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慎思笃行
知行合一,慎思笃行
“积学求是、知行合一、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意思是:积累学识探索求是,思想与行动要一致,强调崇高的品德并精于技能的提高,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
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慎思笃行
“慎思笃行”出自《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必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
“慎思笃行”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
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
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行合一强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思考与行动融为一体,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它告诉我们,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能真正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实践力。
以下是几个体现知行合一的名言警句: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说,任何一次伟大的事业都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只有从当下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就。
2. “知行合一,知来行止。
”这句话出自《大学》。
意思是说,知识和行为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的威力。
知识无法离开实践,否则就变成了空谈和虚无。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
意思是说,学习和思考必须相互结合,如果只学而不思考,则会陷入迷茫和无知;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失去知识的基础。
4. “知之者,行之始;行之者,知之成。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
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才能将其变成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说,如果想要自己取得成功和进步,首先要帮助他人取得成功和进步。
只有通过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6. “躬行正道,舍身求法。
”这句话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概括。
意思是说,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践行正确的道德和法律准则。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验到道德的力量和法律的效果。
7. “事能知已,理能知行。
”这句话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
意思是说,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巩固,而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8. “行胜于言,实胜于虚。
”这句话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意思是说,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论,实践胜过虚假的姿态。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第一篇:知行合一,是我们学校的一条校训。
它的意思是知道什么,就要去做什么,通过实践来发挥知识的价值。
这条校训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不要只停留在了解事情的层面上,还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它们帮助我更好地成长。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比如,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老师鼓励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死扣公式,而是要结合实际问题,寻找其中的规律。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
另外,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参加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去帮助社区清洁卫生。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还要亲身体验到参与清洁的过程,从而明白环境卫生不仅是社区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知行合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知行合一,成为有用之才!写作重点:首先要指出知行合一的意义,其次要引出实践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校内课堂和校外社会实践举例子进行说明。
用词分析:使用了“知行合一”和“实践”等专业术语,并注重词语搭配,言简意赅。
第二篇:知行合一是一种全面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它强调知识、能力和实践的统一。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行动。
具体地说,知行合一首先要求我们要学以致用。
在学校里,我们要把知识点和教材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例如,在学习汽车维修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习汽车维修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各种汽车维修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改进。
其次,知行合一要求我们要用实践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理论知识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同时也能够发现实践中一些规律和经验,这对于我们的理论知识修正和扩充至关重要。
青少年做到知行合一的方法
青少年做到知行合一的方法
青少年要做到知行合一,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法:
1. 认识知行合一:了解“知”和“行”的关系,知道知行合一是一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2. 学习知识:通过课堂、书籍、网络等途径,学习各科知识,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3.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反思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5. 培养行动力:积极行动,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同时,也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提高自己的效率。
6.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在实践中,要始终保持正直、诚实、守信等品质。
7. 与他人交流合作: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9. 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动态和趋势。
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10. 坚持不懈:知行合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实践。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有思想、有行动、有担当的人。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四句话的解读与含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四句话的解读与含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他对人与世界、认识与行动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为你概述这四句话的含义,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四句话“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虽知亦无用。
”“行而不知,虽行亦无益。
”“知行合一,方能致良知。
”各句解读1.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解读:这一句话强调了“知”和“行”的相互关系。
“知”是行动的起点,而“行”则是知识的体现和实现。
只有通过行动,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品质。
意义:实践的重要性:单纯的知识不等于智慧,真正的理解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
循环过程:知识和行动之间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行动可以促进对知识的更深理解。
2. 知而不行,虽知亦无用。
