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之比较
社会主义探索之路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探索之路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探索之路: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
在20世纪,苏联和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分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文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方面,探讨两个国家的共同点和差异。
一、经济模式比较1. 集体所有制和国有制度苏联强调集体所有制,通过国家统一管理和分配资源。
国家掌握经济领域的主导权,以五年计划为指导,实行计划经济管理。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国有制度,国家通过直接或间接掌握大部分生产要素,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此外,中国逐渐开放经济,引入了市场机制。
2. 农业合作化和农村改革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通过合并小农户的土地,建立大规模的农业合作社。
农民失去了土地的私有权,农民实际上成为国家的雇员。
而中国则采取了不同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农村改革,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经济,在保留集体经济基础上,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增收。
二、政治模式比较1. 党的领导和国家体制苏联实行了一个单一政党制度,由共产党领导一切,政府机构和军队受党的指导。
而中国则采取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扮演着领导核心的角色,同时允许其他政党存在,并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
2.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苏联在政治和经济决策上集中了大部分权力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作用被相对削弱。
而中国则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合作与协调,实行了分权制度,鼓励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社会模式比较1. 文化和教育苏联政府致力于推行共产主义思想,强调全民义务教育和普及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在苏联时期,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较少,引发了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中国也高度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 社会保障和福利苏联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提供免费医疗、教育和住房等福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异同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异同在我看来苏联和中国虽都是社会主义改革但确实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改革包括:1.改革社会主义理论。
2.改革经济体制。
3.改革政治体制,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4.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刚开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但是我国和苏联的国情不同,所以完全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对我过来说是弊大于利,所以说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打倒“四人帮”、再度复出后邓小平便从体制模式上考虑问题,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改革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点:都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都是社会主义改革,都加强了市场调节作用。
中国的改革和前苏联的改革的区别: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改革失败。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 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内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 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 势有所好转。
3、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有什么后果?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 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 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 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 深思。请同学们想一想:苏联解体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
勃列日涅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积极推行赫鲁 晓夫的垦荒政策。1956年再次当选为党中央主席 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年开除马林科夫集 团后,升任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 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 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结束了赫鲁 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 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 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 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 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 的发展。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 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 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 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 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列宁在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为俄国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半个世纪以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又提出改革开放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但这两场革命的命运又不尽相同,比较这两场改革,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新经济政策对于中国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标签:列宁;邓小平;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虽产生、形成于两个不同的国家,而且相距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们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成功的典范。
分析比较这两场改革,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1 相同点第一,历史背景基本相同。
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有其大致相同的社会经济背景。
无论是1921年的苏俄,还是刚刚结束文革之间的动乱的中国,其经济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两国人民都有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呼声和要求,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顺应了这一要求,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21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国内战争结束。
更为重要的是,四年的帝国战争和三年的国内战争使俄国的物资消耗殆尽。
农业经济濒临破产,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根据1921年春的统计,战争使苏俄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14%,农产品只及战前的60%,经济损失超过了战前整个国家财富的1/4。
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工人的不满,甚至出现暴动事件。
工农联盟岌岌可危,国内的反动政党和国外的帝国主义武装又开始蠢蠢欲动。
在苏俄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时候列宁果断的开始了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苏联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苏联经济改革的起源、目标和实施方式入手,探讨它在苏联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深远变化。
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内战,苏联逐渐稳定下来,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国家计划经济为核心的。
这种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控,包括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产目标等等。
这使得苏联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苏联经济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二是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集体化运动。
在苏联农村地区,农民被鼓励加入集体农庄,实现土地和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这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产品。
其次是工业化的推进。
苏联在1920年代末开始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这个计划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工业基础。
此外,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改革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苏联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计划经济需要国家对资源的控制和调控,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当、效率低下等。
其次是人为因素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权力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腐败和浪费。
此外,苏联的经济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过程较长、较为复杂的过程。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苏联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如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面临外部压力等。
