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9

合集下载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5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5

课时作业(二十五)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内环境的理解,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有组织液。

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

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轴突膜上进行的。

答案 A2.根据下图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过程a、b、c同样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对pH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答案 D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⑤高原反应⑥缺铁性贫血症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①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液中Ca2+含量过少引起的,Ca2+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③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不能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浆中有毒物质积累而引起的。

④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中水分增多造成的。

⑤高原反应是由于内环境中缺氧造成的。

⑥缺铁会让人误认为是内环境中缺铁,其实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答案 A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题图中A、B、C、D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①错误;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②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③错误;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④正确。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8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8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1年整理)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8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8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检测8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全部内容。

阶段质量检测(八)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8届河南漯河期中)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解析: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增多,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答案:C2.(2017届辽宁省大连一模)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K+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Na+并不参与B.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D.K+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因此K+、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A项错误;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因此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项正确;过量摄入钠盐,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进而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高,C项错误;Na+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8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8

2.生命活动的调节类型和调节机制
调节类型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调节机制 举例 各种反射活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 反射弧完成
体液中的激素或化学物质直 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神经—体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 激素分泌增加, 尿量减少
体液—神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 动的调节
3.调节过程的类型示例 (1)
考点二 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血糖平衡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间接调节——即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内分泌腺(胰岛A、 B细胞及肾上腺)分泌激素,再通过激素调节血糖浓度。 ②激素直接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
【注意】 (1)胰岛素是唯一的降糖激素,它可通过增加 血糖去路及减少血糖来路降低血糖浓度。 (2)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3)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 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例2】 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 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 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 腺和甲状腺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 (2)
例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 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
(3) 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 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4) 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会分泌物质作用 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随堂真题演练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随堂真题演练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随堂真题演练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实验突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随堂真题演练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实验突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随堂真题演练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实验突破的全部内容。

加强提升课(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相关实验突破(2017·高考海南卷)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正确,B错误。

(2017·高考海南卷)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解析:选 A.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升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2017·高考全国卷Ⅲ)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随堂演练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随堂演练

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1.(2016·高考全国乙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选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故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故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故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Na+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故D项正确。

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选C。

人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这一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并不是神经中枢,C错误;在突触部位,兴奋传递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解析:选B。

本题以膝跳反射为例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兴奋传递的特点等知识。

感受器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的不同环节逐级传递,最终完成反射活动,故反射弧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活动不能完成。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第八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2.(2011·大纲全国卷,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 B.②⑤⑥C.①③④ D.①③⑥4.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5.(2011·福建卷,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6.(2009·上海卷,2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7.(2011·浙江卷,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8.(2010·盐城二调)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3 体液调节随堂演练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3 体液调节随堂演练

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3 体液调节1.(2016·高考全国甲卷)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选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B项正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项正确;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项错误。

2.(2016·高考全国丙卷)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选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故B 项错误;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D项正确。

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选B。

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

长时间未饮水的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29含解析.doc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29含解析.doc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九)(A卷免疫)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在机体各部位的器官中成熟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解析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A项正确;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都是在淋巴器官中成熟,B项错误;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项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D 项错误。

答案A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抗原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增殖C.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解析吞噬细胞能识别和吞噬抗原,但它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抗原侵入人体后可引起免疫应答,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C项正确;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D项正确。

答案A 3・(2013-新课标全国I)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解析 对必修3免疫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考纲对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 信息能力的要求。

图甲中发生了从RNA 到DNA 的分子合成过程,但 存在干扰因素“酶降解RNA” ,会使部分考生疑惑不解,因为高中生 物课是不讲这些的。

而后面的信息“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又会让考生 联想起课本上的知识,坚定不选A 的信心。

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z 纵标为抗体水平,那么产生体液免疫是不容置疑的了。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28含解析.doc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28含解析.doc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八)(A 卷)一、选择题1. (2013-福建)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 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 (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 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 ・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 ・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解析 VLDL 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 项错误;VLDL 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 项错误;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入 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 项正确;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 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 项错误。

答案C 2・(多选)(2012-江苏)糖耐量受损(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 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 的干预情况, 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釆样测定血糖浓度 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对照组映岛索 --Q-运动组咦岛耒 ―*—对照组 7— 运动 fillfcL*5 _、 庄----------------- - ------- H 0 15_ 45 60 90 120 ISO进餐翕束扇25 20 采血时间(min )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解析本题考查人血糖浓度及胰岛素浓度变化与餐后运动的关系,解决题目的关键在于分析图中所给的信息。

由图中信息可知,餐后45分钟运动结束至60分钟,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原因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而是在运动过程中血糖的不断消耗及胰岛素分泌峰值比对照组提前,出现在餐后45分钟,故A项错误。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3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3

