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篇一:群体心理知识点第十二章群体心理群体虽由个体集合而产生,但群体是动态的有机的构成,群体心理绝非个体心理的简单累加,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又一层次。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定义: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构成群体必需具备的条件:有频繁的互动;有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群体内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的组织保证;有群体意识。

群体的分类:(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机关的科室、工厂的班组、学校的班级等非正式群体——同乡会、爱好者协会、诗社、绘画小组等(二)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常被其他群体成员视为榜样,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模范作用,例如学校的先进班集体、车间的先进班组等;但有时也会起到带头破坏社会规范的作用。

群体功能:执行任务、创造成就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是群体功能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群体规范:一个群体有别于简单人群集合体的原因之一是群体有一套成员应该如何做的行为规范。

群体规范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

实验说明个人的知觉习惯是对社会文化习惯的适应。

群体的两个方面低限交往情况下的群体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去个体化互动群体群体影响的三种情况——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少数派印象第二节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干扰: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造成行为效率的下降。

理论解释:社会唤起效应:他人在场可以增强个体的优势反应。

拥挤现象:他人影响会随人数的增加而递增。

处在人群中,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

他人在场被唤起的机理解释:一是评价顾及,二是分心。

由于动物也存在社会助长现象,所以人类的社会唤起机制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先天性的反应。

总结:他人在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观察者与共事者的存在,能够提高简单作业的成绩,降低复杂作业的成绩,二者看似相反实则一致,唤起能够促进优势反应,他人在场为什么能够被唤起,原因在于我们的评价顾及,部分来自于分心,还有就是来自于他人仅仅在场。

管理心理学目录

管理心理学目录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第四节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学理论第二节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第二篇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三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第四节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及其作用第二节态度及其作用第三节态度的改变及其理论第六章需要、动机与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的一般概述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四节状态型激励理论第三篇群体心理与管理第七章群体概述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群体的分类第三节群体的形成第四节群体的功能第八章群体动力第一节群体的规范与压力第二节群体凝聚力第三节群体的冲突第九章群体的沟通第一节沟通的一般概述第二节沟通的种类第三节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第十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一般概述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第四节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第五节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第四篇组织心理与管理第十一章领导心理与行为第一节领导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领导有效性理论及其运用第三节领导决策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一节组织的概念第二节组织目标与结构第三节组织理论与设计第十三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组织文化建设第十四章组织中的绩效考核第一节绩效考核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绩效考核的心态分析第十五章组织变革和发展第一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第三节组织变革的过程、程序与方式第四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措施。

第七章管理心理学--群体和团队

第七章管理心理学--群体和团队
网络头脑风暴法:利用软件技术自动将观点散步到每个成员 ,成员由此激发出其他新的观点。
✓ 名义小组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只是在名义上存 在、成员在做决策以前将交往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步骤:
• 个人被召集在一起,被授予一个问题
• 独立作出解答,常将其写在卡片上
• 以2有020条/2/20理的方式,与其他人共享创意(如循环过程,以保证每人
他很快意识到,上述情形表明他面临的是一种 非正式的群体,他必须象面对正式组织一样去面对 它。
2020/2/20
比较基础 一般本质 基本概念 关注的焦点
领导权力的 来源 行为规则 控制手段
非正式群体 民间的 权力和政策 个人 由群体授予
规范 授权
正式群体 官方的 权威与责任 职位
由管理当局 授予 法规条例 奖赏和惩罚
2020/2/20
六、团队
㈠工作群体与团队的不同
团队指一群为数不多的员工,他们的知识、技能互补,他 们承诺于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且保持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关 键是保证团队绩效要大于个人绩效之和。 ✓ 工作群体具有强有力的、明确的、集中的领导;而团队的领导 角色是分享的。
✓ 工具有个体的职责;而团则包括个人和共有的职责。 ✓ 工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同的;而团具有特殊的目标。 ✓ 工具有个体的产出;而团只有集体的产出。
位。
2020/2/20
二、群体发展阶段
㈠群体形成阶段:通过组织合作性的活动,成员彼此熟 悉,理群体目标和任务。
㈡群体震荡阶段:进行权利与地位的分配,初步形成规 范与秩序,成员进入各自角色。
㈢群体规范阶段: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方案,促进个体、 群体的目标整合。群体成员更加明确任务和目标导向 。群体内聚力提高,群体结构稳定。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习题与答案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循和追求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的是()
A.组织形象
B.组织文化
C.组织心理
D..组织制度
正确答案:B
2、“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是()
A.社会惰化现象
B.社会顾虑倾向
C.社会标准化倾向
D.社会助长效应
正确答案:A
3、某企业两个部门的领导,在私人聚会中对两部门未来的合作进行协商洽谈。

