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技术资料

合集下载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措施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措施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措施草地贪夜蛾(学名: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

成虫在夜间活动,在植物叶子顶部产约100粒卵,卵阶段是在25℃的温度下持续3天。

新孵出的幼虫以卵壳本身为食,然后静置2-10小时。

幼虫即毛毛虫更喜欢以新叶为食,由于它们的食性习惯,通常会各自找到一片新叶。

幼虫改变皮肤七次,并在最后的一次离开墨囊,穿透0.5厘米深的土壤,在那里它们变成蛹。

蛹阶段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持续约10-12天。

成虫的寿命约为12天,该有害生物的完整周期仅为30天。

该物种可能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分布地区与外形没有明显差异的两个亚型,其幼虫分别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食草。

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变快,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即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

该物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虽不能在零度以下的环境越冬,但仍可于每年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与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国历史上即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

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国,并于2019年传播至我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为做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现将防控技术措施予以共享,为广大群众防控提供参考。

1.种子处理技术: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2.幼虫防治技术:零星发生地采取带药排查,发现一株,防治一株,边调查边防控,降低农药使用量;成片发生田块,由技术人员和专业防治队进行集中防控,抓住3龄前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分,力争扑灭虫源。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害虫,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1. 机械防治:在受害区域设置荧光灯或蓝色光源陷阱,草地贪夜蛾容易受到光源的诱惑,会集中在陷阱处,方便进行人工捕杀。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来捕食草地贪夜蛾。

常用的天敌包括寄生性蜂类、捕食性昆虫等。

可以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这些天敌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3. 化学防治:使用昆虫杀虫剂进行喷洒处理。

在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可以使用农药喷洒,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4. 土壤管理: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及时排除在土壤中的杂草,可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孳生条件。

5. 旋转作物:通过轮换不同的作物种植,可以打断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减少其危害。

此外,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等也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降低受害程度。

总之,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治措施。

同时,及时监测和预警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

草地贪夜蛾识别及应急防治技术挂图

草地贪夜蛾识别及应急防治技术挂图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的特点。

2018 年在非洲造成高达3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

2019 年 1 月13 日确认传入我国省,截至 5 月10 日已在我国13 个省份发现。

专家分析预测,草地贪夜蛾将从我国华南玉米区向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及西北、东北玉米主产区等地蔓延,有可能形成局部虫灾。

一、形态特征成虫:翅展32 ~40m m , 前翅深棕色,后翅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

雌蛾前翅呈灰褐色或灰色棕色杂色,具环形纹和肾形纹,轮廓线黄褐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各具一大白斑,环状纹后侧各具一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形纹侧各具一白色楔形纹。

幼虫:一般有 6 个龄期,体长 1 ~45m m , 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 最为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 4 个呈正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的倒Y 形纹。

卵:通常100 ~200 粒堆积成块状,多由白色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卵粒直径0.4m m , 卵高0.3m m。

卵多产于叶片正面,玉米喇叭口期多见于近喇叭口处。

适宜温度下,2 ~3d 孵化。

蛹:被蛹,体长15~17m m,体宽 4.5m m , 化蛹初期体色淡绿色,逐渐变为红棕及黑褐色。

常在2 ~8c m 深的土壤中化蛹,有时也在果穗或叶腋处化蛹。

二、发生规律与田间为害状草地贪夜蛾无滞育现象,适宜发育温度广,为11 ~30℃,在28℃条件下,30d 左右即可完成 1 个世代。

雌、雄虫均可多次交配,单头雌虫可产卵块10 块以上,卵量约 1 500 粒。

在玉米上,一至三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四至六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也会钻蛀心叶、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雌穗,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

蔬菜2019.6魁W l物源农药、昆虫病原线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

4.1利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次生代谢物是很好的生物防治制剂。

苦参碱主要是通过韭蛆幼虫的消化系统、经和内分,韭虫的杀用#可选用1.1%苦参碱粉剂,每亩用2~4kg对水50~60kg 灌根;或1.8%阿维菌素乳油,亩用30~60mL t 水50~60kg灌根#生物农药15%苞麻油烟碱乳油2.5kg/亩韭防治效效#4.2生物菌剂防治技术根蛆净(荧光假单抱菌)是一种高效生物菌剂,其主要成分是能生新型抗虫,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亩用菌10亿个/mL 的根蛆净水剂300mL灌根,防效可在90%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2.5kg/亩对韭菜地蛆药后3d死亡率为100%,药后10d的死亡率为97.46%;苏云金杆菌剂(韭虫净)每亩用5kg和6kg 时对韭蛆的防治效分别为73.6%和81.1%(另外,每亩用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6kg,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可达75%左右,苏云金杆菌2000f 田间应用具有较好的前景$4.3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线虫韭蛆食物或通过自然入口(气门、肛门)、进入昆虫体内,迅速释放其所带的共生菌,昆虫$小杆线虫D1、斯氏线虫S.feltiae Otio品系和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 sp.CB15品系、异小杆属线虫H.indica LN2品系对韭蛆都有较好的防效。

