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加引发人们的关注。

土壤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出台,是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但该标准现存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1. 标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一个以监测、评价为主的标准,但缺少对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治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整个标准体系并不完整和系统。

2. 标准指标不够细化和科学。

标准指标的设置应根据土壤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但我国现有标准指标过于笼统,对不同类型、不同用途土壤的承受能力、对不同种土壤污染物的敏感程度等因素未给出详细的考虑和规定。

3. 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标准时出现了难以评价和规范化的情况,同时由于土壤环境复杂、污染物种类多种多样,一些地方卫生环境管理局与土壤环境监测中心并未设立实施环节,因此实施起来面临一定困难。

二、建议与改进1. 完善标准体系。

应该增加对于防治及修复治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将土壤保护、修复及管理纳入现有的标准体系中,并建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

2. 优化标准指标设置。

应根据土壤的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区域土壤类型的敏感程度等因素,详细规定土壤环境的指标标准,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 完善实施环节。

应设立相应风险评估机构和实施监管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细致监管,规范标准执行,从而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改进是必须的。

加强对标准的更新与完善,优化指标设置,建立完整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管和治理土壤环境问题,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的一种重要组分,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急需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旨在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提升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升技术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尸体等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主要储量和渠道,它对土壤中的养分起着重要的固定和贮存作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中的养分储量越多,土壤肥力越强,作物生长越好。

土壤有机质还对土壤的保肥保墒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保墒性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有机质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活力,改善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是指通过添加外源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改进施肥制度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随着土壤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粮食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评价,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耕地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1. 土壤养分检测技术土壤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土壤养分检测主要依靠化验方法,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光谱仪、土壤无损检测仪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土壤养分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和精准。

这些新技术能够通过光谱分析和电磁感应等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信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2. 土壤墒情检测技术土壤墒情是土壤含水量、水势等墒情指标的综合体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传统的土壤墒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操作繁琐且周期长。

近年来,随着土壤墒情传感技术的发展,传感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壤墒情检测变得更加自动化和精准化。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实时的土壤墒情信息,为农作物的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壤污染检测技术土壤污染是当前严重影响耕地质量的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土壤污染检测主要依靠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操作繁琐且耗时。

随着生物传感技术、光谱技术和地球化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土壤污染检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为土壤污染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了更多可能。

4. 土地利用检测技术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地流转的不断推进,耕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土地利用检测主要依靠地形测绘和遥感技术,局限性较大。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检测变得更加精确和全面。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汪媛媛;杨忠芳;余涛【摘要】阐述了土地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反映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土壤质量评价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是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除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外,将土壤质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预警和监测土壤变化的趋势.%On the basis of elucid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The latest progress on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was summariz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soil biological indicators would be the orientation of soil quality research. All those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used to be divided into physical ,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dicators, but combining the soil quality with social economic indicators could early warn and monitor the changes of soil more efficient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36【总页数】7页(P22617-22622,22657)【关键词】土壤质量;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作者】汪媛媛;杨忠芳;余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5土壤作为土地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因此,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我国的农业也养育了世界各地的人口,其中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土壤质量开始面临问题,比如土壤环境受到污染、土壤的质量开始下降,这都会影响我国农业大国的发展。

同时我国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

因此本文主要就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大国的发展。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发展趋势一、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一)缺乏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视程度土壤是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如果土壤环境出现问题,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做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对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就导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力度不足,同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发展较慢的区域往往会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投入的资金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有序推进。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转变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态度,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为我国农业大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

(二)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开始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比如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开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3S技术等被广泛地应用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土壤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但是通过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程进行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流于表面,不能真正实现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有效监测,需要引起相关部门人员的高度关注。

(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制度有待完善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

土壤调查成果总结范文

土壤调查成果总结范文

一、前言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提高土壤资源管理水平,我国开展了全国土壤调查工作。

本文将总结我国土壤调查的主要成果,为今后土壤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二、土壤资源概况1. 土壤类型丰富多样:我国土壤类型繁多,包括红壤、黄壤、黑土、紫色土、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等。

