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综合测试卷[1]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综合测试与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综合测试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百舸(gě)中(zhōng)肯万户候凄宛B. 挥斥方遒(qiú)彳亍(chìchù)长篙斑斓C. 炮(páo)烙漫溯(shùo )寂廖榆荫D. 巷(xiàng)道忸怩(niǔní)呕歌寥阔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悠长風子斐然成章榆荫另辟蹊径B. 浮藻迷盲焚膏继晷编纂拭目以待C. 有尝徇私自怨自艾笙萧矫枉过正D. 叱骂刍议天伦叙乐砥砺风雨如晦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高老头给了两个女儿许许多多的钱,结果自己死在一个阁楼上时却不名一文。
B. 主任对小李的即席发言十分赞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耐人深思。
C. 他们对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是先摸索探测再细心研究,真正做到了管窥蠡测,十分严谨。
D. 看着那令人垂涎欲滴的书画展和雕塑展,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福建人家族乡土观念浓厚,那些保护完好的宗祠建筑,那些镌刻于廊柱上的楹联,都显示着福建人慎终追远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怀。
B. 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中国棋手柯洁认为,能否利用好科技推动围棋项目的发展,是“人机大战”具有其历史意义的一大考量标准。
C. 尽管很多情况下“网络红人”一词被赋予贬义色彩,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类人的确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味必备佐料。
D. 包红包本是礼仪,却在攀比和哄抬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互相伤害、互传压力的陋俗,这无形中给人们增加了压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时你少有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静穆,你的诗因之而多怨、多愤,义侠的崇高,勇武的抗争,都进入了你的视域,超越了你笔下那些以贫困自守为尚的隐士的地位。
在晋宋易代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复习试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按捺(nà)狭隘(ɑì)胡同(tóng)四肢百骸(hái)B.依偎(wēi)绿林(lù)打夯(hāng)锲而不舍(qiè)C.恣意(zī)饿殍(piǎo)嗥叫(áo)深陷泥淖(nào)D.慰藉(jiè)月晕(yùn)贫瘠(jǐ)不可估量(l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水蒸汽蜇居打夯震撼仓皇奔逃B.元宵节攀援脉搏嘻戏百舸争流C.涮羊肉沧海般配缱绻不容置疑D.恒惴栗经典消谴跋涉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B.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C.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B.不仅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复习测试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复习测试(满分100分)一、选择题(90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彷.徨滂.沱大雨磅.礴膀.肿B.诀.别玉珏.角.色突厥.C.讥诮.撬.动翘.首地壳.D.腼腆.舔.盘子舐.犊暴殄.天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 pǐ忸怩. nì刀俎. zǔ干.练gànB.殒.身不恤yǔn 忤.逆 wǔ杯杓. zhuî寂寥.liáoC.涕.泪 tì骨髓. suǐ峥.嵘 zhēn 惊诧.chàD匕.首 bǐ褴.褛 lán 叱咤. zhà场.院cháng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不啻./缔.造空旷./粗犷.殉.情/徇.私B.编辑./舟楫.创.伤/悲怆.同僚./镣.铐C.效.仿/发酵.凋.谢/碉.堡卡.片/关卡.D.剽.窃/缥.缈隔阂./弹劾.谄.媚/阐.释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亲昵.nì慰藉.jí潜.规则qiǎn 西学东渐.jiānB.纤.夫qiàn 窈.窕yáo 马嵬.坡wãi 差.强人意chàC.舌苔.tái 缉.拿jī豁.出去huō不屈不挠.ráoD.蹊跷.qiāo 窥.探kuī修禊.事xì自怨自艾.yì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反馈.溃.疡功亏一篑.振聋发聩.B.楔.子提挈.锲.而不舍度长絜.大C.啤.酒偏裨.纵横捭.阖稗.官野史D.奴.颜妻孥.驽.马十驾强弩.之末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钗钏.(chuàn)戏谑.(xuâ) 徇.私枉法(xùn) 韬.光养晦(tāo) B.便笺.(qiān) 伫.立(zhù) 铩.羽而归(shā) 晕.眩战栗(yūn) C.草窠.(kē) 猿猱.(náo) 鸡豚狗彘.(zhì) 瓮.牖绳枢(wēng) D.聒.噪(gōu) 蜷.缩(quán) 钟灵毓.秀(yù) 高屋见瓴.(líng)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桃杌.(wù)盗跖.(zhí)罪愆.(yǎn)涔涔.(cãn)B.珠玑.( jī)纶.巾(guān)孱.头(càn)冠冕.(miǎn)C.旄.节(máo)煴.火(yùn)蟊.贼(máo)马厩.(jiù)D.戕.害(qiāng)罪孽.(niâ)啮.雪(shì)刎.颈(wěn)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苌.弘化碧(cháng)重.湖叠巘(chïng)见臣列观.(guàn)B.休戚.相关( qī)前合后偃.(yǎn)宫商角徵.(zhǐ)C.咄.咄逼人(duō)乍.暖还寒(zhà)刚愎.自用(bì)D.吹毛求疵.(cī)繁文缛.节(rù)插科打诨.(hūn)9.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潺湲.(yuán)泠.然(lěnɡ)出岫.(xiù)决.起而飞(xuâ)B.央浼.(miǎn)纤.尘(xiān )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C.埋.怨(mán)潦.水(lǎo)迤.逦(yǐ)茕茕孑.立(jiã)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战战兢.兢(jīnɡ)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桑梓.