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主症与主脉辨证方法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韦刃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

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

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

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

“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

伤寒论讲义书电子版

伤寒论讲义书电子版

伤寒论讲义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98条112方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第18篇辨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吐篇》)第19篇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第20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第21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第22篇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桂枝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葛根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 3.症(状) ① 病、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 成。如“中风”。 ② 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 基础。如四诊。 ③ 辨症多蕴含在辨病、证之中。
(三)《伤寒论》以症为主要目标的论治法 阳明 1. 三急下证:252、253、254;320、 少阴 321、 322。 2.四逆汤证:323 (四)结论 以上辩证、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病(纲领) 与证、症(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诊断和 论治的有机整体。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 贯通,临床当可思过半点,我们应继承发扬。
病性 阳
病势 初起

极期 (盛阳+热邪) 后期


初期

危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心包。
复杂 (寒热)
复杂
三、六经传经学说 (一)六经的含义
(二)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少阴 (病) 厥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心、肾、肾经。
病:病程全过程的根本性 矛盾。 (四)病、证、症 之间 证: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的关系
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 病、分析证候的依据;也是 判断疗效的依据。
<二>《伤寒论》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 二 《伤寒论》辨病、辨症、 结合的体系 六经辩证: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结合 的有机体系 (一)从篇名看: 1.理论论述、操作方法等命名:辨脉法、 平脉法、伤寒例等——非以辨病、证、命名。 2.涉及治疗的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命 名。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

下之利不止。

【注释】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

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厥阴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

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本条讲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阴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盖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且与少阳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

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阴病也大多寒热错杂。

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阴阳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阴阳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厥阴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阴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的记载。

意思是说,凡阴病见到阳脉,为阴消阳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

凡阳病见到阴脉,为阳退阴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

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阴病见到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三阴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乃是正气胜邪,阳气来复的征兆,所以为欲愈之候。

但临床还须综合全部症候来进行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①。

【注释】①从丑至卯上:丑、寅、卯三个时辰,约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伤寒论讲义绪论

伤寒论讲义绪论

病证 病 位
病性 病 势
太阳病 膀胱经 腑 体表 阳证 阳证初起
阳明病 胃肠 胃经
阳证 阳证极期
少阳病 胆经 胆腑 三焦 阳证 阳证
太阴病 脾经 脾脏 四肢 阴证 阴证初起
少阴病 心 肾 肾经
阴证 阴证危重
厥阴病 肝 肝经 心包 阴证 阴证终末期
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伤寒论》的注家与著作
唐宋八大家:
晋·王叔和(《脉经》),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韩祗和(《伤寒微旨》)、 朱肱(《南阳活人书》)、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 郭雍(《伤寒补亡论》)、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二伤寒论的内容二伤寒论的篇章结构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中十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98条112方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辨发汗後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辨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三内容
二.《伤寒论》的作者生平
《伤寒论》原是《伤寒杂病论》组成部分 作者: 张机,字仲景(150~219)
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华佗?~208 宋臣《伤寒论序》引唐甘伯宗《名医录》云: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 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 精微,过其师。 籍贯:南阳郡涅阳人(古涅阳在今河南南阳地 区邓县稂东镇西北1.5公里的张寨村)

