某山区公路纵断面设计,充分考虑了 地形和地质条件,采用了适当的坡度 和排水设计,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和 山体滑坡的风险。
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的流畅度和安全性具 有重要影响。
纵断面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坡度、坡长和竖曲线半 径等参数,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议
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应注 重智能化和绿色化,推广智能 交通系统和绿色出行方式,提 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环保性。
雨水收集与利用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化灌溉、 道路清洗等用途,减少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
节能环保材料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城市道路建设,降低能耗 和环境污染。
05
结论
总结
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 、安全性和环境等因素,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
率和安全性。
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 ,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相协调,提升城市形象。
协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符合规范标准
遵循国家和地方的道路设计规范,确保设计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考虑地形地貌
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的特点,合理规划道路的 平面和纵断面,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优化交叉口设计
合理设置交叉口的位置和形式,提高交叉口 的通行能力。
注重人性化设计
6 交通规划pdf
第六章交通规划第一节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及主要内容第二节交通规划的基础信息调查第三节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第一节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及主要内容一、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就是确定交通目标,有计划地引导、设计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和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为的过程。
广义的交通规划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的规划等。
狭义的交通规划主要是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规划。
更狭义的——道路交通规划二、交通规划的类型按研究范围可分为: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要对全国的综合运输网络包括铁路、公路、内河、海运、航空、管道等运输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作出总体安排。
有时还涉及到国际间的运输通道规划( 如欧亚大陆桥)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按研究范围可分为: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包括大区域的运输网规划(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规划) 、省城运输网络规划、地区或市域运输网络规划、县域的交通网络规划等。
城市交通规划按研究范围可分为: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本身的交通系统建设和发展规划。
还可分全市性的交通规划和地区性的交通规划( 如中心区或商业区交通规划、居住区交通规划、新开发区交通规划、火车站地区交通规划、航空港地区交通规划等) 。
按涉及对象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交通规划和专项规划:综合性交通规划不仅局限于道路交通,还包括对外交通的连接和配合,公共交通,客运和货运规划以及停车场、加油站等方面规划。
区域性专项交通规划,铁路网规划、公路网规划、水运网规划、航空港布局及航空线路规划等。
城市专项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快速轨道线网规划、公交线网规划、停车设施规划、加油站规划、客货运交通枢纽规划等。
三、交通规划的时限按规划时限分为: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根据区域或城市长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研究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和主干交通网络的总体布局。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 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
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
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主要有两类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经验归纳 法、形态分析法、经营规模规划法、客流分析法。
3、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 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 的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4、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 应贯通市中心。 5 、线路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布设 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一方面便于施 工。
• 6、 力争多设换乘点 • 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 7、 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 理等制约条件 • 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 • 8 、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 • 减少拆迁、噪音、振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3、经营规模规划法:从规模经营的角度 ,提出一个路网合理规模的问题。 • 通过对规划要素的研究,建立合理适用 的规划模型,而模型的建立是以运营收 入≥运营支出为原则建立的,通过模型 的测算为达到运营的收支平衡,最小的 日客运量是多少? • 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其他规划要素,如 线路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平均满载率 等进行规划
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 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乘 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 运营规划、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07.08.2019
