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脉法卷第二注释打印版
伤寒论讲义书word电子版
精品文档伤寒论讲义精品文档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3)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4)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 5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6)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3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6)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21)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3)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5)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9)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32)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 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二+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一一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喝,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 9 8条不包括前四篇,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 9 8条112方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水执然, 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学经典—《伤寒论》辨脉法(1—10条)小结
学经典—《伤寒论》辨脉法(1—10条)小结
一、脉分阴阳两类:1.大、浮、数、动、滑——阳脉,阴病见阳脉者,生。
2.沉、涩、弱、弦、微——阴脉,阳病见阴脉者,危。
二、脉辨阴阳偏胜:1.脉浮而数,蔼蔼如车盖,能食,不大便——阳偏盛——阳结。
2.脉沉而迟,累累如循长竿,不能食,体重,大便硬——阴偏盛——阴结。
三、脉有阴阳从乘:1.寸口脉微——阳虚阴乘,阴气上入阳中——洒淅恶寒。
2.尺脉弱——阴虚阳从,阳气下陷阴中——发热。
四、脉辨阳衰荣微:1.寸脉浮微,萦萦如蜘蛛丝——阳气衰——汗出如流珠。
2.尺脉沉弱,绵绵如泻漆之绝——荣气微——血虚筋急。
┄┄加烧针则血留不行——发热烦躁。
五、脉别阳促阴结:1.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促脉——阳盛则促。
2.脉来缓,时一止复来——结脉——阴盛则结。
六、阴阳相搏则动:1.病理: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三焦阳气不得外达——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2.动与滑的鉴别——动脉单见一部,摇动不移,滑脉见于三部,流动不居。
七、阴阳相等为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相等——名缓脉。
八、弦与紧相似{1.弦脉——端直不移。
2.紧脉——转索无常。
九、弦减大芤为革:1.病理:{弦减为寒,大芤为虚}┅相博——名革脉。
2.主病:{女子半产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伤寒论》条文辨析2
《伤寒论》条文辨析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2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为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3条)旧本{旧指宋金以来流传本,非作者之旧,以下同)作“阴阳俱紧者”“阴阳俱”三字删。
A说:脉缓对脉紧,其以脉势言之,缓,言脉势之平易。
紧,言脉势之骏剧。
二者相对,可知邪气之轻重。
本条脉缓乃承上条脉浮而来,而言脉浮而无剧势,故知或有脉浮数而势缓者,或有脉浮大而势缓者,已发热,易认于太阳,未发热,或不能无疑若里属,故举恶寒,以示尚在表位,体痛呕逆乃以无汗故,紧对缓言其势之别者。
B说:此二条,言太阳病又分中风,伤寒两种,即所谓子目也。
此中风绝非猝然倒地之中风。
此伤寒亦非书名伤寒论之伤寒。
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
B说:中风,伤寒之鉴别法,不在脉之缓.紧,不在热已发未发,不在恶风.恶寒之异,不在体痛呕逆之否,而在病人有汗无汗。
且缓脉常与自汗并见,紧脉无汗并见。
中风条固明言汗出,伤寒条未言无汗而知其无汗者,以其言脉紧也。
凡无汗之病人,其皮肤必干燥,若皮肤略觉潮润,或时时微汗,即为有汗。
B又说:中风.伤寒发热皆因抵抗病毒而发热,发热者体温过高,不适于生活,于是汗出以放散其热,是中风虽已发热,而调节体温之机能,犹未失生理常态也。
伤寒发热不汗出,此必因毒害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
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
然其预后,伤寒辄一汗迳愈,中风则传变较多。
此临床医生所不可不知者。
C说:B说“中风.伤寒之鉴别法,在病人有汗无汗”。
是。
说“不在恶风.恶寒之异”未尽是。
通观全书,恶风.恶寒通用,临床现象区别似乎也不大,但是,就认为一种症状两名词,还是不对的,仅从现象上划分恶寒常伴有战栗,恶风则无,而轻度恶寒未现战栗,又与恶风几乎一样。
病人只能说怕冷。
要不察其有汗无汗就无从判断恶风还是恶寒。
A氏说:“恶风是恶寒之一轻证”是受了中西惟中的影响,也是论中两词互用为依据。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条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解伤寒论》:“风,阳也。
寒,阴也。
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
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
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踈,故汗出而恶风也。
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故也。
”本条讲述的是太阳病中风证的主要脉症。
太阳病——太阳受邪发热——风寒袭表,正邪相争。
患者素体体质较弱,腠理疏松,遭受风寒侵袭后,卫阳之气浮盛于外与邪抗争,故发热。
汗出——卫外不固,营阴失守。
