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的民族危机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案例柞水县下梁中学张文芳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即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课文内容有三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三是西安事变。
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部分的第一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段历史事实,即第一次国内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了解国共两党矛盾重重,国民党为了把共产党消灭殆尽,前后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但恰恰在这国共矛盾激化的时期,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从而使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演变形成了一致对外的民族矛盾,也使中华民族面临了生死存亡民族危机,由此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也打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三、内容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分析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2).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展现了中国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
八年级历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蒋介石态度??
“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和杨虎城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原因(背景):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提出八项主张 (如何处置蒋介石?) 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结果:
海外 爱国
人士
西 安 事 变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如何处置蒋介石 态度不一。
国民党
代表人物 亲日派 何应钦 态度 杀蒋
亲英美派
宋美龄
救蒋
活 动 三
西 安 介石的问题上,存在着杀蒋、审蒋 、 放蒋等不同意见。请根据当时的历 事 史环境谈谈你的意见和理由。为什 么“杀蒋”不对? 变
共产党 西安事变后,在如何处置蒋
第 12 课
一、九一八事变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三、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 1、背景: 2、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 沈阳
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
日本关东军“贼喊捉贼” 3、经过: 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抵抗 (蒋介石的旨意)
(1)不到半年,日本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 4、结果: (2)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 新澳门银座 澳门银座 ;
眼睛很不壹般,自然也问下根汉の意见.根汉沉着脸摇了摇头:"这座法阵{壹}本读{小}说叁w..确实是有独到之处,咱什么也没看出来,阵眼很模糊,隐藏の极深,阵纹更是复杂,连壹条纹路也看不出来..."法阵只有淡淡の壹层,看似只有普通の壹层雾气,没什么大不了の.可是细看下来,却感觉可以衍生出 万千变化,淡淡の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日本蓄谋已久;为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国民政府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时间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3、结果: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
4、伪满政权建立:1932年,日本挟持前清废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注:性质-----伪满洲国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政权,是日本侵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工具。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团结抗日、抵御外侮成为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
6、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表现:①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内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各民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②东北人民组成了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的侵略;③全国各界群众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2、日本侵略进一步扩张:1935年,日本进一步向关内扩张,华北形势危急。
三、西安事变1、背景: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催化原因-----受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直接原因------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拒绝张扬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2、时间人物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3、事变发生后各派政治力量的动向:①亲日派-----代表人物何应钦以讨伐张杨为借口,调兵遣将,准备对西安发动军事进攻,欲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取而代之。
②亲英美派-----代表人物宋子文、宋美龄等为营救蒋介石展开紧张斡旋,并飞赴西安谈判。
③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4、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
03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社会动荡加剧
民族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 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民生问题突出
民族危机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民生问题变得突出,如贫困、失业 、教育、医疗等。
社会信任危机
民族危机导致社会信任度降低,人 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受到破坏。
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政治体制变革
持久战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 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出抗日战争 是一场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 略相持、战略反攻三盟
国际联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通过决议,谴责日本侵略中国东 北,但未采取实质行动。
中立法
美国等一些国家在二战前采取的 中立政策,旨在避免卷入战争, 但也限制了对中国的援助。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ppt课件
目 录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表现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应对策略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历史意义
0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
01
时间
1929年-1933年
02
地点
全球范围
03
04
推动现代化进程
为摆脱民族危机,中国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加 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3
促进思想解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 统观念和文化,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改变国际格局
0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导致了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加速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的发展。
推动全球化进程
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危机也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中国 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参谋意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最危险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国民党内部分爱国将领不满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并接受了中共联合主张的结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展现了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
