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黄水谣》的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合唱作品《黄水谣》演唱分析

合唱作品《黄水谣》演唱分析

15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16合唱作品《黄水谣》演唱分析吴 帆摘 要:《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中独立存在的歌曲,本曲为三段体,具有乐曲平易动人、音调朴素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是专业歌手及艺术团体的演出曲目之一,同时是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

《黄水谣》具有叙事性,如何在演唱中让听众感受到本曲思想感情成为演唱者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合唱作品《黄水谣》,以期为人们提升本曲演唱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黄水谣》;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吴帆(1986-),男,大学本科学历,任职于常州市文化馆。

合唱讲究协调统一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在演唱中不仅要保留作品本身的音色特点,在合唱中还要做出取舍,提升音色、音量等方面的控制水平,在多声部统一的基础上提高合唱质量。

《黄水谣》于1939年由冼星海创作,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首合唱歌曲,起初为女声齐唱民谣式歌曲,而后改编为混声四部合唱歌曲。

本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通过对第一部分进行缩减再现的方式创作出了第三部分,结构形式从整体来看并不复杂,第一部分从和平场景过渡为敌人入侵的场景,情感逐渐递进,运用各声部刻画音乐艺术形象。

虽然本曲构思清晰、结构简单且演唱具有大众性,但合唱仍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此,为使人们《黄水谣》的演唱水平可有效提升,探析该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演唱处理方式、合唱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唱作品《黄水谣》的艺术特色(一)从音乐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艺术特色《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乐曲,主要描述黄河两岸战争爆发前后人们的生活景象。

本曲属于歌谣三段体,由A、B、A’三部分构成,旋律优美、质朴。

本曲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内容十分丰富,A 段落为2/4拍,E 大调,此部分曲调具有抒情性、明亮性,圆号具有指引人们追忆和平美好生活的功能作用,旋律绵长且起伏不断,用委婉的曲调结构及平实的语言讲明黄河的形象以及生活在黄河两岸同胞辛勤劳作的安稳生活场景。

合唱《黄水谣》分析

合唱《黄水谣》分析

合唱《黄水谣》分析陈顺桥一、《黄水谣》的创作时代背景《黄水谣》是一首经改编后的混声合唱曲,选自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我国现代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日寇大肆侵略我国、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1939年;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习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光未然完成了《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同志听后异常兴奋,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五月十一日由冼星海指挥再度演出,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鼓舞着中华儿女夺取抗战的胜利。

《黄河大合唱》至今有66周年,久唱不衰,其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影响着整个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二、人民音乐家、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简介《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是一首源自黄河流域、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

通过这首歌曲,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意象。

首先,从演唱方面来说,这首歌曲要求多声部合唱,并且多采用部分重复、交替呈现的形式,使得整首歌曲呈现出清晰、有序、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形态。

合唱中,女声高亢而清脆,表现出女性的柔美、温婉;男声低沉而有力,彰显出男性的刚毅、果敢。

这种音乐形式和样式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力量。

其次,从挥拍设计方面来说,合唱《黄水谣》需要指挥家在演唱时做出合适的挥拍动作。

挥拍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内在的准确性是设计的重要要素。

指挥家挥拍的规律性和动感性,能够引领合唱团进入到节奏的感受中,提高演唱的合度和协作性。

同时,在节奏的强度、速度、变化上也要十分注意去营造曲目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最后,从审美意象方面来说,合唱《黄水谣》表现出了黄河流域特有的庄重、古朴和潇洒。

整首歌曲之中不仅展现出大浪淘沙、黄河垂钓、秦人石梁等多种黄河文化元素,同时具有吟咏自然、赞美村落、讴歌劳动等多种文化内涵。

这种审美意象还体现在曲调的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让人在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陶醉其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综合来看,合唱《黄水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

从演唱、挥拍设计、审美意象等多方面体现出其独特的美感品质和审美价值。

论《黄水谣》声乐作品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

论《黄水谣》声乐作品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

论《黄水谣》声乐作品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论《黄水谣》声乐作品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首先,我们来分析《黄水谣》声乐作品中的情感。

《黄水谣》描绘了黄河之水的浩渺壮美,以及柳堡村民的淳朴善良,表达了对家园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作曲家和填词人的共同创作下,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出农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例如歌词中的“我爱那金黄色的禾苗,爱它们像优美一曲舞蹈;我爱那绵延不断的山峦,仿佛乐曲中的流水。

”以及“我们是平凡的渔夫,为了温饱去挣扎;我们有信念和奉献,心中只有黄色的太阳。

”这些歌词恢弘大气,富有民族特色,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痴迷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种情感的表达引起了观众共鸣,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而在技巧方面,《黄水谣》声乐作品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声乐技巧,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首先是歌曲的旋律设置。

《黄水谣》旋律优美流畅,曲调高昂激情,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其次是声部间的合理分配。

