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分析

合集下载

茅盾老舍巴金

茅盾老舍巴金

3、《憩园》的要点
• 3.1 主题:家园的失落与寻觅
• 《家》中觉慧勇敢出走,将旧 家庭抛弃,是“启蒙者”的代 表。但是他却最终无法找到新 的归属,象征家园的失落。 • 3.2 鲁迅“离去——归来——再 离去”模式:“我”企图拾起 的是失落的“遥远的旧梦”, 是一种对家园的寻觅和体认。
• 3.3 艺术特点:
• 浓厚的抒情气氛 • 哀怨婉约的文字 • 舒缓自如的笔调
3、《寒夜》的要点
• 3.1 主题意象:寒夜 • 气氛:寒冷、凄凉 • 3.2 《寒夜》意蕴 • ① 知识分子冲出“大家”,却陷入新的“小家” 的束缚当中,作者打破了前期作品中的“启蒙神 话”。 • ② 五四“爱情神话”的退场。 • ③ 知识分子对生存的恐惧:汪文宣 • ④ 娜拉走后又“回来”的典型:曾树生
• 5.2 乡土小说:以深邃的眼光看到革命后封建土 壤上更加深刻的悲剧,发掘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心 理结构。 • 茅盾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 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 图画,虽然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 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 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通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能给我们以前 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作 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
• 5、巴金的小说代表作:
• 《灭亡》(1929) 、《死去的太阳》(1931) • 《爱情三部曲》:《雾》(1932)、《雨》(1933)、 《电》(1935) • 《激流三部曲》:《家》(1933) 、《春》(1938)、 《秋》 (1940) • 《憩园》(1944) • 《第四病室》(1945) • 《寒夜》(1947)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茅盾、老舍、巴金

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

(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

茅盾老舍巴金课件

茅盾老舍巴金课件
老舍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童年生活艰苦,后考入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在 北京市内多所学校任教。
老舍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涉猎戏剧、曲艺等领域,对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 远影响。
老舍的主要作品
《茶馆》
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北京一家 茶馆为背景,通过描绘茶馆中各 色人物的命运,展现了清末至解
放前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影响。
茅盾的主要作品
《子夜》
《残冬》 《秋收》
《蚀》三部曲 《春蚕》
茅盾作品的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
细腻的心理描写
茅盾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通过 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批判,展现了时 代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茅盾的作品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通过对 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人性的 复杂和多样性。
《骆驼祥子》
以北平(今北京)一个拉车夫祥子 的悲惨遭遇为主线,揭示了旧社会 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四世同堂》
以北平一个胡同里的祁家四代人为 切入点,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 争中的顽强抗争和民族精神。
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
语言朴实自然
老舍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 ,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鲜明
叙事结构严谨
语言简练明快
茅盾的作品在叙事结构上非常严谨,情节 安排紧凑,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引人入胜 。
茅盾的作品语言简练明快,文字质朴自然 ,表达力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章老舍与巴金PPT课件

第三章老舍与巴金PPT课件
►三起三落 三次买车 ►祥子的悲剧 社会悲剧 性格悲剧 命运
悲剧
16
二、巴金及其创作
►1、生平介绍: ►巴金(1904-2005),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官
僚家庭,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受到
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3年离开成都求学于南京、上海等地,从
第三章、老舍与巴金的小 说创作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老舍的生平与创作
►1、作家概况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笔名老舍。满族人,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 家庭。 ►1913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 在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
19
1938年和40百度文库代
20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 重庆等地。抗战后期,主要以描写现实生活 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 《寒夜》等。
►解放后,巴金留在中国,也遭受到中国政治 运动的影响,文革后所写的散文《随想录》 是最能体现巴金作为知识分子对于自我心灵 的审视和批判。
28
司马长风论《家》的成就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 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 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 湃。 (二) 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 小说。