卫阳被邪气所伤,则卫外不固,加上腠理疏松不密,使营阴不能内守,阴液外泄而汗出。
恶风——邪伤表阳,温煦失司。
卫气损伤则不能司温分肉之职,且汗出又致毛窍不闭,则患者不胜风袭,故恶风寒。
恶风即畏风。
恶风与恶寒有轻重之别,当风则怕冷,无风则安宁为恶风;身居密室也怕冷为恶寒。
脉(浮)缓者——营卫不和,营阴外泄。
脉浮是正气趋向于外与邪抗争所致。
脉缓指脉象柔和而张力不大,是因风邪犯表经脉松弛之象,也与营液失守,津液外泄而汗出有关。
与寒邪犯表的脉紧相对而言,既能区别于无汗,脉紧的伤寒证,又揭示太阳中风的病机是营卫失调,卫强营弱。
名为中风——风寒之邪袭表,以风邪为主。
中风,中,感受的意思。
中风,指风寒(以风为主)之邪犯表所致的证候名。
与杂病的猝然晕倒,口眼歪斜,肢体不遂的中风病不同。
太阳中风证是在条文1(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基础上,又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症状。
其邪气是以风邪为主。
其病机为患者腠理疏松,风寒(以风为主)侵袭,卫外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失调,卫强营弱所致。
本证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后世称其为太阳病表虚证。
但此表虚是与无汗脉浮紧的伤寒证相对而言,不是虚证。
太阳表证是正气不虚的情况下感受外邪(风寒之邪),以寒邪为主为伤寒,以风邪为主为中风。
汗出后伤阴可用芍药大枣补阴。
补:仅以风邪为主,用荆防;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用桂枝汤。
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二东汉·张仲景
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二东汉·张仲景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
沉潜水滀,支饮急弦。
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
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
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
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
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
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
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
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言迟者,风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行迟者,表强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
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1,头项强痛2而恶寒3。
【注释】1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2头项强痛:头痛项强。
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3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1、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
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
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
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
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
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
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
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2、【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1者,名为中风2。
【注释】1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
”就是和缓的意思。
2中风:伤风。
与猝然晕倒、口眼斜、肢体不遂的中风不同。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1者,名为伤寒2。
【注释】1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
伤寒论之二平脉法
【评析】
本条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察病情之法,以及对诈病的识别和处理。
发热烦极,必不得卧,今向壁静卧,足证明烦热已退,虽脉搏尚有不和,亦是病才向愈的缘故,稍待则脉自渐和。若脉不和而躁不得卧,或热盛昏迷而卧,则又为病进的征象,应该及时治疗。假使病人向壁静卧属于陰症,听见医生到来,必心里高兴,诉述病情当絮絮不休;今恰恰相反,见医生到来反有厌恶之意,欲言又止,诊脉时咽唾,此时应该怀疑他不是真的有病,如果脉搏平和,就可以肯定是伪装的诈玻既然是伪装诈病,直接揭穿一时也难收效,最好的办法是以诈对诈,可故意夸大病情,说病情非常严重,必须使用剧烈吐下与强刺重灸等方法,使他畏惧痛苦而不敢再继续故弄玄虚,装模作样,避免被诈病所迷惑。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以推断病愈之法。
病人发热身疼,脉搏浮大,则表邪尚盛,现在病人能够安卧,脉象不是浮大而是沉迟,乃正复邪衰之象,所以知为将愈。这里所说的脉沉迟乃与浮大相对而言,不是里虚寒的沉迟,如系里虚寒的沉迟,则为表病里虚,陽症陰脉,不能断为欲愈。“太陽病篇”有“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与“脉沉者,急温之”等条文,可以联系起来理解。病人主诉腹部突然疼痛,如果疼痛较剧,必不能安然自坐,脉搏亦应沉细,今病人自坐,而脉又浮大,足证明里气已和,所以亦断为将愈。本条病家云发热身体痛,病人云腹中卒痛,属于问而知之;病人自卧,病人自坐,属于望而知之;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今脉浮大,故知愈也,属于切而知之。
【评析】
本条以问答方式揭示平脉的总纲。