自学流程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已侵占过中国哪些领土?2.为什么说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3.为什么东北地区仅四个多月就全部沦丧?4.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5.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表现在哪些方面?6.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7.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共抗日”?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9.请你提出新的问题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1.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日本发动了()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自治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都城是()A.沈阳B.长春C.哈尔滨D.南京4.标志着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事件是()A.日军占领沈阳B.东北三省全部沦陷C.日军占领热河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5.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者是()A.赵一曼B.杨靖宇 C.张作霖 D.吉鸿昌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逼蒋抗日B.联蒋抗日C.反蒋抗日D.杀蒋抗日7.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9.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张杨两将军兵谏扣蒋,要求抗日B.中共派出代表团到西安调停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其理由在于()A.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B.张学良、杨虎城停止了“剿共”军事行动C.英美迫使蒋介石接受抗日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对号入座A.杨靖宇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B.张学良 b.调停西安事变C.周恩来 c.抗日义勇军D.吉鸿昌 d.发动西安事变三、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识记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
2.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归纳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 重难点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二、知识概览图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 日,沈阳 经过: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后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 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全部沦陷 时间、发动者: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 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新课导引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后,一面以主力进攻北大营,一面调集军队进攻沈阳城,迫击炮厂、火药厂和兵工厂都遭到关东军的袭击。
19日晨4时45分,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率部赶到沈阳,占领兵工厂和航空处。
拂晓时,日军从沈阳西南角城墙豁口冲进城内,抢占无线电台、各银行及重要机关,把日本旗插上沈阳城头,沈阳陷落。
【思考讨论】日本制造了哪一事件侵略沈阳?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各阶层的态度怎样?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怎样?四、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时便爆发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城。
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①东北的沦陷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益最大的一次损失。
②日本侵占东北是其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面临日本进一步侵略的重大威胁,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如何处理蒋介石的 问题上,革命队伍中也存在着杀蒋、审蒋、放蒋 等不同意见。请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谈谈为什 么“杀蒋”不对? “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发内战。不利于人 民,不利于革命,不利于抗日。和平解决有利 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 的根本利益
7.结果:
2.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东北沈阳
事件: 柳条湖 —炮轰北大营 —攻占沈阳城
3.国民政府的政策: 不扩大事态,不予抵抗
他认为共产党是其最大的威胁。
不抵抗原因: 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结果:
日军不到半年就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地图上标出东北三省
5.伪满政权:
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国民党政策、结果 2.了解抗日救亡运动,学习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3.知道西安事变的原因、时间、发动者、中共态度、 结果,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①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②蓄谋已久,企图把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
12.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原因:①日本侵略进一步扩张,华北形势万分危急 ②对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不满 ③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下 2.发动者:张学良 杨虎城 3.目的:逼蒋抗日 4.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 5.经过:①张、杨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及随行, ②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6.各派动向:亲日派:何应钦欲置蒋介石于死地 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营救,谈判 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7.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①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 ②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动“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八项主 张。
讨论:西安事变后对蒋如何处置?? 为什么放了蒋介石?
何应钦 杀蒋
宋美龄
共产党
救蒋
放蒋
蒋为当时国家元首,杀蒋中国可能再 次陷入群雄纷争的境地。而这将给日本 更好侵略中国的机会,所以中国共产党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的方针,释放蒋介石,有力推动了 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方向转变。
三、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双十二政变) • 原因(背景): 根本:矛盾变化;直接: 张、杨抗日建议遭拒绝。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发 • 经过:
• 目的: 逼蒋联共抗日。 •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成为国内战 • 意义: 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救亡表现:
• • • • • • •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人民: 抗日义勇军 全国大中城市: 抗日救国联合会 工商业者: 抵制日货 青年学生: 游行集会请愿—政府对日宣战 共产党抗日英雄: 国民党爱国将领: 冯玉祥、马占山、
张学良、杨虎城
杨 靖 宇
马 本 斋
吉 鸿 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赵 一 曼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识记: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蒋介石 张学良 杨虎城 周恩来
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起因 西安事变的起因 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 一、九一八事变 •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三、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 时间、地点: • 起因: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专题03+历史小论文【观点评析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 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 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高考历史真题(广东卷)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 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 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观点概况:了解历史上的荣光以及近代列强侵 略,激发民族复兴、自信自觉】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 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 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 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 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 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 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 有据,逻辑清晰。)
