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八篇《礼治秩序》导读学案+练习题
《乡土中国》章节导学案(含答案)
《乡土中国》“重刊序言”研读“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乡土中国》尝试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明确: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2.“乡土中国”是该书的核心概念,作者是怎么解释这一概念的?它有何意义?明确: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意义:搞清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乡土本色》阅读《乡土本色》,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本章行文结构。
2.理解文中关键概念,找出作者核心观点。
篇名核心观点关键概念论证思路《乡土本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熟人社会礼俗社会法理社会从黏着土地、不流动、熟悉三个方面讨论乡土社会特点。
3.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明确:特点:①以农耕为主,“土”具有崇高地位。
②不流动。
定居,村村之间有孤立和隔膜。
③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④淳朴、信用。
联系: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圣的,人们在思想上安土重迁。
因此人口不具有流动性,世代定居,这又导致了村落间对外交流有限,相对封闭孤立。
由于环境封闭、人口有限,因此人们彼此熟悉,构成了熟人社会。
在熟人社会,由熟悉而得到彼此信任,构成了乡土社会品格的淳朴、信用。
4.分析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特色形成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
明确:原因:①农耕文明,让百姓无法脱离土地而生存;聚村而居,生活和工作都有其便利性;②在与土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熟悉而亲密的感觉;③日日与土地打交道,视野封闭,缺少闯荡的勇气与决心。
影响:“乡土本色”决定了乡土社会人们的交际圈是封闭狭窄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结构也由此特色而造成。
《乡土中国》 第8篇 《礼治秩序》
变 • 有关同学写800字以上的成小论文,抄在笔记本上
• 2、“人治”“法治”“礼治”三者之间的区别在 哪里?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 ①从所根据的规范看:“礼治”根据的是礼,“法 治”根据的是法律,所谓“人治”则凭借个人好恶;
• ②从所用力量看:“礼治”依靠传统的力量维持, “法治”“人治”则依靠国家力量维持;
• ③“礼治”是乡土社会特色,“法治”是现代社会 特征,“人治”则不可能发生。
相关概念理解
•人治:是指有权力的人凭借一己的好恶来规定 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第8篇 礼治秩序
•主旨: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地服从成规。 •摘要: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 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并不是 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 人的敬畏之感。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传统,是整个 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 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思考与探索
• 1、第5段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与现代社 会、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和无政府社会 一一比较,一步步逼近乡土社会秩序的特 点。你能文中概括出后三种社会秩序维持 机制的特点吗?
• 现代社会:靠法律、规律; • 小国寡民社会:凭本能、良知; • 无政府社会:自动。
思考与探索
• 2、“曾子易箦”这个典故用在此处有何 作用? • 作者用这个典故说明,礼是个人习惯所维 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礼治秩序》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礼治秩序》思维导图全篇概况《礼治秩序》本篇首先批驳了对“人治”和“法治”的传统理解,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没有“法”,却有“礼治”: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
相比之下,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是很小的——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社会的变化过于迅速,“传统”不会代代适用,因此很快会被摒弃。
作者在开篇为我们辨析了看似相对、实则相关联的两个概念——“人治”与“法治”,指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之不同。
由此来审视乡土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社会不是“法治”社会,也不是“人治”社会,而是“礼治”的社会。
本章的主体部分剖析了“礼治”社会的核心——“礼”的本质、形成和特征。
首先,作者先用丰富的事例告诉我们“礼”与文明、慈善等无关,它只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依靠传统来维持。
接着,作者解说了“礼”的形成:传统,在乡土社会中尤其重要,遵循传统就可以使生活得到保障,违背传统就可能出毛病,久而久之,传统愈发令人敬畏,而当社会成员都恪守这套传统,不再推究为什么这样做,进而对它产生信仰时,“礼”就形成了。
“礼”的特征是主动性。
同法律从外限制人,道德以舆论约束人不同,“礼”通过教化进入人们内心,使人养成敬畏的习惯,从而主动地服从于传统。
礼治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它的存在及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
因此,在变迁很快的时代,礼治社会是不会出现的。
知识点详解第一段:明确“法治”内涵——人依法而治。
第二段:在实际应用时,法治绝不能缺少人的因素。
第三段:“人治”社会也需要以规范为依据。
第四段:人治和法治,依靠的力量和规范的性质不同。
第五段:有些人误认为乡土社会“无需规律”。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
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实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
“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
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
二、《乡土中国》各章节思维导图与内容提要-【教考融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章练习
二、《乡土中国》各章节思维导图与内容提要第一章《乡土本色》思维导图与内容提要一、思维导图二、内容提要本篇共19个自然段。
第1—4自然段反驳了城乡工作者、城里人视乡下人是“愚”的观点,作者举例表达了自己不予认可的观点,指出城里人蔑视的其实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从有无学习机会、环境出发指出学习能力与学习到什么之间是不同的,从而得出乡下人智力之于城里人而言是否有高下还是一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第5—12自然段从“需求—满足”的角度说明了以不识字作为“愚”的标准来评价乡下人是根本没有道理的,因从文字的功用角度来说,乡土社会作为面对面的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
第13—18自然段论述了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就连语言都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第19自然段在结构上构成了对开篇的呼应,澄清把乡下人不识字视为愚的误区,基于此发表了对现代化过程中“文字下乡”实践的看法,提出了“文字下乡”实践必须要考虑文字和语言基础的建议。
