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形象设计形式美及法则

合集下载

形象设计培训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篇PPT课件

形象设计培训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篇PPT课件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一节 统一与变化
从历史上看, 早在古希腊时代,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提出“美是对立统一” 的观点。随后, 亚里士多德也发表了“美在于各种因素的统一” 的思想。该 理念后经过各时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 15 世纪) 和启蒙时期( 18 世纪) 的美 学家和艺术家们的不懈探讨, 形成了统一与变化法则, 成为举世公认的认识美、 创造美的基本原则。
轴对称
中心对称
对称轴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二、均衡的概念与形式
1. 均衡的概念
均衡就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 使形式诸要素间的视觉力感保持平衡关 系,它是一种给人以自由稳定感的结构形式。例如:在一个画面中想要获得 均衡感,就要使画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等量上的大体 平衡。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篇
—形象设计培训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一节 统一与变化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尺度与比例 第五节 视错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说出形象设计审美法则的具体内容, 并能运用审美法则来鉴别形象设计作品的优劣。
2. 通过学习明确美的形式,并总结美的规律,通过课后不断 练习,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建立起全面 的、立体的、完善的审美能力。
2.均衡的形式
均衡的形式有三种
体量用远近来均衡
醒目程度可以弥补 体量上的失衡
可用体量、虚实来均衡形 态和性质上的差别,
对称与均衡是平衡的两种表现形式, 两种形式都是为了在视觉上取得平衡, 以达到和谐, 产生美感中的运用
对称与均衡是形象设计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原理。美国的一位化妆大师曾 经研究发现, 凡是完美的面容都是近乎对称的。然而, 现实中非常对称的面 孔极少存在, 这也是在化妆中所要弥补的。在总体对称的面容中,加一点变 化往往会使面容显得更加生动,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五、重心 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画面的中心点往往就是视觉的重心点,但是画面的图象轮廓 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明暗的分布都可以对视觉重心产 生影响。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结语: 在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五个要素,或者说处理好这五方 面的关系,即为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希望初学者细心揣摩 体会。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音乐中节拍的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的反复连续形成韵律。 节奏是富于理性的,而韵律则更富于感性。 韵律的构成形式为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旋转的韵律、等差 的韵律、等比的韵律和自由的韵律。 把原本属于听觉领域的概念名词引入到平面设计中,作为平面设 计中形式美的一种法则。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对美的要求也是相 通的。听觉领域的美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平面设计。如果处理、 运用得宜,则会使原来平面的要素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焕发出 夺人的光彩。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王秉科 摘编整理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自特点丰富多样,即为变化。在变化中有主 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即为统一。形体是千变万化的,大小、 高低、明暗、粗细、刚柔、曲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要求有 统一,既有变化,又要统一,使矛盾转化,对立统一。 图形的构成,如果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就会松散、软弱、混乱。 反之,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则出现呆板而无生气,使人感觉单调、 沉闷、贫乏、生硬。变化与统一在构成中,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普通应用“黄金比例”这一概念来指导设计。 巧妙、合理的处理各个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设计者考虑较 多的要素。 当然,比例也应该建立在准确之上,即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要 符合实际情况,也要符合科学要求。不合比例肯定不好看,失 去准确的比例同样也是错误的。例如在画人体的时候,四肢之 间的比例就相当重要。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重复构成、骨格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群化构成
a、基本形重复构成: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基本形,这种构 成形式就是基本形重复构成。
(1)方向的变化:重复的基本形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变换位置排列。 (2)位置的变化: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大小的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以变化。 (4)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方向的变化。
对称: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 4、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和统一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 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பைடு நூலகம்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 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的概念与形式
1. 对称的概念
对称就是在审美对象中部引一条直线或定一个点,线或点的两侧不仅 形状相同,而且距这条线或点的距离相等。在艺术表现方面,对称型适用 于表现明快统一、井然有序、明确坚实、严肃神秘等风格。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2. 对称的形式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对称形态 的优点:擅 长表现庄重 的气度;缺 点:拘谨、 齐一。
均衡形态生动、 活泼,有变化,或 产生动感。是非对 称形态与基本对称 形态的结合。是在 不对称中求得相对 的稳定感,创造一 种新的平衡。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一、 节奏与韵律的概念 1.节奏的概念
与比例的联系密切,没有尺度的衡量就无法确定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而 任何尺度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出某种比例。 2.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画面中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或是指其中一部分在整体中所 占的分量。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分配莫过于“黄金分割”,只要符合这 种比例关系就会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在下雨天,我们的眼睛看到的雨点不是呈点状下落,而是呈线状下 落的;再比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 们却感觉三种颜色的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 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二、视错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在形象设计中,对视错的运用非常普遍。例如,身材高瘦的人适合穿 着横线条的服装,这是因为横向延伸的线条会引导视线向两侧伸展,造成 丰满的视觉印象;身材矮小的人则适合穿着纵向线条服装,能从视觉上产 生纵向拉伸感,造成增高的视觉印象