这些土壤类型分布广泛,覆盖了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和生态环境。

2. 土壤资源总量大:我国土壤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耕地面积约为 1.3亿公顷,其中,优质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

3. 土壤质量状况良好:近年来,我国土壤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土壤肥力得到有效保障。

三、土壤调查成果1. 土壤基础数据更新:通过土壤调查,我国更新了土壤类型、分布、面积、质量等基础数据,为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对全国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识别出重点污染区域,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方向。

3. 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分析了土壤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利用现状,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

4. 土壤改良与保护技术:总结了一系列土壤改良与保护技术,为提高土壤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5. 土壤修复工程: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开展了土壤修复工程,有效降低了土壤污染风险。

四、土壤调查成果的应用1. 土地利用规划:土壤调查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农业生产布局:土壤调查成果为农业生产布局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环境保护:土壤调查成果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有助于识别重点污染区域,实施污染治理。

4. 土壤资源管理:土壤调查成果为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土壤资源管理水平。

五、结论土壤调查成果为我国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土壤资源管理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土壤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土壤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土壤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品质的下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监测技术落后、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壤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约了对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的准确了解,也制约了对土壤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有必要对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的技术力量,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提升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并加强监督管理和法律法规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监测的水平,为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1.2 问题提出土壤环境监测是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土壤环境监测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部分地区缺乏监测点,导致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受到影响。

现有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中的监测需求。

监测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不畅,监测结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对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对策研究,包括加强监测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加强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加强监督管理和法律法规建设,以期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效率,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保护土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土壤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需求的不断提高,土壤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是帮助人们了解土壤状况并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的相关研究。

一、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1.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评价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保水性和透水性等。

评估土壤质地有助于了解土壤的渗透能力和保水能力,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

2. 土壤pH值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的pH值可以直接反映出土壤酸碱性的程度,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保持土壤的适宜pH值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调整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并改善土壤质量。

二、土壤改良的方法1. 有机物质的施入有机物质在土壤改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质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施入有机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降低人工施肥的需求。

2. 轮作与间作轮作和间作是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轮作是指不同作物的循环种植,可以减少一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率。

这两种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保持了土壤的健康。

3.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流失和侵蚀,保护土壤的质量。

植树造林、修建沟渠、建立梯田等措施能够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也能够减少土壤流失和侵蚀,同时提高土壤质量。

三、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的重要性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土壤改良措施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土壤改良措施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土壤改 良措施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 土壤改良措施 • 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壤改良的关
系 •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 土壤改良措施的应用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理化性质评价
01
02
03
土壤质地
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组成, 判断土壤的砂粒、粉粒和 粘粒含量,从而了解土壤 的质地状况。
土壤酸碱度
测定土壤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作物生长 ,需采取相应改良措施。
城市用地评价
土壤污染状况
调查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况,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等,评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土壤承载能力
评估城市用地土壤的承载能力,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导致土壤侵 蚀、滑坡等自然灾害。
土壤生态功能
土壤调理技术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障碍因子,研发新型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 pH值、盐分、水分等理化性质。
精准农业技术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实现土壤改良的精准施策和精细管理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土地质量与土壤改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入等经济指标 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益。
保护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土壤生态功能,如绿化植被、微生物群落等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工业用地评价
土壤环境容量
01
评估工业用地范围内土壤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对污染物的
最大承受能力。
土壤污染修复
02
针对已污染的工业用地,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措施,降
低污染物含量,使其达到安全利用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
土壤侵蚀防治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 田、种植防护林等,减少水土 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土壤 是最 重要 的 自然要素 之一 , 是人 类赖 以生 存 的物质 基础 。土 壤 环 境 质量 状 况 不 仅 直 接关 系 到农产 品安 全 和 生 态 安 全 , 而 且 关 系 到 人 体 健 康, 甚至 关 系 到社 会 发 展 与 稳 定 。随 着 人 口增
加及 经 济发展 , 我 国土 壤 污染 情 况 日趋 严 重 , 土壤 环境 安全 问题 突 出。 主要 表 现 为 土壤 污 染 面 积 不
L U S i — j i n, HE L i — h u a n
( 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r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s t a t u s o f s o i l p o l l u t i o n a n d Ch i n a S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s o i l e n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we r e s k e t c h e d o u t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r e v i e w a nd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s o i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us i n
r o nme n t , i mp r o v i n g l e g a l s y s t e m o f s o i l e n v i r o n me n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e n h a nc i n g p u b l i c r i s k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 t i o n o f s o i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Ke y wo r d s: S o i l e n v i r o n me n t q ua l i t y; S o i l mo n i t o r i n g;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s o i l p o l l u t i o n