课时作业(三)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乙、丙、丁的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B.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C.物质甲、丁分别为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物质乙、丙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解析甲(胰岛素)、乙(淋巴因子)、丙(抗体)、丁(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淋巴因子和抗体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答案 D2.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C.人体内的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也都是蛋白质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解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但不含U。

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酶主要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形成多肽,不能水解所有的肽键。

人体内的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

答案 A3.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Notch”的蛋白质,它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下列有关该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20种B.合成蛋白质时的脱水缩合过程是在核糖体中完成的C.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血红蛋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上密码子数目和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相同解析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密码子数目多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

答案 D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C.动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某些激素和消化食物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生物界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解析生物界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生物体的DNA具有多样性而不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1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1

课时作业(三十一)一、选择题1.(2012·山东)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果实的生长,故A对;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故B项错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故C项错误;脱落酸不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2·江苏)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解析脱落酸能调控植物的生理过程,其机理就是通过调控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发生生理活动的改变,尽快的衰老、凋亡等。

杨树顶芽快速生长是因为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到达侧芽,对侧芽起到抑制作用。

而顶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即顶芽的生长不需侧芽提供生长素。

生长素类似物和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

密封贮藏水果能保持水果的水分,但不能导致各种激素的合成增加,比如水果中的生长素、赤霉素不会因为密封而增加。

答案 A3.(2013·天津)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解析对去顶芽豌豆幼苗施加适宜浓度IAA,抑制GA29和GA8的合成,促进GA20形成GA1,A项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顶芽,则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GA1少,而其他三种赤霉素多,茎的伸长减弱,植株较矮,B项正确;酶1基因突变,施用GA20也无法催化GA1形成,不可恢复正常高度,C项错误;酶2突变的豌豆,GA20形成GA1过程不受影响,还阻断了GA20和GA1的消耗,所以比正常植株较高,D项正确。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6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6

课时作业(二十六)(A卷)一、选择题1.(2014·上海)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作是为了研究( )A.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B.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C.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D.传入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解析脚趾皮肤中含有的是感受器,所以环割剥除脚趾皮肤,去除感受器,可以研究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答案 B2.(2014·海南)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骨骼肌中有感受器,A项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项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所以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

答案 C3.(2013·大纲全国)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项错误。

答案 C4.(2013·四川)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故选项A正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故选C项。

新题策2016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PDF版)

新题策2016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PDF版)

是分解者 .
, 因此图 2 中 A 是 生 产 者 , 大 气) B是无机环境( C 是 消 费 者, D
( ) 在碳循环中 , 只 有 生 产 者 与 无 机 环 境 间 是 双 向 交 换 的, 2
血浆不 同 于 血 液 , 血 浆 是 内 环 境 的 组 成 部 分, 而血 D 解析 : 液则不是 , 由此判定 D 项不正确 .
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 A.
→血 浆
→ 组织处 的 毛 细 血 管
→组织液
→细胞

( ) 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3 素 →
细胞膜 汗腺分泌 肾小球 滤过
→ 线粒体内




毛细血管壁



{
皮肤 肾脏
→ 汗液
→ 原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
1 6 5
→ 尿液
解题方法技巧 ★ 巧用单 ( 双 ) 箭头示意图判断物质转化关系
提升应考能力
( )
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1. 呼吸酶 B. 乙酰胆碱 A.
物质出入人体细胞的具体途径 2. ( ) 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1
麦芽糖 载体蛋白 C. D. 呼吸 酶 属 于 胞 内 酶 , 麦 芽 糖 属 于 植 物 体 内 成 分, 载 B 解析 : 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上 , 三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 )
构建思维桥梁
拓展延伸应用 媒介 ������ 尿
循环系统
— —细 胞 与 外 界 环 境 进 行 物 质 交 换 的 ★ 内环 境 的 功 能 —
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 物 链 中 , 能量最少的是图Ⅰ中的 B. 乙所处的营养级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 Ⅱ 中的乙 C. 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时 , 图 Ⅱ 中的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1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1

课时作业(二十一)(A卷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单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四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

单倍体中也可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

单倍体也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双数,C项错误。

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都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正确。

答案 D2.(2014·上海)右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特有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解析若此X染色体来自雄性,由于X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相同,减数分裂时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故A项正确;若来自雌性,由于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产生重组型配子,故B项正确;若发生交换,应发生在两条X染色体之间,X与Y虽是同源染色体,但其中有同源区与非同源区之分,非源区的片段不能交叉互换。

不能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故C项错误;若发生交换,距离越远的基因交换的频率越高,f与w两基因间的距离最远,发生交换频率最高。