现当代文学 巴金、老舍、曹禺

现当代文学 巴金、老舍、曹禺

• 繁 我没有病。 • 朴 (忍耐)克大夫是我在德国的好朋友,对于妇科很有研究。 你的神经有点失常,他一定治得好。 • 繁 谁说我的神经失常?你们为什么这样咒我?我没有病,我 没有病,我告诉你,我没有病! • 朴 (冷酷地)你当着人这样胡喊乱闹,你自己有病,偏偏要 讳病忌医,不肯叫医生治,这不就是神经上的病态么? • 繁 哼,我假若是有病,也不是医生治得好的。(向饭厅门走) • 朴 (大声喊)站住!你上哪儿去? • 繁 (不在意地)到楼上去。 • 朴 (命令地)你应当听话。 • 繁 (好像不明白地)哦!(停,不经意地打量他)你看你! (尖声笑两声)你简直叫我 想笑。(轻蔑地笑)你忘了你自 己是怎么样一个人啦!(又大笑,由饭厅跑下,重重地关上 门。) • 朴 来人!
《原野》
《日出》
《雷雨》
《雷雨》主要人物
• 周朴园是《雷雨》的中心人物。是带有 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 他专横暴戾、自私、虚伪。重视自己家 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 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

蘩漪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她聪明、 美丽、热情,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强烈愿 望,有“蛮性”的原始力量,同时又是封 建家庭中的受害者。在周朴园的家庭专制 和周萍的爱情背弃的打击下,变得忧郁阴 鸷。蘩漪是一个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 她身上体现了“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 恨”。 她的反抗,既有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 主的进步性,也带有自身的局限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2巴金与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史2巴金与老舍

小说《骆驼祥子》插图
老 舍
虎妞在作品中是欲 望的化身(物欲和 肉欲),她追求个 性解放,具有中国 封建的女性依附心 理,又带有现代都 市人的狡黠。虎妞 的出现成为了祥子 悲剧命运的重要因 素(命运悲剧)
毕力在话剧《骆驼 祥子》中饰虎妞
老 舍
虎妞的死又加深了祥 子人生的悲剧性 (社会悲剧)。 (祥子并不爱虎妞, 虎妞让祥子更加感 受到生活的重负, 精神上的矛盾和重 压使祥子的生活呈 现出更强烈的悲剧 性)
巴金画像
巴 金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 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 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 ‚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 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 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 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 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 海市文联副主席。
老 舍
平常生活中的幽默展示,以笑代愤的 表现形式。显示了中国人苦难中的
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有时过分迎 合小市民的趣味而使作品流于‚油 滑‛的‚耍贫嘴‛之嫌,在其早期 作品中比较明显;后期作品克服了 这一不足,把幽默放在了更高的视 点上,使幽默中切合生活的现实的 批判,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注意 了分寸感的掌握,使悲喜剧交织, 抒情与讽刺融合在一起,产生出深 刻感人的艺术力量。
1944年开始创作(就在北碚 现在区委内的小屋),后旅美 完成,分《惶惑》、《偷生》、 《饥荒》三部,描写了日寇占 领时期北平西城小羊圈胡同以 祁家为中心的几十户人家不同 的遭遇,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 苦难和觉醒,倾诉了古都人民 的亡国之痛,赞美了不可征服 的民族魂,其中也融灌着作者 对民族积弱而进行的文化和国 民性反思。

现代作家的文化类型对比——以茅盾、巴金和老舍为例

现代作家的文化类型对比——以茅盾、巴金和老舍为例

学 术 论 坛

DOI:10.16661/ki.1672-3791.2020.01.249

现代作家的文化类型对比①

——以茅盾、巴金和老舍为例

王星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对于一个文学时代的风度而言,五四时代代表的是弥足珍贵的开拓精神,三四十年代代表的是建设中的雄浑气魄,那么在茅盾、巴金以及老舍身上,充分具备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开拓者和建设者的气魄。这点毋庸置疑,我们可以从外国作家的评价和角度加以印证。在五四年代的作家们之所以热爱国外文学,不仅仅只是易卜生和卢梭等人所引起的中外文学开放思潮,还加上了莫泊桑、契科夫等人怪诞思维。

