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文言文部分)知识积累及阅读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文言文部分)知识积累及阅读巩固

寓言四则一、文学文化知识积累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2.《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3.《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人物。

杞人忧天这则成语多用来形容不必要的、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二.通假字1.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2.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消除三、一词多义于:(1)闻之于宋君:被(2)令人问之于丁氏向(3)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若:(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如(2)若屈伸呼吸:你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天积气耳2.被动句:闻之于宋君五、阅读理解巩固(一)穿井得一人(9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及.其家穿井(到,等到)(2)国人道.之(说,讲)⑶有闻.而传之者(听说)(4) 闻.之于宋君(使……听说)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听到的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18.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1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二)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初一22课寓言四则笔记

初一22课寓言四则笔记

初一22课寓言四则笔记从古至今,寓言文学一直是人们灵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古老的寓言文字,如初一22课寓言四则,富有深厚哲理,它们能够提醒大家思考,发现生活中的大道理,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并以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一课:“沙中之鹰”。

传说中,有只鹰落到沙漠中,忙着找到一点水源,以满足它的口渴。

但无论它试图多深入,它都找不到水的踪迹。

它一边拍打着砂地,一边郁闷地发现,其水源就在自己翅膀下面,它很早之前已经在那里。

这课寓言告诉我们,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有时候它就掩藏在自己身边,却忘记了。

生活中的支离破碎,有时会让人感到迷惘,但是不要担心,只要停下脚步,用心体会一下吧!一切不确定的,都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第二课:“马季利安的善行”。

传说中,有位马季利安,他在河边见到一只正被洪水卷走的小猴子。

他决定去救它,于是他脱掉衣服,将它捆起来,放进河里,慢慢游到小猴子被卷走的地方,最终将它拯救出来了。

这课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担当,去帮助他人,帮助别人能够让我们从内心得到满足,也让他人得到温暖。

一个人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付出思想,还要付出实际行动,以及财物上的贡献,这样才能改变世界,让它更美好。

第三课:“鸽子把蛋放进海边的沙子里面”。

这个寓言讲的是一只鸽子拿了一个蛋去到海边,为了让它有更好的环境孵蛋,它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就是把蛋放进海边的沙子里面,让它孵化成鸽子。

这课寓言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遭遇挫折的时候,要勇敢面对,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不要被情绪支配,而是把自己放到客观的判断中,冷静再作出决定,坚持信念,坚守信念,去实现梦想。

第四课:“小鸟和大鹅”。

传说中,一只小鸟找到一只大鹅,要求它给它从距离塔尔图较近的地方从高空下降。

但是,大鹅拒绝了,因为它认为它自己太弱小了,很可能会飞不到塔尔图。

小鸟坚持自己的想法,告诉大鹅它会被它的能力所支撑,最终,它还是答应小鸟的要求,终于飞到塔尔图的穹宇之间,取得了成功。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以下是七上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包括四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在自视过高时,往往会低估别人。

在评价自己或他人时要客观、全面,尊重事实和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寓意: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打败。

《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寓意:同样一件事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而不要主观臆断。

同时对于我们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独立思考和判断。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那里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
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

2.《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
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那些盲目自信、骄傲自大的人最终会走向失败。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告诫人们待人处
事要公正客观、不偏私。

4.《塞翁失马》告诫人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坏事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这四则寓言故事都短小精悍,含义深刻,都以生动鲜明的情节和形象来反映生活、寓意深远。

学习本课后要认真体会它们的寓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素材 新人教版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1、狐狸和葡萄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

”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寓意这寓言说明,帮助坏人,并向坏人索取应得的报酬,就是没有认识到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3、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

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

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小孩听罢就跑了,蝎子很得意。

过了一会儿小孩又回来了,拿出一个长长的夹子,轻佻的夹住蝎子的尾巴,小孩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给妈妈看他今天的收获,妈妈很高兴,中午弄了一盘油炸蝎子给孩子吃。