歌曲中有多重声部交替进行,既有男声和女声的对唱,也有合唱和独唱的结合。

这样的声部分配使得歌曲在整体上更加饱满和有层次感。

再次是歌曲的节奏感和音符的运用。

《黄水谣》的节奏明快有力,音符的运用灵活多变,既有持续的长音也有短促的音符,使得整个歌曲更有张力和活力。

最后是音域的运用。

歌曲的音域广阔,有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的转换,使作品更具变化和层次感。

这些声乐技巧的运用使得《黄水谣》成为一首音乐作品且在演唱过程中更易于引起观众共鸣。

情感与技巧的统一,使得《黄水谣》声乐作品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同时又展现了高超的音乐技巧。

作品中的情感饱满真挚,并通过技巧的运用得以完美地表达出来。

从技巧层面来说,作曲家和填词人运用了多种声乐技巧,使得作品更生动活泼,更具表现力。

而情感上,《黄水谣》传递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唤起观众对家乡和生活的思考和回忆。

总而言之,民族舞剧作品《柳堡的故事》中的《黄水谣》声乐作品通过情感和技巧的统一,展现了对家乡和生活的深情厚意。

《黄水谣》歌曲赏析

《黄水谣》歌曲赏析

《黄水谣》歌曲赏析
这是冼星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声乐作品的经典作——《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可以独立存在的混声合唱或女中音独唱歌曲。

用歌谣式的三段体写成,它的音调朴素,平易动人。

这首歌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抒情、亲切。

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同时倾诉着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像。

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以它较低的音区。

悲痛的音调、缓慢的速度,宽广而沉重的节奏,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我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燃烧起来的仇恨怒火,这悲愤有力的控诉,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弦。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到破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出一幅凄惨景像,歌声在平稳、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这首歌曲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成为一些专业团体和专业歌唱家的必备演出曲目。

还曾被其它音乐形式所借用,是一首久唱不衰的声乐作品。

声乐作品《黄水谣》的艺术赏析

声乐作品《黄水谣》的艺术赏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系别: 艺术系专业方向: 音乐表演班级: 7130101****: *******: ***职称: 助教20 年月日中文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跨时代的经典名著,《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更是令人为之流泪。

本文从历史和曲式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歌曲,《黄水谣》的创作特点,从历史角度上看,通过回顾作者创作音乐得历史背景及过程,论述了作品的时代性与群众性;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上看,通过分析音乐曲式旋律,描述了作品的民族性与艺术性。

通过本文对作品《黄水谣》的剖析,以及在演唱上的处理,来阐述声乐作品演唱情感的表现力。

关键词:《黄水谣》演唱感情演唱音色演唱呼吸AbstractIs the epoch-making classic of the Yellow River chorus,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 but also is for the tears,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and form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ngs, "including a communal"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by reviewing the author creating music history background and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 time and mass; Look from the works of form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usic melody melody, describes the work of nationality and artistry. Through the work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in the singing, to illustrate vocal music singing emotional expression.Key words: "including a communal singing emotional singing sound singing breath目录摘要 (1)前言 (4)一、作品分析 (5)(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 (5)2、作者介绍 (6)(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曲式结构 (7)2、歌词文学 (7)3、情感表现 (7)二、表演设计 (8)(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 (8)(二)服装及音响设计 (8)(三)舞台的表演设计 (9)三、练习与排练方案(一)各时间段的任务以及达到的效果 (10)(二)练习计划安排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前言本曲目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全曲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歌曲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以及演唱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中国经典声乐作品《黄水谣》的演唱处理分析(1)

浅谈中国经典声乐作品《黄水谣》的演唱处理分析(1)

1 绪论1.1 研究背景《黄水谣》作为我国近代声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同时也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经典作品。

被许多老师看做女声的必唱曲目,因为其歌曲平易近人、音调朴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声乐教学当中。

由于这部作品出自冼星海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当中,全曲感情蕴含丰富,令人无法轻易忘怀。

因此如何运用声音来表达出这首声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经过艺术处理后完美体现歌曲的情感,这其中涉及的手法和途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并且诠释《黄水谣》的魅力,深刻探讨与研究它的艺术风格、歌唱技巧、作品分析等就显得格外重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若使一部声乐作品演唱成功,在表演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将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听众,达到声与情的高度统一,离不开优秀扎实的演唱功底和演唱技巧。

同时为使经典继续渊源长流,随着时代迅速变迁,演唱技巧不断丰富演变,对经典歌曲的二次艺术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既能保留经典本身的艺术风格,也能融入新的歌唱艺术是现代与历史的双赢。

在声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点就是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演唱中所体现的情感流露,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空有华丽的技巧而忽略情感的表达,会像僵硬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表演,让作品空洞无畏;只有情感但缺失技巧的演唱与艺术就根本没有关系。

所以真正的歌唱艺术就是经过合理的训练与思索,把演唱技巧和作品情感天衣无缝地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打动观众的内心。

