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在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mol N₂和 6mol H₂,达平衡时,NH₃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 01mol/LB 02mol/LC 005mol/LD 015mol/L答案:B解析:假设 2mol N₂和 6mol H₂完全反应,生成 4mol NH₃,则NH₃的浓度为 04mol/L。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NH₃的浓度一定小于 04mol/L。

而 02mol/L 接近完全反应时的浓度,所以不可能达到。

2、一定条件下,将 NO₂与 SO₂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₂(g) + SO₂(g) ⇌ SO₃(g) + NO(g)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₃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答案:B解析:A 选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选项,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 NO₂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选项,SO₃和 NO 都是生成物,且按照 1:1 生成,无论是否平衡,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D 选项,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都表示的是逆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

3、对于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H <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 选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降低,图像正确。

B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应该增大,图像错误。

C 选项,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图像错误。

(完整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及答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1)2H 2+O 2=====点燃 2H 2O 和2H 2O=====电解2H 2↑+O 2↑是可逆反应( )(2)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 (3)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4)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N 2、3 mol H 2和2 mol NH 3,当反应达平衡时,两平衡状态相同( )(5)只要v (正)增大,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6)不论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容器,加入稀有气体,平衡皆发生移动( ) (7)起始加入原料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各种原料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 (8)通过改变一个条件使某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一定增大( )(9)若平衡发生移动,则v 正和v 逆一定改变,同理v 正、v 逆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 (10)对于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体系内的压强,平衡不一定移动( ) 2.对于可逆反应M +2N Q 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M 、N 、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反应已经停止 C .M 、N 全部生成QD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E .v 正(M)=v 逆(N)F .v 正(M)=v 逆(Q)3.一定条件下C(s)+H 2O(g)CO(g)+H 2(g) ΔH >0,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 (1)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3)充入水蒸气,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4)加入碳,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5)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一、单选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左球气体颜色加烧瓶中冒气泡, 测得ΔH为ΔH、ΔH H与O的体积比约3.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 水溶液中加入N aOH 有利于S2-增多B.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4.下列不能能用勒夏特烈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2HI====H 2+I 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B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HBr+HBrO ,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C .反应2NO+2CO===2CO 2+N 2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B .高温,使2N 和2H 转化为更多的3NH (△H <0) C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 .增大压强,有利于2SO 和2O 反应生成3SO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A):n (B):n (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则( ) A.平衡不移动B.再次达到平衡时,n (A):n (B):n (C)仍为2:2:1C.再次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 2转化为SO 3的速率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 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B 的浓度为0.6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新平衡时B 的浓度降为0.3mol/L 。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新人教版选修4(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Mg(OH)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要使Mg(OH)2进一步溶解,应向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是A.NH4Cl B.NaOHC.MgCl2 D.Fe【参考答案】A解题必备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从v。

t图象认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a A+b Bc C+d D (A、B、C、D为非固体)体系浓增大反应增大生成减小生成减小反应度变化物浓度物浓度物浓度物浓度速率变化v正瞬间增大,v逆瞬间不变,v′正〉v′逆v逆瞬间增大,v正瞬间不变,v′逆〉v′正v逆瞬间减小,v正瞬间不变,v′正>v′逆v正瞬间减小,v逆瞬间不变,v′逆>v′正平衡移动方向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v.t图象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选修4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选修4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

