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合集下载

组培知识点总结

组培知识点总结

组培知识点总结一、组织培养的定义及原理组织培养是一种无菌条件下,通过营养培养基为载体,结合适当条件使细胞或组织在体外生长、分化的生物技术方法。

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来调控细胞或组织的生长与分化的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的成功依赖于对培养细胞或组织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有所了解,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促进其生长和分化。

二、组织培养的分类根据培养的细胞或组织的来源,组织培养可以分为植物组培和动物组培两大类。

1.植物组培植物组培是指利用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技术。

植物组培可以分为植物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等多种类型。

2.动物组培动物组培是指对动物体内的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增殖和分化,主要包括动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等。

三、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由于组织培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植物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植物组培的应用(1)植物育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无性系的繁殖、筛选和改良。

比如,在农业上可以利用植物组培技术进行无性系育种、快速繁殖、病毒、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抗性的筛选。

(2)植物生物技术。

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再生和转基因的导入,以及对植物的基因编辑等,为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2.动物组培的应用(1)生物医学研究。

通过动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动物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并在体外实验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生物药物研发。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可以实现重组蛋白的大规模生产,为生物制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细胞治疗。

利用动物干细胞和其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疾病治疗的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等,为医学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总结
2.过程2的名称:,方法:(包括、和
)和(用试剂)。
3.过程2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
4.过程3完成的标志
5.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为:
6.植物体细胞杂交跟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为:
三、应用
微型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材料();
植物繁殖作物脱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汇总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理论基础):,即具有某种生物本物种所特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有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的
2.过程:(该实验操作一定要处于无菌条件下)
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植物体
激素:激素: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1.过程1指的是,需要利用和进行该操作
(1)简要归纳“离体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种子”大体由胚状体、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以及人造种皮等3倍体组成。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中富含营养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海4月)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离体花粉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结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子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便制成了了“人工种子”。
人工种皮包裹着、、、等
人工种子无性繁殖,后代无性状分离;不受季节、气候、地域限制

高二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高二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一、基本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外植体(离体的组织、器官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或胚状体完整植株1.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一般取植物幼嫩部位(如茎 尖)或花药等。

2.愈伤组织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

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

其特点是:排列疏松、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具有未分化特性。

知识点睛第10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没有叶绿素和叶绿体的形成,所以愈伤组织形成初期不需要充足的光照。

通常使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在1:l来诱导植物材料愈伤组织的形成。

3.胚状体胚状体是在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一般专指在组织培养条件下产生的非合子胚。

诱导胚状体需要的条件,因植物种类、部位和培养时组织细胞所处状况的不同而异。

胚状体的诱导与外植体所处生理状况,内源激素的变化及遗传性、倍性等都有密切关系。

①胚状体的产生不需要任何激素,如烟草、曼陀罗和水稻等的花药培养。

②培养中需要生长激素或细胞分裂素或二者的组合,如檀香和石刁柏的愈伤组织培养。

③需先在有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然后转入低浓度激素或无激素的培养基中,如胡萝卜在诱导愈伤组织时需2,4-D,但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胚状体时,则需在没有2,4-D的培养基培养。

④某些天然产物,如椰乳,西瓜汁,酵母提取物,酪朊水解物或腺嘌呤等都有利于胚状体的发生。

二、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 细胞全能性的定义: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 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3.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含有该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

4. 细胞的全能性高低比较:①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②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③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三、条件1.离体2.无菌3.一定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和调节渗透压)、维生素等4.植物激素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二细胞工程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二细胞工程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发育(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去壁的方法:酶解法;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4)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原理:细胞增殖(3)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4)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5)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3--植物组织培养 常考知识点整理和练习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3--植物组织培养 常考知识点整理和练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型。

2.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或芽等器官3.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4.离体的(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形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叫做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5.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

6.细胞分化本质:基因选择性表达。

7.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8.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生长旺盛嫩枝)作材料。

9.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MS 培养基。

10.MS 培养基营养的(一般情况下只有①~⑤)成分:①大量元素是N 、P 、S 、K 、Ca 、Mg ,②微量元素是Fe 、Mn 、B 、Zn 、Cu 、Mo 、I 、Co ,③植物激素,④蔗糖,⑤琼脂,⑥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等。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11.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