《黄水谣》这部作品是我国诞生值得纪念又无比悲痛的特殊年代,是现代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未光然天时地利、艺术碰撞的经典之作。

整部作品平易近人又包含深刻的历史意义。

蕴含着中华民族儿女勇敢、无畏、勤劳、拼搏、顽强的民族精神。

这部经典作品经常被使用在日常教学和演唱当中。

需要用一定演唱技巧和饱满的情感表达演绎作品。

笔者将根据分析《黄水谣》的创作由来、作品结构、演唱技巧三个方面,全方面剖析这部作品的表达。

2 黄水谣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2.1 创作背景七十多年前,羸弱的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军铁蹄的残暴蹂躏下,华北危急,全国危急。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二 )音乐形象的分析 《黄水谣 》这首独唱歌曲的创作借鉴 了 民谣 的形式 ,经过别有心裁的艺术处理 ,成 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 型的民谣体歌 曲。该 曲曲调明 朗、旋律优美 ,A段可 以看成为两 部分 ,前部分 1— 22小节具有微 调式 的色彩 , 后半部分 23— 3O小节则有羽调式 的色彩 。 其 中 “奔腾叫啸如虎狼 ”一句采用了大二度 和小三度 的连续进行 ,类似于黄河翻滚 的浪 花 。级进上行的旋律、波浪音型 的运用 。恰 如其分地表现 出黄河波浪翻滚 的气势 。旋 律 中八度 的运用 ,更 是将黄河水急浪高 、奔腾 叫啸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 。B段旋 律变化不大 ,其 中八度跳跃表现人们对敌人 愤恨 的情绪 ,音乐 由低沉逐步推 向悲愤的控 诉 ,表现了敌寇入侵 的铁蹄践踏 了祖国的大 好 河山 ,敌 占区的人 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A’段是 A段的缩短再现 ,黄河依旧奔腾 , 早已物是 人非。 三、 《黄水谣 》的演唱处理 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 ,它 的艺术感染力 要靠演唱来体现 ,演唱者是声乐作品的传播 者 ,又是原创者与听众之 间的搭桥者和直接 演绎者 ,演唱歌曲需要歌 唱者根据作词作 曲 家的作品进行艺术 创造 。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 “二度创 作”。要想提高声音表 现就需要演 唱者 不断 提高 自己的文 化艺术 修养 和演唱 技巧 ,技巧 的主要 内容包 括对 自身气息 的控 制能力 ,对歌曲节奏 、力度、语 言的运用能 力等 。 (一 )气息的合理安排 气息是歌 唱的 “源动力 ”,世界著名音 乐家卡鲁 索说过 ,“学生一 旦掌握了呼 吸, 那 么他们 已经迈上 了声乐艺 术的第一步 ”, 可 见气 息 在歌 唱过 程 中 的重要 性 。《黄水 谣 》A段 中的第一句 四小节共八拍 ,有 些歌 唱者为 了突出奔腾的气势 ,在演 唱 “奔 流” 两字时 ,用了大量的气息 ,而后面的四拍如 果不换气就无法完成 ,如果在 “流”字后面 换气 ,给人突然 中断的感 觉,使得歌唱不够 完 整。在演唱这首作 品时气息要得到恰如其 分 控制 ,既要松弛又不松垮 ,又要兴奋且没 有 压迫感 ,只有 这样声音才能得到整体的共 鸣 ,感情 才能得到更好 的抒发。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合唱是音乐中一种极具挑战性和美感的表演形式,它需要多位歌手在音乐指挥的指导下协调一致地演唱,以实现和谐美妙的声音效果。

《黄水谣》是一首经典的合唱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

在合唱《黄水谣》的演唱中,挥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既能够帮助歌手掌握节奏和节拍,又能够提升整场表演的审美意象。

本文将从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和挥拍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其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

这首曲目源自陕北民间,歌词朴实真挚,蕴含着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们需要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展现出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这需要歌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音乐指挥的指导下,合唱团的歌手们要做到三位一体,和声相得益彰,切合歌曲的意境。

在演唱时,要做到舒缓自然,流畅优美,用力得当,掌握好气息和声线,这样才能使整个合唱作品听起来更加动人、动听、动心。

挥拍设计对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具有重要的审美意象。

挥拍是指挥者通过挥拍棒或手势来指示节奏、节拍和力度的动作。

在合唱演唱中,挥拍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整个合唱团的节奏统一和动作协调,还需要考虑到音乐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以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

挥拍设计要求指挥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动作协调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挥拍的力度、姿势和表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对演出的感受,因此挥拍设计是整个合唱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合唱《黄水谣》的演唱中,挥拍设计还应该借助舞台布景、灯光和服装等元素来提升审美意象。

在舞台布景方面,可以选择与歌曲意境相符合的背景,如描绘田园风光的布景,或者以丰富的色彩和造型展现出陕北地域特色。

在灯光方面,可以运用柔和温暖的色调来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也可以通过灯光变化来配合歌曲节奏和情感的转折,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