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在一定条件下,把1 mol N 2和3 mol H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在某一时刻,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 2,此时,c (N 2)增大,v 正增大,c (NH 3)不变,v 逆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c (N 2) ,v 正 ,c (NH 3) ,v 逆 ,最终 。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 、气体反应的 、 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3.化学平衡移动可表示为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条件改变⎩⎪⎨⎪⎧若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试根据下列图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答案①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不移动。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Cr2O2-7+H2O2CrO2-4+2H+橙色黄色Fe3++3SCN-Fe(SCN)3(红色)溶液颜色溶液颜色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已知反应m A(g)+n B(g)p C(g)ΔH<0,m+n<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1)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一、单选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左球气体颜色加烧瓶中冒气泡, 测得ΔH为ΔH、ΔH H与O的体积比约3.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 水溶液中加入N aOH 有利于S2-增多B.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4.下列不能能用勒夏特烈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2HI====H 2+I 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B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HBr+HBrO ,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C .反应2NO+2CO===2CO 2+N 2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B .高温,使2N 和2H 转化为更多的3NH (△H <0) C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 .增大压强,有利于2SO 和2O 反应生成3SO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A):n (B):n (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则( ) A.平衡不移动B.再次达到平衡时,n (A):n (B):n (C)仍为2:2:1C.再次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 2转化为SO 3的速率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 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B 的浓度为0.6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新平衡时B 的浓度降为0.3mol/L 。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作业:2.3.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作业:2.3.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增大生成物浓度D.升高反应温度A[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C错误;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ΔH=-Q kJ·mol-1(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D.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减小C[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正向进行,A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逆向进行,B错误;增大A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C正确,D 错误。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下列平衡:2NO 2(g)N2O4(g)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A.温度130 ℃、压强3.03×105 PaB.温度25 ℃、压强1.01×105 PaC.温度130 ℃、压强5.05×104 PaD.温度0 ℃、压强5.05×104 PaC[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需使平衡逆向移动,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升温的措施;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采用减压的措施,因此,采用的测定条件是高温、低压。

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练习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根底过关]一、化学反应速度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度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度转变时,化学平衡必然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度必然转变C.正反应进展的程度大,正反应速度必然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度必然改变,平衡必然移动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抵达平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度增大B.维持体积不变,参加少量NO2,将使正反应速度减小C.维持体积不变,参加少量N2O4,再抵达平衡时,颜色变深D.维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ΔH<0,抵达平衡时采取以下办法,可使正反应速度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通过5 min抵达平衡,此时各物质的转变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度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假设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那么m∶n∶p∶q为〔〕A.3∶1∶2∶2 B.1∶3∶2∶2 C.1∶3∶2∶1 D.1∶1∶1∶1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 后抵达平衡。

假设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转变,那么〔〕A.a=2 B.a=1 C.a=3 D.无法肯定a的值6.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抵达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存缩到原来的一半且抵达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a>b+c B.a<b+c C.a=b+c D.a=b=c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抵达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那么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a>b8.以下表达及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办法,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办法,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FeCl3+3KSCN⇋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D.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能力提升]9.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必然温度下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那么有关该反应的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m+n<q B.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度小10.NO2和N2O4可以彼此转化:2NO2(g)⇋N2O4(g)ΔH<0。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解析】当一个平衡体系中有固体存在时,增大固体的量(注意区别于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平衡不移动;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的变化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C2.(2011·东北师大附中期中)反应2A(g) 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解析】降温,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左移,A的浓度增加。

【答案】 D3.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A错;升温,反应速率增加,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对;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错;减小压强,平衡向增大体积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D错。

【答案】 B4.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应增大压强。

因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Z的浓度,平衡也正向移动。

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⑥。

【答案】 C5.已知反应:2NO2(g)===N2O4(g)ΔH<0。

训练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同步配套练习Word含答案高中化学选修4

训练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同步配套练习Word含答案高中化学选修4

训练 4影响化学均衡挪动的要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响速率改变与均衡挪动的关系1.对处于化学均衡的系统,由化学均衡与化学反响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响速率变化时,化学均衡必定发生挪动B.化学均衡发生挪动时,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变化C.正反响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响速率必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响速率必定改变,均衡必定挪动2.某温度下反响N2O4(g)2NO 2(g)( 正反响吸热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均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压时 (体积变小 ),将使正反响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量NO 2,将使正反响速率减小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量N2O4,再达到均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均衡时颜色不变二、浓度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2A(g) + 2B(g) C(s)+ 3D(g)H <0,达到均衡时采纳以下举措,能够使正反响速率v 正增大、 D 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A .移走少量 C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C.减小容积,增大压强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响mA(g) + nB(g) pC(g) +qD(g) ,经过 5 min 达到均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 A 物质的量浓度减少 a mol ·L-1,B 的均匀反响速率 v(B) =-1 - 1 -1a/15 mol L· ·min ,C 物质的量浓度增添2a/3 mol L·,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 A 与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 n∶ p∶q 为( ) A.3∶1∶2∶2 B.1∶3∶2∶2C.1∶ 3∶ 2∶1 D.1∶1∶1∶1三、压强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5.某温度下,将 2 mol A 和 3 mol 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A(g) + B(g) C(g) + D(g) ,5 min 后达到均衡。

