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提纲1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原理 自考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 自考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其中,托幼机构教育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价值:P13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P15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学前教育功能:P22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P24是指学前教育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控制、排除消极因素,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合理的学前教育,以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全发展.关键期:P27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学前教育效益:P30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产出的关系托幼机构:P54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社区教育:P58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儿童观:P105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管理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低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形势与原因等等。

教学效能感:P110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显概念:P121教师从学习里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隐观念:P121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管理社会角色:P149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特定的社会职权、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的社会成员,如“警察"、“医生”等幼儿班级:P188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亲社会行为:P208我们把那些符合或适应社会文化和行为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反社会行为;P208把那些违背社会文化、道德标准、伤害他人的行为,亦称不良社会行为幼儿行为辅导:P208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同步教育:P213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支架式教学:P313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合作教学:P314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

完整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完整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完整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学前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化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经验,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下面将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

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1. 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可以为学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著名的儿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个人身份发展理论等。

2. 儿童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的教育设计。

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从而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案。

3. 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教育原理。

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原理和规范。

二、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1. 身体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身体锻炼和健康发展。

幼儿需要通过各种体验和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发展,包括运动、游戏、户外活动等。

2. 智力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智力培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幼儿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经验式教学等方式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3. 情感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来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4. 道德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模仿、体验等方式来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5. 社会适应: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幼儿需要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来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并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1. 激发兴趣:学前教育应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 体验式教学: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通过直接参与和实践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28、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29、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30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

31、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儿童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32、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反应,及时地采取当措施的能力。

33、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34、专家型教师:又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35、显概念: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36、隐概念: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念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37、微型教学:指以较少数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5~20分钟),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

38、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儿童、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1、环境-- 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2.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3.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学》学习辅导▲标记重点看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本章主要考核基本知识,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题型考的概率较高。

二、复习要点(一)重点:1.教育的基本要素2.教育的功能3.现代教育的特征(二)难点:教育的概念的界定(三)知识点1.【识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P32.【识记】从教育的起源上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P33.【识记】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渐渐成为推助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P44.【识记】教育活动的形式(着重掌握第一种形式:学校教育;第四种形式:自我教育)P45.【识记】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P56.【识记】学校教育(名词解释)P57.【识记】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具有(可控性)强和(达标性)强的特点。

P58.【识记】(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

P59.【识记】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P5 10.【识记】教育者(名词解释)P511.【识记】受教育者(名词解释)P612.【识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P713.【识记】(教育内容)是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P714.【识记】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是学校(教育内容)的表现。

P715.【识记】教育的物质资源有:(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

P816.【识记】教育活动的场所及设备主要有:(校舍、教室、操场、园地、实验室)。

P8 17.【识记】(教具与器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P818.【识记】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者的主导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P919.【识记】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帮助我们回顾和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前教育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能够建立起自信心和独立性,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的原则1. 以儿童为中心:学前教育应以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2. 综合发展:学前教育应注重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

通过多种活动和游戏,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

3. 适应性教育:学前教育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师应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进程,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内容。

4. 合作与互动: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儿童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1. 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参与,体验和探索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导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观察与模仿: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

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体验教育:体验教育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亲身体验,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自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完整word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完整word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3,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黄人颂认为的科学。

对儿童的教育从初生后就开始,从初生到三岁前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婴儿教育和三至六岁前的幼儿教育是相互连接、”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哎呀,你们说,学前教育原理这个东西可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别着急,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怎么把这个看似复杂的知识点,变成我们轻松掌握的小秘密。

咱们要明白,学前教育原理其实就是关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接受教育的一系列规律。

那么,这些规律都有哪些呢?咱们一一来说说。

1.1 幼儿的认知特点说到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他们的大脑还在发育阶段,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成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说,他们喜欢通过模仿来学习,而不是像我们大人那样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教他们的时候,尽量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他们能够直接理解。

还有一点,就是幼儿的记忆力非常好,但是持久力却很差。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一次性给他们灌输太多的知识,而是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教学。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

1.2 幼儿的学习动机说到幼儿的学习动机,我们要明白,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点:兴趣和成就感。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感。