脉的搏动是与营卫气血的流行分不开的,而营卫气血的流行又必须借助于肺气的呼吸出入,才能循环不息,故有肺朝百脉之称。人与天地相参,四时气候的转变,对人体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脉也必应乎四时而有所不同,如春为弦脉,夏为洪脉,秋为浮脉,冬为沉脉等。如果发生了疾病,脉的变化就会更加显著,所以医生首先需要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的正常脉象,然后才能辨别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异常脉象。关于五脏正常的脉,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假使感邪而患病,脉又因病变的不同而有不同变化,如感受风邪则脉现浮虚,内有蓄水则脉现沉伏等,这皆表明脉象与病变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考析
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考析
伤寒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医药著作之一,它著有的《伤寒论辨脉法》更是医界的出代表作品。
它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思想,使得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也受到大家的重视。
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重要的一部,由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于公元七世纪末期创作而成。
这本书以“伤寒论”为基础,介绍了中医辨脉的技术和理论,并且无论是理论层面上还是实用性上都脱颖而出,提出的思想极为具有现代性,因而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伤寒论辨脉法》在敦煌写本上有三卷,它形象地描述了体液气血的变化,以及体内脉的观察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七种脉的性质和脉病的初期症状。
在此基础上,它还研究了有关脉学的众多知识,包括治疗中药、外治法、诊断、预防等,以及关于时空穴位、经络及穴位的穴位知识,这些都为中医药在古代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伤寒论辨脉法》也提出了关于阴阳、五行、家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状态和生物环境都是相互影响的,而医学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性治疗手段保护生命和健康。
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的长期研究使得它对当今的中医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科学研究《伤寒论辨脉法》已经较为普及,让人们对伤寒论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也为当今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
可以看出,敦煌写本《伤寒论辨脉法》对中医药的贡献为世界医药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研究也有助于当今的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未来研究《伤寒论辨脉法》的深入发展也将为世界医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伤寒论辩脉法卷第二注释打印版
辩脉法【原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
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
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
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①阳结:燥热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原文】问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谓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陽陽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①脾约:因胃热乏津,脾之输布功能为胃热所约,以致肠燥便结的,名脾约。
②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指胃肠燥实。
【译文】问:三种不同的病症,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陽陽明症,就是指脾约症,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症。
正陽陽明,就是指胃家实症,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症。
少陽陽明,是指误用发汗、利小便之法,使津液损伤,致津枯肠燥而成实,则形成大便难以解出的病症。
【评析】本条讲陽明燥实症的症型和成因。
本条以三陽陽明冠于陽明病篇之首,旨在揭示陽明病的复杂情况:既有太陽新病与脾约宿恙同见的太陽陽明,又有少陽病误治致津伤便难的少陽陽明,又有不兼太少而陽明自家燥实的正陽陽明。
脾约症的特点是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乃习惯性便秘,大多见于杂病,决不会是外感病初期,所以有一些注家解释脾约症为太陽转属陽明,是不切实际的。
少陽陽明是少陽病因发汗、利小便太过,津伤肠燥而致的烦实大便难症,此时少陽病应当还未全罢,所以名为少陽陽明。
如果少陽病已全罢,就没有突出少陽的必要,因为误治伤津化燥转属陽明,尤其多见于太陽病,并非仅见于少陽。
因此,太陽陽明为外感兼夹杂病,实际属于合病,少陽陽明为少陽误治转属陽明,性质同于并病,只是没有命名罢了。
至于正陽陽明,正,是纯的意思,不夹杂太陽或少陽,单纯为陽明燥实症。
由此可见,以本条为陽明病篇之首,既有症型的区分,也有成因的提示,并且以问答方式讨论,其本身就有着特殊意义。
【原文】陽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译文】陽明热实症的病机,主要是胃肠燥实。
【评析】本条讲陽明热实症的提纲。
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实,就是《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因此,胃家实应包括胃的无形热盛与大肠的有形热结。
中医原本——《伤寒论》治方医学辨解2
中医原本——《伤寒论》治方医学辨解2【原文】妇人中風,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涼,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第143条)【辨解】本条结合妇人特有之月经生理,阐发太阳病传变之病理。
本条所谓血室,特别需要辨明。