(zǐ)蓬蒿.(hāo) 怏.怏不乐(yàng)草芥.(jiâ)B.胡诌.(zhōu)奢侈.(chǐ)数.见不鲜(shuî)酗.酒(xù)C.怂恿.(yŏng)馔.食(zhuàn)得鱼忘筌.(quán)陨.首(yǔn)D.捧袂.(juã)蕴藉.(jiâ)涸.辙之鲋(gù)倒涎.(xián)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欧打翔实桀骜九霄云外B.苍茫崛起精彩祸起箫墙B.莅临施与震动添列门墙 D.竣工漂泊炫耀幡然悔悟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隔膜万户侯漫江碧透书生义气B.携手竟自由山舞银蛇萧瑟秋风C.遏制详实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搏击妖娆英雄气慨浮想联翩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慰藉颠峰迁徙既往开来B.烦躁凋零霎那走头无路C.亲怩湎怀锤炼阿谀奉承D.作孽收讫编纂山清水秀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项是()A.嬉戏会晤迄今熟读成颂B.恼怒作揖肄业家喻户晓C.和霭诅咒锱重怨天由人D.惦量茏罩缈茫崇山峻岭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洗绦瞋怪别出心裁蜂涌而至B.刹车诡秘口颂心惟汗流浃背C.歉收羞赧针砭时弊五彩斑澜D.厮打脚趾平反昭雪畏葸不前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陷阱缄默拾人牙慧委屈求全B.辐射馥郁名门旺族杳无踪影C.榫头篡改自渐形秽山清水秀D.杀戮寒暄鳞次栉比纨袴膏粱1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孟浪樯橹缥湘萧瑟B.帷幄国粹错勘自诩C.寒暄凝噎涟漪亢旱D.嗣位天堑箫鼓惫懒1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举案齐眉杳无音信望帝啼娟完璧归赵B.刎颈之交礼上往来负荆请罪稂莠不齐C.渑池之会顺水推船孽根祸胎莼鲈之思D.怒发冲冠脍炙人口良晨美景价值连城19.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辖制玷辱希翼摧眉折腰B.晦朔凭轩懿范窈窕寻壑C.尺牍酒馔噩梦舸舰迷津D.棉密缓促尴尬投笔从戎20.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孤僻讥诮促狭安然无恙B.喧阗拮据缁铢富丽堂皇C.毗邻混顿杀青臭名昭著D.疏朗颦蹙俨然感恩带德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评估卷(期末试题)(解析版)

必修一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考试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荤.腥(hūn)愚氓.(mánɡ)繁衍.(yán)虐.待(nüè)B.噩.梦(è) 契.约(qiè) 褴褛..(lán lǚ) 咳嗽..(ké sou)C.揩.油(kāi) 缜.密(zhěn) 瞌.睡(kē) 弄.堂(lònɡ)D.尘埃.(āi) 骷.髅(ɡū) 游说.(shuō)谄媚..(chǎn mèi)解析:A项“氓”应读“ménɡ”,“衍”应读“yǎn”;B项“契”应读“qì”;D项“骷”应读“kū”,“说”应读“shuì”。
答案:C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B.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C.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D.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解析:A项“劳斯莱斯”是专有名词应加引号;B项“爱德华、贝尔彻”中间应用间隔号“·”;D项句子内部并列短语之间要用顿号,改为“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
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____的。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____终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信笺饯行栈道浅浅水声B.嘺望獠牙积潦星火燎原C.木屐孱头潺湲削足适履D.稂莠踉跄阆苑琅琅书声【解析】C项分别读“jī、càn、chán、lǚ”;A项,“笺”“浅”应读“jiān”,“饯”应读“jiàn”,“栈”应读“zhàn”;B项,“嘺”应读“liào”,“獠”“燎”应读“liáo”,“潦”应读“lǎo”;D项,“稂”“琅”应读“lánɡ”,“踉”应读“liànɡ”,“阆”应读“lànɡ”。
【答案】C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陨身不恤风神潇洒炯乎不同炉火纯清B.涕泗交流绽露头脚左顾右盼步履稳健C.黯然神伤雷励风行酣畅淋漓不能自已D.默默含情鸦鹊无声佳作迭出短小精悍【解析】A项,“陨”应为“殒”,“炯”应为“迥”,“清”应为“青”;B项,“绽”应为“崭”,“脚”应为“角”;C项,“励”应为“厉”;D项,“默默”应为“脉脉”,“鹊”应为“雀”。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铁道部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责任归咎于信号灯问题,实在是差强人意,民众质疑声一片。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8月12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26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空巷,车流、人流比平日多了许多。
D.余积廉曾在电影《欢颜》、电视剧《天蚕变》等炙手可热的影视作品中担任摄影师,并导演了《决战天门》《少林达摩》等电影,常和任达华、古天乐等明星合作。
【解析】A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此处属望文生义,与句意不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综合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慎终追远清明永驻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这一段动人的故事。
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
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
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
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必修一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延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