在服装方面,歌手们的服装也可以选择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服饰,如汉服、蒙古服等,以增强演出的视觉吸引力和审美意义。

冼星海_黄水谣_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冼星海_黄水谣_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作者简介:陈常(1980—),男,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合唱指挥。

一、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黄水谣》是歌谣式三段体结构A+B+A’,它以对比的手法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歌曲运用了质朴的民族特色的和声语言,选择了中原地区的民族音调。

A段部分主要是对黄河两岸老百姓生活场景的描绘,极富感情的歌唱黄河两岸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前部分描写了黄河的波澜壮阔,在演唱时不仅要唱出如黄河流水般的连贯,但也要不失它波涛汹涌的力量,如“奔腾叫啸如虎狼”,两小节间奏过后,旋律像拍电影般把镜头转向了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后部分是劳动写照,有劳动就有收获,因此我们在演唱“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呀,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这段歌词的时候,一定要着重开、筑、成、肥、香、喜洋洋这几个表现劳动与收获的字词。

B段是较为慢速的4/4拍,着重描绘了被侵略后,黄河两岸人民家破人亡、痛不欲声的悲惨情景。

对侵略者的仇恨来自于“奸淫烧杀”四个字,强而有力。

“一片凄凉”马上弱下来,体会凄凉。

而B段结束句中,用这句“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来表达突出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

其中,尤其是“乡”字的发音,必须要干脆利落地唱出来,随后跟随乐曲的音调循序渐进地转入黄河两岸人民的悲惨场景。

情绪的转变,声音内涵的变化,强烈地激起听众的共鸣。

二、演唱中注意的事项1.呼吸歌唱中的呼吸与生活里说话的呼吸是大相径庭的。

日常生活中呼吸的气息比较浅,力度小,传播距离近。

但倘若连续用嗓时间过长,嗓音也容易出现疲劳、嘶哑的状况,当然如果用这种说话的呼吸方法用于唱歌就更不能胜任了。

唱歌为的是情感的抒发,歌唱的对象是大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要响亮,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并且具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还根据歌曲的需要,强、弱、长、短、高、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所以歌唱时的呼吸是一种艺术行为,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和方法。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合唱《黄水谣》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民歌,演唱时需要考虑到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同时,挥拍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统一性,使合唱演唱更加协调和精彩。

在审美意象方面,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温情脉脉的慷慨之情《黄水谣》是一首具有温情脉脉的慷慨之情的民歌,演唱时应该通过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来表现出来。

例如,合唱团可以在演唱时注重温暖、细腻、情感丰富的声音特点,增强唱词的感染力和自然性,以唤起听众的共鸣和共情。

2. 贴近自然的自然情感《黄水谣》是一首讴歌爱情和生命顽强的民歌,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演唱时应该具有自然感和亲和力。

合唱团可以通过温柔、柔和、细腻、自然的音乐语言来展现《黄水谣》的自然美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3. 充满活力的节奏感《黄水谣》是一首较具活力和节奏感的歌曲,演唱时应该注重其节奏特点,使音乐更加有活力和魅力。

例如,合唱团可以通过强烈的发音、清晰的语调、稳定的节奏,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活力和魅力。

针对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合唱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统一性:1. 不同的拍子类型为了使音乐富有活力和节奏感,合唱团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节拍,例如,可以用4/4拍或3/4拍来表现歌曲的节奏,以增强音乐的动感和活力。

为了达到不同的表现效果,合唱团还可以在不同的节拍速度之间切换,例如,可以在演唱过程中从慢速度逐渐转化到快速度,以表现歌曲的情感变化和高潮部分。

3. 统一的挥拍动作为了使合唱团的演唱节奏统一、协调,指挥应该采取统一的挥拍动作,使合唱团能够在音乐旋律和节奏上进行融合,增强音乐的整体效果。

总之,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需要表现出音乐的温情脉脉的慷慨之情、自然情感和活力的节奏感,同时挥拍设计也应该注重统一性和协调性。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合唱《黄水谣》是一首民间传统乐曲,源自中国韵律诗“画鸡篇”中的一句民谣。

这首歌曲曲调简单、朴实,歌词淳朴、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演唱合唱《黄水谣》需要合唱团队的配合与默契,同时挥拍设计也至关重要。

在演唱及挥拍设计中,审美意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赋予了演唱和指挥的艺术作品以审美价值和内涵。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需要有通透明亮的声音。

演唱者要有较强的音乐修养和声乐技巧,通过韵律感和力度的变化,展现出歌曲的真挚情感和地方特色。

演唱时,要注重整体声音的融合和和谐,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传达。

审美意象中,可以想象到一群穿着民族服饰的人们,站在黄土高原上,清澈悠扬的歌声如同山间的清流一般流淌,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合唱团队形成的整体声音也是演唱的审美意象之一,如同一朵绚丽的花朵,各个声部如同花瓣一般,相互辉映,共同展现出美丽的画面。

