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优质课及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身高的情况》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联系 学生生活实际,遵照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兴趣为主。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 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 和发展。在教学生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 主体展开教学。而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 计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统计图的结构,以小组 合作的情势,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 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毕生学习”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
生:从图中可以知道,145厘米~149厘米这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140厘米以 下这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师:淘气的身高是154厘米,你能说一说淘气的身 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吗?生:淘气的身高属于150厘米~154厘米这个身高段, 在班中是中等偏上一点。师: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学生可能会说:• 多订中号的,少订小号的。• 按统计结果订,这样大家穿起来 比较合适。只要建议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查了解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填表结果,重点引导学生在统计数据时怎样避免重复和漏 掉数据。 师: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的统计表,完成教材第61页下面的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教师巡查了解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制图结果,对于正确的要给予肯定和夸奖。 师:根据统计图,你能不能告知大家,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 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身高的情况(分组整理数据)学习目标1.结合身高情况,经历对原始数据分组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会填写简单的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
2.结合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编写说明分类和分组是整理数据的开始。
当调查了一大堆原始数据以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它们分分类。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后便于学生从中发现一些信息。
·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
主要是解决怎样整理数据的问题。
教科书呈现了一组较多的原始数据,意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整理数据,引出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科书呈现了2种学生的可能想法,启发学生从数据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可以得到最高和最低的身高,还可以将身高分段整理。
同时提出了“可以怎样分段呢”的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分段的方法。
·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借助服装的型号体会分段整理数据的作用以及如何填写统计表。
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结合原始数据进行合理分段以及整理,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如通过填表体会分段统计后可以得到身高在哪段的人数最多等信息。
·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经历按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利于直观了解不同身高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
·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统计图表中蕴含大量信息,回答问题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意在进一步帮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经历对数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产生整理数据的欲望。
教师可以先呈现淘气班学生的身高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于是学生会说出最高的、最矮的……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数据很杂乱,需要整理一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主题身高的情况(分组整理数据)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结合身高情况,经历对原始数据分析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会填写简单的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
2.结合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完成分段身高统计表,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完成分段身高统计图、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分类和分组是整理数据的开始。
当调查了一大堆原始数据以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它们分分类。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后便于学生从中发现一些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经历对统计结果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如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已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了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认识复式统计图,掌握了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完成分段统计表(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完成分段身高统计表教师活动11、创设“订校服”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分段整理统计表。
活动意图说明:初步体会统计的作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环节二:制作统计图,分析数据。
(指向目标2、3)学生活动2 教师活动21、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2、指导学生倾听3、引导学生比较4、及时板书1、制作统计图2、分析数据(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2)、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变化》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身高的变化(分组整理数据)学习目标1.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2.经历对两组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分组整理数据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编写说明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
所以教科书呈现了“身高的变化”的内容,意图让教师体会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数据,愿意用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
·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教科书呈现了有关淘气不同阶段的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一方面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参与活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理解选择复式折线统计来描述数据的理由,体会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高的变化。
·根据上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科书中所呈现的问题,意图引导学生从数据的整体变化,如最大、最小以及变化情况等角度,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积累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经验。
(1)淘气的身高在一、四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三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2)淘气的身高在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长得最快。
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一、二年级时淘气的身高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要低一些,三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一样,四至六年级时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要高一些。
·根据统计,全市初三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4cm,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初三时的身高。
在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推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预测,以达到对所要研究问题的了解。
有的学生根据四至六年级身高增长的情况,估计淘气初三时会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高一点儿,大约是165cm;有的学生估计淘气的身高大约是170cm,原因是淘气每年身高增长7cm左右;有的学生估计淘气的身高在165~170cm;有的学生可能还认为淘气初三时的身高会比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要矮一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年龄段身高的参考数据,学生需要通过这些数据,绘制出条形图、折线图等,进一步直观地了解身高的变化趋势。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条形图、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同时也能够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了解到身高的分布情况。