第二章《文字下乡》思维导图与内容提要一、思维导图二、内容提要本篇共19个自然段。
第1—4自然段反驳了城乡工作者、城里人视乡下人是“愚”的观点,作者举例表达了自己不予认可的观点,指出城里人蔑视的其实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从有无学习机会、环境出发指出学习能力与学习到什么之间是不同的,从而得出乡下人智力之于城里人而言是否有高下还是一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第5—12自然段从“需求—满足”的角度说明了以不识字作为“愚”的标准来评价乡下人是根本没有道理的,因从文字的功用角度来说,乡土社会作为面对面的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
第13—18自然段论述了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就连语言都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第19自然段在结构上构成了对开篇的呼应,澄清把乡下人不识字视为愚的误区,基于此发表了对现代化过程中“文字下乡”实践的看法,提出了“文字下乡”实践必须要考虑文字和语言基础的建议。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思维导图与内容提要一、思维导图二、内容提要本篇共16个自然段。
十、第八章《礼治秩序》(解析版)-【教考融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章练习
十、《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教考融合练习一、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中国》所谓的“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他们依附土地,自耕自食,自织自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太阳的出没,地球的自转,自然安排生产劳动。
晴天多出工,雨天就可以少出工或不出工,只要不违农时,按季节春耕秋收,逢上________就有好收成。
年复一年地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缓慢的生产节奏,养成懒散而稳定的生活方式。
农民在这里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不离乡土,________,人与人之间,非亲即故,彼此都是熟悉的乡亲,费孝通称此为熟人社会。
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代代相沿的习俗进行社会管理,这管理并非对所有成员________,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分别。
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格局”,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等,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礼治秩序”。
这是以君臣父子为核心推演的社会关系网,一层驭一层,层层相隶属,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生息。
无论是改朝换代或是战争离乱,风雨不惊,即使打散了,很快又复原如初。
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世界文化史上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中国文化。
“礼治秩序”这种社会管理秩序使得中国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说《乡土中国》提出的这个概念,高度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这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
1、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
B.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才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
C.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才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
2024年高中语文《乡土中国》全书阅读专题讲解与练习 礼治秩序
礼治秩序【内容概述】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如何运行?其背后还是要靠权力,靠人来执行,那么法治就变成了“人依法而治”。
这种看法告诉我们所谓法治也不能缺乏人的因素。
那什么又是人治?望文生义的说,人治好像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关系的意思。
如果人治是这样,那这种人治是很难发生的。
因为如果社会依照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那社会必然混乱,人们会不知道该怎么样行动,因此也就说不上“治”了。
我们不妨把乡土社会中的“人治”看作是“礼”治。
乡土社会的秩序绝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里,秩序仅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建立起来。
秩序的建立一定是有一个外力来维持的,在法治社会当中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乡土社会是靠“礼”。
“礼”和“法”形式上很相似,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样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虽然封建王朝也有政治权力,但维持这种规范是——传统。
讲传统之前还有一点要说明:抵制社会并不是文质彬彬的如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比如: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也要陪葬,这就是“礼”;缅甸有的地方,一个人成年时要出去杀几个人,才算完成了“成年礼”。
的确“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看去可能很残酷,但是残酷与否并合“礼”与否的问题。
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合乎规范的。
就合乎规范这一点来说,“礼”和“法”都是行为的标准,但它们的区别上面已经说了,一个是靠外在权力,一个是靠社会传统。
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在一个各代人生活模式固定的社会,每个人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了应付人生道路上所可能发生问题等方法,而且他可以完全信任父辈们的经验。
比如生了病吃哪些草药,你不用管这些草药为什么有效,告诉你有效它就是有效,你不必去探究背后的学理。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也会随之产生一套价值观。
乡土中国第八章网上考题
乡土中国第八章网上考题一、内容理解题(7分)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
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
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
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
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
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答案BD解析B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识字与教授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
D项,两处“没有法律”分析错误,文中正确的表述是“可以说一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制的社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乡土中国》各章练习与答案
《乡土中国》各章练习与答案第一章乡土本色1.费孝通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泥土对靠种地谋生的人而言是宝贵的?例一:在内蒙和西伯利亚这样并不最适宜耕种的地方,中国人都会试着锄地播种。
例二:乡下人对土地公的信仰。
例三:“我”的奶妈怕我在国外水土不服,让我带上家乡灶上的泥土,不适时煮汤。