妇人中風,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月经正好下完。
太阳病发,恰来月经,无异于当汗不汗而误下,结果引邪入里,使有后文之病变。
脉迟,是相对于病初脉数而言,说明精髓不从命门增出,但不表示命门病变。
热除,是指发热之病证没了。
身凉,意义不是肤冷,是相对发热而言,与“热除”同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此少阳病证,实乃胆腑燥淫,客犯三焦,燥湿生结之病证。
胆腑之所以燥淫,原因寒邪入里,客犯肝藏,以致肝藏病寒,而胆腑燥淫。
谵语者,脾胃心脉联合病证,病因燥热,病理不赘。
此为热入血室也。
其义是指,妇人恰逢中風行经,七八日经尽,出现热除而脉迟身涼,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等病证,此为热入血室。
此“血室”最易误解,后世无不将血室解为宫胞,当然,亦不排除六经中医与《伤寒》原本就称宫胞为血室,其理由有二。
一是肝藏血,而六经中医讲肝属木,主筋(包括宗筋,宫胞属宗筋),故血室,本指肝,又及肝主之宫胞。
二是月经生于宫胞,病起月经,故将热入血室,误解为热入宫胞。
关于肝属木,治方医学已经论证乃五行配藏有误,不赘。
将血室误以为宫胞者,还有一个逻辑错误,就是将病变与行经之因果关系倒置了,视行经为热入血室之结果。
与此有关,还有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就是将妇人中風,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故意解释为妇人中風,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经水适来,如此,便完全歪曲了条文的意义,强行将经水适来与病变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这种错误,就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出了问题。
那么,此所谓“血室”到底何指?治方医学认为,脉腑无疑。
如上条指出,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这些病证,都有一个共同之病因,就是燥邪,而且均为客邪,源自胆腑。
伤寒平脉辨脉法!(一、二)
伤寒平脉辨脉法!(一、二)辨脉法第一1.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2.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3.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4.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5.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6.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7.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8.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9.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10.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11.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12.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13.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14.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15.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16.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鞕,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17.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18.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19.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20.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21.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22.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23.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24.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龈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25.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26.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27.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28.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29.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30.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辨脉法第二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纪,传与贤人.2.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3.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4.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5.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6.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7.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8.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9.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10.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11.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杏林讲坛杏林讲坛,中医大讲坛。
