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下册课件 7.18 泥条小陶罐 沪教版 (共16张PPT)ppt课件
6.《陶罐和铁罐》课件(共18张PPT).ppt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 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 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 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 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性格上: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认为 自己最了不起。
2.结局上:都以失败告终,北风输了比赛 后“悄悄地溜走了”,铁罐最 终连影子“也没见到”。
默读课文10—17自 然段,想一想: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情?为什么人们翻来 覆去,把土都土都掘 遍了,连铁罐的影也 找不到呢?
如果铁罐和陶罐 再次相遇,他们 之间又会有怎样 的对话呢?
课文主题
本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 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 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 事,告诉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 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仔细观察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体会到什么?
聚焦人物语言 关注神态动作 品味人物性格
聚焦人物语言 关注神态动作 品味人物性格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 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 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 差。再说……”
6 陶罐和铁罐
黏土烧制而成,保存时间 长,但易碎。
素描陶罐课件PPT课件
局部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充分了解了局部的结构特点, 因此在画时要依据分析吧透视关系表现出来。
第11页/共18页
技巧提示
进一步调整阶段,我们通过对比不准确的线条, 找出准确的线条,对比非常重要。
准确 不准确
可塑橡皮的优点是可以捏成任何形状,根 据形体变化来擦除和减弱色调。
第12页/共18页
第6页/共18页
进行结构透视分析,要增加辅助线,这样画透视 才有依据点。
纵轴
第7页/共18页
横轴
这个罐子是从上向下看的,要注意上下的大小透 视变化。
上小 下大
第8页/共18页
局部的透视变化也不能忽略,注意口部的厚度 大小。
第9页/共18页
注意罐子口的厚度。逐渐深入不同部分的结构 透视关系,深入的同时要牢记基本能透视原理。
注意相交 处线条转 折
步骤详解
构图没有把握 时,可以先用 笔测量一下基 本比例,但最 终是要用眼睛 分析,测量只 是辅助方法。
第4页/共18页
给物体进行基本定位,确定大致的比例关系。
注意:1.光源的方向;2.笔软硬的选择及用笔的方法。
第5页/共18页
逐渐深入局部体块变化变化。不要太注重细节, 把握好大关系是此时的关键。
体积分析
• 结构复杂的物体,要仔细分析其构成形式,尤其是罐口部分,这样体积才 充分。
第1页/共18页
体积变化深入分析
通过自己 的观察来 发现和归 纳不同的 几何形体。
第2页/共18页
结构分析
注意不同部
体时可以有效
避免透视不准。
第3页/共18页
第16页/共18页
整体调整、完成
第17页/共18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泥条小陶罐--泥条造型|沪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泥条小陶罐--泥条造型|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泥条小陶罐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陶艺作品的美。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知识:介绍陶艺的历史、陶罐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2. 泥条小陶罐的制作技巧:讲解泥条的制作方法、陶罐的形状设计、表面装饰等。
3. 陶艺作品的欣赏:欣赏经典的陶艺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陶罐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条的制作方法、陶罐的形状设计和表面装饰。
2. 教学难点:泥条的制作技巧、陶罐的形状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和陶罐的形状设计。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条小陶罐。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制作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陶艺制作工具、泥条、陶罐制作材料。
2. 学具:学生自备陶艺制作工具、泥条、陶罐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讲授:讲解陶艺的基本知识,介绍陶罐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3. 示范: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和陶罐的形状设计。
4.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条小陶罐。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讲授:讲解泥条的制作技巧和陶罐的表面装饰。
3. 示范:示范泥条的制作技巧和陶罐的表面装饰。
4. 实践:学生继续制作泥条小陶罐,并尝试进行表面装饰。
第三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讲授:讲解陶艺作品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
3. 讨论与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制作经验和心得。
18. 泥条小陶罐(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18. 泥条小陶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罐的形状、色彩和装饰特点。
(2)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小陶罐,掌握陶罐的制作技巧。
(3)能够运用简单的装饰手法,对小陶罐进行美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陶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动手实践,掌握泥条盘筑的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陶罐的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陶艺基本知识:介绍陶艺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等。
2. 陶罐的形状、色彩和装饰特点:观察不同形状、色彩和装饰的陶罐,了解其特点。
3. 泥条盘筑方法: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小陶罐。
4. 小陶罐的装饰:学习简单的装饰手法,对小陶罐进行美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
(2)学会对小陶罐进行简单的装饰。
2. 教学难点:(1)泥条盘筑的技巧。
(2)小陶罐的美化与创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陶罐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陶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引出本课主题——泥条小陶罐。