6
07.08.2019
7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2. 确定了城市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3. 交通枢纽城市,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道路的功能:
(1)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 (2)为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提供地下空间 (3)沿街建筑采光、通风,逃生通道 (4)城市开发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5)构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6)户外活动场所
07.08.2019
10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 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07.08.2019
22
机动车道的宽度 = 所需车道数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07.08.2019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
性质、流量、形式
23
07.08.2019
24
(六)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07.08.2019
25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1. 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第一节
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
(二)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 1、原则(P176六点) 、原则( 六点) 六点 2、设计数据 、
第一节
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
第一节
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
第一节
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
四、停靠站的布置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首末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首末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合理规划布置站点应在对客流的流向、 合理规划布置站点应在对客流的流向、流量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作 出。 首末站的布置要考虑车辆调头回车的场地、 首末站的布置要考虑车辆调头回车的场地、部分车辆停歇及加 清洁、保养和小修工作的用地。 水、清洁、保养和小修工作的用地。 枢纽站一般设有若干条公交线路, 下车及换乘的乘客较多, 枢纽站一般设有若干条公交线路,上、下车及换乘的乘客较多, 在布置上应注意保护乘客、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在布置上应注意保护乘客、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尽量避免使换车 乘客穿越车行道,同时使换乘步行距离最短。 乘客穿越车行道,同时使换乘步行距离最短。 中间停靠站是提供给沿线公交乘客定点上、 中间停靠站是提供给沿线公交乘客定点上、下车的道路交通设 在具体安排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一是停靠站的间距; 施,在具体安排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一是停靠站的间距;二是 停靠站台的布置形式。 停靠站台的布置形式。
第一节
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
停靠站台的布置形式 停靠站台在道路平面上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沿路侧带 边设置和沿两侧分隔带边设置两种。 边设置和沿两侧分隔带边设置两种。
(1)沿路侧带边设置 沿路侧带边设置 这种方式布置简单,一 这种方式布置简单, 般只需在路侧带上辟出 一段用地作为站台. 一段用地作为站台.以 供乘客上下车即可, 供乘客上下车即可, 站台宜高出路面30cm, 站台宜高出路面 ,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单 幅路和双幅路。 幅路和双幅路。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交叉口1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绿信比
绿信比即在一个周期内显示的绿灯时间与周期长之比,
用百分比(%)表示。
根据美国得克萨斯交通研究所的研究,对于分道行驶的
交叉口,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确定绿灯时间长短。
n入
T绿 H
D
2
式中:n入 绿灯时间内从某个车道进入交叉口的车辆数; D 车队中头两个车辆进入交叉口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圆心复曲线,以符合 相应车辆行驶的轨迹,通常多采用圆曲线。
圆曲线的半径R1称为缘石半径。 1. 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值根据下列几个方面因素考虑:
(1) 缘石半径取值应满足交叉口转弯车辆的最小半径。 (2)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取用半径,通常正交十字交叉口下表 采用。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3) X型、Y型斜交型交叉口缘石半径应视交叉口交角形
状选用,在保证视距前提下,锐角的半径值宜小,钝角处 半径值宜大,以利车辆行驶。
(4)城市道路旧街进口道为一车道的,应适当加大缘石半 径,以便扩大停车线断面附近车行道路宽度,减少阻塞。
2. 交叉口缘石半径应以右转弯计算行车速度验算,计算 公式如下:
用五岔口,但也不宜用六、七条道路相汇的交叉口。
◆在道路网规划时不轻意地设计成错位的丁字交叉口。
◆交叉口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宜较均匀,应使互相交叉 的交通流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夹角一般大于75,最小 不应小于45。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二.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 只有机动车的交叉口,在红灯下,使横向的车辆停驶,
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2、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 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就是速度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精选课件
三、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交通运输位置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起到一定作用
精选课件
“汽车消费的春天来了” “车有行,必有停” “据专家估计,70%—80%的机动车都处于静 止状态”
需求——空间——城市用地 主要问题
车辆增 长过快
缺乏对停 车问题的 系统研究
问题根源
精选课件
2 停车场的特点
(1) 不可储存性:表现在非高峰时段容量过剩,高峰 时段容量不足
