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瓷鉴定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瓷器鉴定有7个要点,掌握好这些,你也是收藏大咖

瓷器鉴定有7个要点,掌握好这些,你也是收藏大咖

瓷器鉴定有7个要点,掌握好这些,你也是收藏大咖上周末,小王和朋友相约去潘家园寻宝。

在某个摊位上,小王看上了一件清朝康熙年间景德镇烧制出的青花瓷盘,于是问摊主:“这个瓷盘多少钱啊?”摊主头都没有抬,就伸出了四个指头说:“40元一个!”小王觉得价格很实惠,于是掏钱买了下来。

潘家园瓷器摊第二天,小王和朋友相约看看对方的瓷器,小王拿出盘子,开始炫耀:“这可是康熙年间的瓷盘,我花了40元就买下来了!”朋友拿起盘子看了看,嗤笑一声:“这哪是康熙的盘子啊!底款上面的双圈都不完整,中间还画了个莫名其妙的符号。

这种东西,你还花40元,丢人不丢人啊!”小王顿时脸就绿了。

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青花梵文盘底款绝大多数玩瓷器收藏的人,都买了很多的假古瓷,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鉴定瓷器。

因此他们买到的瓷器,懂行的人一看就是假的。

新手玩家想要学习瓷器收藏,也并非难事。

牢记一下七点法则即可。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故宫博物院藏一看瓷器的器型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器型。

例如在明朝皇室家宴上,人们就需要长时间拿着茶杯,以便随时饮茶,因此永乐皇帝就开创了压手杯这种瓷器器型。

像压手杯这样独具特色的瓷器器型,一般都会有标准的形状。

如果你在收藏市场上,看到了与标准器型不同的瓷器,那多半就是假货。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故宫博物院藏二看瓷器的纹饰与器型相似,瓷器的纹饰上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例如宋徽宗最欣赏的汝窑,以“雨过天晴云破处”著称于世。

汝窑这种瓷器,纹饰简约随意而不拘谨,因此有简约之美。

而到了元朝时期,由于外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融入,瓷器上逐渐有了梵文、狮子纹等外来纹饰。

如果瓷器上的纹饰不符合时代特征,必然是假货。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故宫博物院藏三看瓷器上的底胎如果瓷器的底胎不对,就一定是仿品。

例如:元朝时期的官窑瓷器,是以麻仓土为原料,因此显得相对粗糙。

而清朝康熙年间的瓷器不但相对较白,致密度较高,因此被称为“糯米胎”。

定窑瓷器鉴别要点

定窑瓷器鉴别要点

定窑瓷器鉴别要点冬瓜霜:这是古瓷千百年自然风化的现象。

试将古瓷洗净,放在封闭的玻璃罩里,时两个月,便可感到瓷面上生有一层**。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1:“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

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2:滑滞感滑滞感既是润涩感的延续,又是润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润必滑,滑就润、滑定润;涩必滞、涩定滞,滞则涩、滞才涩。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3:中国古陶瓷是国际性的艺术收藏品,它的真伪判定是一个关键而且是首要的问题.传统的“目鉴”方法由于它的主观性,结论不容易取得共识,也不易对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制作的赝品做出准确的鉴别.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的科技方法鉴定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已取得重要的进展.热释光检测方法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它不依赖于数据库的建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热释光技术已从早期的常规方法发展出前剂量方法和高温峰测定方法,一种快速无损的二氧化碳激光加热检测法亦己取得重要的进展.定窑瓷器鉴定知识4:古陶瓷的装饰纹饰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从陶器出现之日起,就受到制作者的重视和运用。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便出现了简单的几何、动物纹样;到了夏、商、周时期陶器上的纹饰装饰就显得非常普遍了,它开始发展成一些圆圈纹、涡纹、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纹饰。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5:仿古瓷的作旧者也注意到对这种使用痕迹的模仿。

近几年来在古瓷市场上就有这种用擦拭方法制作软道使用痕迹的古瓷赝品出现,若用“光点观察法”鉴定,它们的釉面也会出现“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并且这种蛛网晕也会随着光点的移动而移动。

对这种作旧器怎样识别呢?这就需要鉴定者具备辩证分析的头脑。

对古瓷器长时期擦拭使用,它的表面被空气中的硬质微粒划伤所自然形成的“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同用速成法在很短期间内人为制造出的“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个是用软布轻拭出来的,另一个是用极细的高标号砂纸(或用软布抛光机)打磨出来的;一个是按照人们擦拭器物的习惯形成软道痕迹分布的,另一个是为了在瓷釉表面造出使用痕迹而刻意到处打磨的;一个的软道痕迹轻重分布是合理的,另一个的软道痕迹分布是同人们使用擦拭的习惯相悖的。

鉴定古瓷真伪,抓住八个绝招!

鉴定古瓷真伪,抓住八个绝招!