但是,学生在分析数据时,可能对于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身高的分布情况,掌握绘制条形图、折线图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了解到身高的分布情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身高数据的和分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制条形图、折线图的方法,能够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了解到身高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数据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数据,了解到身高的分布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身高数据的和分析。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年龄段身高的数据,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身高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年龄段,进行身高数据的。
3.整理数据:学生将到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制作成。
4.绘制图表:学生根据数据,绘制出条形图、折线图,直观地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
5.分析数据:学生通过图表,分析身高的变化趋势,了解到身高的分布情况。
6.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身高的情况》(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实战演练
12 10 8 6 4 2 0
(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身高在145~149cm的人数最多;
身高在140cm以下的人数最少;
实战演练
12 10 8 6 4 2 0
(2)说一说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淘气的身高在150~154cm这个身高段。
实战演练
下面是六(3)班女同学的体重情况。(单位:kg)
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填空。
( (
41~45kg
)体重段的人数最多; )体重段的人数最少。
36kg以下
实战演练
12 10 8 6 4 2 0
(3)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知识拓展
鹏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今年的体能测试,相关数据如下两幅统 计图,请结合两幅统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记录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3)哪个身高段的人 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 人数最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身高的情况
学习新知
下表是淘气所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单位:cm)
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
实战演练
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
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成绩为“优秀”的有( 90 )人。
不及格5%
Hale Waihona Puke (2)六年级共有( 300 )人参加体 能测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身高的情况》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提高他们的统计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统计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2.讲解身高数据的收集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记录和整理身高数据。
3.分析身高数据: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收集同学的身高数据,并进行分析。
5.解决问题: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一个班级是否符合身高分布规律。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如下:1.身高数据的收集方法2.身高数据的整理与分析3.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身高的情况》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数据和图表来了解和掌握身高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材首先通过调查学生身高的方式引入主题,然后让学生通过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方式来展示身高数据,最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身高的变化情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对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身高数据是一个连续性的数据,如何通过离散的数据点来反映身高的变化趋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数据点来推测身高的变化趋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数据来了解身高的变化情况。
2.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3.让学生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通过数据点来推测身高的变化趋势。
2.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数据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身高数据,可以是对学生身高的调查数据,也可以是其他来源的数据。
2.准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模板。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身高的变化情况,例如:你们的身高有没有发生变化?身高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身高数据,可以是调查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来源的数据。
让学生观察数据,尝试找出身高的变化趋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数据点来推测身高的变化趋势,如何绘制统计图。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绘制的统计图,并简要介绍绘制过程和分析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4课时《身高的情况、 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4课时《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的内容包括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身高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身高数据,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他们对统计学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自身的身高变化比较关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然而,学生对于身高变化规律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身高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身高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身高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学生身高数据,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身高变化规律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拓展。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身高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学生身高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身高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身高数据,尝试分析身高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身高数据,验证身高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身高的情况》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强化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3.在小组讨论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他们的疑问和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选用存在疑惑。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详细讲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正确选择。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下次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具趣味性和实际意义的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身高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身高数据的收集和统计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测量、记录和绘制统计图,课堂气氛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有些学生在测量身高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出现误差。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我应该在课堂上强调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实践活动前进行一次简短的示范。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身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身高的情况》
5、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条上标数据)
2384 7 4 53
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因为每一身高的人数在2-8之间,格子 图共有6个小格,每格表示一个人不够用,所以每个小格代表2人。
拓展练习 观察统计图完成填空。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人 数情况的统计图
1、图中每个小格代表 ( 10人 )。 2、各小组中人数最多的是(绘画)组,人数最少 的是(舞蹈 )。 3、参加篮球组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组的多(20)人。
拓展练习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人 数情况的统计图
4、根据以上条形统计图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单位:人)。
错解分析:
观察圆柱上面的数据,找 出数据最低的,然后看横 轴表示的是哪一年。
2003年棉花产量最低 2000年棉花产量最低
1.调查你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⑴记录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1.调查你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⑵整理上表中的数据,与同伴交流你的整理方法。 ⑶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纵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人数,每一竖格表示几个人合适呢?