关键词:茅盾 巴金 老舍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a)-0249-02

1 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学地位

对于列夫托尔斯泰,虽然那时候国内已经翻译了关于他的十几个诗集,但是就五四年代对于他的理解,还只是局限于他那本“艺术论”身上。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在茅盾等几位文学大家,尤为喜欢一些气魄宏大和境界高明的国外作家。老舍喜欢狄更斯、康拉德、福楼拜,就狄更斯而言,他的作品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是比较粗糙的,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粗糙,使得他的作品让更多作家直观地感受他的狂野和粗放,使得作家的灵感变得汪洋肆意,汹涌澎湃,其气魄的舒展如细水长流不失圆润,这大概就是老舍热衷于此的原因。而巴金则是更加倾向于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他后期的喜爱,前期则是喜欢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正是巴金在阅读这些优秀作品时,激发了他深邃不见底的创作欲望。在另一个角度上,他对于鲁迅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对其针砭时弊、锋芒露骨、毫不留情的笔力所折服,虽然他对于鲁迅颇为佩服,但是受到他的影响也只是局限在短篇小说上,他曾说过鲁迅的“孔乙己”写得多好啊,寥寥千字就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对于“故乡”和“祝福”等短篇小说则是用精美来形容。整体而言,巴金是从小说的凝练和深刻上汲取鲁迅先生的精华,但是谈到“气魄”一词时,他则提起了左拉。而对于茅盾,对于气魄宏大的外国作家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例如英国的司各德,法国的大仲马以及当时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曾说过,“我在开始写小说时还是在读一些国外小说,读得很杂,各个国家的代表作品都有涉猎。”“英国的司各德,法国的大仲马,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作家常常在隔一段时间后就拿出来读一遍。”在谈论“谈我研究”中,他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理解早已不再局限于“艺术论”,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加高深的层次或者领悟境界。他说:“读托翁的大作,至少要下3种功夫:一是研究他文章的布局结构;二是研究他是如何进行对人物的刻画;三是他笔下的热闹场景。”在“爱读的书”里面,显然他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理解已经上升到思维和主体。

《骆驼祥子》内容简介+常考知识点

《骆驼祥子》内容简介+常考知识点

一、《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个名叫祥子的洋车夫生活经历,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北平人在旧社会中的艰难生活。老舍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热爱。老舍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赞扬,他以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人物,真实生动地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这个悲剧形象地反映出下层人民痛苦、无奈与挣扎,揭示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造成的压迫和剥削,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同时,老舍先生又以犀利、深刻、幽默、通俗地笔触来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

二、情节概述

祥子是个车夫,他有一个梦想:他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一辆可以自由自主的洋车。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新车。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就被兵抓去,车也被抢了去。在他再次拥有自己的车时,是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的。不久,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只好把车卖了去埋葬虎妞。之后他又喜欢上了小福子,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后上吊死了。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从此,他从积极进取走向了消极堕落:他

厌恶拉车,厌恶劳作,成为一个自甘堕落的人。祥子就是因为没有坚定的梦想才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失去生活的希望,最终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在那个社会里,人是最不值钱的。他们靠出卖自己来获取利益,没有人格可言。他们认为只要有力气就行了,却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

三、常考知识点

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巴金的生平简介

巴金的生平简介

巴金的一生简介

茅盾和老舍的小说风格是写实的,而巴金的小说则是激烈抒情性的。其前期的青春赞歌类小说激情洋溢,后期则转向创作更为深沉的悲剧。其小说不算精美圆熟,但是单纯酣畅,很适合以情动人的风格。