这种沟通方式是()
A.平行沟通
B.向上沟通
C.单向沟通
D.正式沟通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群体沟通的方式包括有()
A.上、下沟通与平行沟通
B.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C.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正确答案:A、B、C、D
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的功能的选项有哪些?()
A.激励功能
B.调节功能
C.发展功能
D.维持功能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6、群体的内聚力越强,组织团队的战斗力也会越强。

(×)
7、群体沟通的一般模式包括:信息源、编码、讯道、解码和接收者。

(√)
8、在团队管理中,强化制度的关键,不在于不断附加制度的约束力,而是让团队成员对制度有更高、更为一致的认同。

(√)
四、填空题
1、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之中形成的()心理。

正确答案:共同
2、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距离移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显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心理。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与来源
人的价值观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 起,在家庭和社会中积累形成的。 (三)价值观的分类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
值观也有多种多样。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为了
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曾对企业组织
内各式人物作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
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
• 第五级 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 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 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 第六级 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 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 第七级 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 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 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 敢于直言。
• 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群体行为; • 价值观影响整个组织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一)最大利润价值观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
大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
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
财富的增加。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标准是
• 2、同化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
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 例如:员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 下,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员工,应
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同其他职工一样, 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观点。显然,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 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 2、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 作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 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管理心理学 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2020/3/24
角色定位
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 个明确的目标定位,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认 清自己位置的职责、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 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 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 案例: • 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
2020/3/24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 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 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
2020/3/24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 效率: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
•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2020/3/24
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 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
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 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 • 用电规则上赫然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 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方 法: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 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 • 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 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 ,充满欢笑。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 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理由是:

管理心理学06群体心理与行为

管理心理学06群体心理与行为
D.资源分配方面 的规范
群体规范的类型
绩效方面 形象方面 社会交往方面 资源分配方面
21
21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维系群体的作用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行为的矫正作用 ❖惰性作用
22
22
二、群体压力
(一)群体压力的概念 群体都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二)群体压力的作用 (1)群体一致的行为,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群
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有明确目的和 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 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2
2
1.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第一,自发性 第二,成员的交叉性 第三,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任务 第四,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3
3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4
4
2.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5
5
3.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8
18
小资料:V字群型体的动雁力群的三种模式
19
19
一、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 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 守的。
❖小资料:群体规范的形成
20
20
群体规范的四种类型
A.绩效方面的规 范
B.形象方面的规 范
C.社会交往方面 的规范
个人的责任 随机的或不同的
工作团队 分享领导角色
依存型 积极
个人或共同的责任 相互补充的
34
34
团队类型
1. 问题解决型团队 小资料:美国Transtech公司的团队活动
2. 自我管理型团队 小资料:哈尼威尔的自我管理团队
3. 多功能型 4. 虚拟团队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2 教学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二章:组织行为与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管理策略的应用能力第三章:领导心理与行为3.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理解领导心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掌握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2 教学内容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领导心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角色扮演法:模拟领导心理和行为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领导心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心理和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四章: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理解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小组讨论法:探讨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员工激励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绩效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第五章:组织文化与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2 教学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文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决策心理与行为6.1 教学目标了解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决策心理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掌握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2 教学内容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决策心理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决策模拟法:模拟决策心理和行为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4 教学评估决策模拟:评估学生对决策心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决策心理和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七章:沟通与冲突管理7.1 教学目标了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理解沟通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2 教学内容沟通的概念和过程沟通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角色扮演法:模拟沟通和冲突管理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沟通和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沟通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沟通和冲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压力管理与人际关系8.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的概念和来源理解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掌握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2 教学内容压力的概念和来源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压力的概念和来源压力应对模拟法:模拟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4 教学评估压力应对模拟:评估学生对压力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教学目标了解团队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团队的概念和特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团队的概念和特点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学生对团队建设的理解小组讨论法:探讨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4 教学评估团队建设活动:评估学生对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团队管理与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章: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变革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变革对组织的影响掌握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2 教学内容变革的概念和过程变革对组织的影响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革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革对组织的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变革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员工培训与开发11.1 教学目标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2 教学内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小组讨论法:探讨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领导力发展与传承12.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理解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掌握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2 教学内容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力发展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领导力传承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13.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掌握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2 教学内容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战略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心理资源管理和组织战略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情绪管理与工作满意度14.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的概念和影响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2 教学内容情绪的概念和影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情绪的概念和影响情绪管理模拟法:模拟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4 教学评估情绪管理模拟:评估学生对情绪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组织伦理与责任15.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理解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2 教学内容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组织伦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2. 组织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3. 领导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 组织文化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 决策心理与行为的过程和影响7. 沟通与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8. 压力管理与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9. 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0. 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1.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12. 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3. 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4. 情绪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5. 组织伦理与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难点:1. 管理心理学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应用2. 组织行为管理的实践应用3. 领导心理和行为的实践操作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的策略制定5. 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维护6. 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性与感性平衡7. 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的实践技巧8. 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平衡策略9. 团队内部动态管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10. 变革管理的实施策略和应对阻力11.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个性化需求满足12. 领导力的连续性和发展传承13. 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的匹配和利用14. 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处理15. 组织伦理与责任的管理实践和道德判断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各个层面,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实践中。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

楼芸《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一、群体的定义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群体成员有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规范二、群体的类型(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1、初级群体: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比如家庭、邻里、朋友等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2、次级群体: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如学校、企业等(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1、正式群体:按照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制约和控制的社会群体,包括永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2、非正式群体: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似为基础形成的群体(三)内群体和外群体1、内群体:我群。

经常参与且具有情感认同和归属感的群体。

2、外群体:他群。

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社会群体。

三、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一)从众行为与偏常行为1、从众行为: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使自己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2、偏常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或其他成员利益的主动行为,应该及时预防、纠偏(二)社会助长、干扰与惰化行为1、社会助长: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叫做共同行为者效应2、社会干扰: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使个人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3、社会惰化: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使个人活动积极性下降的现象,比如“三个和尚没水喝”(三)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1、群体思维:注重保持群体的内聚力更甚于务实地思考事实的思维方式2、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以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四)模仿、暗示与社会感染1、模仿: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人受他人影响而效仿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2、暗示: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的行为3、社会感染: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四、群体绩效与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一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有效、更和谐,工作成绩更突出。

管理心理学群体行为理论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

管理心理学群体行为理论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

群体规范案例
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因素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榜样) 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 与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服从 。是指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等办事的 行为。
群体规范的功能
—行为矫正
—维系群体
四、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一)群体压力 1、定义。指已经形成的规范,对其成员的 行为所具有的一种无形的压力。特点: (1)内在性 (2)公议性 (3)与群体规范有关 (4)产生从众心理和行为
2、影响从众行Leabharlann 的因素 群体的性质 个人特征
3、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