2.靠种地谋生的人重视泥土,因此产生了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乡村人口附着在土地上,不太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
3.乡土社会人和人在空间上的排列特点是:孤立和隔膜。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描绘美国乡下的特点与中国进行对比。
4.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哪些?①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太远,因此形成聚村而居。
②需要水利,因此有合作需要,住在一起比较方便,形成聚村而居。
③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因此聚村而居。
④土地平等继承,兄弟继承祖上遗业,人口在一地一代一代积累,形成聚村而居。
5.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彼此熟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乡村人口附着在土地上,变动少,在漫长的时间中有多方面、经常的接触。
6.作者为什么谈到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理解?为了证明乡土社会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是靠“摸熟”对方的性格,而非契约规定。
第二章文字下乡1.本章作者的结论是:文字和语言在传情达意上有局限,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2. 为什么费孝通反对说乡下人“愚”?①乡下人的“愚”是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足,而不是智力不行。
②乡下人不识字是没机会学习,而不是学习的能力不足。
③乡村社会居久不变而熟悉,人与人都是直接接触,不需要文字传情达意,因此乡下人不太有识字的需求。
因此,他反对说乡下人“愚”。
3.为何乡土社会里不太用到文字?因为①乡土社会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天天见面,直接说话,通过声音、表情交流最为方便、准确。
②而文字脱离了当时当地的情境,传情达意不完全。
因此,乡土社会不太用到文字。
4.特殊语言比起语言和文字,其优点与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摆脱语言的束缚。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
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实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
“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
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
《乡土中国》第8篇:礼治秩序
1.精读细究,理解人治、法治2.理清思路,写出本章的 行文思路。
3.联系现实,思考“礼治”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思考——
1、校园秩序、班级秩序,应该靠礼治还是法治?为什么? 2、今天我们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中国正在走向一个更强大的法 治社会, 那么今天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了解、去依靠已延绵数 千年的“礼治”?
《乡土中国》一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礼治 秩序”及“差序格局”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 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 提炼。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第8篇《礼治秩序》
学习目标
1.精读细究,理解人治、法治、礼治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清思路,写出本章的行文思路。 3.联系现实,思考“礼治”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提示: 围绕人治、法治、礼治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长短,思考
它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与价值。
品读《乡土中国》(八)礼治秩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化整为零,一学期读透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八)礼治秩序【前章回顾】【阅读任务指导】1.通读本章,掌握人治、法治、礼治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2.精读细究,深入理解本章的要义。
3.联系现实,思考“礼治”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篇目精读】(1)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是不很清楚的。
【开篇陈述人们通常的观点,并以“其实”转折,陈述自己的不同意见】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解释“法治”的含义】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指明“法治”离不开人的因素】段意:陈述“人治”与“法治”的概念,表明两者并非是相对的,“法治”中仍有人的因素。
(2)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
【承接前文,说明“法治”中有人的因素这个观点并非作者的一家之言】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法官的解释对象虽则是法律条文,但是决定解释内容的却包含很多因素,法官个人的偏见,甚至是否有胃病,以及社会的舆论都是极重要的。
于是他们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
这自是片面的说法,因为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的,他的判决至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但是这种看法也告诉我们所谓法治绝不能缺少人的因素了。
【尽管法官根据法律下判决,但是法官作为一个人,毕竟参与了判决,所以“法治”中仍有人的因素】段意:进一步阐述“法治”中也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因素。
(3)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用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既然“法治”中有人的因素,那么就要思考如何区分“人治”和“法治”】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先假设了“人治”的含义】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解读文本,理解内容
重要词句的品读(要求:在文中用红笔标出,和同位交流)
9.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10.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11.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12. 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13.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14.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 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③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看,祥林嫂作为一个“不祥”的女人,不可以参与祭祀 礼仪。四婶在祭祀时“你放着罢,祥林嫂”的一声喝令,彻底粉碎了祥林嫂在死亡边缘 挣扎的勇气和希望。封建礼教一步步吞噬了祥林嫂,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
小结全文
1.不同的治国思想有 不同的具体特征。请根据原文完成下面表格。
治国思想 具体特征
深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入
——《乡土中国》
探
究 ,
思考:什么是“礼”?