从矛盾身上,我们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当时的新小说和通俗小说并不能用我们现在这个现代主义已经完全发展起来的时代的观念来看待。当时的新小说和通俗小说的区分主要立足于中国当时本身社会圈层的割裂,城市旧派市民和受过新式教育的新人事实上趣味是无法共通的,新小说对通俗小说的排斥则是隐含着新社会对旧社会的激烈排斥。而巴金类似于我们现在认为的通俗小说家,他给青年人写作,满足新青年革命+爱情的欲望,并因此成为青年人的偶像作家。另一个例子则是矛盾,他执掌小说月报,使得销量一下子提振起来,这也能够说明新小说反而能够满足通俗的欲望。比俗的话,郁达夫那种病态的情欲描写,不管你怎么加以解释,解释成对旧道德的挑战之类的,也不能否认其格调的低俗确实满足了读者的恶趣味。

|巴金的创作

巴金前期的小说可以概括为青春的赞歌,其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和反抗为题材,只求能和青年读者情绪沟通,情感汪洋恣肆,很

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是和他的个人经历和创作理念相关的,其政治活动的失败使得他痛苦万分,于是便通过在小说中刻画革命英雄的形象来自我发泄。其题材和当时流行的革命+爱情的革命浪漫主义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写给青年人的通俗小说,巴金也是当时流行的青春偶像作家)一样,其人物和故事也多是对外国革命青年的模仿,但巴金能在《家》这部长篇中对这一题材进行深挖。

第八讲__茅盾、老舍、巴金

第八讲__茅盾、老舍、巴金

在艺术上,《家》塑造了觉新、觉慧、高老太 爷等一批较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觉新这个 形象,他被挤在新与旧的夹缝之间,在理智上 接受了新思潮,但在情感和行动上却仍然留恋 着旧家庭的生活,加之性格既善良又懦弱,这 便注定了其人生道路的悲剧性,觉新这个形象 是《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所在。在结构上, 《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 在风格上,《家》仍然是带有早期巴金小说的 共同特点,感情真挚热烈,汪洋恣肆,具有强 大的情感冲击力。
夏志清说,《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伟 大的爱的故事”,“在《寒夜》里,人性 的秘密终于被他发掘出来了”,“故事中 三个人物的命运,不单是中国最失败、最 绝望的黑暗时期内的一则寓言,同时也是 一出道德剧,写平常人在行‘仁爱之路’ 时所必要面对而无法克服的困难。”
唐小兵在《最后的肺病患者:论巴金的〈寒夜〉》 里认为,这部小说所展示的,正是现代主体性这 样一个复杂结构土崩瓦解的过程,现代社会所塑 造的个人主体,是通过一系列行为实践和意识形 态而获得正当合法性的,比如说个性解放,自由 恋爱,小家庭的建立,以及现代国家等等。随着 汪文宣的身体不断被结合病菌所侵蚀,他的世界 不断被无常和无望所困扰,这些最基本的现代价 值和机制,都将逐一卷入危机之中。汪文宣是一 个精神分裂型的反英雄,这个人物无法与任何形 式的社会或个人身份认同取得有意义的连结。
二、老舍 老舍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了一个富有民俗气息 的市民世界,在这个世界的观照中渗透着老舍 对中国文化以及民族性格的批判性思考。 老舍早期的小说显示出他的改良主义思想,他 批判老式市民的保守、顽固,也批判一些貌似 已经变得“现代”的年青市民的懒散、苟且, 对这些人物他都有很尖锐的讽刺,他寄希望于 《赵子曰》中的李景纯和《二马》中的李子荣 这样的新人,他们踏实肯干,任何一件事情都 不马虎苟且,而且相信只要这样认真做下去, 国家和社会都有大的进步。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茅盾、老舍、巴金

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

(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

鲁迅简介巴金简介老舍简介矛盾简介

鲁迅简介巴金简介老舍简介矛盾简介

鲁迅简介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为豫亭,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拓者。个人经历