形象设计概论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形象设计概论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审美法则

系。
8
二、与人体相关的比例与尺度
The proportion and scale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body
人体比例大体上有基准比例法、黄金分割法、百分比法三种形式
1. 基准比例法
以头高为基准,其与身长 的比例指数,称为“头高身 长指数”,简称“头身”。 早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就由 雕塑家列西普斯创立了8头身 比例,这也是形象设计中较 常使用的方法。一般认为最 美的头高身长指数为8,即 “8头身”。但8头身是成人 的平均指数,人种与年龄不 同,指数也不同,时装绘画 中的人体常取8头半身。
二、对称与均衡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ymmetry and balance in image design
形式
对称与均衡是形象设计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原理。美国 的一位化妆大师研究发现,凡是完美的面容都是近乎对 称的。然而,现实中非常对称的面孔极少存在,这也是 在化妆中所要弥补的。
第三节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切造型艺术在进行形、色组 合时应遵循的视觉重力构成原则。它表明被组 织的视觉形象要素的重力分布在画面中达到视 觉重力平衡的状态,而这种在造型艺术中的 “重力”是视觉心理上的力的表现。
一、对称与均衡的概念和形式
The concept and form of symmetry and equilibrium
在服装中横向分割是很常见的,无论是横向分割线还 是上下装的长短搭配,其中比例关系都非常重要,如一 个分割水平线的位置不同,会使人产生长度不同的感觉。
上下装的颜色和比例搭配不同,效果也不同。如单色 搭配、绿色和紫色搭配、紫色和粉色搭配,从中可以看 出,单色搭配显得最长,绿紫色搭配次之,紫粉色搭配 显得最短。

形式美基本法则

形式美基本法则

形式美基本法则形式美是指事物在外表上的美感,它是一种对事物外在形态的审美评价。

在视觉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形式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一系列规定了事物外在形态美感的原则和规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作品。

对称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对称性是指事物在外观上的左右或上下对称,即两侧或上下部分的形态相似或完全相同。

对称性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常常被运用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

例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廊就是以对称性为基础设计的,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美感。

比例是形式美的另一个基本法则。

比例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包括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部分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良好的比例能够使事物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美观。

在绘画中,艺术家常常运用黄金分割法则来构图,以达到最佳的比例效果。

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奏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重复或变化的规律性,它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

在音乐中,节奏是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而在视觉艺术中,节奏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的重复或变化来表现。

艺术家们常常利用节奏来营造作品的节奏感和动感。

色彩是形式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

在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理性,黄色代表活力和快乐。

设计师们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整体和细节的关系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一个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衬托。

良好的整体结构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力量感和冲击力,而精致的细节则能够使作品更加精致和有深度。

设计师们需要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上下功夫,使它们达到最佳的平衡和和谐。

总之,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它们帮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作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

形象设计形式美法则

形象设计形式美法则

形象设计形式美法则一、平衡与对称平衡和对称是形象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法则。

平衡指的是图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的分布均衡,不会给人感觉倾斜或失衡。

对称则是指图形的两侧相对于一个中心轴线是完全相同的。

二、重复与统一重复和统一可以为形象设计带来一种整体性和一致性。

通过在设计中重复相同的元素,比如颜色、形状、图案等,可以增加视觉效果的统一性。

三、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直接影响到形象设计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地使用比例和尺度,使得图形的大小、间距和比例能够适应目标受众和使用环境的需求。

