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工程建设期的环保制度

工程建设期的环保制度一、总则1. 本环保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旨在规范建设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环保措施。
3. 本制度应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定具体的环保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环保责任1. 建设单位应明确环保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环保制度,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
2.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阶段考虑环保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单位必须遵守环保操作规程,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控制施工噪音、粉尘等污染。
4.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环保要求得到落实。
三、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立固定的废弃物分类收集点,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2.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如覆盖、喷水等,减少空气污染。
4. 施工用水应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并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5.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四、环保监督与考核1. 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环保检查,评估环保措施的执行效果,并及时调整完善。
2. 对于违反环保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建设单位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处罚。
3.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对于公众反映的环保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响应并处理。
五、附则1. 本环保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公路工程环保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旨在规范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 所有参与公路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环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的环保工作总体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环保监督检查工作。
3.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环保施工方案,明确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步骤和责任人。
三、施工期间的环保要求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划定施工区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
2. 施工材料堆放应有序,防止泄漏、飞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 施工机械应定期维护保养,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
4. 废弃物料应分类收集,合理利用或安全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5. 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污染。
四、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1.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粉尘、水质等进行监测。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环保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3. 对于超标排放的污染物,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五、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1. 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
2.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扩散。
3.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和后续处理工作。
六、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环保法规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 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和教育。
七、监督与考核1. 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
2. 对于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环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各参建单位和人员。
工程项目部环保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部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
2. 工程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环保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活动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3. 环保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二、环保责任1. 工程项目部成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确保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都应遵守环保管理制度,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三、环保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环保标识,划定施工区域,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2. 施工废水、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或倾倒。
3. 采用低污染、低排放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对于易产生环境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制定专项环保方案,并严格执行。
四、环保监督1. 环保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
2. 鼓励员工、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对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3. 建立环保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对于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个人或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工程项目部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环保理念和工程的环保措施。
六、应急管理1. 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
2. 一旦发生环境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散,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损害。
七、持续改进1. 环保管理部门应定期总结环保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不断优化环保管理制度。
2.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环保管理水平。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项目部环保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最新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最新版篇一: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xx修改版]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BEIH-218.10-05-20xx环境保护管理办法Regu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xx-06-30发布20xx-06-30实施集团发布目次前言 .................................................................. . (III)1 范围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 (1)4 职责 .................................................................. . (1)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规定 (3)6 检查与考核 .................................................................. (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编制,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标准。
目的是为了实行环境保护全过程、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体制,规范竣工环保验收、重大环保治理项目建设、生产过程环境保护管理。
同时规范并加快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适应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需要。
本标准代替了Q/BEIH-217.10-01-20xx《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安全与科技环保部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全与科技环保部本标准起草人:臧电宗宋兆星本标准修改人:孙永兴张志勇本标准审核人:梅东升本标准复核人:关天罡本标准批准人:郭明星本标准于20xx年8月首次发布,20xx年5月第二次修编,20xx年6月第三次修订。
环保工程安全规章制度

环保工程安全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环保工程安全管理,保障建设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保障环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管理机构1.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环保工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协调解决环保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监督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2.环保工程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对环保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三、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环保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环保工程安全计划,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清除施工现场隐患,并做好安全标识。
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严格遵守环保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3)施工现场应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3.施工后的安全整改(1)施工结束后,要做好环保工程的安全验收工作,确保环保工程符合安全要求。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做好安全记录。
四、环保工程安全管理责任1.环保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清晰,必须做到责任到人。
2.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保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五、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审核1.环保工程安全计划、应急预案等必须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
2.施工单位每月必须对环保工程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六、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1.对于在环保工程安全管理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2.对于违反环保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处罚,直至停工整顿。
七、附则1.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调整,应经环保工程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2.对于贯彻执行不力或违反规定造成后果的个人和单位,将依法追究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制度一、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制度应当是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其包括从施工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到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再到施工后的环境监测评估等全方位的环境管理措施。
建筑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方案,监测环保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协调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环保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由具备资质的环境评估机构进行,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特点,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应当进行公众参与,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消除环境污染来源。