鲁迅出生于晚清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他曾先后就读于南京水师学堂、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京法政大学,但因病未能完成学业。

1898年考入南京水师学堂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京法政大学

1905年因病辍学回国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

192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0年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1936年因病逝世

文学成就

鲁迅的作品主要有三类:小说、杂文和散文。

小说是鲁迅作品的主体,主要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这些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鞭挞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杂文是鲁迅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代表作有《朝花夕拾》、《三闲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这些作品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启发性。

散文是鲁迅作品的晚期代表作,主要代表作有《朝花夕拾续集》、《野草》、《书信集》等。这些作品表现了鲁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会贡献

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以其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封建社会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新老舍介绍及作品分析PPT

最新老舍介绍及作品分析PPT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 主要习俗,最富有北京的民俗特色。北京 的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 有数天,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 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
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
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 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
能力目标中国文学欣赏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五四新文学鲁迅老舍巴金茅盾当代文学五四话语新文学巨匠人生写实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时间划分和六大五大模块16个学习情境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欣赏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老舍生平及其创作二市井风俗三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四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中国文学欣赏一老舍生平及创作?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二 市井风俗
• 老舍的特色在于对北京市井 风俗的文化表现。 • 老舍为现代文学开拓了一个 新市民生活审美领域。
• 老舍是20世纪“京味小说” 的开创者。老舍的作品大都 取材于市民生活,使用纯熟 的北京口语,具有独特的幽 默风格,呈现出浓郁
• 的“京味” 。 总体上看,
老舍是风俗文化型作家。
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
等。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 只一处,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老舍小说几乎可以称得上“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 也可以说是北京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矛盾、老舍、巴金风格对比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矛盾、老舍、巴金风格对比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人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一、巴金:

(一)创作道路三阶段:(简单了解)

1、初期创作,显示了他的文学基本追求,代表作长篇小说《灭亡》(二十年代末),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基本追求是:

(1)关心年轻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命运;

(2)关注年轻知识分子与家庭的关系;

(3)显示一种高度的热情。

2、中期创作(三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显示出其创作日趋成熟。

(1)对家庭题材的运用达到非常圆熟的境界,成为他创作作品的一个标志;

(2)对年轻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成为其作品的中心主题;

(3)热情进一步燃烧,达到新的高度。

3、后期创作(1944-1949),《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是作品风格转换和深入阶段,“深入”体现在继续以家庭为题材,更加成熟,给家庭赋予更加丰富、深刻的意蕴:“转换”体现在巴金以往热情的风格转向冷静和深沉,对家庭描写由轰轰烈烈的大家庭转向小家庭,艺术视野开始浓缩(与茅盾相似),《寒夜》是巴金炉火纯青的一部作品。(绿皮书P.13)

(二)巴金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1、以家庭为主要题材,把家庭的意义在文学史上突出出来,显示了独特的典型意义:

(1)描写的对象是家庭,实际远远超过家庭本身,是把家庭当做社会的缩影来描写,通过家庭的兴盛衰亡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家庭的种种矛盾,看到社会的错综复杂。

(2)以家庭为题材的作品,充分联系着作家个人的人生经验,不仅看到对家、对社会的客观描写,而且看到作家充满主观激情的评判、议论、抒情。巴金经常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形象写在作品中,这是其作品始终充满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十一二章 老舍 巴金