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B.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C.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D.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②声非加疾.(劲疾)也③而绝.(横渡)江河B.①今之众人..(这类人) ..(一般人) ②君子博学..(学问渊博) ③郯子之徒C.①纵一苇..千里(战船) ③泰山之阳.(北面) ..之所如(小船) ②舳舻D.①顺风而.呼(连词,表修饰) ②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③则.耻师焉(连词,表承接)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B.《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古代战场壮美景色的描绘,对风流人物雄才大略、丰功伟业的追念,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忧愤心情。
C.《拿来主义》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鲁迅善用“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等形象的比喻来论证道理,语言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已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测试了最大的耐受剂量。
目前,正等待国家药监局尽快批准Ⅱ期临床试验。
“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是多么渴望这些救命药,”做过临床医生的赵春华显得有些焦急,他说一项医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解除病人的疾苦。
(选自2005年8月23日《科技日报》)15.为什么称赵春华为“排头兵”?(4分) ___ 16.人物访谈属于新闻体裁中的人物通讯,新闻主要靠事实说话。
(8分)①概括列举这则人物访谈中几个主要的新闻事实:(5分)1999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②通讯则可以加入精当的议论。
这则人物访谈所揭示的人物精神实质是 。
(不超过10个字,1分)③这则人物通讯在行文结构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2分)1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赵春华是在于苏格兰召开的第34届国际实验血液大会上,第一个在国际上提出 “亚全能干细胞学说”的。
B .“亚全能干细胞学说”认为,人体各种组织内存在一种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亚全能干细胞”,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各种成熟的组织细胞。
C .社会伦理、宗教信仰等是国外胚胎干细胞研究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主要原因,要想过渡到临床,必须突破遗传缺陷和肿瘤化倾向等技术难题,已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D .“做事业,还是要在自己的国家。
”“人是文化的人,做事要与本国的文化、环境相融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这些都是访谈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慨。
18. “科学技术是潜在的、最有力的发动机,推动社会经济离不开高科技。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不少于60字,3分)19. 就这则人物访谈写一篇简短的新闻评论。
(不少于150字,5分)六.(13分) 20.略21.我校将举行第四十六届田径运动会,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5分) 【要求】不得出现班名、人名及其相关的信息,不少于100字。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内容合理想象,补写结尾。
(限60字以内,4分) 一片叶子的飞翔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
”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栖息在电线上的小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
”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儿感慨地对它的孩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
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就这样,过了5年。
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
哪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
这样,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自己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D[A:yè zhí B:biě jiā C:chì]2.C[妄自菲薄:与“自己”重复。
B.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为褒义词。
安土重迁:指在一地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 3.B[A:缺主语,把“在”与“人类”对换位置。
C:搭配不当,“看到”“熟悉的乡音”。
D: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二.4.C(A.“设想”如果与现实不符,则未必“安心”——“终难以一种长青树的姿态存于世”;B.不是人人都会被流放;D.文中无此信息)5.C(“共同语言”是指“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而选项则是表现“方式”。
)6.B(“安心”不是充分条件,还得“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才能进入文学创作。
)7.A(“时间长河中,人无法还家”错。
还家后“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亦错。
)三.8.A(shuî) 9.D 10.B,C四.1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2.(1)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曲弧度就符合圆规画的线。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弯曲让它变成这样的。
(2)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3.(1)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B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
