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课件】
合集下载
秦汉时期PPT课件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始皇; (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1)中外朝制度; (2)刺史制度; (3)察举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 的专制主义中
秦 央集权体制。 朝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 司其职
郡县制在国 实行俸禄制
家大一统的 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分
度,官位概 不世袭,主 要官吏由皇 帝任免调遣
封建的 官僚政治
15
[考纲解读]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政 ①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治
权制度形成和巩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 逐渐完善。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经 济
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②经济思想上确立了 “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③封 建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段 思 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适应君
——权力的高度集中
4
[考纲解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 断独裁,皇权至上。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 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 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PPT课件 人教版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九章算术》分 九章介绍了许多 算术命题及其解 法,是当时世界 上最先进的应用 数学,它的出现 标志中国古代数 学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地动 仪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 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 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 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 千七百多年。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探究内容 小组成员
组长 探究方式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第二组7人: 陈秋凤 覃天红 叶纬 卢柳叶 陈燕 云 吴飞 李军 陈秋凤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 寻求历史课任教师的帮助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这种大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 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秦汉文化突出的特点 表现为: 第一、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第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气势恢弘。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 等,表明那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食物大悲是无泪的,同样
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 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东汉末年的华佗和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 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 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2

四、东汉豪强士族的庄园经济
3.庄园经济的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池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
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
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后汉书·樊宏传》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
每一个田庄,在若干作坊、宅院、庭院之外,多修有高墙,在高墙的四周建有了望 谯楼,战乱时每一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 族长。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
特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奠基
时期
(1)政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研究》
三、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3.评价:
(2)对经济的影响
③对西汉社会结构的影响
“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其没入奴掉,分诸苑养狗马禽兽,及与诸官。诸官益杂置
多,徒奴蝉众”。
——《史记·平准书》
(3)经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扩大国家垄断经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
王莽统治时期,施行的五均六管政策也是因袭借鉴了汉武帝的做法,东汉初年,依然实
“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
而天下用饶。”
——《史记·平准书》Βιβλιοθήκη ②商业繁荣,商业中心逐步形成
秦汉时期PPT课件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PPT课件 人教版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九章算术》分 九章介绍了许多 算术命题及其解 法,是当时世界 上最先进的应用 数学,它的出现 标志中国古代数 学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地动 仪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 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 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 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 千七百多年。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东汉末年的华佗和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 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 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 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 早一千六百多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 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 圣”。
华 佗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第四、气势恢弘。秦汉大一统的 帝国,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 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 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 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 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与《神农 本草经》等等。所有这些,都表 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பைடு நூலகம்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3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3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2、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励志名言——lz,)——罗大经《鹤林玉露》 34、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1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秦汉时期PPT课件

› 绘画主要表现题材:现实生活题材;政治宣扬题 材;神仙飞生题材。
汉代帛画