5化学防治化学药剂一直是防治韭蛆的主要手段,且防治对象主要为韭蛆幼虫,韭蛆成虫的防治研究较少。

目前在韭的单剂产品有■磷、毗虫咻、氟、高效氯L菊酯4个有效成分。

高效氯氟氢菊酯•嗟虫胺剂、氟铃眠,虫胺-剂、灭蝇胺•嗟虫胺悬浮剂3个混剂已在国内登记韭菜韭蛆的防治$在2019年,嗟虫嗪、虱蟻眠、苦参碱和印楝素将,成韭防治的整的用药体系$在成虫盛发,上午9:00~11:00喷洒高效氯L菊酯,喷洒要全,韭株及周围地及个室的内,以压低虫口基数;幼虫防治要避开韭的生长期,药用于冬季生产、冬前施药用于春季生,在韭虫期进行防治,在初见韭尖始发黄变软,逐渐向地面倒伏,挖根可见虫,采用药剂灌根防治。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被称为“粮食杀手”的草地贪夜蛾,如今严重的危害着我国粮食的安全。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对打好防控攻坚战、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份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案。

一、了解草地贪夜蛾是什么草地贪夜蛾又称“幺蛾子”、“秋粘虫”等,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可达76科353种,其中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黑麦草和苏丹草等杂草最易被害,尤其是玉米是其最喜食的作物,2018年首次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等省市发现,由于该虫迁飞能力很强,2019年,迅速扩展到1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我国夏秋玉米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

二、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症状草地贪夜蛾主要以幼虫危害为主,成虫一般集中将卵产在叶片背面,每头雌蛾可产10块左右的卵,每个卵块有100~200粒,最高可产2000粒卵。

卵孵化后,低龄幼虫危害幼嫩叶片,被害叶片上留有大量孔洞,叶脉成窗纱状。

随着虫龄的逐渐长大,食量大增,一头幼虫一天可吃光1~2片叶片,大量幼虫群聚在一起危害,几天即可吃光全田玉米叶片,叶片吃光后还可危害嫩茎。

老龄幼虫同地老虎一样,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

后期幼虫还可钻蛀玉米雄穗和雌穗。

发生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三、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案措施1、监测预警在西南和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设立重点监测点,结合高空测报灯和黑光灯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

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

以玉米为重点,兼顾小麦、甘蔗、高粱等寄主植物,害虫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2、分区防控重点华南及西南周年发生区防控境外迁入虫源,遏制当地孳生繁殖,加强成虫诱杀,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重点扑杀迁入种群,诱杀成虫,扑杀本地幼虫,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地区以保护玉米生产为重点,加强迁飞成虫监测,主攻低龄幼虫防治。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农业害虫,属于蛾科。

它主要危害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等作物。

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以叶片为食,能够使作物叶片出现较大的损伤,导致减产、降质、死亡等严重后果。

同时,草地贪夜蛾的成虫也能够对果树、葡萄、桑树等果树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草地贪夜蛾的触角长达1.5厘米,呈灰棕色,翅膀颜色淡棕色。

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禾本科植物的簇叶内。

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为灰色或棕黑色的毛虫,身体有三个部分,头部黑色,胸部棕色,腹部灰色。

幼虫主要在晚上进行食害,白天藏在植物的叶片上,亦可挖掘地洞躲避。

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为蛹化期(8~12天)、蛹期(7~11天)、幼虫期(30~45天)和成虫期(7~15天)四个阶段。

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需要一个较高的气温,一般在20~30℃之间。

春季和夏季都是草地贪夜蛾发生的高峰期,同时随着气候变化,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1、预防为主,合理种植通过合理种植能够有效地预防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消除草地贪夜蛾的卵和幼虫,同时种植的时机和密度也应该合理控制,将作物尽可能地种植在较为干燥的土壤上,同时保持较大的距离,减少草地贪夜蛾的繁殖。