总体来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在苏联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苏联提供了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基础,为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持。
然而,苏联的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变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经济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联经济勃列日涅夫时期没有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压制了改革也压制了发展,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期苏联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孕育和发展着一场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急。
实施全面的深刻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已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紧迫要求。
“除非改革,别无选择。
”这一句话深刻的概括了当时的严峻形势。
经济形势已经相当危急,影响到苏共的统治,戈尔巴乔夫上台变提出“加速战略”和“全面改革”为标志,苏联进入一个新时期,希望从根本上改革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和粗放型增长模式,建立起新的现代市场体制和集约型增长模式希望解决历届领导集团一直没有完成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但是,那时苏联的经济无论从质量还是结构模式以及对外贸易都已经病入膏肓的阶段,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在经济环境的恶化下走向失败,伴随着的是经济崩溃着的苏联的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经济背景。
(1)勃列日涅夫遗留的经济问题和状况: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其间20年时间,只有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前五年,社会和国家取得一些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是在“不断完善”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取得的,并不意味着以往的老问题已被解决,经济效益仍旧不能令人满意,投资效益低下。
1979年虽然提出完善经济机制的方针,要求经济机制面向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集约化服务,并规定了许多措施。
但这些措施本身就是保守的而且大多没有实施。
到了80年代中期新的经济战略不仅没有实现相反社会发展停滞。
虽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1971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上称:“苏联人以忘我的劳动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1918年曾把这种社会作为我国的未来而讨论过的。
”1同时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为了谋求全球的扩张和世界霸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军费开支相当大,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戈尔巴乔夫回忆说,他在当选总书记后才知道国家军国主义化的真正规模。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等的异同点的比较三者的不同点:(1)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或管理模式)基础上加入市场调节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是在自由放任、无序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加强政府调节、规范市场经济规则,摆脱和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2)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1、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2)目的:改变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2.苏联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实施指令性的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排斥市场调节;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在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训:(1)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造成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失去活力;(3)造成了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排斥市场调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着深刻的经验和教训.3.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在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背景下,为摆脱和避免经济危机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经济政策;它是在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国家利用行政或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引导和调整,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对各自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注]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美国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罗斯福新政的政府干预经济,这其中的各自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有借鉴作用。
苏联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进程
东欧国家走上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既有 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共同 的背景,它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并在苏 联的支配或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 所谓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立新政权的 过程中,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由于 历史条件、领导人不同、对形势的评估以 及与苏联关系的演变,分别选择了不同的 道路。
?2实行新经济体制?所谓新经济体制以经济学家利别尔曼提出的用利润作为核心指标考核企业的政策建议为指导思想1962年9月9日真理报发表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由此引起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利别尔曼提出用利润取代产值作为企业核心指标的观点得到领导层重视1964年初政府部门就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肯定了利润指标的中心意义试图在坚持中央计划经济框架的前提下适度改变对企业管得过死的状况通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产品的供销和人员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并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亏损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由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而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走向自己改革的尽头,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发展
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
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它们是: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 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 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 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 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 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 苏联决裂,退出阵营)。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苏联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
从1928年的五年计划开始,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都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程度非常高,所有生产活动都由国家来统一规划和管理。
这种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苏联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
苏联政府设立了中央计划委员会和地方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
而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指标都纳入国家计划中。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负责执行国家计划,完成任务,而不进行市场竞争。
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资源都由国家进行“调配”。
这种经济体制保障了苏联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央计划委员会通过制定计划来调控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例如,钢铁和化肥在苏联的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计划经济可以按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和人力,保证这些重要产品的供应。
但是,这种经济体制也让苏联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由于计划经济的不灵活性,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出现了生产过剩和短缺的问题。
同时,企业也没有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导致了浪费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也成为苏联改革的导火索。
二、苏联经济改革的尝试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尝试对经济进行改革。
这一轮改革被称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在保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具体方案包括:1、加强企业的自治权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中,所有企业的行为都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
而这种体制让企业没有动力提高效率,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勃列日涅夫改革让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治权。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同时也可以进行内部竞争,提高效率和质量。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引言苏联新经济政策(NEP)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这两个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和效果,探讨它们的异同及对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启示。
