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观画的阅读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山水之趣,是在物我双观视角下对山水的感知、理解和表达。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超越了有形的山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借助山水建构起有意味的审美范式,表达超脱于有形山水和无形山水的艺术形态。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于能够对山水景致进行艺术想象,将其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
他在《山水论》中描述了雨后、早晨、傍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用红日、蓝天、绿水、白云、青山等展现了山水中特有的美感,确立了诗歌和绘画中山水审美的范式,推动了山水审美的艺术化。
艺术审美,需要有一双能够滤汰原始物象的眼睛,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粗细等物象组织起来,使之能够和谐共生,形成协调统一、自如自得的审美观感。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言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言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是从艺术物象的视角观察山水的趣味;又言云气春融怡、夏猗郁、秋疏薄、冬黯淡,烟岚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从意境的角度理解山水间气韵的流动和情调的变化。
这些源自观察并经过艺术提纯后的山水审美,使得山水不再只是自然的客体,更是融合着艺术想象的审美范式。
元代画家黄公望汲取董源、巨然的用墨技法,所绘画面水墨纷披,苍率潇洒。
其晚年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境界辽远开阔,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尺幅千里。
山峰的用墨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触勾皴,远山、河渚用淡墨抹出,笔痕隐约可见,独具匠心。
水纹先用浓墨枯笔勾勒,稍加淡墨复染,氤氲成趣。
树木的枝干多用浓墨写出,树叶点染而成,或横,或竖,或斜,或直,干湿相兼,放眼望去,生机苍郁。
这幅作品最能代表宋元山水审美的境界。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节选)阅读附答案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节选)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或日:‘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
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
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
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的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
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
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
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
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
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
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
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
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
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大全
篇一: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大全篇二: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大全摘要:王维的画,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古诗画王维。
现在就来看一幅王维的画。
唐王维山水手卷。
正在播放古诗:鹿柴播放数:8;。
王维画梯子。
画中有诗――王维。
王维的这首黄昏时的景色。
题王维画苏轼。
现在就来看一幅王维的画图片唐王维山水手卷图片正在播放古诗:鹿柴播放数:8;图片王维画梯子图片画中有诗――王维图片题王维画苏轼图片历代画家王维图片古诗配画展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图片关键词:画王维古诗;图片盛唐画坛第一:王维山水画作赏析图片唐朝诗画家王维作品水墨山水画图片王维山居秋暝图片王维701761字图片诗词倾天下:鹿柴王维图片古诗配画展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图片芭蕉伴梅花此画王维画图片鸟鸣涧唐王维图片唐朝诗画家王维作品水墨山水画图片王维画梯子图片雪溪图唐??王维图片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古诗图片小学古诗配画江雪古诗配画图片耽于禅悦的王维会有图片古诗配画展板王维图片王维诗意画价格5元安居收藏店图片画王维图片图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鉴赏图片篇三: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大全王维观画中说:"他们既佩服壁画的作者,更佩服王维."他们佩服作者什么?佩服王维什么?_百度作业帮王维观画中说:"他们既佩服壁画的作者,更佩服王维."他们佩服作者什么?佩服王维什么? 王维观画中说:"他们既佩服壁画的作者,更佩服王维."他们佩服作者什么?佩服王维什么? 时间感手3 2014-10-16 佩服作者观察细致,认真作画,抓住细节,画的极其真实,传神,让人能看出乐工具体演奏的内容.佩服王维善于观察,知识渊博,从最细微处着手,看出这幅画的内容篇四:王维观画阅读答案大全友情提示:好好体会作者写作思路,不能照单全收哦,查找更多关于《》相关作文,上●我也要点评(点评每获得5个赞,奖励10个魔豆!每周还有机会获得vip特权哦!)魔方格作文网针对本篇《学王维观画》提供如下关于记叙文、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可以帮到你!●作文百科诗歌-指点迷津诗歌写作方法:一、敏锐捕捉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生活”的含义应该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社会实践,而且包括内心生活,二者的配合构成了诗人的全部生活内容。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
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
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
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
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纤巧的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题画诗也不例外。
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
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
【优质文档】鹿柴,王维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鹿柴,王维阅读答案篇一:王维《鹿柴》阅读训练附答案王维《鹿柴》阅读训练附答案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阅读训练】(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____”,寂绝人迹,接着以“_____”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已经不同?()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鸟鸣涧》)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题画》)【参考答案】:(1)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来自:WWw. : 鹿柴,王维阅读答案 )主人公所见之景。