2、生物防治绿色防治是指利用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

鸟类、昆虫、病毒等都是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例如,可以利用花斑蜻蜓、蚜茧蜂等昆虫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同时可以利用一些病毒接种草地贪夜蛾,让它感染病毒而死亡。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来消灭草地贪夜蛾。

主要采用农药的雾化、喷施和土壤处理等方式进行防治。

尽管化学防治可以快速地消灭草地贪夜蛾,但是在使用农药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环境造成危害。

4、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禁锢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对于草地贪夜蛾这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综合防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摘要】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人为传播。

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和生命周期特点,认识其主要寄主植物和危害表现对于有效防控至关重要。

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其中关键的防控技术是监测与预警、合理田间管理和定期喷洒农药。

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不断完善,重视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防控效果,以保障农作物生产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发生特性、生命周期、主要寄主植物、危害表现、防控技术、防治工作、重要性、传播途径、不断完善、防控重要性1. 引言1.1 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性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作物产量:草地贪夜蛾以幼虫阶段为害,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大量吃食叶片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减少产量。

2. 传播病害:草地贪夜蛾在进食的过程中,会分泌唾液,其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造成的伤口侵入植物内部,导致作物感染病害,加重作物的病害发生程度。

3. 经济损失: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

4. 生态平衡破坏: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高繁殖力的害虫,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对农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及时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至关重要,可以有效保护农作物,减少经济损失。

1.2 草地贪夜蛾的传播途径草地贪夜蛾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行传播、风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几种方式。

草地贪夜蛾可通过成虫的飞行传播来实现迁徙,利用飞行的能力来寻找合适的寄主植物进行产卵。

草地贪夜蛾卵、幼虫和蛹的空气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它们可能随风传播到其他地区,并在新地方寄主植物上繁殖。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常见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以幼虫为害。

一旦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害,将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研究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绿色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指使用无毒、低毒、微毒或者有机物等无公害的手段防治害虫。

与传统防治方式相比,绿色防控技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以下是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1.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培育耐草地贪夜蛾的优良品种是最为基础和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

优良品种主要指环境适应性、耐病虫害、产量高等特别优良的品种。

农民在选择作物品种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选择耐草地贪夜蛾的品种。

同时,采用多品种轮作和合理种植密度,也能够有效地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2.合理施肥草地贪夜蛾幼虫是植食性害虫,对于作物以及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均有寄主选择性。

因此,合理施肥是减轻草地贪夜蛾危害的重要手段。

农民应该依据不同作物需求,按照科学合理施肥的原则进行施肥,保证作物有足够的营养,增强作物的自身抗病虫能力,从而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绿色防控手段。

通过利用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和寄生微生物等自然敌害,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有蜻蜓、螳螂、蝉等昆虫,通过增强它们的数量,能够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繁殖。

同时,利用一些寄生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制剂,也能够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控制的手段。

例如,利用灯光捕捉器诱导草地贪夜蛾进入灯光区域进行捕捉。

同时,利用红色灯或黄色板杀虫器等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有效捕捉。

此外,利用陷阱诱捕也是一种物理防治手段,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总结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于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于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维护生态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为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每年5月初至10月初为高发期。

其危害特点是咀嚼性幼虫强,单个幼虫能够毁食多株植株,同时还能够引起病菌侵染,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草地贪夜蛾的主要发生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去年夏秋季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气温等。

二是翅坐式过冬成虫萎缩与数量。

三是主要寄主植物数量和分布。

草地贪夜蛾虫卵多在大豆、玉米、苞米等作物断茎部位产卵,卵期以及幼虫期长达40~50天,成虫期为10~15天。

当气温达到18℃左右且气温较稳定时,草地贪夜蛾幼虫孵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及早控制草地贪夜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监测预警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区域分布状况和发生演变趋势,是制订防控方案的关键环节。

同时,通过预警系统监测,对发生季节的气象条件、作物生长状况、草地贪夜蛾种群繁殖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判断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预测和技术防控的指导建议。

二、化学防控化学防控是最常用的一种防控方案,也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应根据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幼虫密度、作物受害情况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农药,坚持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并严格控制投药时间和用药量。

三、生物防控生物防控是指利用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繁殖。

通过增加水田的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降低草地贪夜蛾种群密度。

四、农业管理防控草地贪夜蛾发生与否,与作物系统的营养素平衡、生态防护系统的健全程度以及农业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在作物管理方面,应注重间套作、翻地施肥、轮作等农业生产技术,尽可能缩小草地贪夜蛾的生存空间。

综上所述,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严重危害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采取高效的控制措施。

应把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管理相结合,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共同保证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草地贪夜蛾生物习性及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生物习性及防控技术