1.3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角色。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1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咱们都知道,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那么,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到底有多重要呢?其实,游戏不仅是孩子们娱乐的方式,更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手段。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游戏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这样,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2.2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园合作是指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

自考-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1

自考-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1

学前教化学原理1、P2学前教化: 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3-6, 7岁)是身心全面, 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P7现代社会学前教化发展的主要趋势3、学前教化事业成为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化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化规模, 重视托幼机构教化质量;4.重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境况不利儿童的补偿教化;6.关注特殊儿童“回来主流”, 全面实施全纳式教化;7.重视多元文化教化, 强调课程的文化相宜性。

8.走向多元化4、P13学前教化价值: 指学前教化与个体及社会须要之间的关系。

5、P23教化功能的特点: 1.客观性, 2.多样性, 3.整合性, 4.方向性6、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1.“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

“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养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 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 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

“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 导致了“早期阅历确定论”, 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 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全部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2.“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岁扫盲, 三岁读书”, 任何方案都必需是科学的, 幼儿期是语言驾驭快速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 环境供应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 首先发展的是口语, 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 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3.“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 实行了单项强化训练的方法。

儿童四周一个完整的人, 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假如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 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 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从儿童终身教化的角度看, “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是“杀鸡取卵”总之:“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夸大了学前教化的功能和作用, 学前教化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而且学前教化作用的发挥必需以儿童发展为原则, 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 “超前教化”和“神童教化”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 鼓吹学前教化万能, 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化无能。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对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的研究和总结。

学前教育是指对三到六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对于儿童的智力、情感、身体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按照学前教育的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的要点进行论述。

目标要点:1. 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语言、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

2. 健康成长:学前教育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社交能力:学前教育要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分享等方面。

4. 探索兴趣:学前教育要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方法要点:1. 游戏教育: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游戏进行教育,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促进儿童的发展。

2. 情境教学:学前教育要创造情境,让儿童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个别辅导:学前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提供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满足儿童的个体差异。

4. 合作学习:学前教育要鼓励儿童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儿童的交流、协作和共同进步。

评价要点:1. 综合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儿童的智育体艺等多个方面,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相结合。

2. 观察评估:学前教育的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进行,包括儿童的行为、表现、交往等方面。

3. 家校合作:学前教育的评价需要与家庭进行合作,了解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

4. 持续改进:学前教育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本文简要介绍了学前教育原理的知识要点,包括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方法主要包括游戏教育、情境教学、个别辅导和合作学习等,评价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与家庭进行合作。

学前教育原理是学前教育实践的基础,对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教育的活动,旨在培养儿童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学前教育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开发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环境中的学前教育都必须得到重视和支持。

二、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其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例如,鼓励孩子阅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等。

2. 游戏教育的意义游戏是儿童自发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肌肉群,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发展智力。

学前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础,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玩不同的游戏。

3. 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是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

儿童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建立他们的感官知觉,通过直接接触材料,使他们从事实中感知和体验到问题的解决过程。

4. 个体差异的尊重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学习风格,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和关心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方法和资源。

三、学前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1. 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前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环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具和活动等方式,从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儿童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理解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每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规律,教育者应该尊重这些规律,并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4. 合理安排时间学前教育不应该过于强调学习的数量和进度,而应该注重活动的质量和创造性。

教育者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休息和自由活动。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正式学校之前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前教育涉及到许多原理和理论,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原理进行复习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一、儿童中心原则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儿童,因此儿童中心原则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儿童中心原则强调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关注儿童的发展和成长。

儿童中心原则要求教师要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二、综合发展原则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因此综合发展原则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综合发展原则要求注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语言、体育、艺术等,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综合发展原则强调的是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培养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三、激发兴趣原则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激发兴趣原则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激发兴趣原则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激发兴趣,儿童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能够持续学习下去。

四、社会化原则学前教育旨在提供社会化的机会和环境,因此社会化原则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社会化原则要求教师要帮助儿童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相处。

通过社会化教育,儿童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个别差异原则学前教育注重个体差异,因此个别差异原则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个别差异原则强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措施和方案。

教师要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个别的辅导和关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的原理包括儿童中心原则、综合发展原则、激发兴趣原则、社会化原则和个别差异原则。