施工结束后,应当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工作,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环保措施的效果。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环保措施,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四、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切实履行环保管理制度,防止环境污染。
指导施工单位遵守环保法规,要求严格执行环保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应当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企业还应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使环保工作深入员工心中,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可能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工程项目,应当加强废弃物处理工作,实行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维护参与工程的人员健康和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建筑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二、安全生产责任1. 建筑项目总承包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严格落实安全职责。
2. 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培训,确保全员安全参与。
三、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定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通畅。
2. 对易发生事故的施工工艺、设备和工作面进行专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
3.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带、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四、劳动保护与用工管理1. 建筑工程参与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熟悉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3. 管理工人用工合同,确保合法、合规用工,不得超员、超时工作。
五、作业环境管理1. 施工单位应确保作业环境的通风、照明、防尘等设施符合标准要求。
2. 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应采取妥善的处理、运输和存放措施,避免造成污染。
六、应急管理1.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对措施。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做好应急演练。
七、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建筑工程安全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或给予相应处罚。
2. 社会公众、工人和相关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安全环境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八、法律责任1. 违反本规定的,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九、附则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对规定进行修改,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结语:建筑工程安全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共同维护良好的工程安全环境。
环保部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环保部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环保部门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和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环保部门所负责的所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三、工程项目管理组织1. 环保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各项工程项目。
2. 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 环保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责任分工。
四、工程项目立项1. 工程项目立项应遵循环保部门的规定流程,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和领导批准。
2. 工程项目立项需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明确工程项目的目标和需求,确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3. 工程项目立项应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明确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五、工程项目实施1. 工程项目实施应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组织和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2. 工程项目实施需要配备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六、工程项目监督检查1. 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工程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实施。
2. 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工作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3. 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工作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环境安全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项目能够保证环境的安全。
七、工程项目验收1. 工程项目验收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验收标准应符合环保部门的相关标准。
2. 工程项目验收应由专门的验收组进行,验收过程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
3. 工程项目验收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调查处理,确保工程项目合格。
八、工程项目总结1. 工程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整理工作,汇总工程项目的经验教训和改进建议。
2. 工程项目总结应由专门的总结组进行,总结内容应全面客观,为下一步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标准版)1概述为贯彻《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落实“安全清洁生产、综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减少和避免安全环保事故,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防治污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为实现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部门安全环保生产、防护及事故责任和现场抢救的管理。
3安全管理3。
1职责3.1.1生产副总是生产安全的直接负责人,安环部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3.1.2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环部的各项安全指令,确保生产安全。
3.1.3各部门主管领导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合安环部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安全制度制定与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和纠正工作,并做好岗位日常安全培训工作。
3.1.4各生产部门兼职安全员要协助本单位领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单位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3.1.5职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
2024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细则(二篇)

2024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细则____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____-04-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我省范围内建设____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无线通讯,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应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条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____》的规定,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一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____:1、____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____kv至____kv跨地市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及以上、短波100kw及以上或者在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及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多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多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多台或者多址发射的无线通信系统。
7、两个及两个以上合并审批的项目。
(二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____报告表:1、____kv以下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以下、短波100kw以下,且位于非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以下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单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单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单台的无线通信讯系统。
7、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设施。
第四条分级审批(一总功率在____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总功率在____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____kv以上输变电工程;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
(二____kv至____kv输变电工程;总功率在____千瓦以下的广播电台,差转台;总功率在____千瓦以下的电视发射塔;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探测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
环境保护安全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保障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适用于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二、环境保护责任1.组织应当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组织的各级管理职责之中。
2.组织应当设立环境保护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境管理责任的落实。
三、环境风险评估1.组织应当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识别环境风险源,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2.环境风险评估应包括环境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判定。
四、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组织应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计划,明确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责任。
2.组织应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3.组织应合理使用资源,提倡节约型、绿色型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组织应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定期监测、评估和报告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五、环境保护培训与教育1.组织应开展环境保护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
2.组织应制定环境保护培训计划,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开展全员培训。
3.组织应定期组织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六、环境应急与事故管理1.组织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2.组织应开展环境事故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环境事故的发生。
七、监督与评估1.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组织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惩处。
2.组织应建立内部评估机制,定期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
八、违规处理和法律责任1.对环境保护规定违反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
2.个人或单位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义务,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以上是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内容,旨在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科学的环境评价和有效的环境监管为基础,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第三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明确、社会参预广泛的环境保护格局。