2. 学习陶艺基本知识(1)介绍陶艺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等。
(2)让学生了解陶艺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3. 观察与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色彩和装饰的陶罐,了解其特点。
(2)讨论:你喜欢哪种形状、色彩和装饰的陶罐?为什么?4. 学习泥条盘筑方法(1)教师示范泥条盘筑的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制作小陶罐(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小陶罐的制作。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装饰小陶罐(1)教师介绍简单的装饰手法,如刻画、贴花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泥条小陶罐|沪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泥条小陶罐|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特点和制作过程。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泥条盘筑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知识2. 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3. 泥条小陶罐的制作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具有特色的泥条小陶罐。
2. 教学难点:泥条盘筑技巧的掌握,泥条小陶罐的形状和装饰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等。
2. 示范法:演示泥条盘筑的技巧和泥条小陶罐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泥条小陶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陶艺制作工具、泥条、陶罐等。
2. 学具:泥条、陶罐、剪刀、刻刀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陶艺的历史、特点和制作过程,为学生学习泥条盘筑打下基础。
2. 新课学习(10分钟)(1)教师讲解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2)教师演示泥条盘筑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3. 实践操作(20分钟)(1)教师发放泥条和陶罐,让学生动手制作泥条小陶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制作心得。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泥条小陶罐--泥条造型|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泥条小陶罐--泥条造型|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围绕泥条造型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制作一个简单而美观的泥条小陶罐。
课程将介绍泥条的制作方法、陶罐的构造以及表面的装饰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泥条造型的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泥条小陶罐的制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条的制作方法,了解陶罐的构造,并学会运用简单的装饰技巧来美化陶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陶艺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教学难点1. 泥条的制作:泥条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度控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2. 陶罐的构造:陶罐的构造涉及到整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一构造原理。
3. 装饰技巧的运用:在陶罐表面进行装饰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陶艺制作工具一套、示范用的泥条小陶罐、陶艺制作视频。
2. 学具:学生用泥条、陶艺制作工具、装饰用的颜料和画笔。
1. 导入:利用示范用的泥条小陶罐和陶艺制作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陶艺制作的热情。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泥条的制作方法、陶罐的构造以及表面的装饰技巧,并现场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泥条的制作、陶罐的构造和表面的装饰。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泥条小陶罐--泥条造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泥条的制作、陶罐的构造、装饰技巧的运用4.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和学具的清单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与示范、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个泥条小陶罐的制作,并进行装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泥条小陶罐|沪教版
课题?泥条小陶罐?【根本信息】教材:上教版三年级美术课时:1课时类型:雕刻塑造【课标要求】1、年段要求:本课属于“雕刻塑造〞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这一主题学习内容在三—五年级的要求为:◆用彩泥、陶泥制作人物、动物、景物等。
◆用泥及综合材料,创作立体造型。
◆用现成品作局部的加工或改变进展创作。
2、学年内容与要求:内容:三年级美术关于雕刻塑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到四课:第一学期有?泥卷动物?、?恐龙时代?;第二学期有?泥条小陶罐?、?圆柱体的装饰?。
要求:三年级学生在“雕刻塑造〞学习上的要点是用捏、堆、刻等方法,塑造人物、动物、景物等浮雕或圆雕造型。
用泥与综合材料,创作立体造型。
在雕塑创作中,了解圆雕与浮雕的根本特点,开展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材分析】1、内容出处:?泥条小陶罐?是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我们来玩泥?中的第1课的学习内容。
2、单元要求:本单元共有2节课,?泥条小陶罐?和?圆柱体的装饰??。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泥条、泥片造型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提高泥工造型与装饰美化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用泥条、泥片造型;掌握泥条、泥片造型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提高泥工造型与装饰美化能力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已介绍了彩泥制作和陶土制作的方法,设计了如捏、压、团、窝、接等造型制作的泥工根本技法。
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时教学内容:第18课?泥条小陶罐?和第19课?圆柱体的装饰?,本课主要了解泥条盘筑工艺的特点,初步运用搓泥条、盘筑及粘合等根本技能制作小陶罐。
下一课将用泥条、泥片装饰圆柱的根本方法,学会运用叠加、卷曲、压印、刻划、粘贴等技法装饰圆柱。
3、本课核心知识技能:在欣赏尝试过程中,学习泥条盘筑造型的变化及其装饰泥工制作方法。
