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下册课件 4.10 京剧盔头 沪教版 (共15张PPT)ppt课件
小学美术 京剧脸谱(课堂PPT)
剧
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
脸
瓦” “花三块瓦” “老
谱
三块瓦”等。
8
中
国 的
京剧脸谱的谱式:
艺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
术
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
瑰
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
宝
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
条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条和
京
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
剧
名“十 字门脸”,又分
脸
“花十字门”、“老十字
谱
门”。
6
中
国 的
京剧脸谱的谱式:
艺 术
整脸:一种颜
瑰 宝
色为主色、以夸张 肤色,再勾画出 眉
京
眼 鼻 口和细致的面
剧 脸
部肌肉纹细。
谱
7
中
国 的 艺
京剧脸谱的谱式: 三块瓦脸:又称“三
术
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
瑰
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
宝
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
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京
“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
脸
谱
19
中
国 的
京剧脸谱的色彩:
艺
术
白脸: 象征阴险、
瑰
狡诈等性格 ,如曹操、
宝
赵高、秦桧、司马懿、
京
高俅等。
剧
脸
谱
20
蓝色 :表示刚
宝
强、粗犷、骁勇如
单雄信、窦尔墩等。
京
剧
脸
谱
17
中
国 的
京剧脸谱的色彩:
艺 术
绿脸:象征刚
瑰
勇、强横、猛烈、
宝
暴躁等性格、如青
2024年度大班美术《京剧脸谱》ppt课件
2024/3/23
11
03
经典京剧脸谱欣赏
2024/3/23
12
生旦净末丑角色介绍
旦
扮演女性角色,包括青衣、花 旦、武旦等,形象柔美、婉约。
末
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形 象稳重、端庄。
生
扮演男性角色,包括老生、小 生、武生等,形象阳刚、英俊。
2024/3/23
净
又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 或粗犷的男性角色,形象夸张、 豪放。
在全球化背景下,让幼儿了解和学习 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升民族自信心
了解并传承京剧脸谱等民族艺术形式, 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民族自信心,让他 们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2024/3/23
27
06
拓展活动:亲子共绘京剧 脸谱
2024/3/23
28
活动目的及意义阐述
构图技巧
遵循“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的构 图原则,合理安排脸谱元素的位置和比 例。
2024/3/23
10
色彩搭配与表现效果
色彩搭配
运用对比色、邻近色或同类色进行搭配,营造出丰富而和谐的色彩效果。注意 色彩的明暗、纯度和面积对比。
表现效果
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脸谱的性格、情感和身份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 表刚直、白色代表奸诈等。
评价幼儿作品在线条表现 上是否流畅、有力,是否 能够表现出京剧脸谱的韵 律感和节奏感。
评价幼儿作品是否完整、 清晰地表现出京剧脸谱的 基本形状和特征,是否达 到预期的创作目标。
2024/3/23
23
05
京剧脸谱在幼儿美术教育 中的意义
2024/3/23
24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京剧艺术赏析6-3(盔头)
夫子盔 (老爷盔) 老爷盔)
太子盔:紫金冠 太子盔:
蝴蝶盔 :为刀马旦、武旦常戴的一种盔头。 为刀马旦、武旦常戴的一种盔头。
3、帽:帽的类别最杂,自皇帝到平民,自文 帽的类别最杂,自皇帝到平民, 官到武将都可以戴。 官到武将都可以戴。
帽
王帽
纱帽
罗帽
太监帽
鬃帽
王帽:又称皇帽,为皇帝所戴。 王帽:又称皇帽,为皇帝所戴。
员外巾:软胎,斜方形ຫໍສະໝຸດ 缎制,多绣寿字纹, 员外巾:软胎,斜方形,缎制,多绣寿字纹,背 后垂软翼二根,下端垂长绣花带。为乡绅、 后垂软翼二根,下端垂长绣花带。为乡绅、富户 所带。 所带。
棒槌巾: 棒槌巾:软胎,前低后高,上小下大,缎底上绣有散花, 背部有一对桃形 上翘小帽翅,可以晃动,形似棒槌。多 为恶少所戴。 高方巾: 高方巾:缎制面,素色,为穷书生所戴。
京剧中的盔头
京剧中人物所戴各种的帽子统称为盔头。 京剧中有专门放置各种冠、盔、帽、巾的 箱子,叫盔头箱。 盔头也是根据人物地位、性格、身份的不 同,分为冠、盔、帽、巾四大类。 除此之外,还有大小附件, 除此之外,还有大小附件,大多数与盔头配 用,也可以单用. 也可以单用.
