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在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mol N₂和 6mol H₂,达平衡时,NH₃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 01mol/LB 02mol/LC 005mol/LD 015mol/L答案:B解析:假设 2mol N₂和 6mol H₂完全反应,生成 4mol NH₃,则NH₃的浓度为 04mol/L。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NH₃的浓度一定小于 04mol/L。

而 02mol/L 接近完全反应时的浓度,所以不可能达到。

2、一定条件下,将 NO₂与 SO₂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₂(g) + SO₂(g) ⇌ SO₃(g) + NO(g)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₃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答案:B解析:A 选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选项,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 NO₂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选项,SO₃和 NO 都是生成物,且按照 1:1 生成,无论是否平衡,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D 选项,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都表示的是逆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

3、对于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H <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 选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降低,图像正确。

B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应该增大,图像错误。

C 选项,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图像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检测试题: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检测试题: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项训练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其移动(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1.对于可逆反应H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答案 B解析A项由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2v 消耗(H2)=v生成(HI);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不断减小,v逆不断增大,二者的比值也不断变化;D项达到平衡,对于某一物质来说,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对于不同物质,则不一定,如平衡时v逆(HI)=2v正(H2)。

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一,从化学平衡的本质入手,即v正=v逆,如有信息能说明v正=v逆,则说明化学平衡建立;方法二,从化学平衡的外部特点及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质量、含量不再改变来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

3.对于X+Y 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A.X为液态,Z为气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只有C符合题意。

4.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简化表示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最终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A.盐酸B.NaHCO3溶液C.NaHSO4溶液D.Na2O2(固体)答案 B解析B项中NaHCO3可以与H+反应,消耗H+而使平衡右移;D项中Na2O2的氧化性对有色物质的影响是主要的,即加Na2O2会使溶液漂白而褪色。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C .化学方程式中“n >e +f”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22NO(g)2CO(g)N (g)2CO (g)++;Δ746.4kJ/mol H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缩小容积C .降低温度同时充入NO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可逆反应2HI(g)H 2(g)+I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 .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 .c(H 2)与c(I 2)保持相等4.2SO 2(g )+O 2(g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21c -c t -t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大5.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HCN)=n mol·L -1·min-1,且v(O)=m mol·L-1·min-1,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2A.2m=n B.3m=2n C.2m=3n D.m=2n6.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个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①N 2(g)+O2(g)2NO(g)K=1×10-30;②2H 2(g)+O2(g)2H2O(g)K=2×1081;③2CO 2(g)2CO(g)+O2(g)K=4×10-92,A.NO B.H2O C.CO2D.无法判断7.用氢气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为2H2+2NO=2H2O+N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满足关系:v=k c x(H2)∙c y(NO),其中k是一个常数,x、y的值可由实验测定。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测试题1.反响A(g)+3B(g)2C(g)+2D(g),在不一样状况下测得的反响速率中最快的()是A.υ (D)= mol /L·s B.υ (C)= mol /L·sC.υ (B)= mol /L· min D.υ (A)= mol /L·s2.某反响:△H== —122 kJ/mol, ? S== 231 J/(mol·K),则此反响在以下哪一种状况下可自觉进行()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觉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觉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觉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觉进行3.可逆反响N2+3H22NH3的正逆反响速率可用各反响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以下关系中能说明反响已达到均衡状态的是()A.υ正(N2)= υ逆 (NH3)B.3υ正 (N2)= υ正(H2)C.2υ正 (H2)=3 υ逆 (NH3)D.υ正(N2)=3 υ逆(H2)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B.高升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响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响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6molB,发生以下反响: 4A(g)+6B(g)4C(g) +5D(g) 。

5.在 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若经5s 后,剩下的 A 是,则 B 的反响速率是()A. mol /L·s B . mol /L·s C . mol /L·s D . mol /L·s 6.已知: X(s) + 3Y(g)2Z(g),H< 0。

为了使该均衡向生成Z 的方向挪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别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响,欲使反响速率增大,采用的反响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响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 5%盐酸⑤ 10%盐酸⑥ 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停振荡⑩快速混淆后静置A.③⑥⑦⑨B.③⑤⑦⑨C.①④⑧⑩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响A(g)+3B(g)2C(g)达到均衡时,n(A) ∶ n(B)∶n(C)=2 ∶ 2∶ 1。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试题 附答案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试题 附答案