12 10 8 6 4 2 0
12 10 8 6 4 2 0
答:(1)145—149身高段的人数最多,140以下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2)淘气的身高在他班上属于中等高度。 (3)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确定服装的型号,一般要稍稍订 大一些的,因为小学生的身体生长得比较快(合理即可)。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三轮得票情况如下表。
城市
莫斯科
韩国丽水
中国上海
票数
12
3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据处理《身高的变化》课件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0
状元成才路
——全市先男画生全平市均男身生高平均再身画高淘—的气—折身线淘高统气的计身折图高线统计图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0
根据前面的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淘气的身高在 一、四 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 高水平差距最大,在 三 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
——淘气身高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0
根据前面的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3淘.淘气气的的身身高高在在全全市市男男生生中中所所处处的的位位置置有有变变化化。吗一?、 二年级低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三年级等于全市男 生平均身高,四至六年级高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状元成才路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状元成才路
⑵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2 2 2 6 28 2 4 2 6 26
状元成才路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自己说一说。
状元成才路
⑶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 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28÷40=70% 26÷40=65%
状元成才路
(4)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 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0
状元成才路
02 探究新知
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10名同学的身高情
况,看看有什么不同。
可以怎样比较?与同伴交流。
可以把数据 分段看一看
可以比较最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3《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3《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身高的情况》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等基本的统计量。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身高这一概念并不陌生,有利于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然而,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正确解读统计结果,对学生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了解身高的分布情况,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统计结果,以及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身高数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身高调查表,用于学生分组调查和收集数据。
2.教师准备统计图表的制作工具,如PPT等。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整理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身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身高的情况》同步练习一、选择题A.共有60人参加长跑测试B.班级平均分能上90分C.90~99分数段的人数比80~89分数段的人数少60%2.在分段整理数据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找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数据,以确定分段标准B.分段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个人喜好而定C.分段越多越好3.学校种植园中种了玫瑰、菊花和月季三种花(如下图),能正确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大小的条形统计图是()。
A.B.C.4.如图是某班一次体育测试成绩统计图,其中有12人是优秀,则这个班一共有()人。
A.54 B.45 C.405.下面是希望小学六年级50名学生某天课外阅读时间统计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阅读时间是2时的人数比阅读时间是1时的人数少50%B.阅读时间是0.5时的人数比阅读时间是1.5时的人数多100% C.阅读时间是0.5时的人数比阅读时间是2时的人数多150%二、填空题1.下图是某校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的统计图.(每人只能参加一个课外活动小组)(1)这是一幅()统计图,该校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共()人.(2)参加人数最多的与参加人数最少的课外活动小组相差()人.2.下面是宿州百丽鞋业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1)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小组,最少的是()小组;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小组,最少的是()小组;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组人数最多,()小组人数最少.(2)通过计算,知道第一小组是()人,人数最少;第二小组是()人,人数最多;第三小组是()人.(3)第一小组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倍.(4)第二小组男工人数占女工人数的()(分数).(5)全车间共有工人()人,其中女工()人,占( )(分数).(6)第一小组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3.如下图是某旅游城市近三年来游客人数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人;近三年平均每年游客人数为()万人。
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身高的情况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身高的概念,学会用厘米和米来表示身高,并能进行简单的身高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 身高的测量方法3. 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 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高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身高数据的整理、表示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直尺、卷尺、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身高尺、直尺、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高,激发学生对身高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身高的测量方法(3)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身高计算。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身高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及计算。
5. 作业布置:完成身高测量及计算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 身高的测量方法3. 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 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身高测量及计算练习。
2. 收集家人的身高数据,进行身高比较。
3. 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绘制身高分布图。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后反馈,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身高相关知识。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身高相关知识,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5. 教学改进:根据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4《身高的变化》(教学课件)六年级 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 110 ) ( 0)一
118 125 132 139 145
155
120 127 135 141 147 154
一到六年级笑笑身高与全市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3
12
5 13
7
2
12
5
15
14
14 7 14
5 15 4
113
5
9
全市女生平均身高 笑笑身高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达标练习
身高/cm
( 160)
(140×6+150×4+55)÷10 =1495÷10 =149.5cm
小试牛刀
右面是奇思家12月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 中,你知道了什么?
食品 36%
文化 20%
食品支出最%
水电气 10% 赡养老人 16%
的增长情况一致吗? 六年级
一致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吗? 有变化
探索新知
根据统计,全市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64 cm, 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九年级时的身高。
165 cm左右
探索新知
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情 况,看看有什么不同。
可以怎样比较?与同伴交流。
可以比较最 高的身高。
六年级(1)班 六年级(2)班
课后作业
作业: 本节课同学们你们学会了什么?写一
写,然后小组交流。还有什么疑惑?