挥拍设计是影响合唱演唱过程的重要因素。

指挥家需要具备出色的音乐表现力和领导能力,通过精准的挥拍设计,引导合唱者带入歌曲的情感,辅助合唱团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

审美意象中,可以想象到指挥家站在指挥台前,手中的指挥棒如同一支魔笛,引领着合唱团队的声音在空中舞动。

指挥家的姿态、眼神、手势、动作都是审美意象的一部分,它们与音乐的融合共同构成了舞台上的一幅美妙画面。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及挥拍设计还需要注重舞台布景及服装的审美。

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将演唱的主题和情感加以延伸和丰富。

审美意象中,可以想象到一幅展现黄土高原风光的舞台画面,草原的绿色、天空的蔚蓝、黄土地的金黄,都可以成为演唱的审美意象。

合唱团队的服装设计也是审美意象的一部分,通过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展现出一种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审美意象中,可以想象到一群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的合唱者们,他们活泼的舞台表现会让整个演唱现场更加生动和有趣。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黄水谣》合唱是一首具有古老意蕴的经典合唱作品。

在演唱及挥拍设计上,审美意象是十分重要的。

审美意象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觉、体验和理解,它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黄水谣》的演唱中,审美意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视觉审美意象。

演唱时,合唱团的形象和仪态应该与黄水的意象相契合。

黄水是一种古老的饮品,它的颜色是明黄色的。

合唱团的服装可以选择明黄色的衣物,以达到与黄水的颜色相呼应的效果。

在舞台上应该有一张巨大的黄水杯或黄水瓶,作为背景道具,让观众一眼就能体会到黄水的审美意象。

音乐审美意象。

《黄水谣》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古老民歌的风格。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合唱团的演唱要准确、饱满,并增加一些技巧性的音乐装饰,如装饰音、提取音等,以提升音乐的美感。

情感审美意象。

《黄水谣》的歌词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在演唱时,合唱团的演唱要真情流露,充分表达出歌词中的情感。

演唱者可以适当调整音色、加入喊叫等技巧来表现出家乡的深情厚意,带领观众一同回味故乡的美好。

节奏审美意象。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于《黄水谣》来说也是如此。

在挥拍设计中,要抓住曲子中的节奏变化,准确传达出音乐的韵律和动感。

在某些节奏点上可以增加一些动作,如手势挥拍、身体摆动等,以增强合唱的视觉效果。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是多样的,包括视觉、音乐、情感和节奏等方面。

合理运用这些审美意象可以使演唱更加鲜活、感人,并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合唱《黄水谣》是一首粤剧曲目,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演唱和挥拍设计方面,黄水谣呈现出了几个突出的审美意象。

在演唱方面,合唱《黄水谣》注重声音的自然流动和音色的变化。

合唱团成员需要掌握准确的节奏和音准,通过合理运用音量和音高的变化,展现出曲调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

演唱时,合唱团成员需要做到用“平平淡淡”的唱法表达出曲中深沉的情感,同时又要注意展现出曲调中的柔美和流畅感。

整个演唱过程中,旋律的跌宕起伏、音色的柔美变化、节奏的明快有力等方面的审美效果需要得到恰当的处理,以呈现出《黄水谣》独特的艺术美感。

在挥拍设计方面,《黄水谣》要求挥拍选手准确掌握节拍、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挥拍时需要标准的节拍控制,切合曲调的特点和演唱的需求,使得合唱团成员能够始终保持统一的节奏感。

在速度和力度方面,挥拍选手需要灵活掌握,通过准确的指挥动作传达给合唱团成员音乐的要求。

挥拍时要注重力度的适度和变化,使得合唱团成员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展现出动感和韵律感,同时也能准确传达出音乐的表达和情感。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审美意象,合唱《黄水谣》还通过舞台造型和服装设计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舞台装置可以选用简洁大方的布景,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氛围,并通过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的变化,突出表达曲调中的情感变化。

合唱团成员的服装设计可以选用色调柔和、质感舒适的服装,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细节的处理,以展现出曲调中的柔美和优雅。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和挥拍设计中的审美意象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自然流动和变化、节奏和力度的准确掌握以及舞台造型和服装设计的突出。

这些审美意象的呈现,使得合唱《黄水谣》能够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同时也营造出曲调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艺术歌曲《黄水谣》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本文将从歌曲背景、音乐分析、演唱技巧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黄水谣》进行赏析。

一、歌曲背景《黄水谣》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经典歌曲,它以黄河为背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和坚强。

歌词深情地描绘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坚定不移的抗战斗志。

这首歌曲具有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意义,成为了激励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争取自由和尊严的象征。