《伤寒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思维

《伤寒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思维
维普资讯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8N .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7V L 1 O 9 S 0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9期
热迫 于是“ 目合则 汗” 。故辨证 时 脉症合 参的思想 , 在《 早 内经》 已有 明确 表述 。《 问 ・ 就 素 脉 里热得卫阳之助而更盛 , 津液 , 可知本证 为三阳合病 以阳 明里 热为主之证 , 因而不 要精微论》 : 切脉动 静而视 精明 , 日 “ 察五 色 , 五脏 , 观 有余 不足 , 应脉症合参 , 当用 白虎汤直清 阳明 胃热。又如原 六腑强弱 , 形之盛 衰 , 以此 参伍 , 决死 生之分 。 又说 : 参合 而 应用小柴胡汤从 少阳和解之 , ” “ 4 条“ 手足厥逆 , 可灸之 。伤寒脉促 , ” 当辨其 行之 , 以为上工… 。 但将其原则具体运用 于临床 , 可 ” 则起始 于汉 文第 39 伤寒脉促 , 寒热虚实。本条所述脉 “ 与症“ 足厥逆 ” 促” 手 同见 , 多为阴盛 此 代张仲景。 脉症是 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 。此处之 “ ” 症 是指通过 四 阳虚之证 。阴盛 阳虚 , 导致 阴 阳气不 相顺接则 四肢 厥逆 , 治宜温 诊收集 到的病人 的异 常感觉 和形 态 改变 , 即症状 和体 征。“ ” 灸 。再如原文第 24条 “ 脉 1 阳明病 , 谵语 , 发潮热 , 脉滑而疾者 , 小承 。单 谵 发潮 来 系里 指脉象 。脉象本来也 是构成整体症状和体征 的一部分 , 但它是一 气 汤 主之 J ” 从 阳 明病 症 状 “ 语 , 热 ” 看 , 热 壅 盛
种独特的体征 , 比较特殊的意义 , 仲景将脉与症等 同视之 , 有 故 辨 阳明腑实燥结之证 , 属大承气汤证 。但大承气 汤证脉 当沉实或沉 证时参合之 。在《 伤寒论》 强调 “ 中, 观其脉证 , 知犯何逆 , 随证 治 迟有力 , 而本证则“ 脉滑而疾 ” 滑疾表 明邪热 尚未深伏 , , 并未 完 之 l。可见 , ' ’ 脉与症在辨证过程 中占有 同等重要 的地位 。笔者 全与糟粕互结 , 故不用 大承气汤 , 而宜用小 承气汤。故临证 时需 将对 仲景《 伤寒论》 所蕴 涵的脉症 合参 辨证思 维加 以论 述 , 敬请 综合脉症 , 以便能更准确地辨明证型。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

推荐博文
普京巧妙携中国实现战略抱负丁咚2010中国为什么提早撤走981钻井平社科薛力马航MH17空难:谜团的持续对陶短房80年代台湾一次充满阴谋论的重廖信忠证据才是博导“诱奸门”的清醒剂王传言福喜的肮脏市场链何以炼成?张敬伟博客血腥的闹剧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吴戈“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的确湖州钱夙伟转载沈阳晚报张宁报道:胡海泉:胡世宗加沙地带形同一座大监狱——加沙常毅的博客
汉奸汪精卫戎装照
最美志愿军女兵
实拍传统水上祭祀屈原
实拍高考“喊楼”
鲸湾港乘船畅游鹈鹕岬
实拍屯堡地戏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2012-04-20 20:59:26)转载▼标签: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诊断意义分析_老恕_新浪博客
推荐:公告: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加载中…渡鸦个人中心发博文游戏消息读取中...退出立即拥有一个新博客老恕的博客
/mzjiandm [订阅][手机订阅]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新浪广告共享计划>个人资料
《金匮要略》中出现紧脉24次。有14次是指寒实病邪在里,指虚寒者5次,指表寒者2次,指里有实热者3次(宿食与肠痈)。
看来,紧脉主要指寒邪(占百分之81),其大多为寒实,少数为虚寒。指实热者占百分之18,临床应予重视。
七、滑脉
《伤寒论》中7次出现滑脉,所反映的都是热证,有白虎汤证、小陷胸汤证、协热利与热盛下血。
十二、弱脉
《伤寒论》有弱脉13条。所有弱脉均提示正气不足,但程度轻重有明显差别。有5条提示正气严重不足,其中3条为弱与微相见,1条为弱与涩同见,1条弱脉而见厥逆。有8条弱脉只是正气略有不足。其中2条为邪去正虚,虽见弱脉而恢复有望。有4条是浮弱脉同见,如太阳病中篇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正气虽略有足,但仍属表证,仍可汗解,但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已;98条的小柴胡汤证;阳明病篇251条本应用大承气汤攻下因脉弱而改用小承气汤;太阳病篇280条因脉弱而减轻祛邪药的性质或用量。还有2条浮弱同见是邪去正虚,恢复有望。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

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下)----刘渡舟清心2015-05-25 23:27 来自QQ空间日志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四逆汤类方指以下两类:1.生附子、干姜同用,如四逆、通脉四逆、四逆加人参、白通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