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
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空山但闻)(4)(前两句“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2023届诗歌鉴赏——题画诗专题练
2023届诗歌鉴赏之题画诗专题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王右丞①山水障①二首(其一)张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注]①王右丞:王维。
①障:屏障,此处指屏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议论,借题画以寓志,用王维的山水画寄托自己的志趣。
B.颔联写画中主要元素“日月”“江湖”,观者坐于厅堂之上便可感受自然之美。
C.颈联描绘夜晚雾气凝成露珠,润湿了整个房间,一泓秋水倒映在寒冷的墙壁上。
D.尾联“昔人意”指王维的心境,“诗思残”意为虽懂画家心境,却难以用诗句表达。
2.诗人是如何表现王维画作之高妙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伏笔和铺垫:以“咫尺匠心难”为后文写画作高超做铺垫。
①侧面描写:颔联通过观者的感受表现画作之高妙。
①联想与想象,化静为动:颈联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赋予静态画面以动态美感,以此说明画作境界之高妙。
①反衬:尾联以“诗思残”反衬画作技艺高超,难以用言语表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
C.诗歌颈联是虚写,化静为动,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重在表现王维绘画造诣之高,诗人夜观屏障,看到画中仿佛凝结雾气,瞬间秋意弥漫。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诗歌借对王维画的观感,通过侧面描写、铺垫、化静为动、联想想象以及衬托等手法,表达了对王维绘画技艺之高、境界之深的赞美。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是说把自然之妙付诸于笔端文字容易,但是在咫尺大小的画作之中确实非常难。
首联起笔,交代了文写容易,绘画难,为后文表现“山水障”画的精妙做了铺垫,埋下伏笔;“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是说画中有日、月、山、水。
咫尺之间表现如此多,如此宏达的景象,而且通过画作,即是观者坐于厅堂之上也可感受到自然之美。
极言画作之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2023南昌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南昌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1)诗的第二句中“夏寒”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
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街州时。
(1)古人的诗作中常常提到“酒”,下列诗句所表达的饮酒心情与本诗中诗人心情最接近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2)诗的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公子行锦衣①红夺②彩霞明,侵晓③春游向野庭④。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⑤踏烂麦青青。
(注释)①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
泛指显贵者的服装。
②夺:赛过。
③侵晓:天刚亮,拂晓。
④野庭:田野。
⑤骄骢(cōng):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泛指骏马。
(1)本诗描述了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骑着“骄骢”,天刚亮就到野外“________”,结果“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题画类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①画鹤(节选)杜甫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②真。
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
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③。
佳此志气远,岂唯粉墨新?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
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
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注】①薛少保:指薛稷,尤善花鸟、人物、杂画,更以画鹤知名。
①青田:《永嘉郡记》载:“有沐溪野,去青田九里,中有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恒余父母一双在耳。
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
浮丘公《相鹤经》云:‘青田之鹤。
’”①长人:高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薛公所画之鹤全是青田白鹤写真,虽墨色几乎已看不见,但古色苍然仍超凡出尘,极赞薛公画技高超。
B.五、六句以工笔细描绘出画鹤的形态,或低头,或昂首,各有意趣;而整体上则个个高大,相互错落分明。
C.七、八句运用反问,继续写画鹤之美,指出这种美并不只是体现在色彩的鲜艳上,更在于其具有向上的气质。
D.九至十二句中,诗人一边庆幸高楼没有倾倒,鹤画得以保存,一边则感叹鹤画每天暴露在外,频受风雨侵蚀。
2.本诗为诗人看到薛少保在通泉县署屋壁后画的鹤有感而作,但诗人却在最后四句引入真鹤形象,与前面的画鹤并置,这样写有何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宋]陆游石室先生笔有神,我来拂拭一酸辛。
败墙惨澹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
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毫端万斛尘。
[注]①文湖州:北宋著名画家文同,字与可,曾为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别号石室先生。
陆游此诗于乾道九年(1173)三月作于成都嘉祐(僧)院。
①儿女:相对于老竹而言的新生翠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以“笔有神”来称赞文同所画墨竹形神兼备,但是拂拭后所见也令诗人心酸。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解析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献始兴公①王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注】①始兴公,即张九龄。
王维写此诗,希望获得张九龄的赏识提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连用两个“宁”字,有利于作者抒发强烈的情感态度和追求志向。
B.第三句中的“粱肉”比喻富贵的生活,“不用”一词表明作者的厌恶之情。
C.“匹夫”“贱子”是作者谦称自己,“大君子”则用来赞美张九龄,用语得体恰当。
D.“野树林”“涧水流”所营造的意境,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前半部分表现厌恶官场之意,而后半部分又表现欲获赏识提拔之情。
前后是否矛盾?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沁园春①刘过风雨中欲诣稼轩,久寓湖上,未能一往,因赋此词以自解。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②。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③,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①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断东安抚使,派人去召请住在临安(今杭州)的刘过来绍兴一聚,刘因故未能前往,便写信并作此调回复。