1、冠:冠多为帝王、贵族的礼帽。 冠多为帝王、贵族的礼帽。
冠
九龙冠
平天冠
凤冠
如意冠
钿冠
《武则天》(中间) 武则天》 中间)
平天冠:也称平顶冠、 平天冠:也称平顶冠、 冲天冠、玉皇冠. 冲天冠、玉皇冠. 顶部有一长方形平板, 称为”延”,面镂日月 星辰,故又称日月冠. 星辰,故又称日月冠. 板前后沿垂珠帘,冠上 缀绒球光珠,两侧有龙 纹耳子,下挂流苏。 多为玉皇大帝、阎王、 商纣王,秦始皇所带。
鬃帽:也称苍蝇帽,蛐蛐帽,黑色马尾织成,上尖下圆,中 空如罩,为净、丑扮演的绿林豪杰所戴。另有硬花鬃帽,由 铁丝编制,比鬃帽略高大,外满缀蝴蝶,光珠,绒球。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京剧盔头》教案设计1
教案标题:《京剧盔头》年级:五年级科目:美术教材版本:沪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历史、分类和特点,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设计并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京剧盔头作品。
教学重点:1. 京剧盔头的历史、分类和特点。
2. 京剧盔头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京剧盔头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京剧盔头作品。
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京剧盔头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材料:卡纸、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3. 工具:尺子、圆规、铅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京剧演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京剧演员的装扮。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京剧演员的装扮包括服装、化妆和道具,其中盔头是道具之一。
3.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京剧盔头有什么特点吗?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京剧盔头的历史、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京剧盔头的发展过程、分类和各部分的作用。
3. 教师讲解京剧盔头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京剧盔头,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京剧盔头。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
3.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传承传统艺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的作品,引导学生回顾京剧盔头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京剧盔头|沪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京剧盔头|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京剧盔头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制作京剧盔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京剧盔头的艺术特点3. 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4. 创作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京剧演员的表演,引导学生观察京剧演员的装扮,特别是盔头。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京剧盔头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二、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盔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京剧的起源、发展,以及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京剧盔头,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
三、京剧盔头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京剧盔头的颜色、形状、图案等,让学生总结其艺术特点。
2. 教师讲解京剧盔头的制作材料,如布料、纸张、羽毛等,以及制作工艺,如剪裁、粘贴、绘制等。
四、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京剧盔头的基本步骤,如剪裁布料、粘贴装饰、绘制图案等。
2.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京剧盔头,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盔头。
五、创作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设计一个京剧盔头。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布料、纸张、羽毛等,进行剪裁、粘贴、绘制等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六、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盔头,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京剧盔头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0、京剧盔头(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第二课时-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梯形面积的概念2.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 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a.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b.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接法、割补法等方法,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c.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a.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b. 强调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b.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尝试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的思维方法,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2. 板书内容:a. 梯形面积的概念b.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c.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梯形,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人美版(四下)美术优秀课件:综合 PPT(2)PPT(19页)