2.炮附子为主,如附子汤、真武汤-温里祛寒。

[回阳救逆类方]:一、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

《伤寒论》凡与干姜同用均是生附子,起回阳救逆作用。

仅乌梅丸例外,为干姜炮附子同用以温脾散寒,温里祛寒。

四逆汤适应症:1.畏寒蜷卧、冷汗自出(阳不摄阴),手足厥冷,四肢痛。

-肾阳虚衰,肌肤四末失温,阳不摄阴。

2.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吐利不止,内拘急(腹痛)。

下利及清谷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

清当便排拉讲。

清谷,拉不消化的食物。

……肾阳虚衰,火(命门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寒湿下注,升降紊乱,无伤津,与热痢相区别;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见喜热饮而不多饮。

(提示:结石并非均用利湿通淋,阳气虚衰,津液不化亦可结成结石,并郁而化热。

其根本问题是寒湿,王永炎肾结石,通阳法-附子10g肉桂20g。

用药可能会心烦气燥等的副作用)以下利为主,不是以呕吐,肾阳虚衰阴寒内凝-腰痛。

小便利-清长-阳虚不能摄阴,重则尿比重下降;小便不利-少-阳虚气化失司。

3、精神症状(1).但欲寐-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

(2).燥烦-肢体燥扰不宁。

燥烦的病机a.阴精阳气虚衰,心神精神失养。

b.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肢体躁动不宁的表现,而不自知,甚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均属阴盛则燥。

如肝性肺性脑病,休克前期躁动属阴盛则燥。

阳盛则烦,如大青龙汤阳热扰心,大承气汤实热扰心,栀子豉汤无形郁热。

4、脉象:脉沉(轻者)-脉微细,微者,薄也,浮中沉取衡量-阳气不足脉气无力;细者小也,阴血不足,脉气无力。

少阴病:阴阳虚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者,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微的表现。

仲景 伤寒论 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

仲景 伤寒论 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

仲景伤寒论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仲景伤寒论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一、主题介绍仲景,古代医学家,他所著述的《伤寒论》被誉为中医经典之一,对中医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伤寒病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的专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教育领域。

在《伤寒论》中,仲景根据不同的病机,分类了多个病证,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治疗方剂。

这些方剂是从古代医书中汇总而来,通过广泛的实践应用,被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按照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的方证相应经方,进行详细的汇总和评述。

二、方证相应经方汇总1. 太阳证(表证)太阳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初期表现为寒邪束表、脉浮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太阳证包括伤寒初起、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喜温喜按等特点。

对于太阳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

2. 阳明证(实证)阳明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实热、便秘、口干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阳明证主要包括伤寒二三日、口渴欲饮、大便秘结、腹胀疼痛、小便少等症状。

对于阳明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大承气汤、大黄甘遂汤等。

3. 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少阳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初期表现为半表半里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少阳证主要包括伤寒初起、寒热不食、苔黄、胁痛等症状。

对于少阳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柴胡汤。

4. 太阴证(寒证)太阴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寒邪郁于里、体寒、脉沉等寒证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太阴证主要包括伤寒三五日、脉沉紧、身寒而无汗、苔白等症状。

对于太阴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白通汤、大建中汤等。

5. 厥阴证(食证)厥阴证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后,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胃寒、腹胀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仲景所述的厥阴证主要包括伤寒五七日、脉微紧、下利清谷、口不渴、腹微满等症状。

对于厥阴证,仲景推荐使用的方剂主要包括小建中汤。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寒湿内阻,气机不畅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吐----胃气上逆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太阴腹满脾阳不足,寒湿郁滞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阳明腹满肠间燥屎阻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A.时腹自痛B.腹满而痛C.下腹部疼痛D.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不渴---寒湿内盛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药:四逆辈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兼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①桂枝加芍药汤证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伤寒论辨证的治疗原则

伤寒论辨证的治疗原则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丰富而系统的辨证治疗原则,为中医治疗传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伤寒论》辨证治疗的主要原则:**1. 辨证施治:**《伤寒论》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脉象、舌象、症状等,明确病机,然后对症下药。

张仲景提出了“辨太阳病与阳明病”、“审脉,别阴阳”等原则,使医生能够准确地辨别病情,从而有针对性地施治。

**2. 调和阴阳:**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伤寒论》中提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强调了阴阳的相互关系。

在治疗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和阴阳,使阴阳平衡,以促进病程的正常恢复。

**3. 辨证施治:**《伤寒论》中强调“治未病而防已病”。

这意味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注意进行病后调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复发。