58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来源之一,在农作物种植中占有比例较大。

但是草地贪夜蛾的幼虫非常喜欢吃玉米植株,玉米植株受到危害之后,减产明显,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颗粒无收。

现介绍草地贪夜蛾生物习性及防控技术如下。

草地贪夜蛾可分四个阶段:虫卵、幼虫、茧蛹以及成虫。

虫卵时多聚在叶片表面,成圆顶状半球形,产下后12小时颜色由灰色变为棕色;幼虫时期头部有倒Y 字形的白色缝线,生长期间为浅黄色或者绿色;幼虫在土壤深处会化为蛹,形状为卵形,羽化后为成虫,颜色由红棕色变为灰棕色。

草地贪夜蛾无滞育现象,雌虫、雄虫均可多次交配,单头雌虫可产卵块10块以上,卵数量约1500粒,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

1.生物习性⑴危害性严重。

尤其对玉米危害最为严重,该虫危害玉米体现在:1~3龄幼虫大部分隐藏在植株心叶、叶鞘部位进食,取食后导致植株叶片成半透明薄膜“窗孔”。

幼虫还能够钻入多种大孕穗植物的穗中,取食作物花蕾以及生长点,有些幼虫还会钻入果实中取食,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的力量扩散转移到周围的植株上危害。

苗期严重被害时,玉米生长点被破坏,形成枯心苗。

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由于防控措施不到位,其危害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更为严重。

⑵取食植物多。

该虫寄主非常广泛,取食量大,具暴食性。

最易危害玉米、水稻、小麦、大麦等作物,也危害杂草、豆科、茄科、菊科等,甚至对苹果、橙子等造成危害,可危害80余种植物。

该虫根据玉米生长期不同,可取食钻蛀各部位的幼嫩组织。

高龄幼虫食量最大,据估算6龄幼虫2~3天内可取食一生总食量的80%。

⑶迁飞扩散性。

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

迁飞是导致草地贪夜蛾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它能够迅速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只要温度合适,一只成蛾一晚草地贪夜蛾生物习性及防控技术59第5月 下半月刊上便可以飞100公里左右。

它原本是属于美洲的一种虫害,在美洲的时候,会每年都有规律的进行一次迁飞,严重时扩散到整个美国。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害虫,对草地、农田和林地等有害。

为了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危害,需要采取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帮助农民和园林管理者更好地应对草地贪夜蛾的侵害。

一、预防措施1. 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选用具有一定抗逆性的草地植物品种,可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滋生和繁殖。

2. 种植间套作和轮作:在草地中加入其他作物进行间套作和轮作,有利于降低草地贪夜蛾的感染率,同时增加害虫的天敌和天敌。

3. 做好田间管理:保持草地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草地上的落叶和残茬,减少草地贪夜蛾的栖息地。

二、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引进:引进与草地贪夜蛾天敌相关的昆虫或其他动物,如天蝎、蚂蚁等,用于控制和减少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2. 防治蛾卵和幼虫:利用具有草地贪夜蛾卵或幼虫天敌特异性的生物杀虫剂,如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生长。

1. 杀虫剂喷洒:可选择特效性较好、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及时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2. 药剂熏蒸: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地进行药剂熏蒸,用低毒、高效的药剂杀灭草地贪夜蛾及其卵和幼虫,以达到控制和减少草地贪夜蛾数量的效果。

1. 黄板诱捕:在草地周围设置黄色粘虫板,利用草地贪夜蛾对黄色的吸引,把草地贪夜蛾引诱到粘虫板上,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2. 人工捕捉:利用人工手段,如夜间安装灯光设备,将草地贪夜蛾诱捕到光源附近,然后进行人工捕捉和处理。

3. 机械清除:利用绞草机或其他机械清除草地上的贪夜蛾及其虫卵和幼虫,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对于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应充分发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的作用,减少化学防治的使用。

需要加强草地的田间管理,增加草地的抗逆性,选用抗草地贪夜蛾的植物品种,从而提高防控效果,保护生态环境。

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其幼虫以禾本科作物为食,如玉米、水稻等,对农田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高效栽培优质作物,并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影响,农民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高效栽培技术:一、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

通过利用天敌和天敌区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控制害虫的数量。

其中,天敌有益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它们是天然的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种植花卉吸引益虫,增加天敌的数量,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侵害。