› 西汉 轪侯妻墓帛画 ›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
号汉墓1972年出土 的铭旌帛画
西汉马王堆车马仪仗图帛画
东汉《宴饮观舞图》1960年 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汉墓
汉代壁画
› 西汉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 壁画》
3、汉代儒学的宗教化,神学的兴起,厚葬的流行,对工艺美术装饰 有深厚的影响。
4、汉代工艺美术取得实用和美的平衡,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
5、汉代工艺美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四字:质、动、紧、味。
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行的新书体。 › 流传下来的刻石作品有《泰山刻石》较可信。刻符则以《阳陵虎符》
艺术水准最高。
李斯 泰山刻石
秦阳陵虎符,秦代青铜器
› 2、隶书
› 功用、地域和意趣的不同,汉隶风格显得华彩斑斓,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东汉的碑刻隶书。
› 风格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字体方整,法度森严,波磔分明:一类则较 为随意,重自然意趣。现存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
错金银狩猎纹铜镜 (战国时期)
四山纹铜镜 (战国时期)
昭明镜 西汉
画像镜
四神规矩镜
› 流行的纹饰有:蟠螭纹、蟠虺纹、章草纹、星云、云雷连弧纹、鸟兽 纹规矩纹、重列式神兽纹、连弧铭文、重圈铭文、多乳禽兽纹、变形 四叶纹、神兽纹、龙虎纹、日光连弧纹等。
其他工艺
› 汉代瓦当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其中王莽时期的四神瓦当,形神 兼备,姿态雄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秦汉时期时代概论
› 开拓、统一的时代背景与恢弘雄强的文化精神。
› 秦完成国家一统,推动社会进步;汉承秦制,完成深沉宏大、充实激 扬、厚重雄强的一代汉风。
汉代帛画
› 西汉 轪侯妻墓帛画 ›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
号汉墓1972年出土 的铭旌帛画
西汉马王堆车马仪仗图帛画
东汉《宴饮观舞图》1960年 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汉墓
汉代壁画
› 西汉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 壁画》
3、汉代儒学的宗教化,神学的兴起,厚葬的流行,对工艺美术装饰 有深厚的影响。
4、汉代工艺美术取得实用和美的平衡,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
5、汉代工艺美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四字:质、动、紧、味。
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行的新书体。 › 流传下来的刻石作品有《泰山刻石》较可信。刻符则以《阳陵虎符》
艺术水准最高。
李斯 泰山刻石
秦阳陵虎符,秦代青铜器
› 2、隶书
› 功用、地域和意趣的不同,汉隶风格显得华彩斑斓,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东汉的碑刻隶书。
› 风格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字体方整,法度森严,波磔分明:一类则较 为随意,重自然意趣。现存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
错金银狩猎纹铜镜 (战国时期)
四山纹铜镜 (战国时期)
昭明镜 西汉
画像镜
四神规矩镜
› 流行的纹饰有:蟠螭纹、蟠虺纹、章草纹、星云、云雷连弧纹、鸟兽 纹规矩纹、重列式神兽纹、连弧铭文、重圈铭文、多乳禽兽纹、变形 四叶纹、神兽纹、龙虎纹、日光连弧纹等。
其他工艺
› 汉代瓦当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其中王莽时期的四神瓦当,形神 兼备,姿态雄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秦汉时期时代概论
› 开拓、统一的时代背景与恢弘雄强的文化精神。
› 秦完成国家一统,推动社会进步;汉承秦制,完成深沉宏大、充实激 扬、厚重雄强的一代汉风。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朝 课件--2022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D.标榜君权神授
②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选必1) 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 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③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措施
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选必1第一课整合)
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初步发展的历史时
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对 期,官僚政治逐渐
外贸易繁荣。
代替了贵族政治;
(3)民族关系: 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 拓展了疆域,促进民族融合;统一 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②社会经济上从停 滞倒退状态到初步 恢复发展的时期;
B D.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
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
以推知
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
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A
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3)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 的发展。
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
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
D 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 )
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
立起统一秦朝,定都咸阳。
西
至
东
(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 陇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整合及阶段特征PPT课件

第6单元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加强
——明清 (1368年——1840年)
第1页/共13页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
——先秦(公元前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 商朝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阶段,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阶段;
第10页/共13页
图一:分封制
A:异姓功臣
第11页/共13页
图二:宗法制
B:诸侯
第12页/共13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3页/共13页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第2页/共13页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先秦时期)
时间 分期
远古——夏、商、西周 (170万年——前21世纪——前8
世纪)
对应知识点
(1)农业:
经
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
济 三个发展阶段;
中 国 历 史
政 治
思 想
12、、夏商::生土农王实产地作方制物位行式度种世内::类袭外简更井制服单加田制协丰制度作富确。 ,立后。世的农作物已具备。 3、(西2)周手的工宗业法:以制“、青分铜封冶制炼、”为礼主乐的制官。营手工业
第6页/共13页
练习与检测:学习效果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
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
“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井田制 ④
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7页/共13页
练习与检测:学习效果
4、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 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人笑。”这段 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 从周王室的政令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明清 (1368年——1840年)
第1页/共13页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
——先秦(公元前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 商朝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阶段,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阶段;