**4. 重视脉象的观察:**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伤寒论》中对脉象的观察有着详尽的论述。

通过仔细辨别脉象的细微差异,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5. 个体化治疗:**《伤寒论》在治疗上强调个体化,即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一原则使中医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6. 以解表为主:**在治疗太阳、阳明病时,张仲景提出“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治疗原则,强调了解表的重要性。

在治疗上,首先要解表,然后再调理里虚,达到治疗根本的目的。

**7. 根本与标本的结合:**《伤寒论》强调根本与标本的结合,即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重调理患者的基本体质,使之更加健康。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综合来看,《伤寒论》的辨证治疗原则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了个体化、整体化的治疗思想,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

这些原则不仅在古代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 者, 柴胡桂枝汤 主之。

方十二。

桂枝 去皮 黄芩 一两半 人参 一两半 甘草 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 一两半大枣 六枚,擘 生姜 一两半,切 柴胡 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陈修园:再由此而推言乎诸结:伤寒六日已过,至于七日,又值太阳主气之期。

发热,病在太阳之标气;微恶寒,病在太阳之本气。

病气不能从胸而入,结于经脉之支,骨节之交,故肢节疼痛,经气郁而欲疏,故微呕;不结于经脉之正络,而结于支络,故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以其寒热犹在也,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取其解外,又达太阳之气,而解支节之结。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化而结于经脉之别支也。

黄元御:太阳病,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此发热恶寒,肢节烦痛者,以太阳之外证未去,而相火旺干半表,故恶寒不甚,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

《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秉气于胃,胃与四肢气脉流通,则疼痛不作,胃病而气不四达,四肢经络,壅滞不行,是以痛生。

节者,四肢之溪谷,经气郁遏,溪谷填塞,故痛在骨节。

相火郁发,是以烦生也。

少阳经自胃口旁下胁肋,故心下支结。

(支结者,旁支偏结也)。

经病多而腑病少,故微呕不甚。

此皆少阳之病,而微见恶寒,则大阳之外证未去也,宜柴胡合桂枝,双解太少之经邪也。

小柴胡加减:外有微热者,加桂枝,此微恶寒,即外有微热之互文。

少阳以相火化气,寒往则纯是发热,若但热无寒,则发热更剧,无发热而兼恶寒者。

微有恶寒,或外热轻微,便是太阳外证未去,故与桂枝汤合用。

伤寒而不用麻黄者,以其恶寒之微也。

刘世祯:自此以下二条,皆演太阳少阳并病之例。

明证由体变.而病机各异浅深;示法随证 转,而制方当权轻重。

教学者触类旁通,反复以求一贯之旨。

曰伤寒六七日者,见病气留连,非传经计日之义。

发热微恶寒者,太阳之外证也。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之宇文皓月创作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实质为邪袭太阳,经气晦气,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晦气,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实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缺乏证,但亦有脾阴缺乏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示,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结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纷歧,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尺度,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纵方法论述者采取“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取“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含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示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尺度。

(完整word版)伤寒论原文辨证要点

(完整word版)伤寒论原文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太阳病辨证纲要及分类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辨证要点:恶寒(恶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意义:太阳病提纲(诊断标准)。

凡此后言太阳病者,即具此证此脉.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辨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辨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太阳病本证(一)桂枝汤证系类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辨证要点: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辨证要点:杂病之自汗及阵发性发热、汗出久久不愈,无明显脏腑病变及其他表里证。

病机:营卫不和.治法:调和营卫,先其时发汗,方用桂枝汤.意义:桂枝汤不仅可用于治疗太阳病,也可用于治疗杂病,凡营卫不和者,皆可用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伤寒论》脉浮辨析

《伤寒论》脉浮辨析

《伤寒论》脉浮辨析刁人政【摘要】脉浮是伤寒病证最常见的脉象(亦多见于起病时).从寸口总体上把握脉浮,明辨表里,可避免失治误治;从寸关尺分部把握脉浮,可辨病证之轻重、部位、进退;脉浮结合位、数、形、势等脉象要素,可明辨方证.脉浮主表证是其常,脉浮见于里证言其变,故需脉症合参.脉浮的出现及变化究其实质反映了伤寒病中人体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聚散消长的病机趋势.【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伤寒论;脉浮;辨脉【作者】刁人政【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9《伤寒论》以辨诸“病脉证并治”为篇题,无论是辨病证还是辨方证,最终都要落实到辨脉识症上,所谓多诊识脉,见症知病。