这些原理是学前教育的基石,可以指导教师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对于每个教师和家长来说,了解并运用这些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起始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原理,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重要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按照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

儿童在学前阶段的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通过互动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能动性,提供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学前教育的另一个原理是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因此,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还应注重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

三、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包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因此,学前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绘画、音乐、体育、手工等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四、家园合作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家园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前教育应与家庭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双方共同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评价和反思学前教育的最后一个原则是评价和反思。

评价和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第一章第一节1.教育的概念:广义和狭义;(P1)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不论他是有计划的还是偶然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狭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2.判断题;(P2)在我国古代,小学教育没有统一系,入学年龄也无统一规定,因此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1904年的葵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接受四年教育后,即7岁进入初等小学。

3.广义和狭义的学前教育。

(P2)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称为广义的学前教育。

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

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P3)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5.家庭教育的概念:(P3)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6.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有以下特点。

(P3)(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7.与学期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P4)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

8.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P5~P7)(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四)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9.历史上最早的公共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混龄编班: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语言、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社区教育: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以地区为依托,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发挥格子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移情训练法: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共咛,共咛,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得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值判断。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锁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全纳式教育:指给所有所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幼儿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复习备考资料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备考资料绪论1、学前教育是对0-6、7岁儿童进行的教育,从初生到三岁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三岁到六岁为幼儿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注:以下3-6点为学前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具体内容结合第一章复习。

3、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古希腊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罗马昆体良著作《雄辩术原理》提出教育培养应从婴儿期开始。

4、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绅士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

洛克绅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一张白纸。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著有《爱弥儿》提出应当遵循自然的去教育儿童,基于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母亲读物》提出应重视儿童本质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

5、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著作《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及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

美国教育家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著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认为儿童的心理具有“吸收力”和“敏感期”教师应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第一节1.教育的概念:(P1)人们知识、技能、组织的、来自社会、都是教育。

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育。

2.判断题;(P2)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1904 3~~7岁的幼儿,育后,即73.广义和狭义的学前教育(P2)前教育。

育,专指3~7以有别于3教育。

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P3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5.家庭教育的概念:(P3)行的教育。

6.发展的作用有以下特点(P3)(1.)触最早的教育。

(2.)伴随终身。

(3.)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7.点:(P4)1.群体性;2.性3.专业性。

8.状(P5~P7)(一)儿童教育。

(二)的学前教育;(三)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四)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9.构。

(P6)学校,其中包括1809的专门招收1~6的“性格形成新学园”。

10.“儿童之家”是(1907区创办的。

(P7)11.幼儿教育机构福禄倍尔创设。

(P6)12.特点。

(P7)1.为社会公共事业。

2.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4.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教育。

6.归主流”7.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8.多元化。

第三节1.学前教育的功能P22作用。

2.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P23(1.)客观性。

(2.)(3.)整合性。

(4.)3.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P24:(1.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2.)(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2.)有助于孩子职托幼机构的概念。

P54托集体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的任务。

P55简1.为儿童服务2.为家长促进他们的体、什么是托幼机构教育的含P55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教育有以下特p55~p56(1.)社会性(2.)3.)计划性(4.)专判断:托有机构教育的地p56作为基础教育社区教育概念:p58社区多选:社区教育的特点:(1)整体性(2)区3)全面性(4)平等5)有效性。

判断:社区教育的作用和p59社区教育是分级简答:社区学前教育的作p60~p61(1)为学前儿童(2)可提供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简答:家庭对托幼机构教p66~p68(1)家庭(2)家庭是儿童的第一(3)家长是最重要其次,论述:家庭与托幼机构合p68~p72(1)托幼(2)教师的日常工家园联系册(3)征集(4)宣传工作:家园家庭和托幼机构合作的P72~p76(1)帮(2)帮助家长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4)现阶段家庭、托幼第三章1托幼机构教育的概念。

P90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2幼儿教师的概念。

P91幼儿教师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托幼机构之后遇到的重要人物,在幼儿园的班级生活中担负着创设班级环境和组织班级生活的重要职责。