姓名:班级: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电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2CO ΔH1>0,反应速率v1;N2+3NH2NH3ΔH2<0,反应速率v2。

2. 2C+O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3.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①加热②加压③加催化剂④加大反应物浓度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5.可逆反应A(s)+C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是固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B、C都是气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可逆反应a X(g)+b Y(g) c 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D.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7.化学平衡常数(K)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常数表示的意义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B.反应物浓度越小C.反应进行的越完全D.生成物浓度越大8.可逆反应m A(固)+n B(气) p C(气)+q D(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方程式中n>p+q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10.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6 kJ/mo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移动》练习试卷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移动》练习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移动》练习试卷选择题下列能确认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 ΔH="Q" kJ·mol-1。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小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2X(g)+Y(g)2Z(g)+Q,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 ΔH1<0 x(g)+3y(g)2z(g) Δ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已知反应:A(g)+3B(g)2C(g)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D.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而v(逆)减小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Br2(g)2HBr(g) ΔH<0,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H2浓度D.减小压强填空题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 mol N2和3.0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人教版第一学期选修四同步课时训练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答案】

人教版第一学期选修四同步课时训练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答案】

人教版第一学期选修四同步课时训练[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1.对可逆反应()()()()3224NH g 5O g 4NO g 6H O g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25O 4NO v v =正逆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mol x NO 的同时,消耗3molNH x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未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一定不等于逆反应速率D. 达到化学平衡时,()()323NH 2H O v v =正正不成立2.哈伯因发明了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2N 和3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2N 完全转化为3NHB.达到化学平衡时,2N 、2H 和3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2N 、2H 和3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3、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 + CO(g) Fe(s) + CO 2(g) ΔH ="a" kJ/mol (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加CO 的用量,上式中的ΔH 增大B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 ,则c(CO 2)="0.0263" mol/L 4.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为22224H (g)2NO(g)SO (g)N (g)S(l)4H O(g)0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22H H O v v =时,达到平衡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 的平衡转化率D.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4222422N H O SO (NO)H c c K c c c ⋅=⋅⋅5.对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2N 2O 5(g)4NO 2(g)+O 2(g) △H >0(N 2O 5是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B.达到化学平衡时,N 2O 5和NO 2的反应速率相等C.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向体积一定的容器中充入氩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6.已知可逆反应3224NH (g)5O (g)4NO(g)6H 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2()4O 5(NO)v v =正逆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mol NO x 的同时消耗3mol NH x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32(NH )23(H O)v v =正正7.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245NH g O g +()()246NO g H O g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B.达到化学平衡时,3NH 、2O 、NO 、2H O 物质的量之比为4:5:4:6C.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时,该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生成 x mol 3NH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8、已知可逆反应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3NaHSO 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3KIO 氧化,当3NaHSO 完全消耗即有2I 析出,依据2I 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3NaHSO 的反应速率。

人教版 高中化学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过关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化学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过关练习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过关练习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可逆反应 CO(g)+H 2O(g)CO2(g)+H2(g),在密闭容器达到平衡。

当温度为749K时,K=1,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 mol·L-1,H2O的起始浓度为6 mol·L-1时,则CO的转化率为()A. 80%B. 75%C. 50%D. 25%2.已知反应:3A(g)+B(g)C(s)+4D(g)ΔH<0。

图中a、b曲线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b曲线t2后,v正(B)=4v逆(D)B. a曲线t1时,4v正(A)>3v逆(D)C.升高温度,可使曲线b变为曲线aD.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使曲线a变为曲线b3.将4 mol SO2与2 mol O2放入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2+O22SO3,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5 mol·L-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为()A. 4B. 0.25C. 0.4D. 0.24.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盛有块状大理石的烧杯中,若进行如下改变,其中不能使最初的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盐酸的浓度不变,其用量增加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其用量减少一半C.使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D.盐酸的浓度不变,使块状大理石变成粉末状5.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6.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4 mol·L-1,Y2的浓度为0.8 mol·L-1,生成的Z的浓度为0.4 mol·L-1,则该反应(Z用X、Y表示)是()A. X 2+2Y22XY2B. 2X 2+Y22X2YC. X 2+3Y22XY3D. 3X 2+Y22X3Y7.能用焓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混乱排列的概率大8.在一定条件下,将8 mol A和25.7 mol B两种气体通入体积为W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气)+n B(气)===2C (气)。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作业