鉴定古瓷真伪,抓住八个绝招!古陶瓷鉴定专家认为,收藏要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

瓷器的鉴别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看器型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

比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

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看胎质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看釉面观察瓷器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时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看釉泡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

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看纹饰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

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

此外,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

看青料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

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

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看底足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

定窑瓷器鉴定之我见

定窑瓷器鉴定之我见

定窑瓷器鉴定之我见,家师拙笔..敝人从事瓷器收藏多年,由于是河北人,因此对定窑瓷器更是关注,为此笔者多次亲历定窑遗址,与曲阳灵山镇的仿古高手们共同烧制瓷器,此举不为精通而在于了解,上手了上万片的定窑极品瓷片标本,也因此对于文献及专家们所阐述定窑瓷器鉴定有诸多不同看法,在此提出以作抛砖引玉之举,与藏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研究之鉴定真谛。

一:定窑釉色说,现在有关于鉴定定窑瓷器的著录都是说定瓷的白釉是象牙白,这一观点极其偏激,不知道是专家未经深入考察还是抄袭前人不全面的资料,现代专家都是偏执这一观点。

其实定窑瓷器的白釉的白色多达50种,定瓷烧造历史悠久,从初创到成熟鼎盛乃至衰落,每个时期的有色各不相同,又有众多的窑场,规模有大有小相互影响,古代瓷器生产和现代工业一样,都喜欢扎堆形成基地规模,有利于形成市场销售,现在的古玩城或者地摊不就是都聚集在一起吗。

瓷器生产自古就是从青转白的过程,工艺配方不断改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纯白瓷釉,要想达到理想的白度,在古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正是这种种原因才导致了定瓷白釉的多种多样,有奶白,猪油白,白里闪黄,白里闪青等等不下几十种之多。

如果把上百片瓷片摆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基本不会有相同的白色,因此只从颜色鉴定定瓷的意义不是很大。

二:定瓷有“芒”,文献与专家们的鉴定书籍都说徽宗时定瓷有“芒”不入禁中,遂命汝州烧造青瓷,宫廷弃定用汝,文献与专家都认为是因为定瓷有“芒”,其实这是专家们误解了文献所谓的“芒”这个词语,他们把定瓷覆烧所留下的工艺痕迹“涩口”理解为“芒口”,文献所载只说定瓷有“芒”并没有说“芒口”,一字之差可意义大谬!在这里这个“芒”应该理解为“光芒”之“芒”,是光亮刺眼的意思而已。

如果徽宗不愿意使用有“涩口”的定瓷,下道旨意叫窑工正过来用支钉烧造御用瓷不就行了吗,何必弃之呢?这个伟大而窝囊的皇帝崇尚道教,他的审美能力非常之高,他喜欢含蓄的美,而不喜欢张扬的美,你看看他的御用瓷器除了定瓷都是多次上釉生烧的发木光的瓷器就可以理解“芒”字了,所以徽宗嫌定瓷太光亮刺眼,他不喜欢才用青瓷。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定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种,主要产于宋代的定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其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外观:对宋代定窑瓷器的外观进行观察,包括器型、胎质、胎色和釉面等方面。

宋代定窑瓷器器型多样,常见的有碗、盘、瓶、罐等,而且制作精细,器形匀称。

胎质细腻坚实,胎色多为白色,釉面常呈灰绿色。

2. 鉴别纹饰:宋代定窑瓷器的纹饰通常延续了唐代窑口瓷器的传统,主要有刻划、刮划、泥贴等装饰方式。

常见的纹饰有莲花、缠枝莲花、牡丹花、波纹、花卉图案等。

鉴别定窑瓷器的纹饰需要与其他窑口瓷器进行对比。

3. 辨别胎骨和胎釉:定窑瓷器的胎骨坚硬细腻,胎釉通透均匀。

通过观察胎骨的断面和胎釉的质地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4. 识别器款和铭文:有些宋代定窑瓷器上会有器款或铭文,包括生产年份、器型名称、款识等等。

通过识别并对比相关的字体和风格,可以判断瓷器的时代性和可能的艺术家身份。

5. 借助专家鉴定:对于不确定的宋代定窑瓷器,可以寻求权威专家的鉴定。

专家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通过更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提供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鉴定宋代定窑瓷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且对于新手来说,鉴定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繁琐。

因此,建议在鉴定前多进行学习和了解,确保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定知识。

定窑瓷器鉴赏与收藏

定窑瓷器鉴赏与收藏

定窑瓷器鉴赏与收藏定窑瓷器鉴赏与收藏在目前眼鉴学领域,对于如何判定一件瓷器新老的问题上,没有比自然老化痕迹鉴定更可靠,更科学的方法,所以老化痕迹鉴定应该作为排除现代仿品的首要手段。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1:如果是老开片的话,细缝里不但要呈现出黄色,而且有的是慢慢蜿蜒,不规则的形状,特意而为的开片,有着故意雕琢的痕迹,但老开片那种随行而裂是仿不出来的。

作假的开片,是造假者用喷火焰的液化气焊枪对着釉面直接烧灼炸开的裂纹,也有些是在釉料中掺合一些能加大釉子膨胀率的化学材料,这种瓷釉在出窑也会快速开裂,由于这些人造的假开片炸开的速度快,所以最大的特点是裂纹僵硬平直,裂出的开片形状也很规则,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等,这与古瓷上的那些多年缓慢生长的蜿蜒开片明显不同。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2: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实践家来进行细致的分类排比,找出各朝时代风格特征和变化规律,把各类器物准确地还原到本时代中去。