解读:此句指出了仅有知识而不付诸实践的无效性。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行动,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意义:责任感:拥有知识的人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行动去影响世界。
行动的必要性: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不应停留于理论阶段。
3. 行而不知,虽行亦无益。
解读:这一句话提醒人们,仅仅践行而不懂得其背后的道理同样是无效的。
行动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知识基础上。
意义:方向感:在行动中,理解和知识提供了方向,避免盲目的努力。
智慧的统一:强调智慧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实效果。
4. 知行合一,方能致良知。
解读:最后一句表明了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达到“良知”。
“良知”是内心的道德判断能力,只有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这种能力。
意义:道德自觉:良知作为内心的道德标准,要求个体在行动中始终保持对善恶的清晰认识。
理想人格:知行合一的实现,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综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结合。
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养与教育,也为社会治理与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通过对这四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并不是单纯地强调知识或行动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是提倡二者的结合。
《知行合一》课件
科技发展推动知行合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和执行行动的效 率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实 践和应用。
人工智能与知行合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获取知识, 更准确地执行行动,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3
互联网与知行合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 广泛,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知识,从 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 一、内外兼修,认为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
知行合一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知行合一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教育、管理、科技等,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并将其转化为理论,再指导实践。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01
《知行合一》ppt课件
• 知行合一的概述 • 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的案例分析 • 如何培养知行合一的习惯 • 知行合一的未来发展
01
知行合一的概述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即思想与行动的一致。 它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某知名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进行创新,实现了高效的 管理和持续的发展,成为行业 的佼佼者。
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 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充分发 挥了知行合一的优势。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是 将教学理论与学生实践 相结合,以实现知识传 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身先力行知行合一的意思
身先力行和知行合一是两个相关的成语,它们的意思是:
1.身先力行:指的是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带领他人一起行
动。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
动,才能带领他人一起行动。
2.知行合一:指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真正的行动和认
识的统一。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
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行动和认识的统
一。
总的来说,身先力行和知行合一都强调了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行动和认识的统一。
这两个成语对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和认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成语接龙】:知行合一——一脉相传——传爵袭紫——紫气东来——来情去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场矮人——人中骐骥——骥服盐车——车无退表——表里为奸
【出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引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
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
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
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
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
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
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主张,也是通往阳明心学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
而要准确理解“知行合一”这简单四个字的意思,却并不容易。
本文将尝试探讨和总结一下这个问题。
一、“知行合一”的基本概念【知】今天的我们看到“知”与“行”两个字,直接联想到的是“知识”“知道”以及“行动”“实践”这么一些意思。
因此,直观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和要和他做的东西互相吻合,要合乎一致。
这种理解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却没能抓住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四个字的良苦用心。
要真正实践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道,我们首先就要准确理解“知”与“行”两字的涵义。
“知行合一”的“知”,最好的理解应该是“真知”,就是真正的、真切的知道。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懂的是,阳明先生所讲的“知道”,其对象不是孤零零的自然知识,而是与人相关的道理和事理。
例如“仁爱”“孝敬”“亲情”等内容。
这些事理所强调的不是概念或知识,而是对我们实践的要求。
因此,所谓“真知”用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真切的追求”。
在阳明看来,“人的真切的追求”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就是他后来所提出的“良知”,本文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点。
到这里,我们要弄明白的是,“真知”本身就蕴含着对“行”的要求,“行”是“真知”的具体体现,不“行”就不能称得上“真知”。
例如,一个人如果说他已经真正知道了“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那实际上就是说他正在确确实实的追求着“孝道”,他也就是在扎扎实实的做孝顺长辈的事。
否则,就不能说他知道或者懂得“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
这就是阳明所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知行合一”的“行”,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复杂。
它不能简单被理解为“行为”“实践”。
阳明心学中的“行”,还包括了人的“思考”甚至想法。
动一动歪脑筋,心生一个不好的念头,这些都是属于阳明所说的“行”的范畴。
这一点必须要多加注意。
《中庸》中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一般人所认识的不同,在阳明看来,这五项都属于“行”的范畴。
知行合一,以行为重的意思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意指客体顺应主体,将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统一起来。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以行为重”则是指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因此,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要以行为重,将所学的知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调整,不断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以行为重”的意思是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同时,更要注重将这些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实现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知行合一的理念