一、背景比较1.1 苏联新经济政策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于1921年提出的一项经济政策,主要的出发点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遭受战争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通过恢复市场机制和私人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策。
NEP的核心是允许私人土地所有权和私人贸易,并允许农民自由经营和交易,同时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和集体农业。
1.2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78年至1979年提出并开始实施,在对内对外的背景下,中国决定放弃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开放市场经济,吸引外资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允许私人企业和外资进入市场,促进农村改革和城市工业升级。
二、实施过程比较2.1 苏联新经济政策NEP的实施启动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步恢复了国家经济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和私人企业家的生产积极性。
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NEP为苏维埃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NEP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剧烈震荡,使得一些农民和工业家成为了富有的资本家,严重伤害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纯洁性,最终在斯大林领导下被淘汰。
2.2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核心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在政策实施中,中国先后实施了九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十四届四中全会等一系列决定和措施,在国内外务实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的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的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的异同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大国,它们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方面,俄罗斯和中国都是过渡经济体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剧变,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俄罗斯也不例外,它试图通过进行自由化改革,实行市场化改革,来恢复经济发展。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这两种进程一开始,都曾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和挑战。
但是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具强劲增长的经济体,而俄罗斯则不如。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中国在改革初期迅速地吸收和应用西方的技术和可行经验,而俄罗斯则容易沉溺在自由化改革的政策宽松和不稳定带来的短暂经济增长中。
二、投资在投资方面,俄罗斯和中国的差异特别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者。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政府支持了许多大型海外投资,并设立了一套规章制度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包括税收、专门制度和投资结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较为稳定的政策框架。
而俄罗斯,虽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国际形象凸显出的安全、政治和经济风险比中国要大得多,外国投资者往往更难在俄罗斯找到合适的条件。
三、税收制度在税收制度方面,俄罗斯和中国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来自于税款和非税收入,如转移支付、项目收入和对售出土地的价值增量的收益等。
在税收方面,中国推出了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投资者来吸引外国资本增长。
其中输出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方面的国家优惠政策锦上添花。
而俄罗斯则更多地靠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收益来支持其工业和国防部门,税收制度相对较为单一。
四、资源开发在资源开发方面,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能源等资源,而中国则相对缺乏。
不过,这也导致了俄罗斯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和国家经济稳定性的不确定性。
苏联改革归纳比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特点(1)、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利用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
(3)、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政策)
2、三次改革比较
赫鲁晓夫1953-1964
勃列日涅夫1964-1984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背景
1953年赫鲁晓夫最高领导地位的巩固;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
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经济
农业:取消撤消开垦
工业: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压缩指标
1、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高估苏联实际发展水平
3、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人大修改宪法;苏共“二十八大”决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结果
失败(收效甚微)
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苏联解体
失败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苏联新经济政策(NEP)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苏联NEP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研究。
一、政策出现背景苏联NEP的提出源于1921年苏联经济危机,当时苏联经济遭受重创,国家无法再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因此需要改变原先的经济模式。
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提出是因为1978年中国经济面临滞后、不发达的问题,国家亟需改革经济模式,加快经济发展。
二、所有制体制在所有制体制上,苏联NEP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允许一部分私人经济的存在,开放了农民市场,允许农民自由经营,这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则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引入外资,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三、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上,苏联NEP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有所恢复,这主要得益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以及市场机制的发挥。
而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通过村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引入了市场机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城市工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城市工业与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苏联NEP时期,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措施,取消了资源国有化政策,使得国营工业的经营权逐渐下放,开放了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引入外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五、对外开放苏联NEP时期,苏联开始与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合作,增加了对外贸易,引进了大量外国技术和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
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政策长期影响苏联NEP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经济成果,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如对私人经济的限制问题。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摘要: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苏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本国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本文从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经验教训以及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苏;经济体制;改革一、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比较(一)国际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科技革命的出现,一方面它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需要抓住机遇,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抓住历史机遇,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的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拉开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序幕;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看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场新的改革,企图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但最终也没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失败而告终。
(二)国内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文革十年内乱时期。
文革十年给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得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主法治遭到了严重践踏,文化事业同样也遭到了破坏,使得全国上下的社会秩序处于混乱中,导致人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同年12月邓小平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促进苏联经济发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发展的后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出来,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苏联模式和经济改革