仅就明、清瓷器而论,耿宝昌先生认为造型是直观的,第壹重要的。

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条件。

熟记各朝典型品种的各类器型,形成准确的“正宗”概念,尤容易帮助鉴别真伪。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3:作土锈以伪造出土器物: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被做得像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一是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斑痕;二是用古墓中的泥土再掺入一些铜粉,涂于器表,烘烤于700℃左右炉中,即可出现尼黄色斑点。

这两种方法所作出的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

不过这种瘢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4:凡目力所及而不借助仪器观察者皆属传统目测鉴别,目测鉴别只可目测外观。

微观鉴别可观察到器物的内在变化。

微观鉴别用显微镜既可。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5:直接用5倍以上的放大镜在光亮处观察釉面,如果发现釉面有划痕一样的破损,而用肉眼却看不到这种划痕,则这种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划痕就是软道。

宋代定窑瓷辨识全攻略

宋代定窑瓷辨识全攻略

宋代定窑瓷辨识全攻略
一、器型特征:
二、胎质特征:
三、釉面特征:
四、纹饰特征:
宋代定窑瓷器的纹饰比较简约,常见的纹饰有双鱼纹、缠枝纹、草莓纹等。

纹饰多以线条勾勒为主,造型清晰,层次分明。

宋代定窑还有一种特殊的装饰方式,即刻有“纸钱纹”。

此外,定窑瓷器的纹饰应与器型相适应,相互协调。

五、底款特征:
六、鼓音特征:
拿起宋代定窑瓷器敲击,应该有一种明亮清脆的声音,如同鼓扣的声音一样。

这是因为定窑瓷器胎质坚实,具有较高的品质。

总之,辨识宋代定窑瓷需要综合考虑器型、胎质、釉面、纹饰、底款以及鼓音等特征。

通过观察、碰触和比对,可以准确判断定窑瓷器的真伪和价值。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给您一些有关宋代定窑瓷辨识的指导,祝您成功鉴赏定窑瓷器!。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宋代定窑白瓷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制作工艺精湛,成为后世瓷器制作的典范。

鉴定宋代定窑白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瓷器的胎质。

宋代定窑白瓷的胎质细腻均匀,通体感觉光滑细腻,没有杂质和气孔。

用手触摸表面,感觉温润细腻,没有粗糙感。

观察瓷器的釉质。

宋代定窑白瓷的釉质呈乳白色,釉面光滑透亮,釉面有玻璃质感,釉面没有流淌或褶皱的情况。

对于釉面发生变色或磨损的情况,需要注意是否是正常的岁月侵蚀或人为磨损。

观察瓷器的装饰纹饰。

宋代定窑白瓷的纹饰精美细致,多以静物、花鸟、人物等为主题。

纹饰线条流畅,色彩深浅适中,不过浓艳。

纹饰的刻画细腻,细节处理到位,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还需注意瓷器的器形。

宋代定窑白瓷的器型多样,如碗、盘、瓮、壶、瓶等。

器形线条流畅,比例协调,造型优美。

根据不同的器型,还要注意观察器身的造型曲线、足部的形状等是否符合宋代定窑的特点。

根据瓷器上的铭文、款识、印记等进行考证。

宋代定窑白瓷上一般都有相关的铭文,可以通过对铭文的研究来确定其年代、制作窑口等信息。

鉴定宋代定窑白瓷需要注意瓷器的胎质、釉质、纹饰、器形以及相关的铭文等方面。

通过综合考察这些方面的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定出宋代定窑白瓷的真伪和制作年代。

鉴宝专家如何鉴定古瓷器,瓷器鉴定的9个方面

鉴宝专家如何鉴定古瓷器,瓷器鉴定的9个方面

鉴宝专家如何鉴定古瓷器,瓷器鉴定的9个方面鉴宝专家鉴定古瓷器,都要从多个方面判断,才能慎重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专家会从以下9个方面来鉴定一件瓷器真伪、价值。

一、胎土鉴定。

胎质的特点取决于原料、窑内温度和气氛、制作工艺等。

年代、窑口,从胎质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分辨窑口的要领之一是把握各窑口陶瓷的胎质及工艺特征。

胎土都是就地或附近取材,所以胎土是各不相同的。

即便胎土成分相同,炼泥之法也有所不同。

二、胎釉鉴定。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瓷以胎为骨,釉为衣。

同样为龙泉窑系,宋代龙泉窑胎薄,色青,好的有梅于青,翠青;元代龙泉窑胎厚重,青釉且发黄。

鉴别胎质时,要观察无釉处,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纯密程度。

三、釉面鉴定。

观察釉面的新旧光泽是辨伪的一个主要依据。

古瓷年深日久,釉面形成一种温润的酥光,而新仿者釉面光彩刺目。

有些被妥善保藏从未启封的旧瓷,开箱其光泽依然如新,所以不能只凭黯然无光还是光泽如新来确定年代或真伪。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判断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这种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