二、音乐分析《黄水谣》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

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悠扬的旋律展现出黄河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的安宁生活;第二部分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旋律低沉悲壮;第三部分则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悠扬旋律,但加入了抗战斗争的元素,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曲式结构上,《黄水谣》采用了三部曲式,即由三个具有对比性的乐段组成。

第一乐段为平行四句,旋律悠扬,表现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第二乐段为对比四句,旋律低沉,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乐段也是平行四句,再现了第一乐段的旋律,但加入了抗战斗争的元素。

在调式运用上,《黄水谣》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如宫调式、徵调式等,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同时,歌曲中也运用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如和声、复调等,使歌曲更加丰富和立体。

三、演唱技巧《黄水谣》的演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首先,演唱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连贯。

其次,演唱者需要运用适当的音量和音色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在表现第一乐段时,要用柔和的音色展现出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在表现第二乐段时,要加大音量和力度,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在表现第三乐段时,要再次柔和地演唱,以展现出人民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此外,演唱者还需要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黄水谣》是一首由李宗盛创作的歌曲,曲风独特,表达了生活的辛酸与坚守。

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和挥拍设计应该从歌曲的主题和氛围出发,塑造出相应的审美意象。

首先,在演唱方面,合唱《黄水谣》可以选择采用男声和女声合唱的形式,以增强歌曲的层次感。

男声可以通过饱满的嗓音表达歌曲中生活的辛酸和坚持,而女声则可以以柔美的音色表达出生命的希望与温暖。

两种声音在交替和互补中,产生出独特的和声,能够更好地传达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在挥拍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典型的3/4拍或6/8拍的节奏,以表现出歌曲中诗意和节奏感。

在选择指挥的手势和动作时,应注重流畅和自然,配合歌曲的情感起伏,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

指挥可以通过手势和身体的动作,引导合唱团队,传达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带领观众进入歌曲所创造的审美意象中。

在演唱和挥拍设计中,可以通过舞台布景、灯光和服装的选择,进一步增强审美意象的表现。

舞台布景可以采用简洁的设计,如使用黄色的布幕或屏幕,以代表歌曲中所提到的黄水,将观众引入歌曲所设定的环境中。

灯光可以以柔和的黄色调为主,营造出温暖和梦幻的氛围,与歌曲的主题相呼应。

服装的选择可以考虑使用和谐的色彩,如黄色和暖色调的服装,以体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合唱团队的演唱动作也需要与歌曲的审美意象相一致。

例如,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注重合唱团员的呼吸和身体的运动,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同时,团员之间的互动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流和手势的互动,表达出歌曲中所呈现的情感和故事。

总之,合唱《黄水谣》的演唱和挥拍设计应该以歌曲的主题和氛围为基础,塑造出符合审美意象的形象。

通过选择合适的声音、节奏和动作,搭配合理的布景、灯光和服装,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歌曲所想要传达的信息。

歌曲《黄水谣》艺术分析

歌曲《黄水谣》艺术分析

歌曲《黄水谣》艺术分析【摘要】《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但也广泛的用于声乐教学中,几乎成为女生教学的必唱曲目。

应该说歌曲《黄水谣》是一个转折点,《黄河大合唱》是整个音乐,在整个悲剧和戏剧的冲突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在音乐会上,可以显示出呼吸和发音的正确使用,使整首歌曲的旋律和语言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黄水谣》《黄河大合唱》自古以来,人们用歌唱的形式是最自然的语言,最仁慈的,思想的最直接的表达与沟通。

歌唱时声音的艺术,心和灵魂使歌手与观众的沟通,以声传情,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它是完美的,在声乐作品的艺术领域,统一的声音和情感唱歌时是一个重要的艺术使命,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学习目标。

因此,一个统一的声音与情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让我们意识到,两种的完美和出色的歌唱技巧相得益彰的情感表现,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首歌,真的能给创造生命之歌。

声乐艺术魅力的情感表达,良好沟通是一个心脏。

情感的表达是现实生活的声乐艺术中的反映,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伤感的歌曲,是最具重要的和最有吸引力的。

唱歌时绝对不能忽略情感,情感是最重要的,声乐艺术史声音在各方面表现音乐的使用。

通过歌唱者对音乐工作的感觉,通过改变声音,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动作,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同情。

所以说,一件声乐作品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关键还在于对声乐及声乐感知,四要素,呼吸,发声歌唱,共振和语言这四部分的应用。

只要把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艺术,可以唱好听的歌,也可以做完美的作品。

就让这首歌《黄水谣》演绎一首新的生活,歌手应该学习更多知识的歌曲,然后通过声乐表演艺术的魅力,突出情感,栩栩如生的工作。

本文就这一作品的分析如下:一、《黄水谣》时代背景作者及作品背景作者回国后感受到了人民的痛苦。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地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