(2)“烧”字用得传神,用了比喻的修辞,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辉反照秋山,一片通红,犹如野火燃烧在遥远的秋山之上,逐渐隐没消失,静中有动(或者“远”字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或者“入”字写出了夕照的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怅然伫望之殷切。
)。
(3).只要言之成理既可。
示例:A、作者即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
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
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
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E、情景分写,层次鲜明。
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
有曲达其意之妙。
14.(一)(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官盛则近谀(2)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茶馆》(或《龙须沟》)五.(一)“超女”是一剂精神蒙汗药15.(1)是指“超女”们突然大红大紫(一夜成名)。
(2分)(2)因为购买住房负债而变得贫穷(生活贫困)。
(2分)16.(1)刘忠德的评论表达了对文化艺术走向的忧虑。
(2)刘忠德主张用行政手段直接介入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思维的惯性和惰性。
(3)没有真正尽到责任,唤醒青年直面现实。
(答对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17.(1)“超女”们的踊跃参加。
(2)成千上万的“粉丝”们积极参与。
(3)公司策划和华丽的包装,电视台的主持的宏大场面。
(答对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218.原因:(1)使年轻人缺乏对社会严肃认真的思考。
(2)不再会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产生质疑,努力改变它。
措施:(1)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要唤醒青年直面严峻的现实。
(2)年轻人要觉醒,看清神话的非现实性和不可复制性。
(3)“超女”回归娱乐本身。
(每点1分)19.参考答案(略),只要敢于表达自己对于“超女”现象的真实看法,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即可。
(酌情给分)(二)赵春华:要做就做排头兵15. 在部队的时候,赵春华总是站在队伍最前列;如今又走在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国际前列.(每点2分)16. ① 1999年:毅然放弃美国绿卡,辞去所任职务,回国开始从事干细胞研究;2000年:获得攀登计划项目资助,开展“间质干细胞可塑性机制研究”;2002年:制订出我国第一个干细胞药物制剂的制备和检定规程,使干细胞研究工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2004年: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亚全能干细胞学说”;正式获得新药临床批文,标志着我国有了第一个干细胞治疗产品;2005年:完成成体干细胞制备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和标准制订,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出席苏格兰第34届国际实验血液大会。
(每点1分)②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1分)③把人物语言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贯穿全篇。
(2分)17. B。
(A、“亚全能干细胞学说”不是在第34届国际实验血液大会上提出的。
C、过渡到临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D、这些都是引用被访者的语言。
)(2分)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了,才能带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3分,意思对即可)19. 首先,作为一个科学家,要爱自己的国家;否则,他便成了无本之木。
其次,作为一个科学家,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否则,他便成了无源之水。
再次,作为一个科学家,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多出成果;否则,他便当之有愧,愧对党和国家的培养。
最后,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的成果要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否则,他便受之有愧,愧于接受社会和人民给予他的种种荣誉和待遇。
赵春华无愧于“排头兵”这个称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酌情给分)六.20.③④②①(每空1分)21.解析:此题隐含要求有五:虚拟班号;有呼请听众注意方队的导语;展现班级昂扬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不得泄漏自己的真实身份;字数限制。
(每点1分)试举例:(1).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迎面走来的是XX运动员代表队。
他们正以整齐的步伐,以军人的风采展示必胜的信心,他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着,因为他们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高,更快,更远”是他们的目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他们的主题,“勇往直前”更是真正的本色!(2).接下来入场的是XX代表队,该方阵突出的是竞技与美的组合,在本届运动会中,他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竞技的舞台上展现坚韧顽强的精神和青春的热情。
醒目的会标是用唯美的线条各了出的一个正在奔跑的人,扭曲的X型是英文“XX”的首写字母。
此刻他们以整齐的步伐、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证明他们必胜的勇气和力量。
祝愿他们能用友谊的表现为美好的中学生活留下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和点缀生命旅途的韶光年华!(3).参加本届运动会的XX代表队由11名女运动员和28名男运动员组成。
在他们中,既有往届校运动会冠军,也有众多可畏的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