明代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

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中所没有的。

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

四、彩料鉴定。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

五、造型鉴定,不同的造型特点,各时代流行特点时期长短,高、矮、肥、瘦都会有不同。

定窑瓷器鉴定

定窑瓷器鉴定

定窑瓷器鉴定•相关推荐定窑瓷器鉴定定窑瓷器鉴定定窑瓷器的鉴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

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

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

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

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

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

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

这是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

2、要有玉质感。

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

3、要见“竹丝刷痕”。

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4、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

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

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

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如果你想要免费鉴定的话,可以上藏龙古玩网。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

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信息条形码:351039481010983697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但通过这次文化盛会,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上海,正是鉴于其强大的辐射力,全球的影响力,高质量的欣赏和购买力,中国上海已经为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所中心,也是中外文化门所交流的理想之地。

2012年春秋季大型拍卖会开始征集藏品啦,联系人余经理联系电话:150****8256,邮箱:1944734541@www..伴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古玩艺术行业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为了迎接来自内地、港澳台,世界各国的成功人士以及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到来,满足成功人士对艺术真品、精品、极品的`极度收藏和投资需求;公司以持续的创新力和优质的服务率先推出专业化的服务项目,打造一流的古玩交易平台,为国际和国内的古玩行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公司服务:权威专家鉴定,物理机械检测,展览交易平台,艺术精品拍卖,大型鉴宝和文化沙龙活动征集范围: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定窑瓷器鉴定方法

定窑瓷器鉴定方法

定窑瓷器鉴定方法定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和历史价值,因此备受收藏家和艺术品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定窑瓷器的鉴定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其特点、工艺、历史以及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从定窑瓷器的特点、鉴定方法以及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定窑瓷器的特点。

定窑瓷器是指在中国河北省定州市定窑村出土的白瓷器,特点是釉质晶莹剔透、胎体坚密,通常为白色,釉色晶莹剔透,通透如玻璃。

我们通常所说的定窑瓷器指的就是这种具有特殊特点的瓷器。

其制作釉料为细腻的白釉,通透闪光;胎质均匀致密,质地优良;造型多为平底、荷叶式口、莲座式足等,精美细腻,富有装饰性。

在鉴定定窑瓷器时,我们需要先从器物的形制、胎体、釉色、纹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这涉及到对定窑瓷器制作工艺的深入了解。

一般来说,定窑瓷器的形制多为器物平整规整、线条匀称,胎体坚硬均匀,釉色晶莹剔透,纹饰精美。

此外,定窑瓷器的纹饰多为荷叶、莲花、云纹等自然界的图案,或者是书法篆刻。

对于熟悉定窑瓷器特点的专家来说,往往可以通过这些特点初步判断一件器物是否为真品。

然而,鉴定定窑瓷器并非只靠肉眼观察就能得出结论的,往往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历史考证。

因此,专家在进行定窑瓷器鉴定时,往往会采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如X射线荧光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碳14测年等方法,以验证器物的时代和材质。

同时,还需要对器物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器物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了解定窑瓷器的历史时期、窑址、制作工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注意虚假仿制品。

由于定窑瓷器的珍贵性,市面上往往会出现一些虚假仿制品,因此需要对器物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特别是纹饰、釉色等方面。

其次,要警惕一些盲目炒作和低劣品质。

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目炒作、夸大宣传、低劣品质的情况,因此需要慎重对待。

陶瓷鉴定纲要(三看微观断真伪)

陶瓷鉴定纲要(三看微观断真伪)

陶瓷鉴定纲要(三看微观断真伪)我们之所以提出陶瓷鉴定三步走的具体实战方法,既是陶瓷鉴定在程序上的基本要求,也是陶瓷鉴定内在逻辑的具体体现。

第一步是一看宝光断新老,这一步解决了陶瓷的新老问题,因为只有一百年以上的瓷器才可能出现宝光。

但问题来了,凡是一百年以上的瓷器都有宝光,那从距今几千年前的原始青瓷到距今一百年的瓷器都在这个“老”的范围,面对的一件器物,究竟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时代的呢?它又是来自哪个窑口呢?这些问题就需要第二步二看宏观断年代了。

我们通过器物的器型、胎釉彩、装烧工艺、纹饰、款识等宏观方面的综合分析,就可以得出这件器物是来自哪朝哪代的哪个窑口的结论。

但问题又来了,现在的作假手段极为高明,仅从器型、纹饰、款识等方面已经很难做出真假的判断了,因为现在的仿品已经仿得让专家们都经常打眼。

而断真伪又是陶瓷鉴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断不出真伪,那后面的一切都是零(陶瓷鉴定一般为分为断真伪、断时代、断窑口、断器型、断价值这么五项内容)。

而断真伪最终只有靠科学鉴定和从微观上入手了,这就进入到了陶瓷鉴定的第三步:三看微观断真伪。

看微观主要是要依靠科学鉴定及标型学的升级版迹型学了。

科学的鉴定离不开各种仪器,但仪器总有误差。

一是断年代:1、碳14:看衰减。

碳14的误差较大,正负500年;2、热释光:看增强。

即加热至300度,看释放光的强弱。

老器光强,新器光弱。

它的误差也不小,正负100年(飞机过安检后,经x光照射,即可攻破热释光,假变真;太阳下暴晒的器物也影响,真变假)。

二是断元素:1、x荧光光谱仪:看元素,但它只能看假不能看真,即只能用排除法,如果古陶瓷中含有现代元素(如锌、钡、锆),即为假。

也即如果瓷器釉面中含有气化锌、氧化钡、氧化锆,都是1960年以后才出现的,故凡有这几样元素的,均为仿品。

2、红外光谱仪:看分子结构,釉质老化,也叫脱玻化技术(二氧化硅的均质体向晶体的转变,也即由亚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转变,玻璃体向结晶体转变,即为脱玻化。