通观《伤寒论》全篇398条,论及寸口脉诊的原文共有144条,涉及浮、沉、迟、数、微、细、弱、弦、大、缓、紧、滑、涩等脉象,其中脉浮占60条之重。

故仲景能从纷乱繁杂的脉症中执简驭繁,明病辨证,奠定中医学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为后世垂范,实从辨脉浮始也。

今试进一步辨析《伤寒论》脉浮,以了解其脉诊特色。

脉浮有类浮脉,《伤寒论》通篇言脉浮,而不言浮脉,故不能简单地把脉浮等同于浮脉,但可参照浮脉来把握脉浮。

《脉经》认为:“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是从脉位的深浅描述其脉象要素的,而脉位的深浅一般由脉诊指力的轻重得之。

与中按到肌肉而得之脾胃脉和重按到筋骨始得之沉脉相比,轻按在皮毛、血脉即得者为浮脉,故浮脉脉位表浅。

平人脉象本来不浮不沉,和缓稍弱而滑,《内经》所谓“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脉浮非平人所固有,因感伤寒太阳病而脉浮,这是感受外邪后阳气卫外,寸口脉的脉动幅度或脉体充盈状态随之改变,轻按在皮毛即可触及,具有浮脉之象而矣。

对于脉浮的特点,可参考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对浮脉形象“如水漂木”的描述。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太阳病

太阳病辨证纲要〖太阳病的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

[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

然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

[分析: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

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

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

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徐小丽LittleLily2021-03-05 19:28:00新朋友点击关注↑↑↑,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学习《伤寒论》书,首先要学习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

看书中'辨XXX病脉证并治',虽然了了六个字,却把在临床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都说了出来,仲景虽然没有专篇论述,但把深层的含义包含在普通的言语之中。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大致为: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但是有的条文也没有按照这个规律,那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容易辨别的疾病,或在主证的基础上的一个兼证,采取的另外一个治疗方法。

现在针对大致的条文来做一简述。

一。

辨病辨病是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首先辨别出这个病的病证是在哪个范围,来确定当前这些症状中属于什么病。

张仲景根据自然规律与人体的结合,分析出人体的六种不同位置与功能,完全合乎自然规律,结合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形成了六病学说,分别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至于病位另外专篇论述,在此大致说说,以便理解。