四、重点与层次形象设计需要有一个主导元素或焦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设计中要合理设置重点,通过大小、颜色、形状、位置等方式来突出主要元素。

同时,形象设计也要有不同的层次感,通过前后景、深浅等处理来展现出不同的层次关系。

五、节奏与动态形象设计中的节奏和动态感能够增加设计的生动性和活力。

通过运用重复、变化、对比、节奏等手法,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节奏和动感效果。

六、色彩与对比色彩在形象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对比则是指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等元素之间的差异。

适当的色彩对比可以增强设计的吸引力和冲击力。

七、简洁与清晰形象设计需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元素和信息。

通过精炼图形和文字的表达,可以提高设计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八、符号与象征符号和象征是形象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符号和象征,可以使得设计更加富有深度和多义性,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与情感。

九、背景与空白背景和空白的处理对于形象设计来说也很重要。

背景的选择和处理方式可以增加设计的层次性和丰富度。

空白则是指设计中的留白,可以提高设计的美感和清晰度。

十、创新与突破形象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突破。

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形式和概念,可以使得设计更具有创意和个性,与众不同。

总结起来,形象设计形式美法则是通过平衡与对称、重复与统一、比例与尺度、重点与层次、节奏与动态、色彩与对比、简洁与清晰、符号与象征、背景与空白、创新与突破等原则,创造出美观、有吸引力的形象设计作品。

化妆造型设计与形式美法则

化妆造型设计与形式美法则

化妆造型设计与形式美法则化妆造型设计与形式美法则一: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形式美法则属于美学范畴,而美学则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所以形式美对于化妆造型设计来说,具有决定性和审美性意义。

如果说,化妆造型设计要素,即点、线、面、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那么这些美的形式法则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就相当于语言中组词的规则及要求。

古希腊人认为,来自调和的统一是美的主要原因,形式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

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使人能在愉悦与宁静中去追求和获得审美的享受。

可以这样认识和理解,形式美是使化妆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而构成形式美的法则则是给予作品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化妆造型形式美法则和其他设计一样包括:节奏与反复渐变;均衡与对称;对比与呼应调和;主次与比例、分割;中心与强调;变化与统一等。

应该说一个成熟而具有艺术价值的化妆作品都应比较完美的体现出这些形式美的法则,这样它才符合艺术审美的规律,从而具有艺术的价值和艺术美感。

学习并研究形式美法则是成为一个化妆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提高化妆造型设计水平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它能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审美素质的化妆设计师,并给予你更加深邃的艺术思维和创作空间,使化妆造型设计从习惯变为科学;从盲目转向明确;从主观变为宏观;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幼稚迈向成熟。

(二)、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有规律的运动。

它属于音乐术语,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高低、长短的旋律现象。

节奏内涵着反复、交替、渐变。

节奏能产生多变、灵活、丰富的跳动美感,人们在这种视觉美感中可以去追寻和享受音乐的旋律美和诗词的韵律美。

节奏是艺术形象的一种组织力量,设计师将节奏元素按照一定秩序组织在一个完整的设计中,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形式美。

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运用。

韵律在造型设计中的主要作用及体现是使作品产生情趣,具有抒情的意味。

1、节奏变化的种类从构成的结构来分,节奏可以分成六种类型:(1)、渐变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渐变而形成的节奏;(2)、等差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等差比例而形成的节奏;(3 )、旋转的节奏,即同一因素由旋转而形成的节奏;(4)、起伏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起伏而形成的节奏;(5)、等比的节奏,即同一因素因等比比例而形成的节奏;(6)、自然的节奏,即由同一种自由曲线的反复而形成的节奏。