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良技术探讨

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良技术探讨

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良技术探讨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土地整治工程是指通过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工程。

土壤质量是衡量土地整治效果的重要指标,其改良技术对于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良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土地整治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壤质量评估;改良技术1.土地整治工程与土壤质量评估土地整治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对土地进行改良、修复和利用的过程。

而土壤质量评估则是对土地的肥力、水分、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产量。

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土壤质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土壤质量的评估,可以了解土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例如,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等方式来中和土壤酸度;如果土壤缺乏养分,可以通过施肥等方式来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土壤质量评估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地区土壤质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的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土地整治工程与土壤质量评估密不可分,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整治措施,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土壤质量评估的方法与指标土壤质量评估是对土壤的健康状况、生产能力、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评估土壤质量时,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土壤的各种属性,以确保其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估方法和指标。

2.1土壤质量评估方法(1)土壤物理性质分析:通过测定土壤的质地、结构、孔隙度、渗透性等物理性质,了解土壤的基本状况。

常用的方法有:土壤筛分、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性等。

(2)土壤化学性质分析:通过测定土壤的酸碱度(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重金属含量等,评估土壤的化学性质。

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黄佳惠;张瑶;肖凯;李斌;蒋文君;吴龙英;陈稷;孔凡磊;赵珂;黄进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24(38)1
【摘要】中国现有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类,但当前的指标体系还存在诸如对生物指标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指标检测方法技术落后、指标之间不成体系等问题。

在总结此3类常规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着重
介绍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重金属、微塑料、农药等化学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非常规指标的应用,并对土壤分析方法和分析设备的升级和
研发、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及其在农田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此可为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26-33)
【作者】黄佳惠;张瑶;肖凯;李斌;蒋文君;吴龙英;陈稷;孔凡磊;赵珂;黄进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金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
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1.9
【相关文献】
1.鄂东南花岗岩区不同崩岗侵蚀程度的农田土壤质量评价
2.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3.乌兰布和绿洲区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及演化
4.
宁夏永宁地区中产农田土壤质量评价5.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典型绿洲农田土壤质量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土壤监测几种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探讨