太阳病是病位在全身的皮表,由心肺的气血来供养,而达到抵御外邪的作用。

阳明病为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其从口到肛门均属于阳明的范围。

与皮表正相反,因而分为表里。

太阳对外,阳明对内。

少阳病的病位可涉及全身,为元气运行的道路,由阴而生,上达于阳,类似于人体的静脉神经(动脉神经为卫气的循行)。

在人体局部为肝胆的调节。

太阴病的病位在胃肠道,但是他的作用为吸收与运化水谷精微。

也就说胃肠道虽为阳明,但是阳明只是储存水谷,而吸收与运化属于太阴的范围。

少阴病的病位在腹部,局部为在肾与膀胱,但是结合功能是在全身的血脉中的包含者,如同地球的吸引力,虽在土中,但是却表现在地球的外部各个方面。

厥阴病主脉,其病位有两个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面的通阳,下面的起阴,交通阴阳,相互交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症结合兼症 兼症虽然处于诊断的从属地位,但有时候可以对 主症做出补充。例如心悸作为主症出现,仅能确 定病位在心,兼喜按压为桂枝甘草汤证;兼烦躁 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兼疼痛为实薤白桂枝 汤证。
5.六经病主症辨证举例:
太阳: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二症一脉) 阳明:发热,口渴,腹胀满,大便秘结 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太阴:腹胀满,大便溏泄 少阴:但欲寐,下利清谷,四肢逆冷 厥阴:厥热胜复、蛔厥(腹痛,四肢逆冷,吐蛔 虫)
3.骆美欢,女,80岁,广州从化人,住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初诊日期:2015-9-9 患者因不明原因呕吐,不能进食而住院一周,尚 不能查清楚原因,呕吐一直不能缓解,饮水、进 食即吐,靠胃管少许进食。 神情淡漠,昏睡状态。皮肤摸之有发热感,舌红 绛,少苔,脉弦数有力,大便溏,日2-3次。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绝,浊阴上逆。 四逆汤加减 附片15红参15生姜汁30滴,三剂。 水煎2次,每次1小时以上,两次煎液合并,浓缩 成150毫升,加入生姜汁30滴,分早晚2次灌胃给 药。 服完第二剂后,病人精神状态大为好转,已经可 以起身说话,呕吐基本缓解,并自己要求拔去胃 管。二诊改为小半夏汤加味。 按:脉、舌均为假象,舍脉从症。
主症不仅在诸多的临床表现中占主要地位,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对其他的症状、体征起决定和影响作用,也常常成为 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兼症也称为“次症”,是指病证的次 要症状与体征。在疾病过程中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表现 一般不如主症突出或明显,有的往往随着主症的产生而产 生,随着主症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某患者症见发 热、面红、目赤、汗出、口渴喜冷饮、胃纳不佳、小便黄 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脉滑数,其中发热为主症, 其他则为兼症,其他症状随着发热的增高或消退而出现加 重或减轻的变化。
四.主脉辨证
1.主脉辨证的意义 《伤寒论》脉学内容非常丰富,载有脉象26种, 处于《内经》脉学与后世脉学承前启后的地位。 主脉辨证是《伤寒论》辨证的主要内容。
例如: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 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 之。”这一条是讲少阳兼里虚寒证,用先补后和 之法。怎么知道是少阳兼里虚寒证?关键就是脉 象了。浮取涩表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沉取弦 表示邪入少阳。
一.主症和主脉辨证是张仲景最重要的辨证方法

病案1:杨××,男,31岁。3月诊。病已经20余 日。 始因微风寒,身热,头痛,连进中药10余剂,每 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 愈进愈剧。 诊: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 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热饮,小便短赤,大便 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象浮虚欲散。
讨论:患者出现四肢不温,神倦乏力,大便溏泄 。 有的病人会出现脉沉弱 而有的病人会出现弦紧 如何辨证?
再学习几条原文,从中领略主脉辨证的诀窍。
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 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 主之。” 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 子汤主之。” 在这些证候的辨证中,脉象均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2.什么是主症
中医学常将症状与体征总称为“症”,它是医生 赖以认识疾病、识别具体病证的主要依据。尽管 证和病的各种症状、体征变化多端、纷繁复杂, 但对于每一具体病证而言,所表现出的症总体可 划分为主症与兼症两大类。主症是指病证的主要 症状与体征,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与疾病的 本质有着十分密切和直接的联系,能够表达病变 的主要方面。例如痹症:疼痛、肿胀、僵直就是 它的三大主症,反应了风寒湿杂至为痹的基本病 机。
小结:由于脉证不符,就存在一个脉证取舍的问题 ,取的就是主症、主脉,舍的就是兼(或假)症 、兼(或假)脉。 因此,我们只有抓住主症和主脉才能完成辨证的 过程,真正扑捉到病机。
二. 主症主脉最能反映病机
《素问· 至真要大论》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 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1.什么是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基本规律。辨证 的过程就是辨“机”的过程。 例如:中医的两大特色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整体 观在治疗学上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为什么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证的异同
2.辨证的过程就是辨病机的过程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中医辨证 论治的准则。 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运用程序 。 观其脉证:脉症入手 知犯何逆:寻求病机 随证治之:个体化治疗
3.病机的四要素 (1)病因 (2)病性 (3)病位 (4)病势
例如:麻黄汤证和桂枝汤 病因:风寒束表,以寒为主;以风为主 病性:寒证、实证 病位:表(太阳) 病势:营阴郁滞;营卫不和
再如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 病因:脾虚水停;(肾)阳虚水泛 病性:寒证、虚证 病位:脾;肾 病势:局部性水饮;全身性水饮 用药:桂枝茯苓;附子白术
再如大陷胸汤和小陷胸汤 病因:热与水结 热与痰结 病性:实证, 病位:胸膈 偏上(大) 偏下(小) 病势:病势急 病势缓 用药:大黄、芒硝、甘遂; 黄连、瓜蒌、半夏
3.主症的特征
1.病人的主诉。主症一般就是病人的主诉,是病 人比较痛苦而急需解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等 。内科学(第七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会学生 以患者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获取与 其主诉相关的基本资料,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化验、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然后综合各项结果,经过认真的 鉴别诊断,提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分析 虽然患者症状很多,但是根据辨主症的原则(见下)我们 可以知道主症就是头痛,腰酸背痛(结合麻黄汤原文)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月前感冒一次,遂症状加重。 脾肾阳虚体质,感受外寒 结合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太少两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5剂后疼痛缓解,以附子理中汤调 理而愈。
下面,我们来看看《伤寒论》原文 96条:“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 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概括了小柴胡汤四大主症:往来寒热,胸 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所以101条 强调:“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俱。”(“一证”,指的是小柴胡汤四大 主症之一) 为什么这是小柴胡汤四大主症?
4.主症可以同时具有1-3个。13条:“太阳病,头 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柯琴在 《伤寒来苏集》中说:“此条即是桂枝本证,辨 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伤寒、中风、 杂病也。
4.主症与脉象、兼症的合参
1.主症结合脉象 脉象能够从其他侧面补充主症的不足,更全面、 更深入、更精确地反映病证的本质,明确病因病 机,有时候,主症必须结合脉象才能完成病机的 诊断,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例如病例3,主症是 头痛,腰酸背痛,脉浮紧是麻黄汤证,浮缓是桂 枝汤证,现在脉沉细弱,则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
舍症从脉案:
病案2:候某某,女,65岁,就诊日期 2011-11-21 肺癌手术后,服用易瑞沙已经1年余,有高 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近期咳嗽痰 多,痰色黄,夜间为甚,胸闷短气,呃逆 ,肠鸣。寸脉滑数,尺沉弱,两手脉同。 舌红苔黄。
治以清热化痰,温胆汤加味,七剂。服用到第3剂 时,咳嗽气短加重,遂停止用药来门诊复诊。反 复思考,是否辨证错误,因其尺脉沉弱。但又虑 其痰黄,舌红苔黄,寸脉滑数,先开小青龙汤3剂 ,服用后再诊,自述较第一次方感觉有所改善, 于是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化橘红,再服 用7剂而缓解。 按:此案先后三次易方,虽一派痰热之象,但尺 脉沉弱是关键,辨为肾阳虚,寒湿内盛,肺气不 宣而收效。
病例5:陈××,年近60。一日发热恶寒,无汗, 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问之再三,才 勉强答云:全身疼痛,人感烦躁,有人断为少阴 证,主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按其脉搏, 浮而微数,触其两胫(小腿 )颇热。(《伤寒论 汇要分析》)