2019-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4 课时分层作业8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019-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4 课时分层作业8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增大生成物浓度D.升高反应温度A[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C错误;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ΔH=-Q kJ·mol-1(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D.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减小C[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正向进行,A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逆向进行,B错误;增大A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C正确,D错误。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下列平衡:(g)N2O4(g)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2NO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A.温度130 ℃、压强3.03×105 PaB.温度25 ℃、压强1.01×105 PaC.温度130 ℃、压强5.05×104 PaD.温度0 ℃、压强5.05×104 PaC[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需使平衡逆向移动,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升温的措施;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采用减压的措施,因此,采用的测定条件是高温、低压。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图像问题专练(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图像问题专练(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图像问题专练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aA (g )+bB (s )cC (g )+dD (g ),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B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 <c +dD .根据图像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g) + B(g)2C(?) + D(g),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图像(其中φ代表物质的百分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C 不可能为气态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该反应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300℃下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后,迅速充入He ,平衡正向移动 3.下面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A .图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像表明,较低温度下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较高温度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B .图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Cl 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C .图③可能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也可能是其它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 .图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 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 时的图像,压强12p p > 4.可逆反应a A(g)+b B(s)c C(g)+d 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 或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a <c+dB.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32522NO g +O g N O g +O g ƒ,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C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少0~3s 内,反应速率为:-1-12NO 0.2m l s (L )o v =⋅⋅1t 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 , 则x 为2()O c6.如图是关于反应()()22 3A g B g +()2?C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该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7、下列的平衡移动图中,其中能表示由于减少反应物浓度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8.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③C.④D.④⑤9、对于mA(s) + nB(g) eC(g) + 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n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10.可逆反应a A(S)+b B(g)ƒ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Word版含答案_最新修正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Word版含答案_最新修正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下列因素不可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温度B.催化剂C.反应物的浓度D.压强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答案:B2.在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A.加水稀释B.加入少量FeCl3固体C.加入少量KCl溶液D.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解析:加水稀释、加入少量KCl溶液,Fe3+、SCN-、Fe(SCN)3的浓度都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C不正确;加入少量FeCl3固体,Fe3+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加入少量NaOH固体,Fe3+的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D不正确。

答案:B3.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C4.已知化学反应2A(?)+B(g)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A是气体,C是固体B.A、C均为气体C.A、C均为固体D.A是固体,C是气体解析: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C为气体,A为非气态(如固体)。

答案:D(g)+C(s)2CO(g)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练习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 后达到平衡。

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A.a=2 B.a=1 C.a=3 D.无法确定a的值
6.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 C.a=b+c D.a=b=c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a>b
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能力提升]
9.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
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
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m+n<q B.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
10.已知NO 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

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随
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N2O4的浓度
1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p 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C(s)高温
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
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____。

13.在10 ℃和2×105 Pa的条件下,反应:
a A(g)⇋d D(g)+e 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
(温度不变)。

下表列出了不同压强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逆=2v(O2)正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3)能够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增大O2的浓度
[拓展探究]
15.反应A(s)+D(g)⇋E(g) ΔH<0,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形如图所示。

时刻时间可能采取的
人为措施
体系中平衡
移动方向
3
3~4 5
压强(Pa) 2×1055×1051×106浓度(mol·L-1) 0.085 0.20 0.44
答案
1.B2.B3.C4.A 5.B 6.A 7.C8.D9.D 10.D
11.(1)m+n<p(2)固或液(3)逆反应方向
12.(1)不移动不变(2)向左移动增大(3)不移动不变
13.(1)左D浓度增大的倍数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
(2)右D浓度增大的倍数大于压强增大的倍数,此时压强增大可能使E液化,使生成物的气体体积减小14.(1)b(2)bc(3)b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