②驾勒吾园:强拉我回去。
③“天竺去来”以下大句:白居易在杭州时,很喜爱天竺寺一带的景色。
他的《寄韬光禅师》诗:“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写东西二涧和南北两高峰的。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借用樊哙“斗酒之肩”豪爽宴饮的典故,想象稼轩招待自己的饮食,用极强的画面感体现出主客二人豪气干云的性格。
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塘路中李群玉①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於②冻,桂玉③愁居帝里贫。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
[注]①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灃县)人,晚唐诗人,工书能诗,不乐仕进。
王维观画阅读答案
王维观画阅读答案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这两种艺术的通感,一般只能建立在意象相同即物我交感时对象提供的感受的一致上。
例如读到一幅草木零落的秋景图,不禁要想起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有时也因人因事触发而使文与画沟通,如读文同的《墨竹图》而想起苏轼纪念他的文句“故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如此等等。
然而,在中国文与画的传统中,两者却有别样沟通的因缘。
中国画的大宗和主流是文人画,晋唐以降,顾恺之、王维等大批文学家也是画坛巨匠,或为开派人,或为一时巨擘,宋明至今,此风不绝,画家兼通文事者比比,无庸详举。
读画人的欣赏习惯,也轻视“匠气”,遂使不是文学家的画师,也向文人画看齐。
既然画家与文学家一身二任,宣泄于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思想和情感,自然和宣泄于画幅中的思想和感情相通,文心与画意仿佛其人,这也是自然之理。
这就使中国文学与中国绘画格外有沟通的因缘。
中国的画家还特别喜欢从优秀的古文作品中觅取题材,或取其整体,或取其形象的局部,乃至一词一句,加以发挥,这种情况也是人所共知的。
传世名画中,以《洛神赋》《兰亭序》《桃花源记》《赤壁赋》等名文为画题者络绎不绝,更使文与画交相辉映,各竭其妙。
至于小说人物之摹为绣像,文学故事之演为画材,则更为普遍。
小说人物绣像几乎可见于各种流传广泛的小说文本,文学故事画则可于近世的连环画中屡见,成为大众化的文画结合体。
文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艺术表现方法上两者的用武之地各有长短。
有画面上所不能尽而文笔得以委曲表达的情况,也有文笔所不能显豁而画面可以生动描摹的情况,更有两者互济互补、相得益彰的情况。
本书选收古文二百余篇,并系统地配以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西安及香港等地著名画家的绘画,便于读者赏文采而明画艺,观画艺而益明文情。
这在两门艺术上都是创举,相信比单独赏读名作和单独观赏绘画更能强化读者的美感体验,使历代讽咏不绝的名文更增其光辉。
1.对第二段中“文心与画意仿佛其人”一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看懂他的画。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画》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画体裁:诗题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作者:名字:王维年代:唐代描述: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翻译: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原文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
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
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王维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优美的山水花鸟图。
赏析三:艺术特色“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景”,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形成解释
“雪中送炭”的意思是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
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跟敌人拼 文中的“雪中送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了三天三夜,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来打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不经心”这个词语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句子 •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句子也有句眼,句子的句眼就是 重点词。抓住了重点词就抓住了一个句子的命脉,理解 了重点词就理解了该句子的全部。 • 例如语文目标第2页《神圣的跪拜》中有这样一句话“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教学时可以直奔重点词“跪拜”和“神圣”。解决了为 什么跪拜,什么是神圣的,也就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雪中送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文中的“雪中送炭”是指_______________。
①“雪中送炭”的本意是什么?(可以先解释表面字 义,再解释比喻义,关键要把比喻义写上——下雪时 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 ②这个词语写的是谁?(大娘) ③写她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来打糕) ④他为什么送打糕?(因为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跟敌 人拼了三天三夜)
理解句子意思 • 通过修辞理解句子的含义 有些句子可以通过分析作者修辞手法的运行进行理解, 这些句子一般都要首先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结合 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面 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者用“黑洞洞”形容 旧社会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 处受迫害。这是鲁迅先生用诙谐的笑谈来讽刺、抨击旧 社会的黑暗。
2024年高考古诗词题型预测(5)---题画诗
2024年高考古诗词题型预测(5)---题画诗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
这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
对接教材初中:《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画》(王维)、《墨梅》(王冕)题材特征内容感情常用技法内涵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有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
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
内容对画家生平际遇的描述,对画作的鉴赏与品评,对绘画理论的阐释,对不同画家画作的比较、论析。
(1)化静为动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2)变无为有(虚实结合)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3)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