对土壤监测几种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探讨
. All R一ig空ht白s值 Reserved.
运用空白值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样品溶液 制备情况明确土壤遭受到严重污染的原因确保了测定环境 的合理性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对样本数据造成较大的干扰 空白值直接反应了纯水质量载气质量试剂纯度及仪器的性 能提升了监测结果精度度
三 准确度评价 在运用准确度开展检测工作时首先需要加大对全量无 机元素的应用力度对数差进行评定要确保每批次的样品中 都需要插入 )23 种无机元素对标准样品中的测定率进行统计 分析分析结果达到样品总数的 )6即认定为本次品定测定工 作是合格的 另外还需要对标准的样品测定值中的对数差进 行测定 其次需要加大对无机元素进行评定对土壤中的有 机含量好进行测定有机含量主要包括锌铜铅铬及氟等物 质测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将测定值落在标准样品的保 证值区内以判断准确度是否合格 最后对土壤中的有机污 染物回收率进行评定需要将土壤有机氯农药钛酸酯多环芳 径回 收 率 控 制 在 1%62$)%6 范 围 内 在 该 区 间 内 则 表 明 合格( 四 质控图评价 质控图评价主要包括均数控制图及多样控制图两种方法 其中均数控制图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有机率农 药的回收力度如果图中的数据没有连续 1 点位于中性线的同 一侧则表示分布工作合适质量控制图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表 明检测数据正处于受控状态中 而多样控制图方法在实际的 使用过程中由多个铜标准样品构成主要是对数差尽心监控 的过程如果回收率数据能够落在上下控制线范围内及上下辅 助线内则表明数据分布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确保了质控图的 合理性及可靠性确保了检测数据长期处于受控状态中 四结论 本文对新疆地区的土壤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 法进行分析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 质量控制图三种 分别针对这四种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相对 应的土壤监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空白值评价精密度评价准 确度评价及质控图评价四种为土壤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 技术依据提升了土壤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 夏新马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几种评价方法探 讨 G &环境科学导刊)%$)%($%32$%1& ) 易友根&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 G &民 营科技)%$)%99929'& ( 黄吉兰&浅谈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G &资 源节约与环保)%$0$$$1%& 作者简介张欢$'932 女汉族新疆沙湾人毕业于新 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

浅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理论与实操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和农业发达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现实操作和理论之间的差距方面来探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污染物;化学基准值;背景值1现实操作1.1调查方法对于土壤污染问题的调查,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目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主要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保部72号令)开展工作,包括现场踏勘、人员访谈、采样分析和遥感监测等多种方式。

在实地调查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根据土壤的类型、颜色、质地等进行分类,并结合现场勘察钻探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1.2调查技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评估等方面。

样品采集需要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合理的采样点位。

实验室检测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对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检测。

结果评估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土壤污染情况的具体指标和水平。

2理论支持2.1污染物特征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关键,也是理论支持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土壤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不同,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2污染评价标准土壤污染评价标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要依据,也是理论支持的重要内容。

土壤污染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征,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限值。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帮助调查人员对土壤污染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目前国家层面已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在北京、重庆、河北、上海等地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标准。

我国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评价

我国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评价

我国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评价作者:刘学瑞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20年第3期刘学瑞摘要:土壤污染,目前已成为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并列的重要污染之一。

针对土壤污染,我国急需加强对土壤环境的调查、监测与评价,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监测体系标准,促进土壤环境良性发展。

文章分别从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及评价几方面重点阐述。

关键词:土壤;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一、我国土壤环境现状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峻,从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耕地中重金属污染严重,部分抽样粮食Pb、Hg、As、Cd等重金属超标率达到10%。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土壤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灌溉,造成重金属富集效应凸显;二是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这主要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化学性质畸变,营养元素流失,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农业生产;三是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出现明显酸化,土壤空隙度变小,结构板结,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少土壤动物的丰度,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其他使用功效;四是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产生的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白色污染”,造成有机物、重金属等化学污染,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等,土壤丧失使用功能。

二、我国土壤环境调查监测(一)土壤环境调查的必要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过几次全国性的土壤环境调查,调查表明,工矿业、农业、城镇化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这就更需要加大土壤环境调查的频次和深入度,掌握土壤环境现状,指导我国的生产生活活动。

同时,土壤污染较水、大气污染更具其特殊性和隐蔽性,土壤环境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更大的艰巨性,这就需要有更详实准确的土壤环境资料作为技术支撑。

(二)土壤环境调查监测的特点1.土壤污染具有特殊性,监测难度大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富集性和不均匀,造成监测难度大。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场地调查的建议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场地调查的建议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场地调查的建议摘要:土地资源是承载生命尤为重要的组员,现如今,土地遭受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土地污染对未来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污染场地调查作为一项综合复杂性较强的工作,若想实现土地再利用,社会大众势必要充分掌握当前的污染情况。