在培养基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先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 比值高时 促根分化,抑芽形成先细胞分裂素,后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比值低时 促芽分化,抑根形成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比值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12.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PH 、温度、光等。

13.MS 培养基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堂清日结31、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所以一个动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原生质团。

2、原生质层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实质:原生质体的融合,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壁的再生。

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相关。

4、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1)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3)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物。

7、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即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具有:①繁殖速度快;②“高保真”(因为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等特点。

堂清日结41、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细胞作物脱毒方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脱毒结果:获得脱毒苗脱毒苗的特点: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人工薄膜;要获得人工种子,需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至再分化阶段。

3、人工种皮中应具有的有效成分: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突变体的利用育种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优点:能够产生新性状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中易获得突变体的原因: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生的状态,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最新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最新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1 3.1 菊花的组织培养21.34 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5 2.678910 (去分化)。

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11 4.125.13 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

14 5.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有材料、营养、激素及环境条件。

15 (1)161718 (2)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N 、P 、S 、K 、Ca 、Mg,19 Fe 、Mn 、B 、Zn 、Cu 、Mo 、I 、Co202122 MS23 (3)24激素。

254)环境条件: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34 照射12h.35 6.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包括:配制36栽→栽培 37 7.制备MS 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先将各种成分按配38方比例配制成浓缩液(培养基母液),依次加入蔗糖、391000毫升,调节40418.4220min43 2~3次,持续6~7s44 为1~2min 3次,漂洗消毒液。

应注意对外植体进行4546 9.每个锥形瓶接种整个过程4748 10.18~22℃)和光照(12h )49115051 12.5253 3.2 月季的花药培养54 1.55562.57 3.4个单倍58 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59,60 并分裂成1161。

624.636465 5.6667 6.6869 。

70 7.7172 8.73,同时还要彻底7475769.每瓶接种花药,温度控制在,培养20~3077天后,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

78培养成完整植株。

若花药开裂释放出胚状体,须在花药开裂后尽快将幼小植株分开,分别移7980。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潜能。

2、原因:植物每个体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套遗传物质。

3、正常状态下,存在于植物体上的植物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因为其基因已经选择性表达,而分化成功能细胞。

4、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必须具备的条件(1)离体(2)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条件
二、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利用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无菌条件下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核心:脱分化和再分化
三、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四、再分化
1、因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1)比值较低时,诱导根的分化(2)比值较高时,诱导芽的分化(3)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愈伤组织生长而不分化
2、主要有两种方式:(1)不定芽方式(2)胚状体方式
五、得到试管苗后,需要采用过度处理法,逐渐地改变环境,使之逐步由人工培养环境过度到自然环境。

六、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建立无性繁殖系,快速繁殖
(2)培育无病毒植株取生长点细胞(如芽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3)生产植物产品
(4)制造人工种子。

植物组织培养高三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高三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高三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使植物的某一部分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单一的植物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这种全能性的存在是由于植物细胞内含有该物种所有遗传信息。

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激素和环境条件,可以诱导细胞或组织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

操作流程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取适合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或根尖等,这些部位的细胞活性较强,更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2. 消毒处理:将选取的植物材料进行严格的表面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保证培养过程的无菌性。

3. 接种: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接种到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中。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促进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5.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数据,以便分析和调整培养条件。

6. 移栽:当培养的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后续的管理和养护。

应用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生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1. 快速繁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特别是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种子繁殖的珍稀植物或具有特殊遗传特性的植物品种。

2. 遗传改良: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与遗传工程相结合,通过转基因或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植物保护:对于受到病虫害或逆境胁迫的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和恢复的手段。

4. 生物制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如药物、香料等,这对于生物制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知识点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2、用途:(1)微型繁殖微型繁殖就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神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繁殖过程中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亲、子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2)作物脱毒作物脱毒是利用茎尖、根尖等无毒组织,进行微型繁殖,所获幼苗是无毒的。

(3)人工种子: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生理上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