第10页/共13页
图一:分封制
A:异姓功臣
第11页/共13页
图二:宗法制
B:诸侯
第12页/共13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3页/共13页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第2页/共13页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先秦时期)
时间 分期
远古——夏、商、西周 (170万年——前21世纪——前8
世纪)
对应知识点
(1)农业:
经
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
济 三个发展阶段;
中 国 历 史
政 治
思 想
12、、夏商::生土农王实产地作方制物位行式度种世内::类袭外简更井制服单加田制协丰制度作富确。 ,立后。世的农作物已具备。 3、(西2)周手的工宗业法:以制“、青分铜封冶制炼、”为礼主乐的制官。营手工业
第6页/共13页
练习与检测:学习效果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
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
“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井田制 ④
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7页/共13页
练习与检测:学习效果
4、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 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人笑。”这段 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 从周王室的政令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整合及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历史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掌握秦汉时期 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发展的状况 2.学会整合教材,归纳概括不同类型的知识 点,理清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学会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现 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时间 分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B
B
D
7.‚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 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 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 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D
8.在电视剧《天仙配》中,董永以秀才的形象出现,并被封为 ‚献宝状元‛,后官升宰相。句中常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 ‚奉天承运‛的理论依据是 A.‚以法为本‛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工商皆本‛
C
9.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 ,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行省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10.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B
B
1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 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4.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 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 天下为主,君为客‛(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课件

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
品经济的发展;
•
小农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封建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PPT学习交流
15
•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 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 和家庭手工业产生,三种形式并存。
PPT学习交流
16
•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繁 荣。
•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
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
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
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
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
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
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
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重要
来源。
PPT学习交流
•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封建国家土地 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最主要的)、 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PPT学习交流
11
• 探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小农经济逐步
形成,推动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发展。 • (2)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前提下,地主凭借政治经
PPT学习交流
8
三、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考点)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一)社会政治的变化(必修三P4) • 1、周王室衰微, 地方诸侯强大,宗法、分封制度的原
则遭到破坏。 2、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变法最彻底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 3、 秦灭了六国(公元前221年)。 • 4、秦国商鞅变法(选修一P16) • (1)背景:(2)内容:(3)影响:(4)成功原因?
秦汉时期 PPT课件 通用共63页PPT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T课件 通用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T课件 通用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220年)
(3)选官制度:汉武帝 实行察举制,举孝廉
和地点都受到政府的 严格限制;推行重农
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司马相如等人是比较著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 抑商政策,商业发展 名的赋作家
要途径
艰难;西汉时开通了 (4)艺术:楷书也称正书,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
规矩严整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B
解析:从题干中的“内容不一甚至荒诞”说明传说具有虚构性, 故A项“准确可信”说法错误;题干反映司马迁是根据各地传说编 成的,并没有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的观点,B项排 除;由“择其言尤雅者”可知,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5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
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 后世影响深远,故选C。
主观题练习
全国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在本讲内容一共命制了四道大题:对《汉
书·古今人表》中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的看法及说明(18卷Ⅲ,42);孔孟 儒学与汉代儒学的比较(15卷Ⅰ,40);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比较 (15卷Ⅱ,40);汉唐地方行政区域的变迁(13卷Ⅰ,41)。试题集中于战国 和汉代这两个历史时期,侧重于考查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容。备考中要 格外关注战国和汉代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 内容,尤其是汉代的大一统政治、地方治理和监察制度。