收
获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新
知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教化
仪式 祭器
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 对待“礼”?
服膺:牢牢记在心里,
衷心信服。
案例分析1
“这些时我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
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虽然在这屋里,
理清层次,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1-5段) 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 “人治”、“法治”、“小国
寡民”和“无政府主义”。“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在于“维持秩 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第二部分(6-19段)
高考语文复习--学案81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核心概念,理解迁移
学案81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核心概念,理解迁移复习任务理解“礼治秩序”这一核心概念,并能够运用此概念分析社会现象。
知识图要篇名核心观点关键概念论证思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既非法治社会,也非人治社会,而是礼治社会。
礼治秩序先比较法治和人治的区别,再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特色。
《无讼》乡土社会以调解(教化)解决争端.反对诉讼。
无讼首先比较城乡对诉讼态度的差异;其次分析礼治的最高境界是人人都守规矩,从而揭示乡土社会倡导“无讼”的原因;最后讨论引进司法制度给乡土社会带来的危害。
活动一突破核心概念,理解基本内容1.“人治”“法治”“礼治”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请结合《礼治秩序》一章的内容,对此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章中,认为礼和法律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无讼》一章中看,“无讼”这一概念包含哪些内涵?在现代社会,“无讼”的观念还有没有价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请运用从《礼治秩序》《无讼》两章中学到的知识,为下面这副中国古代衙门的对联续写一个下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第八篇《礼治秩序》导读学案+练习题
一、根据原文,写出你对以下概念的理解:
1.统治:
2.法治:
3.人治:
4.礼治:
5.礼:
6.传统:
二、根据原文,完成下面7-9题。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醋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 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 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 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 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 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 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三、请完成《礼治秩序》“阅读导引”及“思考与探究”中的所有问题,并认真核对答案、修改。
参考答案:
一、根据原文,写出你对以下概念的理解:
1.统治: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
2.法治: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是“人依法而治”。
3.人治:是指有权力的人凭借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4.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约束”、通过教化养成个人敬畏感而“主动地服于成规”。
5.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6.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二、根据原文,完成下面7-9题。
【答案】
7B.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8D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D项“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很多处。
9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比如本题C项强加因果,原文说“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三、“阅读导引”问题答案:
1.P99阅读导引①作者为什么认为“人治”和“法治”相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
解析·参考:法治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而“人治”也不可能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人治和法治不能完全分割、对立,所以相对称的说法并不清楚。
2.P100②此段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与现代社会、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和无政府社会一一比较,一步步逼近乡土社会秩序的特点。
你能文中概括出后三种社会秩序维持机制的特点吗?
解析·参考:现代社会:靠法律、规律;小国寡民社会:凭本能、良知;无政府社会:自动。
3.P101①“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残忍”是针对什么而言?
解析·参考:“恻隐之心”就是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这里的“残忍”是指杀羊来告祭祖庙的行为。
4.P104①“曾子易箦”这个典故用在此处有何作用?
解析·参考:作者用这个典故说明,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5.P104②“礼治”向“法治”转变的基础是什么?
解析·参考:社会变迁。
“思考与探究”问题答案(P105):
1.“人治”“法治”“礼治”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①从所根据的规范看:“礼治”根据的是礼,“法治”根据的是法律,所谓“人治”则凭借个人好恶;
②从所用力量看:“礼治”依靠传统的力量维持,“法治”“人治”则依靠国家力量维持;
③“礼治”是乡土社会特色,“法治”是现代社会特征,“人治”则不可能发生。
2.文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例:……请结合上下文,从这个事例中总结出经验行之有效的两个前提。
行之有效;环境不变。
3根据文中所引用的“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颜渊问仁”材料和“曾子易箦”的故事,谈谈你对古人主动服礼现象的看法。
①人们对礼的服膺并非出于本能或天意,而是从教化中养成;
②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对礼的主动遵守和维护就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是一种值得肯定甚
至令人感动的行为;
③但是,礼也有不合情理、不合时宜之处,如果顽固不化、不知变通,则显得迂腐可笑甚至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