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论文

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论文

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摘要】现在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的弊端。

本文主要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及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学生,注重,感恩,教育现在的学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有很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在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等弊端。

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因此,在学生教育中很有必要从小进行感恩教育。

1.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优良淳朴的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培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善待人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和谐相处能力,友好交往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排解困难能力,有助于中小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认知师长,认知朋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

现在公民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科技技能,而且还包括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善待他人的观念和能力。

2.注重进行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水平,建设完善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培育淳朴优良、充满活力的民风,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社会风气。

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感恩教育“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跳楼喝毒药的等不良习气,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感激他人,奏响和谐社会从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一.目前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成长并步入这社会,越来越表现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

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我认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

1.家庭因素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

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

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2.社会因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

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

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

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

有关感恩的议论文(通用42篇)

有关感恩的议论文(通用42篇)

感恩的议论文有关感恩的议论文(通用42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感恩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的议论文篇1在国外有一个感恩节,人们会准备丰富的食物来欢度这一天,还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可“感恩”这两个字在我的字典里从未有过,我从来不知道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可那件事改变了我对这两个字的看法。

那时我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老姨家的弟弟来我家玩耍,可是有一次,弟弟来我家玩,妈妈把我心爱的遥控车拿给弟弟玩,我要和弟弟一起玩。

可自私的他却抱着遥控车不肯给我,硬要我滚一边去。

我去找妈妈哭诉,而妈妈却向着他,责怪我没有姐姐样,他要玩就给他玩,干嘛跟他计较。

看着弟弟抱着遥控车幸福的样子,我觉得世界都抛弃了我,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我气得拿着压岁钱摔门而出。

可刚离开家一小时,我就觉得家真的是好温暖,自己不该那么冲动离家出走,正在我思绪万千的时候,一阵清脆的童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循声而去,我看见了两个小女孩缠着妈妈,小一点儿的女孩说:“妈妈我要,给我!”我看见妈妈手里抱着一个电子琴,我等着那个大女孩儿做出像我一样的举动,可出乎我的意料,她竟然说:“妈妈,你给小妹吧,我不玩了。

”而小妹妹这时也变得善解人意说:“算了,姐姐,还是给你吧!我都不知道怎么玩。

”“嗯,那以后单日子你玩,双日子我玩,谁也不允许抢谁的,好不好?”“好,一言为定!”两个小姐妹手挽着手走回了家,而母亲看着两个女儿能互相谦让,也很开心,母女三人幸福的背影渐渐远去。

看到这一幕,我又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我真是自愧不如,作为姐姐,什么事都应该谦让着点弟弟,不能跟他吵,更不该意气用事。

想到这儿,我觉得我应该回去。

回到家的小区门前,我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萧瑟寒风中的妈妈和弟弟。

弟弟站在门口,手里抱着遥控车,嘴里还哭喊着:“姐,姐,你回来吧,我不跟你抢了,你回来吧!”看着他们这样,不知是什么碰了我坚硬的心弦。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浅析中学生感恩教育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真诚感激之情。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意识。

怀有“感恩之心,报恩之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感恩意识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1.对自己——漠视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应该对生命感到敬畏和感激,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最起码的感恩。

在当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下,很多中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命的五彩缤纷和多姿多彩,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看不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因而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经常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等,更有甚者,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自杀、自残。

2.对他人——冷漠恩人对父母:当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来自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中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很多中学生没有体会到美好的师生情谊,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是应该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总认为老师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

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

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篇一《浅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更替不断加快等因素,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却逐渐被一部分大学生忽略甚至遗忘。

本文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感恩思想现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让其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一、感恩的起源及含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

感恩,中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古今中外,感恩情愫、感恩教育无不显得重要。

“感恩”一词的初步了解源于西方的“感恩节”。

在西方基督教徒都要感恩,吃饭前他们要祷告,感谢上帝赐予食物;有人生病时,他们也要祷告,祈求上帝保健康;有人做了错事,也要向神父忏悔,以求心灵上的慰藉。

在中国,感恩的思想源远流长,“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恩戴德”之意。

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名人诗词等中,《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经典诗句,唐代诗人孟郊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的例子也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三百多年。

这些都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点,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和原因着手,提出了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准则,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精神体现。