人美版(四下)美术优秀课件:综合 PPT(2)PPT(19页) 人美版(四下)美术优秀课件:综合 PPT(2)PPT(19页)
人美版(四下)美术优秀课件:综合 PPT(2)PPT(19页)
❖
1.根据目前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从 某种生 物中提 取所需 要的基 因,将 其转入 另一种 生物中 ,使与 另一种 生物的 基因进 行重组 ,从而 产生特 定的具 有优良 遗传形 状的物 质。从 研究角 度看, 转基因 的技术 推进已 有不短 的时间 。
❖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京剧脸谱: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
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 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趋 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 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 基本特点。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 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 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 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 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 眼窝大体呈“十字”形, 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 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 “十字门脸”。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京剧盔头》教学设计设计1
(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京剧盔头》教学设计设计1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特点及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了解京剧盔头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京剧盔头的基本知识:介绍京剧盔头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2. 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讲解京剧盔头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等。
3. 京剧盔头的文化背景:介绍京剧盔头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及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京剧盔头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京剧盔头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京剧盔头实物。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盔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京剧盔头的基本知识、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盔头。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京剧盔头。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盔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了解京剧盔头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1. 京剧盔头的基本知识:起源、发展、种类、特点。
2. 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材料选择、制作工艺。
3. 京剧盔头的文化背景:作用、象征意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绘制一幅京剧盔头的图画。
2. 要求学生在图画中体现出京剧盔头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展示,让学生对京剧盔头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 京剧盔头 》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京剧盔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0课京剧盔头》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制作方法和艺术价值,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京剧盔头的图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京剧盔头的学生较少。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欣赏、实践等环节,掌握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制作方法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盔头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京剧盔头的艺术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京剧盔头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2.演示法:教师示范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京剧盔头,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审美观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京剧盔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制作京剧盔头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布置教室,营造京剧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京剧音乐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盔头的作用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京剧盔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其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京剧盔头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帮助他们了解其艺术价值。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京剧盔头的制作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线条、颜色、图案等,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审美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5.拓展(5分钟)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创作京剧人物的其他配件,如服装、道具等。