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 ——毫无主见与识大体者 表面服从,内心拒绝 ——固执己见与先知先觉者 表面不服从,内心却接受 ——被迫无奈、不得不做 表面不从众,内心也决绝 ——心口一致的行为
五、群体的凝聚力
定义: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 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顾名思义,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 此之间的“粘合力”。它包括群体成 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 员之间的吸引力。


凝聚力与生产效率
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研究证明,仅仅 靠群体的内聚力,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 积极的诱导,才能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下图:
高内聚力积极引导
生 产 率
低内聚力积极引导 对照组 低内聚力消极引导 高内聚力消极引导
时间
六、群体士气
《尉缭子》:“夫将之所以战者,
群体的功能

满足人们的归属、安全和自尊的需要 确认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 满足兴趣的需要 群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群体规范是指一群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些规范通常是根据特定群体的特点、价值观和目标来制定的。

群体规范起着指导和规范群体行为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在不同的场合和群体中,群体规范可以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群体规范的形成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共同目标、社会文化、个体互动和持续传承。

首先,群体规范的形成与群体的共同目标密切相关。

当一个群体共同追求某个目标时,成员往往会发展出一套相应的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行为,以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在一个学术研究团队中,成员通常会遵循一些行为准则,如互相尊重、合作、分享知识等,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团队的发展。

其次,社会文化也对群体规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往往被传承给群体的成员,并以习俗、信念等形式存在。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孝敬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成员往往会遵守这些规范来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此外,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对群体规范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群体的成员通过互动交流和相互影响时,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如通过规范的传递和教育,也可以是间接的,如通过成员的示范和模仿。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们所处群体的行为规范的影响,这也说明了个体互动在群体规范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群体规范的传承和稳定需要依赖于一种持续的机制。

这种机制可以是组织机构,如学校、公司等,也可以是文化传统、习俗等。

通过这些机制,群体规范可以被传承和强化,在新成员加入群体时也能够得到传递和教育。

总之,群体规范是指一群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它可以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群体规范的形成和维护依赖于共同目标、社会文化、个体互动和持续传承。

了解群体规范的重要性和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中的行为准则,提高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为群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要领: 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一个下属只能向一个上级回报工作。
3.控制幅度原则


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的下属的人数应该有 一定限度,并且管理有效。 格拉丘纳斯(法)提出的数学公式:
N n(2n1 n 1)


经验表明,在组织的高层,其管理幅度通常是48人;而在组织的低层,管理幅度一般为8-15人。 案例:印加效应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组织设计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的层级化
第一节
一、组织的性质和目的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


1.名词: 指单位、机构(organization),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共 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及其他生产要素组成的 社会单位; 2.动词(organizing): 指为了达到目标而创设组织结构、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而维持和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发挥作用的过 程。
有核心人物,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在企业各方面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要正确对待,合 理引导,避免对立。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四、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权变的组织设计观:

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 组织看成是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 组织系统。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个:
1.按职能划分部门 企业的基本职能包括生产、营销、财务,辅助职能 包括人事、公共关系、法律事务等。 还可进一步细分: 如生产部门:开发、设计、制作、质量检验、设 备和工具等。 按照这种方法形成的组织结构即直线 ——职能结构。 是一种传统的、普通的组织形式。
优点: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领导法
✓ 让每个人成为批判性评估者 ✓ 无偏见,不要说出偏好 ✓ 至少指定一名群体成员担任魔鬼辩护人 ✓ 聘请外部专家对群体进行批评 ✓ 容忍不同意见
组织法
✓ 组建相互独立的群体研究同样的问题
✓ 指导管理者和群体领导者预防群体思维
个人法
✓ 批判性思维
✓ 可信的外部人士讨论群体方案并向群体报告
但是第五工区新任主任孙天明却不这么看大勇。他经过几个 月的侧面了解,发现这个小伙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大勇对老奶 奶十分孝敬,在邻居中有口皆碑;工作不怕吃苦,牛劲一上来能 把大家的干劲都带起来;他还乐意帮助别人,工友中谁有困难他 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孙主任觉得,要搞好三组的工作,先得从刘大勇这里下手, 刘大勇绝不是朽木一块,关键是当领导的如何帮助他进步。从此, 孙主任经常在工余时间找他谈话聊天,同他交朋友。渐渐地,刘 大勇觉得孙主任平易近人,不像别的领导老看自己不顺眼,自己 应该以心换心,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主任的信任。
价值观
兴趣爱好 性格气质 工作生活方式
利害关系
三、群体的功能
1 正式群体的功能 完成组织任务 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 协调人群关系 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2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1)对组织发展的主要功能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2)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 ➢ 满足其成员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 ➢ 对其成员起着控制作用 ➢ 对其成员起改造作用 ➢ 对其成员的激励作用
3 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 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 • 做好转化工作,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因素
四、群体的心理效应
1 社会助长
指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 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
• 利益型群体interest group 在利益型群体 中;大家是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 走到一起来的
• 友谊型群体Friendship group :基于成员 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
9

3 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 开放群体:开放经常更换成员;来去自由; 输入新鲜血液;适应性强;地位和权力不稳 定;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
• 群体角色三种表现:自我中心角色 任务 角色和维护角色
• 自我中心角色对群体绩效消极作用;任 务 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正比关系
18
自我中心角色
• 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 • 1阻碍者;在群体通往目标的道路上设置
障碍; • 2寻求认可者;表现成绩以引起注意; • 3支配者;试图驾驭别人;操纵所有事务;不
课 题: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1
• §4 1 群体的概念 • §4 2 群体发展的阶段 • §4 3 群体的特征 • §4 4 群体内行为 • §4 5 群体间的行为 • §4 6 团队管理 • §4 7 委员会与群体间行为的协调
2
§4 1 群体的概念
• 一 定义 • 二 群体类型
3
一 定义
•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 在情感上互相依赖 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 共同目标
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庸决策; • 4监督者;保证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鼓
动寡言的人;而压制支配者
21
2 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 群体发展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重要性 • 形成阶段;监督者和建议者有助于群体奠定良好
基础;前者使每个成员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后 者可以为群体提出努力方向 • 在风暴阶段;总结者 信息加工者 协调者和折衷 者的角色可以帮助群体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顺 利进入正常化阶段 • 在群体正常化和发挥作用阶段;任务角色和维护 角色都很重要

管理心理学课程习题答案8.1 习题集

管理心理学课程习题答案8.1 习题集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D 5.C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 3.ABCD 4.ABD 5.ABE三、判断题1.√2.×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3.×泰勒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搬铁块”实验。

第二章知觉差异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5.C 6.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ABDE 4.ABCDE 5.ADE 6.BCDE三、判断题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3.×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4.×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

5.√四、简答题1.影响个体知觉的因素包括知觉者、知觉对象以及知觉发生的情境。

2.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角色置换、相互支持、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自我显示等。

3.自我知觉是通过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和内省等途径形成的。

4.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有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责任归因中的偏见等几种。

五、案例分析题1.用“镜中我”理论分析。

2.略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D5.A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CE 3.ACE 4.BC 5.ABCD三、判断题1.√2.√3.×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

4.√5.√四、简答题1.个性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等特征。

2.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3.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几方面。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语言沟通
5.人类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形式是( A:肢体交流 B:言语交流 C:眼神交流 D:思想交流
B)
7.3.4四、意见沟通的障碍
7.3 团体的意见沟通