Thank you!
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
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分析预测哪
六(1)班数学成绩
98 91 69 94 84 97 100 93 83 96 94 93 99 97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感受身高的变化,了解身高的增长与年龄的关系。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身高变化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但是,对于身高变化的规律,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高变化的规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身高变化的特点。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身高变化的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身高变化的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身高数据,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身高变化的主题。
2.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分析身高变化的规律。
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讨论身高变化的规律。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身高变化的规律,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身高变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身高变化的规律1.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也在增长。
2.身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慢。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的能力。
2.学生分析身高变化规律的能力。
3.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掌握了身高变化的规律?2.学生在实践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就是我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的说课稿,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情况》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情况》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与处理的第3课《身高的情况》,主要内容为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制作步骤以及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描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能够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作出分析描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作出分析描述。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统计表有一定的了解。
在观察和描述数据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有所提升。
然而,学生对于制作和分析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身高的统计数据。
你们知道什么是条形统计图吗?它有什么作用?学生A: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条形表示数据数量的图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教师:很好,条形统计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那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请看这幅条形统计图,你们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2. 知识讲解教师:同学们,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学生B: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数据的种类,纵轴表示数量,柱状条的长度代表数量的多少。
教师:很好,柱状条的长度确实代表了数量的多少。
那么,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呢?学生C:首先,我们要绘制坐标轴;然后,标出数据的种类;接着,根据数据绘制柱状条;最后,添加标题和标签。
教师:非常好,你总结得很到位。
现在,我将给你们分发一组数据,请你们动手跟着步骤制作一幅条形统计图。
3. 练习与操作教师:同学们,请拿出直尺、铅笔和彩色纸,我们开始制作条形统计图。
记得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并在绘制完成后与同桌交流、比较和讨论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衣服的型号是多少?
一般选用人的高度(身高)、围度 (胸围或腰围)再加体型类别来表示服装 规格。
如:150/76A
把这些数据排序。 可以得到最高与 最低的身高
可以怎样分段呢?
把身高分 段整理。
一般情况下,服装厂按身高5厘米一段确定服装型号
分段整理数据:
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的最高身高与最低身高数据,以及 140cm以下和169cm以上人数较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 身高分成下面8个身高段进行整理: 140以下: 133 140~144:141 145~149:145 150~154:150 155~159:155 160~164:160 165~169:165 169以上: 170 138 143 146 151 155 160 165 172
身高段 /cm 140以下 140~ 144 145~ 149 150~ 154 155~ 159 160~ 164 165~ 169 169以上
人数
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
六年级学生身高情况分段统计图
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 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②你的身高处于那一段? 哪一分段的人数最多?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方法一:可根据已知数据 中最大数和最小数综合考虑,方法二:用最大数据除以纵 轴的长度来平均分配) 5、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条上标数据)
2
3
8
4
7
4
5
3
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因为每一身高的人数在2-8之间,格子 图共有6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2人。
12 10 8 6 4 2 0
2
3
8
4
7
4
5
3
12 10 8 6 4 2 0
8
7
4 4 5 3
2
3
12 10 8 6 4 2 0
淘气的身高是154cm,位于150—154身高段 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确定服装的型号 145 —149身高段的人最多,140以下身高段的人最 (合理即可) 少
回顾一下,刚才都做了哪些工作,历了哪 几个流程?
• (1)收集数据 • (2)分段整理 • (3)制成统计图 • (4)分析数据
• 举例说明,找一找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他们 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1.调查你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⑴记录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1.调查你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⑵整理上表中的数据,与同伴交流你的整理方法。 ⑶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43 147 153 156 162 165 174
147 148 148 149 149 154 158 158 158 159 162 166 168
2
3
8
4
7
4
5
3
2
3
8
4
7
4
5
3
单式条形统计图制图方法:
1、出示格子图,在格子图上方的中间写上统计图的标题 2、标明横纵轴表示的名称和单位(有要标出)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 隔(直条的宽窄要一致,间隔要相等)
2.下面是淘气所在学校六⑵班男、女生的身高分布 照片,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进行交流。(单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