所以,我国应注重污染场地调查程序与方法的优化完善,利用更为合理有效的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工作建立修复方式,从而让土地资源实现二次开发利用,便于积极展开环境治理工作,为我国实现青山绿水提供保障。

关键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场地调查;问题;建议前言:土壤污染的治理与恢复工程顺利完工以后,各种程序转移再利用。

建设用地污染防治的验收,满足规划与使用标准,可成功进入到土地规划之中。

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法规在初期勘探时期获得有效改善,可在土壤污染控制工作中依旧存有“一刀切”标准与“一刀切”的风险。

鉴于此,相关单位势必要针对性建立解决措施,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一一处理,即可保证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1土壤污染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度的加快,场地性质的变更越来越频繁。

许多工业企业陆续搬出主城区或者永久退役,原有的工业用地被逐步开发为居住用地或公建用地,用地性质发生改变。

而部分主城区内原有企业建成时间早,因历史原因,各企业虽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但“跑、冒、滴、漏”等造成生产场地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

故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当前面临搬迁或退役工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问题,工业企业遗留的环境问题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地价值的降低,污染场地引发的严重的责任纠纷问题,巨额的处理经费支出等。

近来常有污染事件发生,近有北京宋家庄地铁站挖掘作业工人中毒、苏州郭巷筑路工人昏迷、武汉三江地产项目施工工人中毒等污染场地再开发过程中的急性中毒事故,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直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再次开发利用,由此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必须高度重视污染场地再开发的环境风险防控,正视和加速解决其环境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浅谈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

浅谈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

浅谈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展开讨论。

在通过介绍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出问题,接着在正文部分详细分析数据获取困难、污染责任难以界定、技术手段不足和成本高昂等调查难点,并提出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污染责任、加强监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探索降低调查成本的途径。

总结调查难点,展望未来调查方向,并强调建议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解决该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提供有益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难点、建议、数据获取、污染责任、技术手段、成本、数据共享机制、监管力度、技术研发、调查准确性、调查成本、总结调查难点、未来调查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南方某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重点行业企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调查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污染的情况,找出污染源头,制定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调查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研究意义南方某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科学意义。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有效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但受到污染后,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对土壤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04-28T06:09:37.43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期作者:张烜1 刘峰2 黄燕2[导读] 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是指土壤在自然环境中吸收张烜1 刘峰2 黄燕21.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南分局,山东青岛 2660032.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 266003摘要: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是指土壤在自然环境中吸收、容纳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综合能力。

基于此,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和评价土壤环境的实际状况。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要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代表性,就必须采取良好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将涉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分析检测、点采样、数据评价、综合报告等,应加以控制。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有效路径目前,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污染源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环境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物质对土壤的危害,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保证人民生活的正常需求。

1土壤环境监测中的意义土壤污染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土壤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物依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获得生长条件。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壤环境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我国土壤严重污染的比例已严重超标,人类活动改变了土壤性质,重金属含量迅速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严重污染地区的作物产量和质量正在不断下降。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气和水体,破坏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正是由于这些后果,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用过程中,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状态,及时发现土壤中的异常现象,并根据土壤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监测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而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问题,则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的关键。

本文将试析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测设备和方法不规范。

目前,土壤监测设备和方法多种多样,有些地区和单位使用的设备和方法不规范,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土壤监测中常用的土壤采样器、土壤pH 计、土壤水分计等设备,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不合格的设备可能会导致监测数据的失真。

二是监测人员素质不高。

土壤监测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但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进行土壤监测时,监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对监测设备和方法不了解,甚至存在操作失误的情况。

三是监测过程中的外部干扰。

土壤监测通常是在户外开展的,受到天气、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候会受到干扰,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以上几个问题说明了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存在的现实情况,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监测设备和方法的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土壤监测设备和方法的标准,对监测设备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检测,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监测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是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加强对土壤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熟练掌握监测设备和方法,规范操作过程,减少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数据失真。