他深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救星。

为了解放斗争,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河之歌《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是一首歌,这首歌的抒情叙事非常强烈,愤怒地控诉了日本侵略者残酷和不人道的罪行的侵略,表达了苦难深重的黄河儿女们进行反抗斗争和对未来胜利的希望。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
合唱《黄水谣》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元素的作品,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首先,从演唱的角度来看,《黄水谣》采用了多声部合唱的形式,既有高音部分也有低音部分,十分丰富。

演唱时,合唱团的团员们能够将作品中饱含深情的意境通过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沉静悠扬又激情四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挥拍设计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演出中,挥拍手势不仅有指导节奏的作用,更能够通过动作、姿态来展现出指挥者的个性和风格。

《黄水谣》的挥拍设计采用了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势,如描绘出黄河流域广袤的河流、把船拖上岸等等,使指挥者的挥拍手势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审美的体现。

最后,关于《黄水谣》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还体现在舞台美术设计中。

在演出中,舞台的背景灯光、舞美装置、服装等元素都与作品歌词和情境相呼应,将黄河流域的气息和情感在舞台上布置的完美呈现,为观众带来了一次视听盛宴。

总的来说,《黄水谣》的演唱及挥拍设计的审美意象是多维的,从声音、动作、姿态、舞美等多个方面去展现作品中的情感与氛围,可以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合唱《黄水谣》分析

合唱《黄水谣》分析

合唱《黄水谣》分析陈顺桥一、《黄水谣》的创作时代背景《黄水谣》是一首经改编后的混声合唱曲,选自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我国现代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日寇大肆侵略我国、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1939年;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习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光未然完成了《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同志听后异常兴奋,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五月十一日由冼星海指挥再度演出,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鼓舞着中华儿女夺取抗战的胜利。

《黄河大合唱》至今有66周年,久唱不衰,其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影响着整个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二、人民音乐家、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简介《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系别: 艺术系专业方向: 音乐表演班级: 7130101****: *******: ***职称: 助教20 年月日中文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跨时代的经典名著,《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更是令人为之流泪。

本文从历史和曲式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歌曲,《黄水谣》的创作特点,从历史角度上看,通过回顾作者创作音乐得历史背景及过程,论述了作品的时代性与群众性;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上看,通过分析音乐曲式旋律,描述了作品的民族性与艺术性。

通过本文对作品《黄水谣》的剖析,以及在演唱上的处理,来阐述声乐作品演唱情感的表现力。

关键词:《黄水谣》演唱感情演唱音色演唱呼吸AbstractIs the epoch-making classic of the Yellow River chorus,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 but also is for the tears,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and form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ngs, "including a communal"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by reviewing the author creating music history background and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 time and mass; Look from the works of form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usic melody melody, describes the work of nationality and artistry. Through the work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in the singing, to illustrate vocal music singing emotional expression.Key words: "including a communal singing emotional singing sound singing breath目录摘要 (1)前言 (4)一、作品分析 (5)(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 (5)2、作者介绍 (6)(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曲式结构 (7)2、歌词文学 (7)3、情感表现 (7)二、表演设计 (8)(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 (8)(二)服装及音响设计 (8)(三)舞台的表演设计 (9)三、练习与排练方案(一)各时间段的任务以及达到的效果 (10)(二)练习计划安排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前言本曲目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全曲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歌曲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以及演唱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对《黄水谣》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情感表达以及后期的歌曲演唱,从声乐角度进一步发现《黄水谣》的价值与意义。

这首歌具有较浓的叙事性、抒情性,表达了苦难深重的黄河儿女进行反抗和怀抱对未来胜利的希望。

歌曲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

通过对作品《黄水谣》历史以及曲式的剖析,查阅资料,运用到文章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深刻、准确的理解作品内涵,准确把握歌曲背景、情感发展对比,唱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这首作品无论是从演唱还是前后情感处理,都是非常有难度的。

我希望通过本次的表演能对自己的演唱水平和情感处理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一、《黄水谣》作品分析(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当时游走在抗敌前线的抗敌演剧队为一线部队带去话剧演出,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遇到很多事情这事他歌曲素材的来源。

他途中度过狭窄的河流急弯,湍急的漩涡,触目惊心。

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大浪涛涛,船夫们手中挥动着船镐,唱着有力的号子,勇敢的前进,毫不后退,绝不放弃。

光未然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这所有的一切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和创作灵感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他不断地寻找素材,前往当地寻找号子词谱,他一直酝酿着这部作品。

终于,他怀着饱满的爱国热情历时几个月终于完成了这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该诗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举国震惊。

2、冼星海简介冼星海是一位音乐创作丰富的作曲家,一位作品风格充盈的音乐家,一位具有学术思想的音乐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爱国的诗人,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回顾他的创作、思想、为人,不能不想到毛泽东在他逝世时题写的挽联:“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他无愧于毛泽东同志称之的“人民的音乐家”称号。

冼星海同志牺牲时年仅40岁,他为民族解放,为无产阶级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他短暂的一生为人民大众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作。

他的作品数量丰厚、取材多样、题材广泛,且极赋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鲜亮,艺术风格显露。