四、意见沟通的障碍(简答)
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 2.态度、观点、信念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 3.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引起意见沟通的障碍 4.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意见沟通障碍 5.其他
的学说,小陈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 C )
A.逊顺型 B.进取型 C.疏离型 D.竞争型
习题小站
3.X和Y供职于同一个公司,X总是用长者和权威的方式对待Y,而Y却并不在意
,能够平静理智地回应X。根据PAC模型,他们的行为属于( A )
A:PC对AA B:AA对CP C:CP对AA D:CP对PC
7.5.1一、团体决策及其过程
采取“问责”制与 “决策失误赔偿制”是有效的方法
习题小站
1.智能框架理论认为,决策框架的黄金法则是“一个问题一个框架”,该理论认为
决策的最关键因素是( A )
A.决策者 B.利润最大化 C.信息充足 D.完全理性
2.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合理的决策原则是( C )
A.利润最大化原则 B.完全理性原则


7.4.2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7.4 团体的人际关系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选择 简答)
空间距离 和交往频率
相似性
互补性
能力与专长
仪表
习题小站
1.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与成分不包括( B )
A.认知
B.意志
C.情感
D.行为意向

管理心理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人:范逢春、何玲、杨智恒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Management Psychology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掌握工作组织中员工行为的基本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组织中的各种现象,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三、教学内容第一编引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3学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理论基础第二编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二章人格与能力(3学时)人格概念、人格与工作表现、能力类型、能力与工作表现第三章价值与态度(3学时)工作价值与工作行为、态度与工作行为、影响态度的因素第四章学习行为(3学时)学习理论、学习与工作行为、培训设计第五章动机与激励(3学时)激励理论、工作激励策略第六章压力(3学时)压力理论、压力模型、压力管理的策略第三编群体心理与管理第七章群体心理概述(3学时)群体定义、群体发展、群体规范第八章沟通(3学时)沟通定义、影响沟通因素、群体沟通、沟通管理第九章群体影响与冲突(6学时)人际影响、群体气氛、群体冲突类别、冲突解决方法第十章群体决策(3学时)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群体决策管理第十一章领导行为(3学时)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第四编组织心理与管理第十二章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3学时)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3学时)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理论、组织发展与管理改革的途径第十四章组织文化(6学时)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建设、跨文化组织管理四、教材《管理心理学》第四版,苏东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五、主要参考资料1.《管理心理学》,李明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2.《Organizational Behavior》,Stephen P Robbin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 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
以抵制 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
议。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3)规范化阶段。 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 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了 群体开始显出一定的凝聚力。
(4)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
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
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5)终止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面临解散。
2、群体的分类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
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实际群体:
指实际
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直接
或间接联系。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小型群体 (小组、寝室)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
(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非正式群体 不是由组织确定、没有正式结构,以个人之
间的情感、爱好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 的群体。 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标 而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的 群体。
(4)参照群体
(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 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
(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 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2、 群体的结构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ຫໍສະໝຸດ 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 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 、信念结构等。 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群体及其他高效 的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群体成员的协调配合
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大型群体(阶级、政党)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 体的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 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正式群体
正式确立有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 明确目的、统一规范的群体。
(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 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变革与飞跃
低 开始时间
中间时间
结束时间 高
群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第一阶段:不容易发生冲突,群体着手界定任务、确定目
标。群体运行处于一个平衡阶段
第二阶段:群体发展到中期时,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 和任务目标的紧迫,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变原 有方式,面临一场危机。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 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究 了不适当的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 加,但这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体 间的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 发挥。
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 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动 。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视频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第一节 群体的基本问题
一、群体概述
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体的定义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
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直到群体召开最后 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二、群体特征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1、群体的规模
(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2—7人 。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多数学者认为 ,小群体的上限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 至40人。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4、群体发展的阶段
群体发展的5 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规范化阶段
结束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1)形成阶段。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 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
规范。 逐步建立起人际关系、确立领导核心
(2)震荡阶段。 群体成员存在高度的冲突, 群体成员对群体施加给他们的约束予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 各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 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参照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 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 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 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 就改正自己的行为。
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职位优越感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信息交流、情感倾诉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1+1>2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人 均 效 率
n
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
人数
方便与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 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