三是加强监测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监控。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监测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外部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该加强对土壤监测数据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审核机制,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不合格数据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10-15T09:33:04.520Z 来源:《知识-力量》6中作者:任建行1 王云2[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土壤质量概念及现状以及评价方法和对今后土壤质量研究工作的意见。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土壤质量概念及现状以及评价方法和对今后土壤质量研究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单元;评价指标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土壤资源受到日益增大得压力。

由于目前存在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降低、土壤化学和重金属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大气和水体质量降低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土壤质量的概念以及评价的兴趣研究。

[1] 中国土壤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耕地占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2,且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 2/3。

由于人多地少,我国土地资源开发比较彻底,可供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工程的实施,全国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要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只能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土壤质量便成为决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只有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才能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并及时的调整土地管理措施,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土壤质量的定义土壤质量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随土地持续利用研究发展起来,并在粮食需求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式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5年美国土壤学会认为土壤质量是指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气质量以及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直到20世纪末才提出了土壤质量是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的综合,即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能力、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3]。

但仍未建立起对土壤质量量化表征的方法和公认的指标及评价体系。

Parr 等几个土壤质量定义的特定用处,可用于评价管理措施对土壤退化和保持的影响[4]。

江慧等提出土壤质量的概念有助于区别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力的变化和土壤质量的变化导致的生产力的变化[5]。

土壤质量的概念也可用于监测与农业管理有关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应该指出的是,土壤质量的含义可以因使用土壤不同和管理目的不同而不同,也会因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而变化,但在研究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时,为便于比较,必须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和方法。

2土壤质量研究现状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土壤普查,因为规模和采集的数据有限,所以资料并不完整。

第二次土壤普查是在80年代初,虽然此次规模很大,资料也齐全。

但是由于对土壤质量没有完整的认识,只关注了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肥力指标,没有包括土壤的环境和健康指标。

3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粮食生产总量从 1978年的3 048亿公斤增至2017年6179亿公斤,占到世界的16%,但是化肥用量占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用量的4倍。

在这30年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土壤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增多,土壤退化比较严重。

据统计,因土壤侵蚀、肥力贫瘠、盐渍化、沼泽化、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6]这些都对土壤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摸清土壤变化情况,也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土壤质量的评价做了大量研究,同时评价方法和指标逐渐丰富,研究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周建民分析研究了由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主持完成了“973”项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对研究对象(生产90%以上的水稻土、红壤、潮土、和黑土)的分析比较得出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以及土壤速效钾)和土壤健康以及土壤PH在这20年来变化趋势,从而得出20年来土壤质量的变化。

孙云云等提出可以从土壤生物学性质中土壤微生物指标、土壤酶活性指标、土壤动物指标来反映土壤质量健康的变化,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对土壤质量的评价也分成了不同尺度。

(1)大尺度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研究:吴玉红等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有机质、碳酸钙、速效钾、磷酸酶等12项土壤属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研究区域来说,深松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是比较有效的保护性耕地措施。

(2)中尺度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研究:张杰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大庆市不同类型土壤的全盐量、阴离子组成、PH 值等指标进行了评价,从而进行了不同土壤质量的评价。

(3):小尺度的土壤质量的评价研究:黄春雷等研究了在浙江东部沿海受某一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先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各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再用內梅罗综合指数法将各种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然后再根据区域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进行判断,最终得到该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

3评价单元土壤质量评价单元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对象,是评价对象的最小单元,是土地质量评价和级别划分的最小空间单位。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客观地反映土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同一评价单元内应具有一致的土地基本属性,不同的评价单元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可比性。

而且评价单元能反映最终的评价结果。

所以要合理划分评价单元,并且要匹配已经获得的支撑数据。

划分土壤质量单元一般有4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二是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三是田块作为评价单元。

四是以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的生态组合划分评价单元。

张万忠用大连地区204个土种为评价单元揭示了大连地区土壤质量的递变规律,并提出了加速土壤正向演化的措施。

朱海燕研究的江汉平原的后湖农场,以村作为评价单元是由于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且地形平坦,各村内部土地差异不大。