第四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应当注重技术支撑,提倡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促进研发和示范推广。
第五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参预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强化法管理念,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执行监督,依法追究违法行为的责任。
第二章建设前的环境评价第七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建设前环境评价制度,依法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全面、客观、科学,评价范围应涵盖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
第九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应包括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评价结果应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向公众公开,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第十一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应当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合理规划,在设计、施工和投产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生态破坏。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定期报告环境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当加强应急管理,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环境污染事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范本项目名称: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和依据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制。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
三、环境保护管理1.项目环评: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施工前批复的依据。
2.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建设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如噪声、振动、粉尘等。
3.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单位应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并合理利用和回收施工废弃物。
4.环境监测: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5.环境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应制定环境紧急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化。
四、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确保履行。
2.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合理设置和维护项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营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3.培训教育:建设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建设单位应定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和指挥体系,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
五、监督检查和处罚1.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规定的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罚,并予以公开曝光。
六、附则1.本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解释和修订,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建筑工程工地环保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工地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建筑工程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绿色施工,提高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我公司特制定本环保管理制度。
二、管理体系1. 环保领导小组:在每个建筑工地设立环保领导小组,负责工地环保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价等工作;2. 环保专职人员:每个建筑工地都应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工地环保日常管理工作,协助环保领导小组做好环保工作。
三、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定环保措施和保护目标;2. 制定施工方案,明确环保责任和分工,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3.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培训,指导他们环保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施工阶段1. 废弃物处理:所有施工废弃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妥善处理,不得乱倾倒;2. 噪音污染控制: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噪音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3. 空气污染控制:要加强施工车辆的排放管理,做好扬尘控制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4. 水污染控制: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废水排放,确保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5. 施工装备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设备排放的废气和废水,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五、整改与处罚1. 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责任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工整顿等;2. 对严重违反环保法规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监督与评估1. 每个建筑工地都应设立环保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环保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环保部门应定期汇总各工地的环保成绩,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报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未尽事宜,由环保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建筑工程工地环保管理制度经公司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自即日起正式实施。
希望各工程部门、施工单位遵照执行,共同维护环境,创建绿色和谐工地。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环保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建和已建的环保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环保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保证其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环保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确保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第五条环保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安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第六条环保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单位应当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与环保设施安全相关的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诉求。
第二章设计与施工第七条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按照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进行。
第八条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充分考虑降低环境风险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环保设施的安全性。
第九条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明确责任主体和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监管要求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条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程序进行,不得随意延期或违规施工。
第十一条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合规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环保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安全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当对环保设施的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其设计合理、安全可行。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施工。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资料保存,确保技术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可查性。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旨在加强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及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
二、环保责任1. 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编制环境保护方案,并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要求。
2.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确保设计符合环保标准。
3.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和破坏。
4.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环保监督,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规定。
三、环保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环保设施,如噪音屏障、粉尘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废水、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禁止随意排放或倾倒。
3. 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地下水污染。
4. 对于可能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施工活动,应提前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监督检查1. 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环保检查,评估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环保部门应对建设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对于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公众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五、法律责任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环境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环境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环境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机构由总经理作为主要负责人,设立专职安全负责人,并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
2. 安全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 施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1.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严禁违章操作。
2. 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
3. 从业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 施工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监测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包括安全标识、安全警示和安全通道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六、事故处理和隐患整改1. 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要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置,同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2. 发现安全隐患后,施工单位要及时整改,并建立整改追踪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3. 施工单位要建立事故报警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报警,做到及时处置。