第三章形象设计形式美及法则

第三章形象设计形式美及法则
形式美是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体现的内容,
它与美得形式所要表现的事物美的内容是相 脱离的,并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 宽泛的意味。
美得形式是美得有机统一体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得感 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 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表现 这一内容的形式。
形式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 同的社会中存在着差异和变化。
如:对女性美的评价,诗经中认为窈窕淑女 是美的典范,唐朝时认为肥胖为美,宋代时 以纤瘦苗条为美,现代则以丰满匀称,均衡 敏捷并强调眉清目秀、五官端正为美,并希 望在此基础上再锦上添花。
西方人的婚礼白色婚纱为主,而中国人一般 以红色为主。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属性都能成 为审美对象的条件,构成审美对象的 物质属性,必须都能唤起人的审美需 要。
美的形式就是指这些显示了人的本 质力量的宜人的感性物质,包括:
1.自然物质材料,如,颜色、声音、线 条等;
2.物质运动所形成的规律性,如,比 例、均衡、对称、节奏、旋律等;
3.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时间、空间。 离开这些物质因素美的内容就无从体 现。
通过看电影或电视剧来总结。
b.从审美的主体方面来看,一个美的对 象之所以会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其主要 原因在于内容的感人至深。
c.从人们对欣赏对象的欣赏过程来看, 人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客体对象的形式, 然后以形式为中介进而且。而去感受 它的内容。
如:一个人的美总是包含内在和外 在美两个方面,人们对这个人的感 受总是先从这个人的外在美开使的, 其后才接触到她的内在美。正是形 式美在人们欣赏美的客体对象中具 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形式美具 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
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包 括事物的内在矛盾、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 趋势等的总合。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

形式美法则及例子形式美法则是指在设计、艺术、文学等领域中,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原则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下面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十个例子。

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作品中元素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平衡和一致。

例如,古代建筑中的对称门廊和对称花坛,以及艺术品中的左右对称的人物形象。

2. 金字塔原则:金字塔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用逐渐减少的大小和数量来创造出稳定和有序的结构。

例如,建筑中的塔楼和雕塑中的金字塔形状。

3. 比例:比例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例如,绘画中人物的比例要符合现实,建筑中的柱子高度要符合整体比例。

4.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在作品中使用不同颜色的元素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绘画中使用相邻色或互补色来增加色彩的对比度,设计中使用冷暖色调的搭配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5.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以创造出动态和韵律感。

例如,音乐中的节拍和重复的旋律,建筑中的重复的柱子和窗户。

6. 纹理:纹理是指作品中表面的质感和纹理的感觉。

例如,绘画中使用不同笔触和颜料的厚度来表现不同的纹理,建筑中使用不同材料的纹理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7. 空间:空间是指作品中元素之间的位置和距离的关系。

例如,绘画中使用近大远小的原理来表现远近的距离,建筑中使用不同层次的空间来创造出深度感。

8. 对比:对比是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例如,绘画中使用明暗对比来强调形状和轮廓,设计中使用粗细对比来突出重点。

9. 协调:协调是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和一致。

例如,绘画中使用相同的色彩和线条来创造出整体的和谐感,建筑中使用相同的材料和风格来增加整体的统一性。

10. 运动:运动是指作品中元素的动态和流动感。

例如,绘画中使用斜线和曲线来表达运动的轨迹,设计中使用动态的形状和布局来创造出流畅的视觉效果。

以上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十个例子。

形式美法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运用这些法则可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形象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形象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2.
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的精神享受

的需求。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所画的无
根兰花在形象排列组合中所表现的充
满情感的节奏就是韵律。
六、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 特性,是在变化中求得的统一。统一 性法则的基本美学特性是明朗、单 纯,可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表现出 井然有序,给人一种稳定、庄重、威 武、有力量、有气魄的感觉。
配的扣子、首饰上,那么服装的形
象就容易达到统一。
三、 调和与对比
对比形式只存在于同一性质的
2.
因素之间,如体积的大小,形状的
对 比
方圆,线条的曲直,色彩的冷暖、 明暗、进退,材质的轻重、粗细、 优劣等。不同性质的因素之间不存
在对比关系,如色彩与形状。
四、 比例
所谓黄金分割,是指大小(宽和长)的比例相当大小 两者之和与大者之间的比例,实际上约为5∶3,如图2-22 所示。
一、 单纯齐一 二、 对称与均衡 三、 调和与对比
四、 比例 五、 节奏与韵律 六、 多样统一
一、 单纯齐一
单纯齐一的形态因素在不同的部位 反复出现就会形成呼应的效应。在形 象设计中,如果皮带的材质与皮鞋的 材质相同、帽子的色彩与裙子的色彩 相同、提包的花纹与外套的花纹相同 等,就会增强审美对象的完整性,给 人以统一的美感。
2.
由,可以说是对称的变体,其中轴