(2) 不可运输性:表现在无法实行空间转移,如不能 把城市边缘地区停车场的剩余容量输送到中心区去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方格 棋盘 式道 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环形放射 式道路网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精选课件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精选课件
(3)三幅路 俗称“三块板”路面,各类车辆车辆均有专用通道通行。
精选课件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
通安全、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
第6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二、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三、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
(一)干道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干道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
由式、混合式 1、方格网式(棋盘式)
优点: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 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 地组织交通。
4、混合式
是三种干道网形式的混合,如使用得当, 既可以发挥它们的优点,又可避免它们的缺点。
5、线形或带形道路网
是以一条主干道为轴,沿线两侧布置工 业与居用建筑,从干道分出一些支路联系每侧 的建筑群。
6、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中心区为方格形,向四周呈环形放射式发 展。我国城市多采用这种形式。
7、手指状(巴掌式)道路网
第二节 各级城市道路规划
(5)变速车道 是加速车道与减速车道的总称。有直接式和平行式 两种,加速车道一般多用直接式,有的也用平行式; 减速车道原则上用直接式。车道宽度一般为3.5m。 (6)匝道 是起连接两条相交道路作用的道路。有三个相关的 几何因素: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匝道车行道、匝 道与道路的连接点。 (7)匝道连接点 是驶入及驶出匝道与快速路的连接点。是一个紊流 区。
3.道路网系统性分析
(1)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的 协调关系;
(2)城市道路网与对外交通设施的配合衔 接关系;
(3)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分工及结构的合 理性。
4.道路网布局的检验与调整
检验的标准是拟订的道路网是否能满足道路 交通需求和环境质量要求。规划方案的调整分为 两个层次。
城市总体交通结构
优点:可以减少车流对沿街地区的干扰和噪声, 横向道路可以跨越,有利于交通控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2)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与任务 (2)1.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 (3)1.1.2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 (3)1.2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3)第二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与评估 (4)2.1 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与技术 (4)2.2 交通需求预测的数据分析 (4)2.3 交通需求评估与调控 (5)第三章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5)3.1 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原则 (5)3.2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法 (6)3.3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案例分析 (6)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7)4.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7)4.2 公共交通线路规划 (7)4.2.1 线路规划原则 (7)4.2.2 线路规划方法 (7)4.3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8)4.3.1 公交站点规划 (8)4.3.2 公交枢纽规划 (8)4.3.3 公交停车场规划 (8)第五章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 (8)5.1 城市交通组织原则 (8)5.2 城市交通管理措施 (9)5.3 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案例分析 (9)第六章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 (10)6.1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10)6.1.1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 (10)6.1.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 (10)6.2 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11)6.2.1 单点控制策略 (11)6.2.2 干线协调控制策略 (11)6.3 交通信号优化方法 (11)6.3.1 基于交通流预测的优化方法 (11)6.3.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 (11)6.3.3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 (12)第七章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12)7.1 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2)7.2 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12)7.3 交通拥堵治理案例分析 (13)第八章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 (14)8.1 城市停车规划原则 (14)8.2 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 (14)8.3 城市停车管理措施 (15)第九章城市交通安全管理 (15)9.1 城市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15)9.1.1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15)9.1.2 交通频发 (15)9.1.3 交通违法行为突出 (16)9.1.4 城市交通设施不完善 (16)9.2 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6)9.2.1 优化交通规划 (16)9.2.2 严格交通执法 (16)9.2.3 提高驾驶员素质 (16)9.2.4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6)9.3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6)9.3.1 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 (16)9.3.2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 (16)9.3.3 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 (17)9.3.4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17)第十章城市交通环境与景观规划 (17)10.1 城市交通环境规划原则 (17)10.2 交通景观规划方法 (17)10.3 交通环境与景观规划案例分析 (18)第十一章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 (18)11.1 城市交通信息化概述 (18)11.2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18)11.3 交通信息服务与应用 (19)第十二章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19)12.1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9)12.2 可持续交通规划策略 (20)12.3 可持续交通管理措施 (20)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与任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交通规划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 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运行方式-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 交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
3)组织形式-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 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地铁、轻轨、轮渡、市内航运、出租汽车等。
4)输送对象-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所以研究城市交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城市的 用地布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先要变革规划思想,从 “治本”的角度考虑。
• (1)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总体上形成多中心的组团式 布局,布局要综合考虑,组团内要做到功能基本完善。
• (2)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 • (3)要有交通分流和功能分工的思想,形成道路交通
第22页/共25页
居民OD出行调查
●对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以及暂住、流动人口。 ●内容——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目的、方式、平 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方式——抽样调查(抽样率4%~20%),建议采用专 业调查人员家庭访问法。 ●生产活动越频繁,生活水平越高,居民日平均出行 次数就越多。
第1页/共25页
思考 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1、雅典宪章的启示:
• 城市静态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三大活动从位置和数量关系上表
现为城市的用地布局结构。
第六章 城市交通规划
3、货运站的位置选择
其位置一方面要满足货运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加快装卸速 度,缩短距离,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服务区内 a)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一般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 费区 b)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接近其供应 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场集散点。 c)中转货物装卸站:郊区,接近编组站和水陆联运码头 d)危险品及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市郊,并有一定隔离地带 ,与其主要使用单位、储存仓库在城市同侧。
4、 编组站的位置选择
它是铁路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路网规划要求,结合 地区自然条件与城规布置,在城市外围合理布置。 应考虑: 1)妥善处理与城市的关系,避免相互干扰。 2)编组站位置应便利集纳车辆。 a) 为保证车流方向有便捷经路,并使折角车流最小,编组站 一般应设在干线汇合处,且位于主车流方向短顺的干线上。 b) 有多个编组站的铁路枢纽城市,应根据车流性质和编组站 类型具体选择位置: 3)密切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以节省土方工程量 ,并尽量少占农地,保证建筑物的基础稳固,防止洪水和内涝的 侵害,并预留未来发展可能,充分利用旧设备。
枢纽的桥位选择 1——编组站 2——辅助编组站 3——客运站
示 例 大 江 城 市 枢 纽 布 置
跨
6)尽端式枢纽布置
2、铁路枢纽的发展与改造 改造中常碰到的两个问题: 1)现有设备的利用 2)对穿越城市线路的改造,除了对铁路线路本身进行技术改 造外,常采用的方法: a) 配合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使铁路线在分区之间通过,以减 少跨越铁路干线的城市交通,并可在沿线有一定的隔离防护带, 联系区间的城市干道在跨越铁路干线时采用立体交叉。
二) 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1、枢纽的布置形成与城规布局的关系 布局模式的基本原则:既充分考虑枢纽本身的作业需要与发展 ,又力求避免对城市的干扰。 1) 一站枢纽:与城市关系较简单。 2) 三角形,十字形枢纽:与城市的 位置关系,三种可能:
第六章 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2)总结
6.1 城市交通调查
6.1.3 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
第六章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
6.1 城市交通调查
3. 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
2.
基本概念
◆ 出行目的:包括上班、上学、购物、生活、回程;
◆ 出行方式:一次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 调查区境界线:包围整个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
6.1 城市交通调查
3. 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
2.
基本概念
◆ 区间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小区后,起讫点分别在 不同小区内的出行。
◆ 小区形心:代表同一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 点,是该小区的交通中心,而非该小区的几何图形的形心。
◆ 期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反映人们期 望的各形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与实际出行路线无关,它的 宽度表示区间出行次数。
调查的总体内容 ➢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 交通源流:起讫点调查 ➢ 交通现状: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 ➢ 交通设施:道路网、公共交通设施、对外交通设施
第六章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
6.1 城市交通调查
6.1.1 概述
6.1.1.2 城市交通调查的主要方法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
6.1 城市交通调查
3. 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意愿调查