七、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责任由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同承担,必须履行好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八、附则1. 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环境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有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应当遵守。
2. 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建筑工地施工环保规章制度

建筑工地施工环保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建筑工地施工环保工作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的施工环保工作,所有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应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建筑工地施工环保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整体配合、持续改进”的原则,重点防控扬尘、噪音、水污染等环境风险,确保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第二章环保责任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明确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确保环保工作有序推进。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环保岗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建筑工地的环保工作,保证环保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培训,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规定。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环保措施第九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许可证和环保相关要求开展施工活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分类收集、妥善处理,并定期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加强扬尘控制,采取覆盖、喷洒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确保周边空气质量。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噪音的控制,采取隔离、隔音等措施,降低噪音污染,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控,严格遵守排污标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第四章环保奖惩第十四条对于遵守环保规定、做好环保工作的建筑工地,可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环保表现。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环保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的建筑工地,将依法追究责任,处以相应的罚款和处罚,直至停工整顿。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施工单位应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加强建筑工地的环保工作。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是指对涉及环境保护的设施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由政府制定,以确保环保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并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设施安全评估和审查:规定环保设施建设或改建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查的程序和要求,包括评估设计文件、设备选型和现场布置等。
2. 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规定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要求,包括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认证要求、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监测和检测程序等。
3. 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规定环保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包括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等。
4. 监测和报告要求:规定环保设施需要进行的监测和报告要求,包括设施出口排放物和废物的监测、监督检查、事故报告等。
5. 安全培训和宣传:规定环保设施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宣传要求,包括培训内容和方式、安全教育宣传的形式和频率等。
6. 处罚和奖励措施:规定对环保设施安全管理不合格的处罚措施和对合格管理的奖励措施,以促使企业和个人主动遵守规定,保证环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环保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环保设施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它对环保设施的建设、运维和监管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对于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地环境管理,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保护,维护员工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包括建筑、装修、拆迁等项目。
工地环境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工地环境管理的负责人是工地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监督和检查工地环境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责任制定,施工单位需明确工地环境管理责任人员,并确保其有能力履行相应职责。
第二章工地环境管理要求第五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工地环境管理目标和责任。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案、隐患排查方案等。
第六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施工区域,明确施工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第七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并做好施工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理。
第八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对空气、水质、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三章工地环境管理措施第九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方案等。
第十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一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第四章工地环境管理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工地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第十三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设立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第十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制定违规处罚制度,对违反环境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责令停工整改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修改,由工地环境管理负责人负责,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制定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建设项目环境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术语和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安全评价: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辨识和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并根据其形成事故的风险大小,采取相应大安全措施,以达到安全的过程。
4总则
建设项目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保证防治环境污染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持以新代老,治理老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满足污染总量控制要求。
5组织机构与职责
5.1组织机构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工作在公司总工程师、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由技环处归口管理,采取分工负责、协同工作的体制。
5.2相关部门职责
计划发展部:负责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中,公司部门之间及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
技环处:组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配套建设的环保安
全工程技术方案的编制评审、参与环保安全工程招投标和调研工作。
参与组织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基建技改处:组织配套建设的环保安全工程招投标和调研工作、施工管理、公司内部验收,参与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设备处:参与配套建设的环保安全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招投标、调研、公司内部验收、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工艺处:对配套建设的环保安全工程规划平面位置,并为环保安全专业设计提供相关工艺参数,参与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招投标。
冶金处、质量处:为环保安全专业设计提供相关工艺参数,参与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招投标。
使用单位:参与配套建设的环保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招投标、
调研、公司内部验收、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档案馆:负责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档案资料的归口管理。
6管理规定
6.1建设前期阶段
6.1.1项目建议书获批,可研报告编制阶段,计划发展部根据公司总体要求,通知技环处分别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工作。
6.1.2技环处根据建设项目分类和规模请示国家环保总局或省环保局或市环保局,明确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或登记表后,委托有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工作。
6.1.3计划发展部协调设计单位在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中,落实公司环保安全建设要求以及环评报告和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污染防治和安全措施。
6.1.4建设过程中发生建设内容变更时,计划发展部通知并会同技环处向批复该项目环评报告和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说明或提交书面调整报告。
6.1.5工艺处在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工艺规划、生产线布局和设备
选型中应保证满足环保安全要求。
6.1.6对于产生污染和安全危害的工艺和设备设施,由计划发展部组织使用单
位、技术主管部门与技环处共同商讨,提出可行对策,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6.2实施阶段
6.2.1技环处负责提出配套建设的环保安全工程技术要求,在副总师的领导
下组织计划发展部、基建处、设备处、工艺处、冶金处、环境保护设施使用单位和外请专家进行技术方案编制评审,向公司主管领导提交评审结论,组织签订技术协议。
6.2.2基建处按照公司《招投标管理制度》组织配套建设的安全环保工程招投标工作。
6.2.3基建处负责签订工程合同,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建设符合技术协议、工程合同规定要求。
6.2.4工艺处负责组织技术部门在引进国外进口设备及技术时,
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同时引进与主体设备配套的污染防治和安全设施。
6.3竣工验收阶段
6.3.1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基建处保证配套建设的环保安全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6.3.2环境保护设施使用单位,从试运行开始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的操作与运行。
6.3.3环境保护设施试运行期满达到技术协议和工程合同要求后,基建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公司内部验收,验收需要基建处组织提供技术协议、环境监测报告、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设备文件,竣工图等资料。
6.3.4公司内部验收合格后,技环处委托有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验收评价,并将《劳动安全卫生验收报告》报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3.5劳动安全卫生验收阶段,基建处提供项目相关技术协议、竣工图、安装检测报告、特种设备验收报告、消防验收报告,公司
内部项目总体验收报告等资料。
计划发展部提供项目试运行情况说明。
6.3.6上述工作完成后,根据计划发展部通知,技环处和基建处共同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委托竣工验收监测,办理竣工验收审批手续。
档案馆进行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
7其他要求
7.1计划发展部负责将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内容纳入整体技改管理考核之中,并将环境影响评价(包括评估)、安全评价、安全环保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验收评价、监测、竣工验收等费用列入计划予以落实
7.2生产准备处负责组织实施的涉及环保安全设施建设或改造的技措项目
的管理按此规定执行,生产准备处的职责参照基建处执行。
8检查与考核
《建设项目环保安全管理规定》由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计划发展部、技环处负责检查与考核。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