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
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译文】问:患伤寒三天的病人,脉象浮数而微,不发热而身上凉和,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病即将痊愈的征兆,病解的时间,大概在半夜。
若脉浮而病解的,为正气驱邪于外,故应全身畅汗而病解;脉数而病解的,为胃气旺盛,病人应当能饮食;脉微而病解的,是病邪已衰,故一定会出大汗而病愈。
【评析】本条讲辨欲解的脉症与病解的时间。
【原文】问曰:脉病①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释】①脉病:脉,诊察的意思,就是诊察疾病。
【译文】问:临床诊察疾病,要想预断它的预后如何,应当怎样鉴别呢?答:就脉象来说,如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大小、浮沉、迟数相等,虽然寒热的症状还没有解除,但根据这种脉象,为阴阳和平的表现,则知病虽严重,也是能够痊愈的。
【评析】从脉象上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在疾病的预后诊断上,应注意脉症合参。
一般地说,脉症相符者生,脉症相失者死,如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但二者的比重上,脉象尤其重要。
本条所述三部脉大小、浮沉、迟数相等,为阴阳和平,病情虽剧亦当痊愈的预断,正是脉症合参而以脉为主要依据的例证。
【原文】师曰:立夏脉洪大,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
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
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
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
四时仿此。
【译文】老师说:病人在立夏出现洪大脉,为夏令本应见的脉象。
此时,若病人出现身体疼痛重,必须用发汗法治疗;若第二天身体已经不疼重了,则无须再发汗了;若全身畅汗者,第二天病就会解除。
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立夏季节见脉象洪大,是夏令本脉。
脉能应时,表示正气充足,能够顺应时令变化,故知道病当痊愈。
其他季节的脉象亦可依此类推。
【评析】本条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及兼表症的治法。
人体正气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在脉象上,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不同。
伤寒论·辩脉法
伤寒论·辩脉法论曰:余每揽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e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崇饰其末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忽弃其本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华其外而悴cui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ying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ji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托凡医,恣其所措,咄duo嗟呜呼,厥jue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chong泉,徒为涕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人知己。
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chong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望躯循物,不固根本,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念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就,乃勤求古训,博彩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颅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长桑君,扁鹊的师傅、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的老师,姓阳,名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辩脉法作者:张仲景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
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注解伤寒论清晰制作版【精】
伤寒论注释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论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注解伤寒论序。
伤寒论注释序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
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
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帙。
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
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有学者,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医业。
自幼徂老,躭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
昨者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
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译文】老师说:病人脉微而涩的,为医生误治所造成的病变。
因误用峻汗药发汗,致阳气虚弱,又多次用峻泻药攻下,又损伤阴液,致阴阳俱虚,故病人畏寒,接着又发热。
并且发热畏寒没有休止,夏天天气炎热,却想多穿衣服;冬季天气寒冷,却想裸露身体。
这样的原因是,阴阳俱损,阳气衰弱就畏寒,阴血不足就要发热。
五月的天气正值盛夏,阳气趋表,里阳微弱,不能胜阴寒,故想多穿衣服;十一月正值冬令,阳气内潜,阴气内弱,不能胜内热,故胃中烦热,意欲裸体减衣。