他用这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两百多首群众艺术歌曲、还有四部大合唱、同时拥有两部歌剧、两部交响曲、四部交响组曲,声乐独唱曲和大量的大型声乐套曲。

冼星海先生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华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在歌曲整体的曲式结构上《黄水谣》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女中音演唱的独唱歌曲。

起创作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成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型民谣体歌曲。

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歌曲,曲式上是分为带引子的A+B+A1的结构,A段式呈示段,B段是展开段,A1段是A段的短缩再现。

中段在速度,街拍,音调上又明显的对比,再现是减缩的。

歌曲的主调是E大调。

A段可以看成为两部分。

前部分1―22小节具有徵调式的色彩,后半部分23―30小节则有羽调式的色彩。

该曲曲调明朗,旋律上面优美流畅。

其中旋律级进上行及波浪音型,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黄河波浪翻滚的气势。

歌曲首句覆盖了全曲的音域(十三度),歌曲一、二句的开头和结尾都终止在同一八度的一个音上,同时歌曲的旋律和语言的四声的进行很协调。

第一、二句也是全曲的基础旋律,它在下面的旋律进行中以不同的的形式,穿插在各个细节中,歌曲的第三句是旋律平缓的表达,第四句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音调欢快。

这一句从音调上与第一、二句形成了曲式上的首尾呼应,是上面三句的综合概述,作为一个完美的开头,使音乐细节有了更多变化,使开头句的旋律结构更加的丰富多样,这样才能在开始前就把听众的心紧紧抓住。

A段旋律中八度的运用,更是将黄河水激浪高、奔腾不息向远方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了,开始出现五度的大跳,而且歌曲的旋律进行开始向上进行,充满了激情。

B段旋律变化不大,其中八度跳表现人们对敌人愤恨的情绪,当美好的家园再也不复存在,当幸福的家庭再也没有往日的容颜,这时仇恨和反抗充满了整个乐章。

2.在歌词上极富文学性《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无瑕是能使歌曲传唱至今的重要的原因。

该曲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跌宕起伏使人难以忘怀,而且歌词生动形象更赋文学性,唱着歌曲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同身临其境,使人感同身受,极富渲染力。

《黄水谣》第一段歌词中“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大浪涛涛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

“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描绘着人们再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的场景。

安静祥和,不过这种平静在第二段中将不复存在。

在第二段歌词中,词作家把笔峰一转描绘了衣服日本鬼子来到黄河岸边打破了老百姓平静生活的画面;通途展现了在入侵日军的铁蹄下往日的大好河山不复存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在这首歌曲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剧情淋漓尽致的变现了出来。

3、在歌曲的音乐情感表现上第一段歌曲进行平静而美丽,默默着流淌了几千年的黄河母亲依然奔腾着,那温柔、慈祥的双眼注视着两岸的儿女们,两岸炊烟袅袅,两岸的百姓在黄河母亲的保护下生活美满,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第一段音乐的情感很柔和,很美丽,很安逸。

听者心中的共鸣呼之欲出。

突然,进入第二段。

这旋律、着情感讲还沉浸在安逸的享受的人们拉回现实。

旋律低沉,悲痛的情绪刻画出人们在日军的侵略下,被迫离开家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人们呻吟、痛苦、彷徨,背井离乡去那未知的远方。

低沉的旋律,凄苦的情感,始终延续到第二段结束。

伴随着低沉的旋律,歌曲进入到了第三段。

第三段是前两段感情的延伸和对比,依旧是低沉的旋律开始,胆其中加入了飘渺的高声部,似乎是人们在向老天诉苦,物是人非,悲鸣贯穿着歌曲,使观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二、表演设计(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艺术表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必须抓住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创作出思想感情丰富、具有地域风情、艺术色彩浓厚的音乐形象。

民族声乐扎根于广阔的原野,许多经典民歌经过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抒发、生动的自然写实,而且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人津津乐道。

演唱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想象力和演唱技巧,同时艺术处理也相当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歌曲的艺术水准和演唱者的艺术修养。

歌唱的语言艺术效果的处理不但要符合汉语吐字归韵的规则,还要符合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撮、合)的规律。

要根据民族声乐演唱中语言与音乐的关系、演唱语言的的发音规律来处理发声、共鸣、行腔,通过艺术的处理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使歌词的思想感情高于现实生活,内容更丰富,曲调更优美,更有艺术感染力。

完美的歌唱艺术,不但语言要清晰真切、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还要使发声悦耳动听。

每首歌曲的风格是不同的,在演唱的咬字吐字中各有特色。

(二)服装及音响设计这首《黄水谣》要以亮色服装为主,来衬托整首歌曲的内容及风格,灯光我认为应该以变色灯光为主,音响的音量以适中为好,音量不宜过大,话筒的音质要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完成这首歌曲。

(三)舞台的表演设计表演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的表达,例如表情、眼神和手部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