【推荐下载】定瓷的鉴别 火眼金睛教你辨真伪

【推荐下载】定瓷的鉴别 火眼金睛教你辨真伪

[键入文字]
定瓷的鉴别火眼金睛教你辨真伪
众所周知,中国的瓷器文化历史悠久,瓷器的制作是中国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定瓷就是精美瓷器中的一种,现在很多人把收藏瓷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摆放在家中可以给家里增添不同的韵味。

定瓷是定窑的瓷器,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

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

很多朋友喜欢收藏定瓷但是都不知道如何去鉴别瓷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定瓷的鉴别方法。

【定窑瓷器介绍】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定瓷鉴别6 个技巧】
1。

鉴定定窑瓷器真假

鉴定定窑瓷器真假

鉴定定窑瓷器真假1,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2,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实验,人们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妙:陶瓷器釉中有无气泡,与胎质粗疏或细密、胎体矿物质在高温中反映产生气体的挥发情况、瓷胎所含水分、釉层厚度和烧制过程中,温度的上升速度等关系密切。

3,传世品传世品因器物保管环境不同,鉴别时要做具体分析,但传世品的共同特征为包浆厚,底胎熟旧,器物有使用自然磨损、磕碰等痕迹,但库藏品除外;气泡消退、黄化、黑死,釉面质变、次生结晶等现象也会在传世品上出现。

4,土沁土沁不会入釉,除非酸先擦伤釉层打上针眼,但是那样釉层暗淡无光,事后用橄榄油擦拭可以上光泽,但是土沁在表层。

仔细观察状态,看干湿,味道,颗粒感.5,古瓷新老鉴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的眼鉴学,它不是盲目的看东西,任何说法都必须要有事实的根据和科学的解释,它不是玄学,是经验学,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6,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

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

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7,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

定窑瓷器基本鉴定知识

定窑瓷器基本鉴定知识

定窑瓷器基本鉴定知识火石红:是指古瓷露胎处,显示红色,也有黄红色,紫红色,灰红色等.个别火石红严重者,也可从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

又分出窑时便有的,称“窑成火石红”;出窑后逐渐形成的,称“后天火石红”。

现代仿者不像。

古时的窑成火石红,其当时的面貌,只能从现代瓷器上推知。

其经历了若干年后,面且全非,其它的一系列古瓷持征干扰了它。

所以寻找古瓷特征,则以后出火石红为主。

一般会出现在器物的凹处丶支钉上丶片缝上丶吐筋线上丶火性土垢上,并面上会有金属光泽,这是千年氧化加之火性外吐所致。

时间不超过几十年的,不会产生金属光。

年代越久远,金属光越强。

火石红的主体成分是氧化铁红。

若瓷质本身的含铁量极低,则不容易找到火石红,有的须借助百倍放大镜。

若是一点儿火石红也找不到,则可判为新瓷。

若是瓷器凹处的后出火石红的金属光不明显,则需结合其它古瓷特征综合判判。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1:古瓷胎釉含有可溶物质,同时所有器物经氧化沁蚀都具可损性,不管出土品还是传世品,经氧化分解潮气沁润,部分物质会中和挥发流失,胎釉定有疏松酥化趋向;年代久远后会变轻,陶器较瓷器明显;瓷器瓷化程度越高、胎釉越厚抗氧化分解能力越强。

如汝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烧成温度最低,故汝窑、唐三彩及古陶真品中有的上手会有发飘的感觉,但此现象不是绝对的,地质环境、保存条件好者此现象并不明显;瓷器中烧成温度较高的定窑(1320度以上)、龙泉窑(1300度以上)、钧窑(1250-1270度左右)官窑(1230-1270度左右)等窑口作品这种分量减轻的状态则不明显;古代胎土所含成分与现代有别,如宋代官窑胎土掺有大量紫金土含铁高比重大手感也重,故在对宋代官窑器物鉴定有上手一掂分量就有八九不离十之说;元代胎土中含铁高,器物亦多厚重。

现代瓷器都是机械练泥,杂质少,气孔小,密度高,比重大,有另类死沉的坠手感。

定窑瓷器鉴定知识2:微观识瓷认定法我们通常看一件古瓷,容易看大,不看小。

容易从宏观上观型看纹,而忽略微观的分析与认定。

瓷器知识大全鉴别四要素(2)

瓷器知识大全鉴别四要素(2)

瓷器知识大全鉴别四要素(2)瓷器鉴别四要素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一要看胎质;二要看施釉;三要看彩料;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

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

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

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

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

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快速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非常明显,很粗糙。