线两侧的形体不必等同。均衡在静

中倾向于动,在形象设计过程中处
理均衡关系时,要注意加进人的力
感惯性这个因素。
三、 调和与对比
在形象设计中,调和也被广泛
运用。调和可使物体的形态、性质
1.
达到统一,而形态的类似性是达到

室内设计原理课件03第1节室内设计的形式美原则

室内设计原理课件03第1节室内设计的形式美原则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定义中,只有长度、宽度, 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形状。
a.直线型的面:即由直线构成的面。具有与直线相 近的特征,明确、简洁、爽朗。
b.曲线型的面:具有与曲线相近的特征,柔和、轻 松、生动而富于变化。
c.不规则的面和偶然性的面,面的表情更为灵活多 变。
室内设计中的面:以曲线加宽形成面状,可以满 足书架的功用。
1.1视觉元素中的点
(2)空间中两个大小相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点,由于 点的张力作用会在心理上产生连线的感觉。当我们视线 反复于两点之间时“线”的感觉便产生。
1.1视觉元素中的点
(3)两个大小不同并隔一定距离的点,大点首先吸引我 们的视线,然后将我们的视线移向并集中于小点。
不同大小的点,按照一定的序列组合,就可以构成具 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可以用作平面、立面装饰等。
点状元素组合成面, 可以形成界面,与整个 空间的家具、空间等形 成统一的色调。
室内设计软装饰中的 点元素:
点状元素组合成面, 可以形成界面,与整个 空间的家具、空间等形 成统一的色调。
室内设计使用材料中的点装饰素材:例如点状的壁纸、 马赛克、肌理漆等,对室内空间的局部或整体进行装饰。
1.2视觉元素中的线
室内设计中的点装饰:
散点式的照片组合成 照片墙,同时不同的大 小尺寸、不同宽度的边 框设计,给人以灵活、 生动的感觉。
室内设计中的点:
墙立面的点状装 置给了整个空间一 个重色调,同时与 沙发一起形成小空 间的划分;左侧瓶 子的点状装饰,与 沙发及墙面画框形 成对比、呼应,使 整个空间达到均衡。
室内设计软装饰中的 点元素:
室内设计中的直线:
以排列的竖线作为 客厅、餐厅的软性隔 断,完成功能分区的 同时,保证了充足的 采光,并展现了主人 庄重的处事风格和审 美。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经典法则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经典法则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一、形式构造法则英国的鲍山葵在《美学三讲》中说过:“审美形式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的灵魂。

”一、平衡-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对称中心的周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是表现平衡的最完美形态,具有绝对平衡,在自然界中,许多形态都呈现出这种对称的绝对平衡。

比如:人自身的构造,从五官位置分布到躯干和四肢都是对称的形式,蝴蝶和树叶多以轴线对称分布,这样例子不胜枚举。

在画面中,形体间相互牵制后形成的视觉重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画面视觉形象的重量比较关系:1、深色比淡色重(淡色背景)2、淡色比深色重(深色背景)3、粗线比细线重4、体积大比体积小重5、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6、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7、离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近的重(杠杆原理)8、动态比静态重二、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变化统一最直接的体现,形态间统一的格局一旦被打破,势必会形成对比,而要将许多的形态凝聚在一起,势必要用调和的手法。

对比是指将不同质或量形成的强和弱、大和小等存在对比性的形态放置在一起,对比的类型分为: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对比、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的对比,形态间的对比又分为形状、大小、远近、方向、多少、曲直、虚实、明暗等的对比;空间中的对比分为正负、疏密、面积等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有明度、色相、纯度、冷暖等的对比。

所谓调和就是和谐,是指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间能够安定和谐地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形态间如果特征对比很明显,不易调和,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将它们统一起来,比如适当增加主要形态的重复形或类似形,使其产生呼应;或者对形态进行位置的重新分配,使形态有秩序起来,还可以调整形态的明暗关系,起到前后穿插、主次分明的效果。

对色彩的调和最重要的是调和色调关系,色调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色在画面中占有主要面积,对比色相占中面积,由于主色调占据面积优势,所以有明显色调的画面,即使对比强烈也感觉协调。

形式美及其法则教案

形式美及其法则教案

形式美及其法则教案【篇一: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教案】活动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是“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单元中的第二个课时。