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调查目的:
➢ 出行时间; ➢ 出行空间; ➢ 出行方式; ➢ 出行目的;
◆ 调查对象:
➢ 常住或暂住的6岁以上居民;
第六章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 第二节 现状基础信息调查 • 第三节 交通规划方法(预测)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 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分: • 1、城市道路发展战略规划(20-50年) • 2、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5-20年) • 3、城市道路近期治理规划( 3-5年) • 特大城市、大城市一般应完成三类规划,
第三节 交通规划方法
• 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是“四阶段法”。 • 1、出行生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
出行吸引量。
• 2、出行分布:各交通小区间的出行量。 • 3、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
比例。
• 4、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分配到 具体道路网上。
一、出行生成
• 1、出行目的分:上班、上学、公务、购 物、文体、访友、看病、回程及其他九类。
• 2、“生存出行” :上班、上学、回程占 了绝大部分,一般在90%左右 。
• 3、“弹性出行” :其他出行比例较少, 只占10%左右。
出行生成计算公式
a.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a0+ a1X1+ a2X2 + ··· + amXm Y—分区出行生成或吸引量 X1、X2 Xm —自变量 a0 a1 a2 am —回归系数 m —自变量个数
二、出行分布
• 1、常系数法:
• 2、平均系数法:
• 3、Fratar method:
• 4、重力模型
三、方式、航空、水运、管道;
(2)城市范围:轨道( 地铁、轻轨、独轨等)、 水运、道路(行人、非机 动车、摩托车、出租、公 共电汽车、客车、货车) 。
第二节 现状基础信息调查
• 一.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 • 1、人口资料:城市人口总量及各交通区分
布,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 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
• 2、国民经济指标:国民收入、各行业产值、 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
• 3、运输量:客货运历年运输量、各运输方 式比重等;
• 4、交通工具:各方式、各车种的交通工具 拥有量。
• 二、城市土地使用调查
• 城市土地使用与城市道路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可产生或吸引不同性质 的交通,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是进行交通需 求预测的基础。土地使用调查应包括:
• 1、土地使用性质:各交通区主要土地使用类 别的土地面积,如工业、商业、居住、科教卫 等土地使用类别的面积。
中小城市只需进行后两类规划。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 2、现状交通系统调查及分析 • 3、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 4、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 5、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 6、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 7、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三、总体设计的内容
• 1、建立工作机构,一般应包括规划领导小组 (市领导)、规划办公室(规划局)及规划 工作课题组(规划设计院等企业)三个层次
• 2、确定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 划原则
• 3、确定规划地域范围、规划年限 交通小区 划分
• 4、确定规划目标 • 5、规划过程总体流程设计
规 划 过 程 总 体 流 程
• 七、道路交通设施调查
• 1、道路:各道路路段的等级、机动车 道及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机非分隔 方式、长度、坡度、交通管理方式 (如单行线、公交专用线……)等。
• 2、交叉口:各交叉口类型、坐标、控 制方式等。
• 3、停车场:停车场位置、形式、停车 容量等。
• 七、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
• 公交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公交线路(线 网)上的乘客分布规律、平均乘距、 平均乘行时间及公交车平均载客量, 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依据。公交线网 运营情况可直接从公交公司调查得到, 公交线路客流状况需通过公交线网随 车调查获得。
• 2、全部交通区就业、就学岗位数,或典型交 通区的就业、就学岗位数。
• 3、商品销售额:全部交通区或典型交通区的 商品销售额。
• 三 、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
• 居民出行O-D调查(包括城市流动人口)。 如以前没有进行过居民出行调查,建议取 较高的抽样率,有历史O-D资料时,可采 用小抽样率,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扩充。
• 四、机动车出行O-D调查
• 机动车出行O-D调查的方法。城市公 交车出行O-D调查的内容包括行车路 线、行车次数、行车时间等,可直 接由公交公司的行车记录查得。
• 五、城市道路流量调查
• 1、机动车流量:主要道路分车型、分时段交通量。重 点路段连续调查24h,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 2、交叉口机动车流量:主要交叉口分车型、分时段、 分流向交通量,流量调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 峰小时。
• 3、道路自行车流量:主要道路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 段调查24h,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 4、交叉口自行车流量:主要交叉口分时段、分流向流 量。流量调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
• 5、核查线流量:核查线流量用于校核交通预测模型。 每条核查线把规划区分成两部分,尽可能利用天然障 碍线(如河流、铁路、城墙等),核查线与道路相交 处需进行流量调查。
tij ttti非jii轨行jj机道人动
ti机j 动
ti水j 上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经过交通现状调查, 预测未来在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土 地利用条件下对交通的需求,制定出相应 的交通网络形式,并对拟定的方案进行评 价,对选用的方案编制实施建议、进度安 排和经费预算的工作过程。是建立完善交 通系统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城市或地区交 通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 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
• 八、货物源流调查
• 货物源流调查的目的是为货物运输发生、 分布预测提供基础数据,调查内容包括有 关单位的某一年(或一月、一周)内的货 物运入、运出量,运输起讫点,货物种类 及单位基本情况。由于城市所辖的单位比 较多,不可能全部调查,一般取年运输量 达到一定水平(如超过100t)的单位开展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