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基本面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玉米期货基本面市场分析

玉米期货基本面市场分析

⽟⽶期货基本⾯市场分析⽟⽶基本⾯市场分析⼀.⽟⽶基本资料⽟⽶(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本科⽟蜀⿉属⼀年⽣草本植物。

别名:⽟蜀⿉、棒⼦、包⾕、包⽶、包粟、⽟茭、苞⽶、珍珠⽶、苞芦、⼤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仁,粤语称为粟⽶,闽南语称作番麦。

⽟⽶是⼀年⽣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茎强壮,是重要的粮⾷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的农作物,其种植⾯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稻和⼩麦。

⽟⽶⼀直都被誉为长寿⾷品,含有丰富的蛋⽩质、脂肪、维⽣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营养、⾼⽣物学功能⾷品的巨⼤潜⼒。

1.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南美洲。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印度和罗马尼亚。

我国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区。

2. ⽟⽶⽣育期及环境⽟⽶是喜温作物,全⽣育期要求较⾼的温度。

⽟⽶⽣物学有效温度为10℃。

种⼦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发芽。

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

⽟⽶⽣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新种⼦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有所不同,⼀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的情况下,⽣育期短,反之则长。

⽟⽶全⽣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

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发芽,在⼤⽥中有50%的出苗,幼苗⾼2 厘⽶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

该期是营养⽣长与⽣殖⽣长并进,是⽣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该期⼜可划分为拔节期、⼤喇叭⼝期和⼩喇叭⼝期。

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的地⽅⽤⼿可以摸得到有2~3厘⽶的茎节的时期。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期货,对于农民、生产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玉米期货市场的波动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也直接影响到国际商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因此,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玉米期货价格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需求、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放开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玉米期货价格的波动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

其次,从农业生产层面来看,季节性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玉米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性供应是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玉米丰收的季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往往会下跌;而在玉米减产的季节,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则会上涨。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玉米的生长季节和丰收情况,以便更好地把握价格的变化趋势。

此外,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
玉米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政府对玉米的种植补贴政策、进口关税政策等都会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动态,以便更好地预测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

综上所述,玉米期货市场的分析需要从宏观经济、农业生产和政策因素多方面
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预测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企业和投资者的决策。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大家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

玉米市场分析现状一、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

本文将分析当前玉米市场的现状,包括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19年玉米总产量达到2.9亿吨,比上年增长6%。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政策。

而在种植区域上,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三、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情况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玉米价格比前一年上涨了10%左右。

这一涨幅主要受到国内生猪养殖复苏和玉米用于制糖、酿酒等加工行业需求的增加影响。

另外,国内玉米市场也受到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情况。

四、玉米需求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同时在食品、饮料、淀粉和生物燃料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逐渐恢复,使得玉米需求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玉米在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五、玉米市场前景基于当前的产量、价格和需求情况,可以预见,未来玉米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玉米产量有望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玉米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此外,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将呈现增长趋势。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玉米市场在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相应的,相关产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和投资,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在期货市场中,玉米期货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品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1. 了解基本面信息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前,首先需要了解与玉米市场相关的基本面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玉米的供应和需求情况、天气预报、政府政策等。

这些因素会对玉米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及时获取并分析这些信息对于交易决策至关重要。

2. 分析技术指标除了基本面信息外,技术分析也是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投资者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等,来判断玉米价格的趋势和买卖信号。

通过研究价格图表模式和技术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提高交易准确性。

3. 设立止损和止盈位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时,设立止损和止盈位非常重要。

止损位是为了控制风险,当价格达到预设的损失程度时,要及时止损离场。

而止盈位则是为了保护利润,当价格达到预设的盈利目标时,要及时止盈离场。

设立合理的止损和止盈位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中保持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确定适宜的交易时间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合适的交易时间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玉米期货是全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不同交易所的交易时间会有所不同。

投资者需要了解各个交易所的开盘和收盘时间,以便在最活跃和有利可图的市场时段进行交易。

5. 注意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对于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当市场情绪趋向乐观,资金流入市场时,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上涨;反之,当市场情绪趋向悲观,资金流出市场时,价格可能下跌。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的变化,以便抓住市场的买卖机会。