然而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影响严重的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特别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生于80后,他们物质生活丰厚、精神生活空虚、情感冷漠、行为自私,视社会的资助、家长的给予、学校的扶持为理所当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感恩意识的日益缺失也正是市场经济化初期的产物,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反思,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及意义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懂得了感恩,才会铭记恩情,感父母养育之恩、朋友相助之恩以及社会的培育之恩;只有懂得了报恩,才会勤俭节约、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热爱祖国,才会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所学来回报社会,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亲情、友情、爱情等的情感基础,是情感教育的必然诉求。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

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一面,则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效果。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议论文【3篇】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议论文【3篇】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议论文【精选3篇】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谈论文【精选3篇】一很多胜利人士在谈到自己胜利经受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努力因素。

事实上,每个登峰造极的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很多关心。

一旦你订出胜利目标并且付诸行就会发觉自己获得很多意料之外的支持。

你应当时刻感谢这些关心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哺育,没有师长教导,没有国家爱惜,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今日年轻人,自从来到尘世间,都是受父母的呵护,受师长的指导。

他们对世界未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埋怨不已,看这不对,看那不好,视恩义如草芥,只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馈,足见其内心的贫乏。

现代中年人,虽有国家的栽培,老板的提携,自己尚未能发挥所长,贡献于社会,却也不满现实,有诸多委屈,似乎别人都对他不起,愤愤不平。

因此,在家庭里,难以成为和善的家长;在社会上,难以成为称职的员工。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说明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

我们教育子弟,从小就要他知道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感恩。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

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点滴关心而感谢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

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很多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冲突紧急的缘由之一。

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莫非就没有一点怜悯和感恩的成分吗?老板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或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或许有一份亲情和友情。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谈论文【精选3篇】二“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谢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如何让学生乐于感恩,善于感恩[论文]

如何让学生乐于感恩,善于感恩[论文]

如何让学生乐于感恩,善于感恩初中是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学会感恩,乐于感恩,善于感恩是初中班主任肩负的重要使命。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等关于感恩的古训。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箴言,感恩算是这个本性中的一个。

父母亲友对你好,你也会自然地心怀感恩并想着回馈。

老师孜孜不倦地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教诲,学生也会铭记感恩。

当今社会追求功利,淡化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青少年,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单纯被培养成只会做作业的“机器”,而德育则被不断地忽视,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社会危害,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的不断涌现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例如清华高材生的伤熊事件,中学生弑父事件为社会的感恩教育缺失敲响了警钟。

中国儒家推崇的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汗牛充栋,宣扬感恩的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上,感恩是人伦道德与社会和谐的一个启发点。

感恩是推动人际关系和谐的推动剂,感恩是社会的润滑剂,感恩是民族美德的最绚丽的展示。

感恩是真情的流露,感恩推动着社会和谐。

所以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学会感恩成为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头戏。

二、应用文化宣传重视感恩教育学生在学校中所待的时间占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学校的人文德育氛围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与熏陶。

《初中班主任工作手册》中提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比如班会上的德育宣传教育,晚自习的班风检查等等。

班会课的教育可以把感恩教育提到相应的高度,所以,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先让学生收集关于感恩的海报文章等第一手资料,然后在主题班会上依次分享,相互启发,相互感动。

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知晓感恩的效果,而且在学生主动收集材料与演讲过程中主动地接受了感恩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感恩这一中华民族优良美德。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论文

摘要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德育教育。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感恩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以小学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索,分析了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策略一、引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品质。

感恩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小学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1. 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目前,部分小学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学校将感恩教育视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

2. 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感恩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美德教育,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的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3. 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在感恩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4.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部分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三、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1. 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学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理念。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2. 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

3. 创新感恩教育方法(1)注重情感体验。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感恩。

(2)开展主题班会。

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3)实施榜样教育。

感恩教育,从语文教学入手论文

感恩教育,从语文教学入手论文

感恩教育,从语文教学入手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

想要渗透感恩教育,就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起: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父母对孩子感天动地的故事等。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一)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

(二)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关于感恩议论文(精选29篇)

关于感恩议论文(精选29篇)

感恩议论文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那么应当如何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感恩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议论文篇1人的一生,是由许多的「施」与「受」交织而成,不管是付出的一方,或是接受的一方,彼此都要心存感恩,感谢总是有人愿意为我付出,也感谢我能为别人付出。