京剧(第一节课)五年级美术精品知识点课件PPT
京胡
镲
板鼓
月琴
锣
六年级 美术
我的探究
你能试着分析作品中人物扮相,说说他们属于哪个行当?
杨月楼
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清同光十三绝 沈容圃
程长庚
饰《群英会》之鲁肃
六年级 美术
谭鑫培
饰《恶虎村》之黄天霸
京剧的发展
六年级 美术
程砚秋
梅兰芳
荀慧生
尚小云
京剧的发展
六年级 美术
光绪北京茶园演戏图
京剧的发展
六年级 美术
漂亮的版式可以让你的作品更加吸引人
我的评价
1.我喜欢京剧的( )行当,因为( 2.我了解京剧的知识:
)。
A与家人看京剧
六年级 美术
B参加京剧社团
C阅读京剧知识书籍
D创作京剧形象
成果展示
六年级 美术
同学们,可以把你对于京剧文化的学习感受通过 各种方式,展示给他人,互相交流,听听大家的意见。
京剧,不仅存在于舞台……
清代杨家将戏剧人物
粉彩大盖罐
六年级 美术
山西洪洞下村关帝庙 戏台壁画
陕西雍山年画
六年级 美术
湖广会馆戏台
故宫漱芳斋戏楼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京剧演出从皇宫和王府向民间发展。 样式不同的很多戏台、戏楼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北京这座文化
名城中的建筑又增添了新的一笔。
京剧的发展
六年级 美术
梅兰芳大剧院
艺术践
历史 行当 戏楼
乐器 道具 服装
你对以上的内容哪部分 更感兴趣?请你设计一期图 文结合的手抄报,介绍京剧 艺术。
小生
武生
都是老生,服装的不同颜色和样式带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堂PPT(2024)
2024/1/30
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 • 京剧脸谱的绘制技巧 • 京剧脸谱的欣赏与品鉴 • 动手实践:绘制京剧脸谱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30
2
2024/1/30
01
引言
CHAPTER
3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发展
2024/1/30
CHAPTER
19
准备绘制工具和材料
画笔
选择适合绘制脸谱的毛 笔或水彩笔,确保笔头
饱满、笔触流畅。
2024/1/30
颜料
准备京剧脸谱常用的鲜 艳色彩,如红、黄、蓝
、白、黑等。
调色盘
画纸
用于调和颜料,保持色 彩鲜艳。
20
选择质地较厚、吸水性 适中的画纸,以便更好
地表现颜料层次。
绘制步骤演示与指导
1. 确定脸型与五官位置
首先用铅笔轻轻勾画出脸谱的基本形 状,确定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
2. 上色技巧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上色,注意 色彩的搭配与过渡。可使用湿画法或 干画法,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2024/1/30
3. 勾画细节
用细笔勾画出脸谱上的纹理和装饰, 如眉毛、胡须、头饰等,使脸谱更加 生动。
4. 背景处理
为背景添加适当的色彩或图案,以突 出脸谱的主体地位。
2024/1/30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24
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深刻认识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 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
化内涵。
京剧脸谱的色彩、图案和造型都 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 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0 《京剧盔头》教学设计2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0 《京剧盔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京剧盔头》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结构和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京剧盔头的图片、绘制步骤和案例分析等,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尚需时日。
学生在绘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绘制京剧盔头还需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结构和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盔头的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盔头的特点、结构和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京剧盔头的神韵和细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京剧盔头的特点、结构和绘制方法。
2.示范法:教师演示绘制京剧盔头的步骤。
3.练习法:学生动手绘制京剧盔头,教师个别指导。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制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京剧盔头的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展示平台,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京剧盔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盔头的特点和魅力。
提问:“你们对京剧盔头有什么印象?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京剧盔头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通过视频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京剧盔头。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京剧盔头的步骤,讲解绘制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制京剧盔头。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相互交流绘制心得,分享经验。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创作一个具有个性的京剧盔头作品。
精品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课件精品ppt课件
歪丑 角
脸脸
僧小 妖
脸脸
六整 分 脸脸
十三 字块 门瓦 脸脸
唱脸谱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 愣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 美极了 妙极了 简直OK顶呱呱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 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 笑哈哈
一副副鲜明的 “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 一点点夸大 一幅幅脸谱 美佳佳