寓意:这故事本来是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可也要看谁势力大,小蝎子跟人较劲这不是找死呢吗。

4、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的四则故事都是寓⾔。

主要讲述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和狮⼦》《穿井得⼀⼈》《杞⼈忧天》四则故事,⾮常有教育意义。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赫⽿墨斯和雕像者》 赫⽿墨斯想知道他在⼈间受到多⼤的尊重,就化作凡⼈,来到⼀个雕像者的店⾥。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个银元。

”赫⽿墨斯⼜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点。

”后来,赫⽿墨斯看见⾃⼰的雕像,⼼想他⾝为神使,⼜是商⼈的庇护神,⼈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送。

” 这个故事适⽤于那些爱慕虚荣⽽不被⼈重视的⼈。

《蚊⼦和狮⼦》 蚊⼦飞到狮⼦⾯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量呢?是⽤⽖⼦抓,⽛齿咬吗?⼥⼈同男⼈打架,也会这么⼲。

我⽐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周围没有⽑的地⽅。

狮⼦⽓得⽤⽖⼦把⾃⼰的脸都抓破了。

蚊⼦战胜了狮⼦,⼜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却被蜘蛛粘住了。

蚊⼦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同⼤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于那些打败过⼤⼈物,却被⼩⼈物打败的⼈。

《穿井得⼀⼈》 宋之丁⽒,家⽆井⽽出溉汲,常⼀⼈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吾家穿井得⼀⼈。

” 有闻⽽传之者,⽈:“丁⽒穿井得⼀⼈。

”国⼈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问之于丁⽒。

丁⽒对⽈:“得⼀⼈之使,⾮得⼀⼈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闻也。

《杞⼈忧天》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亡所寄,废寝⾷者。

⼜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天,积⽓⽿,亡处亡⽓。

若屈伸呼吸,终⽇在天中⾏⽌,奈何忧崩坠乎?” 其⼈⽈:“天果积⽓,⽇⽉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星宿,亦积⽓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奈地坏何?” 晓者⽈:“地积块⽿,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表现得很投入,但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学生过于依赖他人。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杞人忧天》的故事情节、寓意以及寓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寓言《杞人忧天》,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
2.分析寓言的主题思想,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3.通过对寓言的朗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2寓言四则【考点精讲版】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2寓言四则【考点精讲版】
一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 译 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 文 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传播开来
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指居住在国 都中的人。 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讲述。
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
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无闻也。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向宋国的国君报告了这件事。宋国 译 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 文 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 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 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文体知识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 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 辟简练,结构简单,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拟人、夸 张等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 的故事中形象地体现出来。
三答与三问构成鲜明对比,极力地讽刺了像赫耳墨斯这类爱慕虚荣、 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人。
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给了你怎样的教训和启示。
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往往远不如别人。只有 虚心踏实,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做人不能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不要高估 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脚踏实地,做好 自己。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成功后得意忘形而乐极生悲的人。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一、主题:这四则寓言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这些故事虽然简单,但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二、主要情节: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问雕像者自己的价值。

雕像者说:“如果你当宙斯的一半,一个银圆;如果你当普罗米修斯,定价两银圆。

”赫尔墨斯听后,十分不快,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2.《蚊子和狮子》:蚊子向狮子挑战,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面前,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临死前它感叹:“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3.《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必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来了盗贼,富人十分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4.《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老翁不小心骑马摔断了腿,邻居们都来慰问。

老翁却说:“这未必是坏事。

”过了不久,老翁的儿子得到一匹好马,但不久在野外死去。

邻居都来安慰老翁,老翁却说:“这也许是好事。

”后来长城一带爆发战争,其他人都死了,只有老翁幸免于难。

三、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自大和骄傲自满。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过高,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2.《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3.《智子疑邻》: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偏见而失去客观判断力。

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见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2017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解析