根据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从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两方面进行了拓展与变化。

为了能使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与前一活动课保持连贯性,“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在本课学习中是前一活动课知识点的延续,重点学习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在“变化统一、比例、对称、均衡、节奏与韵律”六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

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绘画作品交流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的规律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绘画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反思与总结:1. 本节课内容紧接上节课所讲,由于4个班里的3个班都对上节课内容吸收的很充分,本节课内容进行的很流畅,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所学知识来系统地、理性地欣赏评析绘画作品2. “节奏与韵律的不同”沿用预定方案讲授,改进方案效果不明显,略显赘述(详见备课本)3. 内容量调整:将形式美法则中“比例”一段删减【篇三:九年级上册《形式美及法则》】芦草沟中心学校美术教案。

形式美及其法则

形式美及其法则

11、戏曲与美术
• 1.戏曲是一门综合的传统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 • 2.戏曲中的美术:演出的场所如剧院其造型及装潢属建
筑美术;舞台设计、制景、道具属于舞台美术;剧装、 饰物属于服装美术等。
一、判断题
01、素描关系仅仅存在于素描作品中()
02、黑白装饰画创作手法:以线造型、以点造型、以面造型和反白效果 等,且可将多种手法综合利用。( )
1、利用( )来表现被画物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A明暗调子
B黑白对比
C色彩对比
2、五大调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其中颜色最暗部 分是( )。
A灰面
B明暗交界线
C暗面
3、( )以朴素、纯净的个性带给人别样的美。
A红与绿
B黑与白
C黑与灰
4、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重视视觉效果,( 达出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03、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祈福迎祥、求吉避凶的 民俗心理。( )
04、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美术已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05、民间工艺品一向以特有的风姿招人喜爱,逼真写实的造型、沉稳的
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题材的寓意,都显示民间美术蓬勃的生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0、民间工艺品的制作
1.民间工艺品一向以特有的风 姿招人喜爱,憨态可掬的造型、 鲜亮绚丽的色彩和浓厚的乡土 气息以及题材的寓意,都显示 民间美术蓬勃的生命力。
• 2.蚕猫制作步骤: • 泥巴捏猫基本形、 • 捏猫脸部、 • 涂底色、 • 纹样绘制。
3.兔二爷制作步骤: 捏大形、 细部处理、 砂纸打磨、 刷白干后彩画。
A法国 马蒂斯 B荷兰 蒙德里安

项目三 形式美法则-分割和比例

项目三 形式美法则-分割和比例

包装设计中不同的比例形成系列
广告画面中有意缩小产品主体形象与背景的比例,用以突出产品的特性
广告画面中有意扩大产品主体形象与背景的比例,用以突出产品的特性
大型雕塑与周边建筑景观的比例与尺度
大型雕塑与周边建筑景观的比例与尺度
独特的窗户设计与建筑外墙在尺度上形成巨大的反差平面构成任务一建筑外立面分割手法的使用
有趣的酒瓶分割
2 分割
(一) 等分割 1)等形等量分割 2)不等形等量分割
(二)数列分割 (三)自由分割 (四)黄金分割
( 一 ) 等分割
1)等形等量分割:造型严谨、整齐、 明快;
2)不等形等量分割:由于分割后形状 各异,故比等形等量分割更加富于变化。 造型自由、复杂,在量的感觉上给人以均 衡及安定的印象。
步骤 01
步骤 02
步骤 03
步骤 04
步骤 05
印度泰姬陵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设计中也应用了黄金分割。
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它的高和宽的比是0.618。建筑师们 发现,按这一比侧设计的殿堂,会显得更加雄伟、美丽。
A B ≈0.618
A+B
B
A+B ≈0.618
C
高:A+B=19米 宽C=31米
• 中国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的就是比例关系。 • 人体的整体形象往往是由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布局决定的,失 调的比例会产生不舒适感,甚至是畸形感。
虽然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和中国宫殿建筑在屋顶设计的比例上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世界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巨大的尺度让置身其中的人显得非常渺小。
1)等量等量形分割
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造型严谨、整齐、明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尽管形式美的特点在于它 撇开了具体对象和活动内容,概括了 对象和活动的共同形式特征,但人们 却总是可以从形式美中深刻的感受和 体验到人的生命意义。
看到红色的火焰、飘扬的红旗、大红的 灯笼,人们便会产生热烈、兴奋、喜庆的感 受;又如红色放在年轻女性的嘴唇上是表现 一种健康美,但如出现在鼻头或前额上痣只 能说是丑了。 因此,美的形式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共同特 征就是,形式美的内容。