只要心存感恩,我们会发现,原来人可以变得如此谦虚,原来社会可以变得如此祥如,没有暴戾之气。

俗话说得好:「受人滴水之,当以涌泉相报」。

受了别人的一点恩惠,就该尽全力报答,更何况是从小父母养育我们、照顾我们的恩情。

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无疑只为了让我们读更多的书,做个堂堂正正、有用的人。

我也感恩师长的谆谆教诲,开启我知识的殿堂,指引我人生的方向。

不管是父母或师长的殷殷期盼,都是希望我们可以知书达礼、自我约束,小者独善其身,大者贡献一己之力,回馈社会,服务人群。

我感恩父母、师长的辛劳付出,然而感恩,不一定是要感谢大恩大德,而是要转换成一种生活态度,那怕只要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温暖的茶水,一句简短的「您辛苦了」……再再都表达了我的感恩之情。

一早醒来,忙碌的士农工商们,揭开了一天的序幕。

感恩有你们的努力工作,满足了我们生活所需;感恩人民的保母和导护妈妈的坚守岗位,才能让我们安全无虞的到校;感恩日常生活中默默付出、为善不欲人知的一群,因有你们无私的大爱,温暖了你我冷漠的心;因为有你们无国界、无种族差异的辛劳付出,滋润了你我干涸的心灵。

人生的路途上,永远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处处绽放、处处芬芳。

人们因为心存感恩而知足惜福;因为知足惜福,而再造福;因为知足惜福再造福,而拉进彼此距离,平息纷争,共同缔造一个祥和竹旳福尔摩沙美丽之岛。

我们不该视恩情如草芥,更不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真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论文

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论文

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摘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责任。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

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和修养。

关键词:德育;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55-01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尤为重要。

一、抓住“感恩”节日结合节日教育学生。

利用不同的节日,像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教育学生学会帮妈妈做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梳梳头;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父母老师写感谢的心里话。

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丰富多彩的活动熏陶学生。

我校利用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讲出对父母、师长、学友的爱。

通过算时间账、金钱账、感情账,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助之恩;写感恩信。

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

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红烛颂》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感恩父母老师教育之情;平时开展感恩活动。

组织学生分班次轮流到银铃福利院帮助老人洗衣、扫地、叠被子等,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知恩感恩父母和老人。

利用学校板报、墙报、画展每一个角落资源,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二、营造“感恩”氛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质量。

因此从党支部到校长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感恩的大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

例如:党支部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仁爱之师”宣讲和评选活动,在教师中树立师德典型;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一道为白血病学生张璞捐款两万多元奉献自己的爱心。

初中语文中感恩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中感恩教育论文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进行感恩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恩教育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

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过时了。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1]。

1、感恩教育融会于语文课程的必要性1.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语文教育负有德育功能,更进一步说,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最主要载体。

儒家强调“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内容”,即书本知识,“道”则是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今天,这种传统美德已经有所淡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感恩教育,继承感恩传统,并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

教师应针对学生感恩的实际现状,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关于感恩内容的课文、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表演、辩论等深入浅出的多种形势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体会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质,使得这些感恩美德得以传承发展[2]。

1.2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有关感恩的议论文800字【五篇】

高中有关感恩的议论文800字【五篇】

高中有关感恩的议论文800字【五篇】大树的高耸挺拔,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它懂得感恩,于是将一席绿荫洒向大地,为它遮去一片骄阳;花草的艳丽妩媚,离不开繁枝绿叶的衬托,它懂得感恩,于是将一片片落花深埋大地,使绿叶生长更为茁壮;稻穗的体形丰满,离不开农民的辛勤照料,它懂得感恩,于是将一颗颗谷粒结下,为农民带来五谷丰登的喜悦。

植物如此懂得感恩,人亦然。

我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呵护,我们应懂得感恩,将自己的爱意在行动中体现,用行动去拥抱父母。

正如材料中的小男孩,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这不得不让我联想起我们的父母,他们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

雨早已停了,就连窗外的月光也已些许黯淡,很多人早已经睡下,唯有那草屋中的烛光依旧闪烁,里面坐的是一位老妈妈,她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