苏联模式和经济改革王洛林2012-1-10 11:25:16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3期所谓苏联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逐步形成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在苏联的工业化以致于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二次大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在一段时期里、在不同程度上依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50年代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迷步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弊病,先后着手进行经济改革。
由于经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弊病进行的,因此必然涉及对于苏联模式的问题,可以说,对于苏联模式的评价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到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从而影响经济改革的进展和成败。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为了对苏联模式作全面的,历史的评价,首先要弄清苏联模式的含义,苏联模式作为—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我认为,苏联模式包括一整套互相联系的战略思想、所布制结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针,它的基本特征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力争以尽量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特别是以尽量高的速度发展重工业。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上力求单一化。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化、高度行政化。
限制商品经济发展,排斥市场机制。
第四,在经济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甚至停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第五,在经营方式上以粗放经营为主。
第六,对外封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基本隔绝。
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按照哪一个人的设计塑造出来的,而是在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从客观上说,由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是一个工业落后、四面受敌、时刻面临战争威胁的、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壮大国防力量,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为了实现高速度发展工业,特别是高速度发展重工业的目标,不得不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击式地完成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在资金不足、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卡农业、压消费的办法来积累资金,用这种方法发展工业和积累资金,必然要借助于行政手段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中苏改革的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课题名称: 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差异的原因作者姓名:廖源(20812018)专业班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提交日期:2008 年10月27 日历史的选择——浅谈中苏改革道路差异的原因【摘要】中苏改革从道路到结果都有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种。
文章分析了美苏军备竞赛中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意识”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原因中找出一二,指出中苏改革的差异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苏比较历史原因1.中苏改革的巨大差异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发展和受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踏上改革之路。
可是,在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前后,苏联的改革也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悲剧性结局。
而中国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在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条改革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
关于前苏联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前人做了太多分析评价。
文章仅从民族性这一点出发,对其稍做分析。
2. “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改革的影响冷战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头号劲敌。
越南战争的失败让一向自信的美国人感到屈辱。
鹰派的罗纳德·里根从此上台,一时间成了让美国人寄予希望恢复荣耀的英雄。
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他的“杀手锏”。
据吹嘘,一旦完成这个用天文数字的财富垒起来的巨型工程,就能有效地防御苏联所有的战略武器,保护美国国家的安全。
传递给敌人的信号是:苏联巨大的战略武器将成为一堆废铁[1]。
现在人们知道了,当年这个让人们吃惊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座“空城计”。
目的是逼着苏联人在科技和军事上投人更多的金钱,从而让它的经济走向崩溃。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前) 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1988.6)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1990.7) 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1991.8.19)和八· 1991.8.19)和八·一九事件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 单位: 均增长速度%) 均增长速度%) 19511951-55 10.8 11.3 13.1 19561956-60 9.1 9.0 10.4 19611961-65 8.5 6.6 8.6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1、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两对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两种运动形式革命:1.(质变)一天等于20年 2.改革(量变)20年等于一天 2、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决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3、由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初步认识。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 1982年)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遵循下列原则: 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遵循下列原则: 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 划无所不包; 划无所不包;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不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③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 是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分配:按劳分配。
①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即当生产力发展时,必须变革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
③恢复了国民经济经济。
斯大林体制
(20世纪30年代)
①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②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③取消新经济政策。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三、“斯大林模式”与西方、中国模式比较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进步性: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局限性:有些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如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①恢复国内战争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③国家无能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①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②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由国内和国外的资本家经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训:
①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积极作用;②但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强调产值、产量,农民负担太重;③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阶段。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
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氏改革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滑坡;
措
施
农业
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
工业
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
价
积极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之比较
一、苏联(俄)经济体制比较
项目
背景
内容
影响及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年)
①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②国内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国有化(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④分配:强制劳动。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③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
启示:
①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②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进步性: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局限性:
①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且逐渐僵化;②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③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苏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