二、农业防控措施采取农业防控措施也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技术。

农民可以通过合理种植密度和间隔,种植对草地贪夜蛾不敏感的品种,减少害虫的侵害程度。

此外,及时清理田间杂草、病虫害植株,保持农田的清洁,也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农民还可以利用草地贪夜蛾的季节规律,合理调整播种和收割时间,避免害虫大量孳生。

三、化学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也是一种常见的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

农民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以保护作物的生长发育。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农民需注意选择合适药剂,按照药剂说明书和农药使用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尽量减少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四、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和预警是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农民可以利用草地贪夜蛾的性活动规律和取食特点,使用药剂诱集器等工具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害虫的存在,农民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害虫对作物的损害。

综上所述,草地贪夜蛾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农业工作。

通过生态调控、农业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以及监测和预警,农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作物,增加产量,降低经济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农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并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以确保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

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

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

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化的影响,草地贪夜蛾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农业害虫。

特别是在中国的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并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控技术,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皖东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1. 气候适宜皖东地区地处江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生长繁殖。

每年的4月至10月是草地贪夜蛾危害的高发期,这段时间气温和湿度适宜,为草地贪夜蛾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2. 大规模迁飞草地贪夜蛾寄主广泛,且具有强大的迁飞能力,而且其幼虫对于不同植物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一旦草地贪夜蛾发生,就会大规模迁飞并危害多种农作物,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3. 多种天敌少在皖东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数量相对较少,这就为其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也增加了对农作物的威胁。

4. 世代重叠草地贪夜蛾每年可发生多代,且世代重叠。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草地贪夜蛾,其危害期会相对较长,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针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技术:1. 多种防治手段综合施用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手段综合施用。

比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2. 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时,需要合理施药,遵守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规定,以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选择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有效杀灭作用的农药,并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施药时间和方法。

3.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损失的扩大。

草地贪夜蛾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

草地贪夜蛾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

草地贪夜蛾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1. 引言1.1 草地贪夜蛾概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它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主要以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为食。

草地贪夜蛾的成虫体长约2厘米,翅展约4厘米,身体呈灰褐色,前翅呈深灰色并具有明显的斑纹。

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大约为30-60天,每只成虫寿命为7-10天。

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成虫主要以吸食花蜜为食,但幼虫则以农作物叶片和嫩芽为食,造成叶片被啃食、玉米穗被蛀食等危害。

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强,数量繁殖快速,一旦大量繁殖,将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危害。

由于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各国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一直致力于对其进行研究和防控。

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规律,研究其防控策略和技术,对有效防止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草地贪夜蛾(Scientific name: Spodoptera frugiperda,英文名:Fall armyworm)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能侵害多种作物,如玉米、大豆、水稻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自20世纪初发现以来,草地贪夜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且因其繁殖力强、食性广泛而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化的加剧,草地贪夜蛾的入侵范围和密度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在我国,草地贪夜蛾也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头号害虫之一。

为了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需要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程度以及防控策略。

开展草地贪夜蛾的研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了解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程度,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技术,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草地贪夜蛾的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全面探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程度以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为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科学依据。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由于其繁殖力强、食性广泛,给农作物和草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一、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等地区。

它是一种多年生害虫,全年均有害虫,但在每年四季中可分为春季发生期、夏季发生期、秋季发生期和冬季发生期四个时期。

其中主要危害期为春秋两季。

在春季,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危害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在秋季,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草地贪夜蛾成虫主要为夜间活动,白天隐匿于草丛或地表下的土壤中,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活动。

二、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和天敌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研究表明,有些昆虫、蜘蛛、植食性鸟类等天敌都能有效食食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起到防治的作用。

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保持它们在田间的生态平衡,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2. 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要做好土壤的耕作和整理工作,保持农田通风透气,减少草地贪夜蛾在地表下的隐匿条件。

其次是选择适时适量的施肥水,让农作物保持健康生长,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农田间的灌溉系统也需要加强管理,保持田间环境的干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繁殖。

3.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杀虫剂要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物特性和对药剂的抗性来选择,不能盲目使用杀虫剂,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 生态防治技术生态防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变农田结构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合理布局田间植物,增加植物多样性,培养鸟类、昆虫等天敌,形成农田的生态平衡,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5. 技术防治技术防治是一种新兴的防治方法,采用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高科技手段来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探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气候、环境、作物品种等。

草地贪夜蛾以玉米叶为食,玉米作为其优势寄主植物。

当玉米大面积种植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就会迅速增加。

气候条件也是草地贪夜蛾发生的重要因素,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发展。

种植密度低、施肥不当等也会给草地贪夜蛾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为了防治草地贪夜蛾,农业部门采取了多种防治技术。