提高泥工造型和装饰美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学情分析】1、学习经历: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彩泥制作和陶土制作的经历,也具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能够运用一些泥工根本技法,如捏、压、团、窝、接等进展造型制作。
泥条盘筑陶艺技法及作品欣赏PPT课件
第24页/共89页
第25页/共89页
第26页/共89页
第27页/共89页
第28页/共89页
第29页/共89页
第30页/共89页
第31页/共89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2页/共89页
第33页/共89页
第34页/共89页
第35页/共89页
第36页/共89页
第37页/共89页
第38页/共89页
泥条盘筑是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 型的。
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 一。 它是人类从事陶瓷成型最早的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从远古的彩陶、陶器,甚至陶 塑明显看到盘筑的痕迹。这种手法沿用 至今,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第81页/共89页
泥条盘筑的语言特征
• 相比较其它陶艺成型手段,泥条盘筑的语言 特征表现为严谨性、敦厚性和朴实感。通过 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是一种理性的方 式,由不得作者情感的肆意渲泄。毕竟从头 到尾它靠手来完成。它不同于拉坯所体现出 的流动性、柔软性和迷离性,也不同于泥板 成型的敏感性、脆弱性和冷峻性。
第85页/共89页
(3)可以用你的手指把泥条与底座牢牢地捏合在一起。如果可能,应在转台和木板上 做这些,用另一只手在一旁扶者坯壁以防止器皿的形状向外扩展。 (4)要保证在内壁把每根泥条捏合在一起,并使其光滑,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需要外 表也光滑,那么就应在器皿的外面把泥条衔接好。
第86页/共89页
(5)每层泥条,不应在相同的点连接,否则坯壁会支撑不住。在连接时, 应在泥条的末端 以一定的角度切断,以使切口相互吻合。 (6)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模板,虽然这么做会是 器皿显得比较呆板机械、无生气,但可以保证获得预先确定的形状。如果器皿的形状是朝 外伸展的,那么每一根泥条都应该放在前一根泥条靠外边一点的地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泥条小陶罐--装饰的魅力|沪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泥条小陶罐--装饰的魅力|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罐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装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泥条小陶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陶艺作品,感受装饰的魅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陶罐装饰上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陶艺基本知识:陶罐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装饰方法。
2. 泥条小陶罐的制作方法:揉泥、拉坯、修坯、晾干、烧制等。
3. 陶罐装饰方法:刻画、彩绘、釉料等。
4. 陶艺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陶艺佳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条小陶罐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陶罐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陶艺品是如何制作的吗?它们又是如何进行装饰的呢?”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包括陶罐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装饰方法。
(2)讲解泥条小陶罐的制作方法,包括揉泥、拉坯、修坯、晾干、烧制等步骤。
(3)介绍陶罐装饰方法,如刻画、彩绘、釉料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示范泥条小陶罐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泥条小陶罐,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泥条小陶罐制作后,进行装饰实践,教师提供指导。
4. 创作展示(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评选出具有创意和美观的作品,进行表彰。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陶艺的魅力和装饰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陶艺的世界,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尝试制作一个泥条小陶罐,并进行装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泥条小陶罐|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泥条小陶罐|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陶罐的历史背景,掌握陶罐的基本造型特点,并学会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小陶罐。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陶罐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其次,讲解陶罐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泥条盘筑法,并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小陶罐。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历史背景和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使学生掌握陶罐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小陶罐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小陶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陶罐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的掌握。
2. 泥条盘筑法的运用。
3. 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陶罐、泥条盘筑工具。