6. 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在玉米期货交易中,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制定交易计划并遵守自己的交易策略,不随意追涨杀跌或盲目交易。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玉米期货走势分析报告院系经济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华晨宇家的犀牛目录1.期货合约设计 (3)2.玉米期货基本面分析 (3)2.1 宏观经济 (3)2.2 行业分析(农业与农产品) (5)2.3 玉米期货基本因素分析 (6)2.3.1 玉米期货供给与需求分析 (6)2.3.1.1 玉米生产情况 (6)2.3.1.2 国内玉米进出口情况 (7)2.3.1.3 玉米消费状况分析 (8)2.3.1.4 库存分析 (9)2.3.2 金融货币因素 (10)2.3.2.1 利率 (10)2.3.2.2 汇率 (11)2.3.3 政治、政策因素 (11)3.技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现货市场玉米价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K线分析 (12)3.3 移动平均线分析 (12)3.4 RSI指标分析 (13)3.5 KDJ分析 (13)3.6 MACD分析 (14)4.操作建议 (14)1.期货合约设计品种名称:玉米1405 基本资料如下图:2.玉米期货基本面分析2.1 宏观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将维持着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的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揭开全面改革大幕。

2019年将是中国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行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年,将是近20年来政治、社会、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就目前第一季度发展而言,2019年宏观经济运行将继续如下态势。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

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消费持续增长,投资需求迫切。

玉米的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的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的期货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玉米期货市场的走势,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通过对供需因素、技术面和市场情绪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2. 供需因素分析2.1 农业产量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对市场走势起着重要影响。

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各地的农业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玉米的供应状况。

2.2 天气影响天气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旱、洪涝或其他极端天气条件都可能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天气报告和预测对于分析玉米期货市场的走势至关重要。

2.3 市场需求经济因素和人类消费习惯也会对玉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玉米的用途广泛,除了食品、饲料和工业用途之外,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

因此,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也需要纳入分析考虑范围内。

3. 技术面分析3.1 趋势分析玉米期货的价格走势可以通过图表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观察到价格的长期趋势以及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通过分析这些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3.2 支撑位和阻力位技术分析中的支撑位和阻力位是指价格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这些障碍通常是先前价格波动的重要水平。

通过观察和识别支撑位和阻力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确定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3.3 交易量和持仓量交易量和持仓量是技术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高交易量通常伴随着价格的急剧波动,表明市场情绪的激烈变化。

持仓量则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看法和预期。

通过分析交易量和持仓量,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热点和趋势。

4. 市场情绪分析市场情绪是由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和预期所驱动的。

通过对新闻事件、政策变化和市场参与者的情感反应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情绪和预期,进而对价格走势进行预测。

5. 结论综合以上供需因素、技术面和市场情绪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玉米的供应和需求状况对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天气因素的变化。

2023年近期玉米市场行情分析

2023年近期玉米市场行情分析

近期玉米市场行情分析“五一”过后,受国家收储政策延期的提振,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有涨。

其中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基本稳定,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窄幅波动,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上行。

大连玉米期货量仓均减,价格收涨。

玉米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截至5月2日,中储粮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148.13,周比上涨0.03%。

产区玉米现货价格稳中有涨东北地区:五一过后,东北春播工作虽然受到天气等因素被动推迟,但农户目前仍旧集中于备耕工作,玉米上市量不大,成交亦不活跃,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平稳。

5月3日,黑龙江省尚志市场贸易商收购水分25%玉米价格为1640-1660元/吨,折算成标准品玉米价格1900-1920元/吨;内蒙古赤峰市场当地贸易商收购水分为18%以内的玉米价格为2000元/吨,按1:1.2折扣比例折算成标准水分玉米价格为2100元/吨;基本稳定。