第3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过关训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可确认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使用了催化剂D.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答案:D解析: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

A中速率发生了改变,但可能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改变,使两者速率再次相等;对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为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C中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了正、逆反应速率。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气体总物质的量答案:BC解析:该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相等。

也就是说,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

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也始终不变。

反应物A是固体,其他物质都是气体。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体系中固体和气体的总质量是不变的。

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固体A的质量也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公式:ρ=mV,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M=mn,因为V、n都是定值,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已达平衡。

3.下图是恒温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答案:C解析:化学平衡已经建立,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必定相等,A 不符合题意;在平衡状态Ⅰ的基础上瞬时增大了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瞬时不变,此时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逆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平衡,B 不符合题意;对于平衡状态Ⅰ,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必然减小,显然与所给图示不符,C 符合题意;对同一种反应物而言,只要平衡移动,该物质的浓度一定会发生变化,D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题
容器体积/L
c(Y)/(mol·L-1)
温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n>p
B.Q<0
C.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增大
二、填空题
16.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
实验编号
锌的状态
反应温度/℃
收集100 mL氢气
所需时间/s

薄片
15
200

薄片
25
90

粉末
25
1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表明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是( )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的移动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1页 共9页课时追踪检测(八) 化学平衡的搬动1.反应 2A(g) 2B(g) + E(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A .加压B .减压C .减少 E 的浓度D .降温剖析:选 D正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减压或降温,A 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搬动,只能是降温。

2. 以下化学平衡必然发生搬动的是( )A .平衡混杂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 .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C .组分中某物质的转变率发生改变D .系统的压强增大剖析:选 C A 项,平衡混杂物中各组分浓度发生改变平衡不用然搬动, 如减小容器体积时,平衡 H 2(g) + 2不搬动,错误; B 项,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平衡不I (g)===2HI(g)必然搬动,如加入催化剂,错误; D 项,系统的压强增大,平衡不用然搬动,如平衡CO(g)+ H 22+2,错误。

O(g)CO (g) H (g)3. 反应 X(g) + Y(g) 2Z(g)H < 0,达到平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搬动B .加入催化剂, Z 的产率增大C .增大 c(X) , X 的转变率增大D .降低温度, Y 的转变率增大剖析:选 DA 项,题给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 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搬动,错误; B 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Z 的产率不变,错误; C 项,两种反应物中,增大一种物质的用量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变率,自己转变率降低,增大 c(X) ,X 的转变率降低,错误; D 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Y的转变率增大,正确。

4.已知反应: 2NO 2(g) N 2O 4(g),把 NO 2、N 2O 4 的混杂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尔后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把烧瓶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比较发现,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放入热水里,把烧瓶 B 放入冰水里,以下列图。

人教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专项训练(含解析)

人教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专项训练(含解析)

化学平衡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ΔH=Q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人1mol CO与2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容器体积CO转化率平衡压强(P)①200 V150% P1②200 V270% P2③350 V350% P3A.反应速率:③>①>②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D.若实验②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70%2.在某2L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2mol X(g)和1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Δ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B.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3.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g)+D(g)ΔH<0。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

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B.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D.若保持压强一定,再加入B,则平衡后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4.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196kJ•moL-1,一段时间后达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 n(SO2)/mol n(O2)/mol0 2 15 1.210 0.415 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min的平均速率为v(SO2)=0.08mol•L-1min-1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 SO2和0.5mol O2时,v(正)>v(逆)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 SO3,达平衡时吸收78.4kJ的热量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mol SO3,达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40%5.将CO2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一定条件下,每转化44kg CO2放出的热量为49000kJ,CO2转化为甲醇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此条件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3min内,用CO2和H2来表达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均为0.5mol/(L•min)B.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ΔH=-49kJ/molC.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D.降低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为0.86.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Δ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小于V逆减小倍数C.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7.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选修4第二章高二化学平衡移动