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标志(1)自题画诗,是指画家写于自己画卷上的诗。
他题画诗则是指诗人或画家为别人画所题的诗。
(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画内容为题目,或以画家及画作内容、题某画等为题目形式。
情感(1)题画诗除了体现在其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之艺术美外,还在于多方面地表现了自然之美。
仅以山水、田园类题画诗为例,特别是题写于画内的山水诗,或描绘波澜不惊、一碧万顷的湖面,于心旷神怡之中观赏静态美;或描绘风起云涌、白波若山的海水,于雄奇之中给人以壮观美;或描绘云遮雾绕、层峦叠嶂的山景,于时隐时现之中领略朦胧美;或描绘平畴无际、风光旖旎的田园,于闲适之中充溢着恬淡美;或描绘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的林泉,于静谧之中带有飘逸美;等等。
(2)运用想象,再现画面。
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眼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
古代诗歌王维《观猎》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2022届高三一考)
10.湖南省部分地市(州)学校2022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①,还归细柳营②。
回看射雕处③,千里暮云平。
【注】①新丰市: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②细柳营: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③《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句先闻弓响,在强劲的北风中,传来了开弓放箭的声音,一开头便渲染出紧张肃杀的气氛,点明猎者和猎所,下笔不凡。
B.颔联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纵鹰击捕,怒马追逐的画面,一个“疾”字刻画了鹰眼锐利,一个“轻”字形容马蹄迅捷,生动传神。
C.“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用“忽过”“还归”四字,构成意脉蝉联而下的流水对,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受和喜悦心情。
D.最后首尾相顾,呼应开头的风起云涌,此时的风平云定衬托出猎者猎归后踌躇自得、从容自如的心境。
16.本诗是如何塑造将军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的《蜀道难》中,“”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耸入云霄,而“”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2)《琵琶行并序》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
(3)《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15.B【解析】B项,“运用白描的手法”错误,应该是运用了细节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手法。
16.本诗运用渲染、衬托、用典的手法,塑造了一位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神武将军形象。
王维观画阅读练习
(一)观画有一次,王维在洛阳看见一幅色彩鲜艳的壁画,画的是一群乐工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一支乐曲。
他被这画吸收了,边看边点头称赞。
旁边的人问他看出了什么,他笑着说:“你们大概以主这壁画很平常,没有什么可称道的。
要是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它很一般呢。
它不仅准确地表现了乐工们正在演奏什么乐曲,而且还表现了正在演秦曲子的第几节第几拍。
”王维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都凑过头来仔细看,但他们始终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便问王维:“我们怎么看不出来呀?”王维说:“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正在演奏这支曲子的第三节第一拍。
”人们听了有些不相信,有的人还以为是王维故意编造。
王维见大家不信,便说:“如果大家不信,就找一队乐工来试试。
”王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妙的眼力呢?除了他对壁画做了仔细的观察外,还因为他具有丰富的知识。
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画家,而且对音乐也很精通。
他能作曲,也能演奏琵琶等乐器。
因而,他能对这幅壁画做出正确的分析。
1.请在下面写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章第2自然段前半部分加标点符号。
3.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壁画()的分析()的知识()的演奏()的眼力()地观察4.将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什么王维能对壁画做出正确的分析呢?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答案,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观画的阅读题 王维 观画 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有一次, 王维在洛阳看见一幅色彩鲜艳的壁画, 画的是一群乐工正在聚精会 神地演奏一支乐曲。
他被这画吸收了,边看边点头称赞。
旁边的人问他看出了什 么,他笑着说:“你们大概以主这壁画很平常,没有什么可称道的。
要是你仔细 看,就会发现它很一般呢。
它不仅准确地表现了乐工们正在演奏什么乐曲,而且 还表现了正在演秦曲子的第几节第几拍。
” 王维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都凑过头来仔细看, 但他们始终看不出什么名 堂来,便问王维:“我们怎么看不出来呀?”王维说:“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演 奏的是《霓裳羽衣曲》,正在演奏这支曲子的第三节第一拍。
”人们听了有些不 相信, 有的人还以为是王维故意编造。
王维见大家不信, 便说: “如果大家不信, 就找一队乐工来试试。
” 有人很快就请来一队乐工,让他们当场演奏《霓裳羽衣曲》。
当乐工们演奏 到第三节第一拍时,人们对照那幅壁画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原来,乐工们的 手和口在乐器上的方位和动作姿势, 果然和壁画上画的完全一样。
在场的人都拍 手叫好。
他们既佩服壁画的作者,更佩服王维。
他们说,真想不到王维竟有这样 神秘的眼力。
王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妙的眼力呢?除了他对壁画做了仔细的观察外, 还因 为他具有丰富的知识。
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画家,而且对音乐也很精 通。
他能作曲,也能演奏琵琶等乐器。
因而,他能对这幅壁画做出正确的分析。
题目: 1.请在下面写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章第 2 自然段前半部分加标点符号。
3.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壁画 ( )的分析 ( ( )的演奏 ( )的眼力 ( 4.将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 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文中说:“他们既佩服壁画的作者,更佩服王维。
”他们佩服作者什么? 佩服王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为什么王维能对壁画做出正确的分析呢?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答案, 用 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7.读了这篇文章,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论一下王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知识 )地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