此外,病人尺部脉迟涩,更是营血不足的有力证据。
【评析】本条讲辨阳微阴弱的脉症特点及其病理机转。
本条从脉微而涩为阳微阴弱的标志,推知恶寒发热无休止时的症候不是外感病,而是由于医生误治所致。
不应汗而误发其汗则伤阳,不应下而误用攻下则伤阴,阳伤则产生恶寒,阴伤则产生发热,阴阳两伤,所以恶寒发热无休止时。
这种恶寒发热,除了脉微而涩可做确诊依据外,其本身也有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阳微恶寒的患者,纵当极热的季节亦欲着复衣;阴虚发热的患者,纵当极冷的季节亦不欲近衣。
至于文中仅提冬夏二季,意在说明机体与自然节气的关系,因为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生,夏天的井水反冷,就是这个缘故。
人体应之,也是阴气在内,阳虚的人一经误汗,则里阳更微,胃中虚冷,阳虚不能胜寒,故而欲着复衣。
冬季阳气在里,所以冬时井水反温,人体应之,亦阳气在里,阴虚的人一经误下,则里阴更弱,胃中烦热,阴虚不能胜热,故而欲裸其身。
【原文】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①者,攻之②不令发汗,属府③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
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注释】①属脏:病邪在里的意思。
指出“属脏”就意味着病邪深入于里,并不是五脏真有病变。
②攻之:治疗的意思,不可一概认为攻下。
“太阳篇”里有“攻表宜桂枝汤”,就是很好的注脚。
③属府:邪热炽盛的意思。
古人以大热属胃,不一定是肠有燥屎。
张隐庵认为指膀胱水府,似嫌有悖原意。
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此篇以下,皆叔和述仲景之言,附己意以为赞经之辞,譬则翼焉,传类也。
篇目旧名平脉。
次第二而僭经右,夫传不可以先经,论脉亦无先各脉而后平脉之理,且平脉不过前数条,冒事必如此耳,后亦各脉,安得直以平脉名篇,皆非叔和之旧,其为后人之纷更明甚,是故重考订而次序如今。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易改,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参,音搀,差,穿之切,为,去声,令,平声,根源者,言人之五脏六腑吉凶死生皆取决于脉,所以为斯道之根本渊源也。
孙思邈曰,从肘腕中横文至掌鱼际后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从鱼际后文,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
关界尺寸之间,古无定说,朱子曰: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似得难经本旨,然则关有定位,自脉诀始,滑氏曰,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
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胁之分也。
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
此寸关尺为三部之说也。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荣,当作营,见马氏素问注证发微。
)素问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卫者。
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难经三十难曰,人气受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灵枢同,而纪氏云,素问曰:荣者,水谷之精气则清,卫者,水谷之悍气则浊,精气入于脉中则浊,悍气行于脉外则清,然则三经之文虽少别,而其旨则同,清浊之分虽殊,而其为气则一。
夫荣卫之为荣卫如此,然三十二难又曰,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在脉外,行中行外虽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脉法【原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
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
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
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
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
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①洒淅(xī)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
问: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般畏寒的症状。
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评析】本条主要说明内伤不足恶寒发热的脉象特点和病理机转。
本条恶寒发热的病理症结在于阴阳偏虚。
阳偏虚主要表现在寸口脉微,阳虚则阴往乘之,所以洒淅恶寒;阴偏虚主要表现在尺部脉弱,阴虚则阳往从之,所以发热。
阴阳交虚,相互乘从,因之恶寒而又发热。
【原文】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①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②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③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注释】①荣气:荣气即营气。
血液循行功能。
②卫气:卫外的功能。
③烧针:温针、火针、燔针。
针刺入穴,用艾绒缠绕针柄燃烧,使热气透入,叫烧针。
【译文】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
卫阳衰虚而不能外固,故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故产生筋脉挛急。
若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
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症。
【评析】本条以脉之浮沉辨析营卫病机和症候。
卫属阳主外,营属阴主内。
卫气虚而阳浮于外,则阳脉浮,这一浮脉,应当浮而无力,阳气不固,所以汗出如同流珠;营气虚而血亏于内,则阴脉沉而且弱,血液不足,则筋脉缺乏滋养,所以筋脉拘急。
既然是营气微弱,自然应当治以滋阴养血,可是计不出此,反而加用烧针,遂致血液凝滞而不行,造成更发热而烦躁的变症。
【原文】脉蔼蔼①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一云秋脉。
脉累累②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一云夏脉。