吉林省德惠市场当地粮库收购干粮价格为2160元/吨,价格较节前略有上涨。

辽宁省新民市场贸易商收购水分20%玉米主流价格为1970元/吨,折算成标准品玉米价格为2120元/吨,较节前上涨10元/吨。

华北地区:近日华北地区天气整体晴好,玉米市场购销正常进行,粮源仍集中于河北区域。

据了解,目前华北市场粮源基无水分问题,但产区部分存储条件欠佳农户粮源质量较前期下降。

5月2日,河北石家庄地区15%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2160-2200元/吨,比节前上涨10-20元/吨;山东潍坊地区15%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2310-2340元/吨,比节前下跌10元/吨。

河南南阳地区15%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2200-2220元/吨,与节前持平。

南北港口:受春耕活动逐步绽开的影响,近日北方港口到货量有所萎缩,为增加收购数量,企业收购价相应上调。

受临储延期收购政策刺激和北方港口收购成本上涨的影响,南方港口部分持粮贸易商亦现挺价心理,报价小幅上行。

5月2日,锦州港水分14.5%优质玉米主流收购价2255元/吨,水分15%品质略差玉米收购价格2240元/吨,平舱2280-2295元/吨,价格较上周上涨10-15元/吨。

2023年玉米市场分析及展望报告模板

2023年玉米市场分析及展望报告模板

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Analysis of Corn Price Trends
PPT Generation
03
市场概述
玉米
产量
消费量
波动
市场价格
库存
corn
yield
Consumption
inventory
market price
wave
市场概述是关于市场环境和趋势的全面介绍和分析
2022年全球玉米供需紧张,美国和中国为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2200万
2.2022年全球玉米产量增长,2023年预计达到1.5亿吨
3.2022年全球玉米需求稳定,2023年预计增长
4.未来几年全球玉米市场稳定增长,但受气候变化和政策影响
2023年玉米市场展望
2023年玉米市场展望:产量创新高,需求创纪录,价格回落
11%9%
28015%
2023年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供需平衡受气候变化影响300
玉米价格
种植面积
产量
消费需求
全球经济
2023年玉米市场展望
2022年市场回顾
2022年全球玉米产量创纪录,同比增长4.4%
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率略低于五年平均水平,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未来产量与消费量或波动4%
全球玉米市场展望:平稳增长与多元化
2023年展望
2023
Gary
2023/9/12
Thanks for watching
2023年玉米市场分析:生产与贸易增长
855万
50%
消费: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玉米的消费量也在增长。特别是在食品和畜牧业领域,玉米的需求量很大。
玉米贸易:需求影响价格,贸易增长缓解波动
2023年玉米市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基本面市场分析一.玉米基本资料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1.分布范围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

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2. 玉米生育期及环境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

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

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

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心。

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在大田中有50%的出苗,幼苗高2 厘米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

该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该期又可划分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

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2~3厘米的茎节的时期。

大喇叭口期是棒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新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尚未展开的叶片间可以摸得到富有弹性的小穗的时期。

花粒期:是指从抽穗到结实的时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建成的阶段。

包括了抽雄期、散粉期和结实。

3. 主要用途①.直接食用。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

②.饲料用途。

玉米是饲料之王。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

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

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矗。

③.工业加工用途。

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

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

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4. 玉米的品种分类①.按子拉形态与结构分类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

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

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

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

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

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

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

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

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

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

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

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

稃壳顶端有时有芒。

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

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②.按生育期分类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

即生育期亦不一样,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为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

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2300~2500℃。

夏播85-95天,积温2100~2200℃。

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

(3)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

夏播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

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片。

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由于温度高低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向引种时,生育期会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常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种生育期会有所延长。

生育期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温的敏感程度,对光温愈敏感,生育期变化愈大。

③.按用途与子粒组成成分分类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将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

5. 玉米的产业链二.玉米的供求现状1.全球玉米供需全球玉米产量、需求均小幅上调,产需缺口略微收窄,期末库存微增。

USDA9月供需报告对2018/19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平衡的预测:供给方面,本月报告小幅上调2018/2019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至10.69 亿吨,调增795 万吨,同比增长3.42%,主要因为美国玉米单产提高,欧盟等国家玉米增产幅度高于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玉米减产幅度。