Sparling 等以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评价对象,对新西兰的12种土壤进行评价。

4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土壤质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自然组成部分,也与人类的行为和管理措施及其农业实践有关,所以土壤质量不能够直接被测定,但可以通过土壤质量指标来测定。

土壤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内部各种特征的相互作用,土壤质量评价应由土壤质量指标来确定。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是从土壤生产潜力和环境管理的角度检测和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性状、功能或条件。

Arshad等认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是指能够反映实现其功能的程度,并且可以测量的土壤或植物的属性。

张万忠认为评价指标是指影响和制约土壤资源质量的各要素。

黄勇、杨忠芳等把土壤质量指标归纳主要为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3个方面的指标,反映了内在的土壤作用特征和可见的植物特性,可以用来监控引起土壤发生变化的管理措施。

Larson 和Pierce 提出了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 MDS)概念,它包括了许多的土壤物理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可用来监测由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引起的土壤质量的变化。

5.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赵其国等介绍了美国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多变量指标克力格法、土壤质量动力学法和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方法。

郑昭佩等又补充了一个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

国内学者在土壤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建立方面起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王效举等引入相对土壤质量指数的概念;潘峰等将物元分析方法应用到土壤评价研究,为土壤的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曾国熙等将密切值法应用于土壤质量排序中,并提出了按密切值大小的突变进行分类的新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多目标决策方法;齐伟等探讨了土壤质量时空变化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刘德春等根据随机过程原理,构建了新的转移矩阵,建立了一个马尔柯夫链综合土壤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

5.1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 MVIK)这种方法可以将很多个土壤质量指标整理合成一个综合的土壤质量指数,这一过程称为多变量指标转换( MVIT) ,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将测定值转换为土壤质量指数。

5.2 土壤质量动力学方法由于土壤质量具有动态性,所以对土壤系统动态性的可持续管理的评价应该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特征测量其可持续性。

5.3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Parkin 等将土壤质量评价细化为食物与纤维等作物生产量、抗侵蚀能力、地下水质量、地表水质量、大气质量和食物质量等6 个特定的土壤质量元素的评价。

通过建立各个元素的评价标准,利用简单乘法运算计算出土壤质量的大小,每个元素的权重由地理、社会和经济因素所决定。

5.4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通过引入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来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定量地表示所评价土壤的质量与理想土壤之间的差距。

这种方法首先是假设研究区有一种理想土壤,该土壤各项评价指标都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以这种土壤的质量指数作为标准,让其它土壤的质量指数与之相比,得出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 RSQI) ,从而定量地表示所评价土壤的质量与理想土壤质量之间的差距,这样,从土壤的RSQI 值就可以明显而直观地看出这种土壤的质状况,RSQI 的变化量可以表示土壤质量的升降程度,从而可以定量地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

上述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各有优点,可以认为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更为简便、合理,具有针对性。

它评价的是土壤的相对质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建立理想土壤,选择代表性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做出量化的评价结果。

6.结论与展望土壤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土壤质量的许多理论问题及过程机理尚不清楚,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或统一的土壤质量指标和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良好的土壤环境能保障植物群落健康、持续生长,土壤系统作为陆地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深刻影响着整个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应加强对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

参考文献[1]Karlen D L, Andrews S S, Doran J W. Soil quality: Curr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 ions[J]. Advances in Advances in Agronomy, 2001, 74: 1-40.[2]周健民.浅谈我国土壤质量变化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40):459-467.[3]曹志洪.继承传承土壤学的成果,促进现代土壤学研究-论“土壤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国基础科学,2000,(10)11-16.[4]Arshad M A,Martin S. Identifying critical limits for soil quality in dicators in agro ecosystems[J]. Agric Ecosyst Environ, 2002,88:153-160.[5]江慧,张琴.土壤质量指标与研究进展.四川林业科技,2016,37(6);23-37.[6]赵其国,孙波,张桃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