故D项正确。

C项是说法不准确。

答案 C3.(2014·上海)右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解析①过程中F与m位置颠倒,表示是染色体的倒位,②过程只有F,没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过的染色体片段,表示是染色体的易位,故C项正确。

生物高考调研答案新课标版一轮复习

生物高考调研答案新课标版一轮复习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模拟试题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错误。

(广东卷)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幼虫密度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故A正确,丰富度是指该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数,而捕食关系,不能使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为0,因此没有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故B错;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故C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表明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D正确。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30含解析.doc

《高考调研》生物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题组层级快练30含解析.doc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A卷)一、选择题1.(2015-新课标全国I)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解析在植物体内,幼嫩的叶片等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能将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A项正确;韧皮部的韧皮射线平行于茎的横切面,所以通过它们进行的物质运输也平行于茎的横切面,这种运输为非极性运输,B项正确;一般来说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 成熟的细胞没有幼嫩的细胞敏感,C项错误;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数量后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说明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C2.(2015-安徽)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 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解析在同一植株,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的顺序是根>芽>茎,A项错误;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即极性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而被抑制,B 项正确;2, 4- D 是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生长素相似,具有两重性,可以疏花疏果, 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C 项正确;IBA 也是生长素类似物,用一定浓 度的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诱导生根,D 项正确。

答案A3・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 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 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 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十九)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在机体各部位的器官中成熟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解析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A项正确;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都是在淋巴器官中成熟,B项错误;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项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D项错误。

答案 A2.(2013·大纲全国)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解析H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项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项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项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项正确。

答案 D3.(2013·新课标全国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解析对必修3免疫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考纲对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图甲中发生了从RNA到DNA的分子合成过程,但存在干扰因素“酶降解RNA”,会使部分考生疑惑不解,因为高中生物课是不讲这些的。

而后面的信息“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又会让考生联想起课本上的知识,坚定不选A的信心。

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纵标为抗体水平,那么产生体液免疫是不容置疑的了。

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量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量,而丁却是HIV 病毒的数量。

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

C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

D选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项错误。

答案 D4.(2013·山东)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A选项错;图示细菌进入吞噬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菌进行了加工处理,并暴露抗原,B选项正确;加工处理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细胞,而不是B淋巴细胞,C选项错;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都存在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选项错。

答案 B5.(2013·四川)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H7N9病毒对人体来说属于一种特异性抗原,侵入人体后会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中选项A在感应和效应两大阶段发生,选项B在反应阶段发生,选项D在反应阶段发生,而选项C浆细胞分泌抗体在效应阶段发生,但是浆细胞又名效应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故选C项。

答案 C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解析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对部分抗原进行初步处理。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答案 C7.(2012·福建)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

而家兔的血清也可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答案 C8.如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E只要与相应的Y结合就能进行过程a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a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D.人为接种Y从而引起细胞E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解析图示为体液免疫的过程,Y为抗原,E为B细胞,F为记忆细胞,G为浆细胞,X为抗体,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B 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且强;人为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主动免疫。

答案 A9.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解析题图中⑤是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③是浆细胞,②是B细胞,④是记忆B 细胞,①是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的是⑦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均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主要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也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自身免疫病就是机体产生了攻击自身正常结构或物质的抗体所致。

答案 C10.科萨奇病毒CA 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 V-16侵入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 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 V-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解析B细胞经CA 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CA V-16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 D11.(2013·海南)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解析该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链球菌表面与心脏瓣膜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类似,因此免疫系统对该种链球菌免疫的同时,也会攻击人的心脏瓣膜,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此病发病机理相同,D项正确;A项肝移植引起免疫排斥主要是细胞免疫引起的,B属于过敏反应,C属于免疫缺陷病。

答案 D12.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B.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D.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解析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这说明PLCE1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项错误。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下列甲、乙、丙三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

图中A-G表示结构或细胞,a-e表示物质。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中的B代表胰岛B细胞,A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

(2)若图甲中的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则a是________。

激素②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调控靶基因的________过程而发挥效应。

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某些异常抗体,如图乙中的抗体1、抗体2,其中因抗体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与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病。

(4)图丙为图甲中C所代表的甲状腺及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可推断其中E细胞在图示过程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个体产生针对激素b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激素b相同的生理作用,但激素②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则与正常个体相比,该个体的体温会________。

解析(1)据图可知A是下丘脑,由下丘脑直接调节的生命活动属于神经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因此a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可知,激素②通过调控靶细胞内基因的转录而发挥作用;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是反馈调节。

(3)据图可知,抗体1的作用原理是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抗体1和抗体2都作用于自身细胞,因此其造成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4)图丙中细胞E是T细胞,其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于与激素b受体结合的抗体能发挥激素b的作用,即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激素,从而使代谢加快,体温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