形式美是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
外观形式是审美对象的具体外观,它
以生动的形式,直接刺激。审美主体 的感官,激发想象唤起美感,让主体 在对审美对象的外观形式的感受体验 中,领悟对象内在本质的美。
如:人们对三亚的碧海、桂林的山水、
泰山的云海等美的领悟,都是从景物 的具体外观直观感受而来的。 人们对女性,“如花似玉”“出 水芙蓉”,等的形象描写,这些都属 于形式美的直观性特征。

如:女性喜欢红色,男性偏爱蓝色,少年喜 爱心灵单纯的深颜色,少女喜爱白色红色, 老年喜欢灰色棕色。 按照地区分,西方人认为黑白色是高级颜色, 拉丁民族爱好暖色系。

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 振作; 黄色显得明朗、欢快、活跃; 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 蓝色显得沉重、忧郁、悲哀; 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 黑色显得沉闷、厚实、紧张。
眼睛所感知的是光波。由于不同波长的电 磁辐射,所引起的反射不同,使人们感受到 不同的色彩。由于物体不同表面上反射和透 视不同光波的作用人们还可以感知事物的不 同形体。 耳朵感知的是声音。声音是声波作用于耳 内骨膜引起的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导到大脑 的一种信号。所以色彩形体声音具有独立的 审美意义是形式美构成的自然物质因素。

形式美是人们从众多的信息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某 些共同特征,一般只具有朦胧的审美意味。 当形式脱离内容而独立的成为人们的欣赏对 象后,使事物的具体形式逐渐演变成为抽象形式, 原本具体事物的形式,变成了单纯的色和线,等 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这种组合,相对于具 体事物的形式来说也就是抽象的。

如:图案化,格律化、规范化的演变,都是具 体形式向抽象形式的演变。 人们对红色一般会产生一种热烈而兴奋的 情绪,但这种情绪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当红色 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表现在某一具体的事物 上时,他的审美意味才是确定的,如红花、红 旗、口红、红裙子,形式美的抽象性决定了它 的适应性,它适用于各种事物的美。

色彩是构成美的客体对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也是形成美的重要物质因素。 人们对色彩的辨识是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色彩从科学的眼光看,不过是光的不同波长。 光是一种放射的电磁能,成波形的放射电磁 能组全波长差异很大的光谱。 人类眼睛所能接受的光波只占整个光谱的一 小部分还不到七十分之一。 这一小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可见光,而其 余的大部分是可见光。

形式美普遍存在于每个于美的所有领域是 任何美的对象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属性。 自然美一般以形式美为主; 社会美中人的优雅举止,丰满而富有线条 的身姿; 艺术美中富有表现力的结构、造型、置地、 韵律、节奏等均属于形式美之列。

形式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 同的社会中存在着差异和变化。 如:对女性美的评价,诗经中认为窈窕淑女 是美的典范,唐朝时认为肥胖为美,宋代时 以纤瘦苗条为美,现代则以丰满匀称,均衡 敏捷并强调眉清目秀、五官端正为美,并希 望在此基础上再锦上添花。 西方人的婚礼白色婚纱为主,而中国人一般 以红色为主。

1.色相:色彩的相貌 2.明度:色彩的亮度 无彩色当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
色。 彩色系当中黄色最亮,紫色最暗。
3.纯度:色彩的彩度,鲜艳度。 加黑白灰等任意的颜色,纯度都会降低。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 有情感属性。
如:主动的色彩(黄、红黄、黄红)使人产生一 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和富有生命力的态度。 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不安、 温柔、和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美得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 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 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1.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的 美得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 体的。并且美得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 一的,不可分割的。 形式美是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体现的内容, 它与美得形式所要表现的事物美的内容是相 脱离的,并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 宽泛的意味。

形象美的构成一般化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体、声音 等;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 规律,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 割规律; 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每个活动中不断的熟悉和掌握各种但 性质的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 而总结出来的。