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

现在,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

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

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

如果“元青花”器釉面干枯,胎质粗松,又没有火石红,釉薄处也看不到肉红色泛出,那么,藏家就一定要小心对待。

此外,像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

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

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

第二个是看釉面。

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

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

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

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鉴别定窑瓷,这几个要诀一定要记住

鉴别定窑瓷,这几个要诀一定要记住

鉴别定窑瓷,这几个要诀一定要记住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备受学术界、收藏界尊崇。

藏家若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到代定瓷,都如获至宝。

但是,随着当代定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仿制技术的一再提高,给定窑收藏鉴定带来很大的难度。

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台北故宫藏过去人们总结出来的那些老定瓷特征,现在造假者几乎都能做出来,有的做的是相当的“好”,以至于很多老藏家、权威专家也连连“打眼”。

但是不管造假的水平有多高,新的终归是新的,老的终归是老的,老定瓷与新定瓷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胎骨老化、釉质、神韵等是目前造假者难以仿制出来的。

定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

曲阳自唐代起属定州(今河北定县),故名为之定窑。

窑址距曲阳县城30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余脉。

定窑瓷是我国最早的白瓷之一,是唐代开始,五代时发展,宋代盛行,除白瓷外,也烧酱釉、黑定、绿定等有色瓷器。

定窑瓷在元中期已停烧了。

定窑瓷器有的在底上有“官”、“新官”、“易定”的款字。

五代定窑白釉刻“官”字款水丞-北京故宫定窑器、器形多、胎薄、釉有泪滴痕,有竹刷痕迹。

在器面上有刻划的纹饰和印压的纹饰。

纹饰线条活泼、流畅,在薄胎上的刻划深度适中,造型轻巧而又静雅,如龙头净水瓶、圆盒、盖罐等大小十分适中,花纹非常流畅,瓷枕与其他瓷胎造型都十分精美。

白釉圆托五兽足熏炉定州博物馆1、定窑唐、宋釉的区别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

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

五代定窑白釉穿带瓜棱壶-北京故宫注解唐朝就有定窑,那时和宋早期的定窑相似釉色显白中泛灰,有灰点,北宋时发黄,南宋时瓷较硬重,而北宋和唐时较轻,黑定几乎无泡,黑中有灰白麻点。

宋代黑定金银彩茶盏2、定窑釉的老化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

气泡两层下层小,水泡在上鱼籽匀。

釉像油漆下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

宋定窑白瓷刻花连纹洗注解表层釉老化后的亮度和脱釉处的亮度差别大不均匀,细看可见到脱釉处像苍蝇翅膀纹一样的小块块,俗称蝇翅纹,气泡上层比下层的大,上层是有亮度的水泡像鱼籽大小,下层是小干泡。

【陶瓷知识】怎样鉴定瓷器_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入门必读)

【陶瓷知识】怎样鉴定瓷器_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入门必读)

【陶瓷知识】怎样鉴定瓷器_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入门必读)要想收藏到好的瓷器,瓷器鉴定知识是必备的。

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很难入门。

原因根本就在于不懂瓷器鉴定,不知道怎样鉴定瓷器,只能凭感觉购买。

那么,如何才能入门,成为一个真正的瓷器收藏家呢?下面为大家分享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

第一、辨别真伪就是辨识故意仿制古瓷的赝品,即把伪、仿器与真器辨别开来。

中国历代陶瓷生产,特别是明清以来,仿制前朝瓷器或者署前朝款识的现象经常出现,有时甚至是大量仿制前朝名窑器物。

明代正德时的瓷器常常署“宣德年制”等寄托款,嘉靖、万历以来更盛。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仿古瓷的制作水平很高,唐英所督造的御窑厂“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

”《景德镇陶录》。

清末和民国时期,仿古生产有不少专门的制瓷作坊,有的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现代制瓷行业,因为利益的驱使及其他各种原因,仿古瓷器的制造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很多仿品还动用了高科技手段,这就需要瓷器投资收藏者能够具有识别真假的慧眼,善于辨别真伪瓷器。

著名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将所见仿古瓷分成臆造型、模拟型、复制型三种不同形式。

臆造型的特点是无形无神。

由于它属作伪者随意拼凑的东西,不模仿古器,没有时代特征。

此类瓷器容易让初学者或好胜者上当。

出售者往往用激将法,说这种东西难得、少见,连大博物馆都没有,怕你也看不懂等。

模拟型的特点是有形无神。

这类器物往往根据古瓷图片制作,不仅形象与古瓷基本没什么差别,而且连尺寸大小都比较一致,质量也不差。

那些仅仅具备书本知识的人容易被此类瓷所骗。

出售者往往会拿出书本作为佐证,使人深信不疑。

但这类瓷器的底足不过关(因不少图录上常常没有底足照片),釉质也不对,有的“太白”,有的“过亮”,缺乏古器的宝光。

因此,鉴定瓷器要特别注意观察底足、釉面,要对真品有感受。

同时,还要警惕老足新胎的赝品。

复制型的特点是有形有神。

由于它不仅对照实物,请专家分头合作精工细作制成,而且还有专门作旧的工序,故而惟妙惟肖,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宋代定窑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