雨后的丝丝寒意,使她不禁有些瑟瑟发抖,但她仍不放弃,一针一线的缝着,缝的是那么仔细,生怕出一点乱子。

不一会儿,起风了,一阵风吹来将蜡烛吹灭,而这位老妈妈毫不慌张,马上又将蜡烛点上。

因为她年事已高,眼睛有些昏花,针头总是与她的手指过不去,时不时的去扎上一扎,而这位老妈妈也仅仅用手稍微按一下出血的地方,便又继续缝补起衣服来。

这个切的一切早已被门后躲着的孟郊看见,他一边含着泪一边走上前去,跪在母亲的面前劝阻道:“娘,您别缝了,太晚了,快去休息吧!”“就剩下一点儿了,你先去睡吧,儿啊,站起来,地下凉。

”孟郊听后更是泪流满面,提笔写下《游子吟》这首流芳千古的名篇,这首诗表达的不是别的,表达的是对母亲深深的爱,对母爱的感恩。

名人是这样,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

记得幼时每逢下雨,妈妈总会为我撑起一把雨伞,而且雨伞总是向我这边倾斜,妈妈的肩膀总是会被雨打的全湿,我对妈妈说:“妈,伞斜了。

”而妈妈则说:“伞没斜。

”一开始我为妈妈的“愚蠢”感到不解,直到后来,我年龄一年年增长,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意:伞虽斜了,但爱没有斜。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重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一:《试谈教育艺术课堂中的感恩教育》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恩理念融入德育课堂呢?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生活情境出发,真正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并与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育;教育艺术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

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

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

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

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

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

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

道德与法治感恩教育论文

道德与法治感恩教育论文

道德与法治感恩训练论文我中华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千古佳话,我们这个宏大的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

感恩,始终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基本道德准则。

一、课堂是训练的主阵地,要通过课堂活动实施感恩训练1.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查找感恩源泉。

在学校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感恩题材的文章比比皆是,翻开教材,从文章题目上就能感受到祖国之恩、哺育之恩、自然之恩......老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引领同学读通文本,从教材中找寻感恩的源泉,比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进而也会在家庭中学会担当责任。

这些具有训练意义的文章以及鲜活的案例都会激发同学感受浓浓的“恩”,深深的“爱”。

2.通过触动心灵的训练,培育感恩意识。

训练家夏丐尊先生曾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训练。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文本中鲜活的案例,触动同学心灵中最松软的那块心田,通过情感训练,培育他们感恩意识,增加情感体验,由此产生共鸣。

比如《师德训练篇》学习的时候,我就激励他们说说身边的老师,孩子们一说到老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赐予的关爱,点点滴滴的付出,就都滔滔不绝,当《长达后我就成了你》的歌声响起的时候,他们心中满满的对老师感谢之情,也知道老师像园丁、如红烛、似春蚕的为了同学悄悄付出,由此他们知道怎么回报老师,尊师之情溢于言表。

3.就地取材,实施感恩行动。

感恩训练中培育同学知道感恩只是一个层次的训练,老师着眼点重在就地取材,引领同学把感恩落实到行动中,所以我们要充分整合教材和身边的资源,抓住一切契机用行动说话。

比如在学习《秀丽的校内》一课,我带领同学闲逛校内,边看边讲,让他们感受校内的温馨、校内的秀丽、校内浓郁的书香、校内的洁净....之后,课间地面一片纸,有同学跑过来捡起;一片树叶飞落在稚嫩的小手上;墙角的备品有人静静整理好;花园内的椅子有人擦过了.....激励同学用实际行动感恩老师,感恩学校,“学校是我家,秀丽靠大家!”不再停留在口号上。

感恩实践教育论文

感恩实践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感恩实践教育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感恩实践教育是一种以感恩为核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感恩实践教育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感恩实践教育的内涵1. 感恩实践教育的定义感恩实践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将感恩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激发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

2. 感恩实践教育的内容(1)感恩家庭:教育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亲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感恩师长: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师生情谊,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3)感恩社会:教育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4)感恩自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三、感恩实践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感恩实践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激发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

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感恩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恩实践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孝道、尊师重道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感恩实践教育的实施策略1. 营造感恩氛围(1)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幼儿园感恩教育[幼儿园感恩教育优秀论文]

幼儿园感恩教育[幼儿园感恩教育优秀论文]

幼儿园感恩教育[幼儿园感恩教育优秀论文]幼儿园感恩教育优秀论文篇一《浅析幼儿园感恩教育》提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

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

本文旨在分析幼儿园感恩教育实施中的不足,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感恩缺失幼儿教育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