第十一二章  老舍   巴金


“市民世界” 是老舍成就的重心。笔下的市 民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 着重写“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 对国民性和文明病态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始终系念民族与人民,坚 持“五四”时期的启蒙主 义传统。 冷静审视转型期中国通俗 文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 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 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 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 获得了巨大成功。
2、“新派市民”。
虚荣、浅薄、堕落,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 后引进的“新潮” 进行反思批评。如《离婚》 中的张天真。
3、“正派”或“理想”的市民。
常常体现传统的道德观。如《四世同堂》中 的钱默吟、韵梅等。
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价值
格外关注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
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作全景式的风俗描写。
●三
创造性运用 北京市民俗白浅 易的口语。 ● 四 带有北京市 民文化烙印的幽 默和趣味。同情
的幽默背后有关爱。 平等、善意、宽容 平民化的幽默。
巴金(1904—2005),原名 李尧棠,字芾甘,原籍浙江 嘉兴,生于成都封建官僚家 庭。十岁母死,十三父死, 感受到大家庭的相互倾轧。 因此,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和 年轻一代的生活,是后来巴 金写作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 界”
1946年老舍在耶鲁 大学演讲后与曹禺 (右)合影。当时 老舍对曹禺说: “我喜欢耶鲁,这 儿中国人多,都说 中国话,真痛快!”

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分析

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分析

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人物性格:

祥子——曾经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人物性格:

祥子——曾经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即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地对待祥子,又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具有双重性格。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小福子——美丽、年轻、要强、勤俭。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刘四爷——残忍霸道,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

简介: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圆满的度过80大寿,然而日本人突然打进来,使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和钱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帮助下逃出城外开始抗战。冠家最终在靠出卖女儿色相的帮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长的职位。瑞丰在妻子的帮助下进入教育局担任科长,不顾瑞宣的反对变相为日本人做事服务。一边在敌人的一番拷打之后,钱老人神志不清的出狱,在胡同邻居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神智,钱家儿媳产下一子。在经历家破人亡的打击后,钱老人逐渐认清日本人的面目,独自一人在北平城内开始进行抗战。在日本人的不断倾轧下,北平人逐渐开始缺煤缺粮,胡同里除了冠家人其余人的生活都变得越发贫乏,日本人也开始了对学校的思想控制,瑞宣不满,向学校辞职进了英国使馆工作。由于日本人内部的势力更迭,瑞丰被新一波的势力推下科长之位,蓝东阳则成了新民会的干部,胖菊子见势改嫁给蓝东阳,瑞丰变得一无所有灰溜溜的回到五号院。瑞宣的不合作态度使日本人抓走了祁家的长孙。韵梅慌忙中托人找到了富善先生,请求富善先生帮忙,最后在富善的帮助下,瑞宣幸免于难,被救出监狱。日本人开戏园大会遭到钱老人的炸弹袭击,其中小文夫妇被日本人杀害,尤桐芳英勇牺牲。由于众人的告密,大赤包入狱,冠家被封,冠招弟不知所踪,高第与晓荷流落街头。日本人的疯狂战争使日本人开始经济紧张,北平也随之开始了断煤断粮的生活,祁家也开始食物紧缺,冬日也没有煤火取暖。失势的冠晓荷与瑞丰一同在街上游荡被日本特务抓走,大赤包在狱中被虐待致死,高第希望出城抗日在途中被当上特务的妹妹拦截最后回到北平在钱老人的指导下开始地下抗战。日本人为了节约粮食开始规定粮食份额,每人定量领取掺土的共和面。在这种粮食的摧残下北平人开始流行传染病,日本人在街上抓住得病的人进行活埋,孙七与刚被放出的冠晓荷惨遭活埋。瑞全得到组织的命令回北平进行地下工作,回到北平的瑞全遇见了特务招弟,两人一番争斗后,瑞全是杀死了自己的前女友。因为共和面的摧残小妞子死在了母亲的怀里,在韵梅的哭泣中人们被告知抗战胜利,欢愉庆祝。

人物性格:

祁老太爷:

代表着清朝人。一脑子的中庸之道,主张一切事情“忍”为先。

祁天佑(太太):

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一个正直的生意人,一个总以“和气生财”为宗旨的人,因不忍于日本人“我是奸商”的侮辱而选择跳河自杀。

茶馆

简介:

《茶馆》,中国话剧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剧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中国话剧一座里程碑,享誉海外,后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

主要内容: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人物性格:

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