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一古诗赏析(答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赏析
(玄武一模)(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4分)
晚春①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已年近半百。②无才思,此处指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
7.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本诗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B.本诗寓理于景,启示人们要珍惜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
C. 本诗既表达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又具有活泼幽默的情趣。
D. “漫天”一词写出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欲与飞雪比美的情态。
8.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画线句的妙处( 2 分)
▲
7.(2 分)D
8.(2 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晚春的草、树、花等景物抓住春天将归
未归之机争奇斗艳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珍惜春天之情。(修辞手法及效果 1 分,结合语境分析1 分。)
(高淳一模)7.阅读王安石《梅》,回答问题。(3 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分别通过视觉、嗅觉写出了梅花▲,▲的特点,赞颂了▲的人。
7.(3 分)洁白;幽香;品性高洁
(沿江区一模)7.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4 分)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注释】①《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断人行:指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后,就开始禁止行人通行。③况乃:何况是。
(1)请简析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2 分)
▲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B.颈联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朴素的叙述中饱含
着对弟弟深切的忧思。
C.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
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栏目名称:《▲》
《乌衣巷》................................................................... 刘禹锡
《江南春》……………………………………………杜牧
《泊秦淮》……………………………………………杜牧
《台城》………………………………………………韦庄
D.全诗前后照应,承转圆熟。“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
“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7.(1)(2 分)含蓄点明正值战乱这一社会背景;渲染浓重的悲凉气氛;烘托人物沉郁的
心情;为下文表达对弟弟的忧思奠定感情基调。(答出一点 1 分,答出两点满分)
(2)(2 分)C
(溧水一模)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6 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诗人。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①.诗的第二句中一个“▲”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灭史实,突出了变幻之速,而一个“▲”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 分)
②.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2 分)
▲
③.班级出一期以“唐诗之旅”的黑板报,第一小组同学收集到如下的诗篇(含《台城》,另据考证,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今南京城南郊区的风景)想设计为一个栏目,请你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为这个栏目命名(不超过 8 个字)。(2 分)
7.①(2 分)梦空②.(2 分)示例一: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台城柳不管王朝(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反衬出历史衰败的无奈,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示例二:将台城柳的烟笼长堤的生机勃勃与王朝的衰败形成对比,突出了历史无情,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点明修辞手法 1 分,表达效果与答案示例有关或与诗句较切合即得 1 分)③. (2分)南京(金陵、石城)怀古(咏史)9 评分建议:两个关键词各 1 分)
(秦淮下关浦口一模)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字。(1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中“白玉条”写的并不是梅花的形状,而是形容梅树枝的。梅花开得茂盛,将梅
枝全部覆盖,看起来就像白玉条一样。
B.第二句的“迥”和“傍”字则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
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
C.三、四两句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运用了比喻的写法,不
同的是前者借雪喻花,后者借花喻雪。
D.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
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7.(4 分)(1)早(1 分)(2)C(3 分)
(六合一模)(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7-12 题。(15 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 7-8 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1 分)
8.“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 分)
▲
7.(1 分)思念家人(或感秋怀人、对月望远等)
8.(2分)“落”字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白下一模)(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7—13 题。(15 分)
【古诗阅读】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7.
(1
分)
8.“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2 分)
▲
7.(1 分)镜中看
8.(2 分)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兰溪山水充满
了蓬勃生机和优美活灵的意境,令人荡漾起欢乐(欢快)之情。(景 1 分,情 1 分,意近即可)
(鼓楼一模)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桃花溪①
张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