一是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和天敌微生物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控制。

用寄生蜂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数量。

二是化学防治技术,利用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

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避免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三是农业措施,包括轮作、间种、深耕等措施,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发生。

轮作可以打破草地贪夜蛾的寄主植物连续种植,从而减少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发展。

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深耕可以破坏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在土壤中的越冬条件,从而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发生。

四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治草地贪夜蛾,农业部门采取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措施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对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治技术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稻谷、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在草地上也可能出现危害。

本文将介绍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草地贪夜蛾的学名为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于粘虫科的一种。

雌虫体长28-33mm,雄虫体长24-28mm。

翅展长达60mm,翅幅达到100mm以上。

幼虫呈灰褐色,头部色深而尾部色浅。

草地贪夜蛾喜欢在温暖的季节里繁衍生息,一年多世代,每个世代的出现时间和数量都不相同。

生物学特性对于防治农业害虫至关重要,因此了解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草地贪夜蛾大部分在春、秋季节为成虫出现,主要出现在5月到6月和8月到9月之间。

当气温达到15摄氏度时,草地贪夜蛾的卵会孵化。

“Niu Mo”是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名字,意为“饱肚子”。

其一般是在夜间活动,到了早晨便会躲藏在土里或草丛中。

草地贪夜蛾的虫期较短,在两周至一个月之间。

它们在春季中的幼虫期,对稻谷、玉米等作物的破坏往往较为严重。

防治草地贪夜蛾主要采取综合化的防治策略,首要措施是加强农业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灌溉管理:合理灌溉和节水灌溉,保持土壤水分平衡,避免因过多灌溉导致的草地贪夜蛾繁殖;2.土地管理:杂草清除及草地整治,可减少草地贪夜蛾蛹在土壤中的生存,减少其复发;3.病虫害防治:如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开始大规模攻击,可喷洒杀虫剂,控制其种群数量。

此外,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如放鸟、施生物农药)、武装化防治(铺设草地夜视监控、安装光敏陷阱)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和防治的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对于防治农业害虫至关重要。

加强草地管理,科学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将对防治草地贪夜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1. 草地贪夜蛾的介绍2. 草地贪夜蛾的危害3. 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4.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4.1. 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预警•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夜间监测•设置发光诱虫灯吸引贪夜蛾的成虫•利用气象因素进行预测和预警4.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天牛类和食肉昆虫•使用病毒和细菌进行防治•利用天敌真菌感染贪夜蛾4.3. 化学防治•选择安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应根据成虫、幼虫和卵期选择不同的农药•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产生抗药性4.4. 栽培管理措施•采用旋转种植,避免连续种植易感作物•清除草地贪夜蛾的寄主植物•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贪夜蛾的滋生地4.5.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吸引并杀死成虫•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防治•推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示范4.6. 社区参与与宣传•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防治意识•组织农民合作防治,共同抵抗草地贪夜蛾•通过媒体宣传,向公众普及防治知识5.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评估•监测虫口密度变化•观察农作物受害情况•统计防治成本和效益6. 结论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包括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预警、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栽培管理措施、物理防治以及社区参与与宣传。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收益。

同时,也需要进行防治效果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要实现全面防治,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孟连县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孟连县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孟连县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1. 引言1.1 草地贪夜蛾介绍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由南美洲引入到非洲和亚洲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稻谷等农作物。

成虫翅膀灰褐色,前翅深灰色,前翅前缘和翅端有白色或淡黄色斑纹;幼虫身体呈灰白色,背部有黑色横纹,头部褐色,喜欢在夜晚取食农作物叶片,造成叶片被啃食、饼干状或孔洞状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以繁殖速度快、取食范围广、抗药性强等特点闻名,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农作物害虫。

具有广泛的分布,适应性强,且具有迁飞能力,容易在不同地区传播,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1.2 发生特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草地贪夜蛾在孟连县的发生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季,气温升高、降雨充足的条件下,其繁殖速度加快,数量急剧增加;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分布在孟连县的农田和草地上,对作物危害较大;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强,一对成虫可以产下数百只卵,使得其种群迅速扩大,对农作物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孟连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季节性集中、地域性分布和繁殖能力强。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孟连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建议。

2. 正文2.1 孟连县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管辖范围。

近年来,孟连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给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1. 季节性特点:孟连县草地贪夜蛾主要在夏秋季节为害,特别是7-9月份是其滋生繁殖的高峰期。

2. 食物特点:草地贪夜蛾主要以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为食,喜欢在农田间潜伏和寻找食物。