2017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22《寓言四则》解析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使唤,这里指一个人的劳力。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的 这里指 在 “发现”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 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 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 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 没听到的好。)
我国的寓言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 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 传下来。《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 相矛盾》
国外的寓言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 《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 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伊 索 寓 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
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 理,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 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 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概况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 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 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 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 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 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 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 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 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 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伊索,公元前6 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 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 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 成为《伊索寓言》, 流传于世。《伊索 寓言》故事短小精 悍,描写形象生动, 语言简洁朴素,富 有幽默的特点。
赫耳墨斯

雕像者
宙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
●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 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 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
寓意
●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 吓唬别人。但是,狡猾的手法绝不能使 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 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 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 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 的下场。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 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 不自知的昏庸之人。一切狡猾,奸诈的 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 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 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疏通文意
无,没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倒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 聚的气体罢了

行动,活动
●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产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要老人给评评理。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 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这样吧,你们 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环节,学生们能够在此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讨论过程的引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能够将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炼出人生哲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回顾过程中存在疑问,这说明他们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我将在课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 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寓言故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 掌握寓言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故事中的形象和寓意。
2. 增强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生活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1)理解寓言的象征性:学生对寓言的象征性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举例解释。
- 如穿井得一人中的“穿井”象征懒惰和自私,杞人忧天中的“天塌”象征无谓的担忧。
- 通过分析具体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象征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可能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指导。
- 通过讨论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 对比分析两个寓言故事,探讨其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 培养文化意识:通过学习寓言,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 了解寓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表达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1.了解寓言的特点,多角度理解本课四则寓言故事情节和寓意。

2.品味语言,读懂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自编或续编寓言。

4.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2.利用寓言培养发散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自编或续编寓言。

(难点)2课时。

第一课时◆任务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出示寓言故事图片,引导交流问: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1)故事很短;(2)主人公是动物;(3)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4)具有讽刺意味;(5)说明了一个道理;(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讽刺性、哲理性、劝喻性)2.了解文体知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伊索与《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

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比喻幽默。

伊索,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任务二:领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梳理情节,探究寓意(1)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男生和女生分别扮演旁白、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预设一: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预设二: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他依次问了宙斯、赫拉和自己雕像的价钱,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

第22课《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梳理及练习(教师版)

第22课《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梳理及练习(教师版)

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二、三行对译外。

【注释】的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居住【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而出门到远处打水浇灌,经常派一个人去外面打水。

家一人。

”【注释】待,等到代词,他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告诉这里指“节省”【译文】等到丁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者曰:“丁氏穿井一人。

”【注释】听到传播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得到,这里指“发现”【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给其他人,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人【注释】国都议论代词,这件事使听见代词,这件事向、对宋国国君【译文】国都中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原文:宋君丁氏。

丁氏曰:“【注释】派代词,这件事介词,向、对对答、回答指“节省”的劳动力【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了一个劳动力,【注释】指“发现”在不如【译文】等于得到一个人。

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三、朗读节奏停顿1.家无井/而出溉汲2.吾/穿井/得一人3.有闻/而传之者4.丁氏/穿井/得一人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6.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四、文言知识归纳(一)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闻:使动用法,使……听说)(二)古今异义1.穿井得一人(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2.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3.国人道之(古义:讲述;今义:道理)(三)一词多义:1.之①宋之丁氏(助词,的)②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③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④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⑤得一人之使(助词,的)⑥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的标志,语序应为“若此之求闻”)2.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3.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4.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③求闻之若此(消息)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五、内容理解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全)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文注释+翻译

(全)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文注释+翻译

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文注释+翻译杞人忧天①《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④耳,亡处亡气。

若⑤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⑥,奈何⑦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⑧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⑨。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⑩耳,充塞四虚⑪,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⑫,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⑬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①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杞,周朝诸侯国。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②[亡(wú)]无,没有。