2021年重庆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18
亚当斯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中国禁烟运动引起的;认为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是仪礼冲突。 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 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 以接受。 “文化价值冲突论”加的双引号,一方面是强调突出之意;二是否 定反对之意。
民族危机与维新运动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由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的继昌 隆缫丝厂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 营的采用机器进行缫丝的工厂 该 厂有一座高4米;周长2米的蒸汽锅 炉;炉上装有水喉;能将开水送到各 个缫丝工作位;供冲茧使用;并以蒸 汽作动力带动机械操作;从而以蒸 汽煮茧缫线代替了原来的碳火煮茧 和手工缫丝
这个图片就是反映继昌隆缫丝 厂采用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一幅 示意简图
广东南海康有为故里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时;全国沸 腾 群情愤激 康有为联合了当时在参加会试 的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 痛切陈述民族危亡的严重局势;指出如果割 让台湾;俄 英 德等国必将争相仿效;要求割 地;最后必然导致亡国;并且提出了拒和 迁 都 变法的主张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因此;无论从资本主义关系在中达到的程度;或者从它的数量以及它在社会经 济中的作用看;十九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和阶级已经形成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目录 提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第二节 从改良思潮到维新运动的崛起
早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 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产生了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他们大多由封建文人转化而来;接触了不少西方资 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 在甲午战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 变成为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维新;走西方资 本主义道路的改良运动;这个运动的领导者就是发动公车 上书的康有为
上图为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钞票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 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在一年多时间里; 列强已基本划分出各自在华的势力范围 这幅时局图就是当时的一位爱国者画的; 它形象地反映出了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 严重:图上的虎代表英国;它占据了长江 流域和云南 广东的一部分;熊代表俄国; 其势力范围在长城以北;肠代表德国;霸 占了山东;蛙代表法国;其势力在广西和 广东 云南的一部分;太阳代表日本;割 占了台湾 澎湖列岛;又将福建作为其势 力范围;鹰代表美国;因为来迟没有夺到 土地;就在一旁虎势耽耽 中国的大好河 山就这些给分割得支离破碎;中国的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东版].pptx
一、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
图片日侵 图片纪念 九一八后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表现
三、西安事变
事变一
事变之后
如何办蒋
1、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变化。 2、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西安事变的历史情境中,在学生有 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学习活动“紧急会议”,让学生感
受到国家的危亡,感悟到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九九一一八八事事变变
贼喊捉贼
九一八事变
制造“九一八”事变 的
罪犯板垣征四郎
1931年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日军在沈阳残杀无辜百姓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
九一八纪念馆
“九·一八”事变博物馆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的态度:不抵抗
东北军十多万人撤入关内
结局:不到半年,整个东三省沦亡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7.2820.7.2811:19:3011:19:30July 28, 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1:19:3011:19:3011:197/28/2020 11:19:30 AM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精品PPT课件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提出八项主张 (如何处置蒋介石?) 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1)两党再次合作(2)历史转折点。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如何处置蒋介石 态度不一。
西安事变
第12课
授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富小俊 班级:145班
这一页镌刻着中国人民最悲痛的日子 —
1931.9.18,它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
九一八纪念馆残历碑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1经9济29危年机,,资日本本主为义了世摆界脱爆经发济严危重机的 2.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 沈阳 3.经过:日本关东军“贼喊捉贼”
蒋介石态度?
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
“攘 外 必 先 安 内”
蒋介石不抵抗命令: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中日矛盾是根源;中共号召催化剂;
直接原因蒋剿共
2、目的:逼蒋抗日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派 别 代 表 态度
目的
亲日派 何应钦 杀 蒋 亲英 宋美龄 救蒋 美派
夺权 维护蒋的统治地位 和英美在华利益
中 共 周恩来 和平 形成抗日民 解决 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 表示“停止内战,联红(军)抗日 ”
九一八,日侵华,经济危机是根源, 炸铁路,找借口,蒋剿共,有机乘, 仅一夜,占沈阳,东北亡,军民愤, 共产党,发号召,齐抗日,掀高潮。 张学良,杨虎城,受感召,要抗日, 被蒋训,发兵谏,西安城,闹事变, 共产党,主和解,国共和,驱日寇, 忆往事,想未来,怀大志,强中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9
CONTENTS
• 民族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民族危机产生的原因 • 民族危机的表现形式 • 解决民族危机的途径 • 民族危机的历史教训与启示
01
民族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民族危机的定义
01
民族危机是指一个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面临的严重威 胁和挑战,可能导致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危机。
历史上的民族危机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面临过民族危机,如民族压迫、民族 歧视、民族分裂等问题。这些危机导致了社会动荡、战争和 贫困。
解决方式
历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战争、民主 改革等方式解决了民族危机。这些解决方式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
资源争夺与领土争端
资源分配不均
不同民族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导致分配不均 ,引发民族间的紧张关系。
领土纷争
一些地区存在领土争端,涉及多个民族和 利益方,导致冲突和战争风险增加。
国际势力介入
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可能引发国际势力的 介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文化同质化与消亡
文化多样性减少
01
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导致文化多样性减
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应重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避免民族歧视 和分裂。
强化民族认同
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强化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促 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建立有效的民族政策
政府应制定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 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未来民族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方式, 预防民族危机的发生。