同时,这些物质属性还必须具备一 定的审美价值,也就是美的形式不仅 是感性的,而且是宜人的。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属性都能成 为审美对象的条件,构成审美对象的 物质属性,必须都能唤起人的审美需 要。


美的形式就是指这些显示了人的本 质力量的宜人的感性物质,包括:
1.自然物质材料,如,颜色、声音、线

例如:红色表示热烈,绿色表示安静,白
色表示纯洁;直线表示坚硬,曲线表示流 动,方形表示刚劲,圆形表示由和;整齐 表示次序,均衡表示稳定,变化表示活泼。

形式美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包 括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式美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它的形成和 发展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而是历史文化的 积淀,(包括心理、观念、情绪诸多因素)的 成果是与人相关的。
第一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概念 第二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构成 第三节形象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形象美是美得一种范畴, 指客观事物和目的性的外观 形式,亦指由人工按照美得 规律创造出来的结构形式。
一种是内在形式,它指创造者所想表现
的真、 善、的内容;
另一种是外在形式,它与内容不直接相
联系,是指的内在形式的感性外观形态 (如:材质、线条、色彩、气味、形状 等等)。

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 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事物所固有的物质属性,色彩,形 状,线条声音等物质因素,既是事物的审美对 象也是事物的共同基本因素,并由这些共同因 素构成美的形式。 如,基本的声音,种,但五音的变化却可生出 千千万万的乐曲;基本的颜色不过五种,但是五 色的变化去,可以产生万紫千红的色彩。
形式美的各种表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 代的发展变化总是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形式美为适应内容的变化,在不断吸取时 代的养料中,在形式上也进行着更新,使形 式美成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如:旗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 难发现其款式面料和工艺从二十世纪初到今 天变现的时代烙印。

内容是决定事物性质的基础,形式是 为内容所要求的存在方式,因而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同时,形式又反 作用于内容,形式影响已至制约着内容的 表达,从而形成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任何美的事物,总是内容和形式独特 的统一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美感, 所以每个内容总是某种形式的内容,美的 形式总是某中内容的形式。

实际上事物美的内容与其美的形式的关系
是错综复杂的,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内容与形式都美


2.内容美,但形式不一定美
3.形式美而内容不一定美 4.内容和形式都不美


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 式因素(色彩、线条、质感、形体、声音等) 有规律地组合所显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中,都包含了形 式美的存在因素。
条等; 2.物质运动所形成的规律性,如,比 例、均衡、对称、节奏、旋律等; 3.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时间、空间。 离开这些物质因素美的内容就无从体 现。

形式美是人们长期生产实践包 括审美实践的产物,是历史文化 积淀的成果,她具有独立性、抽 象性、直观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形式美的独立性因素是多方面的。 a. 从美的客体对象来看,美的内容总是处 于主导的地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有内 容的制约,但内容对形式的制约关系,并不 是那么直接,只是形式不损害内容形式就可 以有多种多样的存在方式,这就是形式的相 对独立性;


头发是人体的自然装饰物对人体色彩美也有 很大的影响。 发色具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差异,如东方人的 黑发西方人的金发,各有其魅力。

a.人体的服色


由于时代的审美积淀,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 的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又使色彩获得 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红色与火和血相联系,意味着热情奔放, 不怕流血牺牲,从而成为革命的象征;粉色 象征健康,蓝色在西方是幸福的色彩,绝望 的色彩;

红脸表忠义,黄脸勇猛而残暴,蓝脸刚强,
白脸奸诈阴险,黑脸憨直,刚正,绿脸表 示草木英雄本色,金脸则是神圣的象征。


美得形式是美得有机统一体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得感 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 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表现 这一内容的形式。 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包 括事物的内在矛盾、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 趋势等的总合。 所谓形式,就是内容主要素的结构方式和 表现形态,是内容的存在方式。

具有好的固有色才会显得精力充沛光彩照人。
对肤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核黄素,血色素, 黑色素。 不同的人种对肤色存在不同的审美关。 黄种人以肤色黄里透红为美,白种人以白里 透红为美,黑种人一棕黑色为美。 一般男性的肤色要比女性的深一些。 即使是同一个人,体表部位不同,其肤色也 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