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生组织的结构。

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子机能。

所以,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①制作方法:人工种子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丁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如图:②优点: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无性繁殖;节约粮食,减少种子的使用;可以控制添加一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益菌等。

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

(4)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从人工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如紫草素、香料等。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重要知识点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作物新品种培育(1)单倍体育种:①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二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 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不同的离体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 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配置适宜的培养基 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
A、大量元素: N、P、 S 、 K、Ca、Mg等
B、微量元素:B、Mn、Cu、Zn、Fe、Mo、I、 Co等
C、有机物、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影响
①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 赤霉素
生长素类: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 吲哚丁酸(IBA)
细胞分裂素类: 激动素(KT)、6-苄基嘌呤 ( 6-BA)、玉米素(ZT)
赤霉素类: 赤霉酸(GA3)
②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作用
植物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生长素存在 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
单核居中期(n)
有分 单核靠边期(n)
1个花粉管细胞核(n) 1个生殖细胞核(n) 有分
2个精子
注意:
• ①二核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中,只含花粉管 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精子在花粉管中形成)
• ②三核花粉粒:有些植物的花粉,在成熟前, 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这样的花粉在成熟时,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 精子。
生长素 = 细胞分裂素: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4)pH、温度、光照
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C,每日 用日光灯照射12h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植物细胞培养
细胞分裂

素>生长素
体 组
脱分化
愈 伤 再分化

织 或 细
细胞生长素
素<生长素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1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的培养。

体内使用人工培养基使它们生长成完整的植物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为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从活植物中提取并接种在培养基上的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无序地从外植体中生长出来的大量薄壁细胞。

4.1的应用。

1农业应用。

幼苗的快速繁殖。

无病毒培养3。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2)克服远缘杂交(胚胎培养)的不亲和性和不育性;(3)种质保存(4)变异2的创造,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

3。

使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2章1,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物所必需的所有遗传信息以及发育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变化或潜在发育模式的过程3,去分化:指在体外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恢复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4,再分化:指去分化细胞恢复其分化能力并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物的过程5,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污染与预防:1,真菌污染后,如果孢子已经形成,必须在高压灭菌后丢弃然而,在细菌污染的情况下,只要及时发现,材料仍然可以使用,并且材料上部不易受细菌影响的部分被切割和转移。

2.用抗生素等抗菌剂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第二,的褐变和防止(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2)适宜的培养条件(3)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4),玻璃化和防止(1)提高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和降低培养基中的水势;(2)减少培养基中氮化合物的量;(3)增加光照;(4)增加容器通气量和施用CO2肥料对降低试管苗玻璃化有明显效果。

高中高二年级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点

高中高二年级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点

高中高二年级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点
基础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长成植株的技术。

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知识回顾:
1)细胞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程;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即新知拓展:
1)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其特点有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2)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被称为细胞的脱分化,也称。

3)将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出化。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年级生物下册腐乳的制作知识点总结
2016生物高二级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知识清单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知识清单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生长、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通过精心控制培养环境和营养条件,激发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1、快速繁殖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优质、整齐一致的种苗,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

这对于一些繁殖速度慢、珍贵稀有的植物品种来说尤为重要。

2、保持优良性状可以确保后代植物继承亲本的优良特性,避免了传统繁殖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性状分离和变异。

3、脱毒培养有助于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病毒植株,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4、培育新品种通过细胞融合、基因突变等手段,创造新的植物品种。

5、不受季节和环境限制在室内可控环境中进行,不受自然季节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全年进行生产。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1、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外植体是指用于组织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常见的外植体有茎尖、叶片、茎段等。

在选取外植体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材料。

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它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植物激素等。

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培养目的,需要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3、接种在无菌操作台上,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

接种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微生物污染。

4、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 25℃左右,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根据植物种类而定,湿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5、继代培养当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以促进其进一步生长和分化。

高中生物18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18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讲解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指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掌握植物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重点)。

3、掌握植物知识培养的基本过程及操作。

4、说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及花药例题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5、说出花药离体培养的因素,学习话要例题培养的基本技术。

【要点梳理】要点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知识【高清课堂: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高清未发布 课题1:基础知识】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简要归纳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要点诠释:细胞的全能性与植物组织培养间的关系①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②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所有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均有和受精卵相同的一整套遗传信息。