其制作精良,釉色纯净,瓷质坚硬,广受收藏家和艺术品市场的喜爱。

鉴定宋代定窑白瓷的窍门在于观察器型、胎质、釉色、施釉工艺和底款等方面。

一、器型鉴定:宋代定窑所烧制的白瓷器型多样,常见的有碗、盘、瓶、罐、壶等。

鉴别时需要观察器型是否符合宋代定窑的特点,如碗的口沿短而平直,肚部丰满圆润,底部稍平整。

盘的胎壁较薄,口沿稍外撇,底部内收。

瓶的颈部高瘦,肩部饱满,腹部微收。

罐的腹部丰满,盖子与罐身吻合度高。

壶的造型流畅、线条柔美。

通过观察器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宋代定窑白瓷。

二、胎质鉴定:宋代定窑白瓷的胎质较细腻,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透光性。

鉴别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敲击瓷器,如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且手感坚实,说明胎质较好。

还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瓷器的胎质,如果触感光滑细腻,说明胎质较为精良。

三、釉色鉴定:宋代定窑白瓷的釉色纯净,细腻光滑,有时带有淡淡的青绿色调,又称为青白釉。

鉴别时需要观察釉色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开片或流釉的现象。

还可以透过光线照射瓷器,如釉面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说明釉质较好。

四、施釉工艺鉴定:宋代定窑白瓷的施釉工艺精湛,釉面平整光滑,釉料与胎体完美融合,根本看不出施釉的痕迹。

鉴别时需要仔细观察釉面是否具有均匀、一致的质感,是否有釉流、釉疙瘩等缺陷。

还可以观察器物底部是否完好,如釉色均一,无划痕、缺损等情况。

五、底款鉴定:宋代定窑白瓷通常会在底部刻有底款,其中常见的有“定窑”、“定建窑”、四字款“官窑瓷器”等。

鉴别时需要注意底款的刻画是否工整、规整,字体是否正楷。

还要与已知的宋代定窑底款进行对比,确认其年代和制作背景。

鉴定宋代定窑白瓷需要综合考虑器型、胎质、釉色、施釉工艺和底款等方面的特征。

只有结合这些窍门,才能准确鉴定出真正的宋代定窑白瓷。

鉴定瓷器防错判(真判为假、假判为真)要领五步

鉴定瓷器防错判(真判为假、假判为真)要领五步

鉴定瓷器防错判(真判为假、假判为真)要领五步经常看到一些朋友拿着书和自己的藏品对照,以此判定东西的真假;还有的是跟博物馆的照片对比,依此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些都是学习、欣赏文物方法之一,但按图索骥去买古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自己再固执己见,那就会成为贩假者最喜爱的营销对象了;如果你还有财力的话,就会有一群群的人,驻扎在你家附近的小旅馆里翘首等你。

那么,古玩应该怎么判别,比如瓷器?应该是跟自己心中的一个标准对比,这个标准是经过多年看书、看博物馆藏品,并且不断上手看真东西、好东西,而千锤百炼地总结、固化成的一种经验、方法和参照标准。

其既有规律性的、一般人能掌握的共性,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或者说叫“別别窍”的个性。

这个标准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眼力”。

鉴定瓷器,光有眼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种素质,这就是“气量”。

这不是说胆大、固执或洒脱,而是一种个人判断、把握事物的能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一些人过不了第一关,倒在了假瓷堆里。

有甚者,倒下了还不服气,满屋子假货还强词夺理,这样就无可救药,只能痛并在梦里快乐着。

还有一些专业人士,是绊倒在了第二关上。

他们不是没有基本功,或也不是看不懂,而是和博物馆的东西比对,觉得没见过,由此不敢下结论,或坚持“一票否定”的理论,错下结论。

真假瓷器的鉴定,就是那一丝的察觉、一眼的高低。

而是与否两者瞬间的知觉和转换,却需要大量的积累在后面作技术支持。

具体的方法和过程主要有五点:第一、审美。

看看东西漂亮不漂亮,顺畅不顺畅,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主要是器形上,其次发色和图案、画意上等,有没有别扭的地方,从总体上去感觉,尤其器形及其线条。

千万不可一叶障目,先挑问题、先找缺点,这样会丢掉事物总体把握的角度和审美能力,拘泥于还不知是不是问题的局部而丢失整体,还包括丢失淘宝的机会。

第二、看釉面。

“衣对,胎就对。

”这是古话,也是法则。

如果釉面是老的,这瓷器就八、九不离十了,至于什么年代,则再往下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定瓷鉴定的几个问题
杨静荣,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副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收藏界》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出版了《龙与中国文化》、《颜色釉陶瓷的鉴赏和鉴定》、《古陶瓷鉴识》等多本专著。