但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华的一些传统美德正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心间溜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感恩之言在现代文明社会似乎有些陌生了。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过“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享受幸福,享受生活”。

观之现状,我们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只知道贪图享受、无限索取、竞相攀比,不知道无私奉献、感恩回报、肩负责任。

如何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幼儿园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一、感恩教育的内涵(一)什么是感恩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二)感恩教育的含义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一)教育主体单一化,缺乏家园一致的感恩教育(二)教育活动形式化,缺乏持之以恒的日常渗透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大多结合重要节日,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过程偏向于成人化、形式化,缺少对幼儿心灵的深入触动。

幼儿没能真正地了解感恩的内在含义,将感恩的形式局限于表面,并未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三)教育内容书面化,缺少切身感受的实践体验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停留于书面的讲述与空洞的说教,内容匮乏而滞后,缺少对于当下幼儿年龄特征与道德发展水平的分析,脱离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幼儿无法从中体会与获得感恩他人的内在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摘要】: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

学生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要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关键词】:感恩教育;感恩意识。

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汉初韩信功成名就之后,费尽千辛万苦,寻找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人,以优厚的瞻养以报其恩惠。

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然而,随着国门的打开,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在国人心目中正日渐衰微,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

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

现在,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

学生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

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漏洞。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

学生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学习感恩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通过学习感恩的故事、畅谈故事感想或书写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

从而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记得有一天班会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

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

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

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班级中鸦雀无声,显现了难得一见的安静和认真,我知道文中的某些段落或事例已经触及了他们深埋在心底的那一份纯真,感恩意识已有所觉醒。

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说起了下列反面案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时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

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

两个案例读完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个思考的作业:哪些事值得我们感恩呢?有学生说:“我要记住别人曾经给予我的恩惠,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的手。

”有学生说:“父母给予我生命和关爱,我要好好珍惜,用优异的成绩和孝心回报他们。

”有学生说:“多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在他们的节日里,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份表达‘感恩’的礼物,并真诚的说‘爸爸妈妈辛苦了’。

”是啊,向别人表达真诚的谢意,是尊敬与礼貌最高的表达方式,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

通过谈话,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从而使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二、教师以身作则,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形象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言行一致的道德形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解道德观念的实证,使学生可以具体形象地理解道德观念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模仿的范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学习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以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常以教师的行为、品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因此,在平日的学校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还首先应该是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

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对学生感恩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1.让教师成为学生情感的共鸣者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情感深处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的健全与完满程度,不仅直接承载着教育理念的“朝向”,更关系着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命运”。

只有教师能够蹲下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才能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也才能使师生情感与心灵深处达到最微妙的相互融合与共鸣。

爱并不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爱,而且这种爱,让教师成为学生情感的共鸣者,使学生学有榜样。

2.让教师成为学生人格的尊重者就现代心理学而言: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一旦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会发展。

就现代教育而言: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则。

结合感恩教育,我们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和学生一同喜怒哀乐,一道共同成长,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以心换心地述诸心灵,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

学生从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朝向自我人生的完美发展,他们就会从心里敬重和爱戴教师。

感恩教育也就更富有实效性的效果。

三、参加感恩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

从实践层面上讲,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师者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

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树的养料,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1.利用节日开展感恩教育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劳动节、元宵节等等,因此,我们就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

如: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回忆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从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同时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句问候或自己做的礼物。

重阳节,去看望老人(可以是敬老院或镇里的孤寡老人,也可以是自己的长辈)。

通过一个个的节日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也让学生初步地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回报。

2.利用班会开展感恩教育小学生年龄小,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尚未定型,行动也未“习惯化”、“自动化”,可塑性很强,处于教育的最佳时期。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贮备少,其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他们对生动形象、感性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并能在思想上留下烙印。

因此,通过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如:表演感恩的小品,诵读感恩的诗歌,替父母算一笔培养孩子的教育成本,讲讲我身边的感恩故事……3.从生活细节开展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去做轰轰烈烈的事,而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中明白要对身边的人心存敬意和感激。

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每天向家长问好,为长辈倒茶、递上洗净的水果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打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就是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孝敬父母;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尊敬师长;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要为学生将来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借助所有可用资源,抓住挈机,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使感恩行动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1】职勇·《感恩的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2】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中国德育·2006年版【3】碧冷·《教学生懂得感恩的17堂课》·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