此案“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与少阴 提纲证“但欲寐”相似,所以有医师辨证为少阴 阳衰阴盛。其实《伤寒论》早就指出少阴病“手 足厥逆”(317),而与此相鉴别的太阴病“手 足自温”(278)、阳明病“手足温”(228), 太阳就更不用所了。 本案最后辨证为大青龙汤证,以之双解表里,仅 仅两服而愈。本案作者感叹,“足胫颇热,知非 少阴证。
这是由少阳病的病机所决定的: 往来寒热——邪入少阳,邪正交争 胸胁苦满——枢机不利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木郁克土
再看一个病例4: 笔者曾治一女性患者,61岁,因血压高就诊。患 者形体肥胖,头晕,易汗出,脉滑舌红苔黄腻。 时值盛夏,以清热利湿疏肝之法为治。服药一周 后复诊。量血压未见下降,自述药后感觉四肢冰 凉(仔细询问,原来就有四肢发凉,本次药后加 重),腰膝酸软,诊其脉虽滑但尺弱。改用附子 理中汤而愈。时值盛夏,而四肢发凉可见阳虚无 疑。
三、主症辨证
刘渡舟教授强调:“运用经方关键在于抓主证。”抓主症 就是要抓住一系列症状中最主要的症状。 主症:最明显,最能反映病机的症状、体征。换句话就是 :主症是由病机所决定的。
1.辨主症的意义
病例3:刘某,女,40岁。就诊日期2014-11-7 主诉:全身是病(拿出一张纸条写满病证),分类后如下: 头痛 大便溏泄 腹胀,食欲不振 腰酸背痛 四肢不温 月经量少,经期延长 乏力神差 失眠 脉沉细无力,舌淡暗苔白
以上病案说明很多情况下存在一个 脉证不符——脉证取舍 为什么会存在脉证不符的现象?
(1)病情复杂(例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2)病势危重(例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和白通 汤;再如结胸危证133: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 可下,下之则死) (3)体质(例如阴寒体质感受热邪,阳热体质感 受寒邪) (4)药物(例如误用汗吐下等,表里法、补攻法 失序等) (5)时间(随着时间的迁延,病情总有一个由寒 化热(郁而化热)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