3. 蔓延速度快:草地贪夜蛾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一旦发生,很容易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造成规模性灾害。

4. 危害严重: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程度较高,能够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死亡和减产,对当地农民的粮食安全和经济收入造成严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草地贪夜蛾技术资料一、名称学名: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异名:Laphygma frugiperda Guenee, 1852;Phalaena frugiperda Smith & Abbot, 1797;Trigonophora frugiperda Geyer, 1832;Laphygma macra Guenee, 1852;Laphygma inepta Walker, 1856;Prodenia signifera Walker, 1856;Prodenia plagiata Walker, 1856;Prodenia autumnalis Riley, 1870;Noctua frugiperda J.E. Smith;Caradrina frugiperda。

中文俗名:草地夜蛾、秋黏虫。

英文名:Fall armyworm;Alfalfa worm;Buckworm;Budworm;Corn budworm;Corn leafworm;Cotton leaf worm;Daggy's corn worm;Grass caterpillar;Grass worm;Maize budworm;Overflow worm;Rice caterpillar;Southern Aarmyworm;Southern grassworm;Wheat cutworm;Whorlworm。

二、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贪夜蛾属Spodoptera。

三、形态特征卵:球形(直径0.75 mm),在产卵阶段为绿色,孵化前期变为浅褐色。

卵成熟需要2-3天(20-30℃)。

通常以卵块形式产卵,每卵块约包含150-200粒卵,在叶面上堆积为2-4层。

卵块通常覆有起保护作用的灰粉色雌虫腹部毛鳞。

每头雌虫可产卵1500粒左右。

幼虫:幼虫浅绿色至暗褐色,带有纵条纹。

第6龄体长3-4 cm。

幼虫有8只腹足,其中1对位于最后一节腹节上。

刚孵化时为绿色,带有黑色线条和斑点,随着虫体发育仍保持绿色或变为淡褐色,具黑色背线和气门线。

一旦种群密度大而食物短缺,老熟幼虫几乎全为黑色,进入行军虫阶段。

大龄幼虫头部为典型的黄色倒Y形,背部黑色毛瘤具长毛(在每节两侧发白的背部区域),腹部末节的4个黑点呈正方形排列。

幼虫通常为6龄,偶有5龄。

蛹:体长比老熟幼虫稍短(墨西哥雄性1.3-1.5 cm,雌性1.6-1.7 cm),褐色,有光泽。

成虫:雄性体长1.6 cm,翅展3.7 cm,前翅斑驳(亮褐色、灰色、草色),有一中室,其中3/4部分为草色,1/4部分为暗褐色;雌性体长1.7 cm,翅展3.8 cm,前翅斑驳(暗褐色、灰色),后翅为草色,边缘暗褐色。

成虫的近似种主要为S. exempta和S .littoralis。

成虫卵幼虫蛹四、寄主该害虫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有记录的超过80余种。

该害虫可大量取食寄主的茎和叶,严重为害重要的草本栽培经济作物。

喜食禾本科植物,常为害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禾本科农作物,也为害棉花、十字花科、葫芦科、花生、苜蓿、洋葱、菜豆属、甘薯、番茄、其他茄科植物(辣椒属、烟草)及多种观赏植物等。

最常见寄主有玉米、高粱、狗牙根、马唐属(Digitaria spp.)杂草。

大田作物包括:玉米、水稻、高粱、大麦、小麦、荞麦、苜蓿、棉花、燕麦、粟、花生、黑麦草、甜菜、苏丹草、大豆、甘蔗、梯牧草、狗牙根、烟草、三叶草。

蔬菜中最常为害甜玉米,其它蔬菜偶发为害。

为害的其它植物:苹果树、柑橘树、木瓜树、桃树、草莓和一些花卉。

杂草寄主包括:剪股颖、剪股颖属(Agrostis sp.)、马唐属(Digitaria spp.)杂草、石茅高梁、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牵牛花、牵牛属(Ipomoea spp.)、莎草香附子、莎草属(Cyperus spp.)、藜、苋属(Amaranthus spp.)、蒺藜草、刺苞草(Cenchrus tribuloides)等。

五、地理分布亚洲: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也门。

非洲: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刚果(布)、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达加斯、马拉维、马约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留尼汪、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美国、百慕大。