脉瞥瞥③如羹上肥④者。
阳气微也。
脉萦萦⑤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一云阴气。
脉绵绵⑥如泻漆之绝⑦者,亡其血也。
【注释】①蔼蔼:盛大之貌。
②累累:强直而连连不断之貌。
③瞥瞥:虚浮貌。
④羹(ɡēnɡ)上肥:形容如肉汤上漂浮的油脂。
⑤萦萦:纤细貌。
⑥绵绵:连绵柔软貌。
⑦泻漆之绝:绝,落也。
泻漆,谓漆汁下泻。
泻漆之绝,形容脉象如倾泻漆时漆汁下落前大后小、连绵柔软的样子。
【译文】阳结症是因为阳气偏盛,所以脉象浮数,蔼蔼然好似车盖一样;阴结症是因为阴气偏盛,所以脉象沉迟,累累然好似摸着长竹竿一样。
脉象虚浮好像菜汤上漂浮的油脂,这标志着阳气虚微;脉象微弱如同旋绕的蜘蛛丝一样,这标志着阳气衰竭;脉象绵软,前大后细,状如倾倒油漆时,漆将终了的样子,这是血液大虚的征象。
【评析】本条借助于实物形态来形容脉象特征,有利于加深理解。
切脉是四诊中较难掌握的一种诊断技术,每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苦,特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即使对一些基本内容,也每每苦于词不达意。
本条借实物的形态性质来形容脉象,可有助于理解,从而给学习脉学带来较大方便。
例如阳结脉浮数,喻以蔼蔼如车盖,表明有上拥之象;阴结脉沉迟,喻以累累如循长竿,提示有坚硬之形。
又如以瞥瞥如羹上之肥,喻脉的浮泛在上,不任循按,可见于阳气虚微之候;以萦萦如蛛丝,喻脉的极端细微,表明阳虚程度严重,已濒临衰竭的境地。
至于大失血后脉象柔弱无力,喻以绵绵如泻漆之绝,确是绘声绘影的绝妙比喻。
这些脉象的描述,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如能认真揣摩,再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锻炼,则不但胸中明了,而指下亦可清楚。
【原文】脉来缓①,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注释】①脉来缓:脉搏的至数缓慢。
【译文】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
脉搏跳动急促,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
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皆为有病的脉象。
【评析】本条讲辨结脉与促脉及其病理机转。
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
结脉的形成机转,是阴盛阳虚,阴气有余,所以脉来慢而缓,阳虚不能与阴相续,因而时有止歇。
促脉形成的机转,是阳盛阴虚,阳气有余,所以脉来快而数,阴虚不能与阳相续,因而亦有止歇。
但是必须明确结、促两脉,都是脉能自还,一止即来,而且歇止也没有一定的时间。
如果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而歇止又有定数的,那又是代脉危候,应当区别开来。
【原文】脉浮而紧者,名曰弦①也。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注释】①弦:脉如弓弦之劲急端直。
【译文】脉浮而紧张有力,称作弦脉。
所以名弦,因为其形状与弓弦相似,但是按之不移动;如果按之移动形如转索一样,那就不是弦脉而是紧脉了。
【评析】本条说明弦脉的特征,及与紧脉的鉴别要点。
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迥不相同。
文中所谓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寓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
为了防止误会,于是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
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原文】脉弦而大①,弦则为减,大则为芤②,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③,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释】①大:脉形粗大。
②芤(kōu):脉浮沉有力。
中取无力,状如葱管,叫做芤脉。
③革:脉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按之不足,外坚而中空,状如鼓革。
【译文】脉象弦而大,弦而中取无力,即为阳气衰减的征象;大而中取无力,实即芤脉,为血虚的表现。
阳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见,这就叫革脉。
见此脉的妇女,多是流产或崩漏下血之后;男子如见此脉,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
【评析】本条讨论革脉的特征及其所主的病症。
革脉的特征是外急中空,好像鼓面的皮革一样,因而名为革脉。
由于革脉是浮候劲急粗大有力,与弦大脉类似;而中空无力,又与芤脉类似。
因此举出弦、大、芤三脉来形容比较,真是形神毕肖。
又以三脉来分析说明病理机转,从而使对革脉主病有较完整的认识。
革脉的病理机转,主要是阳气不足与精血内亏,因此,见到革脉,就可推知妇女必然是半产之后或者有崩漏下血疾患;男子则多是大出血之后或久患滑精的病症。
【原文】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译文】问:有些病症先发战抖,既而汗出,病就随之而愈,这是什么道理?答:脉象浮而紧,当是兼有表症,但按之中空,这是正气本虚,是以汗出之前发生颤抖。
脉浮是邪势向外,所以应当汗出而解。
假使脉象浮而数,按之不空,这样的病人,正气本来不虚,只要汗出,表邪自解,出汗之前是不会发抖的。
【评析】本条就脉象探讨战汗的机制。
【原文】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译文】问:也有的患者并没发寒战,病就自然随汗出而愈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此类病人脉象大而浮数,表明正气旺盛,足可驱邪,故可知不发寒战就可汗出而愈。
【评析】本条承前节说明不发生颤抖而汗出病解的机制。
【原文】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①。
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注释】①解以夜半:病解的时候在半夜里,因半夜子时,是阳生的时候。
【译文】问:患伤寒三天的病人,脉象浮数而微,不发热而身上凉和,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病即将痊愈的征兆,病解的时间,大概在半夜。
若脉浮而病解的,为正气驱邪于外,故应全身畅汗而病解;脉数而病解的,为胃气旺盛,病人应当能饮食;脉微而病解的,是病邪已衰,故一定会出大汗而病愈。
【评析】本条讲辨欲解的脉症与病解的时间。
【原文】问曰:脉病①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释】①脉病:脉,诊察的意思,就是诊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