定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

曲阳县宋代隶属定州,故得名定窑。

定窑始烧于唐代,以烧造光素白瓷为主,分精粗两种,精者与邢窑难分伯仲。

到宋代定窑工匠改革烧造工艺,始创覆烧法,产量剧增,并以刻花和印花装饰瓷器,遂使定窑名扬天下,北宋早期曾经一度为宫廷进贡,主要品种是盘、碗等日用瓷器。

定窑盘、碗多采用覆烧法,口沿露胎没有釉,俗称“芒口”,使用时不尽如人意,需要另镶金、银、铜口。

故后来北宋宫廷另命汝窑和耀州窑烧造日用瓷器进贡。

北宋南迁后,金代定窑仍然生产瓷器,只是质量略显粗糙。

元代以后,因为陶瓷原料渐枯竭,一代名窑遂退出了历史舞台。

定窑瓷器因为曾经为宫廷进贡,一直成为历代收藏家追
逐的目标。

其精品一直为皇家垄断,在故宫中历代相传。

散落民间的,也只有贵族才能有财力收藏。

如《红楼梦》中描述过,妙玉持有定窑瓷器和成化斗彩瓷器。

妙玉实际上是相当于贵族的出家人。

到了民国时期,一件定窑刻花大碗,市场价格也在1000―3000块大洋左右。

北京和台湾的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基本都是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49年以后通过国家调拨、征集收购和馆际之间交换等手段,使原来的藏品更加丰富,但是至今在总收藏的35万件陶瓷中,定瓷也只有约200件左右。

解放后故宫博物院曾经多次派专家去定窑窑址调查,采集不少标本资料。

河北省文物局又派专业考古工作者做过三次正式发掘,其发掘报告已经正式发表。

这些资料的取得,为进一步研究定窑的历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目前收藏定窑瓷器品种最为丰富的博物馆是定州博物馆,他们的藏品依赖1969年定县两个塔基的出土文物,几乎都是佛教信徒进贡给寺院的定窑精品。

5号塔基出土79件,6号塔基出土35件,总共有114件,其中净瓶、海螺、鹦鹉壶等均为世所罕见的珍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连故宫博物院都望尘莫及,成为镇馆之宝藏于定州博物馆。

除此之外,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没有见过一次出土超过10件以上定窑精品的记录。

上个世纪50年代在保定发现一个元代窖藏,
出土一批元代景德镇瓷器和几件宋定窑瓷器,其中有一件破损的梅瓶,修补后拨到故宫收藏,仍然被定为一级文物。

由此也可以了解定窑瓷器的珍稀程度。

近年来,经常听说有人收藏了数十件定瓷、数十件定瓷现身民间这样的消息,比如2005年镇江就有人说他收藏了80多件定窑瓷器。

虽然我们不能说民间没有定窑瓷器,但批量出土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一次就出土数十件定窑瓷器,应该是震惊全世界的伟大考古发现。

其实,民间拥有数十件定窑瓷器,即使在解放前也是不可能的。

来源何处?除非是把故宫盗了。

清帝逊位后,溥仪是故宫最大的文物盗窃犯,但他也是偷偷摸摸干的,字画便于携带,所以溥仪盗运出宫的主要是字画。

关于绿定的误区。

在历史文献中,定窑有黑定和紫定品种,仿当时流行的漆器。

明初《格古要论》记载,黑定和紫定瓷器因为稀少,故市场销售价格高于白定。

解放后故宫博物院派专家到曲阳调查定窑窑址时,曾采集到铜绿釉刻龙纹瓷片。

采集人是冯先铭先生,先生在世时,我曾经请教采集情况。

先生说是在窑址附近的小河沟中采集到的,如果上面没有龙纹,他也不敢确认。

在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中,作为学术观点,冯先生提出了“绿定”之说。

我曾经仔细观察“绿定”瓷片,白瓷胎,应该是高温烧
成,温度在摄氏1200度以上,外罩铜绿釉。

河北省考古工作队第一次发掘定窑窑址,没有发现相同的资料。

故宫的专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多次去窑址考察,也希望发现更多的“绿定”资料,但是仍然是一无所获。

后来河北省考古工作队又正式发掘两次,只发现低温绿釉陶器资料,与冯先铭先生采集的“绿定”资料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低温绿釉陶器并不稀奇,宋代南北方窑址多有烧造。

而达到摄氏1200度以上的绿釉瓷器,只有广西容县窑烧造。

虽然广西容县窑的瓷器也是白胎,但是与定窑白胎终有区别,不如定窑白胎洁白细腻。

时至今日,“绿定”资料只有冯先铭先生当年采集到的3块瓷片存放在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库中,而完整的实物,至今没有发现一件。

作为一种学术观点,“绿定”的问题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学术之谜。

在学术界这是个尽人皆知的常识问题。

在《探索?发现》节目中,陈文增先生回避谈论“绿定”问题,正是因为不愿意在不懂定窑的人面前,再谈论在学术界尽人皆知的常识问题。

就好像有人在谈论篮球,提出为什么不给每个场上的运动员发一个篮球,以避免大家争抢同一个篮球,像这样的人,球迷们还会与他再谈论篮球吗?可能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收藏界对“绿定”却炒得非常火热,其手段有两种,一是偷梁换柱,将低温绿釉陶器说成“绿定”,价格自
然不菲了。

另一种手法是仿制,在仿制定窑瓷器上烧铜绿釉,冒充“绿定”以售其奸。

凡是自称发现“绿定”的收藏者,基本都是这两种情况。

所以妄谈“绿定”者,肯定是对陶瓷历史缺乏应有的常识,就像许多数学爱好者一样,连基础数学都没有学好,却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白白耗去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

○(责编:雨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