六年级美术下册 《头饰和帽子》PPT课件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 这些作品,手法细腻、造型准确, 忠于实物。有个性化设计作品,造 型夸张、想象丰富,极具创意。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 刚才看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已经迫不及 待想画了,好的,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画笔 尽情地表现吧!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 刚才同学们画的这些帽子是我们生活中常 见的帽子,那老师现在就带大家走进帽子 博物馆。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帽子,同学们 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这是少数民族银制的头饰,他们是 插在头发上起装饰作用。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这种头饰和帽子和前面有何不同?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 这些中外民族特色的头饰帽子造型奇特、 色彩艳丽、古朴纯真,原始气息浓厚。
❖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帽子。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这个皇冠是用纯金打造的,尽显豪华,尊贵。 凤冠是由许多名贵的珠宝镶嵌而成。
古代帽子也叫冠,皇帝的帽子也叫冕,如 加冕典礼。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这些头饰和帽子有的用布、皮毛,有的 是编织,色彩艳丽,有节日盛装的味道 。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有斗篷形、有伞形,还有绕在头上 的,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印第安人通常用彩色羽毛来做头饰、帽 子,它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非洲民族头饰和帽子用牛角、贝壳或用 油彩来装饰。
❖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 (1)绘画、设计你感兴趣或有个性的头饰
小学美术下册课件 4.10 京剧盔头 沪教版 (共15张PPT)ppt课件
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实际应用来划分,盔
头可分为冠、盔、帽、巾四大类。按制作
工艺与使用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胎与软胎。
为帝王、娘娘、贵妃在正式场合佩戴, 如平顶冠、紫金冠、凤冠、如意冠等。
盔:文官武将所佩戴的军盔,一般为正式场 合或行军、战场上佩戴,如相貂、金貂、文 阳、扎金盔、帅盔、夜奔盔(林冲专用)、 木兰盔(木兰专用),旦角的老旦盔、蝴蝶 盔、女帅盔、七星额子、赛盔(昭君专用)。
帽:用途最广,君臣百姓正式场合的礼 貌与日常生活中的便帽统称为帽。如王 帽、侯帽、纱帽(分尖纱、圆纱、改良 纱、相纱等)
巾:臣子、百姓所戴礼 帽及便帽,其形制与帽 不同,多为软胎,有的 在帽后缀有飘带。如小 生巾、员外巾、相巾、 文生巾、武生巾、八卦 巾、老人巾等。
又称锦鸡翎、雉鸡 翎。 翎子,插在盔
学习要求?了解京剧角色的常识及其不同盔头的造型装饰特点?运用综合材料通过绘画与剪贴制作不同角色的盔头京剧头饰盔头?盔头是梨园行的行话它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
学习要求
了解京剧角色的常识及其不同盔头的造型装饰特点 运用综合材料,通过绘画与剪贴制作不同角色的盔头
京剧头饰——盔头
将官
仿制盔头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 一般是雄健英武、 扮相英俊、气势豪 盛的青年角色或文 武兼备的行当。
用翎子的有这样的几种行当:
a.英俊雄武的青年将帅,如吕布,周瑜,杨宗 保,陆文龙等
b.刚健婀娜,武艺高强的女将,如穆桂英,樊 梨花
c·番王番将,如金兀术,孟获等 d.起义首领或山寨大王,如程咬金,宋江,卢
俊义等 e.仙魔妖怪,如金钱豹,白古精,巨灵神等 f.非正统的武将,如三国时曹操,孙权手下的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京剧盔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京剧盔头》公开课优
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京剧盔头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盔头造型仿制制绘京剧盔头。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绘制过程中,了解京剧盔头的基本特点,学习京剧盔头的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盔头知识的学习,培养对京剧盔头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盔头来自于中国京剧。
京剧里的人物头上所戴的统统称为“盔头”。
我们这里地处江南,城市里的孩子对于京剧不是很了解,所以本课从一个侧面带学生了解京剧的冰山一角。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盔头的设计
教学难点:
盔头制作中综合材料的合理利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欣赏与交流
1. 欣赏京剧人物头部造型。
讨论:他们分别是戏曲中的什么角色?
交流:如何判断角色身份?引导学生注意对人物盔头的欣赏。
2. 引出课题。
3. 交流盔头的相关知识。
(盔头来自于中国京剧。
京剧里的人物头上所戴的统统称为“盔头”。
“盔头”有盔、冠、巾、帽等类。
盔头制作技艺是清初以后,随着京剧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人物身份、地位、行当、年龄不同,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
)
2【讲授】分析与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a.英俊雄武的青年将帅,如吕布,周瑜,杨宗 保,陆文龙等
b.刚健婀娜,武艺高强的女将,如穆桂英,樊 梨花
c·番王番将,如金兀术,孟获等 d.起义首领或山寨大王,如程咬金,宋江,卢
俊义等 e.仙魔妖怪,如金钱豹,白古精,巨灵神等 f.非正统的武将,如三国时曹操,孙权手下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将官仿制盔头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巾:臣子、百姓所戴礼 帽及便帽,其形制与帽 不同,多为软胎,有的 在帽后缀有飘带。如小 生巾、员外巾、相巾、 文生巾、武生巾、八卦 巾、老人巾等。
又称锦鸡翎、雉鸡 翎。 翎子,插在盔
帽上作为装饰品, 一般是雄健英武、 扮相英俊、气势豪 盛的青年角色或文 武兼备的行当。
用翎子的有这样的几种行当:
学习要求
了解京剧角色的常识及其不同盔头的造型装饰特点 运用综合材料,通过绘画与剪贴制作不同角色的盔头
京剧头饰——盔头
“盔头”是梨园行的行话,它是“中国传统 戏曲中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
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实际应用来划分,盔
头可分为冠、盔、帽、巾四大类。按制作
工艺与使用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胎与软胎。
为帝王、娘娘、贵妃在正式场合佩戴, 如平顶冠、紫金冠、凤冠、如意冠等。
盔:文官武将所佩戴的军盔,一般为正式场 合或行军、战场上佩戴,如相貂、金貂、文 阳、扎金盔、帅盔、夜奔盔(林冲专用)、 木兰盔(木兰专用),旦角的老旦盔、蝴蝶 盔、女帅盔、七星额子、赛盔(昭君专用)。
帽:用途最广,君臣百姓正式场合的礼 貌与日常生活中的便帽统称为帽。如王 帽、侯帽、纱帽(分尖纱、圆纱、改良 纱、相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