辛亥革命背景
辛亥革命背景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政体,从此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时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后来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石。
这次伟大的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来,中国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血腥镇压义和团,清政府于1901年屈辱地签订了《辛丑条约》,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国土大片沦丧,主权旁落殆尽,四亿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二)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不但不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反却大量出卖国家权益,“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镇压义和团的反抗斗争,维护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
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在20世纪初年大大激化,显示了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人们越来越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必须打倒清朝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革命,逐渐成为广大人民普遍的要求,成为一股汹涌奔腾、不可阻遏的洪流,滚滚向前。
(三)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在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新的高潮。
1905~1908年间,中国出现了设厂办矿的热潮,四年当中,新设厂矿共238家,资本总额达61219千元,超过了初步发展阶段的一半。
统一战线中的经典故事
统一战线中的经典故事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政治策略,旨在团结各种政治力量,共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统一战线中的经典故事,以展示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在我国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到和平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成为我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武器。
通过广泛动员各阶级、各民族的力量,统一战线成功地将全民族团结起来,共同打败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再次发挥关键作用,为我军取得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平建设时期,统一战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些统一战线中的经典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两党暂停内战,共同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在抗日战争中,统一战线不仅成功地将各种政治力量团结起来,还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产生同情和支持。
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助力。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统一战线再次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广泛动员农民、工人、学生等各阶层人民,我军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统一战线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和平建设时期,统一战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成功地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努力。
从一国两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一战线在和平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统一战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
中国历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一、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广,个性比较突出。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发现、去探索。
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2、初二学生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大量翔实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材料去判断、去甄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
但危机也是转机,严重的民族危机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教材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2、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所以,课堂上我采取点拨诱导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发现、去探索。
五、教学构思:1、本课教材共分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西安事变三个子目。
为了营造情境,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由歌曲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的群众示威活动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 西安发动兵谏,逼 迫蒋介石抗日,是 为西安事变,亦称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成功捉住了蒋介石,如果你是当事人 (亲日派,亲英美派,共产党),你想怎样处置蒋介石? 代表人物 亲日派 何应钦 态度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
1937年7月7日晚,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的日军借口 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 于是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 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 交涉,听候中处理可也”。
蒋介石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
东北沦陷
东 三 省 沦 陷
东三省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
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 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
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 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 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 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 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逼蒋抗日
七七事变
联共抗日
联蒋抗日
全民族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形成
日军对中国平民大屠杀 民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1932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河北,威胁平津
1934年,日本人挟持废帝溥仪就任 “伪满州国”皇帝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 策动 华北自治,企图将华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1936年12月9日,西安万余学生举行要求联共抗日 的请愿游行,蒋介石竞下令军警动用武力。
空前的民族危机
1931年——1937年的中国
“九一八事变”是哪国发动的? 是突发事件还是蓄谋已久?
九一八事变
1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2 借口: 日本关东军制造的柳条湖事件。
3 经过: 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
日军为什么能在短短的 4个月内就占领东北?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杀蒋 救蒋
和平解决
亲英美派
中共
宋美龄
周恩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我们这次举 动,完全是 为民请命抗 日,决非造 成内乱 。 ——张学良 对事变自白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 中共和人民奋勇抵抗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 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史沫特莱《中国战歌》
——蒋介石 1937年7月17日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游击队整编为 “新四军”。
北平、天津失陷,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日军侵入天津
日军侵入北平
空前的民族危机
民族危机 国民党态度 共产党态度
反蒋抗日
抗战局面
局部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剿共、不抵抗 西安事变
停止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