③[晓]告知,开导。

④[积气]聚积的气体。

⑤[若]你。

⑥[行止]行动,活动。

⑦[奈何]为何,为什么。

⑧[只使]纵使,即使。

⑨[中(zhòng)伤]伤害。

⑩[积块]累积的土块。

⑪[四虚]四方。

⑫[躇(chù)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⑬[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 寓言名:《渔夫和金鱼》
寓意:欲得到成功,必须有耐心和毅力。

主要人物:渔夫和金鱼。

情节梗概:渔夫把金鱼抓住,但金鱼千方百计逃走,最终逃脱成功。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急功近利,否则不仅会失败,还会失去更多。

2. 寓言名:《狼来了》
寓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主要人物:村民和狼。

情节梗概:有人欺骗村民说狼来了,村民一遍又一遍地被骗,最后真的狼来了,村民不相信了。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尤其是陌生人或不可靠的人,否则可能会误事。

3. 寓言名:《老马识途》
寓意: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主要人物:老马和骡子。

情节梗概:老马走错路,骡子却一直指引着正确的路线。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惜老人的经验和智慧,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4. 寓言名:《小鸟求爱》
寓意:真爱需要两个人相互尊重和珍视。

主要人物:两只鸟。

情节梗概:一只喜欢另一只,但对方却不理睬它,最终它放弃。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视真爱,相互尊重,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意愿同样重要。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在XXX一个人,他担心天地会崩塌,以至于他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不再吃不再睡。

2、又有一个人担心那个人所担心的事情,就去找他,告诉他:“天空只是一堆气体,不会崩塌。

如果你呼吸,走动,一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天空崩塌呢?”3、那个人说:“但是日月星辰也在天空中,它们不会掉下来吗?”4、那个解释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中的光辉,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5、那个人问:“那地球崩塌怎么办?”6、解释的人说:“地球是一块固体,填满了四周的空虚,只有地球消失了,它才会坍塌。

如果你走路、跳跃,整天在地球上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坍塌呢?”7、那个人感到非常欣慰,解释的人也感到非常欣慰。

2、天中积气,若不屈伸呼吸,终日行走在天空中,会有忧虑崩坠的风险。

3、这个人问:“天空中的气体积聚,日月星宿会不会掉下来呢?”4、日月星宿也是积聚在空气中的光辉,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吧?5、这个人又问:“那地球坏掉了怎么办?”6、地球中也有积聚的物质,如果不停地在地上行走,会有忧虑地球坏掉的风险。

7、这个人非常高兴,告诉了其他人,其他人也非常高兴得知了这个消息。

22、这个故事讲述了XXX家没有井,只能从外面取水。

后来他们挖了一口井,XXX说:“我们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这个消息传开后,XXX问XXX,XXX回答:“得到的是一个人的帮助,而不是一个人掉进井里。

”如果没有这个消息,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问起这个事情了。

XXX一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另外一个人听到了他的担忧,于是告诉他:“天只是聚积的气体,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的。

你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会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问:“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另一个人回答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包括四个寓言故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寓意、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启发。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主要内容: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询问自己的雕像价值几何。

⏹人物形象:赫尔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神。

⏹启发: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能自以为是。

1.《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傲自大的人最终往往会失败。

⏹主要内容:蚊子吹着喇叭,鼓起大肚子,向狮子挑战;蚊子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地吹着喇叭,结果被蜘蛛网粘住。

⏹人物形象:蚊子是一个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小人物。

⏹启发: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1.《智子疑邻》⏹寓意:人们往往会对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产生好感,而这种好感会影响人的判断力。

⏹主要内容: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损故请人修理,工人在外墙凿洞,邻居老人说这样不安全,富人不听,结果家中被盗。

⏹人物形象:富人是一个不听劝告、盲目自信的人。

⏹启发: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能盲目自信。

1.《塞翁失马》⏹寓意: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主要内容:塞翁的马跑到胡人的地方去了,邻居们都来宽慰他,塞翁却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果然那匹马带回来几匹胡人的骏马。