需求方面,本月报告调增2018/2019 年度全球玉米消费至11.06 亿吨,增幅723 万吨,同比增长3.64%,主要由于美国玉米消费预增。

整体来看,2018/2019 年度全球玉米产需缺口依然存在,但幅度由上月3784 万吨小幅收窄至3712 万吨,期末库存较上月预测小幅增加154 万吨至1.57 亿吨。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玉米价格维持稳中偏强运行。

2.美国玉米供需USDA9月供需报告发布对美国玉米供需平衡的预测:2018/19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8910万英亩,较上月持平,低于去年9020万英亩;收获面积8180万英亩,较上月持平,低于去年8270万英亩;单产预估181.3蒲式耳,高于上月178.4蒲式耳和去年176.6蒲式耳,创两年来最高水平;总产量预估148.27亿蒲式耳高于上月145.86亿蒲式耳和去年146.04亿蒲式耳;年末库存预估17.74亿蒲式耳,上月为16.84亿蒲式耳,去年为20.02亿蒲式耳。

其中单产和产量均远超市场分析师预测,产量和供应量均创纪录。

总使用量由149.8亿蒲式耳调增到151.05亿蒲式耳。

2018/19年度玉米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3.00美元到4.00美元,比上月预测值低10美分。

考虑美玉米的前期连续下跌或已经消化今年的丰产利空因素,在美玉米出口向好的情况下,预计美玉米进一步下探空间或有限,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运行。

3.国内玉米供需①.玉米供应情况陈粮叠加新粮上市,市场玉米供应充足2017年临储拍卖结余1.79亿吨。

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及粮油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临储拍卖自4月12日起,截至9月14日供拍卖23周,累计投放18007万吨,实际成交7922万吨,平均成交率约44%,而去年同期累计投放7796万吨,实际成交4561万吨,平均成交率58.5%。

分生产年份看,今年临储玉米开拍至今,2013年产玉米累计投放55万吨,成交55万吨,平均成交率100%;2014年产玉米累计投放8550万吨,成交4563万吨,平均成交率53.4%;2015年产玉米累计投放9401万吨,成交3303万吨,平均成交率35.1%。

分省看,今年临储玉米开拍至今,辽宁已累计投放1081万吨,成交765万吨,平均成交率70.7%,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570~1630元/吨;吉林已累计投放5193万吨,成交量2832万吨,平均成交率54.5%,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490~1550元/吨;内蒙古已累计投放2168万吨,成交1090万吨,平均成交率50.3%;黑龙江已累计投放9564万吨,成交3235万吨,平均成交率33.8%,成交均价集中区间为1390~1450元/吨。

从投放节奏看,国家去库存的政策导向没有改变,甚至去库存力度在加强,目前市场传闻临储拍卖时间或至十一月,若按照当前的拍卖节奏,今年临储拍卖玉米量或超过一亿吨,但是从目前市场消费能力看,临储消费量难被市场完全消化,而是形成社会库存。

新粮方面,四季度新玉米集中上市,季节性供应增加,前期吉林、辽宁、河北部分地区,受干旱高温影响,市场炒作减产预期,但黑龙江、内蒙等其他地区玉米长势良好,丰产预期强烈,综合调研数据和国家粮油中心数据看,今年全国范围内玉米产量或稳中略增。

综上,新陈粮叠加供应,我们预计四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供应仍偏宽松。

玉米北港库存环比微降、南港库存环比增加。

汇易网数据,截至12月3日中国国内玉米北方港口库存320万吨,环比上周下降1.5万吨,降幅0.46%;南港库存89.2万吨,环比增加9.6万吨,增幅12.06%。

主产区秋粮玉米收购进度同比偏慢。

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12月10日,主产区秋粮收购中,玉米累计收购量3103万吨,同比减少944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截至12月9日,东北三省一区农户售粮进度为25%,同比慢12个百分点。

其中黑龙江售粮进度为29%,同比慢8个百分点;吉林为17%,慢21个百分点;辽宁为27%,慢11个百分点;内蒙古为25%,慢8个百分点。

②.玉米深加工消费玉米酒精行业开机率微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