③植物体的组织、器官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在离体状态下,其全能性才容易得以表达,表达的过程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④容易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细胞,其全能性容易表达,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要点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无机营养(1)大量元素:除碳(C )、氢(H )、氧(O )外,还有氮(N )、磷(P )、钾(K )、钙(Ca )、镁(Mg )、硫(S )等元素。

高中生物 -选修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高中生物 -选修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B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
了变化
2、细胞分化:
• 概念: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 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 特点:
结构和功能上都比较专一,体内无全能性。
2、悬浮细胞培养
通过液体悬浮培养使愈伤组织分散成单细胞(悬浮细胞),经 适宜培养基成分的诱导,可发育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3、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的植物细胞。
用适当方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也可以获得新植株。
4、单倍体培养
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植物激素的不同配比
离体、 消毒的 植物器 官、组 织或细 胞
性,都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的潜能,叫做 植物细胞全能性。
2、原因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 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3、全能性的体现: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植物细胞 > 动物细胞 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 因遗传性的差异,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
思考讨论: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 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所以马铃薯番茄杂交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具备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但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扰不能再像马铃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质一样有序表达杂交植株不能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就是很自然的了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具有遗传上的全能
脱分化愈伤 组织
植物激素的不同配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
2、用途:
(1)微型繁殖
微型繁殖就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神的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繁殖过程中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亲、子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2)作物脱毒
作物脱毒是利用茎尖、根尖等无毒组织,进行微型繁殖,所获幼苗是无毒的。

(3)人工种子: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
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生理上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

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生组织的结构。

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子机能。

所以,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①制作方法:人工种子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丁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
子,如图:
②优点: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无性繁殖;节约粮食,减少种子的使用;可以控制添加一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益菌等。

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

(4)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从人工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如紫草素、香料等。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重要知识点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作物新品种培育
(1)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二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突变体利用:在组织培养中会出现突变体,通过从
有用的突变体中选育出新品种(如筛选抗病、抗盐、含高蛋
白的突变体)
3、细胞产物的生产:通过能够产生对人们有利的产物
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让它们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胞产物。

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4、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①不受生长季节限制地繁殖植物。

②不携带病毒。

③培养周期短。

④可用组培中的愈伤组织制取特殊的生化制品。

⑤可短时间大量繁殖,用于拯救濒危植物。

⑥可诱导之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

⑦解决有些植物产种子少或无的难题。

如将香蕉进行组培得到人工种以方便移种。

5、培养基的制作:制备MS固体培养基&rarr;外植体消毒&rarr;接种&rarr;培养&rarr;移栽&rarr;栽培。

肉汤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制备MS固体培养基操作过程: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激素类、维生索类以及用量
较小的有机物一般可按1mg/mL的质量浓度单独配制成母液;将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6、消毒和灭菌: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操作前手需用酒精消毒;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灭菌。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表格)
1、菊花茎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粉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菊花茎的组织培养
月季的花药培养
理论依据
细胞的全能性
基本过程
脱分化、再分化
影响因素
选材、营养、激素、pH、温度、光照等
选材、营养、激素、pH、温度等
比较
材料
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
单核靠边期的花粉
pH
5.8
5.8
温度
18~22℃
25℃
光照
每日光照12h
开始时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才光照
操作流程
制备培养基&rarr;外植体消毒&rarr;接种&rarr;培养&rarr;移栽&rarr;栽培
选材&rarr;材料消毒&rarr;接种和培养&rarr;筛选和诱导
&rarr;移栽&rarr;栽培选育
2、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
植物激素的浓度
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植物激素用量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生长素&asymp;细胞分裂素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使用顺序
先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细胞分裂素,后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微生物培养
含义
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体器官或组织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植物体
在无菌条件下,在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对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成分
水、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植物激素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
特殊操作要求
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在培养过程中要更换培养基,调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
严格控制无菌操作,整个培养过程无需更换培养基注:在这两种技术中均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但营养物质的划分标准不同。

看了&lt;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gt;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物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2.高中生物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3.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4.高二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5.高中生物小知识点总结
6.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7.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