3.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

P91~p92(1)社会性(2)群体性(3)计划性(4)专业性。

4.托幼教育机构的原则。

P92~p94(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原则(3)以游戏为基础活动的原则(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5.幼儿园班级与幼儿教师的作用。

P95~p96幼儿园班级是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环境和场所;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

6.角色和幼儿教师角色的概念。

P97~p98j\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及行为模式的总和。

幼儿教师的角色是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各种行为模式的总和。

7.简答:幼儿教师角色的塑造或转变是什么?P99~p100(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幼儿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8.概念:什么是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本内容?P105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9.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P105~p106(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10.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P107(1)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11.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P107~p110(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导能力;(5)与幼儿沟通能力;(6)与家长沟通能力;(7)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8)适应新环境的能力①交流与沟通技能②浏览与查阅技能③信息发布与网络参与技能;(9)反思能力。

12.▲教学效能感是什么?P110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13.▲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具体表现。

P114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的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分寸。

14.专家型教师的概念。

P116”专家型教师”又称“专业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15.论述: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P116~118(1)专业化幼儿教师与非专业化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不同反应①判断情景潜在的意义②做出一些临床诊断③把一件事以及对他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2)专业化教师的特征①他们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

他们看待问题时经常会深思熟虑,具有较强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②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

他们会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分析来确定行动的方法,制定尽可能安全合理的反应方案。

有效的干预来自教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来解释幼儿需要的能力。

16.多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1)顺应阶段;(2)适应阶段;(3)发展阶段;(4)专业化阶段第四章1.不同心理学派的观点p125-p126(1)行为主义的观点;(2)成熟理论的观点;(3)认知理论的观点。

2.名词解释: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概念。

P128所谓教育环境主要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和功能。

P128-p129(1)幼儿园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教学玩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格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从环境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环境、整个活动室环境、各活动角区的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间环境;从性质来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幼儿园物质环境功能: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和方法,无一不受其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4.判断: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和方法,无一不受其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5.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P130-p133(1)适应性原则;(2)挑战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⑷丰富性原则⑸平衡性原则⑹系统性原则⑺动态性原则⑻主体性原则⑼效用性原则。

6.▲户外环境的构成和功能是什么?P134⑴促进幼儿各种感觉、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发展⑵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⑶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帮助幼儿积累科学和数学经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⑷促进幼儿创造、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展⑸促进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发展⑹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7.户外环境的构成。

p139幼儿户外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式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8.园舍得内部建筑设计。

P139-p140⑴色彩的功能:色彩具有美育功能、影响情绪情感功能、调整环境的功能⑵光线的功能:光线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⑶声音的功能:安静的环境容易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减轻精神压力和疲劳⑷通风的功能:户外通风设备直接影响户外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空气清新度等。

第五章1.▲论述:师幼关系的意义。

P157~p164(1)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①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②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友关系中④良好的师友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⑤良好的师友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2)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3)师友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2.选择:p157美国教育家詹姆斯﹒尤尼斯指出,幼儿与成人的关系“非对称型”关系,而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是“对称型”关系。

3.判断:p165师友互动或师友交往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师友互动是师友关系形成的过程,良好的师友关系不是关于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一种空洞的描述,而是有其实际过程和实际内容的。

4.选择:p167师友互动中的交互作用问题:⑴教师对幼儿的影响;⑵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5.选择/简答:现代优质师友关系的特征p174-182⑴互动性①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②教师——“抛球者”,儿童——“接球者”③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④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⑵民主性⑶互主体性⑷分享性⑸激励性。

6.影响师友关系的因素。

P183-184⑴师友互动⑵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⑶幼儿园不同的教育活动。

7.▲论述:建立优质师友关系的策略。

⑴关爱幼儿⑵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⑶参与幼儿活动⑷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⑸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第六章1.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

P188~p190⑴生活节奏性⑵保教渗透性⑶活动多样性⑷内外互动性⑸班级的组织性2.托幼机构班级的编班形式及特点。

P191~p192⑴按年龄编班;一般幼儿园按小、中、大班进行编班⑵婚龄编班。

3.简答: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

P194~195⑴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⑵幼儿班级执行着在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⑶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

4.论述: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p195~p197⑴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⑵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⑶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⑷幼儿班级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⑸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⑹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