选修4第二章高二化学平衡移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薈考点一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莈题型一■蚅1、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 3B(g )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芀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羀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螈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蒆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莂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肇F、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腿G、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羂2、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二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莃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E.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莁3、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g) ?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蚆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蚂②一个H —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 —I键断裂;賺③百分组成3 (HI)= ®2);蕿④反应速率v(H2)=v(l2)=v(HI)/2时;肆⑤c(HI):c(H 2):c(l2)=2:1:1 时;蒃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节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蚇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蒅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膃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芃方法总结:羀变量不变则平衡袄题型二求解范围或数值袃1、在800C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 (g) +H 2 0(g) ? CO 2 (g) +H 2(g),已知CO和H20(g)的初始浓度为O.OImol •-1时,H2平衡浓度为0.005mol L -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卷四.doc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卷四.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姓名 座号 班级一、选择题(单选)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g)21N 2(g )+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 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B.H 2、I 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3.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 .等于p%B .大于p%C .小于p%D .无法判断4.在CuCl 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 2O)4]2+(蓝)+4Cl - [CuCl 4]2-(黄色)+4H 2O 能使绿色CuCl 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 )A .蒸发浓缩B .加氢氧化钠溶液C .加入AgNO 3D .加入食盐晶体5.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 (g )+yB (g )zC (g )。

达到平衡后,测得A 气体的浓度为0.5mol/L 。

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再达平衡后,测得A 的浓度为0.3mol/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x+y<zC .C 的质量分数降低D .B 的转化率增大6.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加深;改变压强时,反应速率将发生变化,而平衡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2NO + O 22NO 2(放热)B .N 2O 42NO 2(吸热)C .I 2(g )+ H 2 2HI (放热)D .2NO N 2 + O 2(吸热)7.可逆反应:3 A(气) 3 B(?)+C(?);△H >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若B为固体,则C一定是气体8.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选修4 平衡移动习题

选修4 平衡移动习题

7.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 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
8.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2X(g)Z(g)+ 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 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9.对于反应A(s)+2B(g)3C(g) ΔH>0, C%跟外界条件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
10.现有下列两个图象:
14.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2 2NH3 ΔH<0,如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
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 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 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 数[φ(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6.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 的原因可能是( )

2019高中化学第二章课下能力提升(八)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19高中化学第二章课下能力提升(八)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选择题1.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解析:选 D 因为此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没有变化,故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所以B项错误;增大c(X),平衡将正向移动,但X的转化率减小,所以C项错误;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D项正确。

2.[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X(g)b Y(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Y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a>b解析:选AC 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即压强减小到原来的一半,X、Y的浓度都变为原来的50%,达到新平衡后,Y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即b>a,Y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及X的转化率都增大了。

3.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解析:选D 乙容器比甲容器压强大,平衡右移,SO2的体积分数减小。

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解析:选B A项,开启啤酒瓶后,由于压强减小,啤酒中气体的溶解平衡向气体逸出的方向移动,因而泛起大量泡沫;B项,向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的原理是Fe+2Fe3+===3Fe2+,没有涉及平衡移动;C项,Cl 2与水反应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c(Cl-)大,不利于Cl2的溶解,即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因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收集Cl2;D项,根据平衡2SO2(g)+O 22SO3(g),用过量的空气即增大氧气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SO2的转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
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
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5.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N2O4(g),ΔH<0。

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6.对平衡CO2(g)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7.20XX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8.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现有可逆反应2NO2(g)N2O4(g),△H<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4时刻采取的措施。

t2:;t3:;t4:。

10.现有3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 H2O(g)+C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浓度不同。

其中甲:CO2 = H2 = a mol;乙:CO2 = a mol,
H2 = 2a mol;丙:CO2 =H2 =H2O(g)= a mol。

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
11.对可逆反应:A(g) + B(s) C(s) + D(g) ΔH>0 ,左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改变的是( )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④⑤
v
O t 1 v 正 = v 逆
t
v ’正 = v ’逆
1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 2(g) + O 2 (g) 2SO 3(g) △H <0。

600℃时,在某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 2、O 2、SO 3物质的量有如右上图所示的变化。

其中10 min 到15 min 时,肯定与图像不相符的变化是 ( ) A .加了催化剂 B .增加SO 3的物质的量 C .升高温度
D .缩小容器体积
13.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X(g)
2Y(g) + Z(g),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14.对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H <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15.反应A(g)+B(g)
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A B C D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1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2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
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l0 min至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mol/(L·min)。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1=_________mol/L。

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中c2_________1.0 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知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