知行合一的理念
知行合一,是指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知行合一的理念源于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的“知行合一”思想,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知行合一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领域,知行合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工作中,知行合一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知行合一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拼音】:zhī xíng hé yī【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成语接龙】:知行合一——一脉相传——传爵袭紫——紫气东来——来情去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场矮人——人中骐骥——骥服盐车——车无退表——表里为奸【出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的白话文
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的白话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指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即知道了就要去做,做了就要有所领悟。
简单来说,就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行动融入到知识中,使其相互促进、相互贯通。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去实际行动,那么这种知识就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体会到健康饮食的好处。
同样,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不去实践,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和价值。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知识。
因此,“知行合一”是一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行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意思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意思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解释如下:
从字面意思理解,所谓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指的是:要努力的去做事,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知与行的合一。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知行合一〞的由来: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第—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含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导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标签:
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与人生
—————学与用
西藏有句谚语:不要只顾着梯子,更要记住你要爬向哪里。
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就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书与人生。
读书,根据我们通俗的理解,更确切的含义应当不只是看着实质性的书本,或者坐在教室里上课,更应当泛指理性的、有系统的学习。
读书之于人生,好比梯子与目的地。
我们都知道,梯子是往上搭的,所以读书之于人生,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如果你偏要把梯子放平了,那我劝你就不要读书了吧。
同时,人生之于读书,也有反促意义。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你去哪里,你怎么知道去找什么样的梯子呢?或许,随随便便找了个梯子搭着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走着走着,便成了路,但你最为念念不忘的,恐怕还是最初想去的地方吧。
为什么会这么讲,我们之所以读书,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原因,就是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性而读,另一个是学以致用,经世致用。
没有目的性的读书,总体是指理学中的“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读书,当然有其好处与价值,只是这里暂时不论。
本文要议的是,读书以用。
也就是竖起来的梯子,梯子横着,那就是爬了。
学以致用,讲究的是读书学习的实用性。
对个人而言,学以致用当然很重要,比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狭隘意义上的为了文凭的读书,那是为了找工作。
工作之后的学习,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
科学家学习,是在验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性。
医生的学习,是为了救死扶伤。
文学家的学习,是为了伟大的作品,以警世人。
等等。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书中着重提到了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兴盛。
我觉得对于学以致用这个论点很有说服性,且具故事性,此处特借用,以免文章了无趣味。
话说,明朝前期,程朱理学兴盛,程朱理学发展到把“修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
走上了“穷理”之路,并讲“理”的思想僵化,偏离了理学最初的“经世”本意,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难做到初创理学之时的“经世”本意。
明朝中叶,不再“经世”的理学逐渐没落,明朝虽多文官
王守仁创立心学的过程和心学的兴起,都足以证明学以用的现实意义。
作为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守仁创立心学,当然不是如“心学”字面意义那么“主观”。
几百年前,生于大明王朝官宦之家的王守仁先生,历经仕途坎坷,宦海浮沉,沙场保家,战地卫国,书山苦读,月夜冥思,终于在白胡子一大把的年龄创立了“心学”。
经其本人与徒子徒孙们的不屑传播,日益发展壮大,及至便朝野尽心学门人。
忘了提一句,当时心学主张的是“知行合一”,正是此文所论学与用的辩证统一。
据史载,在党争之风吹得比冬天的北风还迅猛的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当时的红太阳,张居正同志隆重登场。
张居正同志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屹立那么多年,除了他自己特别能干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当时心学兴盛,以读书致仕的知识分子们除了斗争之外,还很有一片治国强国的丹心,也就是朝中很多张居正同志的同门。
人多力量大,严格秉行“知行合一”这一理念的张居正首辅,经历种种艰难、道道坎途,终于可以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张居正改革,和有名的“万历新政”。
虽说学应致用,知行合一。
正如刚刚所讲,梯子得往上攀,横着放那就叫爬了。
意思是,学与用都应该是往积极正面的方向。
再讲个现代的故事。
来说明把梯子横着放,甚至往下斜着放的故事。
有个姓朱的老板,公司处于发展期,朱老板自诩聪明,确实也有几分聪明,比如记性不错。
朱老板的小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客户回款,所以经常召开各种会议,但实质都只有一个,给客户洗脑,刷款。
洗脑手段五花八门。
有一段时间,朱老板热衷于背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且对速度要求极高,越背越快。
公司员工不解,以为之前信仰耶稣的朱老板改信佛祖了。
朱老板笑而不语。
真相总有露面的一天。
一个月后,又到了公司的招商会议,朱老板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叫人关了灯光,只开了追光,突然一口气背完了拗口晦涩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然后什么也没说就下台了。
那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因为有几个客户刷了很多钱。
正巧那几个客户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据说在台下听到心经的时候,瞬间泪光点点,大概她们在想,佛即是缘,朱老板竟如此虔诚,连她们自己也背不了那么溜。
我之所以会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觉得朱老板就是在梯子上爬行,不管宗教与否,第一要义都是修内,而不应成为坑蒙之道,朱老板把心经当成了圈钱的梯子,纵使他的客户不会发现被玩弄于鼓掌,然而我相信,天道有常,或因人势而迟,然终不误。
如果朱老板最初想去的地方就是往下的,何必用梯子,直接往下跳就行了。
不要只顾着梯子,更要记住你要爬向哪里。
更要记得,梯子应该是竖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