后来,塞翁的儿子在骑骏马时摔断了腿,但塞翁认为这是好事;果然后来塞翁的孙子继承了家业并当了将军。

⏹人物形象:塞翁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启发: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22课寓言四则笔记

22课寓言四则笔记

22课寓言四则笔记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浅显的故事,揭示深刻的寓意。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窗,启迪智慧,让思维活跃。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篇《寓言四则》。

1、《伊索寓言》是寓言故事集。

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到伊索的名下。

《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寓言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3、《列子》相传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
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战国时道教人物,郑国人。

【主题归纳】《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

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的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会被小人物打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三问三答,生动描述,起伏跌宕, 耐人寻味,告诉我们:
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其实最没有价值。
1.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 2.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和
心理描写。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把神当作人来写。
《伊索寓言》
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 写了哪些情节?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问自己像 算添头白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宙斯和赫拉,显得很狂妄
更尊重
讽刺
算添头白送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爱慕虚荣 自命不凡者 对比手法
心理描写
2.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
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读了这则寓言,你还懂得了 哪些道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 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 退缩,勇往直前。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 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 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 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 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 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赫拉
赫耳墨斯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 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 引神。是宙斯的儿子,掌 管商业、交通、牧畜、竞 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他聪明狡猾,行走如飞。 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 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 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 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古 希 腊 神 宙斯 话
赫耳墨斯
赫拉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 _短__小___ , 情节具_虚__构___性,主题充满智慧和哲 理。大多采用_比__喻__和 __拟__人__的表现
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
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5.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6.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不同。 前: 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 吹起了进军号角。 后: 炫耀自己的胜利,骄傲了。
点明寓意
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 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 “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 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 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 寓意。
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 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 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商人 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 荣心的具体表现。
他父亲的雕像便宜得很,这是赫耳墨斯意料之中的事。 他幸灾乐祸,认为这是活该,所以他笑了。
赫 耳 墨 斯
问宙斯像 一个银圆
第一问是探询

问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 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
蚊子 狮子
宣战 交战
骄 飞—冲—战胜 兵
必 吹喇叭,唱凯歌 败
弱胜强 扬长避短
蚊子
蜘蛛 网
被俘 叹息
飞—粘—被吃
被粘住 被消灭
强败弱 骄傲自满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
蚊子:吹、唱骄傲自满 蜘蛛:粘 败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寓言运用了什么手法? 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形象?
拟人。 语言、动作、心理。
小结:
“寓”是“寄托”
的意思。寓言,通常 劝喻性
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
简单的故事之中,借
狐 假 虎 威
伊索,弗里吉 亚人,是公元前6 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被后人誉为“寓言 之父”。奴隶出身,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 用这些来讽刺权贵, 最后遭到杀害。他 的寓言经过加工, 成为《伊索寓言》, 流传于世。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 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 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2.实际上他心底的奢望是什么? 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他身为神的使者,又是商人的庇护神。 3.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爱慕虚荣。
4.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 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 非常的自命不凡、自负。
1.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 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 “笑”有什么含义?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 掌管海洋和地狱。
宙斯行为荒唐,贪财好色,还 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 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 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 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 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 之神雅典娜。
赫拉是希腊 神话中的天后, 主神宙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 朱诺,掌管婚姻 和生育,是妇女 的保护神。
“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指着自己的
雕像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平直;第 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 然不值一个银元后幸灾乐祸地“笑”着问,听说 赫拉的雕像“要贵些”时,大大出乎意料,语气 急切(满有把握)。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 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3.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 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
是一个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启发:
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 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 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 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 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22 寓言四则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 文章——寓言。
它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 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它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 心灵之门,让思想活跃。
它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虽然年纪 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友好的同伴。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多以比喻 性的_故__事__寄寓意味深长的_道__理__,给 人以启示.主人公多为 _动__物___,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