2. 学具:陶泥、泥条盘筑工具、水桶、抹布、剪刀。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陶罐的历史背景和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陶罐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让学生掌握陶罐的制作要点。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泥条盘筑法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小陶罐的制作后,进行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泥条小陶罐2. 教学目标:了解陶罐的历史背景、掌握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学会泥条盘筑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难点:陶罐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泥条盘筑法的运用、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 教学内容:陶罐的历史背景、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泥条盘筑法实践操作。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实践操作、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8课 泥条小陶罐 》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泥条小陶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泥条小陶罐》是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通过介绍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基本步骤,使学生掌握制作陶罐的基本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制作陶罐过程中,可能对泥条的盘筑和塑造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制作过程,掌握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泥条进行塑造,制作出形状各异、美观的陶罐。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制作陶罐的步骤和技巧。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陶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陶罐的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泥条、陶罐制作工具、范例作品。
2.学生准备:美术本、彩笔、水粉颜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陶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陶罐制作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制作陶罐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泥条盘筑法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示范的步骤,动手制作陶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优秀的陶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罐的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陶罐作品,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尝试制作出独特的陶罐。
泥条小陶罐(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泥条小陶罐年级:三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沪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陶罐的制作方法。
2. 陶罐的装饰技巧。
教学难点:1. 陶罐的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陶罐的装饰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陶艺制作工具、陶土、颜料、泥板、泥条、泥球等。
2. 学生准备:陶艺制作工具、陶土、颜料、泥板、泥条、泥球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陶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陶罐的特点和装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陶罐的特点和装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包括陶土的特性、陶罐的制作方法等。
2. 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陶罐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陶罐。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罐,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陶罐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陶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陶罐的装饰技巧,包括颜料的调配、装饰设计等。
2. 学生了解陶罐的装饰技巧。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装饰陶罐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装饰陶罐。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装饰的陶罐,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了陶罐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自己的作品,还能够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捏泥巴》PPT课件
看!小杯子做好了
基本技法
>>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基本技法
制作顺序
>> 从主体到局部
还有许多工具可以使用
捏搓 揉 压粘
搓 捏 搓
手捏法 泥板法
盘条法
陶器的器时代)
这件白陶鬶造型 优美,非常富有创 意。你看它多像一 只伸着长喙、正在 引吭高歌的鸟啊! 它充分地显示了中 国古代工匠的精湛 手工技艺和丰富的 想象力。
学生作品赏析
评一评:这些陶艺作品哪些 地方设计得最别致?
全国美术 二年级上册
-.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有什么联系?
泥巴是怎样变 成漂亮的陶罐
的呢?
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 练泥
揉泥
烧窑
干燥
拉坯
泥的特性
>> 泥有哪些特征呢?
>> 我们如何运用泥来造型呢?
可塑性
泥的特性
耐高温性
结合性
捏塑成型的方法
揉 揉个泥球
捏 从中心向外捏成碗状
搓 搓泥条做杯子把
粘 抹点泥浆粘好杯子把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远 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 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活 用品。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 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构思添奇巧
这两个陶罐模仿了 哪种动物?
造型巧变化
这两个陶罐的口有什么不同?
装饰有创意
这两个陶罐的装饰有什 么不一样?
艺术 请小组合作创作一套 实践 造型新颖的泥塑器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条小陶罐
泥条盘筑法是用粗细均匀的泥条做出
各种形状的作品,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
用泥条盘筑成的作品特点:
壁厚均匀易于烧制,有时还可以保留 泥条的自然肌理,让人感到生动有变化。
1.搓一泥球并均匀地压成泥片作底;
2.再取一泥块压成泥板;
3.用刀裁切成条;
4.搓成泥条(也可以直接用裁的方形泥条);
5.在作底的泥片上盘筑;源自6.边盘筑边把内侧抹平粘牢;
7.继续盘筑,直到需要 的高度,装饰完成。
作品欣赏
用泥条盘筑动物 时,要在动物肚 子里添塞纸、布 类物品。
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方法完成造型。
拓展:
找一找盘筑造型与草编实物有什么相似之处?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