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属维尔京群岛。

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欧洲:德国(根除)、荷兰(官方调查证实不存在)。

六、生物学特性成虫夜间产卵,卵粘在寄主植物下层叶片的背面,100-300个卵块紧簇,有时分为2层,通常覆盖有雌虫腹鬃保护层。

孵化需2-10天(通常为3-5天)。

幼龄幼虫在轮生叶深处取食,1-2龄在幼叶表面群体取食,可出现典型的症状“叶窗”,可致生长点死亡。

大龄幼虫会自相残杀,因此通常每个轮生叶中只有1-2头幼虫。

幼虫发育至六龄的速度受食物和温度条件的影响,通常需要14-21天。

大龄幼虫夜间活动,除非进入行军虫阶段,群集扩散,寻找其他的食物源。

该害虫在土穴的茧中化蛹,也有少数在寄主植物的叶间化蛹,蛹期为9-13天。

成虫在夜间羽化,产卵前飞行数公里,有时可远距离迁移。

成虫平均存活12-14天,卵期2-5天。

幼虫有6个龄期,在25℃条件下,1-6龄幼虫的发育期分别为3.3、1.7、1.5、1.5、2.0和3.7天;幼虫在白天的强光下会躲藏;幼虫期夏天时约为14天,寒冷季节约为30天。

老熟幼虫钻入土表下2-8cm下结松散的茧化蛹,若土壤过硬,幼虫会用丝网把碎叶片和其他材料缠绕在土表结茧;蛹期夏天约为8-9天,冬天可达20-30天。

成虫羽化3-4天后开始产卵,雌虫一般在其存活的前4-5天产下大部分卵,有时产卵持续可达3周;成虫寿命7-21天。

成虫夜间活动,在温暖、潮湿的夜晚活动力更强。

该害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9℃,有效积温559日·度。

砂质粘土或粘质砂土适于化蛹和成虫羽化,与温度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

30℃以上时,成虫的翅有变形趋势。

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6℃,138日·度完成发育。

该害虫是热带种类,适宜在温暖地区存活。

据报道,幼虫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8℃,卵期和蛹期温度相对较低。

在热带,一年可发生4-6代,北部稍冷地区则只发生1-2代,活动和发育在较低温度下停止。

冰冻时,虫体阶段通常都会死亡。

在美国,通常只在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南部越冬。

在温暖的冬季,蛹在更北的地区也可以存活。

七、为害症状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分别喜食不同的寄主:一龄幼虫主要在玉米上为害,有时也为害高粱,棉花,以及这些寄主附近的其它植物;其他龄期的幼虫主要在水稻,狗牙根,以及石茅高梁上为害。

幼虫在苗期轮生叶内取食,大龄幼虫可咬断植株基部,甚至侵害成熟植株的生殖器官。

为害烟草时,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有时可咬断茎基部。

在番茄植株上,取食嫩芽和生长点,也钻蛀果实。

取食玉米叶片,轮生叶上可见大量边缘粗糙的孔洞,内有虫粪。

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时甚至可只剩叶脉。

生长季初期,严重为害取食幼嫩植株生长点导致死亡,表现在玉米的这种症状俗称“心死”。

幼虫可蛀入玉米植株上的玉米粒中为害。

虫口密度大时,大龄幼虫群集迁移扩散,通常定殖于野草上。

玉米为害状八、传播和扩散方式该害虫每年在美国有规律迁移,扩散遍及美国并几乎每年夏天迁飞至加拿大南部,专家认为迁移是该种生活史中的主要部分。

产卵前期广泛扩散对其种族繁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田间合适寄主的存在加速了其繁殖及扩散。

在美国,有记录成虫借助低水平气流在30小时内从密西西比扩散至加拿大。

在夏末和初秋,幼虫频繁担当行军虫在当地扩散。

幼虫也可随蔬菜、水果、草本观赏植物携带传播。

九、经济重要性该害虫广泛分布于西半球较温暖的地区。

大量幼虫会导致植物落叶及产量损失,然后幼虫以夜盗虫方式迁移到邻近地区。

幼虫给植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可达10%-100%,当植株高度为40-60 cm 时产量损失尤大。

成虫白天躲藏在落叶层、杂草或荫蔽处,夜间较为活跃,可被亮光吸引,实现长距离迁移扩散。

该害虫在玉米上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据统计,玉米发育中后期的轮生阶段55-100%的植株感染该害虫时产量损失15-73%(Hruska和Gould,1997)。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草地贪夜蛾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20%。

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其为害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更为严重,如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其为害可造成玉米减产40%,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其为害可分别造成72%和34%的玉米产量损失。

十、检查、监测检查寄主植物叶部是否有幼虫,若发现为害迹象要认真检查周围是否有虫体存在。

也可应用性信息素或灯诱进行监测诱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