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
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
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B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由于西汉需要缴纳高额人头税,于
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直接 后果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受阻,故B项正确;重农 抑商是汉代的重要经济政策,A项不符合史实;根据材料可以看出, 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征收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 从材料中得出,税收由政府征收,富商大贾无法操纵税收,其操纵 的是物价,故D项错误。
高二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3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主干知识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朝 (公元前221 ~前207年)
(1)公元前221年,秦灭 六国,建立秦朝 (2)秦始皇开创了皇帝 制度、三公九卿制,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 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开始形成
统一货币、 度量衡等措 施有利于加 强各地经济 交流
(1)焚书坑儒,使 儒学受到沉重打 击,禁锢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2)小篆和隶书均 开始流行
文化: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
②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③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一为 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 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请思考:这一时期是指哪个时期?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初 步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1)中央集权的巩固 (1)农业:牛耕普及, (1)思想:由“无为而治”
:汉初郡国并行;汉 出现了耧车,代田法 到“罢黜百家,独尊儒
武帝颁布“推恩令”, 和二牛一人犁耕法; 术”,治国思想更能适
解决了王国问题,并 兴建漕渠等水利工程 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设立刺史,加强了对 (2)手工业:开始用煤 (2)科技:蔡伦改进了造
2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
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C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意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
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
为何“效忠”优先?“效率”怎么保证?这都要放在“中国古代专制主
也是很明显的。
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视野下来审视。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答据案材料功二能,:概保述障中官国僚古体代系监对察王系朝统的的效功忠能;,保并证据王上朝述权材力料结结构合的所制学衡知。识, 简关要系说:明古中代国中古国代是监个察“系人统治中”“的效社忠会”,和监“察效系率统”的的效关率系受。到(10皇分帝) 个人素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C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A.从材料可知,郡国的数量不断增多,结合所学知识,这应该是汉朝削弱封国设置郡县的结果,汉 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国的面积越来越小,实力也越来越小,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日益削弱,中央与地方权 力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
B.材料反映的是郡国并行制,是地方政治制度,不是中央官制. C.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匈奴对边境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解了内部王 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上升,有利于解决对外抵御匈奴侵略的问题.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汉景帝时期就开始削弱藩国,地方王国控制的区域只可能越来越小,不会越来
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中外朝制、刺史制度
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时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大一统; 汉武帝启用儒学,建立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标志)
做一做:选择题
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两汉时期 地方的监察
(2)君主专制的强化
做燃料冶铁;丝绸远 纸术;出现了《九章算 销亚洲、欧洲;东汉 术》《黄帝内经》《伤
(公元前 :汉承秦制;汉代形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寒杂病论》和《氾胜之
成的“中外朝制度”
202至公 使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商业:专供贸易的 书》等重要论著 “市”出现,但时间 (3)文学:汉赋集中代表
(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击匈奴、收河套、修长城、建直道, 加强北部边防;征百越、修灵渠、设岭南郡;开辟五尺道,任 命“西南夷”官吏;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
中国民族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
与匈奴:战争、和亲。与西域:张骞使西域,汉设西域都护府。 与越族:秦修灵渠;统一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汉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西南夷:设郡管理。
4 、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
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
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
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政治: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经济:①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并初步发展;
②经济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 ③外贸开始:丝绸之路
与匈奴:战争、和亲。 与西域:张骞使西域, 汉设西域都护府。 与越族:秦修灵渠; 统一越族地区设置桂 林、南海、象郡三郡; 汉在南越设南海等九 郡,进行有效的管理。 与西南夷:设郡管理。
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
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A项错在有效控制,分封制之下土地与人口控制在诸侯国手 中;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 现,时间不对;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控制,不可能实现 了控制;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的着意点
就是指前导者语,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
的生“死功存能亡”,即任功何官效员或个作体用或。者群注体意对从皇材权料不中忠,找都出是关皇键帝词无“法容效忍忠的”。“一制个衡庞大”的。全能 式的并行思政考体:系“,效本身忠存”在什无么限?扩“张权制力衡的”可什能么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 以设“想效。忠这”将和会“导致效皇率权”无的法关有系效在地控材制料局中面非,常中明国古确代。监“察说系明统”即就是这是种“制解衡释机”制:的表
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专制皇权下的皇帝更看重的是效忠。
技巧点拨
“特征、特点”类设问答题方法:这一类设问回答难度最大,因为答题 角度难以确定。可以考虑从时间、空间、背景、目的、方式、过程、内 容、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例如本题中刺史的特点 “治所不固定”是从空间角度总结,“位卑权重”是从内容及影响角 度总结,“中央直辖”是从方式角度总结。
请回答:
25分大题导练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